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S系统建设方案
PACS系统方案

要求:行业背景情况及设计目标、设计思想、PACS/RIS系统概述,功能特点、存储解决方案、软硬件配置方案、实施方案(包括培训)在HIS中写公司情况和售后服务。
正文:一、行业背景情况1.1PACS的发展历史自从1895年发现X线以来,医学影像学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是与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密切相结合的。
医学信息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计算机在医学中的应用,并致力于改进医学信息的通信。
其最终目的是将数据和知识结合起来,为作出医疗决策提供使用这些数据和知识的工具。
医学影像学关心的是根据影像作出关于病人的解剖和病变的诊断,而医学信息学则研究如何对影像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使影像更方便医生作诊断。
PACS是医学信息学的一个研究课题,其原意是医学影像存档和通讯系统。
由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因特网技术、数字成像技术、激光和光纤技术以及高性能材料技术的发展和融合,1992年一个集文字、图像于一体的病人电子病历系统在美国问世,这就是最早的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
用数学化处理技术淘汰传统的胶片诊断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影像界的追求目标。
PACS的开发是从80年代开始的,那时是从放射科的需求出发,主要目标是将图像表达为计算机信息流,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装置上,放射科医生对计算机屏幕上的图像进行诊断。
随着医学数字化影像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医学院影像直接取自检查设备、存储、通讯和显示都成为可能。
但同时由于各公司生产的影像设备的图像格式的不一致,使PACS进一步的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
1993年美国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制定了ACR一NEMA DICOM3.0标准(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 version 3.0),这个标准很快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这样便有了统一的图像数据存储和传输格式了。
现在,PACS将从医院甚至整个医学界的需求出发,是医院迈向数字化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建设方案区域PACS系统

XXXX地区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建设方案目录第1章背景分析 (4)1.1. 总体背景 (4)1.2. 需求分析 (4)1.2.1.卫生监管部门需求 (4)1.2.2.区域内医院需求 (5)1.2.3.公众需求。
(5)1.3.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5)1.4. 区域PACS系统建设目标 (6)第2章区域PACS系统存储架构 (7)2.1. 集中式存储方案 (7)2.1.1.中心服务器软件系统 (8)2.1.2.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软件 (8)2.2. 分布式存储方案 (9)2.2.1.中心服务器软件系统 (10)2.2.2.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软件 (10)2.3. 两种存储架构方案比较 (11)2.4. 混合模式 (11)2.5. 影像中心病人影像标识唯一性管理 (11)第3章区域PACS系统主要业务功能 (13)3.1. 区域放射影像检查集中报告功能 (13)3.1.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 (14)3.1.2.诊断中心报告与核片 (15)3.1.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和胶片打印 (16)3.2. 同质化服务流程 (16)3.3. 中心医院质控阅片 (17)3.4. 临床调阅片流程 (17)3.5. 预约管理 (18)3.6. 危急值管理 (19)3.7. 即时通讯会诊系统 (19)3.8. 业务统计、监控及决策管理 (19)第4章建设成效分析 (20)4.1. 5.1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20)4.2.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20)4.2.1.面向使用者的成果及效益分析 (20)4.2.2.面向服务的成果及效益分析 (21)4.2.3.面向医改的效益分析 (23)第1章背景分析1.1.总体背景1.2.需求分析XXXX地区以XXXX医院为中心,创建区域影像数据中心和影像会诊中心,连接XXXX 地区各医疗机构,最终实现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间的PACS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1.2.1.卫生监管部门需求1.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由于各医疗机构所处的地区不同和各医疗机构所占有的医疗资源不同,导致了患者在就诊时经常出现重复检查、就诊流程繁琐和诊断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pacs系统实施方案

