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富胶原蛋白骨基质在位点保存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Bio-Oss Collagen联合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行拔牙位点保存术对前牙区拔牙后骨组织的影响

Bio-Oss Collagen联合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行拔牙位点保存术对前牙区拔牙后骨组织的影响

Bio-Oss Collagen联合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行拔牙位点保存术对前牙区拔牙后骨组织的影响前言前牙区拔牙后的骨组织状况对于美观的牙齿修复和种植牙的成功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目前,Bio-Oss Collagen联合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行拔牙位点保存术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方法,其能够有效地促进骨组织再生和修复,提高种植牙的成功率。

本文旨在探讨Bio-Oss Collagen联合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行拔牙位点保存术对前牙区拔牙后骨组织的影响。

一、Bio-Oss Collagen介绍Bio-Oss Collagen是一种生物活性的骨修复材料,由可吸收的天然骨基质和Ⅰ型胶原蛋白组成,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它在促进骨细胞再生和骨组织生长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口腔种植领域。

二、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行拔牙位点保存术拔牙位点保存术是指在拔牙后,通过种种方法进行骨组织再生和修复,为后续的美观修复和种植牙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包括了黏膜瓣技术、皮下隧道技术和植骨膜覆盖技术等,这些方法的选择将影响拔牙位点的愈合和后续种植牙的成功率。

2. 改善软组织状况除了对骨组织的影响外,Bio-Oss Collagen联合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行拔牙位点保存术还能够改善前牙区的软组织状况。

合理的软组织处理方式能够保护周围的牙龈和黏膜,减少手术的创伤,从而促进软组织的愈合和修复。

四、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临床研究表明,Bio-Oss Collagen联合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行拔牙位点保存术在前牙区的应用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

种种证据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前牙区拔牙后骨组织的愈合速度和质量,降低后续种植牙的失败率。

在应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一些问题。

对拔牙位点的术前评估要准确全面,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术后的定期随访和照护工作也十分重要,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的并发症和问题。

五、结语Bio-Oss Collagen联合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行拔牙位点保存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方法,其在前牙区拔牙后的骨组织影响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作用。

Bio-Col技术进行拔牙后位点保存的临床应用观察

Bio-Col技术进行拔牙后位点保存的临床应用观察

Bio-Col技术进行拔牙后位点保存的临床应用观察摘要位点保存(Site preservation)是指在拔牙的同时或随后,采取一定措施,最大程度减少牙槽嵴的吸收,为后期种植修复提供足够的骨量和良好的骨质。

目的应用Bio-Oss Collagen技术,确保牙齿拔除后,预防及减少牙槽嵴的废用性萎缩和吸收,使牙槽嵴骨量的高度、宽度及密度满足后期种植的需要,同时又能减轻患者痛苦,为义齿种植的美观和稳定提供良好保障。

方法选择拔牙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选择拔牙后有种植意向的患者,先拔出患牙,清理拔牙窝,应用Bio-Oss Collagen技术进行种植位点保存。

自然愈合。

对照组患者拔牙后常规处理。

1a 后比较两者拔牙前后骨量及黏膜量变化的差别。

结果拔牙窝愈合 1 a 后试验组拔牙前后骨量和黏膜的量的变化与对照组拔牙前后骨量和黏膜的量的变化比较,试验组骨量和黏膜的保留量比对照组大,二者存在明显差别。

结论应用Bio-Oss Collagen技术进行种植位点保存对骨量和黏膜的保留量其疗效和常规位点保存有一样的效果,可减少患者痛苦,为义齿种植的美观和稳定提供良好保障。

关键词种植;位点保存;Bio-Oss Collagen;Bio-Oss Collagen技术即为利用软组织覆盖拔牙窝的一种位点保存的方法,其技术核心为用胶原蛋白海绵包裹无机小牛骨移植物(Bio-Oss)充填拔牙窝,在临时义齿或桥体的保护下完成牙龈软组织的愈合。

