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常见错误图形分析
血栓弹力图的异常图形分析及临床应用

血栓弹力图的异常图形分析及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6-10-25T12:18:29.97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6期作者:应盼[导读] 凝血因子缺乏组R值16.4min,凝血因子活性增高组R值1.9min。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杭州310009)摘要目的对血栓弹力图(TEG)异常图形的结果参数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分析本院8116例TEG结果,利用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凝固角(Angle)、最大振幅(MA)、血凝块溶解百分比(EPL)、30 min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LY30)、凝血指数(CI)等参数对凝血因子活性组、肝素应用图形组、纤维蛋白功能组、血小板功能组、纤溶亢进组、纤维蛋白二次激活组、抗血小板药物监测组等进行分析。
结果凝血因子活性组:凝血因子缺乏组R值16.4min,凝血因子活性增高组R值1.9min。
肝素应用图形组:CKH的R值较CK延长组,CK的R值21.0min,CKH的R值8.7min;CKH的R值与CK组一样, CKH=CK的R值6.0min。
纤维蛋白功能组:低纤维蛋白原水平组K值7.9min, Angle值43.6°;纤维蛋白原功能亢进组K值0.8min, Angle值82.4°。
血小板功能组:低血小板功能或功能不良组MA值27.0mm,血小板功能亢进组MA值80.8mm。
纤溶亢进组:原发性纤溶亢进组LY30值66.5%,CI值-1.0;继发性纤溶亢进组LY30值14.9%,CI值4.1。
纤维蛋白二次激活组:纤维蛋白二次激活组MAA值42.9mm,FF试剂重测组MAA12.5mm。
抗血小板药物监测组:ADP(代表药物波立维)抗血小板抑制剂无效组,ADP抑制率15.9%;AA(代表药物阿司匹林)抑制剂无效组,AA抑制率9.5%。
结论确保血栓弹力图异常图形的准确性,正确判断患者凝血功能,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血栓弹力图 (1)

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是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 质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体积小,无细胞核,没有规则形状。在止血、伤口 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血小板只存在于哺 乳动物血液中。没有细胞核结构,即没有染色体。
03
普通检测结果判读
血栓弹力图普通检测报告
报告病人和标本的信息 包括注释
在屏幕上显示图形和具 体的数据
诊断结论和签名 报告具体数据并用实验 室标准<high> 和<low> 提示超过范围的异常
血栓弹力图形甄别凝血功能障碍
正常凝血 正常凝血
低凝血因子活性
高凝血因子活性
高血小板功能 低血小板功能
血栓弹力图简介
配置:
枸橼酸钠采血管 一次性样品杯 0.2 mol/L氯化钙 电脑(win7,9针 输入端口) 打印机,转配器
工作原理示意图
血栓弹力图运动演示
仪器中盛 有血液的圆 柱形特制杯, 以 5度〒30 分的角度旋 转摆动 每一次摆 动周期的时 间为10〒1s。
血栓弹力图简介
低纤维蛋白原水平
高凝血因子活性 高血小板功能
原发性纤溶亢进
继发性纤溶亢进
25
几种常见非正常的血栓弹力 模式 图
几种常见血液病血栓弹力模式图
临床意义 ◆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血友病类出血性疾病R值K值 显著延长,MA值降低。特别对XIII因子缺乏症的诊断 具有特殊的意义。
血小板数量与质量的定性分析
(二)K时间 (K正常为1-3 min)
1. 从R时间终点至描记图幅度达20mm所需的时间;
血栓弹力图 结果解读及临床意义

血栓弹力图结果解读及临床意义血栓弹力图(TEG)是一种用于评估血液凝固特性的诊断工具,对于了解血液凝固过程、预测血栓形成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解读血栓弹力图的结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正常TEG曲线呈光滑的弧形,起始部分代表纤维蛋白的形成,中间部分代表凝血因子的消耗,最后部分代表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可降解为可溶性纤维蛋白,在纤溶酶及纤溶酶原激活物作用下可降解为可溶性纤维蛋白,最后降解为可溶性纤维蛋白产物,包括D-二聚体、可溶性纤维蛋白产物。
正常TEG曲线的参数包括K时间(反应时间)、Angle角度(凝固角)、MA值(最大振幅)及LY30(30分钟内样本中血栓振幅衰减的百分比)。
异常TEG曲线可表现为K时间延长、Angle角度减小、MA值降低及LY30增大。
这些参数的异常提示血液凝固过程出现异常。
例如,K时间延长表示血液凝固过程减缓,可能存在凝血因子缺乏或纤溶系统障碍;Angle角度减小意味着纤维蛋白形成速度减慢,可能存在纤维蛋白原缺乏或血小板功能异常;MA值降低提示血液凝固过程中出现血栓的可能性增加;LY30增大则表示血栓振幅衰减速度加快,可能与纤溶系统异常有关。
TEG能够全面评估凝血功能,包括共同凝血途径的功能(内源性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以及纤溶系统功能。
通过分析TEG结果,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凝血状况,为治疗提供指导。
例如,对于肝衰竭患者,TEG可以评估其凝血功能,为输血及血浆置换等治疗提供依据。
TEG结果异常往往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
例如,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TEG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处于高凝状态,从而采取相应的抗凝治疗措施,预防血栓形成。
TEG还可以用于指导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的使用。
在外科手术或创伤治疗中,TEG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输血以及输注何种成分的血制品。
例如,对于手术中大量失血的患者,TEG 可以指导医生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或血浆等血制品,以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
血栓弹力图 PPT课件

