根及根茎类中药
植物药类第五章根及根茎类中药ppt课件

内皮层明显。
有的明显的髓部,如龙胆、川乌等。
异常构造:
多环性异型同心环维管束,如牛膝、川牛膝; 皮层异型维管束,如何首乌; 韧皮部与木质部交错排列,如大戟、南沙参; 具内涵韧皮部,如华山参。
2. 单子叶植物
根一般均具初生构造。 表皮细胞一列,无木栓层,细胞外壁一般无角
叶柄基部横切面:
① 表皮细胞1列。 ② 厚壁细胞数列。 ③ 基本组织中有分体中柱5~13个,环列。每一分体中柱具周韧 维管束,外有内皮层。 ④ 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及棕色物质。细胞间有间隙腺毛。
【成分】
根茎含多种绵马酸类(filicic acids); 鞣质、挥发油、树脂等。
【理化鉴别】
(1)本品乙醚提取液+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显红棕色, 放置后逐渐沉淀。(检查间苯三酚衍生物)
蕨类植物的根茎常有鳞片或密生棕黄色鳞毛。
根茎的横断面
首先应注意区分双子叶植物根茎和单子叶植物 根茎。
双子叶植物根茎
维管束环状排列, 有髓。
单子叶植物根茎
内皮层环纹, 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散布, 髓部不明显。
二、显微鉴别
1. 双子叶植物根茎
木栓层, 少数有表皮。 如木栓形成层发生在皮层外方,则初生皮层仍然存在,如黄 连等; 有些根茎仅有栓内层细胞构成次生次层。
残基的根茎。
【产地】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 省。
【性状鉴别】
呈稍弯曲倒圆锥形,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 表面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并有弯曲的
须根。 叶柄残基或根茎的断面呈棕色或深绿色,有黄白色
小点(分体中柱)5~13个,排列成环。 气特殊,味初微涩,渐苦而辛。
【显微鉴别】
(2)叶柄基部或根茎横切片+1%香草醛溶液及盐酸,间 隙腺毛显红色。
根及根茎类中药

根及根茎类中药根茎:狗脊、绵马贯众(带叶柄残基)、骨碎补、拳参、黄连、升麻、北豆根、川芎、胡黄连、白术、苍术、香附、石菖蒲、黄精、玉竹、重楼、知母(春、秋)、山药(冬季茎叶枯萎)、射干、莪术、姜黄、高良姜、根及根茎:细辛(夏季果熟期或初秋)、大黄(秋末-次春发芽前)、虎杖、威灵仙、板蓝根、南板蓝根、山豆根、甘草、人参(秋季)、三七(秋季花开前)、羌活、蒿本、龙胆、徐长卿、白前、白薇、丹参、茜草、紫苑、块根:何首乌、太子参、草乌、地黄(秋季)、红大戟、百部、天冬(秋冬)、麦冬、山麦冬、郁金(冬季茎叶枯萎后)根:牛膝、川牛膝、商陆、银柴胡、川乌、白头翁、白芍(夏、秋两季)、赤芍(春、秋两季)、防己、地榆、苦参、葛根、粉葛、黄芪、远志、西洋参、白芷、当归(秋季)、独活、前胡、紫花前胡、防风、柴胡、北沙参、秦艽、紫草、黄芩、玄参(冬季茎叶枯萎时)、巴戟天、续断、天花粉、桔梗、党参、南沙参、木香、川木香、漏芦、加工品:附子(乌头子根加工品)(6月下旬-8月上旬)、红参(人参蒸制)(秋季)块茎:延胡索(夏初茎叶枯萎时)、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立冬至次年清明前)、白及鳞茎:川贝母(夏、秋)、浙贝母(初夏)产地1、绵马贯众: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2、大黄:掌叶大黄(甘肃、青海、西藏、四川)(西南-西北)、唐古特大黄(甘肃、青海、西藏、四川)、药用大黄(四川、贵州、云南、湖北、陕西)3、牛膝: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附子:四川、陕西(湖北、湖南、河南、云南)4、白芍:浙江、安徽、山东、四川、贵州5、赤芍:芍药(内蒙古、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6、川赤芍(四川、甘肃、陕西、云南、青海)7、黄连(重庆、四川、湖北、陕西、甘肃)8、延胡索(浙江、湖南、湖北、江苏)9、甘草:甘草(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西北)、西北其他地区、东北、华北光果甘草:新疆10、黄芪:蒙古黄芪(内蒙古、山西)荚膜黄芪(东北、内蒙古、河北、四川)11、人参:吉林、辽宁、黑龙江12、三七:(云南、广西)13、白芷:川白芷(四川、重庆);杭白芷(浙江);禹白芷(河南);祁白芷(河北)14、当归(甘肃、四川、云南、山西、湖北)15、防风(东北、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产质量最好)16、北沙参(山东、江苏)17、玄参(浙江-江苏、湖北、四川)18、地黄(河南)19、党参(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及东北各地)20、木香(云南、四川、西藏)21、白术(浙江、安徽、湖北、湖南)22、苍术:茅苍术(河南、湖北、江苏)北苍术(华北、西北地区)23、泽泻(福建、江西、四川)24、石菖蒲(四川、江苏、浙江)25、麦冬(浙江、四川)26、山药(河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27、郁金:郁金(浙江、福建、四川);黄丝郁金(四川、福建、广东、江西);桂郁金(广西、云南);绿丝郁金(四川、广西、福建、浙江)28、天麻(四川、云南、贵州,东北及华北)性状鉴别:。
根及根茎类中药来源