宿玉成[1]等描述了该技术的要点及临床程序:微创拔牙,清创,在拔牙窝根方植入Bio-Oss,冠方植入Bio-Collagen,覆盖生物材料与口腔环境隔离,过度义齿修复,延期种植体植入。

牙齿拔除后,拔牙窝内新生骨一般无法达到原牙槽嵴的水平,唇颊侧骨板受到的损害尤其严重,造成种植体植入时骨量不足。

由此,位点保存技术被应用于临床。

牙槽嵴位点保存的目的是在拔牙后能有效地保存剩余牙槽嵴的高度、宽度以及相应软组织量,为随后的种植手术和修复提供足够的骨量和美学基础。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应用与进展一、技术简介拔牙位点保存技术是一种在拔除牙齿后针对拔牙位点进行处理以促进愈合和减少并发症的技术。

常见的技术包括植骨材料填充、软组织修复和蛋白质膜的应用等方法。

二、应用领域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口腔领域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需要进行种植牙手术或者拔除牙齿后期望快速康复的患者。

此外,在牙槽骨质量不足或者需要进行牙齿移植的情况下,拔牙位点保存技术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技术进展1.植骨材料的发展:现代植骨材料种类繁多,常用的有生物活性玻璃、羟基磷灰石等。

2.软组织修复技术:软组织修复技术的进展提高了拔牙位点的愈合速度和质量,常用的方法包括黏膜移植、自体软组织移植等。

3.蛋白质膜的应用:蛋白质膜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血管新生和细胞增殖,加速拔牙位点愈合。

四、技术优势1.减少并发症: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干窦、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2.促进愈合:适当的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可以促进骨组织的再生和软组织的修复,提高愈合速度。

3.改善种植牙效果:对于需要进行种植牙手术的患者,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可以提高种植牙的成功率。

五、技术挑战1.质量控制:不同患者的口腔情况不同,如何对拔牙位点进行个性化的处理需要更加精细的技术。

2.长期效果:目前对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长期效果研究相对较少,需要更多的长期随访数据支持。

六、未来展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口腔领域的发展,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将会变得更加精准和个性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口腔健康服务,成为口腔修复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以上是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应用与进展情况,这一技术对口腔健康和种植牙手术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未来能够在更多临床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联合应用Bio-oss_骨代材料和Bio-gide_胶原膜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重度牙周炎的效果

联合应用Bio-oss_骨代材料和Bio-gide_胶原膜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重度牙周炎的效果

论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联合应用Bio- oss 骨代材料和Bio- gide 胶原膜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重度牙周炎的效果葛权泉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口腔科,上海 201599[摘要] 目的 评估重度牙周炎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术中Bio-gide+Bio-oss 的作用。

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的74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再生组,每组37例,常规组行翻瓣术治疗,再生组行Bio-oss 骨代材料+Bio-gide 胶原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对比两组有效率、龈沟液内炎症因子、牙周指数、牙周疼痛感及并发症。

结果 再生组牙周炎的治疗有效率为97.30%,高于常规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4,P <0.05)。

术后再生组龈沟液中的炎症情况、牙周指数均比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再生组轻度疼痛率(89.19%)比常规组(59.46%)高,中度疼痛率(10.81%)比常规组(35.1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8、6.186,P <0.05)。

再生组牙周炎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2.70%,比常规组(21.6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4,P <0.05)。

