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度测量与调整
同轴度的三种测量方法

同轴度的三种测量方法
同轴度是机械产品检测中常见的一种形位公差项目。
是表示零件的轴与轴、孔与孔、轴与孔之间要求同轴,也可以理解为:控制实际轴线与基准轴线的偏离程度。
在测量中,同轴度是测量工件经常会遇到的事,在测量时,通常使用的测量设备主要是三坐标测量仪,三坐标是公认的测量空间形状误差较好的精密检测设备。
三坐标测量仪测量同轴度的测量方式有公共轴线法、直线度法、求距法,其中公共轴线法是最广泛使用的办法。
1.公共轴线法
在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上测量多个横截面的圆,再将这些圆的圆心构造一条3D直线,作为公共轴线,每个圆的直径可以不一致,然后分别计算基准圆柱和被测圆柱对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取其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同轴度。
这条公共轴线近似于一个模拟心轴,所以使用公共轴线法的测量效果是最接近零件的实际装配过程。
2.直线度法
在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上测量多个横截面的圆,然后选择这几个元构造一条3D直线,同轴度近似为直线度的两倍。
被收集的圆在测量时最好测量其整圆,如果实在一个扇形上测量,则测量软件计算出的偏差可能很大。
3.求距法
同轴度为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轴线间最大距离的两倍。
即用关系
计算出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的最大距离后,将其乘以2即可。
求距法在计算最大距离时要将其投影到一个平面上来计算,因此这个平面与用作基准的轴的垂直度要好。
这种情况比较适合测量同心度。
同轴度调整

目录
同轴度偏差的类型 同轴度调整的工具及使用 同轴度调整的步骤 同轴度调整的计算方式
同轴度偏差的四种类型
平行偏差
角向偏差
+/-
复合偏差
间隙偏差
同轴度调整 — 对中
同轴度调整,又称“对中”, 是指尽量减少由联轴器连接 的两个相邻轴之间的错位的 过程。该过程可使每个轴在 正常运转工况下,尽量位于 同一轴线。
对角支撑
平行软脚
前端(后端)支撑
同轴度检查的准备(3)
表架挠度检查
由于夹持表具的表架不可能是纯钢性体, 随表具转动,受重力影响,表架会产生 一定挠度,影响读数的精确。因此而产生 的读数偏差应予以消除。
SAG: 表架挠度(下垂量)
同轴度检查的准备(3)
表架挠度检查
表架挠度检查的方法 0
1)将表架安装于联轴器轮毂顶部;
2)将表盘指针调零; 3)盘动主轴至3点、6点和 9点方向, 分别记录读数。 4)所记录值即为表架挠度值 -2
同轴度检查的准备(3)
表架挠度检查
表盘读数是设备的不同轴度与表架挠度的代数和。 因此,对于表架挠度的修整公式为:
即:
例如:
+11
0 0 -1= +12 0
-5
-1
-4
+6 表盘读数
-2 挠度读数
R: 后脚垫片调整量 F : 前脚垫片调整量
R
F
前脚垫片调整量计算公式为:
后脚垫片调整量计算公式为: 若计算值为正,表示需增加垫片;计算值为负,表示需减少垫片。
对中预留量的图示
正视图(Elevation) 顶视图(Plan)
Frick螺杆压缩机的冷态预留量
冷态 角向偏差 下开口 2 mils 平行偏差 电机高 5 mils 角向偏差 4 mils
同轴度调校(百分表法)资料

2010年XXXX公司技能竞赛评分表姓名:考号:时间:20min裁判员年月日2010年XXXX公司技能竞赛评分表姓名:考号:时间:20min找正前的准鲁工作:(1)、工机具、材料:扳手、铜锤、量具、各种调整垫片计算用工具等。
(2)、检查百分表的灵敏度、准确度、无卡涩现象.测头是否松动.表盘面刻度清晰,表针无松动现象。
(3)、表架连接牢固无松动,百分表固定紧固适度。
不可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4)、检查地脚螺栓及地脚接触情况,干净、无杂物。
(5)、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撤下原全部调整垫片以使调整工作顺利及保证垫片数量。
(6)、生产备用泵在找正前联系生产岗位人员切断电源。
关闭全部连接阀门,保证人员、设备安全。
三、找正工作注意事项:(1)、找正时,两轴不可刚性连接,以保证找正时的准确度。
(2)、注意保持(留)好两轴端距,防止热油泵热膨胀过大或轴窜量过大,一般约3-6ram。
(3)、找正所用调整垫片不应有硬性折皱、卷边、毛刺等。
(4)、找正时(前),尽可能使A2=A4;S2=S4,以使找正工作顺利,同时拧紧地脚,保证测量精度。
(5)、找正时两轴应同时进行0。
、90。
、180。
、270o、360。
旋转.(0o 与360。
的读数必须一致.否则必须找出原因并设法排除)(6)、注意旋转方向,备用机泵应尽可能按工作方向旋转。
避免机械密封断面磨合情况被破坏。
(7)、保证百分表的测头与被测面保持垂直,径向表的表杆中心线应与被测圆弧面直径同心.以保证测量精度。
(8)、找正进行调整时,应注意百分表的方位.避免百分表被卡坏、顶坏。
]。
0t_(9)、不得用铁锤直接敲打设I备,爱护设备,保证施工现场安I全.避免野蛮施工。
_卜o.I(10)、对于热油泵、高温机组,在冷态对中找正时.应考虑到机泵的热膨胀或按找正曲线的要求进行找正。
(也可先进行预热后再进行找正)(11)、D的计算直径应取整数。
L1、lJ2的长度尺寸应取十进位整数。
螺纹和直径同轴度的测量

