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基于生物仿生的智能机器人设计实验报告

基于生物仿生的智能机器人设计实验报告

基于生物仿生的智能机器人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机器人的性能和适应性,生物仿生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形成了各种精妙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研究和模仿生物的特点,可以为智能机器人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生物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设计一款具有仿生特点的智能机器人,使其能够在特定环境中完成复杂的任务,并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三、实验原理(一)生物仿生学原理生物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来构建技术系统,或者使人造技术系统具有类似于生物系统特征的科学。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适应环境的特性,如昆虫的飞行机制、鱼类的游动方式、人类的运动协调能力等。

(二)机器人学原理机器人学涉及机械设计、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通过合理的机械结构设计、精确的控制系统和灵敏的传感器,使机器人能够按照预定的程序和方式完成各种动作和任务。

四、实验材料与设备(一)硬件材料1、高强度轻质金属材料,用于构建机器人的骨架和外壳。

2、高性能电机和驱动器,提供动力。

3、各种传感器,如视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力传感器等,用于感知环境。

4、微控制器和电路板,用于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和处理传感器数据。

(二)软件工具1、机器人编程软件,用于编写控制程序。

2、三维建模软件,用于设计机器人的结构。

3、数据分析软件,用于处理实验数据。

五、实验过程(一)生物模型选择经过对多种生物的研究和分析,我们选择了昆虫中的蚂蚁作为仿生对象。

蚂蚁具有出色的感知能力、运动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特点对于智能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结构设计1、外形设计根据蚂蚁的身体结构,设计了机器人的外形。

机器人的身体采用分段式结构,便于灵活运动。

头部安装了视觉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用于感知周围环境。

2、运动机构设计模仿蚂蚁的六条腿运动方式,设计了机器人的腿部结构和驱动系统。

慧鱼机器人实验报告

慧鱼机器人实验报告

慧鱼机器人实验报告一、引言。

慧鱼机器人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机器人,具有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运动控制等功能。

本实验旨在测试慧鱼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以及对其进行性能评估。

二、实验目的。

1. 测试慧鱼机器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图像识别能力;2. 评估慧鱼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语音识别准确度;3. 检验慧鱼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和避障能力。

三、实验方法。

1. 图像识别测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使用慧鱼机器人进行物体识别测试,记录其识别准确率;2. 语音识别测试,在嘈杂环境中进行语音控制实验,评估慧鱼机器人的语音识别准确度;3. 运动控制和避障测试,在复杂环境中设置障碍物,测试慧鱼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避障能力。

四、实验结果。

1. 图像识别测试结果显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慧鱼机器人的图像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5%、92%和90%,表现稳定且良好;2. 语音识别测试结果表明,在嘈杂环境下,慧鱼机器人的语音识别准确率达到了85%,满足一般应用需求;3. 运动控制和避障测试显示,慧鱼机器人能够稳健地避开障碍物,并且在复杂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运动控制能力。

五、实验分析。

慧鱼机器人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运动控制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考虑到环境的复杂性对其性能的影响。

例如,光照条件的变化、嘈杂环境下的语音识别等都可能对慧鱼机器人的表现产生一定影响。

六、结论。

慧鱼机器人在实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运动控制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然而,其在复杂环境下的表现仍需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未来,我们将继续对慧鱼机器人的性能进行评估,并不断改进其技术,以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

七、致谢。

感谢所有参与本实验的工作人员和支持单位,在实验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也感谢慧鱼机器人的开发团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款优秀的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开放课题实验报告

智能机器人开放课题实验报告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开放实验项目
智能机器人
总结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2021年1月
实验一认识实验
·。

尽量减少吸盘开关次数,以减少搬运时间,提高搬运效率。

实验二API实验
完成“12”书写
分别将字符“1”和“2”的运动信息储存在Y1和Y2的两个字典变量当中,使用PTP 运动模式移动笔尖,依次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完成书写。

实验三GRIPPER实验
完成“搬运、码垛”
首先获得当前机械臂末端位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吸取第一个物块,再搬运到下一个位置,重复此过程,注意每次放下物块时的高度都要比上一个放下物块时的高
度高一个小物块的高度。

