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乳腺癌临床路径(最全版)

乳腺癌临床路径(最全版)

乳腺癌临床路径(最全版)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2.胸部X光片、心电图;3.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1.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2.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2.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3.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6.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

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一五七医院版)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2.胸部X光片、心电图;3.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1.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2.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2.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3.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6.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

乳腺癌临床路径解读

乳腺癌临床路径解读

乳腺癌临床路径(2015年版)A路径一、乳腺癌标准临床路径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性;影像学发现的隐匿性病灶。

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辅助检查:乳腺彩超、钼靶、MRI、乳腺导管镜等;4.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12年版)》。

1.活检+根治性切除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有条件单位结合病人病情主观愿望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免疫八项;2.胸部X光片、心电图;3.乳腺彩超、钼靶、MRI、乳腺导管镜等;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1.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2.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3.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2009版)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 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 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 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 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 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 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2. 胸部X光片、心电图;3. 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 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1.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2. 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 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2. 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3. 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4. 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 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6. 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

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2009版)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 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 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 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 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 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 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2. 胸部X光片、心电图;3. 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 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1.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2. 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 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2. 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3. 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4. 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 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6. 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

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2009版)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2.胸部X光片、心电图;3.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1.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2.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2.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3.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6.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

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2009版)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2.胸部X光片、心电图;3.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2.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3.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6.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

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

乳腺癌临床路径(2009 版)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 :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 :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 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 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 、乳管镜等;4. 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 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 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 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 3 -5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2. 胸部X 光片、心电图;3. 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 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 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1.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 分钟;2. 手术超过 3 小时加用 1 次抗菌药物;4.术后72 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6天。

1. 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2. 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3. 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4. 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 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 法检查;6. 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磷酰胺600mg/m2iv1
甲氨蝶呤40mg/m2iv1
氟尿嘧啶600mg/m2iv1q21d*8
6.TAC方案
泰素帝75mg/m2iv 1预处理:地塞米松8mg Bid连续3天(-1,1,2)
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IV 1
环磷酰胺500mg/m2iv1q21d*6
紧接着泰素帝75mg/m2iv1q21d*4
9.NFL方案
米托蒽醌12mg/m2iv1
氟尿嘧啶350mg/(m 2.d iv 1-3
环磷酰胺300mg/d在5-Fu前用iv 1-3 q21d*6或以上
10.PA方案q21d*6
泰素175 mg/m 2 iv3h输注d1(需用地塞米松、甲氰咪呱、本海拉明与处理)
14.NP方案每21天重复
长春瑞宾25mg/m2 IV第1,8天
顺铂75mg/m2 ivgtt第1天或卡铂AUG5-6ivgtt 3h第2天
15.NX方案每21天重复
长春瑞宾25mg/m2IV第1,8天
希罗达1250mg/m2PO Bid1~14q21d
16.Xeloda(希罗达)
希罗达1250mg/m2PO Bid1~14q21d
卡铂AUC 5-6 iv1q21d*6
赫赛汀4mg/kg(首次量iv Weekly,至PD2 mg/kg(维持量iv
21.三苯氧胺方案
三苯氧胺10mg PO Bid或20mg Qd每日口服连续5年
22.MA或MPA单药方案
甲地孕酮160mg PO或500mg PO每日口服直到进展或不能耐受其他副作用
17.DN方案21天重复
多西紫杉醇60-75 mg/m2IV第1天(地塞米松8mg Bid连续3天(-1,1,2) 长春瑞宾25mg/m2IV第1,8天
18.AC*+Trastuzumab(Herceptin
阿霉素40-50mg/m2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IV第1天 环磷酰胺600mg/m2iv1q21d*6
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 ECT等,腹盆腔CT或MRI、
1.CMF方案28天为1周期
环磷酰胺100mg/m2PO第1-14天或环磷酰胺600mg/m2_IV第1,8天
甲氨喋吟40mg/m2.IV第1,8天
氟尿嘧啶500mg/m2IV第1,8天
2.AC方案:21天重复,共6疗程
阿霉素60mg/m2IV第1天
环磷酰胺600mg/m 2.IV第1天
3.FAC或FEC方案——21天为1周期
7.AC— T方案
阿霉素40-50 mg/m 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IV第1天
环磷酰胺600mg/m2iv1
紧接4个周期后输泰素175mg/m2iv 3h1q21d*4
8.AC— D方案
阿霉素40-50 mg/m 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第1天
环磷酰胺600mg/m2iv1
氟尿嘧啶500mg/m2IV第1天
阿霉素40-50 mg/m2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IV第1天
环磷酰胺600mg/m2IV第1天
4.AT方案21天重复
多西紫杉醇(泰索帝)75mg/m2IV第1天
阿霉素50mg/m2IV第1天
5.DOX----CMF方案
阿霉素40-50 mg/m2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IVdi q21d*4紧接4个周期后输
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IV1
11.DA方案
阿霉素50mg/m2iv1q21d*6
12.XD方案
希罗达1250mg/(m 2.d PO Bid 1~14
泰素帝75 mg/m 2 iv 1 q21d
13.GC方案
健择1000mg/m2iv1,8
顺铂75mg/m2iv2q21-28d*(4~6
甲孕酮 每日口服直到进展或不能耐受其他副作用
23.瑞宁得(Anastrozole)1mg PO每日口服,直到疾病进展
24.依西美坦25mg PO每日口服,直到疾病进展
25.来曲唑(Letrozole)2.5mg PO每日口服,直到疾病进展
26.诺雷德(Goserelin depot)3.6mg SC每月1次
27.芙仕德500mg SC每月1次
(四)标准住院日为w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乳腺癌疾病编码;
2.有手术治疗指征需外科治疗者,转入外科治疗路径。
3.如患者一般情况较差,KPS评分V60(或ZPS评分〉2),不进入该临床路径。
4.有明显影响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常规治疗的情况,不进入该临床路径。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 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化疗前准备1-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 病筛查;
2.胸部X光片、心电图;
3.乳腺彩超、钼靶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
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
3.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
4.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பைடு நூலகம்活检诊断以及术后病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 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版,2011年)化疗医嘱(以下方案选一
赫赛汀4mg/kg(首次量iv Weekly,至PD2 mg/kg(维持量iv
19.T *+Trastuzumab(Herceptin
泰素175 mg/m2iv 3h输注1q21d*6
赫赛汀4mg/kg(首次量iv Weekly,至PDmg/kg(维持量iv
20.TPC方案
泰素175mg/m2iv 3h输注1q21d*6
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
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
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及姑息性化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