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
第一节 城市化的涵义
普遍接受:城市化是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总结:城市化是由于人类生产方式的转变而引起的工 作方式、生活方式、居住方式、土地利用方式、思想 观念、文化风俗习惯等的变化过程,是工业化、非农 化、产业结构转变的空间表现。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 济的内在要求,资本、人口、技术、产业、信息等生 产要素的空间集聚是其外在表现。
区域地理条件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础和背景,形成了城市分布的宏 观差异。 地理位置则是在区域背景基础上,对单个城市发挥影响。 1.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大城市地域分布上的规律性更典型。 2.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许多区域性的城市现象,除了历史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不同区域 影响的原因外,就只能从区域地理背景的差异中去寻找答案。
城 市 化 的 快 速
城 市 化 成 熟 期



工业化 中期
工业化 后期
t
后工业 社会
工业化进程
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拉平的“S”曲 线
注意:不要把加速期的 30%和 70%绝对化。
三、城市化的解释模式
推拉因模式 系统分析模式 政治经济学解释——资本的“三次循环”
第三节 城市化类型和测度
一、城市化的类型 二、城市化水平测度 1、单一指标法
人口指标与土地指标 2、复合指标法
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以向心型城市化为主 二、外围市区(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 1、对外交通与城市化 2、工业扩展与城市化 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 三、郊区城市化 1、土地集约化 2、产业结构高度化 3、城市网络化
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世界城市发展简史
一、城市的起源及早期发展
城市起源地 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中国华北 平原,南欧(希腊、罗马) 中美,安第斯山中部,尼日利亚西南部。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雅典位于希腊东南沿海的阿提卡平原上,这里有肥 沃的农田,大片的粘土(用以制造陶器),丰富的银矿 和曲折的海岸线等良好的地理条件。
三、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1、概念:城市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
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在特定空间上的有机组合。
2、类型:
中心位置和门户位置 端点、通过与枢纽(不同级别) 综合交通枢纽(水陆空)
四、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中心地型城市
2、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3、wk.baidu.com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 4、三类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相互关系——区位三角形 ➢发展趋势——多功能综合型,规模扩大化,职能多 样化
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 乡村城市化(Rural Urbanization)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一、城市化的推动力
(一)农业发展是前提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
阶段基本对应。 (三)第三产业也是城市化的推动力之一。特别是进入工
业化后期以后,将取代工业化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农工商)、防御、宗教、公 共空间、绿化、交通、居住分化、城乡关系
四、市镇建制标准与城乡人口统计标准
(一)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多次变动
现行标准为: ❖ 1984年——镇标准为现行标准
镇:乡人口<20000,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2000, 乡人口≥20000,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10%
❖ 1993年——市标准为现行标准
(二)城市人口统计标准——“五普”标准、现行标准
➢ 1.健康(积极)的城镇化: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发展, 城镇数量和城镇规模增长适度,数量和质量同步上升。
经济的非农化、人口的城镇化、城镇设施的建设三者缺一不可 ➢ 2.假城市化(Pseudo-Urbanization)
过度城市化(Hyper Urbanization ) ➢ 3.郊区城市化(Suburbanization)
第二章 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
三、城乡划分和大都市带的产生
1、城市行政辖区——行政地域 2、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 )——实体地域 3、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功能地域 4、大都市带(megalopolis)
法国戈特曼(Jean Gottmann)
周一星: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设区市:① 区人口密度大于1500人/km2,区辖行政地域全部为城市 人口。② 区人口密度小于1500人/km2,区政府驻地和区辖其它街道 办事处人口。 ③区驻地城市建设已延伸到周边乡镇的全部人口。 不设区市:(1)市政府驻地和市辖其它街道办事处人口。(2)驻 地城市建设已延伸到的乡镇的全部人口。 建制镇: ①镇政府驻地和镇辖其他居委会人口。 ②驻地镇城市建设延伸到村的村委会全部人口。 ③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旅游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常住 人口大于3000人,按城镇人口计。 注:常住人口为连续居住半年以上者。
古希腊城市特点:①大多数座落在有利于农业、防御和贸易的 地方;②大都有城墙环绕;③宗教在城市布局和社会结构方面占主 导地位;④大都有中心广场,广场四周是宗教和政府的建筑物;⑤ 从中心广场放射出宽阔的林荫道,在市中心的林荫道两侧居住着富 人;⑥从富人住宅的周围一直延伸到城墙的地带是其他人居住的地 方;⑦商人和工匠住在他们工作的地方,这里称为市;⑧城市统治 其周围的农业土地,从农民那里取得粮食,作为回报,城市保护农 民不受侵犯。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一、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1、基本前提——两个剩余 农产品的剩余,农业劳动力的剩余 2、根本动力——三次分工 第一次:聚落产生 第二次:城市雏形 第三次:城市形成 3、具体因素 ——防御、王权、宗教、交通、资源 ➢ 结论: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二、城市化规律
(一)农业是基础,是前提。城市化伴随着工业 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 水平,特别是非农产业(二三产业)发展密切 相关。
(二)城市化的速度、动力阶段性规律 (三)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工业化阶段?)
城%
市 化 水 平
70
30














农业社会
工业化 前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