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服务规范》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2019年12月

一、目的意义

我省正处于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实现“六个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关键时期。“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长江经济带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需要测绘地理信息为区域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发展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各种形态的保障服务。“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为地理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省经济社会各领域对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呈加速发展态势。同时,随着技术的推动和需求的牵引,三维地理信息产品也在进行着飞速的变革。一方面,新型三维空间数据产品逐渐具备“大数据”特征,体量大、更新快、种类多,超出了传统4D产品数据模型或三维模型描述范畴,亟待解决海量异构空间数据的统一描述问题;另一方面,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需要迎合“互联网+”开放生态的要求,提出具备可操作性的网络服务共享接口规范,打破孤岛式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现状。

根据《江苏省“标准化+”行动计划(2017-2019)》和《江苏省政府国家标准委省部合作三年行动计划》等相关文件要求,从我省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建设的现状和需求出发,制定《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服务规范》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以下意义:

(1) 填补现有标准规范的空白,指导我省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产品的有序构建,完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全省三维地理信息数据的服务共享。

(2) 规范全省三维地理信息资源管理,促进三维地理信息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地理信息在政府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公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二、工作概况

2.1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江苏省测绘研究所提出,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下达2019年度第1批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苏市监标〔2019〕89号)批准立项,

由江苏省测绘研究所和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研制。

2.2主要工作过程

2019年4月,江苏省测绘研究所与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确定标准编制小组成员,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确定了标准的主要制定原则、制定大纲、人员分工和进度计划等。同时,标准编制小组组织成员认真学习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结合标准制定工作程序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2019年5月,标准编制小组人员收集了有关国家及省市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经过市场调研,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确定了标准的基本框架。

2019年6月-8月,标准编制小组初步确立了标准框架后,编制小组内部多次召开研讨会,讨论完善框架内容。通过多次会议,初步确立了标准内容包括范围、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总则和网络数据请求,并据此完成了标准草案(第一稿)的编写。

2019年9月-10月,标准编制小组组织内部专家进行讨论,针对草案提出意见,标准编制小组汇总意见,逐条落实,修改完善,完成了标准草案(第二稿)的编写。

2019年11月,标准编制小组初步征求了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江苏省地质测绘院、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爬山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省测绘工程院等单位专家的建议,标准编制小组认真整理和讨论专家意见,汇总整理了专家意见汇总处理表,并根据专家意见删除了文中未出现的术语与定义,更改了章节网络数据请求名称为数据服务接口以突出服务主体,增加了参考文献章节、修改了部分文字错误和完善了相关图表内容,使标准内容更加完善,行文更加流畅、规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江苏省地方标准《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

三、标准制定原则、主要内容和编制依据

3.1制定的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遵循“科学性、先进性、通用性、开放性、协调性、规范性”的原则,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给出的规则编写。

(1)科学性与先进性

本标准的编制,以科学理论为依据,采用了有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与当前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中的新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可指导数据统一处理、场景统一发布和资源统一访问,做到了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适应当前科学技术水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符合我省的实际情况。

(2)通用性和开放性

本标准的制定对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服务资源的获取方式进行规范和约定,基于开放的数据格式,以开放接口形式获取三维数据服务资源,规范全省三维地理信息资源管理,通用于全省三维地理信息数据的服务共享。

(3)规范性与协调性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OGC 15-001r4 《3D Portrayal Service 1.0》和18-053r2 《3D Tiles Specification 1.0》等国际标准,确保了标准形式和内容的规范性,以及与相关国家和国际标准相协调。。

3.2主要内容

按照GB/T 1.1-2009对标准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将标准共分为10个章节编写,不同章节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1)范围:介绍了该标准规定的内容和应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介绍了标准引用和参考的最新版国内和国际先进标准,以充分保证本标准条款的可依性和可行性。如:G GB/T 25597-2010 地理信息万维网地图服务接口等。

(3)术语和定义:根据GB/T 1.1-2009对术语和定义的起草和表述要求,给出了三维地理信息服务等术语的定义和英文对应词。

(4)缩略语:对REST等英文缩略语进行标注,规范缩略语的使用,避免产生歧义,造成误会。

(5)基本规定:提出了建立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应该把握的总体原则,包括空间参考系、时间参考系和JSON格式存储。

(6)数据服务功能: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服务提供数据目录检索、数据输出、数据查询功能。

(7)数据服务结构: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应采用REST架构,提供基于HTTP 协议的应用编程接口,接口包括GetCapabilities、GetScene、GetFeatureInfo三种主要操作。

(8)数据服务接口:参照国际标准对于3DP的接口定义,设计完成了资源描述接口、场景数据接口和要素查询接口的规则定义。

(9)附录:附录A提供了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服务操作返回异常代码表,附录B 属性表包含不同类型数据特性的元数据,附录C要素表描述了每个要素的位置和外观属性,用于瓦片渲染,附录D描述了三维表面模型和点云瓦片格式定义。

(10)参考文献:标准编制过程中主要参考的相关标准。

3.3编制依据

本标准参考和引用了以下标准:

GB/T 25597-2010 地理信息万维网地图服务接口

GB/T 35628-2017 实景地图数据产品

CH/T 8023-2011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

CH/T 9015-2012 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

DB32/T 3412-2018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开版电子地图处理规程

ISO/IEC 9075:201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Database languages – SQL OGC 18-053r2 3D Tiles Specification 1.0

四、主要技术问题说明

4.1名词术语

(1)为了描述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模型的可视机制,标准中增加了包围体等名词的定义。