结论 Bio-gide+Bio-oss 使用后达到的骨组织再生效果好,能纠正牙周指数,缓解牙周炎症,且牙周创伤小。

[关键词] Bio-oss 骨代材料;有效性;使用价值;Bio-gide 胶原膜;并发症;炎症因子;重度牙周炎[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3)02(c)-0005-05Effect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Bio-oss Bone Substitute Material and Bio-gide Collagen Membrane for Guided Bone Tissue Regene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eriodontitisGE QuanquanDepartment of Dentistry, 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 Jinshan Branch, Shanghai, 201599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Bio-gide+ Bio-oss in guided bone tissue regeneration for severe peri‐odontitis.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74 patients with severe periodontitis in Jinshan Branch of 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20 to December 202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and regen‐erative group, with 37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flap surgery, while the regenerative group received Bio-oss bone replacement material +Bio-gide collagen film guided bone tissue regeneration. The effective rate,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periodontal index, periodontal pain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periodontitis treatment in the regeneration group was 97.30%,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78.38%),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554, P <0.05). The inflammation and periodontal index of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in postoperative regeneration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rate of mild pain in the regeneration group (89.19%)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59.46%), and the rate of moderate pain in the regeneration group (10.81%)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35.14%),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8.568, 6.186, P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periodontitis in the re‐generation group (2.70%)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21.62%),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554, P <0.05). Conclusion Bio-gide+ Bio-oss use achieved good bone tissue regeneration, correctingperiodontal index, relieving periodontal inflammation and with little periodontal trauma.DOI :10.16662/ki.1674-0742.2023.06.005[作者简介] 葛权泉(1981-),男,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牙周病诊治及口腔种植工作。

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林祥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361005)E-mail:lxmwxr@摘要:胶原蛋白来源广泛,有许多优良性质且用途广泛。

本文概述了胶原蛋白的结构、特性、研究现状及其制备方法,阐述了胶原蛋白及其水解产物在化妆品、医药、功能保健食品等相关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胶原蛋白制备进展应用1. 引言胶原蛋白为人体主要的细胞外间质成分之一,是人体蛋白质的一大家族。

胶原蛋白分子的异常合成与沉积是纤维化反应的基础。

在胚胎发育、组织重建、损伤修复等过程中,生长因子及分化因子对胶原蛋白基因的表达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1]。

近年来人们进行了这些因子等对胶原基因转动调控作用的研究,这将有助于阐明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胶原蛋白基因的表达是其本身的顺式作用、反式作用因子以及诸多调控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2]。

到目前为止,已报道的胶原类型大约有19种,对天然胶原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靶药物和胶原之间结构功能关系。

有人用人成纤维II型胶原的三维结构模型来进行合成胶原组织、胶原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利用这一系统进一步研究侧链基团的立体化学和特定分子的相互作用,继而评价胶原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效应。

此外,连接分子末端非螺旋末端肽是胶原分子抗原性的主要来源,而且用胃蛋白酶除去末端肽的缺失胶原是很有应用前景的药物载体,特别是用于基因递送[3,4]。

胶原蛋白是构成动物机体的重要功能物质,它具有其他合成高分子材料无法比拟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胶原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特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在许多领域的重要地位,以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胶原已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营养保健品、生物肥料以及医用材料等领域。

2. 胶原蛋白的概况胶原蛋白是一种白色、不透明、无支链的纤维蛋白质,是由动物细胞合成的一种生物性高分子,广泛存在于动物的骨、腱、肌鞘、韧带、肌膜、软骨和皮肤中,是结缔组织中极其重要的一种蛋白质,占哺乳动物体内蛋白质总量的25%~30%,相当于体重的6%[5],是人体重要的细胞外基质成份。

脱细胞基质在软骨及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脱细胞基质在软骨及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脱细胞基质在软骨及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田臻林科夫黄奇高峰万莎李浪来源:《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年第03期[摘要] 脱细胞基质(AM)是一种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去除组织中细胞并保留相关结构及功能性基质蛋白,以用于组织再生修复的生物材料。

AM在软骨及骨组织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就AM的制作工艺、支架力学性能以及在软骨与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引导组织再生术;软骨;骨和骨组织;组织工程;综述[中图分类号]R329.24;R329-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5532(2022)03-0462-04doi:10.11712/jms.2096-5532.2022.58.084RESEARCH PROGRESS IN APPLICATION OF ACELLULAR MATRIX IN CARTILAGE AND BONE TISSUE ENGINEERINGTIAN Zhen, LIN Kefu, HUANG Qi, GAO Feng, WAN Sha, LI Lang(Hospital of Chengdu Office of People’s Government of Tibetan Autonomous Region,Chengdu 610041, China)[ABSTRACT] Acellular matrix (AM) is a biological material used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and repair that is generated by using physical or chemical means to remove cells from tissues and retain origin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matrix proteins. AM shows broad prospects of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cartilage and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caffold, and application of AM in cartilage and bone tissue engineering.[KEY WORDS] extracellular matrix;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cartilage; bone and bones; tissue engineering; review组织工程技术能够通过再生修复重建受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

