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抗生素用药分析

合集下载

呼吸内科抗生素用药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抗生素用药临床分析

呼吸内科抗生素用药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呼吸内科患者中标准化抗生素用药与常规抗生素用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治疗策略。

方法:我们选择了我院50名相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标准化抗生素组和常规抗生素组。

标准化抗生素组接受基于最新临床指南的个体化用药方案,包括用药剂量、频次和疗程的调整。

常规抗生素组继续接受医疗实践中的常规治疗。

用药过程中采用双盲法,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对用药方案不知情。

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评估,记录临床症状、疗效、不良事件、生化指标和生活质量评估等信息。

结果:标准化抗生素组的症状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常规抗生素组(p = 0.014)。

治疗效果在标准化抗生素组(87.6 ± 5.3%)显著高于常规抗生素组(82.1 ± 6.7%)(p = 0.026)。

标准化抗生素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抗生素组(p = 0.038)。

药物耐受性、生化指标变化和生活质量评估在标准化抗生素组均优于常规抗生素组(p < 0.05)。

结论:基于本研究的结果,标准化抗生素用药方案在呼吸内科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

标准化抗生素用药方案不仅改善了症状,提高了治疗效果,还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强了药物耐受性,改善了生化指标变化,并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抗生素;呼吸内科;治疗效果一、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我院50名相关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30至65岁。

其中标准化抗生素组的平均年龄为48.6 ± 6.2岁,常规抗生素组的平均年龄为50.2 ± 5.8岁。

研究对象均符合特定纳入标准,排除了影响研究结果的其他因素。

1.2 观察指标本研究观察的指标包括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药物耐受性、生化指标变化和生活质量评估。

这些指标反映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治疗效果、药物安全性、生理状态的变化以及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关键词】呼吸内科;抗生素呼吸内科疾病中各种不同性质的感染约占80 ~90%[1]。

抗生素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在内科临床治疗中上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现将呼吸内科抗生素特点及应用小结如下。

1 特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及其他抗生素。

1.1 β-内酰胺类这类药物可直接杀灭支气管分泌物的细菌,是一种快速杀菌剂,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肚的合成,导致细胞壁缺损,水内渗,菌体胀破。

1.1.1 青霉素类包括不耐酸青霉素类(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G、青霉素v钾片)、耐酸青霉素类(苯唑青霉素、氯唑青霉素、双氯青霉素及氟氯青霉素)、广谱不抗假单胞菌类(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广谱抗假单胞菌类(羧苄西林、呋喃苄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及抗G-杆菌类(美西林、替莫西林)等。

1.1.2 头孢菌素类此类属广谱抗菌药物,分四代。

第一、二代对绿脓杆菌无效,第三代中部分品种及第四代对绿脓杆菌有效,该类药物对支原体和军团菌无效。

需要说明的是,头孢菌素都没有后效应,故必须用至足量直至患者痊愈。

另外第三代头孢菌素价格昂贵,易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造成出血,而且陆续出现耐药性,应严格控制适应证。

1.1.3 非典型β-内酰胺类1.1.3.1 新型β-内酰胺类包括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美洛培南)和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卡芦莫南)。

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定)抗菌谱极广,对G-杆菌、G+球菌及厌氧菌,包括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脆弱拟杆菌均有极强的抗菌活力,对多数耐药菌的活性超过第三代头孢菌素。

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氨曲南对多数G-杆菌包括肠杆菌科和绿脓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G +球菌及厌氧菌无效,对β-内酰胺酶稳定。

1.1.1.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组成的复合制剂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与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行自杀性结合,从而保护β-内酰胺不被β-内酰胺酶所水解,继续发挥抗菌作用。