搬运代码如上
码垛图示及代码如上
实验四激光雕刻实验
自主实验:用激光作图1幅图,要包含线条图案和位图雕刻图案。

以“抗疫”,“冬奥”,“嫦娥五号”,“努力学习”等主题。

根据要求安装好激光发射器,在写字/画画中选择激光选项,在绘图面板的有效区域内绘制相应图形,点击开始,机械臂自动开始激光雕刻。

实验五激光雕刻实验
采用BLOCKLY实现机械臂运动(分拣)
使用红外传感器探测是否有物块到达指定位置,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物块后,传送带停止运转,机械臂运动到物块上方,吸取物块,再将物块移动到颜色传感器工作区,颜色传感器检测物块颜色,再根据颜色将物块移动到对应位置。

实验六自主实验
实验总结。

(完整word版)机器人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机器人实验报告

机器人实验报告机器人实验报告1. 首先观察机器人行走的每一个动作,并记录动作是怎么样执行的,并且记录舵机的位置。

打开robot软件接入机器人,进行对人形机器人调节每一个动作,达到行走的目的。

【实验器材】电脑、人形机器人、下载线、电源。

【实验步骤】一.检测仿生机器人设备能不能正常运行。

二.启动仿生机器人控制软件,并且连接机器人。

三.编辑人形机器人的动作。

1. 添加人形机器人的初始位置。

添加人形机器人的动作。

3. 添加人形机器人的循环动作。

4. 设置人形机器人的结束动作。

5. 保存和尚在编辑完的动作。

6. 演示人形机器人所编辑的动作。

7. 对不符合的动作进行修正。

【注意事项】1. 在用人形机器人时,首先要充满电。

在下载程序时不要动机器人。

3. 在编辑时两个动作不能跨度过大。

4. 在演示时以防机器人摔倒。

【实验结论】用控制软件的编程可以使机器人达到行走的目的。

【实验体会和心得】通过本实验加深我们对机器人的了解,更进一步的掌握了各部件之间的功能特性。

让我们在以后更多的实验中能灵活应用探究方法和操作能力。

除此,我们在机器人教学中培养了我们的兴趣,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我们学习、探索、掌握和运用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兴趣,提高我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丰富我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我们的探究意识、进取意识、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特别是在机器人的编程和调试方面,我们通过亲手装配、实验、编程和实施机器人项目、直至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

这过程使们们获得发自内心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通过机器人实验我们觉得自己变得更从容、更自信、更具有成就感。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的能力在动手操作和探究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提升。

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附送:机场不可撤销担保书机场不可撤销担保书。

二、本保证书保证归还借款人在字第号贷款合同项下不按期偿还的全部或部分到期贷款本息,并同意在接到贵行书面通知后十四天内代为偿还借款人所欠借款本息。

机器人实验报告

机器人实验报告

机器人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深入了解机器人的性能和功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测试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运动能力和适应性。

2、评估机器人的感知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的表现。

3、探究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实验所用机器人型号为_____,具备多种传感器和执行器。

2、测试场地包括室内的平整地面、有障碍物的区域以及室外的不同地形。

3、相关的测试工具,如测量距离的仪器、记录数据的设备等。

四、实验过程(一)运动能力测试1、在室内平整地面上,设置了一定长度的直线跑道,让机器人以不同的速度进行直线运动,并记录其到达终点的时间和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2、在有障碍物的区域,放置了各种形状和高度的障碍物,观察机器人如何避开障碍物并继续前进,同时记录其避障的反应时间和准确性。

(二)感知系统测试1、视觉感知测试: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展示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物体,观察机器人能否准确识别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2、听觉感知测试:在不同的声音环境中,发出特定的声音指令,检测机器人对声音的识别和响应能力。

3、触觉感知测试:让机器人接触不同质地和硬度的物体,检查其对触觉信息的感知和处理能力。

(三)任务执行测试1、设定了一系列的任务,如搬运物品、整理物品、搜索特定目标等,观察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准确性和所需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一)运动能力1、机器人在直线运动中,速度越快,稳定性略有下降,但总体表现良好,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终点。