3.4

包围体 bounding volume

三维地理信息数据缓存单元的边界范围。

(2)标准中定义了与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模型相关的概念,包括地物瓦片集、三维地理信息场景等。

3.5

地物瓦片集 feature tileset

存储三维地理信息模型及地上各建(构)筑物地理信息内部模型的瓦片集。

3.13

三维地理信息场景 three-dimensional scene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三维地理信息模型及地上各建(构)筑物地理信息内部模型的集合。

4.2基本规定

为了保证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显示在正确的位置上,本标准规定了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模型采用的坐标系、高程基准和时间参考系。规范基于3DTiles 瓦片JSON结构所定义的自适应细节层次树数据组织结构,重点进行了基准调整,将其中各类包围体对于WGS84空间参考的硬性定义,变更为CGCS2000空间参考相关参数,以响应《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加快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通知》和《自然资源部关于停止提供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基础测绘成果的公告》对于我国测绘成果及地理信息系统的统一空间参考要求,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日期采用公历纪元,时间采用北京时间。

4.3数据服务结构

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应采用REST架构,提供基于HTTP协议的应用编程接口,接口涵盖针对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服务的三种主要操作,包括GetCapabilities(获取场景元数据)、GetScene(获取场景数据)、GetFeatureInfo(获取要素信息)操作。客户端应向服务发出GetCapabilities请求,可检索得到三维地理信息场景数据目录的最新列表。客户端通过执行一个或多个GetScene请求,可得到输出的三维地理信息场景数据瓦片集信息。通过GetFeatureInfo操作,可查询得到三维数据的要素信息,具体取决于服务功能和客户端可用的信息。

图1 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服务UML类图

4.4数据服务接口

4.4.1 GetCapabilities操作(获取场景元数据)

通过GetCapabilities操作获取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场景元数据信息,包括场景名称、参考坐标系、版本、上传者、时间以及场景数据图层元数据信息等。

4.4.2 GetScene操作(获取场景数据)

通过GetScene操作获取三维地理信息场景瓦片集数据信息,包括地物瓦片集、地形瓦片集、实景瓦片集和影像瓦片集的信息。

●地物瓦片集由地物瓦片集属性、元数据、包围盒、要素属性及瓦片属性、元数据

组成。

●地形瓦片集文件结构采用全球XYZ地图切片策略,按级别+行号+列号的顺序结构

依次存储地形生成文件,符合DB32/T 3412-2018对于地图瓦片生产的技术要求。

地形瓦片金字塔各级分块的坐标原点从西经180度,北纬90度开始,向东向南行列递增,X为列号,Y为行号,从0起算;地形瓦片金字塔网格是一个有2*Z行和2*Z列的矩形,其中Z是缩放级别,从0起算;每一幅地图瓦片按照不规则三角网的方式组织。地形瓦片剖分策略图如图2所示。

图2 地形瓦片剖分策略示意图

●实景瓦片集包括实景元数据和影像瓦片数据两部分。

实景影像瓦片按照球面投影策略实现360度视野覆盖。为顾及网络环境下的超大图片加载效率,使用分级分块剖分策略。以三级分块剖分策略为例,将8192*4096分辨率的原始影像按照16行8列剖分为128副512*512影像,形成精细层;再将4096*2048分辨的压缩后原始影像按照8行4列分为32副512*512影像,形成次精细层;最后将原始影像压缩为512*512分辨率,形成概略层。上述策略如图3所示。

图3 实景影像可视策略示意图

●影像瓦片符合DB32/T 3412-2018对于地图瓦片生产的技术要求。影像数据的细节

层次模型参考WMTS的分级分块结构。

4.4.3 GetFeatureInfo操作(获取要素信息)

获取三维地理信息数据的要素信息,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支持空间查询、属性查询

和组合查询三种查询方式。其中空间查询包括三维空间查询和三维邻近查询。三维空间查询主要提供CONTAIN、INTERSECT和WITHIN、IDENTICAL、DISJOINT等查询方式,查询三维地理信息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三维邻近查询提供KNN邻近查询三维地理信息数据的最邻近数据的功能,查询结果返回结果数据的属性集。属性查询根据关键词和满足国际标准ISO/IEC 9075:2016SQL条件规则的查询条件进行请求,查询结果返回结果总数和结果数据的属性集。组合查询根据属性查询&空间查询条件组合进行请求,查询结果返回结果总数和结果数据的属性集。

标准编制组

2019年12月

导则 大气环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附件三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2006-12-30

