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赛项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2024年工程测量技能竞赛方案

2024年工程测量技能竞赛方案

一、主题和目的本次工程测量技能竞赛的主题为“精准测量,优化工程”。

旨在测试参赛选手在测量过程中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创新能力,促进工程测量技能的提升和交流。

二、竞赛时间和地点竞赛时间:2024年10月10日上午9:00-12:00竞赛地点:XX大学工程测量实验室三、参赛对象本次竞赛面向全校工程测量专业学生,每个班级推荐不超过3名队员参加。

四、竞赛内容1.现场测量操作技能参赛选手将进行一系列现场测量操作,包括使用全站仪、测量笔等设备进行高程、水平、角度等测量,并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选手需要准确快速地完成测量任务,并提交测量数据和处理结果。

2.赛前试题参赛选手在竞赛前一周将收到一份赛前试题,试题内容涵盖工程测量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计算题。

试题答案在竞赛当天公布,并计入最后得分。

3.实践应用能力考核参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实践应用任务,例如给定一份工程图纸,选手需要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测量,并提交测量数据和图纸的测量标注。

五、竞赛评分标准1.现场测量操作技能:根据测量任务的准确性、速度和数据处理的正确性进行评分,最高分为50分。

2.赛前试题:根据试题答题情况进行评分,最高分为30分。

3.实践应用能力考核:根据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图纸标注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进行评分,最高分为20分。

4.总分:将以上三项得分相加,按照得分最高者为第一名,以此类推。

六、奖项设置1.第一名:奖金2000元,获得校级荣誉证书。

2.第二名:奖金1000元,获得校级荣誉证书。

3.第三名:奖金500元,获得校级荣誉证书。

4.优秀奖(前10%的参赛选手):获得校级荣誉证书。

七、竞赛组织与保障1.竞赛组织委员会:由工程测量专业教师组成,负责竞赛的筹备、组织和评分工作。

2.竞赛设备与材料:提供全站仪、测量笔等必要的测量设备,选手需自备计算器和笔记本电脑。

3.现场指导与保障:设置现场指导人员,对选手进行测量操作技巧指导和问题解答。

提供竞赛期间的茶水和小吃。

15届大赛测量技术文件

15届大赛测量技术文件

中国中铁第十五届青年技能竞赛工程测量技能大赛技术工作文件各参赛单位:现将中国中铁第十五届青年技能竞赛工程测量技能大赛技术文件发去,请据此做好参赛人员的培训工作。

一、竞赛目的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文件要求和股份公司“十三五”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培养一批适应企业发展的青年高技能人才,提高施工生产一线测量人员的职业技能和水平,引导和激励测量人员积极开展岗位练兵、促进岗位成才,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团委决定举办中国中铁第十五届青年技能竞赛工程测量技能大赛。

二、大赛命题方式、内容和成绩计算(一)命题方式结合股份公司生产实践,赛前由裁判组封闭命题,测定标准答案;比赛现场发放比赛用数据和各种记录、计算表格。

大赛采取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比赛相结合的比赛方式,理论知识成绩占总成绩30% ,以闭卷的形式进行,考试时间90分钟;测量实际操作成绩占总成绩70%,测量操作考核为现场公开实作测量。

(二)命题内容1.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市政、矿山和港航等工程建设相关测量知识为要点,2.以工程测量技能大赛按照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编写的高技能人才评价示范标准系列培训教材《工程测量工》理论、技能知识和中国中铁第十五届青年技能竞赛工程测量技能大赛理论试题库。

(三)评分依据以《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J961-2009)、《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J962-2009)和《国家一、二等水准高程测量规范》(GB/T12897-2006)为主要依据,从工程测量理论、实际操作的方法、步骤、数据记录、数据处理、测量成果、成果质量等方面考核参赛选手的基本技能熟练程度,以及工程施工测量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工程测量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成绩计算理论知识考试、测量操作考核成绩由评分裁判员根据评分标准统一阅卷、评分与计分。