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和副作用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和副作用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 治疗和副作用分析
汇报人:XX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药物治疗
副作用分析
添加章节标题
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用 于治疗细菌感染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 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用于治疗真菌感染
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 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
药物相互作用:注 意药物之间的相互 作用,避免不良反 应
药物副作用:注意 药物的副作用,及 时调整药物剂量或 更换药物
药物依从性:患者 应按照医嘱按时、 按量服药,提高药 物治疗效果
副作用分析
呼吸困难 恶心、呕吐
咳嗽 头晕、头痛
胸痛 皮疹、瘙痒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理反 应的相互作用
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
添加 标题
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等,有助 于减轻副作用。
遵医嘱用药,不要擅自改 变剂量或停药
定期监测药物副作用,及 时向医生报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以免增加副作用风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 等,以减轻药物副作用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止咳化痰药物: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 酸等,用于治疗咳嗽、痰多等症状
平喘药物: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 用于治疗哮喘等疾病
药物作用机制:通过抑制或激 活特定受体、酶或信号通路, 调节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药物选择:根据疾病的类型、 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体差异, 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剂量和疗程:根据药物的 药理学特性和患者的个体差异, 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疗程
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生理状 态

抗生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合理应用

抗生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合理应用

抗生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合理应用2023-12-05•抗生素基本概念及分类•呼吸内科感染现状及趋势•合理选择和应用抗生素原则•各类抗生素在呼吸内科应用指南•联合用药策略及效果评估方法•预防措施与长期管理策略目录CONTENTS01抗生素基本概念及分类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由细菌引起的感染。

抗生素定义抗生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影响细菌核酸代谢等方式发挥杀菌或抑菌作用。

作用机制抗生素定义与作用机制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具有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效等特点。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但肾毒性较大,需密切监测肾功能。

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具有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与其他类抗生素无交叉耐药等特点,但不适用于18岁以下患者。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具有组织穿透力强、半衰期长等特点。

常见抗生素类型及特点严格掌握适应症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观察不良反应合理调整剂量临床应用中注意事项01020304根据感染部位、病原体类型及患者情况选用合适的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误用。

在使用抗生素时,需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安全。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合理调整抗生素的剂量,确保治疗效果。

02呼吸内科感染现状及趋势呼吸内科感染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基础疾病患者感染风险增加。

发病率肺部感染是呼吸内科最常见的感染类型,其中肺炎、支气管炎等发病率较高。

感染部位冬季为呼吸内科感染高发季节,与气温下降、空气干燥等因素有关。

季节变化呼吸内科感染发病率统计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其中革兰阴性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菌感染日益严重。

分析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分析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分析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摘要:目的:对本院呼吸内科临床治疗过程中各类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状况进行观察与研究。

方法:使用电脑从我院呼吸内科病例库中随机抽选出94名病患进行观察研究,抽选时间为2018年4月~2020年6月,收集病患临床资料信息,对其抗生素使用频数、药物类型、药物联合使用状况等进行整理与统计,最终分析得出本院呼吸内科临床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状况。

结果:经过整理94名呼吸内科病患临床资料得出,其主要使用阿奇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其使用占比情况依次为:38.30%、14.89%、8.51%、18.09%;其药物利用指数情况依次为:1.05、1.10、0.83、0.90,不同药物类型与阿奇霉素相比,差异均含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分析其抗生素药物联合使用情况,其分为一联使用、二联使用、三联使用以及四联使用四类,其使用状况依次为56例、28例、8例、2例,其占比情况依次为59.57%、29.79%、8.51%、2.13%,其联合使用情况与一联使用、二联使用相比,差异均含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呼吸内科病患治疗过期间,抗生素对控制病患病情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需注意其使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严格根据病患个体条件进行抗生素药物的给予,促进病患恢复健康。

使用抗生素药物时,主要以一联使用、二联使用为主,能够有效保证病患健康,降低药物为病患带来的负面作用,提升药物治疗价值。

关键词:呼吸内科;治疗过程;抗生素药物;使用状况呼吸内科为医院重要造成部分之一,实际生活中患上此类疾病的患病较为常见,其中以肺炎病患、哮喘病患以及支气管炎病患等较为常见[1]。

呼吸内科疾病一般由病菌感染引起,因此在治疗过程一般选择使用抗生素进行,根据病患不同个体条件使用不同剂量以及不同类型的抗生素药物[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使用电脑从我院呼吸内科病例库中随机抽选出94名病患进行观察研究,抽选时间为2018年4月~2020年6月。

