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失误案例分析
志愿填报失误案例解析 案例二

点评:贺有
一个成功的高考志愿一定要充分统筹考虑多方位的因素,尤其是适合考生的具体情况和将来的发 展目标。盲目冲高、名校情结、踩线进入未必是好事。志愿的填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成绩恰当定位,在院 校、专业、城市三要素中找到合理的平衡点:专业优先,就要适当降低院校和城市的要求;院校优先,就要 适当降低专业限制和城市要求;依次类推。失败是成功之母,后来者一定要汲取教训,我们应该有所启示 与收获。
是
564
A 一本 A1
B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传播学类 (中外合作办学)
东北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中外合作办学)
是
562
是
525
A 山西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眼视光医学 儿科学 是
514
B 徐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是
544
C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一本 B D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 中医学类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是
539
是
543
E 天津外国语大学
法语
外国语言文 学类数字媒体技术俄语来自日语广告学 否
519
投档及录取情况:投档到一本 A1 批次院校东北大学,录取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复盘:该考生希望就读医科大学医学类专业,最好为临床医学专业。经交流,老师和考生及家长一致认 为一本 A 类批次医学类院校希望不大,只能冲一下。应重点报好一本 B 类批次,最终确定填报山西医科大 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考生没有复读的意愿,为确保第一院校志愿录取,又添了麻醉学、医学影像 学、眼视光医学、儿科学等专业,并服从专业调剂。 之后,家长不想放过一本 A1 这一批次的录取机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自己添加了一本 A1 批次的中 国传媒大学、东北大学两所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结果,该考生被东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外合作 办学)录取。考生和家长十分后悔,专业不是希望的临床医学,学费又超出了预期。 教训:提前批和一本 A1 类的填报,对于多数考生来说不是多一次机会被录取,因其专业或院校的特殊 性,填报前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一旦被录取,无法退档,也无法再参与其他批次的录取。
近年志愿填报失误经典案例

近年志愿填报失误经典案例高考没考到高分可惜,而考到高分却未能录取到理想学校就更可惜了,出现这种'高分低录'的情形都是填志愿不当惹的祸。
每年不经专人指导,填报失误的案例很多,盘点近年高招中四大志愿填报失误经典案例,希望给考生以启示。
案例1 人云亦云,错失录取良机考生档案:杨XX 理科科高考成绩:364分此考生分数较低,通过分数对比,我给他填报了较偏远的院校来提高录取几率,填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等5所院校,但是,等分数出来后家长给我打电话说都没有被录取。
但按所填志愿应该被第一志愿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录取,问其原因,填完志愿后她的同学、老师和亲戚都给她支招,说哪所院校可以被录取,结果把我所填志愿全部推翻,最后未被录取,征集志愿时也未被录取,只有复读这一条路了。
分析:考生和家长一般不知志愿如何填报,必须咨询专业人士确保志愿填报成功,不要人云亦云,随意更改填报好的志愿,以免不能被录取,后悔终生。
