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整理打印版,适合孩子自己阅读理解记忆)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word完整版)《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整理打印版,适合孩子自己阅读理解记忆)

(word完整版)《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整理打印版,适合孩子自己阅读理解记忆)

上: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二冬"、“三江”等情况相同。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①。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②。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③。

【注释】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①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30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原文】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译文】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对。

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低鸣的虫子相对.三尺长的剑,六钩重的弓,岭北和江东相对.②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原文】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译文】人间有消夏的清暑殿,天上有凄冷的广寒宫。

两岸晨雾弥漫,杨柳翠绿,一园春雨霏霏,杏花艳红。

③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下卷),孩子的助手,诗词爱好者的助手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下卷),孩子的助手,诗词爱好者的助手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下卷),孩子的助手,诗词爱好者的助手唐风宋韵赏诗词2019-11-23 10:46:29作者简介车万育(1632~1705年),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

康熙二年(一六六三),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1664年成进士,选庶吉士。

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

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

《宝庆府志》序言蒋允焄序自骈偶之体兴,而著述家多捃摭故实,俪白妃黄,以为能事,若《编珠》、《岁华丽记》之类,洵为征引宏博,穷讨四库矣!邵陵车万育先生,尝取对偶,自一二字以至十余字,叶以上下平三十韵,所用故实,多取习见,且细为评注,分为二卷,名曰《声律启蒙撮要》。

余偶得写本,见其切近,易于记诵,思付剞劂,遍授童蒙。

且今功令,凡大小试以及考课馆阁,莫不以声律为殿最。

是书也,匪仅为幼学切要之功,且可俾操觚之士,就是书所习见故实,进而求之。

因以穷讨四库,备极宏博,用谐声律,以鸣当代之盛,岂不休哉!则即以是书为《编珠》、《岁华丽记》之羽翼,殆无不可。

书刻成,用题数语,以弁其端。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季春赐进士出身知福建福州府事前翰林院检讨金竹蒋允焄题于郡署存朴斋《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并得以广泛流传。

《声律启蒙》下卷:一先1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

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2。

郏鄏鼎,武城弦3,木笔对苔钱4。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5。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6。

————————注释————————1一先:平声字因为数量较多,所以分为上下两部分。

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

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

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①沿对革,异对同:沿和革是相似的,异和同是相反的。

这里指对比的事物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②白叟对___:白叟指老人,___指年幼的孩子。

这里指对比的事物既有老年,又有少年。

③颜巷陋,___:___和___都是贫穷的地方。

这里指对比的事物都是贫困的。

④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池中濯足水指安逸自在,门外打头风指艰苦奋斗。

这里指对比的事物既有舒适,又有困难。

⑤___讲经同泰寺,___置酒未央宫:___在同泰寺讲经,___在未央宫设宴。

这里指对比的事物既有宗教,又有政治。

⑥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___满鬓,羞看百炼青铜:尘虑萦心指烦恼缠绕,懒抚七弦___指懒散自得。

___指年老,羞看百炼青铜指自卑。

这里指对比的事物既有烦恼,又有自得,既有年轻,又有年老。

沿续和变革相对,差异和相同相对,白发老翁和黄口小儿相对。

___和海雾相对,牧童和渔翁相对。

___甘居陋巷,___哭于途穷,冀北和辽东相对。

池中水可以浴足,迎面的风往往打头。

___曾在同泰寺讲经谈佛,___曾在未央宫宴请功臣。

世间烦恼事,萦绕心头,懒得抚弄七弦绿琴。

鬓角生满白发,不敢对着青铜镜梳妆。

贫穷和富有相对,阻塞和畅通相对,山林老翁和溪边幼童相对。

鬓间白发和乌黑眉毛相对,洁白的牙齿和鲜艳的红唇相对。

___穿___,芳池鱼戏___。

女子眉弯如新月,男儿气壮如___。

天空广阔,阳光温暖;佩剑和弯弓相对,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天空宽广无边,阳光温暖融融,佩剑和弯弓相对,浅浅的溪水清澈碧绿,千树丛林落英缤纷。

