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名句及哲学观点

合集下载

描写哲学的名言名句

描写哲学的名言名句

描写哲学的名言名句
哲学的名言名句。

1. “知识就是力量。

” 弗朗西斯·培根。

在哲学中,知识被视为最强大的武器。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人们才能获得力量,去改变自己和世界。

2. “我思故我在。

” 笛卡尔。

这句名言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

哲学告诉我们,思考是认识自己和世界的第一步,只有通过思考,人们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和意义。

3. “人生苦短,学问无穷。

” 鲁迅。

这句名言提醒人们,人生虽然短暂,但学问却是无穷无尽的。

哲学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追求真理和智慧,才能让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4. “行动是智慧的果实。

” 威廉·莎士比亚。

在哲学中,行动被视为智慧的体现。

只有通过行动,人们才能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和世界。

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孔子。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知识的第一步就是承认自己的无知。

只有通过谦逊和虚心,人们才能真正地获取知识和智慧。

哲学的名言名句,不仅是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思想的精华。

它们激励着人们不断地追求真理和智慧,不断地改变自己和世界。

人生哲学经典名言名句

人生哲学经典名言名句

人生哲学经典名言名句1. 生活的价值在于探索和成长。

2. 来自内心的善良和宽容是人生的真正财富。

3.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使命和目标,需要发现和追求。

4. 坚持梦想,即使遭遇困难也不放弃。

5.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外在的物质。

6. 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

7. 失败并不代表终结,而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8. 社交关系的质量胜过数量。

9. 真正的强者是能够拥抱并超越自己的人。

10. 自律和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11. 感恩和关爱他人是实现幸福的途径之一。

12. 真爱是无私的奉献,而不是占有和控制。

13. 沉思和思考是提升智慧的途径。

14. 真正的自由来自于内心的宽容和接纳。

15. 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要合理安排和利用。

16. 知识是无止境的,要持续学习和探索。

17. 心灵的平静来自于内心的宁静。

18. 谦逊与谦和是人生的美德。

19. 善良和正直是永恒的价值。

20. 对批评和挑战保持开放的心态,以便成长和改善。

21. 勇气和毅力是战胜困难和逆境的关键。

22. 感受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是增加幸福感的途径。

23. 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共享是重要的人生意义。

24. 接受自己的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25. 创造和追求个人价值是实现人生意义的途径之一。

26. 尊重他人的独立和自由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石。

27. 坚持正义和公平,不可偏私和作弊。

28. 分享和帮助他人是人类共同进步的基础。

29. 没有目标和追求的生活是缺乏动力和意义的。

30. 接纳和宽容各种观点和信仰,以建立和谐共处的社会。

31. 人生需要有理想和信念,以激励和指引自己前行。

32. 心存善意和善良对待他人,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3. 心灵的宁静来源于接纳和和谐的内在世界。

34. 勇敢追求个人热爱和激情,实现自我价值。

35. 每天都要用心感受生活,尽量减少怨恨和抱怨。

36. 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来自于修复心灵的创伤和痛苦。

37. 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是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世界公认十大哲学家名言名句

世界公认十大哲学家名言名句

世界公认十大哲学家名言名句世界公认十大哲学家名言名句1.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作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笛卡尔深刻地探讨了人类的本质和存在方式。

他提出的这句名言意指:明确自我存在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现实。

2. "爱因斯坦时空相对论"-爱因斯坦阐释现代物理学的爱因斯坦,发现了时间与空间之间的奥秘,他的相对论理论是人类认知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3. "天真者以为他已了解了一切;愚蠢者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伏尔泰这句名言反映了人类对自我认知和审慎分辨的需求。

只有深刻认识到自我的不足和局限,才能够更好地探索外界的领域,实现认知上的跨越式发展。

4. "自由、平等、博爱"-伏尔泰伏尔泰没有局限在个人领域的思考,他的这句名言针对随时随地不同受众,它是所有进步思想的源头之一。

自由、平等、博爱三个关键词,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也是世界范围内没有机会的情况下良知和道德的源头。