1.大赛总成绩=理论知识成绩*30%+试验操作总成绩*70%;其中:测量操作总成绩=二等水准高程控制测量成绩*35%+一级导线平面控制测量成绩*35%+道路放样测量成绩*30%。

工程测量技能大赛竞赛规则

工程测量技能大赛竞赛规则

二○一五年兰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工程测量技能大赛竞赛规则一、大赛名称:工程测量技能大赛二、项目设置1、附合水准测量2、全站仪测量放样三、竞赛方式与参赛资格1、竞赛方式:大赛由3名学生组成一个工作组,由工作组完成竞赛规定的工作任务。

2、参赛资格:报名对象为2014年在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学生,不限性别、年级,年龄不超过22周岁(即1992年1月1日以后出生)。

报名时选手必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身份证、学生证)的原件,以备查阅。

四、奖项设置1、参赛选手奖竞赛成绩从高到低排列,按参赛组数的10%设一等奖,20%设二等奖,30%设三等奖,大赛设置奖品。

2、指导教师奖获得一等奖选手的专业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

五、竞赛规则(一)竞赛内容1、附合水准测量参赛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指定等外附合水准路线测量;要求由一个已知高程点,测出五个待测点并现场进行内业计算,每人至少观测记录一个测站,每测站均采用双仪高法进行测站检核。

2、全站仪放样测量参赛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给定的已知测站点坐标和已知定向点坐标,使用全站仪“放样”程序,放样三个坐标点组成三角形,并在地砖上用笔做好标记;在三角形的顶点上分别设站,用测回法一测回观测水平角并计算角度平均值,其中在该三角形指定的一个顶点上,用测回法一测回加测三角形另一点——该点——已知定向点之间的水平角,并计算角度平均值;在不同测站上,对测每一条边长并计算边长平均值;计算图形角度闭合差,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平差计算角度值。

要求每人至少完成三角形顶点一测站的边角观测记录工作。

(二)选手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完成“附合水准测量”竞赛,规定用时为25分钟;完成“全站仪坐标放样”竞赛,规定用时为45分钟;计时都是从领取试题起,到仪器设备恢复原状并递交成果止;以现场裁判计时为准,超时不计算成绩。

(三)竞赛场地和仪器设备说明1、附合水准测量竞赛,由赛会提供比赛场地、测量仪器、配套脚架及两根3m铝合金塔尺、记录表格、记录板,指定水准线路。

大学生工程施工测量技能大赛方案

大学生工程施工测量技能大赛方案

XXXX年XX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名称:测绘赛项组别:高职组二、大赛人员分工1.大赛仲裁组组长:2.大赛裁判组总裁判长:1人4名裁判组长4名工程裁判三、竞赛目的展示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实践教学成果,分享专业建立与人才培养经历,搭建行业、企业、院校、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平台,检验学生对生产实践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各参赛单位的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职业教育适应行业产业开展需求的应变能力,提升学生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技能水平,培塑“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辛奋斗、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推行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并重的“双证书〞制度,进一步促进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促进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提升。

