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对抗生素的合理选择分析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分析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分析摘要:目的:讨论呼吸内科抗菌素的选择和临床有效运用,为临床合理用药给予根据。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医院的123名呼吸系统病人做为科学研究目标,对其抗菌药物应用状况开展剖析。
与此同时,从病人身上收集痰标本开展痰培养、病菌评定和体外药敏实验,剖析临床合理用药。
结果:123例病人中,122例应用抗菌素,运用率为99.17%,常见抗菌素为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舒巴坦钠/头孢哌酮等。
结果:在临床实践活动中,仍需提升呼吸道疾病病人的合理用药认识,根据病原菌遍布特征和抗药性,全面制订有效的服药方案。
关键词: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临床选择;合理应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3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76例,女47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60.67±6.43)岁;上呼吸道感染24例,下呼吸道感染87例,真菌感染12例。
1.2方法1.2.1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加强抗生素管理是实现抗生素在呼吸医学中合理应用的关键。
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抗生素管理制度,完善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加强抗生素的监测和管理,落实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的临床责任,减少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
首先,要建立健全抗菌药物管理体系,规范抗菌药物的处方、使用、更换、暂停使用和停用的全过程,明确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条件,并定期对管理体系进行审查,确保其有效实施。
其次,要完善抗生素使用管理,建立抗生素使用登记制度,通过患者用药记录了解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持续时间、疗效等,完成抗生素的质量控制和临床疗效评价。
再次,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测,实时监测其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后,要落实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临床责任,使他们在抗生素临床应用中认真履行法律义务,科学、合理、规范地使用抗生素,确保抗生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李宇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李宇摘要】当下抗生素的使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与疾病治疗问题息息相关,为了保障人体的健康,我们反对滥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的使用会对人体机能或多或少地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偶尔也会使用抗生素来应对生理机能的病变,用药物的药性来刺激细菌以及病变细胞的死亡,因此抗生素的使用是一个较为严肃的问题。
而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层面也是如此,而为了呼应医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我们主要分析了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以期为相应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选择;合理应用【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210-02 呼吸内科在临床治疗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而大多数问题都与抗生素的滥用有关,过量以及没有必要的使用抗生素都会对呼吸内科病人的病情造成影响,而多数呼吸内科的病人的病情都较为严重,他们迫切需要治疗机制的革新以便于能够从中获得更好的治疗手段和方法进而使得自身的疾病得到一定的控制,而抗生素的使用是改善这一问题的关键,为了更为深入地使呼吸内科的抗生素选择更为合理化,我们需要对抗生素本身以及呼吸内科的临床机制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一、使用抗生素之前的病患检查使用抗生素之前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医护人员要用过氧化氢溶液或生理盐水等消毒性溶剂来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深入的消毒,这一过程能够使患者的呼吸道得到较为细致的清理,从而减少患者口腔内部细菌的滋生,以便于使药物的药效能够得以保证,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要对患者的口腔和呼吸道进行分开处理,从而使得这两部分都得到彻底的清洁。
以创造无菌治疗环境。
然后就患者的过敏史对相关药物进行患者身体上的抗敏试验,以彻底排除患者的药物过敏情况,进而使相应的治疗环节更为安全地进行。
同时这也是使抗生素类型更为合理化的必备步骤。
因为儿童的呼吸道感染方向多为病毒类,而成人的呼吸道感染方向多为细菌性,所以在实际的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环节也要对此加以一定的重视,药物使用常识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治疗时间,从而使患者尽快康复。
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_努力控制抗菌药物DDD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药师的沟通,尽可能科学优化用药, 体现抗感染治疗多学科作用。
➢尽可能选择DDD低值的药物,如左氧、莫西沙星等;
加快病床周转降低院内感染尽可能减少患者住院期间使用 抗菌药物的天数:
➢提高临床路径率,加快医疗运行速度;
➢多与相关科室沟通,充分取得辅助科室的协助,缩短住 院天数;
日DDD数会因为日剂量不同而变化。
✓ 计算抗菌药物消耗量时,仅计算主要成分的含量,不包 括酶抑制剂的含量。
第一阶段计划-2
---分析方法举例
➢ 假如感染病科2011年3月份出院80人,平均住院日15天 感染科总住院日(人天)=15*80=1200人天
➢ 出院病人使用的抗生素品种和量:泰能(不包括西司 他丁)200g,斯沃120g, 舒普深600g,氟康唑100g
=
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消耗量0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 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和
该抗菌药物消耗量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 =
