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部分第十五单元第35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合集下载

2016届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35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12张ppt)

2016届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35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12张ppt)
文艺复兴时期兴起,19 命后,资本主义 背景 社会的矛盾日益尖锐。
考点一
主干梳理
经济危机等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
义产生了普遍的危机感。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创作
特点 思想 内容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共同
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解析
题干信息体现了工业革命暴露出的资本主义
内部的问题使浪漫主义者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 “ 理
性王国”失望。
A.浪漫主义
C.古典主义
考点一
主干梳理
B.现实主义
D.理性主义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解析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
批判;浪漫主义文学想象力丰富,注重通过心理描 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古典主义文学宣扬理性,
要求克制个人情欲;理性主义是 17 、 18 世纪欧洲启
实地描述它们。”据此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 )
A.拜伦
C.薄伽丘
考点一
主干梳理
B.巴尔扎克
D.莎士比亚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解析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材料中“19世纪”“忠实地描述”,说明该作家
采用现实主义写法。拜伦是19世纪初期英国浪漫主义诗 人,排除A项; 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故选B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点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留意有扎实的基础,要留意温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1第一讲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背景:欧洲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却没出现启蒙思想家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人们感到失望,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特点: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积极追求理想世界。

②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强调个性自由表达。

代表人物及作品:①拜伦:英国,代表作是《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②雪莱:英国,“天才的预言家”,主要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③雨果:法国,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④海涅:德国,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2.现实主义文学时期: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特点:力图真实表现现实生活,深入剖析揭示社会矛盾,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现存社会秩序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

又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代表人物及作品:①巴尔扎克(法):《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②托尔斯泰(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3.现代主义文学时期:20世纪以来背景: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环境动荡复杂,集中反映了现代人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生活危机。

特点:①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反传统;②人物语言颠三倒四、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③突现人的丑恶、痛苦、绝望。

代表: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剧作《等待戈多》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2第二讲艺术一、音乐1、古典主义音乐时间:19世纪以前特点:重视规范化,要求风雅、高尚、审慎与节制,侧重于形式与技巧的表现,将感情的表达作为一股潜流,在完美均衡的形式内,强调形式的严谨。

必考部分 第十五单元 第35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必考部分 第十五单元 第35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考点一 考点二 课下达标练
大一轮复习 历史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艺术 (1)背景:人类社会进入__电__气__时__代____,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 技术和物质基础。 (2)产生:法国人__卢__米__埃__尔____兄弟制成了活动电影机,标志 着电影的诞生。 (3)发展:20 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_一__个__国__家__的__诞__生__》; 20 年代进入有声片时期;彩色电影《__浮__华__世__家____》出现;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宽银幕电影和立体声电影相继问世。
考点一 考点二 课下达标练
大一轮复习 历史
二、音乐的发展 1.浪漫主义音乐 (1)特点:它注重_抒__情__性_______、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 式,突出个人感受。 (2)代表 ①贝多芬是连接古典主义和__浪__漫__主__义____音乐的桥梁。 ②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③威尔第的歌剧《___茶__花__女_____》;歌剧家比才的《卡门》。 ④柴可夫斯基的《____天__鹅__湖____》是世界闻名的杰作。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考点一 考点二 课下达标练
大一轮复习 历史
1.史料一叙述了浪漫主义文学诞生的背景。①反映了人们对 “理性王国”感到失望。
2.史料二说明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②表明现实主义抛弃 了浪漫主义的主观幻想,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的罪恶。
3.史料三叙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③思想内容上是表达 对世界的主观看法和内心的真实感受。④艺术手法怪诞,语言风 格悖离传统。
考点一 考点二 课下达标练
大一轮复习 历史
3.现实主义美术 (1)特点:19 世纪中期兴起,注重表现__社__会__现__实____。 (2)代表:法国米勒的《播种者》及《拾穗者》,俄罗斯画家列 宾的《______伏__尔__加__河__上__的__纤__夫____________》。

专题十九、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术艺

专题十九、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术艺

专题十九、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单元内容:一、文学的主要成就二、美术的发展三、音乐四、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一、古典主义(17、18世纪)1、时间:17—18世纪2、主要特征:注重结构完整、形式与表现技巧,强调理性,体现风雅、高尚。

2、代表人物:音乐:“乐圣”贝多芬、“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新古典主义美术: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安格拉的《泉》!贝多芬:①思想倾向:反封建与争取民主②作品特点:构思广阔,形式宏大,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蕴含着深沉的哲理。

