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实验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活动二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报告》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活动二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活动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探究准备一、探究目的1.培养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二、材料用具实验中可能用到的实验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可能用到的实验用具是:。

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馒头或米饭在口腔内经过细细咀嚼后,其中的淀粉是否发生变化呢?二、作出假设馒头、米饭中含有的淀粉是没有甜味的,在这个事实的启发下,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制定计划本实验___ ______(填“需要”或者“不需要”)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小组讨论,制定的实验计划如下:1.取两支试管,用标签编号为1、2。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注入mL淀粉液。

2.向1号试管中注入mL唾液,向2号试管内滴入mL清水。

分别振荡,然后同时放入盛有37°C左右的温水中,分钟后同时取出两支试管,冷却。

3.向冷却后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两滴。

四、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注意要设计对照实验,注意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处理条件。

2.搜集唾液之前要先用清水漱口。

五、进行实验按照所制定的计划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六、实验结论与分析认真记录和分析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加以比较,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__ _ 。

七、交流与分析将本小组设计的探究方案和所得实验结果同其他小组交流,分析各种探究方案的优缺点。

综合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加深对唾液在淀粉消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八、疑惑与讨论1. 本组的实验成功了吗?如果没有成功,分析讨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 如果本组的实验成功了,想一想本组的实验是否还有不足之处?尝试改进本组的实验。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解读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解读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解读
进行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实验,旨在观察唾液中的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以下是这样一个实验的可能步骤和解读:
实验步骤:
1.准备样本:准备含有淀粉的食物样本,如饼干、面包或淀粉溶液。

将样本分成几组,每组分配相同的淀粉含量。

2.采集唾液:请志愿者吃一小块无味的棉花或咀嚼无味的口香糖,以促进唾液分泌。

然后使用吸管或无菌棉签等工具采集一定量的唾液,并将其加入到淀粉样本中。

3.控制组:设置一个对照组,只将含淀粉的样本加入到试管中,不加唾液。

4.反应时间:将所有试管放置在37摄氏度的恒温水浴中,观察反应一定的时间,通常为10分钟至30分钟。

5.添加碘液:在反应结束后,为了检测淀粉的消化情况,向每个试管中加入碘液。

碘液在存在淀粉时呈现蓝黑色,而在淀粉被消化后呈现黄色或无颜色。

6.观察结果:观察每个试管中的颜色变化,记录下淀粉消化的情况。

解读实验结果:
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样本只含有淀粉,没有唾液。

因此,如果淀粉被消化,添加碘液后颜色会变为黄色或无颜色;如果淀粉未被消化,则颜色仍然是蓝黑色。

实验组:实验组中的样本含有淀粉和唾液。

如果唾液中的淀粉酶起作用,能够将淀粉分解成糖类,那么在添加碘液后,颜色会由蓝黑色变为黄色或无颜色。

比较结果: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比较,可以确定唾液中的淀粉酶是否起到了消化淀粉的作用。

如果实验组中的样本颜色变化,而对照组中的未变化,那么可以确认唾液中的淀粉酶确实起到了消化淀粉的作用。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理解唾液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淀粉消化的过程和机制。

探究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探究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取2支相同的试管,按图3.1-5所示的方法处理后,同时放入37度温水中5-10分钟。
4、取出2支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并摇匀,仔细观察试管中颜色的变化
实验
结论
唾液中唾液淀粉酶能对淀粉起消化作用
实验教师
备注
将2支试管放入37度温水中是为了模拟人的体温,使淀粉酶活性更强
时间
探究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学科
生物
实验名称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目的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器材
馒头、烧杯、温度计、试管、量筒、滴管、清水、小刀、碘液




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两块,分别用小刀细细的切碎。
2、用清水漱口,将舌尖抵在下颌门齿的内下方,并做咀嚼动作,3分钟后;将烧杯靠在下唇边

探究实验报告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探究实验报告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探究实验报告: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一、提出问题:
吃馒头或米饭的时候,如果咀嚼的时间长了,会觉得有甜味,而馒头和米饭里面并没有放
糖,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哪种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的呢?
二、做出假设:
馒头或米饭中的成分主要是淀粉,淀粉是没有甜味的。

