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蛋白海绵在多种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胶原海绵促进肉芽生长与创面愈合实验研究

lw mo n b r a d Ai i n olg n s o g s e p rme tgo p 2 a d te o e o p toau g u e a o to o a u tf es n me wet g c l e p n e a x e i i a i n ru n h n fk erltm a z s c nr l r u o te me h n c lwo n f d lf ih d a d c a g d t e a a ,d y 7 a 4 wi smp etk n a h go p t h c a ia u d atrmo e ns e n h n e h m td y 3 a ,d y 1 t a l a e tt e e i h s met .1 a lso a h go pfre au t n o h ae fwo d h aig h e st so a i ais t ec ne t f a i me 0 smp e fe c ru o v l ai ft ertso u e l ,ted n ie fc pl re , h o tn so o n i l h mo lbn a d h d o y rl e T ed t f u d h aigwa lorc r e . s t h ae n aeo u d h aig e go i n y rx p oi . h ae o n e l sas e o d d Reul T ertsa d d t f n wo n s wo n e l n
胶原蛋白海绵

产品预期用途
用于伤口止血、创面愈合和残腔填充
2
包装方式
铝箔袋
3
产品组成、原理
产品以牛跟腱为原料提纯制得
4
产品状态
白色或微黄色海绵状固体
5
英文名称
Collagen Sponge
6
产品使用方法
(1)体表创面:先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再将本品粗糙面覆盖于伤口或创面上,用已消毒的纱布将其固定,当胶原蛋白海绵被吸收后,视创面恢复情况,可继续向创面加覆胶原蛋白海绵,未吸收残留部分无需去除。(2)手术创面:在无菌条件下将本品粗糙面覆盖于手术创面,再以无菌纱布轻压2-5min,使其与创面贴合。(3)体内填充:先对伤口区域进行消毒冲洗,彻底清疮,去除脓性或坏死组织,将本品根据空腔大小进行充填,轻压2-5min,使其与空腔贴合。
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敷料的原理

胶原蛋白敷料的原理
胶原蛋白敷料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敷料,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伤口愈合,胶原蛋白敷料含有大量胶原蛋白,这是一种人体内重要的结构蛋白,能够提供伤口所需的支架结构,促进细胞增殖和修复,加速伤口愈合过程。
2. 保持湿润环境,胶原蛋白敷料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能够保持伤口周围的湿润环境,有利于细胞生长和再生,减少疤痕形成。
3. 减少疼痛和炎症,胶原蛋白敷料能够有效减少伤口周围的疼痛和炎症反应,提供舒适的敷料环境,有利于伤口愈合和患者的舒适感。
4. 降解和排泄,胶原蛋白敷料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能够逐渐降解并被人体排泄,不需要二次清创,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感染的风险。
总的来说,胶原蛋白敷料通过提供支架结构、保持湿润环境、减少疼痛和炎症等多种方式,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
生,是一种有效的医疗敷料。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满足你的需求,若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皮肤创面修复材料是指用于治疗和修复各种皮肤创面的材料,包括慢性创面、烧伤、手术切口和外伤等。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应用研究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将对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自体皮肤移植自体皮肤移植是目前常用的一种皮肤创面修复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患者自身的健康皮肤组织移植到受损的皮肤部位,以促进创面愈合和修复。
自体皮肤移植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良好的愈合效果,但也存在着供体皮肤不足、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自体皮肤移植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和创新。
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了大量的自体皮肤修复材料,包括自体角质细胞移植、自体表皮移植和自体真皮移植等。
这些自体皮肤修复材料不仅可以大大减少供体皮肤的需求,还可以避免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自体皮肤修复材料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生物活性膜生物活性膜是一种由天然或合成生物材料制成的膜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生物活性膜可用于覆盖创面表面,促进创面愈合和修复。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生物活性膜主要包括胶原蛋白膜、透明质酸膜和生物膜等。
胶原蛋白膜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膜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研究表明,胶原蛋白膜可促进创面内新生血管的生成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助于提高创面愈合速度和质量。
透明质酸膜是一种合成的生物活性膜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和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透明质酸膜可增加创面内透明质酸水平,促进创面愈合和再生。
生物膜是一种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复合生物活性膜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生物膜可促进创面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助于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和功能重建。
五、纳米技术在皮肤创面修复材料中的应用纳米技术是一种利用纳米尺度材料进行制备和加工的新技术,可用于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药物释放效果。
胶原蛋白海绵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研究

