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步骤:⑴连接仪器(先下后上,从左至右);⑵检查气密性;⑶装药品,并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放一团棉花);⑷加热(先预热);⑸收集;⑹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2、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后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后,导管中会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好。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若通过导管进入水槽,则水会变红)。
4、为什么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在试管口形成的冷凝成水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5、为什么试管内的导管不宜过长?(一般导管只要稍露出橡皮塞即可)使瓶中的空气完全排出,收集到的氧气更纯。
6、什么时候收集?——产生连续、均匀气泡时收集。
(开始时含有空气,会使收集到的氧气不纯)7、为什么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8、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何时表示收集满了?当集气瓶口的气泡向外冒时,表示收集满。
9、收集好的氧气瓶如何放置,为什么?氧气瓶应正放,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10、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时,应如何操作?为什么?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破裂。
(若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就沿导管倒吸入热的试管中)11、若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水沿导管倒吸时,应如何处理?立刻拔掉橡皮塞。
12、还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为什么?还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利用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反应的性质。
1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一定要伸到集气瓶底部,为什么?便于瓶中的空气完全排出,使收集到氧气更纯。
1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为什么瓶口要放一玻璃片?防止流动的空气进入瓶中。
15、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验证氧气已经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集满。
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

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引言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即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来制取氧气的过程。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KMnO4)和氯酸钾(KClO3)都是氧化剂,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产生氧气。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如下:1.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2KMnO4 → 2KOH + 3O2 + MnO22.氯酸钾的分解反应:2KClO3 → 2KCl + 3O2根据上述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实验步骤以下是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加热设备(如酒精灯或Bunsen燃烧器)、试管、水槽、水、橡皮塞、气液分离装置(如U型管)等。
2.将试管洗净并用水冲洗干净,确保无杂质。
3.将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注意控制用量以避免产生过多的氧气导致安全问题。
4.将试管用橡皮塞密封,并将试管倒置放入水槽中。
5.准备气液分离装置,将一端插入试管中,另一端放入水槽中。
6.点燃加热设备,将火焰对准试管底部进行加热。
7.观察实验现象:随着试管受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开始分解,产生氧气。
氧气通过气液分离装置进入水槽,形成气泡。
8.实验结束后,关闭加热设备,等待实验装置冷却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9.将气液分离装置从水槽中取出,观察气泡中的气体,可以确认为氧气。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环境的安全和整洁,避免发生意外。
2.加热设备使用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烧伤或引起火灾。
3.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加热设备,等待装置冷却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以免烫伤。
4.在进行气液分离装置时,要小心操作,避免装置倾斜或破裂。
5.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氧气是一种氧化剂,要避免与易燃物质接触,以免引起火灾。
6.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试剂,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结论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氧气

红色)
照课本第38页图2-15,安装仪器,注 意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试管口要 略向下倾斜,试管内导管略超出橡皮 塞即可,导管过长有何后果?
准备气体的收集装置
将集气瓶充满水后倒置于水槽中
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将酒精 先 再 灯固定在有药品部位加热
讨论:
1、实验完毕,是先熄灭酒精灯还是先取出水槽中 导管? 2、加热试管时为何先预热,再固定加热? 3、能否立即收集产生的气体?
先将导管浸没于水中; 再用双手捂住试管或其它容器(也可用热毛巾); 若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不漏气(或气 则 密性良好)。 注意: 注意:手离开容器后,管端又形成一段水柱。 你知道为什么吗?
