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产品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玻璃钢罐检查标准

玻璃钢罐检查标准

玻璃钢罐检查标准
玻璃钢罐是一种常用的贮存和输送化学品、液体、气体等介质的容器,具有轻质、耐腐蚀、耐高温、绝缘等特点。

为了确保使用安全,对玻璃钢罐进行定期检查非常必要。

下面是玻璃钢罐检查的一些标准和要求:
1. 罐体外部检查:应检查罐体外表面是否有腐蚀、划痕、碎裂、漏涂等情况。

2. 罐体内部检查:应检查罐体内表面是否有腐蚀、裂纹、毛刺、麻点等情况。

3. 记录检查结果:检查人员应根据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并在罐体上标识出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情况和下次检查时间等信息。

4. 检查注意事项:检查时应注意个人安全,如戴上手套、眼镜等防护装备,注意防止火源等,以免发生事故。

5. 检查频率:检查频率一般要根据容器使用情况和规范要求确定,通常要求每三年对罐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以上标准和要求仅供参考,具体的玻璃钢罐检查标准要根据罐体的类型、使用情况和规范要求等进行制定。

同时,要求在每次使用前检查罐体是否存在泄漏,是否符合准入标准等。

任何问题都应及时处理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和罐体的有效性。

玻璃钢电火花检验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玻璃钢电火花检验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玻璃钢电火花检验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玻璃钢是一种由玻璃纤维和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轻质、耐腐蚀、耐高温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电火花检验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材料表面的缺陷和杂质。

玻璃钢电火花检验标准是对玻璃钢材料进行质量评定的重要标准,有效保障了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玻璃钢电火花检验标准的重要性、内容和应用,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玻璃钢材料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组织形式进行编排和展开,以便清晰地传达文章的主旨和内容。

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端,通常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概述部分介绍了文章要探讨的主题和问题,引起读者的兴趣;文章结构部分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为读者提供了整体的框架;目的部分明确了文章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包括玻璃钢电火花检验标准的重要性、内容和应用。

在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玻璃钢电火花检验标准的背景、原理、要求等方面,以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和意义。

- 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对论述进行概括和归纳,明确表达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展望部分展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向,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文章的主旨和重要性。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文中所要表达的论点和观点。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玻璃钢电火花检验标准的重要性、内容和应用,以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这一检验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对玻璃钢电火花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一标准来检验和评估玻璃钢制品的质量和性能,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安全隐患,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玻璃钢电火花检验标准,为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玻璃钢的国家质量标准

