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合集下载

艺术品鉴赏-陶瓷艺术鉴赏

艺术品鉴赏-陶瓷艺术鉴赏

艺术品鉴赏论文《陶瓷艺术鉴赏》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

中国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应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

陶器的制作,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一项手工生产劳动,早在距今7000—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我国境内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了陶器的制作,其起源甚至还可追溯到更远古的年代。

新石器时代出现陶器,是和农业的发展有极密切联系的,因为谷物的贮藏和饮用水的搬运,都需要这种新兴的容器——陶器;此外,没有陶器,肉类和谷物就不易成为熟食。

与此同时,陶器的出现促进人类进入金属时代,因为陶器除作烹煮食物的用具之外,还因它的耐火性能而被用来作为冶炼金属之用具。

中国社会到了商代,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阶段,手工业不仅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而且各种手工业之间又有了分工。

大约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代中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实线中,在不断改进原料选择与处理,以及提高烧成温度和器表施釉的基础上,创制出了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原始瓷器。

原始瓷器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重大创造,是陶瓷手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它为我国瓷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瓷器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秦汉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各地发现的秦汉时期的陶俑,如西安的兵马俑,以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逼真的神态,深刻地揭示了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我国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传统久远和雕塑艺术的高度发展。

陶制建筑材料的生产,无论是制品质量和花色品种,还是生产规模和烧造技术,都比战国时期有了显著的进步和扩大,在当时的陶业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突出发展的时期。

陶瓷发展到隋唐,也进入一个繁荣成长的阶段。

宋代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陶瓷艺术欣赏

陶瓷艺术欣赏

陶瓷艺术欣赏陶瓷艺术是中国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其独特的技艺和美学价值,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喜爱。

陶瓷器作为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中既展现了艺术家们对于生活之美的追求和对于自然之美的尊崇,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时期的人文情怀和思想。

应该说,陶瓷器在中国文化与艺术的历史中有着十分深厚的底蕴。

用陶瓷器装点家居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习惯,不仅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文化的载体。

丰富多彩、形态独特的陶瓷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一种美学场景和审美趣味的体现。

陶瓷作品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器物造型、器物纹饰、器物色彩等方面。

在器物造型中,应该注重整体构思,凸显作者的创造力,造型上的变化,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体验。

其次,在器物纹饰方面,中国陶瓷器的纹饰是独异的,并已成为了世界上一种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

陶瓷器纹饰艺术主要有物象纹、关键纹、符号纹、绘画纹,其中涂绘式、雕刻式和印花式是中国传统纹饰的主要表现形式。

最后,在器物色彩方面,应该注重颜色的搭配和调和,使得陶瓷作品更美观。

虽然,陶瓷作品的注重实用性,但佳作绝不仅是陶瓷作品的实用价值。

与其说是可以使用的物品,不如说它是一种文化精神。

它通过物体的典雅造型,充满了艺术上的灵性和韵味,给人以冥冥中的心灵满足。

每一件好的陶瓷作品都蕴含了陶艺家的智慧,他们常常以蕴含人文历史和精神意蕴的陶瓷器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情感的体验。

现今,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了陶瓷艺术的魅力。

不仅是收藏家们对于陶瓷作品的追求,也引导了更多人开始了解和学习这一艺术形式。

随着陶瓷产业的发展,中国陶瓷艺术家们也在创新上不断求新与求变,许多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也给陶瓷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陶瓷作品通过其营造出来的精神层面和审美韵味,而引领人们的心理和情感,让人们感受到美好事物的存在。

陶瓷作品既有实用功能,又是一种文化精神,因此,对于陶瓷艺术的欣赏,不能仅仅停留在作品造型上,同时应该注重作品所代表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内涵,通过它们,去创造一份与文化和美的精神交流。

陶瓷艺术鉴赏

陶瓷艺术鉴赏

陶瓷艺术鉴赏陶瓷艺术一直是中国最著名的传统艺术之一,以其流行的古典风格以及独特的设计而备受欢迎。

陶瓷艺术大部分涉及到陶瓷器物的创作,包括容器、尊瓷等,引出了一种优雅的感觉。

陶瓷艺术在古代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认为是“彩磁”便是穿越时空的见证者。

陶瓷艺术在历代中体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如宋代的圆润、精致,明代的浅色朴素,清代的健康细腻。