螺纹和直径同轴度的测量
同轴度的测量通常是测量两个孔或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这需要使用测量工具如千分尺、内径千分尺、量规、百分表等。
如果你要测量螺纹和直径的同轴度,以下是具体的步骤:
1. 准备工作: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例如千分尺或内径千分尺,确保它们经过校准并在有效期内。
如果是手动测量,可以使用量规或者百分表。
2. 安装工件:将你要测量的螺纹工件安装在稳定的支撑上,确保工件不会移动。
3. 测量螺纹:使用选定的测量工具,先测量螺纹的直径。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可以多测量几个位置,并取平均值。
4. 测量同轴度:对于同轴度的测量,你需要一个基准。
例如,你可以使用一块平板作为基准,将工件放在平板上,然后使用测量工具来检查工件的旋转角度。
如果工件在旋转时没有偏移,则同轴度较好。
如果偏移量超过了规定的公差范围,则说明同轴度不良。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轴度的测量方法

同轴度的测量方法1. 背景同轴度是指一个物体或系统的各个部分是否在同一轴线上。
对于某些需要高度精准的工程和制造领域来说,保持物体的同轴度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准确测量同轴度成为了一项关键任务。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同轴度测量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
2. 方法一:对比测量法对比测量法是同轴度测量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将待测物体与一个参考物体进行对比,通过测量两者之间的偏差来判断同轴度。
具体步骤如下:- 选择一个合适的参考物体,并确保其同轴度非常高。
- 将待测物体与参考物体放置在同一轴线上。
- 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如卡尺、激光仪等)测量待测物体和参考物体之间的距离或偏移量。
- 根据测量结果来评估待测物体的同轴度,通常可以通过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异来得到一个精确的数值。
这种对比测量法简单易行,并且不需要高级的设备。
但需要注意的是,待测物体和参考物体之间应保持稳定,以避免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方法二:光学干涉法光学干涉法是一种高精度的同轴度测量方法,它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测量物体的同轴度。
具体步骤如下:- 将光源通过一束分束器分成两束光线。
一束光线照射在待测物体上,另一束光线照射在一个参考物体上。
- 待测物体和参考物体上的光线汇集到一个相机或干涉计中。
- 干涉计通过测量光的干涉情况,得到待测物体和参考物体之间的相对径向偏差和同心程度。
- 根据干涉计的测量结果,评估待测物体的同轴度。
光学干涉法的优点是具有高精度和非接触性,可以测量微小的同轴度偏差。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的设备较为复杂,且对环境的要求较高。
4. 方法三:激光干涉法激光干涉法是利用激光的干涉现象来测量同轴度的一种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将激光光线照射在待测物体上。
- 激光光线穿过物体后被反射回来,通过干涉计来测量干涉现象。
- 干涉计通过测量光的干涉情况,得到待测物体的同轴度信息。
激光干涉法具有高精度、快速和非接触性的特点,适用于对小尺寸物体进行同轴度测量。
三坐标测量同轴度的方法

三坐标测量同轴度的方法引言:同轴度是指测量对象轴线与参考轴线之间的偏差程度,是衡量物体各个轴线之间配合精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三坐标测量中,准确、高效地测量同轴度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三坐标测量中常用的同轴度测量方法。
1. 基础测量方法1.1 对称测量法对称测量法通过在测量对象上找出对称轴来进行同轴度测量。
首先,在测量对象上找到两个对称的特征点或特征线,以它们为基准线,分别测量它们到参考轴线的距离。
然后,计算两个测量结果之间的偏差,即可得出同轴度的数值。
1.2 比较测量法比较测量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测量对象放置在同一设备上进行测量,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来判断同轴度。
在测量过程中,将测量对象分别放置在测量台上,依次测量它们与参考轴线的距离。
最后,比较每个测量结果与参考值之间的偏差,得出同轴度的评估结果。
2. 先进测量方法2.1 线扫描测量法线扫描测量法是利用探针在测量对象表面进行连续扫描,获取测量点的坐标信息,并分析点之间的偏差来测量同轴度。
该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
通过控制探针的运动轨迹,可以实现对测量对象不同轴线的同轴度测量。
2.2 激光干涉测量法激光干涉测量法利用激光干涉原理来测量物体表面的形状和偏差。
通过调整激光束的入射角度和位置,将测量对象与参考轴线进行干涉,在干涉图样中观察到干涉条纹的位置和形状,从而得到同轴度的测量结果。
2.3 数字图像测量法数字图像测量法是利用摄像机拍摄测量对象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来获取物体的三维坐标信息。
通过选择参考轴线和测量对象之间的特征点或线,利用三维重建算法计算出测量对象与参考轴线之间的偏差,从而得到同轴度的测量结果。
3. 应用举例3.1 机械加工中的同轴度测量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同轴度是一个重要的工艺指标,直接影响到零件的精度和配合要求。
通过三坐标测量仪进行同轴度的测量,可以及时发现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偏差,并进行相应的修正,保证零件质量。
校同轴度方法范文

