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八)
vfp实验报告 实验八 用查询设计器去设计sql语句

实验八用查询设计器去设计SQL一、实验内容1.查询的创建:创建查询的方法有三种:一是使用查询向导,二是使用查询设计器,三是直接编写 select-sql 语句.不管用查询向导还是用查询设计器,其结果都是生成一条 select-sql 语句,在本质上是 select-sql 命令的可视化设计方法。
①使用查询设计器创建查询的基本步骤:(1).启动查询设计器(2).添加表(3).设置表间关联(4).选择显示字段(5).设置筛选记录条件(6).排序,分组查询结果(7).设置查询输出类型2.启动查询设计器:(1)在项目管理器中选择"数据"或"全部"选项卡,选择"查询"文件类型,然后单击"新建"按钮,单出"新建查询"对话框。
(2)在"新建查询"对话框中单击"新建查询"按钮,弹出"查询设计器"窗口。
3.生成 SQL 语句:不论是使用向导还是使用"查询设计器",其结果都是生成一条SQL 语句.可以通过选择"查询"菜单(或者快捷菜单)中的"查看 SQL"菜单项或单击"查询设计器"工具栏上的"SQL"按钮,即可看到所生成的 select-sql 语句.一般情况下,用查询设计器创建查询的目的是通过交互设置,生成 SQL 命令,然后复制下来,粘贴到应用程序中或保存到查询文件中.如果对 select-sql 比较熟悉,完全可以不使用查询。
生成查询文件:查询创建完成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上"保存"按钮或"文件"下的"保存"命令,输入文件名,比如 Query1,系统自动为该文件加上扩展名.QPR,即生成了查询文件 Query1.QPR.该文件中保存的是 SQL 语句。
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 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 》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实验八 QtSql数据库编程学 号 姓 名 班 级 物联本132 实验日期 2016.5.24 实验报告日期 2016.5.24指导老师 实 验 地 点 多404成 绩评 语≡≡≡≡≡≡≡≡≡≡≡≡≡≡≡≡≡≡≡≡≡≡≡≡≡≡≡≡≡≡≡≡≡≡≡≡≡≡实验内容和目的 实验内容:1、 在主窗口启动的时候,实现数据库的创建以及表的创建,要求数据库名为books.db,穿件数据表books,要求表结构为三个字段:id、name、introduction2、 在主窗口中添加两个按钮,分别命名为Add、Find:3、 当单击Add按钮时候,弹出如下插入数据的窗口:输入ID、Name及Intro信息,单击ok按钮,即可将当前数据插入到books数据表中去,单击Exit按钮则推出当前窗口。
4、当单击主窗口的Find按钮时,弹出如下查找窗口:单击查找窗口中的查找按钮,则会依据输入的ID来查找相关数据,并将结果显示在窗口中的tableview中实验目的:1、 掌握利用QtSql编程实现数据库的创建、添加表、插入数据、查询数据等操作2、掌握tabview、pushbutton、linetext等Qt基础控件的使用实验环境 一台PC机、linux虚拟机上的Qt环境实验重点及难点1、 掌握利用QtSql编程实现数据库的创建、添加表、插入数据、查询数据等操作2、掌握tabview、pushbutton、linetext等Qt基础控件的使用实验过程(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实验分析)一、新建Qt工程,命名为bookstore,在bookstore.pro中添加代码,如图所示:二、在工程中添加两个界面Add和find步骤如下:最后点击完成。
1、 在主窗口启动的时候,实现数据库的创建以及表的创建,要求数据库名为books.db,穿件数据表books,要求表结构为三个字段:id、name、introduction1)新建connection.h,步骤如下:最后点击完成。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学习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具体要求是:
1.熟悉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2.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核心功能;
3.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创建,维护和应用技术;
4.掌握基于SQL查询语言(SQL)的SQL语句的使用;
5.学习SQL语言的基本知识;
6.学习和应用数据库的实用技术;
7.掌握数据库的安全保护技术;
8.熟悉数据的事务处理;
9.掌握数据的并发控制等。
二、实验环境
本次实验所使用的系统环境为Oracle Database,版本为11g。
三、实验内容
1.概念部分:
(1)数据库概念:数据库概念主要是指数据库的概念、特点、应用领域、数据库结构与模式等;
(2)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综合的数据管理软件,它有助于保护组织内的数据,并帮助实现全面的数据管理;
(3)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应用是一种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的应用程序,它主要是用来收集、组织、存储、操作和检索数据,以满足组织内的信息需要;
(4)SQL查询语言:SQL查询语言(SQL)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化数据库查询语言。
实验报告

