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教案-第一节氮气 最新

合集下载

高二化学教案-浅谈氮气“五个三”原创 最新

高二化学教案-浅谈氮气“五个三”原创 最新

浅谈氮气“五个三”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158100)王维德(特级教师)杨玉敏氮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它以游离态存在于空气中,它以化合态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之中,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

怎样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氮气呢?一、氮族元素的“三性”1、氮族元素相似性①原子最外层都有5个电子,能获得3个电子,主要化合价有+5、+3、-3(Sb、Bi无负价)。

②最高价氧化物中显+5价,化学式为R2O5;氢化物中,化合价为-3价,化学式为RH3。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酸,通式为HRO3、H3RO4。

2、氮族元素递变性①形成气态氢化物越来越困难,且稳定性逐渐减弱:NH3 >PH3>AsH3>SbH3>BiH3;还原性:NH3 <PH3 <AsH3 <SbH3<BiH3。

②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NO3 >H3PO4>H3AsO4>H3SbO4>H3BiO4。

3、氮族元素特殊性①锑、铋为金属,没有负化合价;铋的沸点、熔点均低于锑;磷和砷能形成同素异形体。

②氮气与氢气能直接化合成气态氢化物,磷、砷、锑和铋的氢化物只能用间接方法制得。

③等价氮只能有一种含氧酸:HNO3二、氮分子结构的“三个”特征①氮分子是双原子分子;②电子式为∶N┇┇N∶,结构式为N≡N;③两个氮原子通过三个共价键结合起来,键能大。

三、氮气的“三点”物性①纯净的氮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稍小;②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只能溶解大约0.02体积的氮气;③在压强为101kPa下,氮气在-195.8℃时变成无色液体,在-209.9℃时变成雪花状固体。

四、氮气的“三点”化性①与H2反应:N2+3H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此反应放热,工业上合成氨的原理)。

高二化学氮气PPT课件

高二化学氮气PPT课件

老百姓有句谚语叫:
NO2:
“雷雨发庄稼”,
红棕色,有刺激性,有毒的气 体谁,溶能于解水释理,跟其?水中反的应道.
3NO2+H2O = 2HNO3+NO 注意:
(l)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排空气法.
(2) 鉴别NO2和溴蒸气.可用加CCl4法或加AgNO3 溶液法.
(3)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其中NO2是造成 光化学污染的主要因素.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N2
:N ‥‥‥N:
N≡ N
4.氮气的化学性质
(1) 氧化性
a. 氮气与氢气的反应
N2 +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3Mg
Mg3N2 (淡黄色)
(2) 还原性: 氮气与氧气的反应
放电
N2+O2
2NO
5. 氮气的用途
(1) 合成氨、制氮肥、硝酸(工业上) (2) 作保护气(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 性质很不活泼) (3) 作冷冻剂(医学上,常用液氮作冷冻 剂,在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等)
b.最高价氧化物通式为R2O5,对应水化物除 HNO3外其它均为H3RO4。 c.气态氢化物通式为RH3。
(2) 递变性
N P As Sb Bi
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离子) 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 失电子能力 还原性 金属性 非金属性
第一节 氮和氮的氧化物
一.氮
1.氮的存在
78%(体积比) 游离态:大气中N2占
33
灰砷:灰色固体
5.727
51
银白色金属
6.684
83 银白色或微红色金属
9.80
熔点

-209.9 44.1 (白磷) 817

高中化学大气中氮气的应用教案

高中化学大气中氮气的应用教案

高中化学大气中氮气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大气中氮气的组成和特点;2. 了解氮气在工业、农业和医药领域的应用;3. 掌握氮气的制备和应用的实验方法。

二、教学重点1. 大气中氮气的组成和特点;2. 氮气在工业、农业和医药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大气中氮气的组成和特点大气中主要由氮气(N₂)组成,占据约78%的体积。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惰性气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不易燃性。

2. 氮气在工业中的应用a. 氮气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 将氮气用于冶炼过程中,可起到保护金属材料的作用,防止其氧化;- 氮气还可用于熔融金属的淬火处理,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

b. 氮气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氮气是化工过程中常用的惰性气体,可用于防止某些物质在与空气接触时发生意外反应;- 在一些化学合成反应中,氮气还可用作助剂,提高反应效率。

c. 氮气在电子行业中的应用:- 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氮气可用于创造无尘环境;- 氮气还可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和电路板,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3. 氮气在农业中的应用a. 氮气在化肥生产中的应用:- 制备农业上常用的氮肥,如尿素、铵肥等;- 化学合成和氨解是生产氮肥的核心过程,需要大量氮气的参与。

b. 氮气在保鲜和贮存农产品中的应用:- 将氮气应用于农产品的贮存过程中,可降低氧气浓度,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 氮气还可用于包装冷冻食品,防止氧化和腐败。