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陶瓷器物的艺术风格也表达出不同的意义,例如明代的大象瓷器细腻、柔美,蕙质兰心,好似一只温驯的大象,传达出慈悲之心;清代的象牙瓷器富有节奏,折射出清新淡雅的情趣,体现了一种温柔、安定、沉静的生活境界。

陶瓷艺术表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深厚底蕴,能够创造出一种特有的艺术风格,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庄严、端庄。

陶瓷器物以其精美的外观和颜色,使人感觉充满活力和美感,而且丰富多彩的瓷胎、绚丽的釉色,使陶瓷器物更显精致,更有美感。

另一方面,陶瓷艺术展示了中国古代在工艺技术上的精湛。

古代中国陶瓷艺术家们经过多年的摸索,最终发明了素朴、尊贵的“四大瓷器”,它们是窑景瓷、宣纸瓷、珐琅瓷和彩釉瓷,这些瓷器保存了中国古代瓷器制作的技艺,也表达出古代瓷器艺术家们的审美观念。

陶瓷艺术的鉴赏方式繁多,从形制、技艺、釉色上来讲,它们都体现着古典、精致的艺术风格,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往往取决于其艺术内涵、品质以及历史价值,它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瓷器制作的技艺,更可以唤起我们对于古代文化的敬畏之心。

欣赏陶瓷器物,不仅可以了解其制作过程,更可以鉴赏它们传递出的意义。

也许有人会认为收藏陶瓷器物只是一种奢侈,但其实,这背后反映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尊敬与推崇,也是一种精神之泉。

总之,陶瓷艺术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之一,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也是一种精神家园。

有志于艺术的朋友可以充分欣赏它的美,并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国陶瓷艺术鉴赏——南国陶源

中国陶瓷艺术鉴赏——南国陶源

中国陶瓷艺术鉴赏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很深的历史根源,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而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并且享誉世界。

很早时候,说起陶瓷,很多外国人就会想到中国,因为瓷器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世界各国瓷器制作技术多是从中国传入的,古代,中国就被外国人称为瓷器之国,就是现在,英语当中“CHINA”一词就有中国陶瓷的含义。

石湾陶塑艺术以古朴、传神、典雅、浑厚的艺术效果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闻名于世,石湾制陶始创于唐宋,兴于明清。

“石湾陶,景德瓷”,可以说是概括了中国陶瓷的精髓。

——佛山陶塑的历史陶瓷的基本材料是土、木、火,人们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使逃逸形态的发展与演化,是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

中国陶瓷制作有着一套完整的工艺技术,及特殊的制作条件,从而产生出完美的瓷器。

一、陶艺赏析(一)五大名窑:汝窑、官窑、钧窑、定窑、哥窑瓷器发展到宋代,达到了高峰,名窑辈出,品类繁多,当时最著名的,有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它们各有特点,争奇斗艳,为祖国的瓷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过去一直以为汝窑窑址在临汝县境内,则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临汝进行了大量调查和发掘工作后,仍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1986年底,考古工作者再一次进行实地调查,终于在与临汝相邻的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发现了汝窑窑址,并出土了宫廷使用的完整瓷器22件,从而揭开了汝宫瓷之谜。

官窑:据说宋大观、政和年间,徽宗曾下令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建窑烧瓷,供宫廷使用,这就是所谓“官窑”。

为了与南宋的官窑相区别,有时又称为北宋官窑。

北宋官窑的产品釉色以月白为上,粉青次之,天青,翠青又次之。

釉内且有冰裂,梅花,蟹爪等细小裂纹,还有带鳝血状的油斑。

北宋汴京官窑随着北宋朝灭亡而终结,高宗南渡后在杭州另立新窑,这是汴京官窑的继续,因称南宋官窑。

哥窑: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各主一窑,史所烧者曰“哥窑”,弟者曰“弟窑”。

中国画高级讲师常道陶瓷艺术欣赏

中国画高级讲师常道陶瓷艺术欣赏
水 委荐 琵 ・g冢 D 米 q
中 画 级 师1 国 高常 々 讲 道
陶瓷 艺9 6年生于天津 ,1 6 9 1
晕 中美学国系中画级师 物早 央术院画, 高讲。 画 国 人