四、竞赛容1.竞赛容本次竞赛工程为“普通水准测量〞,竞赛包括测量外业观测和测量业计算。

成绩评定分竞赛用时和成果质量两局部,详见表1。

表1 竞赛容、时间与权重表2.竞赛要求:〔1〕完成闭合水准路线的观测、记录、计算和成果整理,提交合格成果。

〔2〕无论何队,只要超过规定的竞赛时间,立即终止竞赛。

五、竞赛方式1.本赛项为团体赛,每支参赛队由4名选手〔设队长1名〕和1-2名指导教师组成。

2. 各队参加比赛的出场顺序、路线和场地均由裁判组现场组织抽签决定。

参赛选手均需携带XX、学生证及参赛证,承受裁判组的随时检查。

3. 所有指导工作应在竞赛前完成。

比赛过程中,指导教师不得进入赛场。

4. 赛场在比赛期间对外开放,允许观众在规定的参观区域现场参观和体验。

六、竞赛流程1.竞赛时间:2.竞赛地点:高等专科学校3.竞赛场次安排:全部参赛队通过抽签决定参赛场次。

七、竞赛试题本赛项竞赛试题公开,随赛项规程同步发布。

公开试题中的点号和数据均为样例,竞赛时各队试题的点号和原始数据由抽签得到。

公开试题如下:如图1所示闭合水准路线,例如A01点高程为69.803m,测算B04、C01和D03点的高程,测算要求按技术规。

工程测量员竞赛技能操作评分标准

工程测量员竞赛技能操作评分标准

首届全国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程测量员赛区竞赛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为了正确评价参赛选手的作业过程和最终成果,根据《首届全国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程测量赛区竞赛实施细则》和有关文件,制定工程测量员赛区竞赛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一、成绩结构技能操作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各成绩单项和子单项均采用百分制测评。

成绩单项、子单项及权重、分值见下表。

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单项、子单项权重、分值(二)评分方法1、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成绩子单项得分,按下列公式计算。

121()ni i i S P s ==⨯∑式中:1S ------成绩单项得分,2i S ------成绩子单项得分(成绩子单项测评分),i P -------相应成绩子单项权,n --------成绩单项中包含的成绩子单项个数。

2、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技能操作总成绩得分S=11()ni i i S P =⨯∑式中:S -------技能操作总成绩得分,1i S ------成绩单项得分, i P ------相应成绩单项权,n------成绩单项的个数。

仪器操作及点位精度成绩记观测选手,其他成绩记编图选手。

重点考核参赛选手使用仪器的规范性,外业仪器操作的安全性,成果成图的精度和完整性,数据、注记的正确性,所用时间等各项指标。

3、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编图操作评分方法 主、副裁判测评分的平均分为选手得分。