pacs系统实施方案PACS系统实施方案一、引言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是一种集成了影像获取、传输、存储、显示和诊断的系统,对于医院的影像科室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PACS系统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需求分析1. 医院影像科室的现状:目前医院影像科室存在影像管理混乱、影像存储空间不足、影像传输速度慢等问题,急需引入PACS系统进行改善。
2. 医院对PACS系统的需求:医院需要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PACS系统,能够满足影像科室的日常工作需求,提高影像工作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三、实施方案1. 系统选型: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情况,选择符合要求的PACS系统供应商,进行系统评估和比较,最终确定最适合医院的PACS系统。
2. 系统部署:在选定PACS系统后,进行系统部署工作,包括硬件设备的安装、网络环境的优化、系统软件的配置等,确保PACS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 数据迁移:将医院现有的影像数据迁移至新的PACS系统中,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进行数据清理和整理工作,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
4. 系统集成:将PACS系统与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HIS、LIS等)进行集成,实现影像和病历的无缝对接,提高医疗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效率。
5. 培训和推广:对医院影像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PACS系统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PACS系统的操作和管理技能,同时开展推广活动,提高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对PACS系统的认知和接受度。
四、实施效果评估1. 系统性能评估:对PACS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包括影像传输速度、系统稳定性、数据安全性等方面,确保系统达到预期的效果。
2. 工作效率评估:对影像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评估,比较PACS系统实施前后的工作效率变化,评估PACS系统对工作效率的提升程度。
3. 医疗服务质量评估:通过对医院影像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比较PACS系统实施前后的影像诊断准确性、诊断时间等指标,评估PACS系统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效果。
pacs系统方案

PACS系统方案1. 概述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系统是一种用于医学图像的管理和传输的系统,它将医学影像数据数字化,并通过网络进行存储和传输,以提高医疗机构的影像管理效率和医生的工作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个PACS系统的方案,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系统流程以及技术要求等。
2. 系统架构PACS系统的架构包括前端设备、存储设备、后端管理系统和网络传输系统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PACS系统架构PACS系统架构•前端设备:包括影像采集设备、设备接口和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标准。
影像采集设备可以是X光机、CT扫描仪、磁共振成像仪等,它们用于拍摄和生成医学影像数据。
设备接口用以连接和控制前端设备,确保影像数据的正确采集和传输。
DICOM标准确保了不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和管理医学影像数据,包括影像数据库和备份存储系统。
影像数据库采用分布式存储方式,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高可用性。
备份存储系统用于定期备份影像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
•后端管理系统:包括影像检索与浏览、影像处理与分析、数据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
影像检索与浏览模块提供给医生和管理员查看和检索影像数据的界面。
影像处理与分析模块用于对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辅助诊断的功能。