案例2 非金融专业不上,这个女生很执拗考生档案:王XX 文科高考成绩:536 分,超过二本批次线40 分录取学校: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作为一个文科班女生,王XX对金融类专业非常感兴趣,于是在填志愿的时候就尽往财经金融类的学校里瞅。
王XX的二本批次填报了吉林财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所有的专业全部都填报的金融专业。
而且更倔的是,全部填写了'不服从'。
万一被退了档还有二本征集呢,就不信征集志愿里头没有一个自己喜欢的。
果不其然,王XX'意料之中'的二本,连档案都没提。
二本征集的院校让王XX傻眼了,要不就是离家很远的院校,要不剩下的专业都是自己不喜欢的。
与其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里头'受罪',还不如直接去本三学校里挑专业,王XX打定了主意,放弃了二本征集志愿的填报。
这下王XX的家里炸开了锅,536 分的分数去念本三,多可惜啊。
不论是她的父母,还是老师同学,纷纷扼腕叹息。
高考志愿填报经济损失案例

高考志愿填报经济损失案例案例一:跟风填报的“时尚”悲剧。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这小子当年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啊,那可真是一顿瞎操作。
当时有个专业特别热门,叫啥国际金融贸易啥的,感觉名字高大上得很,周围人都在说这个专业以后出来能赚大钱,进大公司,满世界飞谈业务。
小李呢,自己本身对这个专业也没啥了解,就跟风报了。
他家里为了他能上这个专业,还专门给他报了那种天价的辅导课程,说是能让他提前学习专业知识,在大学里脱颖而出。
光这个辅导课就花了好几万呢。
结果到了大学,小李才发现这个专业根本不是他想象的那样。
课程里有好多复杂的金融模型和国际贸易规则,他学得那叫一个痛苦啊。
而且他本身对数字就不敏感,对那些复杂的金融分析完全提不起兴趣。
好不容易熬到毕业,他发现这个专业的人太多了,找工作竞争超级激烈。
他成绩又不是特别出众,最后只能找了个和专业有点沾边但工资很低的小公司工作。
那些当初花在辅导课上的钱,就像打水漂一样,啥回报都没有。
而且因为专业不喜欢,他工作也不开心,整天都在想当初要是报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该多好。
案例二:被名字忽悠的“高大上”陷阱。
再说说我邻居家的孩子小张。
这孩子看到一个专业叫“生物工程”,一听这名字,哇,感觉超级高科技,好像以后能搞出什么克隆人啊,改变人类基因这种超厉害的事儿。
他爸妈也不懂啊,就觉得这专业听着就很牛,肯定有前途。
于是他们就没怎么考虑其他因素,把这个专业放在了志愿的前面。
为了能上这个专业,他们家还花了不少钱给小张买各种学习资料,什么生物前沿研究的书籍啊,还有一些实验器材,想让他提前接触这个专业,毕竟觉得这是个很“高大上”的专业嘛,得好好准备。
这些东西加起来又花了好几千。
可是等小张真正学了这个专业才知道,这专业不是那么回事儿。
本科阶段学的东西很基础,很多都是理论知识,而且实验课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炫酷。
最重要的是,这个专业想要有好的发展,需要读到很高的学历,本科毕业根本找不到什么特别好的工作。
案例三:忽视就业地域的盲目选择。
2024高考志愿填报案例解析

2024高考志愿填报案例解析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正确选择志愿将直接影响考生的未来发展。
下面将对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案例进行解析,希望能够辅助考生们更好地进行志愿填报。
案例一:考生张三,理科考生,综合成绩优秀。
他希望报考理科专业,对数理化等科目较为感兴趣。
同时,他也希望选择一个有一定声誉的学校。
分析:考生张三适合报考理科相关专业,他对数理化等科目较为感兴趣,这意味着他在这些学科上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因此,他应该优先考虑报考数学、物理、化学以及相关专业。
考虑到他希望选择一个有一定声誉的学校,可以选择报考一些以理工科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此外,一些有较好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的学院也可以成为他的选择。
