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绿道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浅谈城市绿道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绿道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绿道规划设计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浅谈城市绿道规划设计——以广州市为例摘要城市是人类进步发展的体现,城市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安逸的休憩,热闹的社交等许多便利;但也同样出现了很多城市“病”,人们开始关注城市生态发展。

城市绿道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一部分,它的出现表明了人们对改善城市环境的希求。

因此,国内的绿道也是一片蓬勃发展中,广州市绿道也是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着,但关于绿道规划设计还是有一点缺失,这对我们发展绿道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旨在提示城市绿道的认知和重要性,使大家认知城市绿道的发展性并注重;通过国内外案例的研究分析对广州市的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绿道城市绿道规划设计广州市On urban green road planning and Design -- a casestudy of Guangzhou CityAbstractCity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progress, and the city brought a rare opportunity for people's life, easy and comfortable rest, busy social and many other facilities; But also the appearance of many cities \"disease\", people begin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urban ecological development. City green way as part of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it is something people want to improve urban green environment for this common wishes. Domestic green way, therefore, is a vigorous development, guangzhou green road is under construction, but still have a little on the greenway planning and design is miss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way caused some trouble to u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mpt the cognitive and importance of urban green road, make everybody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city green wa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guangzhou city at home and abroad the greenway planning and design to provide beneficial help.Key Words:Urban Green Road Green Road Planning and design Guangzhou City目录摘要----------------------------------------------------------------------------------------------ⅠAbstract-----------------------------------------------------------------------------------------Ⅱ目录----------------------------------------------------------------------------------------------Ⅲ1、绪论-------------------------------------------------------------------------- ----------------1研究背景-----------------------------------------------------1.研究目的和意义----------------------------------------------1.研究内容和方案----------------------------------------------22、绿道的相关概念------------------------------------------------------------------------ ---3 .绿道的出现与概念--------------------------------------------3.绿道的特征--------------------------------------------------3.绿道的分级与分类--------------------------------------------3.城市绿道的相关概念------------------------------------------43、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6 .国外案例----------------------------------------------------7.国内案例----------------------------------------------------84、广州市绿道规划设计----------------------------------------------8 .广州市绿道发展-----------------------------------------------------------------------8.广州市绿道的布局和选线-----------------------------------------------------------8.广州市城市绿道的组成与分类-----------------------------------------------------8.广州市城市绿道发展的一些好处-------------------------------------------------9.广州市城市绿道存在的一些问题--------------------------------------------------9.针对广州市城市绿道的一些建议-------------------------------------------------105、结论------------------------------------------------------------------------------------ -------12参考文献------------------------------------------------------------13 致谢------------------------------------------------------------------141、绪论.研究背景伴随着1978年国家对外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不停地发展,我国发展城市化的脚步也越来越快,但在这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比如环境的严重污染、交通堵塞和事故、资源的浪费与缺乏等问题[1]。

广州市绿道效益及其存在问题研究

广州市绿道效益及其存在问题研究

广州市绿道效益及其存在问题研究姜媛媛;赵家敏;吴华清【摘要】作为珠三角绿道建设的先河,广州市截至2012年底,累计建成绿道2174 km,覆盖面积3600 km2,服务人口超过800万,成为城市绿道建设的典范.在广州市绿道效益评估方面,通过定量分析评估其生态效益,数理模型结合SPSS分析评估其经济效益,定性分析评估其社会效益.针对广州市绿道存在的问题,笔者采取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发现广州市绿道在建设和投入使用中存在三大问题:①绿道层次和使用率低;②生态功能薄弱;③有些路段选线不合理.笔者就此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转变建设者和使用者的观念;生态学专家参与绿道的规划;重点打造社区绿道.该研究旨在为广州市的城市建设和完善工作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可借鉴的建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00)012【总页数】5页(P205-208,225)【关键词】绿道效益;广州市;条件价值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作者】姜媛媛;赵家敏;吴华清【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系,广东佛山528000;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系,广东佛山528000;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系,广东佛山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31.8绿道(Greenway)一词由怀特率先提出,来源于美国[1]。

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的《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所提及的绿道定义是:绿道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行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2]。