在乡村渡口,杨柳嫩绿,燕子在柔软纤细的枝条中穿飞,犹如在雨中翻飞。

在绿色的池塘里,清秀的荷花随风舞动,鱼儿在荷叶和___下游来游去。

女子的蛾眉纤细,额下似挂着一弯新月;男儿心胸宽广,胸中充满着凌云壮志。

楼和阁相对,户和窗相对,浩瀚的大海和滚滚的长江相对。

蓉裳和蕙帐相对,玉制的酒器和银制的灯盏相对。

青色的布幔,碧绿的油幢,锋利的宝剑和金色的酒缸相对。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上:五微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①,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②。

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③。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④。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⑤。

【注释】①朗:月光明亮。

②(j i)矶:水边的石滩或突出的大石头。

【原文】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

【译文】来和往相对,密集和稀疏相对,春燕轻舞和黄莺翻飞相对。

清风和明月相对,浓重的露水和轻轻的炊烟相对,经霜的菊花冷峻清逸,经雨的梅子果繁叶茂。

他乡的曲折小路和水边突出的岩石相对。

③朝:早晨。

珠玑:珍珠的统称。

圆者为珠,不圆者为玑。

④(q i)欹:不正、倾斜,这里是斜靠着、斜倚着的意思。

念:想着。

边衣:供戍守边防的战士穿的衣裳。

古代军队战士的衣服(特别是寒衣)要由家中的妻子寄送。

【原文】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

【译文】七彩的晚霞,犹如锦绣铺满天空;早晨的露珠晶莹剔透,犹如大大小小的珍珠。

盛夏的时候,身在他乡作客的人躺在石板上纳凉思念家乡,秋天转寒时,妻子为戍守边疆的丈夫捎寄棉衣。

⑤莎:草名,即香附。

其块茎叫香附子,呈细长的纺锤形,可入药。

【原文】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译文】春天的水面,天色刚刚暗下来,青草岸边的渔夫就回家去了;夕阳还在半山腰,绿绿的草原上已有牧童归来。

宽对猛,是对非①,服美对乘肥②。

珊瑚对玳瑁,锦绣对珠玑③。

桃灼灼,柳依依④,绿暗对红稀⑤。

窗前莺并语,帘外燕双飞。

汉致太平三尺剑,周臻大定一戎衣⑥。

吟成赏月之诗,只愁月堕;斟满送春之酒,惟憾春归。

【注释】①宽对猛:宽指政策宽缓,猛指政策严厉,《左传》昭公二十年说:“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宽缓的政令和严厉的政令互相补充调剂,国家的政局就能上下和谐。

)②乘:乘坐。

此处动词做名词用,指乘坐的马匹。

是一种借代的修辞手法。

《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整理打印版,适合孩子自己阅读理解记忆)

《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整理打印版,适合孩子自己阅读理解记忆)

上: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二冬”、“三江”等情况相同。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①。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②。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③。

【注释】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①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30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原文】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译文】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对。

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低鸣的虫子相对。

三尺长的剑,六钩重的弓,岭北和江东相对。

②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原文】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译文】人间有消夏的清暑殿,天上有凄冷的广寒宫。

两岸晨雾弥漫,杨柳翠绿,一园春雨霏霏,杏花艳红。

③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原文】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其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对于培养儿童的语感和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声律启蒙》的全文注释。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云对雨,雪对风”:这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相对。

云聚而成雨,雪降自寒风。

“晚照对晴空”:傍晚的阳光与晴朗的天空相对,展现出不同时段天空的状态。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栖息的鸟儿和鸣叫的虫子相对,体现了动物的动态与静态。

“三尺剑,六钧弓”:“三尺剑”说的是汉高祖刘邦曾说自己以三尺剑取天下。

“六钧弓”指的是拉力较强的弓。

“岭北对江东”:岭北和江东是地理方位的相对。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清暑殿是古代帝王的避暑宫殿,广寒宫则是传说中嫦娥居住的月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描绘了清晨两岸烟雾中翠绿的杨柳,以及春雨中园子里红艳的杏花,景色优美,色彩鲜明。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一位两鬓斑白、历经风霜的旅客早早在路上奔波,一位身披蓑衣、在烟雨中于溪边晚钓的老翁,展现了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沿对革,异对同”:沿指沿袭,革指变革,异和同是相反的概念。

“白叟对黄童”:白叟是白发老人,黄童是儿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江上的风和海上的雾相对,放牧的孩子和捕鱼的老翁相对。