案例二:考生李四,文科考生,对历史、政治等学科有较高兴趣,并希望报考一个综合性大学。
分析:考生李四适合报考文科相关专业,他对历史、政治等学科有较高兴趣,这意味着他在这些学科上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因此,他应该优先考虑报考历史、政治、社会学等专业。
另外,考虑到他希望报考一个综合性大学,可以选择一些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
这些大学不仅在文科方面有较好的学术实力和师资力量,同时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学科交叉与综合能力培养。
案例三:考生王五,理科考生,对生物学有浓厚的兴趣,并希望将来从事相关研究工作。
分析:考生王五适合报考生物学相关专业,他对生物学有浓厚的兴趣,这意味着他在这个学科上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因此,他应该优先考虑报考生物学、生命科学等专业。
同时,为了将来从事相关研究工作,他可以选择报考一些在生物学领域声誉较高的学校,如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
这些学校在生物学领域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师资力量,对于考生的学术发展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总结:。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案例详尽图析

技巧1:填好第一志愿组分析:该考生的分数没有达到第一志愿组A志愿的投档线,则其档案无法投给A院校;接着,系统会继续检索该生的B志愿,仍未达到,继续检索该生的C志愿,发现能够达到C志愿的投档线,则把档案投到C志愿,最终被暨南大学录取。
技巧:1.今年广东省在文史类、理工类的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A类、第二批本科B 类院校实行平行志愿。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本科各批次均设置第一、第二两个院校志愿组。
每个院校志愿组设A、B、C顺序排列的三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六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选项。
2.“平行志愿”的核心原则是“分数优先”。
也就是说,必须第一名的考生投完三个志愿才轮到第二名的考生投,投档严格按照考生的排名顺序来进行。
3.第一志愿组非常重要。
2011年,一本高校第一志愿组投档率超过91%;二A类院校文理科第一次投档率都超过95%;二B类院校文科第一次投档率接近90%,理科第一次投档率达78%。
这些数据表示,填好第一志愿组非常关键,尤其是一本和二A高校。
技巧2:设置合理的志愿梯度分析:虽然A、B、C三个志愿对院校是平行的,但对考生本人是有先后顺序的,在投档时并非同时投给A、B、C三所高校,而是按照考生填报的次序逐项检索,即先检索A院校,如未能录取再检索B院校,B不行再检索C院校,投档规则决定了志愿填报要有梯度。
案例中人大与中大之间分差是31分,中大与华工之间分差是13分。
技巧:1.梯度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一、二志愿组之间要有合理梯度,第二是每个志愿组内A、B、C三个院校志愿要有合理梯度,第三是每个院校志愿的六个专业志愿也要有合理梯度。
2.根据往年经验,每个志愿组内A、B、C三个院校志愿要形成一定梯度,相邻志愿的分差在10~15分左右为宜。
每个院校志愿的6个专业志愿也要有一定的分数差距,差距一般为3~5分左右。
技巧3:A冲B稳C保分析:王同学540分,用A志愿冲广东商学院。
B志愿广州大学是其真正的目标,以稳为主。
高考填报志愿四种错误心态及失败案例解析

高考填报志愿四种错误心态及失败案例解析本文是关于高考志愿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考填报志愿四种错误心态及失败案例解析一、别把固执当个性心态快照:或许他们坚信“不撞南墙不回头”,或许他们的座右铭是“不到长城非好汉”,坚定信念,坚持目标是好事,但过于固执对于志愿填报来说未必是好的心态。
