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方程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方程
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能够在适当的条件下制取
氧气。
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高锰酸钾在加热时分解放出氧气。
下面就来
详细讨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程式。
首先,高锰酸钾的化学式是KMnO4,其中含有锰(Mn)和氧(O)元素。
高锰酸钾是一种紫红色的结晶体,容易溶于水。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
在许多化学反应中都能为氧化物的氧源。
高锰酸钾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分解为氧气和锰酸钾(K2MnO4)。
这个
反应通常需要加热才能进行,温度一般在200-400摄氏度之间。
在这个温
度范围内,高锰酸钾分解的反应速度会加快,而且放热效应可以提供所需
的能量,使得反应能够继续进行。
高锰酸钾分解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2KMnO4→K2MnO4+MnO2+O2
根据这个方程式,每两个高锰酸钾分解会产生一个锰酸钾、一个二氧
化锰和一个氧气分子。
锰酸钾(K2MnO4)是一种绿色的结晶体,相对稳定。
二氧化锰(MnO2)是一种棕黑色的粉末状物质,也相对稳定。
而氧气则是
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支持燃烧的重要物质。
总的来说,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这个反应可以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来实现,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这种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具有简单、可行的优点。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原理与解释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原理与解释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原理与解释1. 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氧气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气体。
它不仅是我们呼吸过程中必需的,还被广泛应用于氧化反应、燃烧和生化过程等方面。
那么,如何制取氧气呢?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制氧方法——高锰酸钾法,并深入探讨其原理与解释。
2. 高锰酸钾法的原理高锰酸钾法是一种以高锰酸钾(KMnO4)为氧化剂的制氧方法。
其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锰(MnO2)和氧气(O2)。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 + 3H2SO4 → K2SO4 + 2MnO2 + 3H2O + 5[O]可以看出,高锰酸钾在反应中被还原为二氧化锰,同时释放出氧气。
3. 实验过程3.1 准备实验装置和材料:高锰酸钾、硫酸、试管、橡皮塞、导管、水槽等。
3.2 实验步骤:(1) 将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解在适量的硫酸中,制备成高锰酸钾溶液。
(2) 将制备好的高锰酸钾溶液倒入试管中。
(3) 将试管插入水槽中,水封实验装置。
(4)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5) 观察试管中的气泡,并使用导管收集氧气。
4. 解释4.1 高锰酸钾的氧化特性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质。
当高锰酸钾与硫酸反应时,硫酸中的氢离子将引发高锰酸钾的还原,从而释放出氧气。
4.2 反应机理在反应过程中,高锰酸钾被还原为二氧化锰。
该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中高锰酸钾是氧化剂,而硫酸是还原剂。
反应中的氢离子来自硫酸,它们在还原过程中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了氧气和二氧化锰。
4.3 反应条件的影响反应的速率和产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硫酸的浓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混合物的搅拌程度等。
较高的浓度和适当的温度能够促进反应的进行,同时搅拌可以增加反应的均匀性,提高反应速率。
5. 个人理解和观点高锰酸钾法是一种安全、简便且高效的制氧方法。
通过将高锰酸钾与硫酸反应,我们可以方便地制取氧气并应用于各个领域。
高锰酸钾制氧气方程式。

高锰酸钾制氧气方程式。
高锰酸钾制氧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其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这个方程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释和描述。
首先,高锰酸钾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KMnO4。
它是一种紫色的晶体,常用作氧化剂和消毒剂。
在实验中,高锰酸钾会通过加热分解产生氧气。
在这个方程式中,高锰酸钾分解为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2MnO4,是一种绿色的化合物,氧气的化学式为O2,是一种无色气体。
二氧化锰的化学式为MnO2,是一种黑色的固体。
这个方程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解释。
首先,将高锰酸钾加热至一定温度。
随着温度的升高,高锰酸钾开始分解。
分解产生的氧气会逸出反应容器,同时生成氧化钾和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分解为氧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
这意味着在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热量。
这也是为什么在实验中需要加热高锰酸钾的原因。
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有很多应用。
首先,制取氧气可以用于实验室的其他化学实验。
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促进许多化学反应的进行。
其次,氧气也可以用于工业上的氧气切割。
氧气切割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切割方法,利用氧气的氧化性将金属加热至高温,然后使用喷嘴将金属切割成所需形状。
此外,氧气也可以用于医疗上的氧气吸入。
一些病人需要额外的氧气来帮助呼吸,氧气吸入可以提供纯净的氧气,满足病人的需要。
总的来说,高锰酸钾制氧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可以分解产生氧气、氧化钾和二氧化锰。
这个实验具有很多应用,包括实验室化学实验、工业氧气切割和医疗氧气吸入。
这个实验方程式的描述和解释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实验的原理和应用。