实验八链表编程#include<iostream.h>struct node{int date;node *next;};node* jianli(){intn,i;node *haed=NULL,*p=NULL,*u=NULL; cout<<"输入链表的大小:\n"; cin>>n;haed=new node;u=haed;cout<<"输入数值\n";cin>>u->date;for( i=1;i<n;i++){p=new node;u->next=p;u=p;cout<<"输入数值\n";cin>>p->date;}u->next=NULL;returnhaed;}voidshuchu(node *m){cout<<"该链表为:";for(int j=0;j<6;j++){cout<<m->date<<" ";m=m->next;}cout<<"\n";}void search(node *m){int n;cout<<"输入序号:";cin>>n;node *p=m,*sea;for(int i=1;;i++){sea=p;p=p->next;if(i==n){cout<<"输出值为:"<<sea->date<<endl;break;}}}void search2(node *m){int n;cout<<"输入值:";cin>>n;node *p=m,*sea;for(int i=1;;i++){sea=p;p=p->next;if(sea->date==n){cout<<"输出序号:"<<i<<endl;break;}}}voidcharu(intn,intx,node *m){node *p=m,*sea,*k;for(int i=1;;i++){sea=p;p=p->next;if(i==n){k=new node;k->date=x;sea->next=k;k->next=p;break;}}p=m;cout<<"输出链表:"; while(1){cout<<p->date<<" "; if(p->next==NULL)break;p=p->next;}cout<<"\n";}shanchu(ints,node *m) {node *p=m,*sea=m;for(int i=1;;i++){if(i==s){sea->next=p->next;break;}sea=p;p=p->next;}p=m;cout<<"输出链表:"; while(1){cout<<p->date<<" "; if(p->next==NULL)break;p=p->next;}}void main(){intn,x,s;node *f=jianli(); shuchu(f);search(f);search2(f);cout<<"插入结点";cin>>n;cout<<"输入值:";cin>>x;charu(n,x,f);cout<<"输入要删除的结点:";cin>>s;shanchu(s,f);cout<<endl;}错误与总结:一个链表的建立要申请动态指针,把前一个结构体中的指针变量指向新建的地址,链表就可以连接起来了。
(完整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

(完整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日期:指导老师:实验名称一、实验一表的建立与维护实验目的与要求 1.初步掌握根据一个应用目标把现实问题抽象为关系数据模型的方法,从而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数据基础。
2.掌握表的建立与维护的一般方法。
3.理解表的记录指针与当前记录的意义。
4.掌握表的打开、关闭、浏览、显示等操作方法。
5.掌握表结构的修改。
6.掌握记录的增加与删除等操作。
7.掌握数据复制方法。
8.二、实验准备 1、复习关系数据库的有关概念,深刻理解Virsual FoxPro中所采用的关系模型的实质及Virsual FoxPro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2、复习表的建立、现实与维护等操作。
三、实验内容下表是某校学生花名册,根据该表完成以下操作,写出操作步骤。
学习成绩性学号姓名别学 009901 张小强男 98 85 否 20XX年获全数外语出生年月否少数民族受奖情况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
009902 009903 009904 009905 陈斌李哲男男 88 56 75 88 75 82 72 81 否是否是20XX年获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100米第三名009906 009907 009908 009909 张青松男封小莉女周晓钱倩女女 65 82 65 83 81 73 78 85 否否20XX年获广东省三好学生称号 009910 009911 孙力军男肖彬彬女 64 55 68 95 是否赵大明男冯珊女否否1.设计一个表的结构,使其能描述上表的信息,同时又符合关系模型的基本要求。
2.建立表,输入表中的数据,并将保存在自己盘中。
3.给全部女生的数学成绩加5分。
4.将记录指针定位到第5号记录。
5.将记录指针指向孙力军同学。
6.显示所有姓“张”学生的情况。
7.把表的姓名字段宽度修改为8。
8.浏览记录数据,且表头用汉字。
9.把少数民族学生的记录复制到中。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八皇后问题

2007级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二——栈和队列学生姓名:班级:班内序号:学号:日期:2008年11月18日1.实验要求通过选择下面五个题目之一进行实现,掌握如下内容:➢进一步掌握指针、模板类、异常处理的使用➢掌握栈的操作的实现方法➢掌握队列的操作的实现方法➢学习使用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使用队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栈结构实现八皇后问题。
八皇后问题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高斯于1850年提出的。
他的问题是:在8*8的棋盘上放置8个皇后,使其不能互相攻击,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行、同一列、同一斜线上。
请设计算法打印所有可能的摆放方法。
提示:1、可以使用递归或非递归两种方法实现2、实现一个关键算法:判断任意两个皇后是否在同一行、同一列和同一斜线上2. 程序分析2.1 存储结构采用栈存储,其结构图如下:2.2 关键算法分析函数原型: bool check(int i);2.2.1.1.1自然语言:检测至第i行所摆放的第i个皇后是否和之前的i-1个皇后发生冲突。