这种心态在高分考生身上最为常见,他们往往自恃分数优势,对某所名校或某个专业情有独钟,志愿填报时则会孤注一掷,最终等待他们的大多是落榜复读。
案例展示:2008年,四川省文科考生张某,高考成绩630分,超过一本线62分,这样的成绩足可以上个重点院校,但张某在考后知分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二天,就走进了某校复读班。
原来,张某早在高考前就定下志向:只考虑地处北京的中央财经大学,而且只读近年来新兴的专业——金融学,会计学、审计学等传统专业统统不予考虑。
中央财经大学每年在四川省的最低录取分一般都会高出一本线70分左右,金融学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往往比学校提档线还要高出近20分,看到自己的成绩只比一本线高出不到50分,张同学料想自己可能不能被该校的金融学专业录取,但还是一意孤行,只填报一个院校志愿和一个专业志愿,并且专业不服从调剂。
因为没有太大的把握被录取,交上志愿表后的第二天他就去复读了,竟然还立下决心:今年如不行,明年再来一次!求学点拨: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财经这一门。
填报志愿时,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独爱医学、独爱外语、独爱计算机……都反映了考生对某类专业的偏爱。
但是,如果自己的实力有限或者实力不稳定,把专业志愿只圈在某个或某几个专业,而且坚持不服从专业调剂,如此一来,赌博的风险大了些,稍有不慎,便梦想落空。
不能否认坚持理想是好事,但在高考这个残酷的战场上,孤注一掷多少显得不理智。
把自己的专业志向范围放宽点,多给自己被录取的机会,即使最后没有被最满意的专业录取,上了大学仍可以通过辅修第二专业、跨专业考研等渠道实现梦想。
慧志愿考生常见志愿填报案例解析汇总

慧志愿:考生常见志愿填报案例解析在每年的高考的大军中,滑档的人比比皆是,难道只有滑档才算是高考失败了吗?高分低就,专业不适合,就业困难等等都是高考失败的结果。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由于考生及家长缺乏对高考志愿填报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不懂得志愿填报的规则和技巧而导致的。
为了使广大考生避免志愿填报失误,慧志愿专家团队对志愿填报常见的几种失误进行了解析,希望给广大考生和家长能够带来帮助。
案例一:志愿填报保守(专家指导)姓名张某性别男科类理科高考分数513录取院校大连交通大学考生计划:将高考志愿A志愿填报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最低分484),但是西安工业大学对于考生来说属于保守选择,不符合A志愿。
该考生还有更好的选择。
专家解析:在结合考生个人情况和地区选择的基础上,将该考生志愿改为A志愿大连交通大学(511),B志愿长春理工大学(505),C志愿陕西科技大学(495),D志愿西安工业大学(484)。
最终该考生被A志愿大连交通大学录取。
案例二:志愿之间没有梯度(专家指导)姓名芦某性别男科类文科高考分数525录取院校西安外国语大学考生计划:志愿为A志愿黑龙江大学(516),B志愿哈尔滨商业大学(517),C志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17),D志愿长江大学(514)。
这四个学校在历年的招生录取中,分数相差不大,基本在同一水平,所以此考生的高考志愿不慎合理,没有形成合理的梯度。
专家解析:在结合考生个人情况的基础上,将该考生志愿改为A志愿山东师范大学(531),B志愿西安外国语大学(520),C志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17),D志愿长江大学(514)。
最终该考生被B志愿西安外国语大学录取。
案例三:专业不服从调剂,导致被退档(未被指导)姓名赵某性别男科类理科高考分数485录取院校退档考生填报:考生将A志愿填报西安财经学院(477),金融学,不服从调剂。
专家解析:该考生因其高考分数在一本线上,所以在填报二本志愿时信心满满,但是西安财经学院的录取规则是分数优先原则,其分数不够专业线,只能被退档。
用“心”填志愿高考志愿填报案例分析

在北京渡过 自己的 大学生 活. 十二年 的
自己兴趣 又适合 自身发展的专业 ,有时 议小伟和选择专 业和将来择业时应尽量
寒窗 苦读 , 来令 他比 较满意 的高 考分 候甚 至比考上名牌大学读一个 自己不喜 避免选择得 分最 低的职业类型 ,因为该 换