年曾 敦煌 窟和山 永 去 莫高 西的 乐宫临 代壁画, 描学晚 摹古 白
垂 霄化 ‘ 风肃豁 石
霞 量 花・ il 水 青 gR  ̄ I
2 0 E AMI T DE OU N L C R C S U ISJ R A
清画家任渭长, 写意画从晚清画家任伯年入手, 中年后专心
研习齐酾 , 创作多取材于中国古典诗词, 文章, 人物典故
漫梨麟人物 山水画早年临摹清代画家石涛以及明代画家沈 向; 申年后师法近代画家黄宾虹、 齐白石, 并坚持经常写生,
足迹遍及全 国各地。 他作画并非为写而写, 为画而画 , 写画 己成为他的生活 习惯,自然而然 , 毫无牵 强。 他把 I水画的 I . I 经验总结为十个字:“ 笔笔相生,阴阳相生, 不齐 ” ,真能知
其分量者 , 才知是最切 实、 最精准之绘画法则, 无论山水 、 花
鸟或是人物走兽, 甚至写字、制陶都无异于此 。
C R MI T DE OU N L 17 E A C S U ISJ R A
水董青往 - g家风
18 CE A CS U R MI T D
O R A UNL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PPT课件2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PPT课件2
怎样欣赏古代的陶瓷艺术?
一、从外形上欣赏; 二、从纹饰上欣赏; 三、从釉色上欣赏。
(一)陶瓷艺术的美,体现在外形上
பைடு நூலகம்
《白陶鬶》:高29.7厘米、用夹砂白陶做成。 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炊煮器。其造型结 构由口、腹、底三部分组成。整个器皿似一 昂首扬尾的动物,非常富有特色。底部有突
出的三足,便于下面放柴火燃烧。
果。
(三)陶瓷艺术的美,体现在釉色上
各种颜色釉,会使瓷器 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
从我国陶瓷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陶瓷艺 术包括陶器和瓷器两个部分。瓷器是中国发明
的,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知识窗)
3、后悔是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 上的鲜 花。如 果要搞 下它, 勤奋才 能是攀 登的绳 索。 44、幸运之神的降临,往往只是因为 你多看 了一眼 ,多想 了一下 ,多走 了一步 。 45、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若都像生命 中的最 后一天 去对待 ,人生 定会更 精彩。
53、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 夫在风 平浪静 也会溺 水。 54、好好管教自己,不要管别人。
55、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 当你面 对失败 而优柔 寡断, 当动摇 自信而 怨天尤 人,当 你错失 机遇而 自暴自 弃的时 候你是 否会思 考:我 的自信 心呢? 其实, 自信心 就在我 们的心 中。 56、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 康的人 损失极 多,失 去勇气 的人损 失一切 。 57、暗自伤心,不如立即行动。
藏于故宫博物馆。
《青花釉里红开光镂花罐》 形体丰满,腹部突出的部分 作四个菱形开光,红色的花 朵,蓝色的枝叶,呈色鲜艳, 与罐体白地青花纹饰交相辉 映,肩部绘四组灵芝垂云图 案开光,内蓝底白莲,淡雅 宜人。罐盖上塑一坐狮状兽 钮。造型古朴雄伟,制作精 良,装饰丰满,层次分明, 整个罐体融合了镂空、雕塑、 堆贴、釉下彩绘为一体,达 到主辅分明、浑然一体的艺 术效果。堪称元代瓷器中的

关于中国陶瓷的艺术欣赏

关于中国陶瓷的艺术欣赏

关于中国陶瓷的艺术欣赏系财经班级10会审(3)班姓名梁惠学号02一、陶瓷简介陶瓷,众所周知,即陶器与瓷器的总称。

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

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

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

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

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

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最终,陶瓷又摆脱了实用的初衷,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

二、陶瓷的发展史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

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的初始。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下面具体分析陶瓷的发展史。