目 录 1 标准修订的必要性 (1) 2 主要技术依据 (2) 3 修订原则与总体思路 (2) 4 标准编制单位 (3) 5 标准编制过程 (3) 6 修订主要内容 (4) 6.1标准框架 (4) 6.2适用范围 (4) 6.3规范性引用文件 (4) 6.4总则 (4) 6.5污染源调查和统计 (5) 6.6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 6.7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5) 6.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 6.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7) 6.10报告书附图、附表及附件要求 (7) 6.11推荐模式清单 (7) 7 与93版大气导则对比 (7) 7.1评价级别的差异 (7) 7.2同等评价级别工作量的比较 (9) 7.3推荐模式的功能比较 (11) 7.4小结 (12) 附件A: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质量模拟重点实验室网站提供电子资料清单 (1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编制说明 1标准修订的必要性 1993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称“93版大气导则”)规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范围和技术方法。通过大气导则的实施,提高了大气环境评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使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评估及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更加有针对性。 随着《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国际上环评技术方法的更新,93版大气导则从适用范围、技术规范和技术方法上均不能适应新的要求。目前正在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为了符合修改后的总纲的要求,大气环境导则也要与之相适应。 修改的大气导则主要内容有: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污染源调查和统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等。与93版大气导则相比每个章节都有不同程度的修改,改动较大的是推荐了预测模式部分。 93版大气导则推荐的环境质量预测模式基于60~70年代的大气边界层理论,已落后于当今国际主流的环境质量预测模式所应用的80~90年代的大气边界层理论。93版大气导则推荐的环境质量预测模式假定大气中的污染物扩散在空间上遵循高斯分布,考虑地面和混合层顶均为不可穿透的平面;按照Pasquill稳定度分类方法将大气边界层的稳定度分为六类,扩散参数由稳定度、扩散距离和时间决定,因此,采用的稳定度分类和扩散参数是不连续的。这不仅在理论上与大气边界层的湍流特征的连续变化相违背,也与近几十年对湍流扩散的研究成果不符,尤其是在对流条件下。 93版大气导则推荐的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a)不稳定条件下,对于中等及以上有效高度的排放源,其地面浓度预测值和实测 值之比,明显偏低; b)未能反映浮力烟羽抬升到混合层顶部附近的实际扩散过程,地面浓度预测值误 差较大; c)扩散参数和大气稳定度不连续; d)没有考虑建筑物下洗问题。

陕西省地方标准

陕西省地方标准 《社区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陕西省地方标准《社区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是2017年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立项的标准项目。本标准由陕西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得到陕西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与指导。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智慧社区服务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丽莉 二、制定标准的背景和目的 (一)我国老龄化趋势和养老服务现状是标准制定的现实需求。 2011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7%。预计2020年我国的老龄人口达到2.43亿,占人口总数的18%。我们将面临着养老市场庞大需求的压力,加强养老产业的快速科学发展的工作迫在眉睫。另一方面,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逐渐增多,家庭独自承担老年人的照顾问题越来越不现实。老龄问题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如何养老”成为政府和全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必须整合全社会各种资源,共同应对老龄化问题。因此,智慧养老应运而生。智慧养老是利用物联网、云

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类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及时发布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对社区提供相关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养老服务资源,满足不同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需求,有必要制定统一、规范的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这一标准的制定将为实现养老服务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的目标,为政府制定养老政策,以及为老年人提供适宜养老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家推进养老服务的方针政策是标准制定的重要依据。 党的十七大确立的“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和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这一重要任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要求基本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政府通过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臵上的基础性作用。因此,《社区智慧养老机构服务规范》标准的制定以国家养老服务的方针政策为重要依据,该标准也将成为规范养老服务的基础依据。 (三)以规范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机构与管理为目的。 社区智慧养老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也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格式规范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格式规范 一、标准的编制说明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一)工作简况(必要项)(拟制成编制说明时,此标准编号“(一)”调整为“一、”,以下类推。此为一级标题,格式固定,不需另行更改。) 1.任务来源 ××××年××月××日,由××××××(起草单位)申请地方标准的立项,根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文号),批准《××××》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下同)。 2.起草单位、协作单位(没有就删除) 起草单位:(名称需与印章相同) 协作单位:(没有就不写) 3.主要起草人(以表格形式将内容明确) (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重要项、需充分说明)

(三)主要起草过程(必要项) 综合性叙述,不以时间过程记录。如资料收集、调研、试验论证、拟稿、征求意见、整理送审等内容。 (四)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必要项)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 (重要项) (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 修订标准时,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 主要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必要项) 需说明征求多少家单位的意见,这些单位的类型为(生产、销售、使用、科研、行业主管、大专院校、检测机构等)(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选填项,无此项,删除。) (八)作为推荐性或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必填项) (推荐性标准不写理由,只提建议。) 例: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 (强制性标准要详细说明强制的内容及理由) (九)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必要项) 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十)其他应说明的事项(选填项)

陕西省地方标准《精准扶贫 贫困退出实施规范》

陕西省地方标准《精准扶贫贫困退出实施规范》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一、编制背景 2015年11月底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016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作为2017 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一补”即补短板,其中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当前,我国扶贫开发进入到了千载难逢的最好机遇、也是最关键阶段,同时也是最艰巨的历史性时期。一方面,党中央将扶贫脱贫定位到“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中国目前还有7017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任务,而“十三五”是最关键阶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贫困退出机制的构建均作了原则性的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 年4月印发了《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提出了建立贫困退

出机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退出标准和退出程序。 2017年9月30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印发《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实施办法(试行)》。陕西省响应国家政策部署,于11月4日颁布了《陕西省贫困退出工作实施细则》,明确贫困退出应坚持贫困户、贫困村和贫困县自愿、有序推进的原则。当前我省脱贫攻坚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为更好实现2020年如期脱贫过程中,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乡镇、贫困村和贫困户精准退出,促进贫困退出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在省扶贫办等相关单位的共同推动下,省质监局于2017年9月25日下达陕西省地方标准《精准扶贫贫困退出实施规范》项目制订计划,项目编号SDBXM 189—2017,标准编制工作由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承担。其中,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是全省唯一的权威的标准化技术研究机构,具有丰富的标准化工作经验和雄厚标准化技术研究实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研团队长期从事贫困研究工作,尤其是在贫困退出对农户生计和农民增收脱贫的影响、贫困退出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研究,具有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积累。 二、编制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调研及资料搜集 标准编制组前期对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宝鸡市麟游