狗脊蚌壳蕨科根茎绵马贯众鳞毛蕨科根茎及叶柄残基骨碎补水龙骨科根茎细辛马兜铃科根及根茎大黄蓼科根及根茎拳参蓼科根茎虎杖蓼科根茎和根何首乌蓼科块根金荞麦蓼科根茎牛膝苋科根商路商路科根银柴胡石竹科根太子参石竹科块根川牛膝苋科根威灵仙毛茛科根和根茎川乌毛茛科母根草乌毛茛科子根附子毛茛科子根白头翁毛茛科根白芍毛茛科根赤芍毛茛科根黄连毛茛科根茎升麻毛茛科根茎防己防己科根北豆根防己科根茎乌药樟科块根板蓝根十字花科根地榆蔷薇科根苦参豆科根山豆根豆科根及根茎葛根豆科根甘草豆科根及根茎黄芪豆科根远志远志科根甘遂大戟科块根人参五加科根及根茎西洋参五加科根三七五加科根及根茎白芷伞形科根当归伞形科根独活伞形科根羌活伞形科根茎及根前胡伞形科根川芎伞形科根藁本伞形科根茎及根防风伞形科根柴胡伞形科根北沙参伞形科根龙胆龙胆科根及根茎秦艽龙胆科根白前萝藦科根茎及根白薇萝藦科根及根茎徐长卿萝藦科根紫草紫草科根丹参唇形科根及根茎黄芩唇形科根玄参玄参科根地黄玄参科块根胡黄连玄参科根茎巴戟天茜草科根茜草茜草科根及根茎红大戟茜草科块根续断川续断科根天花粉葫芦科根桔梗桔梗科根党参桔梗科根南沙参桔梗科根木香菊科根川木香菊科根白术菊科根茎苍术菊科根茎紫菀菊科根及根茎漏芦菊科根三棱黑三棱科块茎泽泻泽泻科块茎香附莎草科根茎天南星天南星科块茎半夏天南星科块茎白附子天南星科块根石菖蒲天南星科根茎百部百部科块根川贝母百合科鳞茎浙贝母百合科鳞茎黄精百合科根茎玉竹百合科根茎重楼百合科根茎土茯苓百合科根茎天冬百合科块根麦冬百合科块根知母百合科根茎粉萆薢薯蓣科根茎山药薯蓣科根茎射干鸢尾科根茎干姜姜科根茎莪术姜科根茎高良姜姜科根茎天麻兰科块茎山慈菇兰科假鳞茎白及兰科块茎。
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

气微、味微苦涩
苦参
豆科
苦参
根
具异性维管束呈同心性环列或不规则散在
气微,味极苦
有晶鞘纤维
分类
名称
分科
来源
药用部位
性状描述
气味
备注
双子叶植物
山豆根
豆科
越南槐
根及根茎
有豆腥气,味极苦
葛根
野葛
根
气微、味微甜
有晶鞘纤维
粉葛
甘葛藤
根
气微,味微甜
甘草
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
根及根茎
甘草:菊花心,有粉性;胀果甘草:外皮粗糙,粉性小;光果甘草:不粗糙
气微,味甜而特殊
黄芪
蒙古黄芪、膜荚黄芪
根
菊花心
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
远志
远志科
远志、卵叶远志
根
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去净木心
白蔹
葡萄科
白蔹
块根
气微、味甜
人参
五加科
人参
根与根茎
芦头、芦碗、艼;草酸钙簇晶棱角锐尖
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栽培品:园参;播种自然生长:林下参,又称籽海。冷冻干燥:活性参
天花粉
葫芦科
栝楼、双边栝楼
根
富粉性,切面可见木质部小孔略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苦
天花粉蛋白引产、恶性葡萄胎与绒癌治疗
桔梗
桔梗科
桔梗
根
金井玉栏
气微、味微甜后稍苦
北大,南好;菊糖
党参
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
根
狮子头
香气特殊,味微甜
栽培品环纹较少
南沙参
轮叶沙参、沙参
根
切面有多数不规则裂隙,呈花纹状
根及根茎类中药