数 6 0 ,高出 当地省重 点线8 分 。小 欢的专业 更重要。学生对高考志愿的选 类型的工作与他 的自我兴 趣相差很远 , 4分 7 伟所在 的学 校属于 当地 的 省重 点高 中, 择 ,从某种意 义上说 ,是对 自身职业生 可能会不利 自己个人志 低 ,表明他不适合从事以各种艺术形式
上小学时一次偶 然的机会跟着 爸爸
去 北京 出差, 在北 京游 玩 的经历让 他 对 繁华的首都北京有无限的 渴望 和梦想 ,
他渴望通 过 自己的双手 , 自己的努 力, 能 有过大学 经验 的人都知道 ,读一个符 合 群 中具有说服 力该类型的职业 。所以建
伟最适合从事该职业环境 的相关 工作 ;
母的 “ 斗争 ”表明他在 潜意 识中已经明
向 、兴趣 、能力 、性格 的专业 的。选 择 符合 自己特长的专业 ,可 以扬长避短 , 这 是成 就事 业不 可缺 少的条 件之 一 。
反之 ,小 伟在 艺术 型 和社 会 型得 分较
的创作 来表现 自己的才能 ,实现 自身的 价值和 要求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能够不 断 结交新的朋友 ,喜欢表达 自己并在人
于他 自己对于将来想从事工作并不清楚, 在企业型方面。所以从小伟个人兴趣方
爷爷的那台老收音机已经惨遭他多次”毒 所 以也不能明 目张胆的跟父母 “ 作对 ”, 面 来讲 , 更加 适 合使用 工具 ,与 人打 他 手”, 家里爸爸买来的新的组合家具 ,他 很是困惑所 以走进我们的咨询室。 交道比较少 的现 实型和需要胆略 、冒风 可 以说 ,小 伟 是一 个聪 明的 孩子 , 险和承担责任的企业 型职 业环 境的相关 都会趁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偷偷的拿出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志愿填报失误案例分析2.1、高考落榜事件每年都在发生在高考填报志愿中,不幸事件每年都在重复发生。
那就是我们在第一节中说过的“高分低就”和“高分落榜”情况,每年都重复发生在不同考生身上。
许多考生就是因为高考志愿填报不科学不合理,原本可以上好大学好专业的,却因一个小小的志愿失误,便与自己梦想的大学失之交臂,留下一生的遗憾。
一些名牌大学的招生老师在分析“高分低就”和“高分落榜”成因时也很感慨:当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录取分数存在显著差异的高校同属一个批次,同步进行录取时,除非一些高校预留名额,否则受录取时间和操作程序的约束,即使他们愿意录取非第一志愿或者平行志愿的高分考生也无能为力,更何况有些高校主观上就拒绝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即使是高出其调档线几十分的第二志愿考生他们也不愿选择。
因此,考生经常面临这样的抉择:报考自己理想的大学,却不得不承受万一失利而付出落榜的惨重代价;或者是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而力求稳妥地选择一所不太理想的学校。
“高分低就”和“高分落榜”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大量的案例中分析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帮助考生尽量避免这一不幸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
【案例1】我为什么还不如那些分数比我低的同学讲述人:王×,北京市考生,录取到一般本科大学经济类专业。
我在重点批次一志愿退了档,二志愿也没有被录取,一下子从重点批次的大学弄到一般本科大学。
然而最最令人无法理解的是比我考分低的同学却上了重点批次的大学,而且是他最理想的学校和专业。
我可以说是“高分低就”的“受害者”,不过这也怨不得学校,是我自己把志愿填坏了。
我比那个同学的学习成绩好,模拟考试高出他三十几分。
我们在一起商量怎么报志愿,他认为应该保守些、求稳,第一志愿就选择了现在这所学校最理想的专业;我觉得自己比他的成绩好,可以往上冒险一点,就填了比他所报学校录取分数高的另一所大学。
为了保险起见,我在二志愿校中选择和我同学一样的大学,而且还填了专业“服从调剂”。
待考完试后回忆试卷,对照答案,我估计我的实际成绩能比我同学高出二十几分,当时真的是兴奋不已。
公布高考录取名单的时候终于到了,我一看就傻了。
重点批次一志愿没被录取,二志愿也榜上无名,而我那个同学则被重点批次的一志愿校一志愿专业录取。