分析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用药

分析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用药

分析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用药【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康盛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6例呼吸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146例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并对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量进行分析。

结果:呼吸内科抗生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

结论:抗生素种类繁多,在临床应用中,医护工作者要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及方法,预防、遏制抗生素在临床中存在的滥用情况。

【关键词】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效果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水平要求也逐渐升高。

抗生素在日常诊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临床救治带来了福音,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类广谱抗生素的频繁应用,抗生素用药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以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146例呼吸内科患者临床应用抗生素情况,分析统计146例患者抗生素药物用药数量及其他方面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6例呼吸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90例;年龄29~73岁,平均年龄43.5岁。

146例患者入院确诊均为呼吸内科疾病。

1.2方法调查分析146例患者临床用药剂量,并分析处方药物中抗生素品种及合理用药等情况。

统计用药情况时采用WHO推荐的,以药物利用指数及约定日剂量为分析方法,对临床用药合理性予以分析。

确定约定日剂量时要参考《临床用药须知》[1]和《新编药物学》[2]及其相关说明书,用药频率则是药品消耗量与所用药物约定日剂量的壁纸,该数值和临床用药选择倾向呈正相关,其可以作为不同种类药品消耗比较的指标。

2 结果2.1抗生素使用品种调查结果显示,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使用率高达80%,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使用抗生素的频率。

本文146例患者临床共使用抗生素15种,用量排在前5位的是头孢曲松钠(约定日剂量1.00g)、左氧氟沙星(约定日剂量0.5g)、头孢他啶(约定日剂量4.00g)、阿奇霉素(约定日剂量0.40g)以及头孢拉定(约定日剂量2.00g)[3]。

关于呼吸内科门诊抗生素用药情况分析25

关于呼吸内科门诊抗生素用药情况分析25
2.结果
2.1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抽查的990张处方中女性患者301例,男性患者689例,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为89岁,平均年龄为(45.9±10.3)岁。检查的990张处方中抗生素应用种类共有16种,前10种药物分别为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青霉素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曲松以及万古霉素,其临床DUI值和DDDs排序详见表。990张处方中共有821张处方使用抗生素药物合理,合理处方占所有处方的82.9%。
关于呼吸内科门诊抗生素用药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呼吸内科门诊抗生素的用药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门诊呼吸内科开出的990张有效处方,统计分析所有处方中抗生素的使用种类、比例、合理性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990张处方中共有821张处方使用抗生素药物合理,合理处方占所有处方的82.9%;检查处方中抗生素应用种类共有16种,主要以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以及大环内酯类为主;所有处方中单用抗生素943张(95.3%),抗生素两种联合用药处方30张(3.0%),抗生素三联处方14张(1.4%),抗生素四联处方3张(0.3%)。结论:我院门诊呼吸内科抗生素使用种类较多,其中以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最多,抗生素用药合理性尚不完善,在抗生素应用管理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针对此种现象,本文对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门诊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显示,抽取的990张处方中抗生素使用主要以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以及大环内酯类为主,其中在排名前10位的抗生素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4种,比例为40%,分别为头孢他啶、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在抗生素药物中使用率最高,处方数量以及DDDs值均最高。头孢他啶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均对其具有高度敏感性,对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肺炎杆菌等也具有高度抑菌活性,此外对产期杆菌和硝酸盐阴性杆菌同样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头孢他啶抗菌作用机制主要为与致病菌细胞膜上的PBPs结合,致使转肽酶酰化,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对细胞壁黏肽的交叉连结产生影响,抑制细胞生长和分裂,导致细菌形态变长,最终细菌溶解和死亡[3]。头孢他啶在机体内分布较为广泛,且易进入机体组织液,药物浓度较高,同时该药价格合理,已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常为我院门诊治疗呼吸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本文中头孢他啶DUI值为1.08,略大于1,说明存在一定不合理用药,分析原因为头孢他啶为我院医生治疗较严重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药物,临床医生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时有过于依赖经验用药情况的存在。从药物使用DDD值来看抗生素的应用确实有许多不足的地方,DDD值仅考虑药物的主要适应症,未能顾及患者病情的变化以及联合应用药物的剂量调节。