物料需求计划编制方案

物料需求计划编制方案 一、方案背景 (一)目的 为规范各类常用物料的需求计划编制工作,确保物料需求计划编制正确、合理,符合生产实际,确保物料充足且库存合理,特制定本方案。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工厂订单类物料、时间类物料、部门类物料需求计划的编制工作。 二、订单类物料计划编制 (一)目的 订单类物料计划是指依据已确定的生产订单,明确所需物料的品种、数量、质量、型号等的物料计划。订单类物料计划编制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 合理利用有限资金和仓库空间。 2. 防止因物料降价给工厂带来的经济损失。 3. 防止因产品改进造成的物料浪费,对物料进行有效控制。 (二)适用条件 1. 订单类物料计划并非涉及所有订单上的物料,其适用范围限于以下四类物料。 (1)不常用物料。 (2)非标件,即不是通用性物件。 (3)价值昂贵的物料。 (4)顾客要求特别定制的物料。 2. 订单类物料计划不适用于以下三类物料。 (1)常用料。 (2)常备料。 (3)通用件。 (三)明确订单类物料计划优点 订单类物料计划的优点如下表所示。 订单类物料计划的优点

(四)订单类物料计划编制程序 1.制订订单生产计划。 (1)销售部负责将接到的订单装订成册,提交给生产部。 (2)生产部依据生产订单的交货期,参照工厂的生产能力,编制订单生产计划。 2.进行物料分析。 物料控制人员接到订单生产计划后,应进行物料需求分析,填写《物料需求分析表》(如下表所示),为编制订单类物料计划提供依据。 物料需求分析表 填表人:填表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3.编制订单类物料计划。 (1)编制部产品零部件总表。物料控制相关人员负责将全部产品的零部件分解,编制《产品零部件总表》(如下表所示)。 产品零部件总表 (2)计算各产品零部件用料。首先,物料控制相关人员在进行用料计算之前,应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常用计算方法如下表所示。 物料计算方法汇总表 其次,明确产品各零部件由哪些物料构成。 最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各零件使用物料的耗用数量。

GB16171-2012)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附件3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修改单(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修改背景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自发布实施以来对控制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并推动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处理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6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1号),原环保部发布《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环水体〔2016〕186号),明确排污许可制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为进一步推进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排污许可制的实施,针对GB 16171-2012中有关洗煤、熄焦和高炉冲渣等水质监控位置,以及苯并(a)芘及多环芳烃的排放管理控制要求等问题进行调整修改,在切实削减污染物排放、防范环境风险的基础上,以更加符合行业企业水污染防治的实际情况,保证排放标准实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此外,2017年12月,原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名录中共包含22项化学品,“萘”(CAS:91-20-3)为其中之一。在对优先控制化学品

提出的风险管控政策和措施中提出,一是纳入排污许可制度管理,要求排放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水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对排污口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环境风险。2018年,为贯彻落实《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关于“推动落实优先控制化学品风险管控措施”的要求,生态环境部提出了具体的管控措施建议,其中包括:建议修订《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增设废水中萘排放标准,纳入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实施排污许可管理。因此,有必要在标准中增设废水中萘的排放控制要求。 二、行业发展情况及废水处理现状 据统计,截止2018年底,我国焦化企业数量约500家,焦炭总产能约6.5亿吨,实际产量约4.4亿吨。按焦炉类型分,传统焦化企业产能约5.6亿吨;热回收焦炉焦化企业产能约0.18亿吨;半焦(兰炭)企业产能约0.7亿吨。按企业类型分,独立焦化企业约400家,其数量和产能占比分别约为80%、75%。按熄焦方式分,目前钢铁联合企业内的焦化厂基本均采用干熄焦方式,而独立焦化企业之前基本均为湿熄焦,近5年山西、河北等地要求进行干熄焦改造,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未同步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置的炼焦项目属于限制类项目,因此新建焦化项目均要求配套干熄焦装置。 焦化工业废水包括酚氰废水、循环冷却水排水、生活污水等,其

国家标准啤酒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啤酒》(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委于2014年12月下达的63项国家标准修订计划,《啤酒》国家标准被列入推荐性国家标准修订计划,计划编号20142737-T-607,由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 2、主要工作过程 起草阶段: 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啤酒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于2017年3月1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啤酒》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成立会议,共有来自啤酒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检测机构以及小微啤酒酿造企业的22家单位24位代表参会。会议针对《啤酒》标准修订技术和指标要点进行专题探讨,重点围绕产品标准修订、分类原则以及指标调整等问题开展讨论。同时,秘书处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对工作组整体情况做出安排,明确分工,并就工作内容、时间进度等提出要求。 2017年3月-4月,秘书处组织标准起草工作,并以网络办公形式,通过电子邮件收集汇总相关资料,包括国内外相关标准动态、产品抽样检测数据以及政策法规等,并于2017年6月完成标准修订初稿。 2017年7月19日,标准起草工作组于广东省广州市召开第二次现场工作会议。此次会议上,工作组主要完成了标准修订初稿的审议工作,并形成标准讨论稿。 截止至2017年10月31日,经过工作组内逐条讨论,反复修改意见,最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指标依据和对主要条款的说明 1、指标原则