二、技能操作考核(一)外业数据采集及数据传输竞赛时间为90分钟,其中外业数据采集80分钟,数据传输及仪器整理10分钟。

参赛选手打开仪器箱即视为竞赛开始,选手全部观测完毕视为外业数据采集结束,裁判员据此进行计时。

到达竞赛规定时间时,选手应当立即停止操作,否则取消数据采集成绩。

数据采集结束后,10分钟内完成数据传输、仪器整理。

外业数据采集及数据传输基础分为14分,奖励分3分,满分17分。

在竞赛过程中,裁判员依据表1评分细则,对参赛选手的操作逐项进行考评并进行详细记录,记录见表2。

工程测量员五级操作评分标准

工程测量员五级操作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1.安平对中满分10分。

5分钟内完成得满分,每超过1分钟扣1分。

2.测操作方法、程序正确满分30分。

发生一次错误扣5分。

3.观测时间满分20分。

15分钟之内(含对中安平)得满分,每超过1分钟扣2分。

总时间不得超过25分钟。

4.半测回差满分20分。

半测回差限差40秒,15秒内得满分,16—30秒内得15分,31—40秒内得10分,超限的应予以重测。

5.半测回超限,应予以重测(安平对中可不做),观测时间连续计算。

6.记录计算满分20分。

观测结束后,须在5分钟内完成计算。

超过1分钟扣2分。

每错一处扣1分。

连环涂改、就字改字、擦、刮的成绩为0分。

测站观测超限未及时发现,造成返工的扣10分。

伪造成果的则取消考试资格。

7.观测要求:三方向、一测回、不归零。

评分标准1.观测操作方法、顺序正确满分20分。

每错1处扣2分。

2.观测时间满分30分。

总观测时间为10分钟,每超1分钟扣3分。

总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

3.闭合差满分30分。

路线闭合差限差为40mm,闭合差15mm内得满分,16—30mm内得20分,31—40mm内得15分,闭合差超限的应予以重测。

4.记录计算满分20分。

观测结束后,须在5分钟内完成闭合差计算。

超过1分钟扣5分。

高差及闭合差计算错误每处扣5分。

手簿记录每错一处扣2分。

连环涂改、就字改字、擦、刮的成绩为0分。

伪造成果的则取消考试资格。

5.观测要求:四站,黑面一次读数,视距上下丝读数,视距差5米,视距累计差10米。

2018年山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年山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年山西省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高职(教师组)工程测量赛项竞赛规程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18.08.022018年山西省第十二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高职教师组工程测量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工程测量含2项内容:二等水准测量、一级光电导线测量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检验中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效果,检验中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加强教师外业数据采集以及内业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检验和展示教师对测绘知识、技能的掌握及对生产实践问题的分析处理与团队协作能力;引导职业院校改革测绘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培养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高端技能人才的途径和方法,为全国开设测绘类专业的职业院校搭建交流教育教学成果与经验的平台;促进社会对测绘类相关岗位的了解,提升测绘类专业的社会认可度。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一)竞赛方式本次竞赛项目分为:二等水准测量和一级光电导线测量本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

每个学校允许有两支队伍参赛,每支参赛队由4名选手(设队长1名)和2名指导教师组成。

每支队伍可以参加全部2项竞赛,或者只参加其中1项或2项,但只取其中成绩好的1支队伍进行排名。

各队参加竞赛的出场顺序、路线和场地均由竞赛委员会现场组织抽签决定。

参赛选手均需携带身份证和参赛证,接受裁判组的随时检查。

赛场在竞赛期间对外开放,允许观众在规定的参观区域现场参观和体验。

(二)竞赛内容本次技能竞赛采取技能操作考核的方式,竞赛内容包括“二等水准测量”和“一级光电导线测量”。

参赛选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上交合格成果。

并按照成果质量和比赛用时作为竞赛的计分内容。

四、竞赛规则1)参赛选手凭参赛证参加竞赛,队员在竞赛前因故不能参赛,由所在学校出具书面申请、经大赛组委会审核批准后方可更换参赛选手。

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队员。

2)参赛队必须提前30分钟进入赛场,到检录处检录,然后到竞赛现场抽签。

高级工程测量员技能考试操作试题

高级工程测量员技能考试操作试题

高级工程测量员技能考试操作试题
1.水准测量
考核目的:考核学生能够用水准仪配合水准标尺进行几何水准测量,并能够进行测站高差计算。

考核内容:学生能够正确地、快速安置水准仪并准确地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读数、计算高差、检核相应项目。

评分标准:本项目考核占总分为35%,各环节给分如下:
2.全站仪操作
考核目的:考核学生熟练使用全站仪进行测角、测距、数据采集的能力。

考核内容:每人用全站仪进行安置、测角、测距、测站设置及数据采集。

评分标准:本项目考核占总分为65%,各环节评分如下:
评分表如下: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工程测量赛项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根据《第五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作方案》和《工程测量赛项技术纲要》有关要求,为客观准确的评价参赛选手的作业过程和最终成果,统一竞赛评判标准,特制定工程测量赛项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一、竞赛成绩结构和评分 (一)竞赛成绩结构
竞赛项目分“操作和成果完整性、准确性”两大项,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计分项目、子项目及权重见附表1,各项记分子项目均采用百分制评测,测评表见附表2-附表6。

(二)评分方法 1.子项目加权得分
子项目加权得分按(1)式计算:
(1)
式中:------子项目加权得分;
------子项目测评得分; -------相应子项目的权。

2.竞赛项目加权得分
竞赛项目加权得分按(2)式计算: =
(2)
式中:-------竞赛项目加权得分;
i
i i P A S ⨯=i S i A i
P j
S ∑=⋅n
i i
j S P 1
j S
------子项目加权得分; ------相应竞赛项目的权;
------竞赛项目中子项目的项数。