完全愈合 时间分另 为 ( 83 q 1. 3±15 )d和 ( 13 .7 2 . 9±16 )d .5 ,观察创 面与对 照创 面间上述创面愈合指标间差异均有统
o un ,Bln fB r s e g如 hi nH si l eig103 ,C i i t ut o t ,B in 0 0 5 hn a pa j a
【 bt c】 O jcv T b r e li l fc oclg og o pra—h ke u on.Me os A s at r be i t e o s v t i c f tf oae s ne n ai tcn s m w ud o e eh cn a ee l n p tl i s b t d h
f da i e sl e a z nc n rlwo n . Re uls A o a f5 e e ey b r d pain swe eo ev d, 3 l s 1 e ls, a izn iv rg u e o o to u ds s t tt lo 2 s v r l u ne t t r bsr e e 7 mae , fmae 5
・
19 ・ 94
・
论著 ・
胶 原 蛋 白海 绵治 疗 Ⅱ度 烧伤 创 面 的 临床 疗效 研 究
覃凤 均 ,陈 旭 ,李 迟
【 摘要】 目的 探讨胶原蛋白海绵对 Ⅱ 度烧伤创面的疗效、安全性及 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用胶 原 蛋 白海 绵 ,对 照创 面应 用 l 磺 胺 嘧啶 银 油 纱 布 。结 果 %
一种双层胶原蛋白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一种双层胶原蛋白海绵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双层胶原蛋白海绵(Double-layer collagen sponge)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材料,其制备方法简单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本文将介绍双层胶原蛋白海绵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制备方法双层胶原蛋白海绵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胶原蛋白提取:从动物(如猪、牛等)的皮肤或骨骼中提取胶原蛋白。
可以通过酸解法或酶解法将胶原蛋白从组织中分离出来。
2. 胶原蛋白溶液制备:将提取得到的胶原蛋白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如酸性溶液或有机溶剂中。
通过调整溶液的pH值和浓度可以控制胶原蛋白的凝胶速度和孔隙结构。
3. 凝胶成型:将胶原蛋白溶液注入模具中,经过凝胶反应形成胶原蛋白凝胶。
可以通过冷冻法、乾燥法或交联法等不同的凝胶方法来制备双层胶原蛋白海绵。
4. 双层结构构建:将制备好的胶原蛋白凝胶切割成适当的尺寸,通过叠放或叠层的方式构建双层结构。
5. 固化处理:经过固化处理,使双层胶原蛋白海绵具有一定的物理强度和稳定性。
可以通过冷冻干燥、交联反应或热处理等方法进行固化。
二、应用领域双层胶原蛋白海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适用于组织工程、药物缓释和创面修复等领域。
1. 组织工程:双层胶原蛋白海绵可以作为细胞载体用于组织工程领域,如皮肤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和神经再生等。
其孔隙结构有利于细胞的附着、生长和分化,提供良好的微环境,促进组织再生。
2. 药物缓释:双层胶原蛋白海绵可以作为药物缓释载体应用于药物传递领域。
通过控制海绵的孔隙结构和胶原蛋白的降解速度,可以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3. 创面修复:双层胶原蛋白海绵可以用于创面修复和伤口愈合。
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疤痕形成,并提供保护性屏障,防止感染和水分流失。
双层胶原蛋白海绵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生物材料。
其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调整。
胶原蛋白海绵人工真皮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t h e e x p o s e d b on e,a n d s u t u r e d t h e Co l l a g e n s p o n g e a r t i f i c i a l d e r mi s on t h e wo u n d,f i x e d t h e a r t i f i c i a l de r mi s wi t h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e f e c t o f C o l l a g e n s p o n g e a r t i f i c i a l d e r mi s i n r e p a i r i n g d e e p s k i n a n d s o f t t i s s u e
封 闭式 负压 固定 , 3 周后取 自体薄皮 片移植于其上 , 7 天后更换 负压 装置并观 察。结果: 1 1 例 患者鳞 癌切除后 5例胫骨外露 , 3 例肌腱外露, 胶原蛋 白海 ̄ S Lx - 真皮覆盖后 肉芽组织增生迅速 , 深部组 织 良好覆盖 , 均于首次术后 2 1 天左右行 I I 期植 皮手术, 创 面愈合 良好 。结论 : 胶原蛋 白海绵人 工真皮应用于鳞状 细胞癌切除后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 的修 复效 果 良好 , 操 作简便 , 局部
c o n t i n u o u s n e g a t i v e p r e s s u r e e q u i p me n t f o r 2 1 d a y s ( o b s e r v e t h e w o u n d c o n d i t i o n p e r 7 d a y s ) ,a n d t h e n d i d t h e
FGF生物蛋白海绵促进创伤性溃疡修复的作用