①确保食品安全; ②与国际接轨,指标及其对应的分析方法要积极参照采用国际标准; ③标准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④要结合国情和产品特点; ⑤与相关标准法规协调一致; 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与技术进步。 2、主要条款的说明 ①产品定义 在原“啤酒”产品定义的基础上,调整了关于泡沫和酒精度的描述。结合目前国内啤酒市场上多元化产品分类情况,突出产品共性和标准包容性,将“起泡”调整为“形成泡沫的”文字描述,并取消“低酒精度”文字描述。 ②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结合国内主要生产企业和主流产品的实际情况,修改了原标准中关于“生啤酒”“特种啤酒”“干啤酒”“冰啤酒”“小麦啤酒”“低醇啤酒”“无醇啤酒”的产品定义,去掉了“鲜啤酒”的产品定义,同时增加了“艾尔啤酒”“拉格啤酒”“白啤酒”“司陶特(世涛)啤酒”“皮尔森(比尔森)啤酒”“酸啤酒”“黑啤酒”以及“工坊啤酒”的定义,同时修改了部分反应产品共性质量特征的术语描述。 ③产品分类 通过行业调研,结合我国啤酒产品生产和研发趋势,综合考虑啤酒产品的生产特点和技术条件,保留原标准中按颜色分类的产品分类方式,同时新增了浊度分类(包括清亮啤酒、浑浊啤酒)、按杀菌工艺分类(生啤酒、熟啤酒)和按酵母类型分类(上面发酵啤酒、下面发酵啤酒、混合发酵啤酒);取消“特种啤酒”,改为“按其他特性分类”。 3、要求

《行业用水定额》(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943-2014)

行业用水定额 陕西省质量监督局发布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943-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所规定的原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水资源管理办公室、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萍、毛小惠、冯缠利、贾亚平、马孝义、高旭艳、聂卫波、龙正未、刘永刚、鱼晓利、杨建宏、王栋、孙琦、王光社、甘学涛、李宏革、薛亚丽。 本标准由陕西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行业用水定额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陕西省工业、农业、居民生活及公共建筑和设施用水的定额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省域内水资源规划、取水许可审批、用水计划管理、节约用水管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以及用水总量控制等工作。本标准中未涉及的行业和产品,其用水定额可参照相近行业、相近产品的定额。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 12452 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GB/T 17367 取水许可技术考核与管理通则 CJ 42 工业用水考核标准及计算方法 SL 13 灌溉试验规范 用水定额编制技术导则(试行)水利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新水量 quantity of first used water 取自任何水源被第一次利用的水量。 3.2

用水定额 water consumpion quota 指每计量单位需要的新水量标准。 注:计量单位指人、床、次、d、t、m2、m3、100m、kg、台、辆、头等。 3.3 工业用水定额 industry water quota 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综合用水量。工业用水定额根据项目性质分为定额A和定额B。 注:定额A代表先进用水定额,主要用于新建、改扩建、再建项目的用水控制上限;定额B代表通用用水定额,主要用于已建项目的用水控制上限。综合用水包括生产区域内的生产和辅助性生产用水总量。 3.4 生活用水定额 domestic water use quota 包括居民生活和城镇公共两大类。居民生活用水指居民家庭日常生活用水;城镇公共用水指除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外的城镇用水。 3.5 灌溉定额 irrigation quota 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多年生作物以一年为期),单位面积上各次田间净灌溉用水量之和,以m3/亩表示。 4 主要行业用水定额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制即食水产品》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制即食水产品》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编号、主要起草单位、协作单位 根据浙卫便函〔2011〕48号通知函要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制即食水产品》(以下简称地标)列入2011 年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订计划项目,受浙江省卫生厅委托(委托协议书编号2011004),舟山市卫生监督所主要承担该标准制订工作,国家海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舟山市出口水产行业协会、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浙江富丹旅游食品有限公司、宁波史翠英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绍兴市咸亨酒店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瑞松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协作单位参与制订。 (二)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 地标主要起草人:陈忠伟、顾仲朝、梅宏舟、周震海、王萍亚、杜俐、史翠英、宋瑞忠、徐静波、郭宝达,其中陈忠伟担任起草负责人。起草人员主要负责标准制订工作的组织、协调,相关资料的查阅、收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起草、撰写,组织召开研讨会,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方式,征集、整理和归纳相关的意见、标准送审等。起草负责人在地标制订期间未担任或兼任其他食品安全标准主要起草工作。 (三)简要起草过程 1、标准任务下达后,舟山市卫生监督所制定了地标制订方案,并于2011 年10月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由舟山市卫生监督所负责起草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 2、起草工作组首先查阅相关的国内外技术标准资料,在参照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广泛调研了浙江省调制即食水产品企业水产、标准执行和应用现状,初步形成包含感官、安全限量、质量指标以及检验方法的标准基本框架。2011年10月份,起草工作组召开会议对标准框架进行研讨,并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征集省内专家的制标建议,形成标准初稿。之后,各起草单位针对标准初稿中制订的指标判定值,调取了近几年产品的检测数据,并组织抽样对指标、试验方法进行验证工作,积累了检验数据。 3、起草工作组依据研讨会、对比验证及其他形式所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对该标准初稿进行修改,于2012年3月上旬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2012年4月至5月,起草工作组向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大专院校、检测机构、食品监管机构和食品安全标准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共发放征求意见函103份,收到修改意见14份,经过整理分析,与6月召开专题研讨会,采纳了部分意见,并于2012年6月底形成标准送审稿。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关系 地标依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结合近年来我省对该类食品监督抽检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充分考虑本省水产企业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并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予以制订。本标准引用或参照了现行的GB 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10144-2005《动物性水产干制品卫生标准》、GB 2733-2005《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NY 5073-2006《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T 1712-2009 《干制水产品》、NY 5328-2006《无公害食品海参》和NY/T 1514-2007《绿色食品海参及制品》等标准的污染物限量标准,并充分考虑到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正在征求意见,即将出台,其中对水产品制品污染物指标作了限量规定,本标准也进行了参考。而致病菌限量的国标尚处于制订过程,直接引用还不现实,本标准直接引用了GB 10144的限量指标。本标准的格式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进行编写。

