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策略的应用研究.pdf

合集下载

元认知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元认知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元认知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1-06-28T07:42:47.411Z 来源:《中小学学校管理》2021年4月总第192期作者:韩颖[导读] 强调的是学生对整个过程和结果的自我监督与管理,并能够在认知过程中通过自我调节来改善自己的能力。

北京日坛中学实验学校100025摘要:随着我国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教育部提出在英语教学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后,随着空中课堂、云课堂的推行,迫使教师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所以,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自主学习不仅此特殊时期有效,而且在学生的终身学习过程中都非常的重要,元认知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

本文通过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践,融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在提升核心素养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元认知思维品质一、自主学习概念和元认知策略的概念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学会自己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自己独立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进程,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监督自己的学习进程,评估学习效果的能力。

而元认知策略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美国心理学家Flavel在1971年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它的思想核心在于强调,在认知活动中,学习者对于目标的制定和确立,强调的是学生对整个过程和结果的自我监督与管理,并能够在认知过程中通过自我调节来改善自己的能力。

二、元认知策略在转变教学方式中对提升思维品质的作用1.元认知策略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思维深度。

Cohen1998年对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对元认知进行了分类,从多元素、多角度去反映元认知的类型及特色。

Brown1978年对元认知策略进行分析发现,学生自主能动性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认知的关键。

而对于老师而言,在元认知的督促下,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以及预习情况,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作出合理的评价,以此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我反思,并鼓励和引导学生调整好自身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元认知策略的应用调查研究针对非省略语专业大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中的调查李娈

元认知策略的应用调查研究针对非省略语专业大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中的调查李娈

Vol.9No.82012年8月第9卷第8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Aug.2012一、引言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方的教育家开始倡导把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

到了80年代,语言学习自主性这一理念逐渐成为语言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近几年在我国外语界对外语教学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包括建构主义理论、语言认知理论及元认知理论的研究也纷纷展开,越来越多的学术界人士认识到,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是终身教育的基础,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学习策略是影响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对它的正确选择和恰当运用直接关系到学习者学习某一知识的全部过程和最终结果。

根据O ’Malley &Chamot [1],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

其中,元认知策略理论已经成为语言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的新热点。

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尤其是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的。

然而大量的阅读需要充足的时间,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课外自主阅读对外语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高吉利[2]对国内外自主学习现状研究的分析综述,近几年国内主要外语刊物上发表的自主学习研究文章中鲜有课堂外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研究(王凌、何宁[3];李瑞芳等[4];潘妮等[5];丰玉芳[6])涉及到阅读时间、目的及方法等;但在课外自主阅读中,学生是否使用计划、监控、评估等策略来有效地进行学习和自我管理则尚少论述,笔者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

二、研究方法笔者于2011年4月至7月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二年级非英语专业215名学生(其中通过CET-4考试121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选择二年级学生是因为他们经过了近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具有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

元认知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元认知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元认知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教育在我国高考、中考及其他考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而元认知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也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聚焦元认知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探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元认知策略,以及如何实施元认知策略,以期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元认知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含义元认知策略,又称“高层次策略”,是阅读理解中能够帮助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及解决阅读中发生的问题的一种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和理解阅读材料,便于其做出正确的解释。

元认知策略让学生从全局去理解文章的结构,这一套策略是以同步和持续性学习为基础的,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把握阅读材料的宏观结构。

二、元认知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元认知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一,它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元认知策略,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理解文章的细节,还能够从全局去理解文章的结构,从而提高他们阅读理解能力。

其二,元认知策略能够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通过使用元认知策略,学生能够学会认真阅读文章,思考问题,自主学习英语,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其三,元认知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使用元认知策略,学生可以学会总结概括文章,加深文章的理解,为他们的口头表达提供更多的参考。

三、元认知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为了发挥元认知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必须得当地实施。

首先,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元认知策略,如重点突出,反复提示,看图问题,比较分析,总结概括,归纳概括等。

其次,教师应该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活动起来,对学生所作的错误采取纠正的方式,让学生尝试利用所学过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并给予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表达。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郭先英(河南中医学院外语学院)摘要:本文从对学生元认知知识的唤醒、元认知知识的传授、元认知知识的体验、元认知知识的培养四个方面入手,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运用元认知理论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英语教学元认知(M et a—cogni t i on)的概念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Fl aveU于1976年首次提出的。

根据Fl avel l的理论。

l I l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关于自身认知过程、认知结果及其相关活动的知识”,它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动态)和自我的认知能力(静态)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知识。

他在C ogni t i ve D evel opm ent(1985)--书里,对元认知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即元认知既包括认知主体对自身的认知活动、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

V ygo t s ky(1978)指出学习者对任何新材料的长期学习都离不开意识.而学习效果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状态有密切关系。