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化学方程式

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化学方程式
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也是制取氧气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许多学生初次接触的化学实验。
本文将简要介绍高锰酸钾加热制氧的原理和化学方程式,并探讨它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在高温下可以分解产生含氧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产物就是氧气。
下面是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 2K2MnO4 + 3O2
在这个方程式中,高锰酸钾(KMnO4)在高温下分解成钾的低价氧化物(K2MnO4)和氧气(O2),这个过程中释放出的氧气可以被收集并使用。
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应用广泛。
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它来制取氧气,以便进行其他一些实验。
在工业上,氧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工、冶金和医药等行业。
因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但是,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必须注意保持其干燥和避免使其与有机化合物接触,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其次,高锰酸钾和氧气都有毒性,必须进行正确的操作和储存,以避免对实验者和环境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能够在实验室和工业中应用。
在进行这个实验时,需要注意其危险性,并按照正确的操作和储存方式进行。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七个步骤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七个步骤一、实验前准备在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1 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高锰酸钾、烧杯、漏斗、滴管、试管、水槽等。
1.2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称取高锰酸钾2.1 使用天平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一般为1克。
2.2 将称取好的高锰酸钾放入烧杯中,待用。
三、加水溶解3.1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搅拌棒搅拌均匀,使高锰酸钾充分溶解。
3.2 注意,溶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这是由于高锰酸钾与水反应放出的氧气导致的。
四、收集氧气4.1 准备一个试管,用玻璃搅拌棒将其内壁涂上一层肥皂水。
4.2 将试管倒置,将试管口完全浸入水槽中,确保不漏气。
4.3 将烧杯中的溶液缓慢倒入试管中,注意不要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入试管太快,以免产生水喷溅。
4.4 观察到试管内逐渐充满气泡,即可确认产生氧气。
五、收集氧气样品5.1 用滴管从试管中取出适量的氧气。
5.2 将滴管封闭,避免氧气泄漏。
5.3 将滴管中的氧气放入试管中,以备后续实验使用。
六、实验注意事项6.1 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溶液的溅出和氧气的泄漏。
6.2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保持实验器材的干净,以免杂质影响实验结果。
6.3 操作过程中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佩戴好实验手套和护目镜,防止溶液溅入眼睛或皮肤。
七、实验结果及分析7.1 实验结果是成功制取到氧气样品。
7.2 通过观察气泡的产生和收集,可以判断实验过程中产生了氧气。
7.3 高锰酸钾与水反应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3H2O → 2MnO2 + 2KOH + 3O2。
通过以上七个步骤,我们成功地制取到了氧气样品。
高锰酸钾与水反应产生的氧气可以用于许多实验和应用中,如燃烧实验、氧气气体制备实验等。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并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规范。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步骤,也对实验操作和安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

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
高锰酸钾和氧气的反应是在反应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使反应速度加快。
我曾多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我的实验过程。
实验开始前,先要准备好药品,药品有:高锰酸钾、酒精灯、导管、玻璃棒、铁架台、烧杯、漏斗、水。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当导管末端浸入水中时,一定要把导管口塞紧,否则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爆炸;在加热之前要把铁架台固定好,否则会发生倾倒。
我先用高锰酸钾和酒精灯点燃酒精灯。
然后将导管插入水中,这时的导管口冒出了一股白色的烟雾,我知道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了分解反应。
接着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的高锰酸钾放入烧杯中。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一种浅红色的液体,我知道这就是氧气。
接着用滴管从烧杯中吸取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这时烧杯里冒出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这是什么现象呢?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高锰酸钾和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接着我把导管从水里取出,用铁架台固定好。
—— 1 —1 —。
高锰酸钾化学方程式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化学方程式制取氧气
使用高锰酸钾化学方程式制取氧气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发现,并有潜力在生物技术中得到应用。
氧气是生命所必需的重要元素。
但是,它也是有毒性的,因此,分离和生产它的方法必须准确,否则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害。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学者投身于采用高锰酸钾化学方程式制取氧气的尝试。