③代表作:《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④主要贡献:开创了交响乐的新形式⑤地位: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炉火纯青,又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

被称为“乐圣”二、浪漫主义1、盛行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2、产生背景:(1)工业革命、启蒙运动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2)人们对启蒙理想王国的失望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3、特点:(1)内容上:发掘感情世界;强调理想,追求自由。

(2)形式上:丰富的想象和构思,大胆的夸张,强调个性自由表达3、代表人物及作品:(1)文学:英国:诗人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和雪莱《两风颂》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浪漫主义的顶峰(2)音乐:贝多芬、约翰·施特劳施、舒伯特、柴可夫斯基、(3)美术:法国席里柯《美杜萨之筏》、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三、批判现实主义1、时间: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2、背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矛盾和弊病日益暴露。

3、特点:(1)反映现实生活,揭露和批判社会黑暗。

(2)歌颂劳动,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

5、地位及影响:(1)近代文学艺术发展的最高峰。

(2)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有力地配合和推动政治上的民主斗争。

四、印象派美术和音乐1、时间:19世纪中后期2、产生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光、电)3、特点:美术: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表现光和色的变化,把握瞬间的印象;倡导面对自然进行写生。

精品文档 (31)“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内容介绍

精品文档 (31)“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内容介绍

本单元用“文学的繁荣”、“美术的辉煌”、“音乐的发展与变化”和“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等4课介绍了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美术作品和音乐作品,并介绍了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本单元介绍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已经有的内容,老师们相对比较熟悉。

就本单元而言,老师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本单元内容介绍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主要是西方的文学艺术,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应该注意和其他单元、其他模块甚至是其他学科作一些横向或纵向的比较。

特别是要联系本模块的其他单元学习,例如,联系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的第2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繁华似锦的戏剧”和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的第2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中国和外国特别是西方的文学艺术作一些横向比较,了解各自发展的不同轨迹及其特征。

再如,联系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进一步理清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

第二、强调了解文学艺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对历史的影响。

任何文学艺术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反映,因此,学习本单元内容时,要联系同时代的历史发展,特别是思想史的发展线索。

同时,本单元的内容相对比较繁杂,流派多、人物多、作品多,学生识记比较困难,这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通过分析历史,掌握其中的规律,加深了解课文的内容。

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有必要使学生了解19世纪以来的两个世纪里,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它对文学艺术产生了哪些影响,而这些影响实际上无论是对文学、音乐,还是对美术都是一致的。

我们知道,近代以来,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欧洲近代史的影响非常巨大。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文学艺术家们以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的古典美为荣。

启蒙运动时期,西方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启蒙运动崇尚理性,提倡人们自己思考,应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

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了高潮,奠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基础,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18世纪下半期,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更是把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思想推向极致。

高二历史知识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

高二历史知识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

高二历史知识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历史是一门记忆类的学科,高二大家学习了很多历史知识点,大家需要经常回顾才能把知识点记忆深刻,为了加深大家对高二历史知识点的记忆,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历史知识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文学的繁荣一、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

(2)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3)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浪漫主义文学家及作品:(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现实主义文学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4)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考点59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考点59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docx

考点59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成就 1.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学(1)时代背景⎩⎪⎨⎪⎧①工业革命正在深入开展。

②欧洲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世界处于剧变 之中。

(2)文学风格: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

(3)代表作品⎩⎨⎧①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

②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2.19世纪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和复杂,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2)特点:敢于直面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

(3)主要成就⎩⎪⎪⎨⎪⎪⎧①司汤达:长篇小说《红与黑》,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②巴尔扎克:将他自己的作品合成了《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③狄更斯:代表作有《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等,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

④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其最重要的三部长篇巨 著;其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文学(1)背景⎩⎨⎧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

②相继而来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等,都深刻地影响着人 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2)欧洲文学: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其本人也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3)美国文学:19世纪末以幽默为主旋律,以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为杰出代表。

20世纪初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以德莱塞的《美国悲剧》、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老人与海》为代表。