玻璃钢的国家质量标准

GB/T 1747.0—1998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GB/T 1836.9—2001玻璃纤维无捻粗纱GB/T 1837.0—2001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GB/T 1837.1——2001连续玻璃纤维纱GB/T 1837.2—2001玻璃纤维导风筒基布GB/T 1837.3—2001印制板用 E玻璃纤维布QB/T1476--1992 玻璃钢钓鱼竿GB/T 3139-2005玻璃钢导热系数试验方法GB 13117-91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GB/T 7190.1-199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GB/T 7190.2-199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GB/T 8237-2005 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GB/T 13095.1-2000 整体浴室GB/T 13095.2-2000 整体浴室类型和尺寸系列GB/T 13095.3-2000 整体浴室 防水盘GB/T 13095.4-2000 整体浴室试验方法GB/T 14205-199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养殖船GB/T 14206-2005 玻璃纤维增强聚酯波纹板GB/T 14354-1993 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食品容器GB/T 15568-1995 通用型片状模塑料(SMC)JC 552-1994 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压力管JC/T 553-1994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离心通风机JC/T 587-1995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贮罐JC/T 658.1-199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水箱第1部分:SMC组合式水箱JC/T 658.2-199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水箱第2部分:手糊成型整体式水箱JC 692-1998 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壳体JC/T 695-1998 离心浇铸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夹砂管JC/T 696-1998 离心浇铸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夹砂管管件JC/T 717-1990(1996) 地面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原ZB Q23 004-1990)JC/T 718-1990(1996) 玻璃纤维增强聚酯树脂耐腐蚀卧式容器(原ZB Q23 005-1990) JC/T 779-2000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浴缸JC/T 783-2004 玻璃纤维增强改性酚醛塑料球阀JC/T 838-1998 玻璃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夹砂压力管JC/T 941-2004 门、窗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挤中空型材JC/T 944-2005 彩喷片状模塑料(SMC)瓦JC/T 988-2006 电缆用玻璃钢保护管JC/T 1009-2006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检查井盖JC/T 1010-2006 卫星地球接收站用片状模塑料(SMC)天线反射面二、基础标准GB/T 3961-1993 纤维增强塑料术语三、方法标准GB/T 144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T 1447-2005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8-2005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1450.1-2005 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T 1450.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冲压式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T 1451-2005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GB/T 1452-2005 夹层结构平拉强度试验方法GB/T 1453-2005 夹层结构或芯子平压性能试验方法GB/T 1454-2005 夹层结构侧压性能试验方法GB/T 1455-2005 夹层结构或芯子剪切性能试验方法GB/T 1456-2005 夹层结构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1457-2005 夹层结构滚筒剥离强度试验方法GB/T 1458-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拉伸试验方法GB/T 1461-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剪切试验方法GB/T 146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GB/T 1463-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T 1464-2005 夹层结构或芯子密度试验方法GB/T 2567-1995 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T 2568-1995 树脂浇铸体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2569-1995 树脂浇铸体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2570-1995 树脂浇铸体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2571-1995 树脂浇铸体冲击试验方法GB/T 257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平均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GB/T 2573-19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大气暴露试验方法GB/T 2574-19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湿热试验方法GB/T 2575-19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耐水性试验方法GB/T 257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树脂不可溶分含量试验方法GB/T 2577-200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T 2578-1989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制作方法GB/T 313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GB/T 3140-2005 纤维增强塑料平均比热容试验方法GB/T 3354-1999 定向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3355-2005 纤维增强塑料纵横剪切试验方法GB/T 3356-1999 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3362-2005 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3363-1982 碳纤维复丝纤维根数检验方法(显微镜法)GB/T 3364-1982 碳纤维直径和当量直径检验方法(显微镜法) GB/T 3365-1982 碳纤维增强塑料孔隙含量检验方法(显微镜法) GB/T 3366-1996 碳纤维增强塑料纤维体积含量试验方法GB/T 3854-2005 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GB/T 3855-2005 碳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T 3856-2005 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平板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3857-2005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 GB/T4944-200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层合板层间拉伸强度试验方法。

玻璃钢盖板国标

玻璃钢盖板国标

玻璃钢盖板国标
玻璃钢盖板国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称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盖板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检验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盖板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适用于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以热固性树脂为粘结剂制成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盖板。

在外观质量方面,标准规定了玻璃钢盖板的表面应平整、无气泡、无裂纹、无脱层和无明显划痕等要求。

尺寸偏差方面,标准规定了玻璃钢盖板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参数的允许偏差范围,以保证产品的互换性和一致性。

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检验方法,包括外观质量的目视检验和尺寸偏差的测量检验。

检验应在产品出厂前进行,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总之,玻璃钢盖板国标是为了规范玻璃钢盖板的生产和检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而制定的一项国家标准。

它不仅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也有利于促进玻璃钢行业的发展。

玻璃钢盖板标准规范最新

玻璃钢盖板标准规范最新

玻璃钢盖板标准规范最新玻璃钢盖板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民用领域的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玻璃钢盖板标准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最新的玻璃钢盖板标准规范内容:1. 材料要求玻璃钢盖板应使用优质树脂和玻璃纤维作为主要原材料,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2. 力学性能标准- 弯曲强度:不小于100 MPa- 压缩强度:不小于150 MPa- 冲击韧性:不小于20 J/m3. 外观质量要求- 表面应平整,无明显凹凸、裂纹或分层现象。

- 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色差。

- 边缘应光滑,无毛刺或锐角。

4. 尺寸精度- 长度和宽度的公差应控制在±2mm以内。

- 厚度的公差应控制在±0.5mm以内。

5. 加工工艺- 采用先进的拉挤或模压工艺,确保产品结构均匀,性能稳定。

- 表面处理应采用防滑、耐磨材料,以提高使用安全性。

6. 耐腐蚀性能- 应能承受常见的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侵蚀,保持性能不下降。

7. 耐老化性能- 产品应能在户外环境下使用5年以上,不出现明显老化现象。

8. 安装要求- 盖板安装应牢固,无松动现象。

- 连接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保证长期稳定性。

9. 环保要求- 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产品应符合环保标准。

10. 检验与验收- 产品出厂前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力学性能、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等。

