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新统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全册)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度部编本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全套共13课教学设计)

2019-2020学年度部编本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全套共13课教学设计)

1 我是独特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学会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认同自我,接纳自我的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难点: 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正确分析自我,相信自我,完善自我。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手上隐藏着一个每个人独特的小秘密,你知道是什么吗?对,就是我们的指纹。

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

请大家准备好印泥和白纸,看看我们的指纹藏着什么秘密。

(学生在白纸上印上自己的指纹,观察指纹并交流讨论。

)师:现在我们请一些同学来说一说,你发现了指纹有哪些秘密?生:我们的指纹有大有小,形状各不相同。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我们在办理很多证件,如身份证、签证时,都要按手印或录入指纹,指纹是我们确认身份的重要依据,就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两个人的指纹是完全相同的。

同样,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也是独特的。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从指纹的秘密入手,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独特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猜猜我是谁现在我们每个人准备一张小卡片,在卡片上对自己进行描述(可以是性格、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内容),最后署名。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小卡片投入讲台的小纸箱里面,然后我随机抽取几位同学的小卡片,念给全班同学听,大家一起来猜猜这个小卡片里面描述的主人公是谁。

卡片一:我在我们班最高,喜欢打篮球。

卡片二:我长头发,大眼睛,喜欢做手工。

卡片三……师:刚才只是让同学们猜,现在我继续抽取几位同学的小卡片,大家除了猜之外,还要说说你们猜到的这个同学和他卡片上所描述的自己一样吗?也可以对“他/她”的描述进行补充哦。

师:通过这个小游戏,我相信同学们都对自己有了初步的了解。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优质教案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的家在这里》优质教案

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我的家在这里(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社区生活是培养儿童公民意识的重要领域。

关注和参与社区公共生活是儿童形成公民意识的重要实践。

三年级的儿童已有初步的社区生活经验,对社区的人、事、物较为熟识,对社区也有一定的情感认同。

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社会性学习,学生并不清楚社区生活的运作和管理方式,不太了解社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社区生活意识和为社区服务的意识淡薄。

因此,本册书根据“社区与家乡”这个学习主题设计了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主要包括从地理位置,从空间中的人、物、事的角度了解社区和家乡,引导学生为社区和家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的家在这里》是本单元的第一课,由两个板块组成,分别是“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和“我能做点什么”。

前者先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后者再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为社区尽责的意识,两者有先后逻辑关系。

本节课我围绕后者进行教学设计。

通过引导儿童认识社区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唤醒儿童的公民主体意识,通过参与实践,激活儿童的参与意识,点燃公民的责任意识。

由于此课是为微课推送,师生双方无法面对面交流,我把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的学习形式转化为学生和家长的配合学习,主要以案例引导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指导学生的行为。

二、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发现居住地中有待改进的地方,能想办法解决,让居住地更美好。

2.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自己的安全有效的方式、以力所能及的行动参与社区建设。

并且能用的自己方式,参与当下社区的防疫工作,为社区安全出一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主人翁意识,能积极参与社区生活,有为社区尽责的意识。

教学重点:有针对居住地需要改进的地方,寻求改进方法。

并能通过自己的方式、以力所能及的行动参与社区建设。

教学难点:增强责任感,做社区小主人。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第一课我是独特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接纳,培养学生的自信品质.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独特。

3、知识目标: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认识自己的独特性,能够认同自己,接纳自己,树立自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的特点。

教学难点:认同自己、接纳自己.课前准备:教师:课件、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小绿狼的故事、2.讨论:如果你是小绿狼,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你会坚持把自己变成一只小灰狼吗?为什么?3.一起来朗读:我就是我,独特的一个。

二、新知讲授活动中找特点1.提问: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是独特的,那么,怎样才能认识这个独特“我”呢?我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特点呢?2.回答:我们在镜子中、活动中找特点。

3.小思考:请你说一说,在镜子中,在活动中,你可以找到自己的那些特点?4.总结“我的自画像”:请你结合一下学习、玩耍、运动等活动。

说说自己的特点,为自己画一副“自画像”吧。

他人评价中找特点1.过渡语:这就是我吗,这些就是我全部的特点吗?2.猜猜看:这是什么?3.小讨论:(1)你从这活动中,能够得出怎样的感悟和结论?(2)我们怎样才能更清楚的了解自己呢?4.总结与过渡: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同样的事物,会有所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看法中了解自己,别人可能会看到一些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我们还可以从他人评价中找到自己的特点。