该方程式是由两个反应分别给出的:2KMnO4 (+5H2O)
=>K2Mn2O7 + 5O2 + 8H2O,以及4KMnO4 (+ 16H2O)=>4K2Mn2O7 +4O2 + 16H2O。
在这两个反应步骤中,钾高锰酸可以吸收大量水,释放出大量氧气。
在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操作方面安全措施,以确保它不会在室内出现毒性,噪音等问题。
为此,使用空调、温控器等设备,以确保环境温度正确,几乎无毒害。
此外,其他采取闭路操作进一步保证了安全性。
使用高锰酸钾化学方程式制取氧气的进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可能不只这些,但是多用一些安全措施的尝试,把它作为一项新的生物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点燃酒精灯,预热并加热
5.收集氧气
答案:
6.熄灭酒精灯
3、1、2、4、5、7、6
7.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
盖上毛玻璃片,正放在桌子上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1、药品 2、原理 3、装置 4、步骤及注意事项 5、验满及检验 6、放置方法。
【课堂练习】
【例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
收集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请排列出正确
的顺序: 1.装入药品
2.固定试管,使试管略向下倾斜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5、刚开始有气泡时不能立即收集。
开始冒出的气泡是空气,使制得的气体不纯
6、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6、验满方法
排水法:当集气瓶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 时,证明已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 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 收集满 。7、放置方法
3伸入试管内的导管应略长于胶皮塞以便于气体的排出以便于气体的排出4用高锰酸钾制氧时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5刚开始有气泡时不能立即收集
课题3 制取氧气
【思考】我们知道氧气是 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 气体,它可以跟很多物质 发生反应。那么,在实验 中我们用到的这些氧气是 如1、药品及反应条件
高锰酸钾
加热
2、反应原理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
暗紫色固体
K2MnO4 MnO2 O2
黑色固体
3、反应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4、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药品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立在水槽里。 5、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先预热, 再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加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原理;
高锰酸钾
KMnO4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2MnO4 + MnO2 + O2
2.装置(仪器名称):
制取装置
铁架台 A______ B_______ 试管
洒精灯 导管 C_______D_______
集气瓶 E____置
3、实验步骤:
(1)、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装入药品 (3)、定:固定试管(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 (4)、点:点酒精灯加热 (5)、收:收集气体 排水集气法 (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6)、离:将导管移离水面 (7)、熄:熄灭酒精灯
7、放置方法
正放在桌子上,并盖上毛 玻璃片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注意事项:
试管口略低 于试管底部 药品平铺
夹持在距管 口约1/3处
若用高锰酸钾 制氧气应在管 口塞一团棉花 导管 只能 伸于 集气 瓶口
外 焰 加 热
导管伸出橡 皮塞约0.5cm
注意事项:
1、固定试管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
可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5、导管伸入试管不能太长
原因:不利于气体的排出
1、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 气的装置图,指出其中的五处错误
①
③
④
⑤
②
2.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 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 入试管,塞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 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 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 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②③①④⑥⑤ 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方法: (1)排 水 法:
(氧气不易溶于水) 收集到的气体较 纯 (2)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收集到的气体干燥
5、检验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如果木条 复燃证明收集满了
6、验满方法
排水法: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证 明已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 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用排水集气法应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原因:刚加 热时产生的气泡中混有空气,这时的气体不纯 3、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离水面,还是先停止 加热,为什么? 先将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否则水将 沿导管倒流回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4.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塞一 团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