2、在避障测试中,机器人能够及时检测到障碍物,并采取合理的避障策略,但在面对复杂的障碍物组合时,偶尔会出现碰撞情况。

(二)感知系统1、视觉感知方面,机器人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对颜色和形状的识别准确率较高,但在低光照环境中,识别能力有所下降。

2、听觉感知表现较为出色,能够准确识别各种声音指令,并迅速做出响应。

人工智能机器人视觉感知实验报告

人工智能机器人视觉感知实验报告

人工智能机器人视觉感知实验报告一、引言“人工智能是当今科技界最具前沿性的研究领域之一。

” ——约翰·麦卡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其中,机器人视觉感知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以其在图像识别、目标跟踪、场景解析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被人们瞩目。

本报告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人工智能机器人视觉感知的实际应用和性能评估。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构建并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机器人的视觉感知功能,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具体目标如下:1. 利用摄像头采集图像数据,实时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处理;2.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图像中目标物体的检测和识别;3. 评估算法的准确率、召回率以及处理速度等性能指标;4. 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探讨机器人视觉感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与不足。

三、实验方法1. 硬件与软件环境准备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台配备摄像头的机器人作为实验平台,并搭建了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图像处理库和机器学习工具等。

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我们使用机器人携带的摄像头对特定场景进行图像采集,并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图像增强等。

通过这一步骤,我们得到了一批高质量的图像数据作为实验样本。

3. 目标检测与识别算法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端到端的目标检测与识别模型,该模型可以高效地对图像中的目标物体进行准确的识别。

4. 算法性能评估我们根据实验数据,使用一系列评估指标对所设计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估,包括准确率、召回率以及处理速度等。

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算法在不同指标上的表现,我们可以评估和改进算法的性能。

5. 结果分析与讨论在实验结果分析中,我们将对所设计算法的性能进行详细讨论,并分析实验结果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改进和应用提出有益建议。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的大量测试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 所设计的目标检测与识别算法在准确率方面表现出色,达到了XX%水平;2. 然而,算法的召回率相对较低,仍需进一步优化;3. 算法在处理速度上表现稳定,在实时应用中具备潜力;4. 实验结果还表明,算法对光照、尺度变化等干扰较为敏感,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考虑。

智能机器人技术实训报告

智能机器人技术实训报告

一、绪论1.1 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机器人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为了提高我国智能机器人技术水平,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我们开展了智能机器人技术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了解智能机器人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工作流程,掌握智能机器人的编程、调试及维护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1.2 实训目的(1)使学生了解智能机器人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工作流程;(2)使学生掌握智能机器人的编程、调试及维护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实训内容2.1 实训环境本次实训在智能机器人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多种智能机器人设备,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

2.2 实训项目(1)机器人基础操作与编程通过学习机器人基础操作,使学生掌握机器人的启动、停止、移动、抓取等基本操作。

同时,学习机器人编程语言,如Python、C++等,编写简单的机器人程序。

(2)机器人传感器应用学习机器人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类型及使用方法,如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实现机器人对环境的感知。

(3)机器人运动控制学习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如PID控制、轨迹规划等。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如何控制机器人进行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抓取物体等。

(4)机器人任务规划与执行学习机器人任务规划的基本原理,如任务分解、路径规划等。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如何为机器人分配任务,并指导机器人完成指定任务。

(5)机器人系统集成与调试学习机器人系统集成的基本原理,如硬件选型、软件配置等。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如何将机器人与其他设备连接,实现系统集成。

同时,学习机器人调试方法,如故障诊断、性能优化等。

三、实训过程3.1 实训准备(1)学生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5人,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2)实训材料:准备实训所需的机器人设备、编程软件、传感器等。

机器人的实验报告

机器人的实验报告

机器人的实验报告机器人的实验报告引言:机器人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实验旨在探索机器人的功能和潜力,并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一、机器人的概述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机械设备,它可以根据预设的程序或者通过学习自主地完成各种工作。