Ⅰ型胶原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Ⅰ型胶原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Ⅰ型胶原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的现状与前景Ⅰ型胶原蛋白(Type I Collagen)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蛋白,主要分布在动物组织中,如皮肤、骨骼、肌腱和血管等。

它由三股α链组成,每股α链含有大约1000个氨基酸残基,并以螺旋结构排列而成。

Ⅰ型胶原蛋白在细胞外基质中起到维持组织结构完整性和力学强度的作用,同时也参与了细胞外基质的合成、降解和修复等生理过程。

首先,Ⅰ型胶原蛋白的结构决定了其重要的功能。

螺旋结构使得Ⅰ型胶原蛋白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能够形成强大的纤维束和支架结构。

这种特性使得Ⅰ型胶原蛋白成为了骨骼、韧带和牙齿等组织的主要成分,能够提供抗拉和抗压力。

此外,Ⅰ型胶原蛋白能够参与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修复,在创伤愈合和组织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Ⅰ型胶原蛋白还具有调节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等细胞功能的能力,对于细胞活动和组织发育也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其次,Ⅰ型胶原蛋白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并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由于Ⅰ型胶原蛋白的重要生物学功能和结构特点,研究人员已经将其应用到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中。

一方面,Ⅰ型胶原蛋白作为医用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骨修复和创面愈合等各种临床医疗实践中。

通过利用Ⅰ型胶原蛋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以促进组织再生和创面愈合,同时减少异物反应和免疫排斥等不良反应。

另一方面,Ⅰ型胶原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也为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应用Ⅰ型胶原蛋白进行基因传递、药物传递和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将Ⅰ型胶原蛋白与其他功能分子或细胞结合,可以实现对基因和药物的靶向传递,同时也可以构建具有生物学功能的组织工程支架。

最后,Ⅰ型胶原蛋白的应用研究在未来还具有许多发展机会和挑战。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致力于提高Ⅰ型胶原蛋白的生物兼容性、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对Ⅰ型胶原蛋白的改性和修饰,可以增强其应用前景,并拓宽其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范围。

胶原蛋白的化学改性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胶原蛋白的化学改性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胶原蛋白的化学改性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赵景华;吴兆明;丁宇宁;刘文文;颜泽;柯冰冰;沈萍;胡建恩【摘要】胶原蛋白是动物体内重要的结构蛋白质,因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无毒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戌二醛、P-环糊精聚轮烷单醛、丙二酸等交联剂对胶原蛋白进行化学改性的方法研究现状,并介绍了胶原蛋白改性材料在止血、药物运输载体、组织工程支架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期刊名称】《渔业研究》【年(卷),期】2017(039)002【总页数】10页(P147-156)【关键词】胶原蛋白;化学改性;交联剂【作者】赵景华;吴兆明;丁宇宁;刘文文;颜泽;柯冰冰;沈萍;胡建恩【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4.9胶原蛋白(Collagen)主要存在于动物的皮、骨、软骨、牙齿、肌腱、韧带和血管中,约占动物体内蛋白质总量的30%,是结缔组织中极重要的结构蛋白质,起着支撑器官、保护机体等作用[1]。

胶原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00 kDa,由三条分子量相近的肽链组成,三条肽链相互缠绕,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稳定的三螺旋结构。

三条肽链的交联强度高度可变,这与胶原蛋白的类型、组织、物种、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2-3];胶原蛋白中含有丰富的甘氨酸(Gly)、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形成典型的(Gly-X-Y)结构(X、Y代表其他氨基酸),在每条肽链上都有(Gly-X-Y)重复结构出现,它是形成胶原原纤维的主要结构;其中羟脯氨酸是胶原蛋白的特征氨基酸,它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对于稳定胶原蛋白的三螺旋结构有着重要作用[4]。

