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材料

合集下载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点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留意有扎实的基础,要留意温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1第一讲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背景:欧洲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却没出现启蒙思想家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人们感到失望,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特点: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积极追求理想世界。

②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强调个性自由表达。

代表人物及作品:①拜伦:英国,代表作是《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②雪莱:英国,“天才的预言家”,主要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③雨果:法国,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④海涅:德国,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2.现实主义文学时期: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特点:力图真实表现现实生活,深入剖析揭示社会矛盾,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现存社会秩序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

又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代表人物及作品:①巴尔扎克(法):《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②托尔斯泰(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3.现代主义文学时期:20世纪以来背景: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环境动荡复杂,集中反映了现代人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生活危机。

特点:①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反传统;②人物语言颠三倒四、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③突现人的丑恶、痛苦、绝望。

代表: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剧作《等待戈多》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2第二讲艺术一、音乐1、古典主义音乐时间:19世纪以前特点:重视规范化,要求风雅、高尚、审慎与节制,侧重于形式与技巧的表现,将感情的表达作为一股潜流,在完美均衡的形式内,强调形式的严谨。

第8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艺术

第8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艺术

第8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文学的繁荣(1)浪漫主义文学1.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①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②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2.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①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创作风格上: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3. 文学家和代表作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

①雨果法国1831年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以情节的离奇和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

1862年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②雪莱英国诗人浪漫主义最早兴起于英国《西风颂》《致云雀》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描绘了为人类“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最后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的故事,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③海涅德意志诗人政治抒情长诗《德国—— 一个冬天的童话》对自己国家的分裂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2)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出现1. 社会背景:工业革命在欧美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2. 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①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

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因此,它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②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3. 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家和代表作①巴尔扎克法国《人间喜剧》以现实主义手法,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贪婪、狡诈和虚伪,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②狄更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大卫·科波菲尔》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是他最喜爱的作品,也是公认的他的代表作。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学习总结PPT课件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学习总结PPT课件
3.影视艺术的发展:起源(19 世纪末)——成熟(20 世纪 20 到 40 年代)——普及(二战后)——趋势:发展日新 月异,影响广泛而深刻。
知识·总结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二、主要的文学流派
文学流派 时间
主要特征
代表作品
政治上反对封建制 雨果的《巴
度,不再刻意突出 黎圣母院》、
18 世纪 人的理性,而是深 雪莱的《解
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
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
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
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
本学案栏目开关
方法·探究区
[规范解题] 1.定考向:19 世纪以来的世界音乐成就。 2.抓关键:了解贝多芬生活的时代,注意关键词“英雄”。 3.找信息: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第三(英雄)交响曲》”。 4.辨选项:A 项中的“时代信息”符合贝多芬生活时代的特 点;B 项符合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特点,不符合《英 雄交响曲》的特点,符合题意要求;C、D 项符合题干中“英 雄”的特点。 答案 B
文 以后 糊不清,因果关系
待戈多》

不明,语言风格悖
离传统
知识·总结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三、主要的美术流派
流派
特点
画家及其代 表作
法国:大卫
选择重大题材;强调
新古典
《马拉之
理性,注重画面的严
主义
死》、安格尔
整与和谐
《泉》
知识·总结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浪漫 主义
注重情感表现 法国:德拉克洛瓦《自
和画面整体的 由引导人民》
网络·构建区
学案 5 专题学习总结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知识结构】【时空定位】【知识梳理】【专题重点】一、文学艺术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1.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唐朝:唐朝实行科举制,进士科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为唐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政策环境。

唐朝的边塞诗折射出当时的边疆开发与生活状况。

唐朝开放的文化政策、国家的繁盛统一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提供了创作素材。

唐朝的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孕育了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

(2)宋朝: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为词的流行、话本和风俗画的出现提供了经济、社会基础。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其词风的差异深受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

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南宋时期宋金对峙、人民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

(3)元朝:元初中断科举制,部分文人转向元曲和杂剧的创作,这为元曲和杂剧的繁荣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科举制的恢复,元曲和杂剧的创作开始衰落。

(4)明清时期:在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繁荣、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市民阶层的进一步壮大的时代背景下,通俗化的明清小说繁盛。

《儒林外史》抨击八股取士的危害,《红楼梦》折射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西游记》体现了新兴工商业者追求个性自由的欲求。

明清的文化专制促使部分画家借物抒情、借物铭志,以梅、竹、兰、菊等为主要素材的文人写意画成熟。

清朝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环境。

2.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但是剧烈的革命、频繁的战争,腐败的政治,使启蒙思想家曾经渴望的“理性王国”一时幻灭。

文学家艺术家转而关注和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崇尚浪漫主义。

(2)19世纪中叶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文学艺术家开始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批判现实主义开始盛行。

专题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2023年高考复习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专题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2023年高考复习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人们对“理性王 国”的失望,寻 求新的精神寄托
现实主 19世纪 义美术 中期
资本主义经济的 迅速发展;改革 成为时代的要求
注重表现人的感 情,运用鲜明色 彩和奔放笔法, 强调画面整体的 完整和统一
注重表现现实社 会,特别是对农 民生活的描述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 导人民》
米勒《播种者》、 《拾穗者》,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0世纪20年代伦敦诞生
发展
无声电影(卓别林)——有声电
影(华纳电影公司)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英美迅速发展
进一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宽银幕电 发展 影、立体声电影问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规模普 及和运用
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丰富了人类的 影响 精神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卓别林《大独裁者》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天鹅湖剧照
歌剧《茶花女》剧照 歌剧《卡门》剧照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深入挖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 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 形象
现实主 义文学
工业革命的进行,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矛盾的日益 暴露
关注社会问题,剖析社会 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 会的罪恶
现代主 义文学
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 危机加剧了西方人精 神上的悲观和焦虑
集中表现自我,表现手法 怪诞,语言风格背离传统
威尔第《茶花女》、 比才《卡门》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文化史)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点整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文化史)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点整合