学习者心理准备状态越好,学习效率就越高。

所以,学习者在开始学习前是否具备对学习任务正确的认识以及是否能制定合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是能否有效顺利开展学习的前提。

因此.我们在英语课程开始之初,结合调查问卷和个别了解的方式.主动了解学生关于对英语学习的看法、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已掌握的策略然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以讲座、面谈或讨论的方式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让学生了解英语的教学大纲与自我学习的目标、方法以及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通过这种师生问的沟通活动,我们得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

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制定更合理的学习计划.激活学生的自觉性.增进教学互动。

鉴于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大多是大班教学.为了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运用元认知理论.我们根据调查结果把学生按照相近学习策略的原则分组.以便于在课堂教学活动时对不同策略类型的东临大海,东风吹来,无比舒畅。

元认知策略的应用调查研究——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中的调查

元认知策略的应用调查研究——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中的调查

( ) 定 目标 和 计 划 的能 力 一 制
表 1制 定 目标 和计 划 能力 的描 述 统 计 :
St t H R a e m nm H j m ag lIm 【 m al He 姐 D v i elt0
和恰 当运 用 直 接 关 系 到 学 习 者 学 习 某 一 知 识 的 全部 过 程 和最 终 结 果 。根 据 0’ l y& C a t , 习 策 略 可 分 为 认 知 策 Ma e l hmoq学  ̄
制 定 目标 和 计 划 的 策 略 。
( ) 二 自我 监 控 能 力
表 2: 自我 监 控 能 力 的 描 述 统 计
Sd t N Rn *nn ag 1 l1 舯 m : m I l啪 c m II eI D tin e l to
a我有英语课外圃读的习像 t如规定 i E
自 己每个月读几本英语物
25 1
4O 0
1O 0
5o .0
367 . 96
10 5 31
毫 我通过尽可能多的同 2 读有关阙读技 巧的书、 文章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水 25 1
平.
略、 元认知策略、 社会情感策略。 中, 知策略理论已经成 其 元认


引 言
到[ ,1 间 内 分别 赋 值 , 选 项 1 1 选 项 2 2 选 项 3 3 选 1 5 ̄ 设 =, =, =,
项 4 4 选项 5 5然 后利 用社会 科学 统计 软件包 SS =, =, P S对 问
2 O世 纪 6 0年 代 初 期 ,西 方 的教 育 家 开始 倡 导 把 培 养 学 习者 自主学 习 的 能 力作 为教 育 的 最终 目标 。到 了 8 代 。 0年 语 言学 习 自主 性 这 一 理 念 逐 渐 成 为 语 言 教 学 领 域 的 热 门话 题 。

元认知策略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1182013年第28卷第6期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职教育收稿日期:2013-05-19作者简介:周菁慧(1977-),女,江苏江阴人,从事语言学、教学管理向的研究。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周菁慧主持的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院级课题“高职院英语教学管理中元认知策略的应用”(项目编号2012A3-51)主要研究成果。

任何一个领域里都存在着元认知的问题,教学管理也不例外。

O ’malley 和Chamot 认为元认知策略是一种评估学习过程的高级管理技巧,高于其他学习策略,对增强效果起着核心作用。

[1]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来引导学生掌握并应用元认知策略,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元认知及元认知策略教学管理是指学校对教学过程的计划与组织,通过教师、学生以及教辅部门的共同努力实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等目标的教学活动过程。

[2]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 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率先提出了“元认知”(metacognition)概念。

元认知,是主体对自身活动的认识,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其实质是人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自我调节。

[3]学习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理解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

[4]心理学家A .L.Brow n 也认为,元认知是“个人对认知领域的知识和控制”。

[5]可见,元认知这一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二是对认知的控制与调节。

西方认知学家根据学习认知心理过程把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

O ’Malley &Chamot (1990)认为在这三种策略中元认知策略高于另外两种策略,因为它是学习者调控学习过程的行为,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实施性技巧,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调控。

元认知策略分为三类: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的应用与促进效果

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的应用与促进效果

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的应用与促进效果学习是人类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元认知策略则是一种能够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

元认知策略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知识结构进行监控、调控和评估的能力。

通过运用元认知策略,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的应用及其促进效果。

首先,元认知策略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种理解和解析学习任务的基本方法。

元认知策略能够帮助学习者整合和理解学习材料,并将其转化为可以处理和运用的知识。

例如,在阅读理解任务中,学习者可以通过预读、提问、总结等元认知策略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元认知策略的应用使得学习过程更加有目标、有条理,提高了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认识与理解。

其次,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还能够帮助学习者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往往面临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而适应不同学习环境的学习策略也各不相同。

通过运用元认知策略,学习者可以对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评估和调整,找出适用于当前学习任务的策略。

这种能力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并且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