- 用户在验收时应根据本规范进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随着玻璃钢盖板应用的不断深入,本规范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

希望本规范能为玻璃钢盖板的生产和使用提供指导和帮助。

玻璃钢储罐执行标准

玻璃钢储罐执行标准

玻璃钢储罐执行标准
玻璃钢储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石油、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储存器具。

为确保玻璃钢储罐的制造、检验、使用等方面的质量和安全,国内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一、制造标准
1、GB/T 21238-2007《生产植物酸处理常温常压玻璃钢船舶储罐的技术要求》:此标准规定了生产植物酸处理常温常压玻璃钢船舶储罐的技术要求,包括生产所需的材料、工艺流程、制造和质量检验等内容。

2、GB/T 19463-2004《液体输送用玻璃钢管道及附件》:此标准规定了液体输送用玻璃钢管道及附件的构造及制造要求。

其中包括材料、制造工艺、运输、存储、检验等方面的要求。

二、检验标准
1、GB/T 28168-2011《化学设备与用品玻璃钢制设备检验标准》:此标准确定了玻璃钢制化学设备的检验方法及要求,包括制造前的准备、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控制和设备质量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2、HG/T 2538-2016 《玻璃钢储罐》:这个标准适用于玻璃钢储罐的制造、质量检验和使用,对玻璃钢储罐的材料、制造、安装、测试、使用及维护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并规定了玻璃钢储罐的型号、规格与容积等指标标准。

三、使用标准
2、GB 17421-1998 《压力容器单元式玻璃钢压力容器》:此标准是对单元式玻璃钢压力容器的规范,包括它的各种结构型式、尺寸、设计、制造和检验等方面的要求,为玻璃钢制压力容器使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玻璃钢的国家质量标准

玻璃钢的国家质量标准

GB/T —1998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GB/T —2001玻璃纤维无捻粗纱GB/T —2001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GB/T ——2001连续玻璃纤维纱GB/T —2001玻璃纤维导风筒基布GB/T —2001印制板用E玻璃纤维布QB/T1476--1992 玻璃钢钓鱼竿玻璃钢导热系数试验方法GB/T 3139-2005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GB 13117-91GB/T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B/T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B/T 8237-2005 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GB/T 整体浴室GB/T 整体浴室类型和尺寸系列GB/T 整体浴室防水盘GB/T 整体浴室试验方法GB/T 14205-199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养殖船GB/T 14206-2005 玻璃纤维增强聚酯波纹板GB/T 14354-1993 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食品容器GB/T 15568-1995 通用型片状模塑料(SMC)JC 552-1994 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压力管JC/T 553-1994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离心通风机JC/T 587-1995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贮罐JC/T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水箱第1部分:SMC组合式水箱JC/T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水箱第2部分:手糊成型整体式水箱JC 692-1998 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壳体JC/T 695-1998 离心浇铸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夹砂管JC/T 696-1998 离心浇铸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夹砂管管件JC/T 717-1990(1996)地面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原ZB Q23 004-1990)JC/T 718-1990(1996)玻璃纤维增强聚酯树脂耐腐蚀卧式容器(原ZB Q23 005-1990)JC/T 779-2000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浴缸JC/T 783-2004 玻璃纤维增强改性酚醛塑料球阀JC/T 838-1998 玻璃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夹砂压力管JC/T 941-2004 门、窗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挤中空型材JC/T 944-2005 彩喷片状模塑料(SMC)瓦JC/T 988-2006 电缆用玻璃钢保护管JC/T 1009-2006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检查井盖JC/T 1010-2006 卫星地球接收站用片状模塑料(SMC)天线反射面二、基础标准GB/T 3961-1993 纤维增强塑料术语三、方法标准GB/T 144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T 1447-2005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8-2005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T 纤维增强塑料冲压式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T 1451-2005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GB/T 1452-2005 夹层结构平拉强度试验方法GB/T 1453-2005 夹层结构或芯子平压性能试验方法GB/T 1454-2005 夹层结构侧压性能试验方法GB/T 1455-2005 夹层结构或芯子剪切性能试验方法GB/T 1456-2005 夹层结构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1457-2005 夹层结构滚筒剥离强度试验方法GB/T 1458-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拉伸试验方法GB/T 1461-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剪切试验方法GB/T 146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GB/T 1463-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T 1464-2005 夹层结构或芯子密度试验方法GB/T 2567-1995 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T 2568-1995 树脂浇铸体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2569-1995 树脂浇铸体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2570-1995 树脂浇铸体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2571-1995 树脂浇铸体冲击试验方法GB/T 257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平均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GB/T 2573-19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大气暴露试验方法GB/T 2574-19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湿热试验方法GB/T 2575-19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耐水性试验方法GB/T 257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树脂不可溶分含量试验方法GB/T 2577-200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T 2578-1989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制作方法GB/T 313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GB/T 3140-2005 纤维增强塑料平均比热容试验方法GB/T 3354-1999 定向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3355-2005 纤维增强塑料纵横剪切试验方法GB/T 3356-1999 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3362-2005 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3363-1982 碳纤维复丝纤维根数检验方法(显微镜法)GB/T 3364-1982 碳纤维直径和当量直径检验方法(显微镜法)GB/T 3365-1982 碳纤维增强塑料孔隙含量检验方法(显微镜法)GB/T 3366-1996 碳纤维增强塑料纤维体积含量试验方法GB/T 3854-2005 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GB/T 3855-2005 碳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T 3856-2005 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平板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3857-2005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GB/T4944-200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层合板层间拉伸强度试验方法。