(4)亚非拉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并逐渐获得了世界的承认。

一轮复习: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ppt课件

一轮复习: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ppt课件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 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 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
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请回答(1)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贝多芬的思想体现了怎样的 特点?
体现了贝多芬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反对专制的革命精神。
随着社会的变革,在现实的感染下,贝多芬的后期作品开始具有 浪漫主义色彩,更多的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类心灵。代表作品为 《第6(田园)交响曲》《第9(合唱)交响曲》。
ppt课件
13
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 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 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 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 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ppt课件
8
3.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 英国: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 雪莱《西风颂》;济慈
②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③俄国:普希金 ④德国:霍夫曼;海涅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①内容上: 揭露现实,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 ②创作手法: 采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富于奇幻色彩 ③发展程度: 各国发展不平衡,英法两国成就最高
1802年以后,他的耳疾日益严重,以致1809年以后最终失聪,他 非常痛苦,一度想自杀,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耳聋带来的 巨大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以此来同命运抗争。
贝多芬一生最辉煌的作品是9部交响曲。早年的贝多芬受启蒙运动 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因次作品中 充满时代的精神,蕴涵革命力量。代表作品为《第3(英雄)交响 曲》《第5(命运)交响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考部分第十五单元第35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时间:45分钟总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1.某艺术流派强调:〝遵循唯理主义的观点,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尤其是在社会和个人利益冲突面前,个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服从理智和法律,倡导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牺牲自己,为祖国尽责〞。

该流派应该是()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选A。

新古典主义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尤其是在社会和个人利益冲突面前,个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服从理智和法律,倡导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牺牲自己,为祖国尽责。

新古典主义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故A项正确;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力图真实再现现实生活,深入剖析社会矛盾,对现存社会进行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艺术的发展,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艺术主流,不符合材料的内容,故D 项错误。

2.〝他们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对工业化充满恐惧和憎恶,而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那么成为他们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

他们标榜卢梭的‘回归自然’的主张,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

〞以下符合〝他们〞这种文艺流派的文学作品是()解析:选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不难知道,这里描述的是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特点,«红与黑»是法国文学家司汤达的现实主义巨著,故A项错误;«巴黎圣母院»是法国雨果的浪漫主义文学巨著,故B项正确;«人间喜剧»是法国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故C项错误;«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现实主义巨著,同样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3.20世纪中期有作家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把〝普通人头脑中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钢刀刻下来的〞、〝内心真实〞按着顺序记录下来。

这种主张()A、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追寻B、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特征C、表达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D、反映了文学多元化格局下的融合解析:选B。

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故A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注重文学对情感的朴实的反映和描绘,材料〝细小的、奇异的……按着顺序记录下来〞注重刻画内心世界,故B项正确;材料未表达批判现实,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一个文学流派的特征而非多元文化格局,故D项错误。

4.20世纪50年代,由于出身微贱、前途渺茫,他们苦闷、压抑、彷徨。

他们的作品抱着一种冷淡、反抗、批判和敌对的态度大量问世,由此形成了英国文坛的重要流派。

该文学流派是()A、浪漫主义文学B、现实主义文学C、〝愤怒青年〞D、〝垮掉的一代〞解析:选C。

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而兴起的,故A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中期兴起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 项错误;〝愤怒青年〞反映的是现代主义思想潮流的特点,与题目中的〝苦闷、压抑,彷徨〞等心态符合,故C项正确;〝垮掉的一代〞反映的是具有写实性、浪漫主义等特点,与题目不符,故D项错误。

5.〝他们挣脱古典主义的理性对文艺创作的束缚,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思想提到首要地位。

〞以下属于此文艺创作风格的是()解析:选A。

根据〝他们挣脱古典主义的理性对文艺创作的束缚,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思想提到首要地位〞可知属于浪漫主义艺术,«悲惨世界»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故A项正确;«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故B项错误;绘画«石工»是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故C项错误;绘画«星月夜»是现代主义艺术,故D项错误。

6.有学者在谈到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时,说道:〝他们热爱情绪或印象,情节或故事,耳闻目睹或具体经历过的事情,浪漫主义促使人们对于陌生而又久远的社会,以及陌生而又久远的历史时代产生新的兴趣。

〞这反映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A、善于寻觅灵魂深处的记忆B、追求人文主义的自由思想C、注重描写社会底层的心声D、主张恢复启蒙时代的理性解析:选A。

善于寻觅灵魂深处的记忆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故A项正确;追求人文主义的自由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特点,故B 项错误;注重描写社会底层的心声符合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故C 项错误;主张恢复启蒙时代的理性是新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故D项错误。