除了调整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还可以帮助学习者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并对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进行判断。

通过自我监控,学习者可以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善。

而自我评估则可以帮助学习者对学习成果进行反思与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通过运用元认知策略进行监控和评估,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进程,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元认知策略还能够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形成。

在学习中,学习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学习策略进行调整。

通过运用元认知策略,学习者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还能够培养自我调节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加高效和有效。

元认知策略与知识结构化的研究与应用

元认知策略与知识结构化的研究与应用

元认知策略与知识结构化的研究与应用作者:徐洪丽王志军来源:《高教学刊》2016年第05期(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摘要:元认知是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

本文在论述了材料的六种组织化形式基础上,研究了元认知策略在知识结构化中的应用,并运用于触发器的具体问题中,从而提升学生知识结构化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知识结构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型人才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5-0073-02Abstract: Metacognitive is about oneself cognitive activities, and strategic knowledge is the knowledge about how to learn and how to thin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tacognitive theory,discusses the material organization form, studied how to make use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applies it to specific problems, 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knowledge structured and the actual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Keywords: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knowledge structured; applied talents combined with theory and practice一、概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方法研究2014年第33期读写算元认知策略的应用研究戴维洋(安丘市体育中学山东安丘 262100)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提出的背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看他‘学到什么’,而是要看他‘学会怎样学习’”。

教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代教学理论和实践普遍重视的研究课题。

体育中学是一所体育特长学校,学生来自我市的各个镇、街道,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不爱学习,也不知道如何学习,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为此,我们不断加大教研力度,积极探索适合体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近几年来,我们开展了“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学习主动性提高了,但是,由于我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很多学生存在着“不会学”的窘境。

如何在“自主互助型课堂模式” 上找到与学校特色相吻合的切入点,大面积提高体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我们教学研究的方向。

07 年下半年,开始了新的探索,综合了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以及体验学习等学习方法的先进经验,结合体校学生的特点,以“元认知”理论为依据,设计、制定了我校的教研课题:《元认知学习法的实验与研究》,让学生学会学习。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976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佛拉维尔依据元的概念提出元认知的术语。

佛拉维尔学说被称为当代世界前沿理论。

元认知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迅速在全球展开,影响深远。

“元认知” 已成为心理学界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并成为学习策略研究的重要内容。

到了80 年代、90 年代初,我国心理学界对元认知的研究多了起来,北师大董琦教授和西南师大张庆林教授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较显著。

当前,我市正在开展“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是当今教育的大方向。

而元认知理论在实践中对开发学生智力,解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等问题有十分重要意义。

本课题与我市开展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专门针对那些不会学习的学生进行的教学研究,它主要在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理论特别是元认知监控知识,训练和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指导和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学习任务和要求,制定出学习策略,自觉执行和修改计划,总结计划完成情况,引导学生不断地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学习策略及其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调控、修改和完善。

本课题对改变学生“厌学”的思想和“不会学习”的现状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一)对象:以初一、初二各一个班级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另一个平行班级学生为对照对象。

(二)实验材料:以《元认知与元认知训练》(刘善循教授编著)教材为主,参照《素质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学生学习咨询与指导》、《优化学校学习的策略与技巧》、《激发学生潜能—心理素质训练》等教材编制教师培训材料。

(三)实验方法:1、调查法,调查学生学习的的现状、梳理分析、理性思考、查找问题。

2、文献法,检索搜寻“自主互助学习”、“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理论”等一系列基本理论及实践问题的相关成果。

3、准实验方法,在正常教学秩序下实施研究内容所要求的实验措施,不严格控制各种无关因子,使实验研究全过程保持在学校工作的自然状态中,以保证实验成果易于推广。

(四)研究过程:1、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

搜集资料,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新课标以及元认知理论。

了解掌握元认知结构的特点和研究新进展,熟悉在教学和训练中的操作步骤,各班学生情况调查,选定研究对象,制定可行的实验方案。

2、全面实施阶。

课题开始全面实施,全面启动研究。

开展元认知教学、培养与训练。

给学生系统讲授学习策略知识,设计运用元认知的问题情境,创设师生间、学生间开展学习、表达、演示和练习元认知策略的良好环境,通过互学、互帮、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由外部反馈转化为内部反馈,加速发展学生元认知策略的水平,让学生学会学习。

3、结题。

做好结题各项准备,写出结题报告。

三、效果与影响1、成绩分析本次教学实验以本校初二(1)班、初一(2)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另一个平行班作为对照班。

采用对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

实验研究时间从 2007 年 9 月开始,历经一年半。

实验前后我分别对学生进行了有关元认知能力的问卷调查。

实验结果以学生的学业成绩、元认知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为依据。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的初二期末考成绩分析表明,三种层次学生的成绩差异均不显著,这就保证了参与实验的两个班起点的一致性。