数据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影像数据的存储和备份,包括数据迁移、数据清理等操作。
系统管理模块用于对系统进行配置和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等。
•网络传输系统:负责影像数据的传输和网络安全。
采用高速网络传输技术,保证影像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可靠性。
通过加密和身份验证等安全措施,保护影像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 功能模块PACS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模块:•影像采集:支持多种影像采集设备,如X光机、CT扫描仪、磁共振成像仪等。
【精品】医院PACS系统解决方案

医院P A C S系统解决方案医院PACS系统解决方案目录1. PACS概述 (4)1.1 PACS系统定义 (4)1.2 PACS系统工作流程 (5)1.2.1 RIS登记工作站-患者影像检查登记. (7)1.2.2影像设备拍片 (7)1.2.3 P ACS服务器对影像资料和报告资料进行归档. (8)1.2.4 RIS报告工作站书写影像诊断报告 (8)1.2.5 P ACS工作站 (8)1.3建设PACS系统的意义 (9)2. 实施步骤和原则 (10)2.1 应用为主. (10)2.2 RIS和PACS紧密结合 (10)2.3 根据实际情况, 量力而行 (10)2.4 分步实施. (11)3. 系统功能说明 (13)3.1 DICOM(网关) (13)3.2 PACS服务器, 存储图像, 传输图像 (14)3.3 PACS工作站, 查看图像和报告 (16)3.4 RIS登记工作站,放射科登记 (19)3.5 RIS报告工作站 (20)3.6 刻录工作站 (20)3.7 HIS接口. (21)4. 总结和说明 (21)1. PACS概述1.1 PACS系统定义PACS是英文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的缩写, 译为”医学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 P ACS是有关医学图像的获取、存储、显示、处理、传输和管理的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 首先PACS系统是一个影像资料数据库, 未来的几年来它最终将会取代医院传统影像胶片存储方式, 取而代之的是PACS系统方便, 安全, 高效, 低廉的数字化存储方式, 同时在这个基础上 PACS系统将各种医院影像设备产生的影像资料有机的整合, 形成可以覆盖全院内部以及医院外部的影像资料网络, 在这个网络任何一个节点上, 临床医师可以方便的使用,获取各种影像资料, 有效的提高临床诊疗和医学教学质量.提PACS就不得不提DICOM协议, DICOM是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of Medicine的缩写,它是专门用于医学图像的存储和传输的国际标准名称。
全院级PACS系统

XXXX医院全院级PACS系统规划方案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年度版All Rights Reserved目录第一章XX医院全院PACS系统规划分析 (1)1.1XX医院概况 (1)1.2XX医院全院PACS项目规划基本需求 (1)1.3XX医院全院PACS系统建设规划目标 (1)第二章XX医院全院PACS系统总体设计 (3)2.1规划方案行业标准化设计 (3)2.1.1医院PACS集成与流程标准化设计 (3)2.1.2以SWF设计医院放射科基本工作流程 (5)2.1.3对于不支持MPPS功能的设备处理方法 (6)2.1.4以PIR设计医院维护病人信息一致性流程 (7)2.2金仕达卫宁投标方案可行性、扩展性、先进性 (8)2.2.1PACS/RIS解决方案 (8)2.2.2 PACS/RIS应用软件扩展性 (8)2.2.3严格遵从最新国际标准保证先进性 (8)2.3金仕达卫宁投标软件的易用性和简便性 (9)2.4金仕达卫宁投标系统的安全性 (9)2.5信息系统规划遵循经济性原则 (9)第三章XX医院全院PACS系统规划架构 (10)3.1系统总体架构 (10)3.1.1数据库网络 (10)3.1.2PACS影像存储 (11)3.1.3放射科网络 (11)3.1.4非放射科网络 (11)3.1.5临床科室影像工作站 (11)3.2数据安全设计 (11)3.2.1全面的应用级数据安全保障 (12)3.2.2应急备份与恢复预案 (12)3.3系统性能 (14)第四章金仕达卫宁PACS/RIS系统软件功能特点 (16)4.1全影像科室RIS报告系统功能特点 (16)4.1.1基于消息机制的调度与服务 (16)4.1.2自动分诊 (18)4.1.3自由控制流程 (19)4.1.4结构化的报告 (20)4.1.5诊断报告自动生成 (20)4.1.6广泛、详尽的模板输入和词汇输入 (22)4.1.7精确和强大的查询系统 (25)4.1.8任意界面动态编辑 (26)4.1.9更强大系统设置功能 (29)4.1.10更安全的数据管理机制 (29)4.1.11相关报告及病历查询 (30)4.1.12全面、灵活的权限管理体系 (31)4.2PACS系统功能特点 (32)4.3Tview医学影像处理工作站特点 (33)4.4分诊排队叫号系统功能特点 (36)第五章典型医技科室系统解决方案 (37)5.1放射科系统解决方案 (37)5.1.1放射科基本电子化工作流程 (37)5.1.2系统常用功能列表 (38)5.1.2.1检查预约 (38)5.1.2.2检查登记 (38)5.1.2.3病人分诊 (40)5.1.2.4质控管理 (41)5.1.2.5报告输入 (42)5.1.2.6完整的知识库系统 (44)5.1.2.7危急值流程 (46)5.1.2.8报告打印、审核、发布,随访 (48)5.1.2.9设备管理 (50)5.1.2.10耗材管理 (51)5.3.2.11人员和文档管理 (52)5.1.2.12查询统计 (53)5.1.2.13工作清单(Worklist Provider) (54)5.1.2.14读片会诊 (55)5.1.2.15专家诊断模板库 (56)5.1.2.16 科研教学 (57)5.1.2.17系统管理 (61)5.2超声科系统解决方案 (62)5.2.1超声基本电子化工作流程 (62)5.2.2超声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组成 (62)5.3内镜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65)5.3.1内镜基本电子化工作流程 (65)5.3.2内镜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组成 (66)5.4病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68)5.4.1病理科基本电子化工作流程 (68)5.4.2病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组成 (68)5.5心电、脑电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71)5.5.1心电、脑电基本电子化工作流程 (71)5.5.2心电、脑电息系统基本功能组成 (71)5.6核医学科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74)5.6.1核医学基本电子化工作流程 (74)5.6.2核医学科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74)第六章PACS解决方案 (78)6.1标准符合性 (78)6.2PACS服务器软件常用功能 (78)6.2.1DICOM服务类 (78)6.2.1.1工作清单(Worklist Provider) (79)6.2.1.2影像获取(Store Provider) (80)6.2.1.3胶片打印(Print Provider) (80)6.2.2非DICOM图像采集 (81)6.2.3PACS WEB (82)6.3PACS企业管理器 (84)6.3.1服务器管理 (84)6.3.2存储卷管理 (85)6.3.3工作组管理 (86)6.3.4路由管理 (87)6.3.5工作站管理 (87)6.3.6影像设备管理 (88)6.3.7数据流管理 (89)6.3.8数据流监控 (90)6.3.9数据流规则的子任务监控 (91)6.3.10影像输入监控 (91)6.3.11日志监控 (92)6.3.12服务管理 (93)6.3.13备份管理 (93)6.3.14PACS-RIS关联设置 (94)6.4TView图像处理软件 (95)6.4.1打开影像 (95)6.4.2影像布局 (95)6.4.3影像显示调节 (99)6.4.4影像像是缩放、旋转 (101)6.4.5胸部CAD自动诊断 (103)6.4.6影像信息 (104)6.4.7图像导出 (105)6.4.8影像测量 (106)6.4.9图形采集与处理 (107)6.4.10图文报告 (107)6.4.11三维影像处理功能 (108)6.4.11.1三维重建(MPR) (108)6.4.11.2最大/小密度投影(MIP) (109)6.4.11.3三维容积重建(VR) (110)6.4.11.4三维表面重建(SSD)..............................................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医院影像管理系统pacs建设方案分析

实施效果分析
提高工作效率
PACS系统可以实现医学影像的快速传输、存储和检索, 减少了传统胶片和光盘的流通环节,提高了医生、护士的 工作效率。
优化患者体验
PACS系统可以实现电子病历的快速查阅,医生可以更快 速地了解患者病史和检查结果,从而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 案,提高患者满意度。
提升诊断准确率
PACS系统可以通过高级图像处理技术对医学影像进行精 细化分析,辅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技术实现
根据选定的技术方案,制 定详细的技术实现计划, 包括技术细节、实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 ,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实施方案制定
实施计划
制定详细的PACS系统实施 计划,包括实施时间、实 施步骤、实施人员等。
实施流程
设计PACS系统的实施流程 ,包括系统安装、配置、 调试、测试等环节。
生信息等。
数据库性能优化
为了确保数据库的稳定性和高效 性,需要对数据库进行性能测试
和优化。
服务器建设方案
服务器类型选择
选择通用服务器或专用服务器,根据应用需求和 数据特点来确定。
服务器配置
根据业务需求,配置服务器的CPU、内存、存储 等,确保服务器能够满足应用负载。
服务器网络架构
设计服务器的网络架构,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 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PACS系统可以方便医生进行图像分析和对 比,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精度,从而改善 医疗服务质量。
PACS系统可以提供大量的影像数据,方便 医生进行科研和教学,提高医院的科研能 力。
风险控制方案设计
01
网络安全风险