[ 3] Park SN, Lee H J, Lee KH, e t a l. B iological characterizat ion of EDC-crossl inked collagen-hyaluron ic acid m atrix in derm al t issue restoration[ J] . J B iom aterials, 2003, 24( 9) : 1631~ 41.
表 2 创面情况及不良反应
项目 创面分泌物 创面血运 创面红肿 过敏反应 色素沉着 瘢痕
A组 少 良好 无 无 无 无
B组 较多 较好 轻微
无 轻微
无
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在临床应用的进展, 细胞因子在 组织修复及炎症中的作用证明, 许多细胞因子作为 药物可以加速组织的修复和逆转不良修复状态 [ 2] 。
112
临床骨科杂志 Journal of C linical O r thop aedics 2005 A pr; 8( 2)
FGF 生物蛋白海绵试 验创面较对照 组创面分泌物 少、创周反应轻, 且无过敏反应, 说明 FGF 生物蛋白 海绵是安全、有效、可促进创面愈合的外用敷料。
参考文献:
[ 1] 傅小兵, 郭振荣, 盛志勇. 碱 性成纤维 细胞生 长因 子加速 慢性 难愈合创面愈合 [ J] . 中国 修复 重建外 科杂志, 1999, 13 ( 5 ) : 270~ 2.
临床骨科杂志 Journal of C linical O r thop aedics 2005 A pr; 8(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重gt),.and、板源生长因子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机制的初步研究
factorwoundhealingdiabetic。
at8
Mechanismofrecombinanthumanplateletderivedgrowth
f正文见第7194页)
图1基质对照组中,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7d,炎症细胞的浸润状况及再上皮化情况(HE染色×200)
图2rhPDGF外用创面后7d,糖尿病犬鼠全层皮肤缺损后,创基炎症细胞的浸润状况及再上皮化情况(HE染色×200)
图3基质对照组伤后14d,创基胶原的沉积状况,尚有部分创面没有再上皮化(VG染色×200)
图4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外用rhPDGF后14d,创基胶原的沉积状况良好,基本完成再上皮化(VG染色×200)
圈5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14d,创基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PC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200)
图6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外用rhPDGF后14d,创基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多、毛细血管胚芽丰富,且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的PC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200)
胶原蛋白海绵在多种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Applicationofcollagenspongeinvariouskindsofwoundhealing
(正文见第7200页)
图1深Ⅱ度烧伤后第5d
图2使用胶原蛋白海绵后第2d
图3使用胶原蛋白海绵后第7d,创面已愈合
图4愈合后的创面
图5对照组组织学检查结果对照组肉芽组织中可见较多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实性细胞簇及扩张的新生毛细血管,在毛细血管周围有散在新生的纤维母细胞。
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形成,胶原纤维排列无序,部分融合(HE染色×100)
图6实验组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组早期及中期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的时期较对照纽早,胶原纤维的产生增加,排列更有序(HE染色×100)
插图32—5
万方数据
胶原蛋白海绵在多种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陈晓东, 袁即山, 祁少海, 谢举临, 潘姝, 徐盈斌, 张涛, 利天增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医院烧伤科,广东省广州市,510080
刊名:
中国临床康复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年,卷(期):2004,8(32)
被引用次数:6次
1.王晓芹;王贵波;李晓辉创面敷料及其对愈合的影响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 2002(04)
2.Doillon CJ Porous collagen sponge wound dressing in vivo and in vitro studies[外文期刊] 1988(04)
3.刘杰;崔雪梅;张燕利用不同支架材料构建人工真皮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3(02)
4.蒋挺大胶原蛋白 2001
5.郭爱华;柳大烈;赵胚胎无瘢痕愈合的调控机制研究: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合成胶原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 2002(02)
6.田波;刘慧雯;于宏伟大鼠胎脑神经细胞与胶原复合体移植对脑损伤的修复[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 2003(25)
7.Swatschek D;Schatton W;Kellermann J Marine sponge collagen:isolation,characterization and effects on the skin parameters surface-pH,moisture and sebum[外文期刊] 2002(1)
8.Noah EM;Chen J;Jiao X Impact of sterilization on the porous design and cell behavior in collagen sponges prepared for tissue engineering[外文期刊] 2002(14)
9.吴志谷;黎君友;付小兵胶原材料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 2003(12)
1.冯增斌.房大广.刘志伟.黄旭胸骨后胶原蛋白海绵压迫止血法在纵劈胸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0(2)
2.覃凤均.陈旭.李迟胶原蛋白海绵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全科医学 2010(18)
3.蔡涛.李毅宏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的生物学特征[期刊论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44)
4.廖洪斐.高桂平.刘静.张向荣胶原蛋白海绵作为多孔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眶内植入包裹材料的可行性[期刊论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23)
5.张超.王欢.刘春军.张易.刘柳.陈莹.李太颖.王连召.蔡国斌.陈光宇胶原蛋白海绵在皮肤扩张术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美容医学 2007(5)
6.周建红.徐刚烧伤创面外用生物敷料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2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dkf20043207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