“颜巷陋,阮途穷”:“颜巷陋”说的是孔子弟子颜回,虽然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却安贫乐道。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其作者为车万育,全文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对于学习诗词格律、对仗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全文及注释: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云对雨,雪对风”:云、雨、雪、风都是自然现象,常常在诗词中相对应。

“晚照对晴空”:傍晚的阳光对应晴朗的天空。

“来鸿对去燕”:飞来的大雁对离去的燕子。

“宿鸟对鸣虫”:栖息的鸟对鸣叫的虫。

“三尺剑”:古剑长约三尺,这里指侠客的武器。

“六钧弓”:钧是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约三十斤,六钧弓指拉力很强的弓。

“岭北对江东”:岭北和江东是地理方位。

“人间清暑殿”:人间有清暑殿,是古代帝王避暑的宫殿。

“天上广寒宫”:天上有广寒宫,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描绘了清晨两岸烟雾中杨柳的翠绿和春雨中满园杏花的红艳。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形容了一位旅途奔波、两鬓斑白的早行者和一位在溪边身披蓑衣、冒雨垂钓的老者。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注释】“沿对革”:沿是沿袭,革是变革。

“异对同”:不同与相同相对。

“白叟对黄童”:白发老人对黄发儿童。

“江风对海雾”:江上的风与海上的雾相对。

“牧子对渔翁”:放牧的孩子对捕鱼的老人。

“颜巷陋”:孔子的弟子颜回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却安贫乐道。

“阮途穷”:魏晋时期的阮籍常常驾车随意行走,走到路尽头就哭泣返回,形容处境艰难。

“冀北对辽东”:冀北和辽东都是地区名称。

“池中濯足水”:池中的洗脚水。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四支)培训讲学.docx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四支)培训讲学.docx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 ( 四支 )上:四支茶对酒,赋对诗①,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②。

四目颉,一足夔③,鸲鹆对鹭鸶④。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縻⑤。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⑥。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⑦。

【注释】① 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是用铺陈的方式来写景叙事,盛行于汉魏六朝。

② 落絮:飘落的杨柳花絮。

游丝:在空中飘荡的蛛丝。

③四目( ji é)颉:四目颉:颉,仓颇,黄帝史臣,传说仓?5 有四目,汉字为仓獅斤创。

一足( kuí)夔:舜的臣子,舜说过 "一夔足矣 ",后人误认为夔只有一只脚。

④(qúy ù)鸲鹆:鸟名,俗称八哥。

⑤(hàn d àn)菡萏:荷花。

( t úmí)荼縻:也写作酴釄、荼蘼,又名木香,一种藤类植物,晚春开白花。

【原文】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縻。

【译文】苍颉有四只眼睛,夔只有一只脚,八哥和白鹭相对。

荷花染红了半个池塘,荼的白花开满藤架。

⑥候:气象学名词,五天为一候,一年七十二候。

这里是节气、时令的意思。

应候:与气候相应。

⑦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战国策 ?赵策一》。

智伯是春秋末战国初人,晋国的权臣,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权利的分争,被赵( xi āng)襄子联合韩、魏诛杀。

此前,他曾以国士的待遇对待一位侠士豫让,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立意替智伯报仇。

他将生漆涂在身上使皮肤生疮,剃掉眉毛头发,吞下烧红的木炭改变自己的声音,使别人认不出自己,多次谋刺赵襄子。

下联出自《晋书 ?羊祜传》。

羊公,对晋人羊( hù)祜的尊称。

羊祜主管荆州军务诸事,在任十年,勤政亲民,深得百姓皮子下爱戴,死后襄阳百姓痛哭流沸,为之停止市场交易以悼念他。

后来,其部下在羊祜生前游玩休息的地方岘山立碑建庙纪念,每年祭祀,见碑者无不堕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律启蒙》注解与译文(整理打印版,适合孩子自己阅读理解记忆)上: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二冬”、“三江”等情况相同。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①。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②。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③。

【注释】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①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30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原文】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译文】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对。

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低鸣的虫子相对。

三尺长的剑,六钩重的弓,岭北和江东相对。

②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原文】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译文】人间有消夏的清暑殿,天上有凄冷的广寒宫。

两岸晨雾弥漫,杨柳翠绿,一园春雨霏霏,杏花艳红。

③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原文】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译文】两鬓斑白,清晨就有急于赶路的人了。