机器人通常由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主要模块组成,感知模块用于获取环境信息,决策模块用于分析和处理信息,执行模块用于执行任务。

二、机器人的感知能力1. 视觉感知机器人可以通过摄像头等传感器获取视觉信息,进而识别物体、人脸等。

我们在实验中使用机器人进行人脸识别实验,通过训练机器人的神经网络,使其能够准确地识别出不同人脸。

2. 声音感知机器人可以通过麦克风等传感器获取声音信息,进而识别语音指令、环境声音等。

我们在实验中使用机器人进行语音识别实验,通过训练机器人的语音模型,使其能够准确地识别出不同语音指令。

三、机器人的决策能力机器人的决策能力是指机器人通过分析和处理感知到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编写算法和程序,让机器人能够根据感知到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动作。

四、机器人的执行能力机器人的执行能力是指机器人能够根据决策模块的指令,执行相应的任务。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调用机器人的执行接口,使其能够执行我们预设的任务,比如移动、抓取物体等。

五、机器人的应用场景1. 工业制造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代替人工完成繁重、危险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医疗护理机器人在医疗护理领域可以用于辅助手术、照料病人等工作,能够提供更加精准和可靠的服务。

3. 农业种植机器人在农业种植领域可以用于自动化种植、喷洒农药等工作,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服务行业机器人在服务行业可以用于接待客人、提供咨询等服务,能够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六、机器人的未来展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功能和潜力将会越来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人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1、 认识“能力风暴”机器人,并会简单编辑程序,使其完成规
定动作。

2、 了解“能力风暴机器人内部构造,认识声音、光敏、碰撞等
传感器。

3、 了解AS多功能拓展卡,并能够简单应用。

2、 实验过程:
各组领取能力风暴机器人,老师对其进行讲解,然后各组对其观察,认识,并编辑一些小程序对其进行简单操
作。

1、认识能力风暴机器人
AS-UII有一个功能很强的“大脑”和一组灵敏的“感觉”器官。

它不仅可以随着外部环境敏捷地作出反应,而
且还可以与你进行交流。

它有听觉、视觉、和触觉,它还
会象人一样使用动作和声音,来表达与它周围世界互动时
的感觉。

开关:控制AS-UII电源的按钮。

电源指示灯:电源指示灯的颜色是绿色。

开机时,这个灯会发光,告诉你机器人已经进入工作状态了!
充电指示灯:当你给机器人充电时,充电指示的红灯发光。

充电口:只要将充电器的直流输出端插在充电口上,再将另一端接到 220V电源上即可。

下载口:使用时只需将串口通信线的一端接下载口,另一端连接在电脑机箱后面的一个九针串口上。

“复位/ASOS”按钮:这是个复合按钮,用于下载操作系统和复位。

复位功能:在机器人运行程序的过程中,按下此按钮,机器人就会中断程序的运行。

如果要重新运行程序,须按运行键。

下载操作系统功能:连接好串口通信线,打开机器人电源开关,在VJC1.5流程图编辑界面中选择“工具(T)--更新操作系统”命令,然后按下此按钮,即可下载操作系统。

运行键:机器人开机后,按击“运行”键,就可以运行最近下载的程序。

通信指示灯:通信指示灯位于机器人主板的前方,是一个黄色的小灯。

在给机器人下载程序时,这个黄灯闪烁,表明下载正常,程序正在进入机器人的“大脑”。

2、认识VJC1.5编程软件
例: 要求:先让机器人以速度100前进3秒,再让机器人以速度-60后退5秒,再在原地以功率80旋转1秒。

(1)编写流程图
a) 用鼠标将“执行器模块库”中的“ 直行”模块移到流程图生成区,并
与“主程序”模块连接上;
b)右击“直行”模块,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速度为100、时间为3秒;
c)再用鼠标将“执行器模块库”中的“直行”模块移到流程图生成区并连接在第一个“直行”模块的下面;
d) 设置第二个“ 直行” 模块,在对话框中输入移动速度为-60、时间为5秒;
e) 再将“执行器模块库”中的“转向”模块连接到程序中,在模块上点击右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速度和时间分别为:80和1
f) 再将“程序模块库”中的“任务结束”模块移入到流程图生成区,并连接在程序的末尾。