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用药的探讨

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用药的探讨

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用药的探讨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也越來越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但是出现的疾病种类也越来越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影响,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是为了促进医学领域迅速发展,必须要提高治疗的水平,只有提高治疗的水平,才能实现我们国家发展的目标,保障人们幸福的生活。

标签:呼吸;内科;抗生素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的就是,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用药,因为呼吸内科疾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会给患者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为了提高这种疾病治疗水平,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主要治疗这种疾病,并且产生较大效果的方法是抗生素,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使用抗生素,提高疗效,降低治疗的费用,减少对患者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研究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 呼吸内科的简介呼吸内科疾病是非常常见的的疾病,对人们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当前为了提高对疾病的疗效,不断的改进治疗方式,也就是抗生素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希望可以得出更有价值的成果,提高抗生素的使用价值,能够更好的解决呼吸内科疾病带来的问题,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保障人们幸福生活,同时也能够提高国家医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呼吸内科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属于现代西医中一个科室,呼吸内科具有非常多的常见病症,比如说,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有肺炎,肺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对人们造成非常大的伤害,一旦患者出现了这种疾病,就会出现畏寒,并且伴随着高热的现象,常常会咳嗽,偶尔胸痛,甚至出现气急等,严重的话患者会出现休克的现象,这些都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导致患者的生命存在威胁;急性肺脓肿也是呼吸内科常见病,一旦存在这种疾病,患者会表现出非常快的发病,患者会出现畏寒、寒战,伴随着剧烈的咳嗽,有的时候会咳粘液痰或粘液脓痰,患者的胸会出现阵痛,病变的范围非常大,影响也非常大,患者除了以上的病症,还会出现精神不振的现象,病情随着时间变长会加重,脓肿破溃于支气管,咳出大量脓臭痰,导致患者体温严重下降,这种疾病会造成患者后期的贫血,使得患者越来越消瘦,而且这种疾病分成好多的种类,不同的治疗方式,比如说,有慢性的肺脓肿,还有血源的,不同的疾病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但是可以看出给患者造成的危害非常大;除了这两种以外,还有许多的其他病症,有病毒性肺炎,这种病毒性的肺炎对人们的伤害更大,造成了生命上的威胁;还有阻塞性肺气肿、免疫缺陷者肺炎、支气管扩张等,伴随着的并发症也非常多,所以必须要解决呼吸内科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分析,提高治疗的效果,呼吸内科有许多的疾病,一旦出现就会给人们造成极大的伤害,造成严重的后果,有些患者甚至不能承受这些痛苦,选择自杀,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提高治疗的水平,必须要对抗生素进行研究分析,因为抗生素能够有效的解决这类疾病,但是当前的抗生素选择及应用不正规,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降低了治疗效果,造成了许多的问题,使得患者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内科抗生素用药分析
【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严重,呼吸道疾病日益增多,所以医院设立呼吸内科是非常有必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分以下几种、肺部感染、全身疾病的肺部表现、弥漫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肺循环疾病、通气调节功能障碍性疾病、少见肺部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和呼吸监护、肺癌等。

在治疗这些疾病的时候药物治疗是根本,那么抗生素类药物是如何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呢,本篇文章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抗生素类药物在呼吸内科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呼吸内科;抗生素,用药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51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81-01
抗生素药是治疗很多疾病的特效药,呼吸道感染尤为见效,那么我们在分析抗生素药如何治疗呼吸道疾病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抗生素药分类,什么是抗生素药以及抗生素药的成分。

1抗生素药品定义和成分以及分类
11抗生素药品定义抗生素药是治疗很多疾病的特效药,呼吸道感染尤为见效,那么我们在分析抗生素药如何治疗呼吸道疾病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抗生素药分类,什么是抗生素药以及抗生素药的成分,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7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
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