5. "人民无所依,洒尽血沾衣"-张宗祥这句名言出自《保路会歌》,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首反抗外来侵略的歌曲。

它反映了人民渴望温饱和和平的内心,又展现了他们为了自由和尊严而英勇抗争的决心。

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易经》是一部中国传统哲学经典,它深刻地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句名言点明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选择和坚持,它强调了奋发向上和诚实谦虚的品质。

7.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文献之一,它反映了道家的理念和思想。

这句名言旨在表达了宇宙万物皆有其讲究,一切皆追求动静互相平衡,而人应当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

8. "孔子望城而彻"-孔子作为中国孔子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关注到的是文化发展和人类关系领域。

描写哲学的名言名句

描写哲学的名言名句

描写哲学的名言名句
哲学的名言名句。

1. “知识就是力量。

” 弗朗西斯·培根。

2. “生活就是学问。

” 柏拉图。

3. “思考是人类最高尚的活动。

” 亚里士多德。

4. “我思故我在。

” 笛卡尔。

5. “真理就是美,美就是真理。

” 约翰·凯茨。

6. “人生苦短,学问无穷。

” 伏尔泰。

7. “宁可站着死,不要跪着活。

” 张海迪。

8. “得意忘形,失意忘形。

” 庄子。

9. “知识改变命运。

” 爱因斯坦。

10. “行动是智慧之母。

” 赫拉克利特。

这些名言名句都体现了哲学对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深刻影响。

它们鼓励人们追求知识,思考生活的意义,坚持真理和美的追求,以及通过行动来实现智慧。

哲学的名言名句激励着人们不断地探索、思考和行动,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名言名句及哲学观点

名言名句及哲学观点

谚语、典故、语录精析1.“心外无物”。

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

意识之外无物。

这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主观唯心主义。

2.“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

也就是说要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3.“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为主宰。

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即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

4.“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便无他物,亦无间隙。

天之象,地之形,皆其范围也”。

(王夫之)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在物质世界之外不存在另一个精神世界。

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这就肯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又如:“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理”(精神)不能脱离“气”而存在。

以上都坚持了唯物主义。

5.“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

(心这个器官的职能是思考,思考便能得到真理真相,不思考便得不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荀子)、“人的记忆皆在脑”三者的共同点是主观唯心主义。

6.“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天”可以作两种解释。

一是,迷信色彩极其浓厚的“天”,是神的象征,主宰世间的一切。

二是,对宇宙及其运行规律的最高抽象,规律是不可违反的。

因而,“成事在天”可以唯物地解释,也可以唯心地解释。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合理之处。

“谋事在人”,强调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事在天”,强调规律和条件的重要性。

7.“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8.“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

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9.“掩耳盗铃”。

描写哲学的名言名句

描写哲学的名言名句

描写哲学的名言名句
哲学的名言名句。

1. "人生苦短,学问无穷。

" ——鲁迅。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孔子。

3. "知识就是力量。

" ——培根。

4. "思考是人类最高的活动。

" ——柏拉图。

5.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 ——切·格瓦拉。

6. "学问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 ——伏尔泰。

7. "知识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

" ——笛卡尔。

8. "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作品。

" ——爱默生。

9.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 ——屈原。

10. "活着就是为了思考,思考就是为了活着。

" ——笛卡尔。

哲学的名言名句,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


们鼓舞人们勇敢思考,勇敢探索,勇敢改变。

它们告诉我们,知识
是无穷的,学问是永恒的,思考是至高无上的。

在人生的旅途中,
让这些名言名句成为我们的指南针,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描写哲学的名言名句

描写哲学的名言名句

描写哲学的名言名句
哲学的名言名句。

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孔子。

这句话告诉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同样重要,因为这意
味着我们有着谦逊的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望。

2.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李清照。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中的美好不应该只在初次见面时被珍视,而是应该在岁月的打磨中被更加珍惜。