胶原蛋白因具有这些独特的结构,而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无毒性、低抗原性、细胞黏附等特性[5]。

但是胶原蛋白机械强度低、生物降解速率难以控制、易变性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对胶原蛋白进行改性不仅能提高胶原蛋白的机械强度、热变性温度等特性,还可以有效控制胶原蛋白的降解速率,使改性后的胶原蛋白材料被广泛用于止血、药物运输载体、组织工程支架等方面[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富胶原蛋白骨基质在位点保存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朱洪光白建文李倜魏美荣周聪【摘要】目的:评价小牛脱细胞松质骨基质在位点保存术中的成骨效果。

方法:选择纯种雄性Beagle犬16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4只。

分别拔除每只Beagle犬的下颌第三、第四前磨牙,各组拔牙窝分别放置小牛脱细胞松质骨基质、Bio-oss骨粉、Bio-oss骨粉+CGF充填及空白对照,胶原膜覆盖后,严密缝合。

术后四组分别于8周和12周时处死Beagle犬,通过CBCT观察牙槽骨高度及宽度的变化,通过ABA专用骨骼分析软件显微CT检测测定比较各组组织骨密度,骨小梁数目及骨材料吸收速率。

通过HE及Masson染色观察并比较各组间新骨形成、骨改建及骨粉吸收情况,同时观察不同时期血管形成、类骨质矿化、骨小梁形成及炎症反应状况。

结果:BABM、Bio-oss骨粉、Bio-oss+CGF术前术后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75,P=0.140),术后8周、12周均高于空白对照组BABM、Bio-oss骨粉、Bio-oss+CGF和空白组术前术后牙槽骨宽度比较,术后8周、12周较术前及术后当日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716,P<0.05);拔牙后植入小牛脱细胞松质骨基质组、Bio-oss组和Bio-oss+CGF组12周时骨高度和宽度吸收率无统计学差异,组织形态学显示Bio-oss+CGF组与小牛脱细胞松质骨基质组8周时新骨形成率高于Bio-oss组。

结论:小牛脱细胞松质骨基质在拔牙窝保存术中能有效维持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同时能促进牙槽骨的早期生成。

【关键词】CGF;Bio-oss骨粉;小牛脱细胞松质骨基质;位点保存中图分类号:783.4文章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3957(2019)03-123-4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new collagen-rich bone matrix in site preservationZ HU Hongguang,BAI Jianwen,LI Ti,et alDental Department of Weifang People's Hospital,Weifang261000,Shandong Province,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osteogenic effect of acellular cancellous bone matrix in site preservation of calf.Methods:We select sixteen pure male Beagle dogs,and then randomly divide them into four groups,four in each group.The third and fourth premolars of each Beagle dog were extracted.Then place Calf acellular cancellous bone matrix,Bio-oss bone,Bio-oss bone powder+CGF and blank control in the extraction socket of each group.After the teeth extraction sockets were covered with collagen membrane,and sutured tightly.Beagle dogs were sacrificed at8and12weeks after operation.The height and width of alveolar bone were observed by CBCT.Bone mineral density(BMD), number of trabeculae and absorption rate of bone materials were measured by ABA bone analysis software.New bone formation,bone remodeling and bone powder absorption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y HE and Masson staining,meanwhile the Vascularization,osteoid mineralization,trabecular bone formation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 were also observed at different stages.Results: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alveolar bone height between BABM,Bio-oss bone powder and Bio-oss+CGF作者单位:261000潍坊市人民医院牙科(朱洪光,白建文,李倜,魏美荣);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周聪)。

位点保存术是在拔牙即刻或者在拔牙后,将人工骨粉和胶原膜置入拔牙窝内,促进拔牙窝内骨组织再生的一种干预措施,对于解决拔牙后的牙槽骨吸收及骨愈合不良等效果较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减少牙槽嵴的吸收量[1-2]。