如是,则返回0;反之,则当前布局合法,返回1。
判断两个皇后是否相互攻击的准则是:若两个皇后处于同一行,或处于同一列,或处于同一斜线,就能相互攻击。
基于如上准则,函数check( )的工作原理是:考虑到数组的每个元素分别代表不同行的皇后,即每行只放置了一个皇后,所以不必考虑“同处一行相互攻击”的情形;对于同处一列,则语句:if(queen[s]==queen[t])就能判断出不同行的两个棋子是否同处一列;对于处于同一斜线的这种情况,首先,我们看出国际象棋的棋盘是一个八行八列的正方形。
因此我们可将棋盘想象为数学上的笛卡尔平面坐标系,两颗棋子想象为平面上的两个点,就很容易发现,为保证两颗棋子不处于同一斜线,只要过这两个点的直线斜率不为1或-1,就能达到要求。
由此可使用下列语句:if( abs(t-s) == abs(queen[s]-queen[t]) )其中t和s分别代表不同行的两个皇后,即数组queen[8]里不同下标的两个元素。
数据结构实验八快速排序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八快速排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快速排序算法的原理。
2. 掌握在不同情况下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
二、实验原理快速排序是一种基于交换的排序方式。
它是由图灵奖得主 Tony Hoare 发明的。
快速排序的原理是:对一个未排序的数组,先找一个轴点,将比轴点小的数放到它的左边,比轴点大的数放到它的右边,再对左右两部分递归地进行快速排序,完成整个数组的排序。
优缺点:快速排序是一种分治思想的算法,因此,在分治思想比较适合的场景中,它具有较高的效率。
它是一个“不稳定”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大数组中选取一个基准值,然后将数组分成两部分。
具体过程如下:首先,选择一个基准值(pivot),一般是选取数组的中间位置。
然后把数组的所有值,按照大小关系,分成两部分,小于基准值的放左边,大于等于基准值的放右边。
继续对左右两个数组递归进行上述步骤,直到数组只剩一个元素为止。
三、实验步骤1.编写快速排序代码:void quicksort(int *a,int left,int right) {int i,j,t,temp;if(left>right)return;temp=a[left];i=left;j=right;while(i!=j) {// 顺序要先从右往左移while(a[j]>=temp&&i<j)j--;while(a[i]<=temp&&i<j)i++;if(i<j) {t=a[i];a[i]=a[j];a[j]=t;}}a[left]=a[i];a[i]=temp;quicksort(a,left,i-1);quicksort(a,i+1,right);}2.使用 rand() 函数产生整型随机数并量化生成的随机数序列,运用快速排序算法对序列进行排序。
四、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快速排序能够有效地快速地排序整型序列。
在随机产生的数值序列中,快速排序迅速地将数值排序,明显快于冒泡排序等其他排序算法。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八

实验8 存储过程和触发器1.实验目的(1)掌握通过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CREATE PROCEDURE 创建存储过程的方法和步骤。
(2)掌握使用Transact-SQL语句EXECUTE执行存储过程的方法。
(3)掌握通过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ALTER PROCEDURE 修改存储过程的方法。
(4)掌握通过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DROP PROCEDURE删除存储过程的方法。
(5)掌握通过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CREATE TRIGGER创建触发器的方法和步骤。
(6)掌握引发触发器的方法。
(7)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或Transact-SQL语句修改和删除触发器。
(8)掌握事务、命名事务的创建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的事务的处理情况。
2.实验内容及步骤(1)在查询设计器中输入以下代码,创建一个利用流控制语句的存储过程letters_print,该存储过程能够显示26个小写字母。
CREATE PROCEDURE letters_printASDECLARE @count intSET @count=0WHILE @count<26BEGINPRINT CHAR(ASCII('a')+ @count)SET @count=@count +1END单击查询分析器的“执行查询”按钮,查看studentsdb数据库的存储过程是否有letters_print。
使用EXECUTE命令执行letters_print存储过程。
(2)输入以下代码,创建存储过程stu_info,执行时通过输入姓名,可以查询该姓名对应的学生的各科成绩。
CREATE PROCEDURE stu_info @name varchar(40)ASSELECT a.学号,姓名,课程编号,分数FROM student_info a INNER JOIN grade taON a.学号= ta.学号WHERE 姓名= @name使用EXECUTE命令执行存储过程stu_info,其参数值为“马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实验报告(实验8)
课程名称大型数据库
专业班级软件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计算机学院
实验教学考核和成绩评定办法
1.课内实验考核成绩,严格按照该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比重执行。
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课程考试,待补做合格后方能参加考试。