• 外科系统:术前对术中术后发生凝血障碍的 评估性检测;
• 输血科:凭据指导用血,减少用血量及输血不 良反应。
谢谢!!!
20-30分钟
每个指标的结果诊断时间不一样
国际标准化参数
多数非国际标准化参数
常规凝血检测难以评估凝血状态全貌
血液凝固过程TEG
最大血凝块 血凝块增多
血小板栓子形成 纤维蛋白链形成
启动
血凝块 降解
血凝块溶解 损伤修复
常规凝血检测
4
血小板计数
PT
/功能
APTT 出凝血时间
D-二聚体 FSP
评估凝血全貌
常用参数及意义
主要参数 名称
解释
正常参考范 围
R
凝血时间
是反应从凝血系统启动直到纤维蛋白凝块形成 之间的一段潜伏期。
2-8min
K Angle
评估血凝块强度达到某20 mm时的时间,主
血块动力
要反应纤维蛋白原的功能和水平。 评估纤维蛋白块形成及相互联结(凝块加固)
的速度,反应纤维蛋白原功能。
1-3min 55°~78°
建议治疗:抗血小板药物
纤维蛋 白正常
血小
纤溶 正常
凝血因
板功
子活性
能强
正常
CFMS实际图例分析
凝血因子活性高
血小板功能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教授对非心脏外科手术病人术后用TEG跟 踪研究结果显示:MA参数>67-72mm,血栓发生率16%;MA参 数>72-95mm血栓发生率高达32%;保持MA参数<67mm将大 大降低血栓的发生。
血栓弹力图分析课件

3. 主要受Fg及PLT(质量、数量)影响, PLT的作用要
比纤维蛋白原大
第9页,此课件共33页哦
(五)A 1、是任一时刻曲线两点间的扫描宽度,是血凝块强度或 弹性函数,A值用单位mm来计量; 2、MA值在确定前与A值相等; 3、MA值确定后A值测量血凝块溶解的信息。
第10页,此课件共33页哦
16
第16页,此课件共33页哦
TEG实际图例分析
凝血因子缺乏
如果病人在出血,
建议治疗:排除肝素等抗凝药物影响后,输入血浆FFP
第17页,此课件共33页哦
TEG实际图例分析
高凝血因子活性(高凝状态)
病人有血栓风险, 建议治疗:抗凝处理,如使用肝素
第18页,此课件共33页哦
TEG实际图例分析
低纤维蛋白原水平
高凝,是否需要抗凝。
第30页,此课件共33页哦
TEG每一种检测参数都有明确的 临床价值
第31页,此课件共33页哦
TEG每一种检测参数都有明确的 临床价值
第32页,此课件共33页哦
第33页,此课件共33页哦
MA(ADP)值在31~47mm之间显示ADP诱导剂 (氯吡格雷)为较好抑制状态;
如果MA(ADP)>47mm,说明发生血栓风险较大; 如果MA(ADP)<31mm,说明发生出血风险较大;
如果ADP%<30%,则说明药物(氯吡格雷)疗效不
好,建议增加其他抗血小板药物以改变现状;
如果药物抑制率ADP%>30%,说明药物已经起效, 如果MA(CK) >70mm,应该适当增加药物剂量;
§
氯吡格雷 (波立维)
§
普拉格雷 (Effient®)
1.
血栓弹力图