玻璃钢管道质量检测标准

玻璃钢管道质量检测标准

玻璃钢管道质量管理考核方法为了提高玻璃钢管道的产品质量管理,标准产品的质量标准,维护公司的产品形象,进一步提升技质部门的质量管理水平,做到奖罚清楚,权责明确,充分调开工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效劳意识,现制定如下的质量考核标准:(一)内衬层1.彻底清理模具,确保模具的平滑、光洁。

脱模环上不得有树脂胶块,且脱模环的安装位置必须合理到位。

模具上涂抹的石蜡要均匀,不得出现白色积蜡现象。

树脂、促进剂、固化剂的质量比严格按照设计比例进展配比。

2.缠绕聚酯薄膜时,钟型头缠窄薄膜,且其搭接为50%,管体缠宽的薄膜,搭接为10%,缠外表毡、针织毡、网格布时要求张力大小适中,搭接均匀,搭接为其宽度的10%,严禁出现起皱、漏搭、高搭、及松弛现象。

3.在薄膜、外表毡、针织毡、网格布的外表淋涂树脂时,要求树脂均匀分布,不得有未淋到的现象,同时还要求淋涂的树脂要完全浸透,不得出现干斑的现象,发现干斑,应及时补充树脂。

4.在分别缠绕完短切毡、网格布后要及时用压辊赶走管体内部的气泡,防止因过多的气泡产生的应力集中,以及管体的不平整,不光滑现象。

确保内衬的缠绕长度,严禁超出规定的长度。

允许其尺寸误差不超过40mm。

5.待内衬层完全固化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缠绕工序,其固化标准为,用手指按时6.以上制作内衬的过程中,针对每根管道的制作,如有违反上述操作规程,每违反一项扣除0.1分。

依次累加,每根管子的质量达标要求由质检员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做详细记录〔具体见表1〕并做好统计上报工作。

〔二〕构造层1.对固化好的内衬层进展加砂与玻璃钢缠绕处理,用纯的玻璃钢钢对管道的承口、插口缠绕时,需用刮板将多余的树脂轻轻刮下,同时确保玻璃钢缠绕纱在承插口部位的平滑、光整性,要对承口、插口的宽度、厚度进展准确的控制。

严禁因承插口尺寸过大而造成的缠绕纱、树脂的浪费。

〔具体尺寸见表2〕质检员应及时对加砂后的管体周长进展准确的测量,确保其控制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具体尺寸见表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钢产品检验标准
1.目的
规范玻璃钢产品外观及性能的通用检验规范,使QC检验人员准确地、更快地掌握玻璃钢产品的检验,保证产品品质。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玻璃钢车间所有玻璃钢制成品的质量检验。