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

但是过量使用会抑制体内的有益菌,使肠道菌群失衡。

导致疾病的引起。

另外抗生素主要是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而抗生素对病毒的感染是无效的。

12抗生素药品以及分类自1943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

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

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

其分类有以下几种: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

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一般我们常用的口服抗生素有:头孢氨苄(先锋4号胶囊),头孢拉定(先锋6号胶囊)头孢呋辛等;阿莫西林(青霉素胶囊);红霉素类的:罗红霉素(严迪),交沙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罗旋霉素等;硫酸庆大霉素。

一般小孩子不能用的诺氟沙星胶囊,土霉素等。

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后者在抗菌活性、药代特性及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前两者。

喹诺酮类:包括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加替沙星等。

硝基咪唑类:包括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

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杆菌肽等。

抗真菌抗生素:分为棘白菌素类、多烯类、嘧啶类、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抗真菌药物、烯
丙胺类、氮唑类。

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抗结核菌类: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等。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2抗生素在呼吸内科意义和分析
21抗生素在呼吸内科意义抗生素药类,就是大家俗称的消炎药,我们国家是使用抗生素的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自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而美国人均年消费量只有13克,这是为什么,中国人是那种牙疼,都会出消炎药的,肚子疼也会吃消炎药,而美国人由于身体素质不一样,他们讲究自愈能力,因为抗生素吃多了,身体会产生抗体,药效就不那么明显。

言归正传在我国很多医院科室都会用到抗生素类药品。

22抗生素在呼吸内科分析呼吸内科疾病中,多种不同性质的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约在80%-90%左右,对上呼吸道感染,我们要明确感染部位的定位,因为不同部位感染的病原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上呼吸道感染中,使用抗生素指征较强的情况有:扁桃体咽炎、急性会厌炎、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等,而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其90%由各种病毒引起,又如急性喉炎,其主要病原也是病毒。

因此在疾病起始阶段不应该用抗生素,更不应该用价格昂贵的抗生素。

此时对症治疗居首要地位,包括休息、供给充足水分、减轻症状等。

如果鼻分泌物已呈粘稠脓性、病程达7天以上、或伴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应考虑细菌感染而使用抗生素。

要想用好抗生素,必须要了解抗生素的特性,抗菌谱:即所选用的抗生素在常规剂量下必须对造成患者感染的致病菌有敏感的抑制
或杀灭作用。

药动学特性:即所选用的抗生素在患者体内的分布必须能到达感染部位,在感染部位达到有效的抗菌浓度,并能维持足够的时间。

给药剂量和方法:选择适当的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法目的是在感染部位达到足够药物浓度。

一般情况下,组织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1/2-1/10,要使感染部位达到有效杀菌或抑菌浓度,血药浓度应达到药物对致病菌的药敏试验mic的2-10倍为好。

对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多采用静滴给药的方法,最好是将一日剂量分两次静滴为宜。

严格掌握抗生素应用的适应症,避免滥用。

抗生素仅用于全身或局部细菌感染性疾病。

其它情况不宜使用,静脉滴注以每日两次给药为宜。

一次给药量宜用100-250ml灭菌注射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在05-1小时内滴完。

头孢注射用磷霉素钠对常见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有效,抗菌强度中等,极少过敏反应,使用方便,但本品价格相对较高,用药剂量相对较大,一般不做首选。

宜在不宜使用青霉素类或第一代头孢菌素情况下选用。

特别是本品含钠较高(约25%),故对心肾功能不全或高血压患者慎用。

一般急性感染,抗生素应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2-3天停药。

对革兰阳性球菌肺炎,可在热退后3-5天停药。

金葡菌肺炎可稍延长停药。

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热退后5-7天可停药。

外科手术预防用抗生素一般在手术前30分钟预防性给药,可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钠静脉给药。

如手术超过4小时,应再静滴一次。


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

3总结
以上我们分析了抗生素的发现和发展,作为人类史上的关键事件,是人类攻克感染性疾病的重要里程碑。

但还必须看到,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不合理的使用,还需进一步解决。

而抗生素的在呼吸内科的使用时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有疗效的。

参考文献
[1]杨荣丽李兵兵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2)
[2]高利娥谈抗菌药合理应用的重要性[j]中国实用医药,2009(18)
[3]薛忠义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j]中华现代临床
医学杂志,2005,(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