3.竞赛总得分
竞赛得总分按(3)式计算: S=
(3)
式中:-----竞赛项目加权得分;
------竞赛项目总分;
------竞赛项目的项数。

(三)评分规则
1.各子项目测评评分按照主、副裁判评分的平均值为选手得分。

2.各子项目评分原则:按子项进行评分,各子项最多100分,最低零分(当扣分为负值时,按零分计算)。

3.外业数据采集操作、精度评定成绩分别按50%计入观测选手、编图选手得分,内业编辑成图、要素完整性、地形图编辑质量得分计入编图选手得分。

其中外业数据采集测评表中数据采集时间奖励分计入编图选手得分。

二、操作考核
(一)外业数据采集及数据传输
外业数据采集每人竞赛时间为100分钟。

裁判示意开始后,选手打开仪器箱开始比赛,选手观测完毕并收好仪器后示意裁判,裁判员据此进行计时。

到达竞赛规定时刻时,选手应当立即停止操作。

外业数据采集基础分为90分,奖励分10分,在规定时
i
S j
P n ∑=n
j j
S
1
j S
S
n
间内,选手每提前1分钟加1 分,10分封顶,满分100分。

规定10分钟内未完成数据传输扣10分。

外业数据采集评分见附表2。

(二)内业编辑成图
内业编辑成图考核时间为60分钟。

参赛选手统一开机,开始竞赛;作业完成后,选手以本人“参赛证号”+“CN-SX-2017”为文件名保存。

地形图编辑基础评分为90分,在规定时间内,选手每提前1分钟加1 分,10分封顶,满分100分。

到达竞赛规定时间时,选手应当立即停止操作。

内业编辑操作项目评分见附表3。

三、成果完整性和准确性的考评
(一)要素完整性质量
地理要素按其重要程度,依次设定为三类,分类如下:一类地物:控制点、房角等;
二类地物:支柱、路灯、雕塑、旗杆等独立地物;
三类地物:检修井孔、垃圾箱、假山等。

要素完整性评分见附表4。

(二)精度
地物点精度评价分地物点点位中误差、特征点高程中误差两个方面进行,各项中误差统计个数不能少于30个,地物点平面精度、特征点高程精度评分分别见附表5、附表6。

(三)地形图编辑质量
按国家有关质量评定标准,对选手提交的成果质量进行考评,地形图编辑质量评分见附表7。

A类错漏:文件或目录名称错、数据格式错、中误差超
限,其它A类错漏。

B类错漏:控制点属性错或放错层,图层名称或颜色设置错,数据分层不完整或存在多余图层,使用符号与图式标准符号不一致,图名或图号错漏,图廓内外整饰有错漏,其它B类错漏。

C类错漏:要素放错层,有方向的要素方向错,注记压盖,注记错漏,线划被错误打断,线划存在交叉、重叠、重复,面状要素未封闭,道路边线、房屋等要素出现悬挂或过头现象,同一个要素重复输入,要素间关系不合理,其它错漏。

附表:
1.技能操作考核计分项目、子项目及权重
2.外业数据采集测评表
3.内业编辑成图测评表
4.要素完整性测评表
5.地物点平面精度测评表
6.特征点高程精度测评表
7.地形图编辑质量测评表
技能操作考核计分项目、子项目及权重
外业数据采集测评表
观测选手签名:
说明:
(1)对中整平是指观测过程中在不同测站上各检查一次;
(2)仪器架设不安全稳定是指脚架架设在光滑地面时,脚架底端没有拦护物;脚架架设在铺
有地砖的地面时,脚架底端没有放入砖缝隙中;
(3)搬站时出现安全隐患是指丢、落应该随站搬迁的相关物品;
(4)图根点测量:指RTK、支导线测量图根点未按规定要求操作,两次测量超限。

内业编辑成图测评表
要素完整性测评表
地物点平面精度测评表
说明:1、—测量中误差;—规范规定的中误差,点位中误差=±0.150m ;“个数”为两类误差数量之和。

2、中误差计算公式:=
式中:—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值,—选手测量值,—标准值,—用于计算中误差的个数。

M 0M 0M M n
d
n
i i
∑=∆=1

i d ∆xi i d d -i d ∆i d xi d n
特征点高程精度测评表
说明:1、M —测量中误差;—规范规定的高程中误差,=±0.150m 。

2、中误差计算公式:xi i i n
H H H H M n
i i -=∆∑±
==∆1
2
式中:i H ∆—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值,i H —选手测量值,xi H —标准值,n —用于计算中误差的个数。

0M 0M
附表7
地形图编辑质量测评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