国外关于绿道的研究比较成熟,系统涉及较多学科,且对绿道的研究比较全面。

相对于国外,我国学者对绿道的研究起步较晚,张文、范闻捷于2000年首次将绿道概念引入我国,开创了绿道在我国理论研究的先河[3]。

广州市绿道建设管理存在的困境及其政策支持研究

广州市绿道建设管理存在的困境及其政策支持研究

广州市绿道建设管理存在的困境及其政策支持研究作者:周秋云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5期摘要:绿道的建设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广东省绿道建设管理规定》在广州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其管理运营存在管理政策不严密、管理机构权威性不强、社会公众对绿道认知存在误区、绿道的综合效益无法充分实现等问题,对此提出了鼓励公众参与、加强绿道及政策宣传、加强政策执行监督等措施,以改善政策实施效果,促进广州绿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道;政策执行;政策支持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出现诸多城市问题,比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的同时,人们也产生了新的需求,绿道网络这种具备生态以及休闲意义的基础设施便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2013年,珠三角绿道建设向粤东西北延伸。

[1]但一方面全省大量投入建设,另一方面关于绿道管理和维护机制却尚未健全,亟需出台一部省级绿道管理法律法规来填补管理上的法律空白。

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绿道管养法规的缺位,绿道出现管理主体不清、功能开发不全等问题,绿道被抢道占道等现象也频繁发生,使市民在使用绿道的时候不时遭遇困扰。

绿道如何发挥功能,如何实现长效维护与运营,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是绿道建成后绿道管理主体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广州市绿道建设实际,在充分吸取广东五市绿道建设管理的基础上,《规定》得以制定并出台,成为全国首个关于绿道的省级政府规章,具有科学性与先锋作用。

出台《广东省绿道建设管理规定》是为了加强绿道的运营管理,进一步发挥绿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的最终目标。

二、广州市绿道建设管理存在的困境20 世纪90 年代广东就提出了“生态敏感区”的概念,直到2010年在行政力量的大力推动下,确立了《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广东绿道建设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再到2013年底,广东基本实现了绿道网络的全省覆盖和联通。

广州城市绿化调研报告

广州城市绿化调研报告

广州城市绿化调研报告广州城市绿化调研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解广州城市绿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广州市进行了一次绿化调研。

一、广州城市绿化现状经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广州市的城市绿化工作相对较好,绿地占地面积较大,绿化覆盖率较高。

广州市内有多个大型公园和绿地,例如白云山、越秀山、海珠广场等。

这些绿地不仅给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还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广州市的道路两侧也普遍种植了大量的绿化植物,形成了一片片绿色长廊。

二、广州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虽然广州市的城市绿化工作相对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城市绿地的分布不均衡,一些居民区域缺乏绿化设施。

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由于条件限制和开发压力,绿化工作相对滞后。

其次,城市绿化建设缺乏规划和管理。

一些绿地缺乏维护和管理,造成草坪破损、树木枯萎等问题。

再次,城市绿化设施存在老化问题。

一些公园、绿地的设施陈旧,设备损坏,需要进行更新和维修。

三、完善广州城市绿化的建议为了进一步提升广州城市绿化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加大绿地建设力度。

特别是在老旧小区和城市边缘地区,增加绿地的建设,提高居民的绿化环境质量。

2. 加强绿地规划和管理。

制定详细的绿地规划方案,明确每个区域的绿地功能和管理责任,加强对绿地的维护和管理。

3. 提高绿化设施的质量。

增加对绿化设施的投入,更新和完善公园、绿地的设施,提高市民的使用体验。

4. 引进生态技术和绿色植物。

通过引进生态技术,如绿色屋顶和立体绿化等,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同时,引进更多适应当地气候的绿色植物,使城市变得更加生态友好。

5. 加强宣传和教育。

增加对城市绿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绿化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广州的城市绿化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广州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调研绿地现况调研报告

调研绿地现况调研报告

调研绿地现况调研报告背景介绍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为了解当前城市的绿地现状,本次调研对城市中主要的公园、广场和绿道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分析绿地的面积、分布情况以及管理和使用情况,为城市的绿地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绿地的实际情况,通过数据收集,获取详细的统计数据,对绿地的面积、布局、管理和使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调研结果绿地面积和分布情况我们首先统计了城市中的绿地面积和分布情况。

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城市总面积为500平方公里,其中绿地总面积为8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