4. 氮气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a. 氮气在麻醉和手术中的应用:- 氮气被广泛用于麻醉手术中,起到镇痛和缓解患者痛苦的作用;- 氮气也可用于血管内注射,协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手术治疗。

b. 氮气在制药过程中的应用:- 制药工业中,氮气常被用于控制药品的湿度和氧气接触,防止药物变质。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介绍大气中氮气的组成和特点,以及氮气在工业、农业和医药领域的应用。

2.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氮气的制备和应用过程,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操作。

上科版高二化学《氮气》

上科版高二化学《氮气》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思考:
1、三个反应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共同点:条件高,反应较困难;都是化 合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不同点是什么?
是否可逆反应上有所不同。氮气所起的作 用不同(可做氧化剂,也可做还原剂)
三、氮气的用途
研究物质的一般程序为结构——性质——用途,这是为 什么?
回答:因为结构决定性质, 性质决定用途。
∴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很难 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强调: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当氮气分子获得足 够能量时,它还能与H2、O2、金属等物质发生化
学反应
氮气的化学性质:
• (1)氮气跟氢气的反应 (实验动画) • 观察实验,注意实验条件,写出化学方程
式,
N2+3H2 高温、高2压NH3 +92.4kJ
氮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却 为什么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呢?
分析:
• 从结构看: +7 2 5
• 从电子式看:︰N N︰ • 从结构式看:N≡N 。 (动画)
在双原子分子中,氮分子的键能有什么特点?分 子的键能大,则分子具有什么样的结构特点?这 样结构特点,决定了氮分子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必修一氮的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氮的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氮的教案
时间:2课时
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氮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掌握氮的化学符号及化合物的特点。

一、导入(15分钟)
1. 利用实验展示氮气在空气中不燃烧的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空气中氮气可以扑灭火焰。

提出问题:氮气的性质是什么?氮气的化学符号是什么?氮气有哪些应用?
二、讲解(30分钟)
1. 氮气的性质:稳定性高、不燃烧、不支持生命。

2. 氮气的制备方法:通过液化空气、分离空气中氧氮。

3. 氮气的应用:工业上用于制备氨、硝酸等,保鲜食品、氮气气囊等。

三、实验(20分钟)
1. 实验目的:观察氮气的性质。

2. 实验步骤:将氮气置于瓶中,点燃一根火柴放入瓶中,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3. 实验要点:注意观察不同气体对火焰的影响。

四、讨论(15分钟)
1. 分组讨论氮气的性质和应用。

2. 提出问题:氮气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为什么氮气可以保鲜食品?氮气气囊的原理是什么?
五、作业(10分钟)
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加深对氮的理解。

2.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氮气教学课程设计案例

氮气教学课程设计案例

氮气教学课程设计案例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氮气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1)了解氮气的分子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制备氮气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3)了解氮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氮气保护、氮肥制备等。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独立完成氮气的制备实验,并正确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氮气的分子组成和物理性质;2.氮气的化学性质,包括制备方法及其反应原理;3.氮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4.相关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

三、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氮气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2.利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氮气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3.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氮气相关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4.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化学》相关章节;2.参考书目,如《氮气及其化合物》、《化学实验技能》等;3.多媒体课件,包括氮气的制备和应用实例视频、图片等;4.实验设备,如实验室用具、气体发生器、实验药品等。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研究报告,评估学生对氮气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设置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题型,全面考察学生对氮气知识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要求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氮气的知识。

高中化学氮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氮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氮教案人教版
主题:氮的性质和应用
教材:高中化学人教版
时间:2课时
一、课堂导入(15分钟)
1.向学生展示氮气的现象:在矿泉水中注入氮气泡,看观察氮气的性质。

2.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氮是一种什么气体?它有什么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引出本课的主题:氮的性质和应用。

二、知识讲解(30分钟)
1.介绍氮的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空气中占78%,是一种稳定的
气体。

2.探讨氮气的应用:氮气广泛用于农业、医药、工业等领域,如制造氮肥、氮气注射器等。

3.讲解氮气的制备方法:空气分馏法、分子筛吸附法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实验一:氮气的制备
材料:氨水、氢氧化钠、氯化铵
实验步骤:
(1)将氨水倒入装有氢氧化钠的烧杯中,挂有玻璃棒。

(2)将氯化铵倒入另一个烧杯中,放入烧杯中。

(3)迅速将两个烧杯中的气体混合,观察气体的性质。

2.实验二:氮气的吸收能力
材料:红色草本植物、氮气、水
实验步骤:
(1)将红色草本植物放入一瓶中,盖上瓶盖。

(2)在瓶子中注入氮气,观察植物颜色的变化。

四、小结(10分钟)
1.向学生总结本课的内容:氮的性质和应用。

2.提醒学生关注氮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氮气的未来发展。

五、课堂作业(5分钟)
1.请学生预习下一课的内容:氧气的性质和应用。

2.要求学生收集氮气的相关资料,做一份小结。

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氮的性质和应用,并能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加深对氮的认识。