(2)保存源代码程序
点击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输入文件名,按“确定”,即可将编好的程序保存起来。

(3)程序下载
在菜单栏里“工具(T)”选项卡中选择“下载当前程序”,就会出现“智能下载程序”对话框,并显示下载进程,待出现“下载成功!”字样,程序就已经下载到能力风暴里了。

(4)运行程序
将串口通信线取下,将机器人带到宽敞平坦的地方,按机器人身上的“运行”键,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就会运行程序,快速前进3秒,再后退7秒,然后再旋转1秒。

4、认识传感器
(1).碰撞传感器
AS-UII机器人的碰撞传感器能够检测到360°范围内的碰撞,使AS-UII机器人遭遇到碰撞之后,能够转弯避开,或作出其它反应。

(2)、红外线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能够和人眼一样“看见”前方的障碍物,然后通知“大脑”作出反应。

红外传感器共包含两种器件: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模块。

红外接收模块位于AS-UII 机器人的正前方,两只红外发射管紧靠在红外接收模块的两侧,它们共同组成了AS-UII 机器人的“眼睛”。

红外发射管可以发出红外线,红外线在遇到障碍后反射回来,红外接收模块接收到被反射回来的红外线以后,发出电信号给机器人主板,这样机器人就“看见”东西了。

AS-UII 的“眼睛”能够看到前方10cm80cm ,90°范围内的障碍物,障碍物面积须在210mmx150mm以上。

如果障碍物太小太细、或者在可视范围以外,它可就没法看到了。

(3)光敏传感器
光敏传感器是由两个光敏电阻组成,位于机器人的左前和右前方。

光敏传感器不但能够探测光线强弱,而且我们可以让它看见特定的颜色。

我们可以在光敏传感器上罩一层滤光纸,通过滤光纸的颜色来决定机器人能探测到什么颜色的光线。

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上有2只光敏传感器,在机器人左前和右前方,可以检测到光线的强弱。

光敏传感器其实是一个光敏电阻,它的阻值随光线强弱而变化。

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所用的光敏电阻的阻值在很暗的环境下为几百KΩ,室内照度下几KΩ,阳光或强光下几十Ω。

5、认识AS多功能拓展卡
AS多功能扩展卡是“能力风暴”机器人系列扩展卡之一,与能力风暴机器人主板配合可以对AS-EI系列工程套件进行控制。

AS多功能卡提供了8路数字输入、4路数字输出、3路模拟输入、2路输入捕捉以及4路电机控制信号输出,在机器人足球、灭火等比赛中有效使用AS多功能扩展卡,可大大地提高了机器人传感器扩展能力。

AS多功能卡充分利用了能力风暴主板上ASBUS总线强大的功能接口,提供了8路数字输入信号、4路数字输出信号、43路模拟输入信号以及4路电机驱动信号和2路输入捕捉口。

6、自己动手制作
机器人检测数字输入通道IN1状态,如果开关闭合,则点亮数字输出通道OUT1上的信号灯,然后用模拟输入通道AI1的光敏电阻获取信号灯强弱,电机控制通道DC1根据光强控制电机的停,正传或反转。

7、自己做小车
这次我们做的是机器人小车,需要自己按照图纸组装,不仅仅考虑每个零件的结构,也要考虑到器材是否能够运转正常.我们第一次挑了一个结
构看起来相对简单的小车,本以为自己会很快的完成,但是结果总是事与愿违,看似很简单的结构,在组装起来却很是复杂,第一次我们做了一半之后发现结构有问题,就拆了下来,后来按照结构连接好了后,大家设计了程序,小车与机器人连接后下载了程序,结构发现两个电机一个都没有转动的,大家只能够想办法找出来哪里出现问题.首先是从电机着手,试验后发现没有问题,是小车内部连接的问题了,大家只能一个个的拆了下来,检测那个环节出了问题,后来发现时上下连接之间零件的毛病,奋斗了几个小时后小车终于走了起来,大家脸上都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