7.〝它排斥虚无缥渺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

〞这番言论反映的文学流派()A、热情的讴歌国家和民族的独立B、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大发展C、以独特的个性化视野描绘感觉D、强调真实客观的再现典型人物解析:选D。

由材料〝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可知反映的文学流派的是现实主义。

材料没有表达A项内容,故A错误;材料言论与现代主义无关,故B项错误;从材料〝排斥虚无缥渺的幻想〞,故C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立足客观现实的反映,故D正确。

8.19世纪中期,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提出了崇敬生命、保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主张。

在当时,这些主张的提出主要出于()A、对生物进化论的支持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C、遏制自然欲望的膨胀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解析:选D。

生物进化论正式形成是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生物进化论论述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故A项错误;对理性社会的追求是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的要求,这与材料内容无关,故B项错误;遏制自然欲望的膨胀不是«瓦尔登湖»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瓦尔登湖»提出了崇敬生命、保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主张,说明了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后,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问题,故D项正确。

9.阿莱霍·卡彭铁尔的长篇小说«消失的足迹»,人们将其比作现代版的«桃花源记»:作者心目中的美好境地往往都与〝世〞隔绝,模拟远古,物质简朴,人情融融,都受到〝外界〞临近的威胁,并在这威胁到来之前彻底消失。

据此可知,«消失的足迹»应属于()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黑色幽默〞D、魔幻现实主义解析:选D。

根据材料可知阿莱霍·卡彭铁尔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魔幻现实主义借助魔幻来表达现实,往往借助其并不存在的现实来描写现实,没有对主流观点批判,故A项错误;没有展现现实的丑恶,故B项错误;没有以嘲讽的态度描写周围的事物,故C项错误;消失的足迹借助一个并不存在的世界来描写现实的世界,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流派,故D 项正确。

10.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提出:艺术家的意图要通过线条和色彩、空间和运动,不要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来说明一种精神上的反应或决断。

这反映了该画家主张()A、以写实手法来塑造形象B、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C、按规定的绘画原那么创作D、突破陈规充分表现自我解析:选D。

〝不要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说明画家不主张写实,故A项错误;画家强调用线条、色彩和运动,不要自然的任何东西,说明其创作题材不取材现实,故B项错误;不依赖于现实,说明画家不按规定的绘画原那么创作,故C项错误;画家强调不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表达了突破陈规充分表现自我,故D项正确。

11.当一位画家注视因贫困而死的妻子的面容时,引起他注意的竟然是妻子年轻的脸上色彩的变化,在他决定画下妻子最后的肖像之前,画家的本能使他看到死亡所独有的黄色、蓝色和灰色的调子。

以下作品与这位画家绘画风格特征相符的是()解析:选C。

材料〝画家的本能使他看到死亡所独有的黄色、蓝色和灰色的调子〞说明作品的风格是印象派。

A选项是浪漫主义,错误;B选项是现实主义,错误;C选项是印象派,故C项正确;D选项是现代主义立体派,故D项错误。

12.1960年美国举行大选。

电视台首次直播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辩论场景。

当时,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给电视机前的选民留下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的形象;展现在荧屏上的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因疾病缠身,显得老气横秋神情疲惫。

最终肯尼迪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统,这反映了()A、美国民主制度的虚伪本质B、民主党比共和党更得人心C、科技发展影响了政治生活D、电视辩论决定了大选结果解析:选C。

材料没有涉及美国民主制度的虚伪本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两党的民意测验,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电视台首次直播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辩论场景。

当时,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给电视机前的选民留下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的形象……最终肯尼迪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统〞得出科技发展(电视)影响了政治生活(竞选结果),故C项正确;电视辩论决定了大选结果,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这次革命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它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许多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但是,在保卫和巩固这次革命成果的过程中,曾出现极其复杂的形势,经历了一场革命和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长期斗争。

法国大革命后出现的动荡、混乱、灾难的局面,完全不是人们所期望的。

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预言的那个理想社会根本没有出现。

贫富对立变得更加尖锐,阶级压迫更加残酷,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

法国革命后的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在广大社会阶层中引起了一种普遍的失望情绪,浪漫主义正是这种失望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

——«世界近代文学简史»材料二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不同程度的发展,人们头脑中的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加强,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人在挣脱封建束缚从而获得一定的人身自由后,又在物质财富面前丧失精神的、心理的以及人格的自由;在热衷于创造物质财富并依赖于物质财富的生存环境中,人对人的压迫与剥削以新的形态表现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恶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