部编版2020高中化学 专题 氮气及其氧化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部编版2020高中化学 专题 氮气及其氧化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对于不太明白的地方,小组讨论来解决

请学生起立回答问题探究
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积极的展现自己的成果

氮及其重要化和物的综合应用
学生认真听并做笔记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老师进行及时的归纳,让知识更加的系统化。

学生完成导学提纲中的“检测新知”
学生独立完成
检测当 堂课的听课情况
教学反思
相关计算
教学过程
教师 活动
学生我们一起复习一下本部分内容
学生先完成回顾旧知,之后认 真听讲
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老师巡查指导,并点评
学生阅读课本后,填写导学案中的“基础感知”。然后请同学起立回答 ,回答完,老师进行点评
通过预习,让学生充分的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导学提纲中的“探究新知”
教学后完成
氮气及 其重要化合物
课程标准描述
了解NO,NO2的性质
了解氮的氧化物对环境及人类 健康的影响
考试大纲描述
了解NO,NO2的性质
教材内容分析
了解氮的氧化物对环境及人类健康 的影响
学生分析
了解NO,NO2的性质
学习目标
了解NO,NO2的性质
了解氮的氧化物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重点
相关性质以及相关的计算
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温、高压
催化剂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2.使学生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
3.使学生掌握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氮气的化学性质。

三、氮气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讨论、启发、讲解 五、教学过程
[引言]今天我们在学习了V ⅠA 、V ⅡA 两族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之后,再来学习一族元素,即以氮为首的氮族元素。

[板书] 第一章 氮和氮的化合物 1. 氮族元素的成员: (由学生写出N 、P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周期表知识推测剩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并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知识写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板书]2. 性质的递变规律: [投影
[板书]3。

单质性质的递变 (引导学生看课本表1—1 )
[过渡]我们这节课来学习氮族元素的常见元素氮和磷的单质的性质。

[板书] 第一节 氮 气 一、氮气的物理性质
色、味、态、密度、熔沸点、水溶性
(结合空气的成分和课本知识,引导学生从以上几个方面总结氮气的性质) [提问]氮气的电子式?结构式? [学生回答并板书]:N ┆┆N: N≡N [讲述]两个氮原子间以叁键相结合,使氮分子的结构很牢固。

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氧气和氮气共存于空气中,氧气很容易跟其他物质反应,而氮气却很难参加反应。

但化学性质的稳定是相对的,一定条件下,如高温、高压、放电等,氮分子获得足够能量,使共价键断裂,就能与一些物质如O 2、H 2等发生反应。

二、 氮气的化学性质 [板书]1.氮气和氢气的反应
[讲述]工业上合成氨,就是利用N 2和H 2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化合,生成NH 3
的反应,这一反应是可逆反应。

[板书]N 2+3H 2========2NH 3
放电
[讲述]关于合成氨工业,将在下一章介绍。

[板书]2.氮气和氧气的反应:
[讲述]老百姓有句话叫“一场雷雨一场肥,庄稼猛长世上美。


为什么雷雨能给庄稼施肥呢?原来,空气中的N 2和O 2在放电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NO 。

[板书]N 2+O 2====2NO 2NO+O 2====2NO 2 [展示]盛NO 和NO 2的试管,指出颜色不同。

[演示]1.把盛NO 、NO 2的两试管分别倒立水中,盛NO 2的试管水面上升,红棕色气体消失,试管上部有无色气体。

盛NO 的试管水面不上升。

结论:NO 不溶于水,NO 2可与H 2O 反应。

[演示]2.盛NO 的试管拿出水面,口向上,出现红棕色气体再次证明NO 易与O 2化合生成NO 2。

3.原盛NO 2的试管水面上升后的无色气体,通入O 2后又变红棕色,水面继续上升。

取出试管,往试管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红,证明NO 2与水反应生成NO 和HNO 3。

[板书]3NO 2+H 2O====2HNO 3+NO
[指出]NO 2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根据它的化合价可知,它不是硝酸的酸酐。

[设问]雷雨天产生NO 2是否越多越好?
[讲述]大量的NO 2会造成酸雨,腐蚀金属,建筑物,破坏森林,污染湖泊。

而且NO 2
和NO 都是大气污染物,空气中的NO 2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光化学烟雾的内容(有条件可放录像 )]
[讲述]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它常用作保护气。

[引导学生看课本图1—5(或放录像)使学生了解氮气主要用途] 作业:课后习题一、1~4 二、1~4 三、1,3
[板书设计] 第一章 氮和氮的化合物 1.氮族元素的成员
2.氮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第一节 氮 气
一、氮气的物理性质 二、氮气的化学性质 1.N 2和H 2的反应 2.N 2和O 2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