修订(征求意见稿)简要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修订(征求意见稿)简要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及简要修订过程 (一)任务来源、修订单位、主要修订人 1、任务来源: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9年度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修订立项计划>的通知》(沪卫食品〔2019〕6号),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承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DB31/2026—2014)修订工作。 2、修订单位: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 3、主要修订人:秦玉青、李妍、宋亦馨、施锦、朱建新、章寅、石春红、李自芳。(二)简要修订过程 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申报地方标准修订立项后,查阅了国内、外的相关技术标准,结合上海市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标准修订的时间进度,并成立了标准修订工作组。修订期间,工作组通过会议讨论、征求意见、现场调研、专家评审等形式形成标准文本修订送审稿。 二、标准主要修订内容 (一)主要修改条款共计25项。原文、修改后的条款及相应的修改依据见下表格。 1、原前言 原文: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修改为: 本标准代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经营卫生规范》(DB 31/2026-2014)。 本标准与DB31/2026-201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调整了标准框架;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包装间洁净等级; ——修改了包装间环境温度控制要求,并增加了脱离冷藏条件的时间控制要求; ——取消了销售包装份量规定; ——修改了禁止品种; ——修改了附录A“预包装冷藏膳食生产原料检验、环境监测、过程监控和成品检验要求”。 修改依据:按照标准修订的实际内容进行修改。 2、原条款1范围

γ-氨基丁酸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γ-氨基丁酸》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又称氨酪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质组成氨基酸,广泛分布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在哺乳动物体内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促进大脑的新陈代谢,恢复脑细胞功能和活力,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如促使精神安定、健脑益智、营养神经细胞、延缓衰老、健肝利肾、降低血压、改善更年期综合症等;因而其在功能性食品及医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国外,GABA作为现代营养健康食品的理想配料,已经广泛应用于果酱、糕点、饼干、调味料和药品等制品中。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一系列的GABA食品,如Gabaron茶,富含GABA的米胚芽、米糠、发芽糙米、含GABA的奶酪以及高浓度的GABA粉末。2009年9月27日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2号批准γ-氨基丁酸为新资源食品,准予在食品加工中使用。 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只是部分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内部有企业标准,但不同企业的γ-氨基丁酸产品标准所控制的项目和标准值有所不同,个别指标相差较大,无法作为统一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标准化的工作开展,能及时获得大量标准制定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资料,了解国内外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企业乃至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4)归口,计划名称为《γ-氨基丁酸》,计划编号为2010-2876T-QB。 (二)简要起草过程 1. 2010年11月工信部标准制修订计划下达后,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于2011年4月8日召开了标准启动工作会议,和有关起草单位一同针对制定《γ-氨基丁酸》行业标准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总体工作方案,并组建了标准起草工作小组,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牵头组织该标准的制定工作,福建安溪茶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组长单位,负责写出标准文本草稿(第一稿)。起草成员单位吸纳了科研及国内主要生产企业等部门,能代表全国的情况。 2. 启动会后,起草工作组收集国内外标准资料以及相关实验方法,综合各种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处理后,6月底前由福建安溪茶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标准文本(草稿),通过电话、邮件与其它各起草单位沟通、探讨,确定标准文本(初稿)。2011年7月19日组织召开了第二次起草小组工作会议,初步确定了各项指标要求和检验方法。 3. 第二次起草会后,收集各单位γ-氨基丁酸样品并完成送检工作,对样品采用盲样测试方式,进行了检验,完成数据汇总。2012年4月17日进行第三次起草小组工作会

MRP物料需求计划编制

班级:工商091 :龚兰萍 学号:09064211 实验地点:A606 实验时间:2012-1-7到1-8 专题三:物料需求计划编制 一基本知识 (1)生产计划类型 制造业涉及的相关物料计划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综合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I) 综合计划(是销售计划与生产规划计划的综合考虑,或称为生产大纲) 是企业在较长一段时间对需求与资源之间的平衡所做的概括性设想,是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预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企业的产出容、产出量、劳动力水平、库存投资等问题而做的决策性描述。 II)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简称为MPS)是确定每一个具体的产品在每一个具体的时间段的生产计划。计划的对象一般是最终产品,即企业的销售产品。主生产计划是一个重要的计划层次,可以说ERP的真正运行是从主生产计划开始的。 III)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简称MRP) 一种既要保证生产又要控制库存的计划方法,它在产品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网络计划法原理,根据主生产计划和产品结构中各层次物料的从属和数量关系,以每个物料为计划对象,以(最迟)完工日期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按提前长短区别各物料(最迟)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顺序。

MRP概念公式:A*B-C=D A=主生产计划=要生产什么? B=物料清单=用什么生产? C=库存记录=有什么? D=物料需求计划=还应得到什么? (2)主生产计划MPS MRP基本原理逻辑图 MRP处理逻辑的7个关键变量 1)总需求(Gross Requirement)(需要多少?) 2)计划到货量(Scheduled Receipts,SR) 未来某期期末将会取得的量,即一种未来的库存,在交货期末视为可用量。 3)在库量(Projected On-Hand, POH) 不考虑计划收货量的情况下: 4)净需求(Net Requirement)(还缺多少?) 5)计划收货量(Planned Order Receipts, PORC)