利用位点保存技术保存牙槽骨位点,减缓牙槽骨吸收在当代口腔临床医学中尤为重要[3]。

目前认为:通过人工骨粉和胶原膜进行的引导组织再生术应用于位点保存术中,更有利于拔牙窝内的骨修复。

胶原膜放置在牙龈软组织和骨组织缺损区起屏障作用,此外它可以维持血凝块,并起支架作用使拥有骨生成能力的细胞完成骨组织修复。

随着材料学的迅猛发展,骨替代材料的种类层出不穷,为临床口腔种植医生提供的可选择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如何选择一种更安全、有效、成骨效果好的骨替代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新型富胶原蛋白骨基质在研制技术方面有很大的创新,在成分上与以往的骨替代材料相比也具有多项优势。

然而其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成骨效果需要我们的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通过构建实验动物模型,比较小牛脱细胞松质骨基质与其他骨替代材料在维持拔牙区牙槽嵴骨高度及骨宽度的差异,成骨相关因子在不同实验组间表达量的差异,综合评价小牛脱细胞松质骨基质在位点保存术的效果。

1材料和方法1.1实验对象、设备和材料纯种B eagle犬16只,动物中心登记注册,适应性圈养1周,观察其适应环境能力及健康状况,均注射疫苗及驱虫,选取下颌第三及第四前磨牙区拔牙后的牙槽窝。

本研究经潍坊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CBCT 机,电子游标卡尺,Bio-Oss骨粉。

1.2实验分组随机分成四组,每组4只。

实验部位:下颌第三及第四前磨牙部位(均为双根牙),每侧获得4个拔牙窝。

1.3实验方法术前所有实验对象取血20ml备CGF,全麻下CBCT (Newtom)检测术区后,拔除下颌第三及第四前磨牙,每侧获得4个拔牙窝。

各组拔牙窝内依次充填BABM、Bio-oss 骨粉、Bio-oss+CGF与空白进行对照。

1.4指标和测量方法1.4.1犬牙槽骨高度和宽度测量:各组分别在术后当天、8周、12周于全麻下对Beagle犬进行CBCT的检测,测量不同时间点Beagle犬牙槽骨骨高度及宽度的变化,比较各组不同骨替代材料在拔牙位点保存术中的效果;拔牙后植入Bio-oss和CGF由于拔牙创愈合后拔牙窝中点无法准确确认,因此以拔牙前测量的参考线长度为基准线,测量出参考线对应牙槽骨的宽度。

通过拔牙前后测量位点的差值判断拔牙前后牙槽骨宽度的变化。

基线参考线1.4.2骨密度测量:各组分别在术后12周进行显微CT检测,通过ABA专用骨骼分析软件比较各组组织骨密度,骨t ion.(Z=-1.475,P=0.140).The levels of BABM,Bio-oss bone powder,Bio-oss+CGF and blank group were higher at8and12weeks after operation than those in blank control group.The alveolar bone width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and on the day after operation at8and12 weeks after operation.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Z=-3.716,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bone height and width absorptivity between the acellular cancellous bone matrix group,the Bio-oss group and the Bio-oss+CGF group at12weeks after tooth extraction. Histomorphology showed that the new bone formation rate in the Bio-oss+CGF group and the acellular cancellous bone matrix group at8week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Bio-oss group.Conciusion:Calf acellular cancellous bone matrix can effectively maintain the height and width of alveolar bone and promote the early formation of alveolar bone during the preservation of extraction socket.Key words:CGF,Bio-oss bone meal,calf acellular cancellous bone matrix,sitepreservation小梁数目及骨材料吸收速率。

骨密度:单位骨体积或面积的平均骨矿物质含量是反应骨量的重要指标。

在植骨区和正常骨组织区截取相同面积的区域,分别测量Hu值。

差值大说明植骨区与正常骨组织骨密度差距大;差值小说明植骨区与正常骨组织骨密度差距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