3.职责
3.1品质部:依本标准进行检验与测试;
3.2生产部:依本标准进行产品生产;
3.3资材部(仓库):依本标准进行仓存。

4.作业程序
4.1检验场地:玻璃钢生产车间;
4.2检验工具:铅笔、卷尺、
4.3外观检验环境:
视力要求检验光源观测距离观测角度矫正1.0以上640-870 Lux间的不单一的光源下或40W的灯光下650mm 45º±15º
5.缺陷分类
5.1致命缺陷(CR):开裂、明显变形;
5.2严重缺陷(MAJ): 属功能性缺陷,外观不符合检验标准规定
5.3轻微缺陷(MIN):属外观轻微缺陷,非严重缺点或者主要缺点,不影响使用或装配;
5.4缺陷度量代码:N: 数目 D: 直径mm L:长度mm H:深度mm W:宽度mm S:面积mm2 J:间距mm
5.5.外观面区域划分:
①A级面:客户使用产品时能一眼就看到的面;
②B级面:客户使用产品不太容易看到的面,例如:车顶、踏板处;
③C级面:产品组装后不可见的面,例如:车身底;
B级面
C级面
B级面
A级面
6.检验标准
6.1材料检验:
6.1.1用于制造玻璃钢的树脂及玻璃纤维、布等增强材料应为研发部认可的材料;
6.1.2供应商应向我司提交每一批次的材料出厂合格证及材料性能试验报告;
6.1.3树脂应为通用型不饱和聚酯树脂,超过贮存期的树脂不允许继续使用;
6.1.4加入树脂中的各种固化剂(包括引发剂和促进剂)、颜料、填料等添加剂应按规
定的标准,不能明显影响树脂及玻璃钢固化后的各项性能;
6.1.5预埋件一般采用与树脂胶接良好的闭孔结构的木材、铁板、方管等材料。

木材应
充分干燥,湿度不大于18%;
6.2外观检验:
缺陷定义:
1)异物(杂质):因异物或跟产品不是同一种物质所造成的点状突起物。

2)气泡:玻璃钢成型过程中包含空气或水汽的圆球。

3)拉伤:因模具问题,脱模时造成产品边缘地方有拉伤,造成边缘凸起。

4)气纹:因成型不当造成表面出现波浪状或线状条纹。

5)披锋(毛边):产品在沿着合模线及角落处形成的成型挤料或突出物。

6)缩水:因成型不当或结构问题造成表面之凹陷。

7)变形:产品因为某种原因造成产品弯曲不平。

8)开裂:材料裂开。

9)龟裂:因为外力产生的开裂。

10)分层:玻璃钢层剥皮。

11)针孔:材料上有孔或空洞。

12)分模线:模具结合处产生较明显的一条线,常由后期处理不认真引起。

6.3 原材料检验:核实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材料性能试验报告; 6.4 预埋件检验:
预埋件不可遗漏,材质、规格、数量、预埋位置应符合各个产品工艺标准中的要求。

6.5 切割开孔打磨检验标准: 6.6 外观检验标准:
NO . 缺陷 接收标准
1 孔位倾斜 不影响零部件安装
2 过切 装配组装后间隙不超过标准
3 孔位不规整 不影响孔位的功能实现
4 位置不对 不影响零部件安装
5 边沿打磨 打磨倾角必须是向车身内倾斜,保证外表面光滑 6
顶棚打磨
边缘不刮手无凹坑凸点,线条平整流畅
NO.
缺陷
缺陷大小
限度
A 面
B 面
C 面
1 凹痕、凹点
1≦S <2 3
不列入缺点
2≦S <3
1 3
不列入缺点
数 3≦S <5
不允许 2
不列入缺点
数 5≦S <7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列入缺点
数 7≦S <10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列入缺点
7.检验规则:
7.1本标准采用全数检验,产品经QC 检验合格后才能作为合格品交付下一工序。

7.2检验项目:原材料检验、预埋件检验、开孔检验、外观检验。

7.3组批:检验以同一时间生产的为一批。

8.运输、贮存:
8.1运输:运输过程中产品应避免剧烈振动、冲击和潮湿,避免受重压和机械损伤。

8.2贮存: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无腐蚀性物质的仓库内。

9 相关文件
5.1《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5.2 《不合格控制程序》。


S ≧10
不允许
两处凹痕﹐ 凹点间隔50mm 以上,否则为MA 。

2
凸点、颗粒、
麻点
S <0.1
不列入缺点数
1≦S <2 2 3 4 2≦S <3 1 2 3 3≦S ≦5
1 3 断差
≤3mm
4 气泡 不允许
5 缺料 不允许
1≦S <2
6 变形 不允许 7
间隙
≤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