2.单独设立的实验课考核按百分制评分,考核内容应包括基本理论、实验原理和实验。
3.实验考核内容包括:1)实验预习;2)实验过程(包括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和实验态度、表现);3)实验报告;权重分别为0.2 、0.4 、0.4;原则上根据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学生未取得1)和2)项成绩时,第3)项成绩无效。
4.实验指导教师应严格按照考核内容分项给出评定成绩,并及时批改实验报告,给出综合成绩,反馈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实验成绩在教师手册中有记载。
实验报告主要内容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原始记录
六.数据处理及结论
七.实验体会(可选项)
注:1. 统一采用A4纸,(正文采用宋体五号字)或手写,右侧装订。
2. 实验类别指验证、演示、综合、设计、创新(研究)、操作六种类型实验。
3. 验证性实验:是指为了使学生巩固课程基本理论知识而开设的强调演示和证明,注重实验结果(事
实、概念或理论)的实验。
4.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的实验。
5.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实验题目实验八存储过程、函数、程序包和触发器
实验室机房9202 实验时间2016 年5月17日
实验类别设计同组人数 1
成绩指导教师签字:
【实验目的】
(1)掌握存储过程的编辑及调用方法;
(2)掌握函数的编辑及调用方法;
(3)掌握程序包的编辑及调用方法;
(4)掌握DML触发器的创建及应用。
【实验原理】
1. 存储过程
2. 函数
3. 程序包
4. 触发器
【实验内容】
基本任务
一、存储过程、函数和程序包
[设计编程1]
假若有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其中有一个学生成绩表stu_scores_XXX(学号,课程号,成绩,录入时间),其中课程号的第3位代表课程类型(1:必修2:考查3:选修)。
且要求一个学生的某一门课程只能有一个成绩。
(1)现要求设计学生成绩表stu_scores_XXX的表结构及约束,表结构中应至少包含以上列出的字段,设计完成后创建该表。
(2)编写程序包pkg_score_XXX,该程序包应至少提供以下功能:
➢教师可向学生成绩表中录入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录入记录时要求对可能出现的异常进行处理。
➢教师可根据学号和课程号,查询出该某个学生某门课程的成绩,并返回对应记录。
➢当输入某课程的课程号后,可查询出该课程的课程类型(1:必修2:考查3:选修);
➢当输入一个百分制成绩,可返回其五级分制成绩(优、良、中、及、不及格);
➢当输入某个学生的学号时,可查询出该生的成绩信息及课程类型,要求必修课输出百分制成绩,选修课或考查课输出五分制成绩。
包规范(包头)代码:
create or replace package pkg_score_221 is
function course_type_221(cid char)
return nvarchar2;
function getgreade(sid number,cid char)
return number;
function getfive_score(grd number)
return char;
procedure insert_data(sid number,cid char,grd number,prd varchar2);
procedure sele_stuscore_221(sid number);
end pkg_score_221;
包体代码:
create or replace package body pkg_score_221
IS
function course_type_221(cid char) return nvarchar2 IS v_ctype nvarchar2(10);
v_str char(1);
begin
v_str:=substr(cid, 3, 1);
case v_str
WHEN '1' THEN v_ctype:='必修课';
WHEN '2' THEN v_ctype:='考查课';
WHEN '3' THEN v_ctype:='选修课';
else
v_ctype:='课程类型错误';
end case;
return v_ctype;
end course_type_221;
function getgreade(sid number,cid char)
return number
is
cid1 number;
begin
select grade into cid1 from stu_scores_221
where stuid=sid and courseid=cid;
return cid1;
EXCEPTION
WHEN DUP_V AL_ON_INDEX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 ('该学生信息已存在');
WHEN num_null_221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违反了非空约束!');
END insert_data;
END pkg_score_221;
(3)试编写程序块分别调用测试程序包中的公有存储过程。
插入数据:
利用学号查询信息:
二、触发器
[设计编程2]
假若在员工考勤系统中有一个员工考勤表empl_kq_XXX,其表中的列内容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员工考勤表empl_kq_xxx
名称备注
考勤序号主键
员工编号
考勤类型可取值“缺勤”、“迟到”、“早退”、“病假”、“事假”
记录者编号
记录日期
1)设计员工考勤表empl_kq_XXX的表结构及约束,并创建该表。
2)要求考勤序号列的值是能够自动生成的有序值。
3)要求用户在向员工考勤表empl_kq_XXX中录入考勤记录时,不用输入考勤序号,该列值在新记录录入时可由系统自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