他高兴地给我打电话,我心里可难受了。
如果当初一志愿就报这所大学,我绝对是高分,可以任选自己理想的专业。
案例分析:这就是典型的高分低就,也就是考了高分,却录到并不理想的大学或专业。
主要是因为在顺序志愿填报的省市,有些大学是不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
而有些大学虽然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但是也会设置“院校级差”,将考生的原始成绩减30-50分再参加投档。
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中高出一分都能压倒数百人,更何况将自己的成绩减少几十分呢。
所以说,在没有采用平行志愿填报的省市,第一志愿填报非常重要,其录取率基本上在90%以上。
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学,第一志愿录取率基本上是100%,因此考生第一志愿填报一旦失误,基本就失去了上重点大学的机会,这是家长需要重视的。
思考·讨论·训练1、如何才能尽量避免“高分低就”情况的出现?2、如何理解顺序志愿填报过程中的“院校级差”?3、采用平行志愿填报后,为什么依然会出现“高分低就”的情况?【案例2】是什么原因把我拉下了榜讲述人:陈×,湖北省考生,落榜,正在复读,准备来年再搏一次。
我的教训很深刻。
我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的高中毕业生,我们学校每年的高考重点大学升学率都在78%以上,因此,大家对高考信心十足,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排名在20左右,位居中游。
虽然在学校的排名我并没有关心过,但肯定在这78%的名额之内。
我有自己的理想目标——××财经大学,这所学校因财经类专业多,很受考生的青睐。
我也作了最坏的打算,万一考不上,还有第二手准备——上不了好重点就选择一般重点大学的好专业。
填报志愿前,我仔细分析过这所学校近几年的录取情况,尤其对自己喜欢的专业还做了特别细致的分析。
预计我的高考实力能达到该校上一年的录取平均分,又看了二批录取校中与财经有关的院校的介绍,想考财经类大学。
填报志愿的时候,在第一批录取校中第一志愿填上了××财经大学,其他二志愿、三志愿,我也没有认真去考虑,知道若××财经大学不行,其他我中意的好学校也很难接收,而能接收我的二、三志愿又都是我不太想去的学校,比如外地的名气不很大的高校。
另外,我也不想上二本大学,因此二批院校我都空着没填。
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年该财经大学的录取分数大幅度攀升,我的高考分数连投档都不够,更别说录取。
而我第二志愿的那些大学,第一志愿全部录满了,不再录第二志愿的考生。
没有办法,最后我只能选择复读,因为我觉得我自己还有潜力可以发掘,不愿意上一般本科大学。
案例分析:孤注一掷是不少考生填报志愿时容易犯的错误,他们往往会有“非名校不读”、“非热门专业不读”等等想法。
填报志愿时只盯着自己想报考的大学,而对其他大学视而不见。
这类考生填报的高考志愿风险非常高,一旦第一志愿投档失败或者A 志愿投档后被退档,就立即失去录取机会。
更为极端的是有些考生和家长过分自信,不给自己留退路,第一志愿报了清华北大或者其他重点大学之后,就不再填报其他批次的大学,无疑让自己失去了很多录取的机会。
本案例中的考生就属于“非名校不读”这一类。
虽然说可以继续复读,但是谁也无法预料下一年的高考政策又会如何变化,而且,没有谁敢说复读一年就能考得更好。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有机会不要放弃,早上一年大学,早毕业一年,你的人生或许从此将不一样。
思考·讨论·训练1、复读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如果必须复读,你是否做好了各种准备?2、复读是否就一定能考得更好,就一定能上自己喜欢的大学或专业?3、为什么说“非名校不读”、“非热门专业不读”的想法是值得商榷的?【案例3】身高成为我被退档的理由黑龙江省某考生,高考成绩为573分。
其本科第一批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大学,专业第一志愿是法医学,第二志愿为法学,不服从调剂;第二志愿填报黑龙江××大学;其他志愿略。
在本科第一批的录取过程中,该考生先是投档但最后又被学校退档,理由是“身高不合专业要求”。