1.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

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

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

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2.秦汉时期陶瓷文化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赏析-PPT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赏析-PPT
,未见得繁复的装饰纹样。 西汉中期:繁复和多样化。所饰的刻划花纹,有水波、卷草
、云气和人字纹等。 东汉:原始瓷器仍带有明显的原始瓷和彩陶的装饰风格。装
饰花纹基本上仍是弦纹、水波纹和贴印铺首等几种。
青釉直纹双系罐 战国
黑桃云雷纹提梁盉 战国 树纹瓦当 战国
细弦纹
汉代绿釉镤首瓶
汉代鸟纹瓿
制陶方法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作方法大致可分为 手制、模制和轮制。从早期的手制经慢轮修整, 发展到快轮制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换句话说,最早制陶是没有陶轮的,大约在距今 7000年后才产生了慢轮,在距今5000年前后黄河 下游的龙山文化才发明并使用了快轮。
官府控制的制陶作坊,侧重于建筑用陶的烧造; 第二阶段,西汉武帝至汉末,陶器地方色彩明显减弱,统一
性初步确立,成功烧制出低温铅釉陶; 第三阶段,东汉时期,制陶的发展势头骤然减弱,浙江地区
出现真正的瓷器制品——青釉瓷和黑釉瓷。
彩绘仙人戏龙虎陶壶(西汉)
白瓷豆 东汉 青釉水波纹四系罐(东汉)
战国秦汉时期陶瓷工艺
白陶雕刻饕餮纹双耳壶 商
灰陶绳纹鬲 商
白陶刻纹豆 商
从器身由上到下,沿口下方先是层线状的凸弦纹,腹部的云雷纹,高 足上的钱纹和底座上的饕餮纹。豆是器物名称,陶豆大约在商朝中期开始 出现。
白陶刻花尊 商
灰陶斝 商
战国秦汉时期
战国彩绘陶壶
战国: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 百越地区,盛行灰陶、印纹 硬陶和原始瓷器,在其他各 地,使用泥质灰陶为主,夹 砂陶次之。由于分割割据, 陶器呈现浓郁的地方特色。
战国:陶器的造型艺术更加明显。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千 差万别,历史传统和生活习俗的不同,使陶器造型多 姿多貌。
秦代:由于陶俑的大量烧制,陶器的造型艺术达到了一个 前所未有的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两侧的环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吗?
③瓶子的口子为什么这么小?
学生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进行讨论。
教师总结:先人智慧——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此外,龙山文化的黑陶、灰陶等出现了镂空、刻画和堆塑的方法。
从这些陶器的形状纹样及装饰手法中,我们可以知道那时的制造工艺 和烧制技术已经相成熟了。
(二)古代——精美华丽
1、商周时的陶器
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在制陶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彩陶艺术。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在烧制前用红黑矿物质做色料,在陶胎上绘制各种装饰纹样,烧后洗刷不脱落。
请看图片:
2、思考讨论交流
纹饰观察
讨论问题::先民们在陶器的表面绘有许多彩色纹样,仔细观察,这些图案由哪几个形象组成?展开想象力,谈一谈这些形象意味着什么?你能给这些纹样取个名字吗?为什么图案只集中在器皿的内壁和外壁上半部?
(3)教师问题:这些陶俑是做什么用的?
学生回答:殉葬用品。俑,用来殉葬的泥制的小人。
3、唐三彩
出示图片
(1)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唐三彩吗?”
(2)总结: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釉彩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烧制,便形成黄、绿、褐等多种色彩,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早期出土的彩釉雕塑多呈红、绿、白三色而有“三彩”之名,现在的“三彩”成了统称。唐三彩”代表了盛唐时期的艺术风格,是我国艺术史上的又一次创举。唐三彩的题材很多,有器皿,有动物(马匹,骆驼),有人物(武士俑,仕女俑),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悠然娴 雅,十分丰满。
三、反馈总结知识点
提问:刚才,我们欣赏交流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经典陶艺作品。那么,你能总结一下以下三个时期的作品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吗?
总结:远古——朴拙实用
古代——精美华丽
现代——不拘一格
四、学生练习
谁能上前展示图片,介绍一下你今天带来的自己最喜欢的一件陶艺作品,说一说它的材质,花纹,造型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