将高锰酸钾放入倾斜地铺在试管底部,不 要让药品堆积在底部,在试管中放一团棉 花(防止药品进入导管使水槽中的水变成紫
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
催化剂
1、只有在反应中满足“一改变二不变”的物质才 能叫催化剂,且“改变”不等于“增加”; 2、催化剂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唯一的;有些反 应根本不需要催化剂;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能改变速率,不能改变 产量。
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一般表达式:AB A+B
思考:化合反应的表达式任何表示? A+B AB
二、装置
发生装置---根据什么决定发生装置? 发生装置 根据什么决定发生装置? 根据什么决定发生装置 反应物的状态和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根据什么决定收集方法? 收集装置 根据什么决定收集方法? 根据什么决定收集方法 气体的密度和 气体的密度和在水中的溶解性
氧气的收集方法 排水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排水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比空气略重)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比空气略重)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组装顺序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组装顺序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操作,其过程包括氧化、分解、吸附和净化等步骤。
整个过程需要按照一定的组装顺序进行,在保证实验安全和效果的基础上,完成制取高纯度氧气的任务。
一、实验器材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实验器材,包括高锰酸钾、漏斗、减压瓶、皮球、酸枕、滤纸、试管等。
在选购器材时,需要注意器材的质量和可靠性,尤其是减压瓶、皮球等承压器材,一定要选择耐压性好、密封性强的产品。
二、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是制取氧气的关键步骤。
将高锰酸钾粉末放入漏斗中,用漏斗加入稀硫酸溶液,发生红色气体的放出。
由于分解反应生成的氧气难以贮存,必须进行连续产生和收集。
三、氧气的收集和储存氧气应在实验室内进行收集和储存。
在减压瓶中加入适量水,然后加入分解生成的气体。
用皮球抽取减压瓶内的氧气至试管或其他收集容器中。
由于氧气易燃易爆,应注意防火和安全防范,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四、饱和氢氧化钾溶液的制备饱和氢氧化钾溶液的制备是为了清除氧气中的杂质,提高氧气的纯度。
将适量氢氧化钾固体加入少量水中,搅拌均匀,直至氢氧化钾溶解。
将溶液过滤并装入瓶中备用。
五、氧气的净化将收集到的氧气通过饱和氢氧化钾溶液净化。
将氧气通入饱和氢氧化钾溶液中,使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杂质和水分被吸收掉,从而提高氧气的纯度。
将净化后的氧气保存在干燥、无尘和避光的容器中。
在完成实验操作后,需要将实验器材进行清洗和消毒,以避免对下一次实验的干扰和污染。
同时要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下一次的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总之,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按照一定的组装顺序进行,具体包括实验器材准备、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氧气的收集和储存、饱和氢氧化钾溶液的制备和氧气的净化等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环保和实验效果等方面的问题,以保证实验的成功和可靠性。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高锰酸钾可以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MnO₄ + 8HCl →K₂Cr₂O₇ + 2MnCl₂ + 4H₂O + 5O₂。
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1.氧化作用:高锰酸钾(KMnO₄)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会发生正极氧化,将氢原子正极氧化成氧气,在反应过程中出现5摩尔的氧气;2.还原作用:高锰酸钾得到还原,将其酸性氧原子正极还原成氢原子,同时,次等氯酸(HCl)发生碳原子的还原作用,将次等氯酸的氯原子极还原成了氢原子。
二、反应条件1.温度:反应过程温度太高容易破坏反应体系;2.酸度:正常情况下,反应酸度一般为弱酸性,宜使用次等氯酸或者硫酸来调节酸度;3.反应时间: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一般在30~60分钟范围内。
三、实验步骤1.准备:将适量碳酸钾、高锰酸钾、次等氯酸以及其他试剂准备好;2.调节温度:将试剂混合放入实验釜中,调节温度至90℃~100℃;3.调节酸度:加入次等氯酸调节酸度,控制在pH=3~4;4.反应:控制反应时间在30~60分钟内;5.停止反应:当反应完成后,收集氧气,停止反应,测量氧气产量。
四、安全防护1.携带口罩和防护眼镜,以防止氧气的腐蚀;2.运行前应先校准好实验仪器,以避免反应过程中的安全事故;3.操作结束后,释放实验室的氧气;4.不宜长时间暴露在高锰酸钾的环境中,以免损伤皮肤。
五、反应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控制温度,避免反应过热,以防损坏反应体系;2.操作时注意安全,提前备好个人防护装备;3.反应过程中一定要加有注入液,以保证反应的质量和效率;4.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反应液的稳定性,以免造成反应失败;5.实验室内要及时通风,以降低反应体系中有害物质的挥发。
六、结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操作简便,效率高,可以较好地实现对氧气的制取。
然而,也应该注意反应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科学操作,了解反应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以便获得较高的反应效率。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化学方程式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化学方程式一、实验背景和目的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在实验室中常用于制取氧气。
本实验将通过高锰酸钾分解的反应,制取氧气,并通过收集实验和数据分析,了解反应过程和原理。
二、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 + MnO2 + O2↑该反应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分解反应,产物包括碱式高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MnO2)和氧气(O2)。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1.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燃烧器、水槽、导气管等。
2.实验药品:高锰酸钾(KMnO4)、稀硫酸(H2SO4)。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需要加热的高锰酸钾样品称取为约5克,并加入研钵中备用。
准备好烧杯、玻璃棒和燃烧器。
2.加热反应:在燃烧器底部加入适量酒精或酒精灯,点燃酒精。
将燃烧器底端放入研钵中的高锰酸钾样品,开始加热。
持续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样品。
3.收集氧气:将放入燃烧器中的导气管的一端放入水槽中,并保持导气管的低点在水中。
然后将导气管的另一端通过橡皮塞连接到气体收集装置中,准备收集由反应产生的氧气。
4.观察和测量:观察并记录产生的气体容积变化,并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
5.结束实验:当气体的产生停止时,关闭燃烧器并断开装置。