傍晚烟雨迷蒙,老翁身披蓑衣在溪水边垂钓。

沿对革,异对同①。

白叟对黄童②。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③。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④。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⑤。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⑥。

【注释】①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②黄童:即儿童。

黄:指黄口。

(chú)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

③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论语•雍也》,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

孔子称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下联出自《晋书•(ruǎn)阮籍传》。

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

《晋书》记载,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缰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便大哭而返。

穷:到……的尽头,此处指无路可走之处。

【原文】沿对革,异对同。

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

【译文】沿续和变革相对,差异和相同相对,白发老翁和黄口小儿相对。

江风和海雾相对,牧童和渔翁相对。

颜回甘居陋巷,阮籍哭于途穷,冀北和辽东相对。

④(zhuó)濯足水:屈原《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故濯足水指污水。

打头风:行船时所遇到的逆风。

⑤梁帝:南朝的梁武帝萧(yǎn)衍。

他笃信佛教,经常和高僧们在同泰寺研讨佛经。

汉皇: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

他曾宴请群臣于长安的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贺。

⑥尘虑:对尘世间琐碎小事的忧虑。

萦:缠绕。

绿绮:琴名,据说汉代的司马相如曾弹琴向卓文君求爱,卓文君就用绿绮琴应和他。

霜华:即霜花(“华”为“花”的古字),借指白发。

百炼青铜:借指镜子,古人用青铜镜照面。

【原文】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译文】池中水可以浴足,迎面的风往往打头。

梁武帝曾在同泰寺讲经谈佛,汉高袓曾在未央宫宴请功臣。

世间烦恼事,萦绕心头,懒得抚弄七弦绿琴。

鬓角生满白发,不敢对着青铜镜梳妆。

贫对富,塞对通。

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①。

天浩浩,日融融②。

佩剑对弯弓③。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④。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注释】①皤:白色。

绿:这里指青色、黑色。

皓:白色。

【原文】贫对富,塞对通。

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译文】贫穷和富有相对,阻塞和畅通相对,山林老翁和溪边幼童相对。

鬓间白发和乌黑眉毛相对,洁白的牙齿和鲜艳的红唇相对。

②浩浩:广阔无边的样子。

融融:暖气上腾的样子。

③佩剑、弯弓:这两个词组既可看成动宾词组,即佩上剑、拉弯弓;也可看成偏正词组,即佩带的剑、被拉弯的弓。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对仗。

④(jì)芰:菱角的一种。

两角为菱,四角为芰。

【原文】天浩浩,日融融。

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译文】天空广阔无边,日光和煦温暖,佩剑和弯弓相对,浅浅的溪水清澈,碧绿,千树的丛林落英缤纷。

乡村渡口,杨柳新绿,燕子穿飞在柔软纤细的枝条中,犹如在雨中翻飞。

绿色的池塘里,清秀的荷花随风舞动,鱼儿欢快地在荷叶、菱叶下游来游去。

女子蛾眉纤细,额下似挂着一弯新月; 男儿心胸宽广,胸中充满着凌云壮志。

上: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①,玉斝对银釭②。

青布幔,碧油幢③,宝剑对金缸④。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⑤。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⑥。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⑦。

【注释】①蓉裳:绣有芙蓉花的衣裳,这里指绣有荷花的衣裳,比喻高洁;蕙帐:用惠草做的帷帐,比喻芳美.②(jiǎ)斝:古代一种铜制的饮酒的器具。

(gāng)釭:灯。

意思为镶嵌在车(gǔ)毂之中的用来插车轴的铁制套环。

③幢:古代一种用羽毛作装饰的用于仪仗的旗帜。

又指佛教用物经幢。

经幢有两种:在圆形的长筒状的绸伞上书写佛经叫经幢,在圆形石柱上雕刻佛经叫石幢。

此字还另有一个意思,指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属于去声绛韵。

这里是用前者的读音、后者的意思来构成对仗,是“借对”的一种。

④釭:原文作“缸”,疑误。

东汉刘熙的《释名》说,函谷关以西的方言,称箭簇为“釭”。

金釭,金属铸成的箭睐,只有此义方能与“宝剑”构成对仗。

【原文】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

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

【译文】楼和阁相对,户和窗相对,浩瀚的大海和滾滾的长江相对。

蓉裳和蕙帐相对,玉制的酒器和银制的灯盏相对。

青色的布幔,碧绿的油幢,青绿色的油布帷幕,锋利的宝剑和金色的酒缸相对。

⑤社稷:国家。

社和稷分别指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庙,是国家最重要的神庙,故用以代指国家。

利口:能言善辩的嘴,代指只说不做的清谈家。

家邦:国家。

邦:国。

【原文】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译文】忠诚之心能使江山安定,尖利的嘴使国家毁灭。