5.我的他画像:请你向他人了解一下他们对你的看法,看看别人眼中的你是怎么样的,为自己画一幅“他画像"。

6.小发现:请你对比一下的你“自画像”和“他画像”,看看有什么发现?7.赵兴的调查结果:(1)赵兴不认同父母的看法,你认为赵兴应该怎么和父母沟通?(2)假如你像赵兴一样,并不认同某些人对你的看法,你会以什么方式与他们沟通呢?8.试一试:请你说说,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9.小贴士:如何对待他们人评价。

【最新】2020春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2020春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全册)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

能力:关心体谅父母,尽量少让他们操心,少给他们添麻烦,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知识: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了解他们对自己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看,三年级的学生还不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爱的方式,他们还不懂得少让父母操心、少给他们添麻烦也是对父母一种爱的回报方式。

少数在家中从小受尽宠爱的孩子,还没有形成主动爱他人的意识,他们从小习惯接受自长辈的爱,在外不知爱他人,在家不知道爱父母。

他们往往认为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是天经地义的。

一些留守家庭中的农村孩子,他们或是被爷爷奶奶溺爱,或是很早就开始照顾家庭缺少父爱母爱,他们对家人关爱的理解容易片面。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看,农村地区民风质朴,受传统影响较深,传统中的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爱表现得较为含蓄内敛,一些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容易简单粗暴。

在这样一个氛围中,三年级的农村学生难以充分感受自家人的爱。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学生的生活方式、父母的教育方式质朴简单,导致学生对家人爱的体验、感受力不够敏锐,同时三年级学生观察能力不够强,对家人爱的理解比较片面。

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尽量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家人的爱。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爱。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严格也是爱。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切入,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与探究中感受、理解家人的爱,激发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通过观看“名字背后的故事”的动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名字的意义,了解自己的名字凝聚着家人的爱与期盼。

用动画“家人哺育我长大”以及护蛋活动让学生知道家人养育自己不易。

用“两份清单”引发学生讨论如何回报父母,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统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

统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

统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学校:XXX班级:X年级X班教师:XXX日期:2020年X月X日1、我是独特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自己不完美的地方。

2、通过实践活动及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寻找自己身上的优点,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并且加以改进。

3、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引导学生客观的评价自己,认同、接纳自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自己不完美的地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寻找自己身上的优点,学会客观的评价自己,认同、接纳自己,增强自信心。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独特的,发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增强自信心。

通过实践活动及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寻找自己身上的优点,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并且加以改进。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引导学生客观的评价自己,认同、接纳自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

预要求: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交流,了解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教学进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大家来相互看一看,我们跟别人长得一样吗?学生相互看一看,发现自己跟别人长得都不一样。

(回答:不一样。

)2、教师引导:是的,我们每个人长得都和他人不一样,因为我们都是独特的。

揭示课题:1、我是独特的二、寻找自己的特性(一)寻找自己外貌上的不一样。

1、教师出示光头强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XXX长得跟我们大家不一样在哪里?XXX没有头发。

2、教师又出示大耳朵图图的照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大耳朵图图跟我们长得不一样在哪里?图图的耳朵特别大。

3、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长得都跟别人不一样,那么,你们有没有发现自己跟别人长得不一样的地方。

4、学生分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跟别人长得不一样的地方。

(二)寻找自己活动中的不一样。

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除了长得跟别人不一样,我们的研究能力、活动能力等也跟别人不一样。

最新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我是独特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通过“自我反省和检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独特。

2、让学生能从他人的评价中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己。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从他人的评价中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己。

教学难点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独特。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向好朋友了解自己,让同学评价一下自己。

教学策略1、讨论2、游戏3、角色扮演教学环节导入新课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到心灵驿站要讨论的话题是如何客观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独特性,有哪些方法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呢?学习新知环节二、关注自我:我是怎样的人?1、引导进入冥想轻柔地说:同学们,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也在时时积累着对自己的看法,心目中从此有了一个“我”,我是怎么样的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我是谁?这个人快乐吗?独立吗?自信吗?再仔细看一看,这个我喜欢什么?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来,慢慢睁开眼睛,伸个懒腰,回到心灵驿站。

环节2、自我暴露:请看大屏幕,老师根据对自己的认识写了“我是怎样的人”。

环节3、学生填“我是怎样的人”(课件出示词语,播放音乐请大家拿出抽屉里的小纸片填一填,可参考屏幕上有关形容自我的词语,也可自己想,一定要根据真实情况写出5—10条。