第八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基础解读】一、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

(2)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3)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浪漫主义文学家及作品:(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现实主义文学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4)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5)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高二历史知识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

高二历史知识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

高二历史知识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历史是一门记忆类的学科,高二大家学习了很多历史知识点,大家需要经常回顾才能把知识点记忆深刻,为了加深大家对高二历史知识点的记忆,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历史知识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文学的繁荣一、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

(2)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3)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浪漫主义文学家及作品:(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现实主义文学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4)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第8单元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结构

第8单元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知识结构

B
10、假如你是19时期欧洲的一名音乐家,你 感受到的音乐发展变化不包括 • A、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束缚下解放出 来 • B、音乐艺术逐步发展到为社会上层服务 • C、音乐艺术更深刻表现人性 • D、音乐艺术更丰富地反映各阶层生活 • ( )
B
11、20世纪70年代以后,流行音乐风格更加 多样,表现在 • ①常与舞蹈结合起来,强调即兴性 ②强调 借助和运用电子手段 ③注重话筒的操作技 术 ④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 • A、①②④ B、①②③ •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 )
③想象丰富
19世纪 30年代 以后
关注现实问题 批判社会罪恶
现代 主义
20世纪 上半期
①强调自我 世界大战 海明威《老人与海》 ②情节怪诞 经济危机 【爱尔兰】贝克特 《等待戈多》 ③悖离传统 精神空虚 苏联、印度、中国
19世纪以来世界美术成就
时间






①强调理性 新古典 18世纪末 ②题材重大 19世纪初 主义 ③严整和谐 浪漫 主义 现实 主义 19世纪 前期 19世纪 中期 ①注重感情 ②色彩鲜明 ③笔法奔放 关注现实
• (5)作为现代中国人,请你以“如何对待 东西文明ABC”为题,为政协写一份提案。 (要求:条目式提纲即可。)(2分) • 答: • ①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 ②吸取世界文明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活页作业
一、选择题
• 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 人类感情世界的西方文学流派是 •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C、批判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 )
A

16、(1)为什么二战后电视大规模普及? (8分) • 答: • ①科技发展迅速(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 • ②社会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 ③电视的信息传递快捷、内容丰富。 • ④人们的精神需求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知识结构】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专题重点】
一、文学艺术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唐朝:唐朝实行科举制,进士科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为唐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政策环境。

唐朝的边塞诗折射出当时的边疆开发与生活状况。

唐朝开放的文化政策、国家的繁盛统一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提供了创作素材。

唐朝的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孕育了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

(2)宋朝: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为词的流行、话本和风俗画的出现
提供了经济、社会基础。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其词风的差异深受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

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南宋时期宋金对峙、人民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

(3)元朝:元初中断科举制,部分文人转向元曲和杂剧的创作,这为元曲和杂剧的繁荣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科举制的恢复,元曲和杂剧的创作开始衰落。

(4)明清时期:在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繁荣、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市民阶层的进一步壮大的时代背景下,通俗化的明清小说繁盛。

《儒林外史》抨击八股取士的危害,《红楼梦》折射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西游记》体现了新兴工商业者追求个性自由的欲求。

明清的文化专制促使部分画家借物抒情、借物铭志,以梅、竹、兰、菊等为主要素材的文人写意画成熟。

清朝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环境。

2.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但是剧烈的革命、频繁的战争,腐败的政治,使启蒙思想家曾经渴望的“理性王国”一时幻灭。

文学家艺术家转而关注和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崇尚浪漫主义。

(2)19世纪中叶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文学艺术家开始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批判现实主义开始盛行。

(3)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电气时代的到来,艺术家重视光和色的作用,捕捉瞬间印象,印象画派兴起。

同时,电影诞生、电影技术发展。

(4)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不断的经济危机带来了大动荡和大变化,使西方文学艺术产生重大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兴盛起来。

二、19世纪以来西方主要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影响
(1)时代背景:①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②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在此期间,很多有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纷纷批判和揭露社会丑陋现象。

③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

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利。

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等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深刻影
响了文学的发展,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2)历史影响: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
(1)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2)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四、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作品特点
(1)新古典主义美术: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2)浪漫主义美术: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

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3)现实主义美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4)印象画派:在描绘自然景色时,重视光、色和人物的表现,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作品充分表现光的强弱变化,大多用原色作画,色彩特别清新、明亮,努力去观察自然。

(5)现代主义美术:感觉到时代的快节奏;感觉到现代人的精神创伤和心理困惑;感觉到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又具有用现代美学成果和现代科技成就进行创作的探索精神。

五、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直接而敏感地回应、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

②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它融各种艺术于一身,具有综合性,同时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

③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以独特的魅力丰富和充实着人们的生活。

④它流通速度快,信息量丰富,直观性强,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是大众容易接受的传播媒体。

⑤电视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而且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2)消极影响
①影视艺术特别是电视在人们业余生活中占的比重太大,导致对群众精神生活的垄断现象。

②语言和图像的直接性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人们想象力退化。

③有些影视节目宣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社会产生误导。

④影视节目中的暴力、色情内容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产生重大危害。

⑤不良的看电视习惯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可能会导致肥胖症、视力障碍和诸如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