3. "知识就是力量。

" 培根。

这句话告诉我们,知识是一种强大的武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
问题,改善生活,甚至改变世界。

4.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 屈原。

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不应该只是为了生存而过,还应该追求内心的诗意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5. "知足常乐。

" 庄子。

这句话告诉我们,满足于现状,能够感到快乐,这是一种智慧和修养。

经典人生哲学名言名句80句

经典人生哲学名言名句80句

经典人生哲学名言名句80句1. “生活就像骑自行车,必须向前走,否则就会失去平衡。

”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2. “人生有两天是不能改变的:昨天和明天。

只有今天才属于你,所以珍惜每一天。

” - 李小龙3. “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不是终结。

关键是继续前进。

” - 温斯顿·丘吉尔4. “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追求自己渴望的目标。

” - 约翰·F·肯尼迪5. “人生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比赛,不要仅仅为了速度而忽视了享受过程。

” - 瑞安·霍利迪6. “真正的力量在于掌握自己,而不是征服他人。

” - 列宁7. “不要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而是用什么方式让它变得有意义。

” - 密斯·范·德·罗8. “让我们成为改变世界的人,而不是被世界改变的人。

” - 纳尔逊·曼德拉9. “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 - 乔治·巴顿10. “真正的幸福不是取决于你拥有什么,而是取决于你是什么。

” - 奥斯卡·王尔德11. “生活是一种冒险,勇敢者才能收获真正的快乐。

” - 纳皮尔·纳吉·沙希德12. “要想变得强大,首先要相信自己可以。

” - 爱迪生13. “人生是一座舞台,我们是自己的导演。

” - 威廉·莎士比亚14. “成功的关键在于专注于你想要的东西而不是害怕你害怕的东西。

” - 马克·扎克伯格15. “你不能选择你的过去,但你可以选择你的未来。

” - 纳皮尔·纳吉·沙希德16. “生活是一场比赛,你要比之前更好地走完每一个阶段。

” - 迈克尔·乔丹17. “真正的力量在于控制自己的思想。

” - 马库斯·奥勒留18. “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梦想,然后努力去实现它们。

” - 史蒂夫·乔布斯19.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在自己的道路上要坚持走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谚语、典故、语录精析1.“心外无物”。

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

意识之外无物。

这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主观唯心主义。

2.“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

也就是说要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3.“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为主宰。

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即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

4.“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便无他物,亦无间隙。

天之象,地之形,皆其范围也”。

(王夫之)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在物质世界之外不存在另一个精神世界。

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这就肯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又如:“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理”(精神)不能脱离“气”而存在。

以上都坚持了唯物主义。

5.“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

(心这个器官的职能是思考,思考便能得到真理真相,不思考便得不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荀子)、“人的记忆皆在脑”三者的共同点是主观唯心主义。

6.“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天”可以作两种解释。

一是,迷信色彩极其浓厚的“天”,是神的象征,主宰世间的一切。

二是,对宇宙及其运行规律的最高抽象,规律是不可违反的。

因而,“成事在天”可以唯物地解释,也可以唯心地解释。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合理之处。

“谋事在人”,强调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事在天”,强调规律和条件的重要性。

7.“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8.“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

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9.“掩耳盗铃”。

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

又如,“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亦属此义。

1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说明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又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也含有这个道理。

1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说明同对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

属于物质决定意识的范畴。

12.“有志者,事竟成”。

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会推动事物的发展进程;反之,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13.“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缜)。

说明人的肉体与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

形存神存,形谢神灭,这是唯物主义观点。

又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是说宇宙间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亦属唯物论。

1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意指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它不因为尧是圣王而存在,也不因为桀是暴君而消亡。

又如,“鸿雁出塞北,举止万余里。

冬季食南稻,春日复北翔(注:此句是规律的外在现象,并不是规律..)”表明生物的运动都是遵循着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规律。

15.“揠苗助长”。

说明生物成长过程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试图用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性,必然要受到惩罚。