仔细观察气体收集容器中的气体性质,并记录实验现象。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安全操作:实验中需要加热,注意火源安全和严防火灾。
2.反应条件:实验条件中应保持加热的恒定温度,以获得较好的实验结果。
3.气体的收集:气体收集时要保证气体收集容器封闭,避免气体的泄漏。
六、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1.高锰酸钾加热后,发生分解反应,并产生氧气和其他产物。
2.氧气的产生量与加热时间和温度有关,加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氧气产生量越多。
3.分解反应的产物为碱式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七、实验应用和评价1.实验应用:该实验可以用于教学中,让学生了解高锰酸钾分解反应的原理和产物,并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收集氧气。
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课

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课实验目的:通过高锰酸钾分解反应制取氧气,并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器材与试剂:- 高锰酸钾(KMnO4)- 石墨舟- 注射器- 水槽- 硫酸铵(NH4Cl)- 瓶塞- 水- 收集装置(试管、水槽等)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可以在加热时分解产生氧气,其中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KMnO4 → K2MnO4 + MnO2 + O2实验操作步骤:1. 将适量的高锰酸钾加入到石墨舟中,约占舟的1/4;2. 向石墨舟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铵,制造热能以促使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3. 在石墨舟口套上瓶塞,其中的瓶塞上部连接着一根注射器针头,并将针头放入水中;4. 用水将注射器内的空气抽空,随后注射器会自动充满氧气;5. 用放置在水槽中的试管接住氧气,将试管口完全浸入水中,保证氧气不会泄漏;6. 将石墨舟缓慢加热,观察并记录产生氧气的速度和气体的体积变化;7. 当石墨舟完全冷却后,关闭火源,取出收集的氧气,进行进一步实验或储存。
实验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要佩戴安全眼镜和实验手套,以防止化学物质溅入眼睛和接触皮肤。
- 在进行加热时,要小心控制温度,避免石墨舟破裂或溅出物质。
- 在收集氧气时,要确保试管完全浸入水中,以避免氧气泄漏和水进入试管。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高锰酸钾在适当温度下分解产生氧气,并通过试管收集了一定量的氧气。
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我们观察到氧气的体积逐渐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该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还能够让我们亲身体验到氧气的制备过程,并了解一种常见气体的特性。
同时,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也使我们更加熟悉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知识。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制备了氧气,并对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实验操作的技巧和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进一步拓宽了化学实验的视野,加深了对高锰酸钾和氧气的认识,并提高了我们实验操作与安全意识。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 检查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检查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为标题的文章:实验室中,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氧气制备试剂。
下面将介绍制取氧气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器材和试剂:1. 高锰酸钾(KMnO4):这是制备氧气的试剂,可在实验室常见的试剂供应商处购买。
2. 烧杯:用于容纳反应溶液的容器。
3. 水槽:用于收集氧气的容器。
4. 水管:连接烧杯和水槽,用于气体的通道。
5. 水:用于制备氧气的反应中。
第二步:制备反应溶液将适量的高锰酸钾溶解在烧杯中的水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需要注意的是,溶解的高锰酸钾的量应根据实验需要来确定,具体的量可以根据实验目的和条件进行调整。
第三步:进行反应将烧杯放置在水槽中,并将水管连接到烧杯的底部。
确保水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另一端与烧杯连接,以保证气体的通道畅通。
然后,将制备好的反应溶液缓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反应过程。
反应开始后,可以观察到水槽中产生气泡,并且烧杯内气体逐渐增多。
这是因为高锰酸钾与水反应生成氧气的结果。
第四步:收集氧气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水槽中的气泡将会变得较为稳定。
此时,可以使用气管或玻璃管将气泡引入到另一个容器中,以收集纯净的氧气。
注意,在收集氧气之前,需要排除气管内的空气,以确保收集到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可以通过将气管浸入水中,将其中的空气排出。
第五步:验收为了确保收集到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可以进行验收。
最常见的方法是将一根点燃的火柴或蜡烛放入收集到的气体中,观察是否能够继续燃烧。
如果火柴或蜡烛能够继续燃烧,即可确认气体为氧气。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高锰酸钾的反应产物中可能还有少量的氮氧化物等杂质,因此验收结果可能不完全准确。
为了获得更纯净的氧气,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净化。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满足常规实验和教学的需求。
同时,实验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1、检查气密性
①塞紧橡皮塞
②导管置于水中
③用手心对试管微热利用热胀冷缩原理.气体受热膨胀形成气泡,遇冷收缩形成水柱.
2、装药品
①用药匙取用粉末状固体
②用纸槽送入试管底部③直立试管避免固体药品沾在管口或管壁上.
3、连接装置
①放好酒精灯
②用一团棉花堵住试管口③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④固定盛有药品的试管用外焰加热,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固定试管.防止高锰酸钾受热时进入导管
4、加热
①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酒精灯
②对准药品所在的部位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5、收集气体
①集气瓶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②等导管口有连续气泡时收集氧气的
③水排空,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④移出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
集气瓶中不能有气泡.导管口开始有的气泡是受热膨胀的空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6、停止实验
把导管移出水面;
②熄灭酒精灯顺序颠倒,会引起水倒流入试管中而导致试管破裂.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