K (min)
a(deg)
K (min)
a(deg)
MA 编辑ppt MA
EPL
LY30 > 7.5% EPL > 15%
N/A
实验结果参数1:R(凝血时间)
R值:
检测开始到第一块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振 幅达2mm所用的时间,表现了凝血酶等 凝血因子充分激活形成纤维蛋白所需的 时间,反应凝血因子的活性。 R值延长:表示低凝,凝血因子缺乏、 使用抗凝剂,可通过注射新鲜冷冻血浆 (FFP)而纠正。 R值缩短:表示高凝,凝血因子活性较 强,血液呈高凝状态,需要用抗凝药物 纠正
血栓弹力图 (CFMS-凝血-纤溶监测系统)
在临床的应用
长沙市中心医院输血科 许靖
(2015-3)
编辑ppt
概
念
➢ “血栓弹力图”是由血栓弹性描记仪描记的凝血动 态过程曲线,是一种能动态分析血小板、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成分之间相互作用、血凝块形 成和纤维蛋白溶解全过程的曲线图。
➢ “血栓弹力图”也是一项动态监测血液凝固全过程 ,指导科学、合理用血的“新”技术。
编辑ppt
实验结果参数2: K 值和(a)角 (血块形成速率)
K值 从R时间结束到振幅度达20mm所用的
血凝块形成时间, 高纤维蛋白原活性可使K值缩短 低纤维蛋白原活性及抗凝剂的使用
可以使之延长
Angle(a)角 从血凝块形成点至描记图最大曲线
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主要反映纤维蛋白的功能
编辑ppt
凝血时间(R):反映凝血因子功能
血块动力(K、α):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
血块强度(MA):主要反映血小板功能
血块稳定性(Ly30、EPL):判断原发性、
血栓弹力图结果怎么看-血栓弹力图意义及其解读

血栓弹力图
1948 年,德国人 Harter 发明血栓弹力图,原理是在模拟人体内环境下凝血 - 纤溶整个过程时,通过物理方法将血块弹性强度转换成图形,直观判断血凝情况并分析成因。
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是反映血液凝固动态变化(包括纤维蛋白的形成速度,溶解状态和凝状的坚固性,弹力度)的指标。
主要指标及参考值
1.反应时间(R)参考值2-8min
2.凝固时间(K)参考值1-3min
3.角度(Angle)参考值55-78°
4.最大振幅(MA)参考值51-69mm
5.综合凝血指数参考值-3-3.0
6.半小时纤溶率参考值0-8%
各项指标的临床指导意义
R时间:因凝血因子缺乏而延长,高凝血因子而缩短,代表血块形成的速度。
K时间:应纤维蛋白原缺乏而延长,高纤维蛋白原而缩短,代表血块形成的速度。
Angle夹角(a):因纤维蛋白原缺乏而减少,高纤维蛋白原而増大,代表血块形成的速度。
Cl综合凝血指数:<-3 低凝,-3<正常<+3,>+3 高凝。
综合判断凝血状态。
LY30纤溶率:LY30>8%提示处于高纤溶状态。
解读
血栓弹力图为凝血功能患者有效的一项检验项目,及时有效的检验结果给临床科医生提供了很好的治疗指导意义,护士在釆集相关标本时应认真仔细,确保标志合格有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血栓弹力图TEG操作介绍和注意点分析课件

ADP
MAADP
AA
MAAA
血栓弹力图TEG操作介绍和注意点分析
16
血小板图检测 计算公式
% Inhibition = 100 - MApi – MAf X 100% MAt - MAf
% Aggregation = 100% - % Inhibition
MApi MAADP or MAAA (ADP or AA 激活的血小板强度) MAf MAfibrin (只有纤维蛋白的MA 值) MAt MAthrombin or MAK (最大血小板强度)
血栓弹力图TEG操作介绍和注意点分析
11
凝血因子/ 旁路
纤维蛋白原
XIII
XIIIa
可溶性纤维 单体
弱的血小板血块
纤维蛋白网
弱纤维蛋白血块
血小板聚集 +
纤维蛋白网
静止的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 (GPIIb/IIIa + 纤维蛋白原)
血块发展
血样本的组成
强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网
血栓弹力图TEG操作介绍和注意点分析
程序指定路径(通常为C:\Program Files\TEGV4)
程序指定路径(通常为C:\Program Files\TEGV4)
系统和用户结构档案 血凝症资料库
血栓弹力图TEG操作介绍和注意点分析
32
TEG分析仪维护事项
※每日 调节水平仪 • 检查加温线 • eTest基线测试 • 运行质控1和质控2 • 清洁分析仪
抗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图检测
<5
肝素化全血 枸橼酸化全血
普通杯
激活剂F\冻干ADP\ 冻干AA\蒸馏水
普通杯 激活剂Kolin+Ca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