DDD值(克/DDD值)
某个抗菌药物消耗量=每日消耗量×用药天数×用药人数 DDD值:协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s, DDD)
4月份抗菌药物使用数据
5月份抗菌药物使用数据
6月份抗菌药物使用数据
第三阶段实施效果评价-6
---影响抗菌药物AUD相关的指标
药品比
平均住院日
院感比
住院>30天
第三阶段实施效果评价-6
---1、2季度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
第三阶段实施效果评价-6
2季度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84.96
2季度平均值
第三阶段实施效果评价-6
呼吸内科常用抗生素的选择

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可分为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增加细菌壁自溶酶的活性
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通过抑制细菌细 胞壁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
如溶血性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其细胞壁 中的自溶酶可被青霉素激活,加速细胞壁 的自溶和细菌的死亡。
详细描述
肺炎链球菌可通过飞沫传播,导致急性呼吸道感染,严重时可引起肺炎链球菌败 血症、脑膜炎等。在选择抗生素时,应选择能够覆盖肺炎链球菌的抗生素,如青 霉素、头孢菌素等。
流感嗜血杆菌
总结词
流感嗜血杆菌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主要引 起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详细描述
流感嗜血杆菌常常寄生于人体上呼吸道,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 引起感染。该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 感,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敏感。
VS
详细描述
肺炎克雷伯菌可在人体肠道、呼吸道等部 位寄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引起感染。 该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但也有较高的耐 药性,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 适的抗生素。
大肠埃希菌
总结词
大肠埃希菌是常见的肠道寄居菌,但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尿路感染、肠道感染等疾病。
详细描述
大肠埃希菌是条件致病菌,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或尿道、肠道等部位发生损伤时引起感染。该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但耐药菌株也较多,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产生耐药性
01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细菌 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失去效力 ,从而增加了治疗难度和医疗成 本。
02
耐药性的产生还可能使某些抗生 素在未来的治疗中失去作用,对 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应用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应用抗生素是指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抗菌药物的产生象征着人类征服细菌开始。
本世纪30年代,磺胺药被发现,随后在40年代,发现了青霉素,并很快的应用于临床中。
抗生素不仅能被用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还能对危害人们健康最大的类疾病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并且在手术和某些肿瘤患者感染中用于预防和治疗。
标签:抗生素;呼吸内科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被广泛的应用,如何合理的利用抗生素也成为目前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将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分类特点和应用进行如下总结。
1 抗生素的分类临床中,较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抗结核药、林可霉素类、多肽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真菌药以及其他抗生素。
2 抗生素合理应用原则和方法呼吸内科疾病中,多种不同性质的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约在80%~90%左右,因此,抗生素使用得好能大大的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浪费、降低死亡率。
首先,在应用抗生素前,选择双氧水、盐水或碳酸氢钠进行漱口,或者口含华素片,将口腔进行初步清洁,然后帮助患者,选择合适人员协助下拍背,并将呼吸道深部(下呼吸道)的痰液清咳出,并进行涂片检查、培养,并根据菌落计数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敏感药物。
另外呼吸道感染中[1],儿童疾病以病毒感染较为高发,成人则主要是由细菌引起。
使用抗生素去治疗肺部感染,需合适的选择敏感药物,并根据药物特性、抗菌机制选择合适的药物。
经验性的药物选择,需先作痰涂片检查,并能大致的确定感染病原体为:G+球菌或G-杆菌,能选择相对具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
院外获得性感染中,病原体主要以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厌氧菌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为主要病原,常用药物为:青霉素G、红霉素类、四环素类、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林可霉素类及第一代头孢菌素类等。
对院内感染患者,尤其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免疫抑制患者感染中,通常是由于G-杆菌为主和G+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厌氧菌引起感染,也常伴有真菌、结核以及非结核类分支杆菌,还有少见的巨细胞病毒、卡氏肺孢子虫等引起感染。
哮喘肺部感染等疾病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

哮喘肺部感染等疾病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常常在发作期间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气促等症状。
而肺部感染则是哮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使得患者的呼吸道症状进一步加重。