咀嚼馒头或米饭的时候,主要发生的变化是馒头或米饭被嚼碎了,和唾液混合在了一起,是否是唾液的作用导致米饭或馒头中的淀粉变成了别的物质,因此馒头或米饭变甜了呢?
三、设计实验方案:
1、根据假设,要模拟人的口腔中的环境,如口腔中(人体)的温度,唾液等,以及能检
验淀粉是否发生变化的装置和药品等。

还要设计一个对照组,即除了要检验的因素(唾
液)不同外,其他实验因素完全相同,从而检验出是否是唾液的作用导致。

2、材料用具:淀粉、试管、烧杯、温度计、碘液、清水、开水等。

四、实施实验方案:
实验组:漱口,取唾液,将适量唾液装入试管,加入淀粉糊,混合均匀对照组:将与实验组等量的清水装入试管,加入淀粉糊,混合均匀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试管同时放入37度的水中,放10分钟左右。

五、分析实验现象:实验组的混合液不变蓝,说明已经没有淀粉,对照组的条件和实验组的变蓝,说明有淀粉,两组的唯一区别是实验组的混合液中有唾液,说明是唾液使淀粉发生了变化。

六、得出结论:唾液中的物质可以使馒头或米饭中的淀粉变成有甜味的物质,比如可能是变成了糖等。

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实验报告

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实验课题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酶在人体内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馒头碘液实验步骤步骤一
生物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日期
实验课题
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深酶在人体内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器材
试管,烧杯,温度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馒头,碘液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向三支装有等量淀粉糊的A、B、C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清水并振荡。其中B和C试管再分别加入2ml唾液。
步骤二:将A、B两支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37℃恒温加热2-3分钟。C试管放入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放置
步骤三:分别向A、B、C三支试管中滴加稀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观察A、B两支试管颜色的变化。(A试管变蓝,B试管不变。)
实验结论:B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
实验数据分析
A试管变蓝,说明淀粉没有分解,B试管不变说明淀粉分解,C试管变蓝说明淀粉没有分解。
实验结果
1、酶的活性效果在接近人体温度时最好
2、酶在低温条件下活性很低
3、酶的催化分解效果很好
评语
记分

酶学实验实验报告唾液

酶学实验实验报告唾液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唾液淀粉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 掌握酶活性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唾液淀粉酶活性受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唾液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主要存在于唾液中,负责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为后续消化提供能量。

酶活性是指酶催化反应的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速率,观察酶活性变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新鲜唾液- 淀粉溶液- 碘液- pH试纸- 温度计- 烧杯- 试管- 移液器2. 实验仪器:- 恒温水浴箱- 酶标仪- 移液器四、实验步骤1. 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1)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2mL淀粉溶液。

(2)用移液器取1mL唾液,加入第一只试管中,混匀。

(3)将第一只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箱中,观察淀粉分解情况。

(4)每隔5分钟,用移液器取1mL反应液,加入碘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5)记录淀粉分解所需时间。

2.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1)设置不同温度(如25℃、37℃、50℃、65℃)的水浴箱。

(2)重复步骤1,观察不同温度下淀粉分解所需时间。

3. pH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1)用pH试纸测定唾液的pH值。

(2)调整唾液的pH值至不同水平(如4、5、6、7、8、9)。

(3)重复步骤1,观察不同pH值下淀粉分解所需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在37℃恒温水浴箱中,淀粉分解所需时间为10分钟。

2.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淀粉分解所需时间逐渐缩短,说明唾液淀粉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在50℃时,淀粉分解所需时间最短,说明50℃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3. pH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随着pH值升高,淀粉分解所需时间逐渐缩短,说明唾液淀粉酶活性随pH值升高而增强。