⑥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后汉书•马武传》。

世祖,指光武帝刘秀,因其为首推翻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建立东汉,恢复了刘姓的天下,故被称为中兴之主。

马武字子张,骁勇善战,刘秀在一次宴会后,曾独自与马武一起登上丛台,延请马武为将军,率领其精锐部队渔阳上谷突骑。

马武十分感激刘秀的知遇之恩,所以忠心不二,在战争中功勋卓著。

刘秀称帝后,马武被封为捕虏将军扬虚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延:请。

下联出自《庄子•人间世》。

(jié)桀王指夏朝的亡国之君夏桀,据说他十分残暴。

龙逄指夏朝的贤臣关龙逢(“逄”:为“逢”的俗字,音 páng)。

夏桀荒淫,关龙逢屡次直言进谏,后被囚杀。

⑦黄花:此处特指菊花。

扶疏:植物错落有致的样子。

【原文】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译文】秋风冷雨,黄花飘落,铺满山路,微微的春风,茂盛的绿竹正遮挡住窗户。

旌对旆,盖对幢①,故国对他邦。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②。

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③。

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④。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⑤。

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⑥。

【注释】①(pèi)旆:一种旗帜。

盖:车盖,古代竖立在车上用来遮阳蔽雨的器具,形状类似现在的雨伞。

幢: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此处是借对,参考前注。

②九泽:指占代分处于九州的九个湖泊,各书记载的名称小有差异,较为通行的说法是:具区(吴)、云梦(楚)、阳华(秦)、大陆(晋)、圃田(梁)、孟诸(宋)、海隅(齐)、钜鹿(赵)、大沼(燕)。

(见于《吕氏春秋•有始》)三江:古代的三条江,其名称各书记载大不相同。

《尚书•禹贡》中的“三江”,据唐陆德明《经典择文》的说法,是指松江、委江、东江。

【原文】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译文】旌和旆相对,车盖和帷幔相对,故国和他邦相对。

千山和万水相对,众多湖泽和许多大江相对。

③淙淙:形容流水发出的轻柔的声音。

例如,泉水淙淙。

振:震动,引申为被敲击的意思。

④清:原书用(qìng)‘凊’字,并有注解:“凊,凉、寒。

作‘清’也可以,意义相同,在平仄方面对仗更工整。

⑤倒戈:将武器倒过来指向己方军队,代指叛变。

辛纣:即指商代的亡国之君商纣王。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原来同属商朝的八百诸侯也同时起兵造反,与武王会于盟津,在牧野决战时,商王自己的军队也阵前哗变,商纣王兵败,在鹿台自焚而死。

子婴:秦始皇长子扶苏的儿子。

据《史记•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死后,其少子胡亥继位,称秦二世;后赵高杀胡亥,立子婴,去帝号,称秦王。

子婴继位刚46天,刘邦的军队即攻至秦都咸阳附近的(bà)灞上,子婴便素车白马在道旁向刘邦投降,后被项羽所杀。

【原文】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清风生酒舍白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

【译文】山势高茸,流水淙淙,敲鼓声和撞钟声相对。

清风下,酒舍中谈笑风生,月光下,书窗学子秉烛夜读。

武王伐纣时,纣王的士兵纷纷掉转兵器为西周的军队开路,刘邦攻破咸阳时,秦朝皇帝子婴把剑系在脖子上,将玉玺、符节等象征皇权的东西放在路边,率群臣投降。

⑥营:营造。

垒:原义指军营,此处引申指燕子窝。

【原文】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译文】夏天的池塘里,鸥鸟成双成对游泳戏水,春风吹动帘幕,一双双燕子来来往往搭建泥巢。

铢对两,只对双①,华岳对湘江。

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寒缸②。

青琐闼,碧纱窗③,汉社对周邦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