对于哮喘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等疾病的情况,呼吸内科医生在进行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致病菌的类型,以及抗生素的药理学特点,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哮喘患者肺部感染等疾病的抗生素临床选择和合理应用进行探讨。
针对哮喘患者肺部感染等疾病,医生需要明确病原学诊断。
通过痰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血培养等检查,可以明确病原菌的类型,对于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或者混合感染的病例,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治疗的具体靶点。
这有助于进行靶向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降低细菌耐药性的风险。
对于轻度哮喘患者的肺部感染,可以首选口服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这些抗生素可以有效覆盖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和常见的呼吸道致病菌。
对于轻度哮喘患者,亦可选择合适的新型喷雾剂抗生素,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药物副作用。
而对于哮喘患者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情况,需要选用更强效的抗生素。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于革兰氏阴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则可以有效覆盖混合感染的致病菌。
对于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哮喘患者,亦可考虑联合使用抗假单胞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关键是要注意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免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甚至引发更严重的麻烦。
对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哮喘患者,肺部感染的治疗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因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得患者更容易感染及难以清除感染。
对于这类患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十分关键,包括抗生素的种类、剂量和疗程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严密监控和调整。
哮喘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等疾病时,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非常重要的。
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的药物。
在呼吸内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对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结核等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关键是准确诊断、合理选择、适当剂量和合理疗程。
首先,在抗生素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定感染的类型、严重程度和病原体的敏感性。
其次,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需要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和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考虑。
因为不同抗生素对不同病原菌的敏感性和抗药性不同,所以需要根据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科学用药。
另外,剂量和疗程的选择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病原菌的敏感程度进行个体化调整。
在治疗肺炎和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中,经验性的广谱抗生素是首选,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
但在选择和使用时需要注意耐药性问题,尽可能选择具有较少耐药性的抗生素。
对于难以治愈或疑难重症病例需要进行药敏试验和抗生素联合治疗等综合处理。
同时,对于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用抗生素需要注意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在治疗肺结核等病原菌比较特殊的疾病时,抗生素的用药需要更为谨慎和准确。
对于肺结核患者,需要进行药敏试验确定用药方案和疗程,监测药物浓度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注意抗生素的耐药性和交叉抗性的问题,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和治疗。
总之,在呼吸内科临床中合理应用抗生素,需要充分了解病原菌的类型和药敏状态,科学选择抗生素并个体化使用,同时注意监测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抗生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大程度地避免抗生素滥用和损害患者的健康。
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合理选用论文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合理选用研究【中图分类号】r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87-01【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合理选用展开分析研究。
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对患者所开的200张抗生素药物处方,统计患者抗生素的用药情况。
结果:在呼吸内科中,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了78.0%,通过临床实际工作不难看出,呼吸内科使用抗生素的频率远比其他科室的高。
结论:由于抗生素药物的类型不同,种类较多,加之,普通患者对它的了解知之甚少,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按照抗生素的使用原则以及用药方法指导患者服用抗生素,与此同时,应向广大患者传播抗生素的基本知识,使其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的认识和了解,在医生和患者的相互配合与共同努力之下,来确保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防止抗生素滥用。
【关键词】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合理;选用最近十来年,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医疗水准也有了很大改变。