并且两个班均由本人任教,学生学习时间、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相同,适宜进行实验教学。

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实验前测的成绩,然后从学期初开始进行实验研究。

在实验班的教学中,有目的、有策略、多形式地渗透元认知训练,来加强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而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通过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如下初步结论:(1)元认知策略的应用能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以上表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元认知能力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认知教学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有成效的。

通过“出声思维”“、自我提问”和“反思型日记”训练,教师向学生提供了及时借鉴他人、提醒自己、检查自己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养成及时反省自己、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良好习惯。

研究表明,元认知能力的发展体现出“从外控到内控、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自动化”的特点。

不少学生(尤其是元认知能力较差的学生),最初可能是在一种“应付”或“完成任务”的心理中参与各项训练,并没把教师向他们明确的训练目的放在心上。

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的元认知训练,起初起到了引导、监督、检查的作用,即外控。

但随着训练的继续进行,在教师不断的引导和督促下,在“自我提问单”和“反思型日记”的经常性记录中,以及同班同学的经验介绍下,总会有一些学生对自身现状和内心期望渐有感悟,从而开始有意识地参与元认知训练,他们的态度逐渐积极起来,参与训练的程度也渐有加深。

在持久的训练中,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渐渐得到了提高,逐渐由“外控”向着“内控”的方向发展、由“无意识”向着“有意识”甚至“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2)本次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总体上来说效果显著,有效地控制了学习的分化,但对学优生训练效果不太显著。

教师采用元认知策略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转下页)·40·读写算 2014年 第33期 教学方法研究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董明霞(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幼儿园 725600)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

孩子首先,老师生动的语言,便可以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境,使幼儿的大脑里充满神奇的想象,欲罢不能,丰富的想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象使他们想说,争着要说。

丰富的想象使学生争着诉说,变“要识和经验。

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育的重 我说”为“我要说”。

幼儿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训练,又培要任务。

养了幼儿创造性的想象能力。

要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就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其次,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为幼儿营造一个身临其言环境。

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境的场景,使他们有话想说。

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是创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设情境的重要手段,它直观形象,帮助我们生动地再现情境,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 达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

表达能力。

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表演、游戏、角色扮演新课程标准的明确规定,使语文的交际功能尤为突出。

等融合起来,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提高口语交际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初入园的幼儿开始。

到的兴趣。

通过幼儿亲身参与了讲故事,积极性特别高,说得 底该怎样培养幼儿的口语能力呢? 也特别好。

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 拓宽说话内容,使幼儿有话可说 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密切联系生活实践,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现实生活是口 会现象紧密相连。

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语交际训练最好的课堂。

老师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言闻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

让幼儿语交际训练。

比如家里来了客人,你是怎样接待客人的;你仔细观察周围的动、植物,并要求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是怎样认识新朋友的;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请求帮助的……来,如“嫩绿的叶子”、“绿油油的麦苗”、“活泼可爱的小兔”。

诸如此类都是生活中的小镜头,老师可以通过让幼儿表演再春天,教师可带幼儿种植,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从中现情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得到丰富的印象。

带幼儿松土、选种、种植、移植 …… 在做每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

口语交际训练可以结一项工作时,都是边干边讲,使幼儿知道这种劳动叫什么,合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进行。

比如幼儿园每年都举办讲故事相应地丰富幼儿词汇。

观察与动手,不仅丰富了知识,了陶比赛,背古诗比赛等,这些都是锻炼幼儿口语交际能力很好冶了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平台。

除此以外,我还在语言练习课让孩子上讲台朗诵诗的变化。

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

让他们动手、歌,背诵古诗,又或者说说自己近来最开心的事情等等。

这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样既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又激发了其说话的兴趣,活跃了思创设佳境,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维,使幼儿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无论干什么,只要有兴趣,总之,口语交际训练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密切联系便有了自觉性。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也是如此。

激发了幼儿的生活实践,创设情景,多途径地训练,让每个孩子想说、乐说,兴趣,就等于激发了他们的自觉性,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训练,这便成功了一半。

创设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交情境,是激发幼儿口语交际兴趣的重要途径。

创设情境的方际能力。

法很多。

(接上页)主要原因在于元认知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激发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随着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策略被逐渐激活和修正,学习中的自我检测和调节逐渐加强,所以学业成绩逐渐有所提高。

当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想做什么”、“怎么做”时,自然体现出更多的主体能动性,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

学生从教师对自我提问单、学习日记的批注中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和期望,从而重新给自己定位,通过正确归因,改变了学习态度,加强了成就动机。

当学业有所进步时,学生对学习的感受更会倾向于积极的一面,在面对学习与考试时,也会有更多自信、期待与自我督促,而后两者又会反过来促进学业,帮助学生实现良性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