我是一个()的(男孩、女孩)。

我是一个()的人。

4、收纸片放到“百宝箱”里。

同学们,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百宝箱里搜集了30个与众不同的“我”,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你对自己的认识和他人对你的认识是不是一致的?5、游戏:猜猜我是谁?问:你为什么会猜是他呢?你被同学猜中时是怎么想的?6.讨论:(1)猜中了,说明什么?说明你客观的认识了自己,而且也表现出了真正的你,因此,大家都能猜出。

(2)没猜中,又说明什么?同学对自己的认识和大家对你的了解不一致,说明你没有真正的了解自己,或者你的行为没有表现出真正的你。

最新统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统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全册)

目录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1)1 我是独特的教案 (3)2 不一样的你我他教案 (6)3 我很诚实教案 (9)4 同学相伴教案 (11)5 我的家在这里教案 (14)6 我家的好邻居教案 (17)7 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 (19)8 大家的“朋友” (22)9 生活离不开规则 (25)10 爱心的传递者 (29)11 四通八达的交通 (34)12 慧眼看交通 (39)13 万里一线牵 (44)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我仍然担任三年级一班本门课程。

在所有任课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班学生总体来说学习积极性高,集体荣誉感强,自主学习能力在逐步提高中。

通过上期四个单元的探索学习,关于学习、学校、家庭、安全的认识在前阶段学习的基础上,随着知识的增加、理解力的增强呈现螺旋上升提高。

因此,本学期将继续遵循沙区“‘学本式’卓越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我班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探索学习精神和方法,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某同学因为多动症越来越严重,常常不能自控,有些影响自己和同学们的学习;某同学是单亲家庭孩子,而且主要是父亲、婆婆在教育,也很不到位,所以行为习惯还有很多问题。

我将一如既往地对家庭问题产生的特殊儿童更多一份关爱。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同上册一样重点关注了学生自我与周围环境、人群的关系(上册关注了校园、家,关注了自我学习和安全成长),本册在低年级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认识自己与同学的不一样之处入手,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要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不同,与他人和谐相处,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

第二单元再次引导学生深入到自己生活的居住地,了解家庭、社区、家乡的联系,感受家人、邻居、家乡建设者为家庭和家乡和谐、美好的付出,增强幸福感和自豪感。

第三个单元又涉及规则和规范的教育、基本文明素养的培养。

最后一个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但是又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生活、安全出行。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课我是独特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接纳,培养学生的自信品质。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独特。

3、知识目标: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认识自己的独特性,能够认同自己,接纳自己,树立自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的特点。

教学难点:认同自己、接纳自己。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小绿狼的故事、2.讨论:如果你是小绿狼,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你会坚持把自己变成一只小灰狼吗?为什么?3.一起来朗读:我就是我,独特的一个。

二、新知讲授活动中找特点1.提问: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是独特的,那么,怎样才能认识这个独特“我”呢?我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特点呢?2.回答:我们在镜子中、活动中找特点。

3.小思考:请你说一说,在镜子中,在活动中,你可以找到自己的那些特点?4.总结“我的自画像”:请你结合一下学习、玩耍、运动等活动。

说说自己的特点,为自己画一副“自画像”吧。

他人评价中找特点1.过渡语:这就是我吗,这些就是我全部的特点吗?2.猜猜看:这是什么?3.小讨论:(1)你从这活动中,能够得出怎样的感悟和结论?(2)我们怎样才能更清楚的了解自己呢?4.总结与过渡: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同样的事物,会以,我们还可以从他人评价中找到自己的特点。

5.我的他画像:请你向他人了解一下他们对你的看法,看看别人眼中的你是怎么样的,为自己画一幅“他画像”。

6.小发现:请你对比一下的你“自画像”和“他画像”,看看有什么发现?7.赵兴的调查结果:(1)赵兴不认同父母的看法,你认为赵兴应该怎么和父母沟通?(2)假如你像赵兴一样,并不认同某些人对你的看法,你会以什么方式与他们沟通呢?8.试一试:请你说说,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9.小贴士:如何对待他们人评价。

在自我期望中找特点1.阅读角:我独特的内心世界。

2.小分享:你有自己的“故事袋”吗?如果有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3.总结: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个人独特的内心世界中存放着自己喜爱的事物、美好的经历、特别的感受,还会有各种想法和疑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