抗生素凭借着自身低价、高效以及安全的优势,在临床的诊断以及治疗的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医疗机构的治疗工作有了新突破。
大多数抗生素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体现出了很多优点,它也被诸多医院引进采用,成为众多临床使用药物中最频繁中的一位。
但是随着药物使用的推广,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抗生素的合理对症应用以及科学用量成为目前人们研究抗生素的最重要的课题。
本文主要就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合理选用展开分析研究。
现将具体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统计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对患者所开的200张抗生素药物处方,抗生素的应用率以及抗生素的种类等,统计患者抗生素的用药情况。
1.2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内科对抗生素的合理选择分析发表时间:2017-09-12T15:03:15.71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作者:潘嘉峰[导读] 只有合理地制定用药方案才能提高医疗效果,降低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使患者可以尽快地康复并减小痛苦。
宁安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宁安市 157400摘要:目的:讨论呼吸内科对抗生素的选择的合理性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6年间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呼吸疾病患者70例。
并将近几年的我院对呼吸内科疾病治疗时使用抗生素的频率和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同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00张处方,并对此分析应用抗生素患者的病情和抗生素的用药种类。
结果:根据对2016年间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呼吸疾病患者病例分析,呼吸内科对于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呈现出上升趋势而对于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出现下降趋势。
结论:对于呼吸内科来说,使用抗生素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法,但是由于使用抗生素的方式中存在问题,所以应该对其在疾病的治疗上的使用作出规范,通过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方法去提高对于呼吸疾病的治疗效果,尽可能地降低住院时间并使患者感觉不到特别的痛苦。
关键词:呼吸内科;抗生素;用药情况Reasonable Selection of Antibiotics in Respiratory Medicine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rationality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ntibiotic selection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Methods:70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 were treated with respiratory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in 2016. And the use of anti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recent years,the frequency and medication situation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while the use of random sampling method to extract 500 prescriptions,and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 disease and antibiotic drug use. Results:According to the case study of respiratory disease patients treated with respiratory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in 2016,the frequency of use of antibiotics was declining year by year. Among them,the trend of antibiotic use was increasing and unreasonable antibiotics The use of a downward trend. Conclusion:The use of antibiotics is an essential treatment for respiratory medicine,but due to the use of antibiotics in the way there is a problem,it should be its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to regulate,through a reasonable use of antibiotics to improve For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s,as much as possible to reduce hospital stay and make patients feel no special pain.Key words:respiratory medicine;antibiotics;medication situation由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工业也在不断发展。
但是由于工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环境正在逐步恶化,近年来雾霾情况也是十分的严重,这对我们的呼吸系统具有非常大的伤害。
而抗生素类药物的出现,在临床上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而被广泛应用,并且抗生素类药物在医学界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药物类型之一。
患者的整个救助过程受到抗生素具体应用的直接影响,现阶段应用最多的抗生素主要包括头孢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以及氨基糖苷类等。
有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因为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有90%左右的呼吸内科患者发生了不同性质的感染,不但使得患者临床疗效受到较大影响,还会导致患者体内病菌形成耐药性。