PACS系统需要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应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进行安全防护。
医院PACS和RIS系统存储系统改造方案

方案二:华为OceanStor90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简要描述
1
虚拟化服务 器
3台
2288H V5 配置2颗英特尔至强金牌5120(2.2GHz/14-core),192GB DDR4内存,2块
600G SAS硬盘,2个GE,4个10GE光口;冗余电源和风扇
2 虚拟化软件 1套
FusionSphere6.x 6颗CPU授权许可(FusionSphere虚拟化套件标准版)
OceanStor 9000 V5
3 NAS存储 1套 5台P36A节点,2颗Kunpeng 920,48 Core@2.6GHz,128G DDR4内存,34块8T SATA硬盘,2块800G SSD盘,2个GE,6个10GE光口
S6720-26Q-LI-24S-AC
4 万兆交换机 2台 S6720-26Q-LI-24S-AC(24个万兆SFP+,2个40GE QSFP+,交流供电),12个10G多 模模块
方案一:华为OceanStor 5510 V5
序号 1 2 3 4
设备名称 数量 虚拟化服务器 3台
虚拟化软件 1套 集中存储 1套 FC交换机 2台
简要描述
型号:2288H V5 配置2颗英特尔至强金牌5120(2.2GHz/14-core),192GB DDR4内存,2块600G SAS硬盘,2个GE,4个10GE光口; 冗余电源和风扇
• RIS:6*300GB SAS硬盘 • PACS:70T (裸容量)
改造需求
• 存储系统:
• 满足未来9年PACS数据存储需求:
• 在线:50T(RIS数据和PACS数据),1年 • 近线:180T(PACS数据),3年 • 离线:400T(PACS数据),5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系统概述
新一代智能化平台架构
根据不同影像类型,自定义工作环境
自由组合各种信息
自行诊断服务器运行状态,自动修复潜在故障
标准化
自适应DICOM和IHE等国际标准
脚本形式存储DICOM标准定义,随DICOM标准升级而自适应新标准,内嵌DICOM 2005版本
覆盖医院各影像科室,具个性化的多种科室业务管理流程集成RIS的广义企业级系统
覆盖登记、分诊、记费、报告生成和分发等内容,与RIS 有机结合
DICOM及非DICOM设备影像全面解决方案
特有的DICOM重建器轻松完成非DICOM影像数据采集
与任何HIS完全融合
采用SOA架构,精确定义服务接口
输入HIS相关数据说明,即可完成数据融合
强大的Web服务功能
丰富的JSP、ASP和Automation等接口,与其他医疗应用系统(医生工作站、手术麻醉系统、ICU系统等)联接,实现无范围限制的影像沟通、使用和分析
全新报告生成模式
一体化、所见即所得的报告,更多权限设置
具有修改痕迹保留功能,自定义报告、模板
挂接Word等模块进行报告打印,实现完全自定义打印
患者安全保障机制的智能化报告,异常报告自动提醒
采用无线和其它关键通讯技术,轻松实现移动、远程会诊及区域医疗等扩展应用
二、影像诊断
采集
DICOM设备
以通讯方式采集影像原始DICOM数据
支持静态和动态影像数据采集
支持2k*2k——16bit采集
非DICOM设备
外接DICOM重建器,将影像转成DICOM3.0格式
支持静态和动态影像数据采集
支持透视采集、曝光采集等多种采集方式
处理
窗宽窗位预设和连续调整窗口准位、直方图、图像均衡、图像平滑处理、边缘增强;对比度调节;正负像旋转、影像黑白反转;
影像水平和垂直翻转;伪彩色绘制与计算、灰阶转换、任意角度旋转;数字减影、图像冻结、图像漫游、无级缩放、局部放大;文字和图形标记;DICOM头信息查询、保存;支持BMP、JPG影像格式转存,AVI 格式转存;DICOM光盘查询;OCR识别
脱机测量:自定义测量工具包,自动或手工定标,生成测量参数,保存测量结果
显示
支持多屏(2—8)和竖屏显示,支持2K*2K显示器
支持动态影像电影方式(25帧/秒)回放、逐帧漫游和冻结
同屏显示同一病人在不同设备检查的多个动态电影图像
支持检查模式、比较模式和打印模式的图像显示
同屏显示多幅影像,显示矩阵自定义,最高显示9×9幅
多屏显示同一病人的不同序列图像或不同病人的图像进行会诊;同屏分格显示病人不同体位、不同设备的影像
多屏幕显示及处理支持最多8个屏幕同时进行DICOM图像的浏览,可以同时或分别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操高分辨率显示图像支持不同分辨率的不同大小显示,避免发生浏览器在高分辨率下字体过小的情况
三、存储/管理
根据数据的类型,自动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数据存放在最合适的存储设备上,真正满足医生对影像和信息的实时所需
支持DICOM存储、DICOM查询、DICOM应答、产生工作清单列表(WorkList)、实现DICOM文件的传送、接收、转发、调度、检索、查询和DICOM光盘刻录等功能;提供SCU、SCP,如Query/Retrieve 等服务
支持影像数据的长期存储管理(LTSM)和短期存储管理(STSM)
提供影像有损和无损压缩(JPEG/MPEG/WAVELET/JPEG2000)
采用数据库方式管理影像及数据;支持多种方式查询检索(病人姓名、住院号、检查号、ID号、检查科室、检查医生、影像设备等)
具有用户管理、字典管理、权限管理、系统设置和系统维护功能
在数据库建立病人ID号与影像内容及存储位置对照表,电子病历化管理;后台自动统计病人信息和医生工作量
提供病案保存功能,能够将病人每次检查及体检的资料与图像归档
按顺序、年、月、日对光盘资料进行编号归档,便于调阅及传送
可从Intranet和Web Server上获取DICOM影像
支持影像调出、转存、删除和图像迁移功能
四、影像诊断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