又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等亦属此类。

16.“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否则,就不能成功。

17.“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说明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在规律的指导下,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18.“量力而行”。

是说在实际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做力不能及而勉强要做的事。

1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是指客观事物不断地变化、发展,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就必须破除旧观念,破除迷信盲从;实事求是就是说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规律性,按规律办事。

这两者是统一的,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思想就不可能解放;反之,思想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也就谈不上实事求是了。

2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说明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21.“刻舟求剑”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观点。

22.“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

说明客观事物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的。

与此相反,有人提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走向了极端,否定了相对静止,是一种相对主义诡辩论。

2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比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的认识是通过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而获得的,离开了实践,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又如,“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不打不相识”等,都是讲的这个道理。

2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此句比喻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精神财富的来源,也是各种艺术活动的源泉。

离开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所提供生动活泼的素材,任何创作都会成为死水一潭。

25.“书到用时方恨少”。

是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到实践中才会发现自己的知识的不足,从而激励自己不断地追求知识,扩展视野,深化认识。

正如恩格斯说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又如,“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学然后知不足”等,同属此理。

26.“学以致用”。

是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们认识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

所以,那种“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7.“事实胜于雄辩”。

是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只有实践才能把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并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又如,“说了不算,做出来再看”、“路遥识马力,日久见人心”等,同属此理。

28.“苦尽甘来”。

是说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不怕苦,不怕累,敢与困难作斗争,才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又如,蒲松龄落第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同属此理。

29.“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违背“真理是唯一的”,不存在反映同一对象的相互矛盾的不同真理。

30.“唇亡齿寒”。

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事物内部和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同唇齿相依。

又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同属此理。

31.“竭泽而渔”。

违背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看不到事物之问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事物前后相继发展过程的长远利益。

又如“杀鸡取卵”、“毁林种田”等,同属此类。

3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说明事物遗传中的一种必然联系,又如: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也是说明这个道理。

33.“看相知命”。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把两种互不相干的事情强拉硬扯在一起,主观臆造出一种客观不存在的“联系”。

又如:“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彗星—不祥之兆”等,同属此类。

34.“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这是说全局与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

局部离不开整体,否则,就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所以想问题、办事情,必须着眼整体、顾全大局。

又如,“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等,同属此理。

35.“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这是说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

否则,往往因局部的失败而酿成全局的失败。

又如,“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也是这个意思。

36.“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

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又如,“后生可畏”、“后来者居上”以及韩非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等37.“固步自封”。

违背了发展的观点。

看不到事物的变化、发展,而是用静止的观点对待事物。

又如:“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以及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都属于静止的观点。

38.“活到老。

学到老。

活一世,经不了”。

比喻客观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实践和认识也是随之变化发展的。

静止的观点,无所作为的观点都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3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是说在虚心学习间接经验、认真读书的同时,一定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因为间接经验诚然宝贵,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消化、运用、检验和发展。

又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强调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40.“相反相成”。

是指事物内部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矛盾。

又如,“相辅相成”与此同理。

4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原理,既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又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

”等都包含着矛盾同一性原理。

4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原理。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又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等同属此类。

43.“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违背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是用一种片面观点看问题,搞一点论,否定两分法。

44.“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孤立的观点,违背了联系的观点。

45.“对症下药”。

符合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又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及“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万物无相异”等都包含了这一原理。

46.“对牛弹琴”。

比喻不分对象,用同一方式对待不同的事物,违背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又如,“张冠李戴”、“照搬照抄”、“一刀切”、“一风吹”等同属此类。

47.“画龙点睛”。

是说在工作中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

符合主要矛盾的原理。

又如,“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等同属此理。

48.“荷花虽好,也要绿叶相扶”。

比喻人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但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因为次要矛盾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又如,“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等亦属同理。

49.“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违背了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

不分主次,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

又如,“眉毛胡子一把抓”,亦属此类。

50.“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

毛泽东同志常常以此来比喻成绩与错误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