2、粉末: 淡黄色 ①纤维:韧皮纤维细长,胞腔小;木纤维
壁较厚。 ②石细胞:较少,壁厚,胞腔较大。 ③导管:网纹或具缘纹孔导管。 ④木栓细胞:多角形,棕色。 ⑤淀粉粒:多单粒,偶见2-3分粒组成的复
粒。根及根茎类中药【分】 黄芪含黄酮类、皂苷类;黄芪皂苷甲(Ⅳ)
具有降压、利尿、强心作用。 蒙古黄芪还含黄芪多糖等多种多糖,有些
根及根茎类中药
【成分】 含黄酮类物质。 注意:葛根长霉后总黄酮含量显著降低。
根及根茎类中药
甘草
【来源】 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 胀 果 甘草G. inflata、 光 果 甘 草 G. glabra 的 根 及 根 茎。
根及根茎类中药
【性状鉴别】 一、甘草: 1、根呈圆柱形,
【来源】 豆科植物野葛
或甘葛藤的根。
根及根茎类中药
【性状鉴别】 1、野葛根: 常为斜切或纵切的块
片,类白色或淡棕色, 表面有时可见残留的 棕色栓皮;切面粗糙, 纤维性强;质轻松; 气微,味淡。
根及根茎类中药
2、甘葛藤根: 纤维性较弱,有
的呈绵毛状。质 坚硬而重,富粉 性。气微,味微 甜。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膜荚黄 芪A. membranaceus的 根。 以栽培的蒙古黄芪质 量佳。
根及根茎类中药
【性状鉴别】
蒙
1、圆柱形,极
古
少分枝,上粗下
黄 芪
细。
2、表面灰黄色
或淡褐色,有纵
膜
皱及横向皮孔。
荚
栓皮易剥落,露
黄 芪
根及根茎类中药
2、红芪:豆科植物 多序岩黄芪的根。通 称“晋芪”。
根和根茎类中药

【显微鉴别】
1、主根横切面: 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内侧有数列栓内层
细胞。
②韧皮部中有树脂道散布,内含黄色分泌 物。近形成层处树脂道成环。初生韧皮部 常有裂隙,韧皮射线宽3-5列细胞。
③形成层成环。
④木质部导管多单列,径向稀疏排列。木 射线广阔。
⑤薄壁细胞具有多数细小淀粉粒(红参已 糊化)。栓内层、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中 具有草酸钙簇晶。
含挥发油约0.12%;含少许人参多糖。
【理化鉴别】
1、人参旳乙醇浸出滤液,置蒸发皿中蒸干, 滴加三氯化锑饱和旳氯仿溶液,再蒸干, 呈紫色。(检验甾萜类)
2、人参总皂甙薄层层析: 层析图谱由下往上依此为:人参皂甙R0、
Ra、Rb、Rc、Rd、Re、Rf(浅)、Rg1。
【伪品】(主要是伪充红参及朝鲜红参) 1、豆科植物野豇豆旳根 2、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旳根 3、茄科植物华山参旳根:河南称“热参”
简图
2、粉末:淡黄色(生晒参)或红棕色(红参) ①树脂道碎片:呈管状,内含黄色分泌物。 ②草酸钙簇晶:较小,棱角锐尖。 ③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脐点点状、
裂 缝 状 或 星 状 ; 复 粒 由 2-6 分 粒 构 成 。 (红参旳已糊化) ④导管:多为网纹或梯纹。 ⑤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薄,微 带棕色。
4、气微香,味微苦、 后甜。
人参加工旳假洋参
人参加工旳假洋参
人参加工旳假洋参
人参加工旳假洋参片
三七
【起源】 五加科植物三七
Panax notoginseng 旳根。 【产地】 多系栽培,以云南 产者为地道药材。
【采收加工】
筋
剪下旳芦头、侧
条
根、须根晒干后,
分别称为“剪
根及根茎类常用中药