所以,本研究将根据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上的合理使用做出简要分析与讨论。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间患者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呼吸疾病患者70例,呼吸内科患者中有63例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使用率为90%,共使用32个品种。
对各种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应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其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年龄在l9-80岁。
治愈患者58例,4例患者未愈,其中有1例患者失访。
1.2方法依据药物指数(DUI)以及规定的日剂量(DDD)评估医生的抗生素应用合理性。
采用药品度对比药品消耗与比较指标,再将药频度(DDDs)与用药总天数的比值计算出来,即为DUI,用药规定的标准值为≤1。
在资料调查统计分析期间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联数,同时按照具体使用联数予以研究。
1.3观察指标采用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定。
CR+PR=有效率(RR)。
不良反应亦按照WHO标准进行评价分为0-Ⅳ度。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通过调查我院70例呼吸内科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发现: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有63例(90%),其中男性患者32例(50.79%),女性患者31例(49.21%);一共使用抗生素种类31种,其中一联用药患者42例(60%),二联用药患21例(33.333%)2.1 抗生素应用类型分析通过统计分析115例患者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发现:应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的患者最多,占22.61%;其次分别是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0%)、左氧氟沙星(17.39%)、头孢噻肟钠(16.52%)、克林霉素(12.17%)、青霉素钠(11.3%)、环丙沙星(3.48%)。
2.2 抗生素用药DDDs、DUI以及DDD排序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钠、克林霉素、青霉素钠、环丙沙星的DDDs 分别是397.92、331.18、250.43、281.72、131.84、62.83、64.95;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钠、克林霉素、青霉素钠、环丙沙星的DUI值分别是1.19、1.09、0.86、0.67、1.04、0.56、1.03;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钠、克林霉素、青霉素钠、环丙沙星的DDD值分别是4.23 g、3.61 g、0.53g、2.44 g、0.44 g、61万U、2.28 g。
3.讨论呼吸内科对于抗生素的使用现状由于我国环境的不断恶化,其中空气质量也严重超标,使得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飙升。
其中抗生素对于呼吸系统的疾病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由于抗生素使用不当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根据我国目前对于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来看,呼吸内科的医生在给予呼吸疾病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时,大多根据患者现有的病情进行药物的选择。
对于患者的日常用药情况通常忽略不予考虑。
但是这种情况的用药就出现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明显,使患者的耐药性提高的现象。
而在部分呼吸疾病的患者中,也有一部分人群在平常生活中对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很低甚至不适用,而呼吸内科的医生盲目地对其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则会使患者出现耐药性,这样在对于患者后期进行治疗时则需要更加高级的抗生素来对其进行治疗,但是效果却不一定明显从目前情况看来,在呼吸内科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中出现乱用药的情况比较多见,所以呼吸内科的医生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时,应该综合考虑,其中对于临床抗生素的用药则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选择,避免盲目用药而导致的耐药性强和治疗效果差等情况。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抗生素类用药也存在很大的误区,如将部分抗生素类药物误认为是消炎药,盲目地选择价格贵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将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药物使用等,都是抗生素使用上的误区。
在抗生素种类方面,呼吸内科所使用比例最大的抗生素为头孢类,其中头孢他啶使用最多为12.4%,其DDD、DDDs、DUI均为最大。
主要是因为该药为广谱抗菌药,价格易于患者接受且疗效好。
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药敏实验的结果来选择抗生素,尽量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减小DDDs,避免产生耐药性。
呼吸内科的感染患者占80%以上,因此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尤为重要。
患者应用抗生素前应使用盐水、华素片等进行口腔清洁,以杀灭口腔细菌。
护理人员应配合患者将痰液咳出,通过涂片检查和药敏实验,合理选择抗生素。
儿童呼吸道感染以病毒感染为主,成人呼吸道感染以细菌感染为主,因此在治疗肺部感染过程中,除选择敏感药物外,还应根据抗生素的特性及抗菌机制选择合理的药物。
合理选择抗生素应首先进行痰涂片检查,确定病原体,使抗生素的使用更加有针对性。
经验用药的同时需要配合病原学检查,针对肺炎患者若抗菌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出现恶化的情况,应换成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依照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敏感度高、副作用少、抗菌谱窄的抗生素。
由于呼吸疾病的患者在病症上都存在一定差异,这就使得呼吸内科的医生不能对于全部的病情都使用一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是要根据不同的病症来对症下药,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比如患者是轻度感染的时候,医生可以选择使用口服抗生素的方式进行治疗,并避免使用静脉注射或者肌肉注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