贵州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山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酿酒葡萄种植标准》 一、任务来源、标准制订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国民对葡萄酒的消费量日益增加,葡萄酒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入世后对葡萄酒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截止目前为止,本省还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来指导酿酒葡萄的种植生产,为了规范山西产区酿酒葡萄生产,推进酿酒葡萄栽培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栽培,生产出优质的葡萄原料,特制订本标准,以指导本省酿酒葡萄生产。 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其他省外标准的制定发布情况 在酿酒葡萄方面的国家标准分别有三个方面的标准:理化检验有2003年修订发布的GB/T 8302~8314等13项单项检验方法标准(其中1项标准已有2008年修订版)、感官审评有GB/T 14487-2008《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和GB/T 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2项标准、检验条件有GB/T 18797-2002《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标准。行业标准只有感官审评方面2项标准:NY/T 787-2004《茶叶感官审评通用方法》和SB/T 10157-1992《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关于规范企业检验活动的独立的地方标准未见发布,只是在浙江省的DB33/T 627-2007 《茶叶生产企业场所与设备条件》标准中提出了检验设备(施)要求,而未对检验人员和检验管理进行规定。另外,国家“食

品生产许可”制度对茶叶检验提出了原则性要求。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还未制定关于综合规范企业检验活动的标准。本标准旨在对茶叶企业检验的设施条件、人员要求和检验管理等方面提出系统的基本要求,以全面提高企业质量安全控制水平。三、主要工作过程、主要成员、参加成员 (一)主要工作过程 2011年05月30日,山西省戎子酒庄有限公司召开《山西省酿酒葡萄种植标准》编制方案论证会,确定编制原则、编制框架、内容和拟制定、修订的标准,并进行分工,确定戎子酒庄生产技术部牵头组织《山西省酿酒葡萄种植标准》编制工作,技术中心负责具体编制工作。 (二)标准编制主要成员 四、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及内容的说明 (一)、标准的结构 本标准共分为8章: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广西地方标准桂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广西地方标准《桂通》(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广西肉桂”系国家,而桂通又是广西肉桂中的主要产品之一。由于广西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悠久的栽培历史,传统的生产农艺和加工工艺,形成了广西肉桂皮厚、色泽光润、含油率高、味辛香偏辣、药用和调香料用兼优等特点,亦使之成为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广西肉桂保有面积16.7万公顷,桂皮产量2--3万吨,皮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50%,桂皮和桂油均有多种用途,桂皮在日本、欧美诸国磨粉后主要用于配制糕点、饼干、咖喱粉、五香粉等食品工业原料,中东次大陆和非洲用于饮料、泡酒和调味品。在医药上桂皮具有散寒、止痛、化淤、活血、健胃和强壮功效。肉桂由于其天然、保健特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肉桂的国际需求将越来越大。由于目前尚无有关桂通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因此亟需制订该产品的相关标准,作为组织生产、质量检验、贸易及仲裁的依据。 1、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 (1)任务来源 2013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了桂质监函[2013]635号文, 由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承担《桂通》广西地方标准的制定任务,项目编号:2013-1713,起止年限为2013年5月~2014年12月。 (2)主要工作过程 ①成立标准编制小组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在接到标准的制定任务后,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 ②查阅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 本标准编制组查阅、收集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桂通的标准方法及各种文献资料,建立了桂通产品的标准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方法标准制定拟采用的原则、方法和技术依据。 ③组织成员讨论,确定标准制订的原则和技术路线 为使标准更具代表性和适用性,参与编制标准小组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京桂香料有限公司,广西防城那梭香料厂,三家单位的技术人员开会讨论共同参与标准的实施和制订工作,并做出项目的工作计划安排。 ④研究建立标准方法,进行标准方法论证试验 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本方法标准编制组按照合同要求,以及项目组讨论的意见,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众参与》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附件三: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众参与》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众参与》编制组 二一一年一月 〇

项目名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众参与 项目统一编号:292 承担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编制组主要成员:赵欣丰、杜啸岩、李敏、宋若晨、梁刚、李忠华、郑韶青、刘彩凤 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李晓倩、何俊 标准处项目负责人:赵国华

目 录 1 项目背景 (1) 1.1任务来源 (1) 1.2编制过程 (1) 2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2) 2.1贯彻环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2.2以人为本原则的要求 (2) 2.3提高环评质量的要求 (2) 3 标准制订的依据与原则 (2) 3.1制订依据 (2) 3.2制订原则 (3) 4 国外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情况介绍 (3) 4.1美国 (3) 4.2日本 (3) 4.3台湾地区 (4) 4.4印度尼西亚 (4) 4.5斯里兰卡 (4) 4.6巴西 (4) 4.7澳大利亚 (5) 5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5) 5.1适用范围 (5) 5.2总则 (5) 5.3公众的范围 (5) 5.4公众参与计划 (6) 5.5信息公开 (6) 5.6公众意见调查的内容 (6) 5.7公众意见调查方法 (6) 5.8公众意见的汇总分析和信息反馈 (7) 5.9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篇章的编制要求 (7) 5.10关于本标准附件 (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众参与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实施后,其中关于公众参与的要求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从业人员公众参与方面的经验较少,迫切需要出台相应的技术导则来促进环评法的实施。另外,中国当时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许多工作需要与世界接轨,在这一背景下,评估中心接受世界银行赠款,开展了题为“中国加入WTO后环评能力建设”的世行合作项目,其中内容之一是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的相关指南的研究工作。该项目成果为后来制定《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个部门行政法规,2006年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侧重于规范环评中公众参与的范围、程序和组织形式等内容,无法过多涉及公众参与的具体细节和操作方法。因此,环境保护部于2008年以《关于开展2008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修订项目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8〕44号)文向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下达了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众参与》的任务,项目统一编号为292,本导则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1.2 工作过程 1.2.1 项目启动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众参与》在未正式下达编制任务前,就启动了编制工作。2007年11月13日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召开了导则编制讨论会,分析了现阶段公众参与存在的显著问题,并就具体技术细节征求了与会代表的意见。会议明确了导则编制的思路和方向。 (2)课题组对不同类型建设项目环评中公众参与的现状进行了充分调研,2008年2月完成初稿编织工作后,通过座谈、研讨等形式反复征求了部分环评单位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前后三次对初稿进行了重大调整,涉及公众参与工作等级、被调查人数、调查内容等公众参与核心内容。至形成征求意见稿,共经历8次修改。 1.2.2 文献调研 (1)调阅了国内各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现在国内环评中公众参与的内容、采用的方法和报告书中公众参与篇章的结构和内容等进行了分析总结; (2)收集了世界银行《环评业务指南》、亚洲开发银行的《环境评价业务指南-公众咨询和信息公开》、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影响评价议条例》和日本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其中公众参与的要求和公众参与的程序和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 (3)通过文献,了解了美国、澳大利亚、瑞典、英国、法国、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巴西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环评中公众参与的有关规定; (4)收集了若干国家的公众参与指南或研究报告,如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局的《分享良好实践经验》、国际金融合作组织的《良好实践手册》、澳大利亚的《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保护和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公众参与部分、世界银行的《环评过程中的公众咨询:一个战略方法》、美国的《保护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英国环境交通部的《地方环境决策中的公众