绿地主要分布在城市的中心和周边地区,公园和广场是主要的绿地类型,绿道的覆盖率相对较低。

绿地管理和维护情况我们对绿地的管理和维护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城市对绿地的管理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绿地管理人员的数量和专业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和科学的管理策略,导致绿地的规划、建设和维护不够规范和科学。

与此同时,部分绿地的维护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绿地的养护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

绿地使用情况我们还关注了绿地的使用情况,发现城市的绿地利用率还有待提高。

虽然城市中有许多美丽的绿地,但由于缺乏吸引力和设施的不完善,很多绿地处于闲置状态。

此外,城市居民对绿地的认知度还不够高,很多人对绿地的利用方式和使用规则存在一定的误解和不了解。

调研分析通过对绿地现状的调研,我们认为目前城市的绿地建设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绿地的面积相对较小,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其次,绿地的布局不够合理,导致绿地的分布不均匀,很多居民所在的区域缺乏绿地资源。

另外,绿地的管理和维护缺乏专业人员和足够的资金投入,导致绿地的养护不够完善。

最后,绿地利用率较低,很多绿地处于空置状态,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议和对策为了改善城市的绿地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 加大绿地建设力度,增加绿地的面积和覆盖范围。

关于广州市二沙岛绿道建设现状的探讨

关于广州市二沙岛绿道建设现状的探讨

-66-关于广州市二沙岛绿道建设现状的探讨谢宁萍(广州市越秀区绿化养护第二工区,广东 广州 510030)摘 要:通过对二沙岛绿道的全面调研,阐述二沙岛绿道的设计特点和不足之处,并结合实际对二沙岛绿道的管养工作及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力求使二沙岛的绿道建设更具完善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二沙岛绿道;设计特点;不足;建议1 二沙岛绿道概况绿道是近几年在我国形成的最具创新性的土地保护理念,其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在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方面的多样性,已成为满足人们对未来开放性空间需求的聚焦点[1,2]。

二沙岛位于广州市中心区珠江河段上的天然江心绿洲,其绿道于“亚运”前期新建完成,主要包括3大公园和二沙岛南岸珠江边。

其中3大公园包括发展公园、传祺公园和体育公园。

这3大公园通过“拆围透绿”工程,即拆除原有的围栏,拓宽原有人行道,美化原有绿化种植带,最终形成贯穿全岛的绿道。

而南岸珠江边则在原有人行道的基础上划分自行车道,对其进行颜色标志区分,在力求满足市民对江边绿道要求的同时,也使二沙岛绿道的景观层次更加丰富。

自广州亚运会以来,二沙岛绿道已投入使用1年多,经过不断完善改造,现已全面进入维护管理阶段。

作者简介:谢宁萍(1987-),女,硕士,工程师;从事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工作。

2 二沙岛绿道设计特点二沙岛地处广州经济与文化发展核心区,是广州市天然江心绿洲,绿地总面积达到29…万m 2以上。

近两年来,二沙岛的公园建设和改造升级先后完成,为二沙岛绿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所处区位及目标功能来说,二沙岛绿道属于都市型社区绿道,以改善人居环境、方便市民进行户外活动为主要目的,服务对象是附近社区居民[3]。

作为都市型社区绿道,其设计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5环1带”二沙岛绿道的空间架构设计为“5环1带”。

其中…“5环”是指围绕发展公园的3块地外围各自展开的3个…环,传祺公园外围的1个环和体育公园外围的1个环;…“1带”是指二沙岛南岸珠江边绿道带(见图1)。

绿道调研报告

绿道调研报告

绿道调研报告1. 背景信息绿道作为城市中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供了人们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场所,也促进了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为了了解绿道的现状和发展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绿道的调研。

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绿道的规划与建设情况、使用者的需求和满意度、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以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规划和管理绿道。

3. 调研内容和方法3.1 调研内容我们主要对绿道的以下方面进行了调研:- 规划与建设情况:了解绿道的规划和建设情况,包括长度、连接性、绿化程度等。

- 使用者需求和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绿道使用者对设施、景观、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和满意度。

- 绿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调查绿道对周边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鸟类、植被等。

3.2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调研:- 实地考察:对绿道进行实地考察,记录观察到的情况。

-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针对绿道使用者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满意度。