在黑龙江省划定的第一批院校调档线中,××大学的调档线为552分,该考生的成绩高出调档线21分,所以其档案顺利地投到了××大学。
既然高校都已经拿到了考生的档案,为何又拒人于千里之外呢?原来这所大学对报考法医学专业考生的身高有特殊要求,学校在公布的招生章程里明确规定:法医学专业要求男生不低于1.70m,女生不低于1.60m。
由于该考生为女生,且身高没有达到1.60m的要求,所以无法被法医学专业录取。
第一专业志愿无法被录取,而该考生填报的第二专业志愿录取分数又非常高,再加上她不服从专业调剂,所以该考生的档案最后被退回。
案例分析高考志愿填报前,考生一定要做好相关的信息收集工作,因为它关系到考生是否能就读理想的院校和专业,甚至关系到上线考生能否被录取。
本案例中,考生吃亏就在于没有注意到所填报的院校在专业录取时的一些特殊要求。
大部分大学都会将招生规定写进本校的招生章程中,有些对考生身体有要求,有些对考生的单科成绩有要求。
那么,哪些信息考生一定要关注呢?一要掌握国家和各省的招生政策和规定等;二要重点了解相关加分政策;三要熟悉体检标准;四要多渠道了解拟报考的院校招生章程。
我们的高考服务网站上每年都会为读者提供全国各大学的招生章程和招生政策信息,考生和家长可以登录高考中国网站()免费查询。
思考·讨论·训练1、为什么说考生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必须了解大学的招生章程?2、投档了是不是就一定能够录取?3、除了高考成绩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高考的录取结果?【案例4】又一个高分落榜的牺牲者四川省文科考生A和考生B的成绩同为606分。
其中,考生A填报的本科第一批志愿分别为北京×大学和××政法大学,其他志愿均未填报;而考生B填报的本科第一批志愿则为北京×大学和四川××大学。
结果两人命运殊异,考生B被四川××大学录取,考生A却难逃落榜的命运。
案例分析由于当年北京×大学在四川省的调档线为612分,所以考生A和考生B都不可能被该大学录取。
同年,××政法大学在四川省的调档线为558分。
考生A的成绩虽然超过了这一投档线,但××政法大学在第一志愿生源满额的情况下,不接收第二志愿的考生,再加上该考生没有填报其他任何志愿,所以落榜便是难免的。
考生B要幸运得多。
四川××大学的调档线为536分,而且四川××大学愿意接收高出该校调档线40分以上的第二志愿考生,考生B的成绩高出四川××大学的调档线70分,所以顺理成章地被录取。
一个落榜一个录取,反映了志愿填报的重要性。
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考生首先要合理定位第一志愿,本案例中两名考生都没有做到这一点;须知绝大多数院校从第一志愿或者A志愿考生中即可录满,特别是名牌院校、热门院校、热门专业一般不招第二志愿考生。
其次,第二志愿填报要有合适的梯度,本案例中,考生B 的第二志愿就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最后,在本案例中,考生A和考生B均未服从调剂,这也是不理智的。
因为国家增设服从调剂项目,其目的是为考生着想,增加其被大学录取的机会。
思考·讨论·训练1、填报“服从调剂”在高考录取过程中有什么好处?2、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之间如何把握“梯度”?3、高考填报志愿过程中怎么做才能算是“双保险”?【案例5】过分强调专业的热门导致落榜李×,湖南省理科考生,当年高考成绩为513分。
本科第二批(即二本)第一志愿报考的是西安××大学,第二志愿是西安某工业类院校。
专业志愿分别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和【工业工程】,不服从调剂。
在录取过程中,该考生档案的投档轨迹按时间顺序依次为西安某工业类院校“院校在阅”、“预退档”、“退档”。
案例分析当年湖南省本科第二批的录取线是494分,该考生的成绩超过省控线近20分。
录取时,因为考生没有上西安××大学539分的调档线,所以其第一志愿落选了。
但考生上了二志愿院校在湖南省509分的理科调档线,因此其档案自然就被投到了西安某工业类院校。
但是,由于该考生所填报的前两个志愿专业都非常热门,实际录取分数均超出该校调档线达三四十分之多,因此前两个专业也无法录取该考生,只有工业工程专业的实际录取分数低于该考生的成绩,但是不幸的是该专业在第一志愿中就已经录取满额,所以考生也不可能在第三专业志愿上被学校录取,在该批次自然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