亚麻籽油国标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 编制说明 项目名称:亚麻籽油 项目编号:20140350-T-449 承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起止年限:2015年1月~2015年12月

一、意义和必要性 亚麻籽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成分和功能性成分的油料作物,亦称为胡麻籽,属亚麻科亚麻属植物,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全世界亚麻籽的总产量在300万吨以上,我国亚麻籽的总产量约50万吨,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加拿大,位列世界第二[1]。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亚麻籽的营养保健功能引起了极大重视。 亚麻籽和亚麻籽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和亚油酸。α-亚麻酸可在人体肝脏内在去饱和酶和链延长酶的作用下生成EPA 和DHA[2],是保证人体和大脑正常工作的重要不饱和脂肪酸,在降低血液胆固醇和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糖尿病,清除人体过氧化物,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 4]。亚麻籽中除了含有丰富油脂外,还富含木酚素、维生素,以及酚酸类、植物甾醇类、黄酮类等生物活性成分,这些成分不仅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还具有抗癌、抗炎症、抗肿瘤等功能,因此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5]。 我国亚麻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是区域性特色鲜明的油料作物。亚麻籽油是产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食用油脂,其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比其他植物油更合理,其保健性远远超过其他种类的植物油,北美早已经开始以亚麻籽油来代替昂贵的深海鱼油,降低获得不饱和脂肪酸的成本,从而更好的让广大消费者受益[6]。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总供给量和消费量持续增长,但自给率不到40%。发展油料生产,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是国家食物安全的重大

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无公害蔬菜芹菜生产技术规程 一、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 根据陕西省质监局地方标准制订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药管理检定所、陕西省生物防治总站结合陕西近年来芹菜生产现状、技术条件和生产经营者对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迫切需要,从2017年2月份开始,承担了《无公害蔬菜芹菜生产技术规程》陕西省地方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工作。 二、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芹菜是我国生产量和消费量较大的七大蔬菜之一,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质脆味甜。但根据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检测数据显示,芹菜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人民的食用和农民的增收。2010年至2012年期间对北京市芹菜样品抽检,农药残留检出率最高为24%;2009年至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检测数据显示芹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为28%;2015年对山西省11个市的芹菜进行抽样,农药残留超标率为21.7%,远远高于其他蔬菜。 目前我省芹菜上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包括:黑斑病、疫病、斑枯病、叶斑病、软腐病、病毒病、小菜蛾、斜纹夜蛾、蚜虫等。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生产效益,种植户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盲目使用农药,破坏了芹菜种植的生态平衡,使得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因此,制定无

公害芹菜生产技术规程能有效提高芹菜的品质,避免不合理使用农药。芹菜上登记可用的农药数量不足,很多在芹菜上使用的农药是按叶菜类登记的。而芹菜是一种主要食用茎杆的蔬菜,具有发达的维管束,与普通叶菜在生理结构上差异很大,农药代谢方式也存在很大不同。有报道证明,用同样剂量毒死蜱处理小白菜和芹菜,药液在芹菜上的着药率显著高于小白菜,药液在芹菜中的传导,吸收率均高于小白菜。但是芹菜农药残留超标判定中通常也都参考叶菜类的MRL值,在绿叶类蔬菜上使用安全,但在叶柄类蔬菜芹菜上使用可能就会出现问题,这也是造成芹菜中超标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目前,关于无公害芹菜生产的技术规程有国家行业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河北省地方标准,淄博市地方标准等,我省还没有关于无公害芹菜生产的技术规程。已有的技术规程主要偏重于种植技术,而且标准制定已有十年左右的时间,无法适应目前田间病虫害发生的具体情况。因此,通过制定陕西省无公害芹菜农药使用技术规程,可以进一步规范芹菜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降低农药使用量及残留,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的目的,确保芹菜质量安全。 三、标准的制定过程 本标准从2016年10月份开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药管理检定所、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多位同志,经多年来从事芹菜病虫害研究与防治总结出来的一套适宜于陕西省各地进行无公害芹菜生产的技术规范。在拟订标准编制工作计划后,进行课题调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