- 访谈:采访绿道使用者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了解他们的看法和建议。

4. 调研结果4.1 规划与建设情况我们调查了本市的三条主要绿道,总长度分别为10公里、8公里和15公里。

这些绿道沿着河道和公园,绿化程度较高,连接了多个居民区和公共设施。

4.2 使用者需求和满意度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绿道使用者对绿道的设施和管理较为满意,但对景观的多样性和更新速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同时,他们也希望在绿道上增加儿童活动设施、公共卫生间等便民设施。

4.3 绿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我们在绿道周边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发现绿道的建设提高了周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鸟类种类增加,植被覆盖度提高,改善了周边空气质量。

5. 建议与展望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5.1 完善绿道的设施和管理:根据使用者需求,增加儿童活动设施、公共卫生间等便民设施。

加强绿道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绿地的维护。

5.2 提升绿道的景观质量:增加绿道的景观多样性,提供更好的观赏体验。

论文范文:广州绿道与沿线历史文化景观关系研究

论文范文:广州绿道与沿线历史文化景观关系研究

论文范文:广州绿道与沿线历史文化景观关系研究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根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 M. Northman ),用“S”型曲线来描述城市化渐进过程趋势理论研究来看,目前中国城市化已超越城市化发展的初始阶段,城市化率达到45%以上,进入了城市化的加速阶段,这是一个关键时期。

现阶段城市化不再是追求城市化率,这样量的指标,而应注重城市化发展的内涵。

刘易斯•芒福特(Lewis. Mumford)曾说:“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足以用最小的空间容纳最多的设施;同时又能扩大自身的结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发展更加繁复的形式,从而保存不断激烈起来的社会遗产”1。

每个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其中包括历史建筑、空间形态、环境特色、人文脉络、社会结构等,这些特色是在城市的漫长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记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在中国城市化发展过去的三十多年期间,过高的发展速度,整体经验的不足与部分急功近利的建设,使城市传统空间形态、城市肌理、人文脉络等被破坏的现象时有出现。

这种对城市文化遗产的破坏行为,销毁了过去人类发展的足迹,是不可修复的。

城市历史文化的丢失也导致城市自身的特色被掩埋,以致出现了国内这种“千城一面”的尴尬状态。

1.1.2 需要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资源21 世纪是“环境、历史与文化赋权的时代”,对于地方传统文化的严重流失,城市建设的毫无特色,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作为人类共有的遗产应得到保护,以及应将环境和精神文化继承下来。

因此,各种各样的历史文化保护行动在各大城市中揭竿而起。

人类的社会是不断前进的,如果历史保护仅仅是维持原态,而不采取积极的方法和措施,会使得历史文化遗存难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

不解决这种矛盾与冲突,仅仅处于维持状态,只会导致历史遗存成为一个光鲜的躯壳,但光鲜会逐渐消磨、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绿道调研报告
园林2班张宏静201030050630
目录
总平面图 (2)
该段绿道情况总概 (2)
绿道与周边道路及社区关系、景观特点、服务设施分析 ............................................................................................................................................................................................... 3-6场地分析 .. (7)
一.绿道总平面图
1.绿道所在地段基本信息:该绿道起于广州市越秀区麓湖公园儿童乐
园,止于麓湖路与横枝岗路的交叉路口处。

全长1.4公里。

该路段机动
车段是双向2车道,上下班时间车流量较大。

西侧人行道紧邻麓湖公
园,东侧人行道于居住区、会所、饭店相邻。

2.绿道景观特点总概:该段绿道景观丰富,造景手法基本遵循一收一
放,一张一弛。

植物基本都是广州地区常用绿化树木、特色树种,颜
色搭配合理,层次丰富多变。

3.绿道服务设施总概:该段绿道总共有8个休息空间,每200m内便
能小坐休息;垃圾桶若干,基本为50m内一个;公共卫生间1所,
所在位置为图中4号段。

路灯若干,能达到照明要求。

4. 绿道存在的一些问题:绿道宽度总体来看略微有些不够,部分路段
只有1m,最宽的路段自行车道占1.82m,人行道1.7m。

并且人车混
杂,有自行车过时不是很安全。

公共卫生间不太能满足行人的需求,应该增设一所比较合理。

从绿道想要步行到对面人行道很困难,车辆较多,无红绿灯,斑
马路线也仅有2处。

在之后的分析中,我将把绿道分为若干小段进行分析。

图中红线部分为绿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