白前
柳叶白前、芫 花叶白前
根及根茎
鹅管白前
气微,味微 甜
白薇
白薇、蔓生白 薇
根及根茎
气微,味微 苦
色棕黄者 为佳
紫草
紫草 科
新疆紫草(软 紫草)、内蒙紫 草
根
软紫草:皮部10余层重叠; 内蒙紫草:数 层相叠
气特异,味 微苦、涩
加热红色 气体,红 褐色油滴
丹参
唇形 科
丹参
根和根茎
气微,味微
苦涩
色紫红者
当归
伞形 科
当归
根
表面黄棕色 至棕褐色
香气浓郁, 味甘、辛、 微苦
烟火慢慢 熏干;油 室
羌活
羌活、宽叶羌 活
根茎及根
蚕羌、竹节 羌;条羌,大 头羌
气香,味微 苦而辛;气 味较淡
断面朱砂 点多者、
香气浓郁 者佳
前胡
白花前胡
根
棕色形成层 环及放射纹 理
气芳香、味
微苦、辛
分泌组织 油室
分 类
名 称
分
科
来源
气微、味微 苦、酸
赤芍
芍药、川赤芍
根
表面棕褐色,
糟皮粉碴
气微香、味 微苦、酸涩
黄连
黄连、三角黄 连、云连
根茎
味连:过桥; 雅连:过桥较 长;云连:多 为单枝
气微、味极
苦
味连:皮 层、中柱 鞘有少许 石细胞,
髓部无石 细胞;雅
连:均有
石细胞;
云连:均 无石细胞
升麻
大三叶升麻、 兴安升麻、升 麻
根茎
气微,味微 苦而涩
苦参
豆科
苦参
根
具异性维管 束呈同心性 环列或不规 则散在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别要点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别要点一、引言根及根茎类中药是中药材中的一种重要类别,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营养成分。
因此,在中药鉴别过程中,对于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要点需要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
二、根及根茎类中药的分类1. 根类:是指以植物根部为原料的中药材,如黄芪、天冬、当归等。
2. 根茎类:是指以植物地下茎部为原料的中药材,如人参、党参、白术等。
三、外观特征鉴别要点1. 根类:(1)外形:粗壮而直立,表面多皱纹,枝干少。
(2)色泽:颜色较浅,常呈淡黄色或淡棕色。
(3)质地:质地较硬而坚实。
(4)断面:断面光滑而均匀。
2. 根茎类:(1)外形:表面粗糙不平,有明显的节间和节瘤。
(2)色泽:颜色较深,常呈灰褐色或灰白色。
(3)质地:质地较软而有弹性。
(4)断面:断面纤维分明,有明显的韧皮层和木质部。
四、气味和味道鉴别要点1. 根类:(1)气味:气味清香,具有特殊的药味。
(2)味道:味甘或微苦。
2. 根茎类:(1)气味:气味浓郁,具有特殊的药味。
(2)味道:味微苦或微甜。
五、理化性质鉴别要点1. 根类:(1)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较低,一般在10%以下。
(2)灰分含量:灰分含量较高,一般在5%以上。
(3)挥发油含量:挥发油含量较低,一般在0.5%以下。
2. 根茎类:(1)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较高,一般在15%以上。
(2)灰分含量:灰分含量较低,一般在3%以下。
(3)挥发油含量:挥发油含量较高,一般在1%以上。
六、显微特征鉴别要点1. 根类:(1)细胞构造:细胞壁较厚,细胞间隙小。
(2)组织结构:木质部发达,髓部较少。
2. 根茎类:(1)细胞构造:细胞壁较薄,细胞间隙大。
(2)组织结构:韧皮层发达,木质部较少。
七、总结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要点主要包括外观特征、气味和味道、理化性质以及显微特征等方面。
在实际的中药鉴别工作中,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要点,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别点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形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为直根系,主根发达,主根圆柱形、长圆柱形、圆锥形或纺锤形
多为须根系,有的须根先端膨大成纺锤形块根
表面
常为栓皮,较粗糙
常为表皮或薄的栓化组织
横断面
自中心向外的放射状结构;中心常无髓;形成层环纹多明显;中柱较皮部大
断面不呈放射状;中央有髓;内皮层环较明显;中柱较皮部小
根类中药断面特点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1.外有栓皮
外常无栓皮
2.可见明显形成层环纹
可见内皮层环纹
3.环内木质部占比例大
皮部宽广
4.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结构(射线)
无
5.中心无髓
有髓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显微主要区别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一般均具次生构造
一般均具初生构造
最外层为周皮
最外层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
根类药材
根茎类药材
分泌细胞
树脂道
人参、三七、西洋参
乳汁管
桔梗、党参
油管
防风、白芷、当归、柴胡
前胡
油室
木香、当归
川芎、苍术、白术、泽泻等
油细胞
郁金
石菖蒲
无限外韧型维管束多呈放射状排列
韧皮部和木质部相间排列,维管束为辐射型
形成层多明显
无形成层
中央通常无髓
髓部明显
双子叶植物根常见的异常构造
异常构造类型
代表药材
多环性同心环状排列的维管束
牛膝、川牛膝、商陆
韧皮部维管束
何首乌
内涵韧皮部(木间韧皮部)
华山参
木间木栓
黄芩、秦艽
跟及根茎类药材粉末显微鉴别注意点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