这两件作品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大连人--陶艺大师邢良坤。虽然他是大连人,但是他的陶艺成就却享誉海内外。他既是艺术家,又是发明家,为什么这么说呢?说他是艺术家,因为他陶艺作品被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其中被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就有26件;说他是发明家,因为他在研究陶瓷领域取得了20项发明专利,并连续5次获得大世界基尼斯科研成果之最。因此,有“天下第一陶”、“神州陶王”的美誉。邢良坤的陶艺作品被广大的陶艺爱好者竞相收藏,像画面中的这支茶道碗在网上的竞拍价格就高达20万元人民币。看来陶瓷艺术的魅力不容小觑。
表面出现了用拍打或模印的凹凸纹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青黄釉为主的釉瓷和以砖瓦 业为主的陶业。
2、秦汉的陶俑
(1)《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数量众多,规模宏伟,气势磅礴,再现了当年秦国兵强马壮、气吞山河的风貌,开创了我国雕塑史上大型群塑的先河。这些陶佣的显著特点就是:数量众多、形体高大、形象逼真。
4、宋代陶器
洋溢着一股儒雅的气息,尤其在釉色青瓷上,其美感、釉色、装饰均达造极之境。
5、元、明朝代的青花瓷和高温颜色釉瓷
的烧制日趋成熟,瓷器中,出现了烧制精美的铜红器,更具特色的是将釉上和釉下相结合的斗彩瓷,给人以丰富热烈和详明清新之感。此时景德镇处在全国陶瓷业的中心,成为“瓷都”。
清代彩釉无论是瓷质的清纯、色彩的艳丽、还是绘画技法的成熟,都已臻顶峰。花瓶可不都是用来插花的,明清时期的花瓶就成了皇帝赏赐功臣的器物了,那么,它的装饰,欣赏的意味更浓一些。
(2)《击鼓说唱俑》(东汉高56厘米)东汉一位无名的雕塑家,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塑造出这个说书人的形象。左臂与胸之间夹一圆形皮鼓,右臂举起,手中紧握鼓槌,做出击打皮鼓之势.其双眉高耸,二目喜悦地弯曲,两面颊肌肉凸起,笑口大开,舌尖上下翻动, 念念有词,说(唱)到高兴处,伸头耸肩,弓背,右足高抬,作蹬踢状.大有说(唱)尽天下事,道遍人间情之态,实乃千古之绝唱!
2、“china”还有什么意思?(陶瓷)
小结:外国人居然用”陶瓷”来称呼”中国”!看来,在外国人眼中,陶瓷代表了中国。的确,从某种角度讲,中国的文明进程就是一部陶瓷发展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瓷的艺术世界!
二、新授
播放课件,引导欣赏:
(一)远古——朴拙实用
1、考古家们发现早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制造出许多精美的陶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开始。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 作者:
———————————————————————————————— 日期:
第1课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习、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陶艺的历史,能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2、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提高欣赏评述能力。
6、明清பைடு நூலகம்砂茶壶
紫砂茶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成为别树一帜的优秀茶具。宜兴紫砂壶和一般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质地致密且有细微气孔,透气而不渗水。用此种壶泡茶,茶叶的色、香、味皆蕴,因而,史书上留下了“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的评语。
(三)现代——不拘一格
现代陶艺,表现非常自由,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创造出有情感的、新颖独特的、蕴涵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这正是陶瓷艺术不同于陶瓷工艺之所在。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中国彩陶艺术特点——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
看来先民们把这些彩陶的造型、色彩和质地统一在实用与美观之中,使陶器既实用,又有观赏性。同时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造型观察
赏析马家窑文化漩涡尖底瓶:看了这瓶子,觉得与其他陶瓶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1猜猜原始人为什么要把瓶底做成这样的尖底?
3、引导学生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陶瓷为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中国陶艺的魅力。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各朝代陶艺的图片资料制成课件。
学生:了解、收集有关中国陶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中国”的英文怎么说? (Chi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