在pH值为7时,淀粉分解所需时间最短,说明pH值为7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生物实验报告《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生物实验报告《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WORD 格式可以编辑
专业资料整理
生物实验报告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班级_________组别_________日期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
实验目的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材料用具:
一次性漱口杯、凉开水、脱脂棉、小烧杯、量筒2支、试管2支、试管架、1%淀粉溶液(煮沸配制)、滴管、碘液、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石棉网、铁架台、火柴(或恒温水浴锅)
实验步骤:
1.准备
①用凉开水将口漱净
②收集唾液:口含一团脱脂棉,片刻后用镊子将脱脂棉取出,将其中的唾液挤到小烧杯中备用
2.设计并实施实验
③用量筒分别量取2ml 淀粉溶液,分别注入1号、2号试管④用量筒分别量取2ml 清水和2ml 唾液,分别注入1号、2号试管⑤充分振荡两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水浴约5—10
分钟,同时取出两支试
管,稍冷却
⑥向两支试管内各滴加 2滴碘液,振荡后观察实验现象
3.记录实验 记录实验结果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5.结束实验 整理和清理实验仪器和实验台
实验报告:
请完成下列表格
现象
淀粉检验 结论 材料 实验前 预期结果 实验后
实验组
淀粉液+唾液
对照组

)+ ( )。

七年级生物实验_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七年级生物实验_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一、实验目的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了解消化系统中唾液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复杂的多糖类物质,而唾液中含有一种消化淀粉的酶,唾液淀粉酶。

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分子量较小的麦芽糖,从而实现对淀粉的消化。

三、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滴管、滴管架、白糖溶液、盐水、淀粉溶液、硫酸铜溶液、酒精、火柴、滴漏、移液管、显微镜、玻璃棒、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清洗实验器材。

b.分别准备好白糖溶液、盐水溶液和淀粉溶液。

2.实验一:观察淀粉的特性。

a.取一个小瓶,加入适量的淀粉溶液。

b.取一滴滴加玻璃棒尾端的淀粉溶液,在滤纸上滴一滴。

c.将滤纸放置于滴漏中,用酒精擦拭玻璃棒尾端的淀粉溶液。

d.静置片刻,观察滤纸上的淀粉溶液是否变成蓝色。

3.实验二:观察淀粉消化作用。

a.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淀粉溶液,并标记为“试管A”、“试管B”和“试管C”。

b.在试管A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溶液。

c.在试管B中加入适量的盐水溶液。

d.在试管C中加入适量的唾液,通过滴管加入,然后立即加入相同的淀粉溶液。

e.摇匀试管A、B和C,然后放置一段时间。

f.取出试管A、B和C,用试管夹夹住试管,观察淀粉的消化情况。

4.实验三:观察淀粉消化的细胞学现象。

a.取一滴入玻璃盖上的淀粉溶液,滴到显微镜玻片上。

b.立即加入相同量的唾液,用玻璃棒快速搅拌,然后用滴管向混合液中加水。

c.用显微镜观察并描摹淀粉消化过程中的细胞学现象。

五、实验结果1.实验一:淀粉测定:淀粉溶液在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变成蓝色。

2.实验二:观察到试管A中的淀粉完全消化,变成透明液体;试管B 中的淀粉未发生消化,保持原来的状态;试管C中的淀粉部分消化,呈现有些透明的状态。

3.实验三:观察到淀粉在加入唾液后快速溶解,并形成一些疏松的细胞学结构。

六、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一的结果表明,淀粉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后会变蓝,说明该溶液中含有淀粉;2.实验二的结果表明,加入唾液的淀粉溶液发生了部分消化,而加入白糖溶液的淀粉溶液完全消化,说明唾液具有消化淀粉的作用;3.实验三的结果显示,唾液能迅速地将淀粉溶解成麦芽糖,并形成一些细胞学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实验
(第一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实验类型:演示实验
实验材料:两支试管、淀粉液、37℃的温水、水槽、滴管、碘酒。

实验步骤:
1、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2、将两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碘酒。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

实验结论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已变成了其他的物质,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注意事项:
1、保持试管的水温在37℃左右,唾液发挥正常的消化作用。

2、加入碘酒后摇匀。

链接:
1、由于淀粉具有遇到碘酒变蓝的性质,所以没加唾液的试管中淀粉变蓝。

而加入唾液的淀粉液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所以没有变蓝。

2、如果淀粉没有完全反应,则会显蓝色,但比未加唾液的试管中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