校同轴度方法范文校正同轴度是测量一个物体的轴线与参考轴线之间的偏差的过程。
此过程通常用于机械工程和制造业中,用来确保物体的几何形状和位置的精确度。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校正同轴度的方法。
1.光栅法光栅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
它利用光栅原理将激光束分成若干个相互平行的光带,然后通过测量物体上相邻光带的间距来确定同轴度。
这种方法精度高,适用于小尺寸和高精度的物体测量。
2.三坐标测量法三坐标测量法是一种精确测量三维物体形状和位置的方法。
它通过运用三个坐标轴和测量机的转动臂来确定物体的轴线,并通过测量机上的探针来获取物体表面的坐标数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尺寸和形状的物体测量,精度高,但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操作技巧。
3.影像测量法影像测量法是利用相机和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同轴度测量的方法。
相机将物体的图像捕捉下来,并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测量物体的尺寸和位置信息。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各种尺寸的物体测量,但精度相对较低。
4.检测仪器法检测仪器法是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对物体进行同轴度测量的方法。
常见的检测仪器包括同轴度测量仪、平行仪、百分表等。
这些仪器通过接触或非接触的方式对物体进行测量,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同轴度的数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形状和材料的物体测量,但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技巧。
在进行同轴度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校准仪器: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错误结果的产生。
2.适当的夹持:正确夹持物体,使其保持稳定,避免在测量过程中发生移动或晃动。
3.清洁表面:确保测量物体表面的干净和光滑,避免灰尘或污染物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多次测量:对同一物体进行多次测量,以获取更准确的平均值,并检查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5.合适的环境:选择一个适合的环境进行测量,避免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总结:校正同轴度是一个关键的工艺,它对机械工程和制造业中的精度要求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校正同轴度方法,并遵循正确的测量程序和操作要求,可以保证物体的精确度和质量。
同轴度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同轴度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同轴度是指物体表面上两个平行的轴线之间的垂直度,通常用来表示物体的平行度。
同轴度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应用,特别是在制造业中,对于高精度的零部件和设备的制造和装配过程中,同轴度的检测和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同轴度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使用量具测量法:这是一种比较简单和常用的方法。
通过使用一些专门的同轴度测量工具,比如同轴度测量仪、平行度尺等,将其放置在需要测量的物体表面上,根据工具上的刻度读数来确定两个轴线之间的垂直度。
2. 使用光学测量仪器:光学测量仪器可以利用光束的反射或折射原理,通过测量反射或折射光线的干涉图案来确定同轴度。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使用一些高精度的光学仪器,如干涉仪、显微镜等。
3. 使用三坐标测量仪:三坐标测量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以通过测量物体上的多个点的坐标来确定物体的几何形状。
使用三坐标测量仪可以测量很多物体的同轴度,特别是对于复杂形状的零件和设备。
同轴度的检测标准通常根据具体的行业和产品来制定,例如ISO标准、国家标准等。
检测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同轴度的度量单位:同轴度通常用角度单位(如度或弧度)来表示,但具体的度量单位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来确定。
2. 同轴度的定义:标准中通常会明确同轴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和具体要求来判断物体是否满足同轴度标准。
3. 同轴度的容许范围:标准一般会规定同轴度的容许范围,即物体在同轴度测试中可以允许的误差范围。
容许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物体和应用来确定,通常用数字表示。
同轴度的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制造业来说非常重要,可以保证生产出的产品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同轴度的检测通常需要结合其他几何参数的检测来进行,例如平行度、垂直度等。
同时,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也是确保同轴度检测结果准确和可靠的重要环节。
总之,同轴度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在制造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通过量具测量法、光学测量仪器、三坐标测量仪等方法来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脚拧紧的注意事项
水平方向的调整可通过观察表来达到,力求其处 于正中水平位。调整到位后上紧螺丝时,要时刻 观察其表的变化(可将表转到水平位置来观察), 注意上紧地脚时要按对角来进行,若表变化数值太 大,则可换其对角方向拧紧。
同轴度测量与调整
二、双径向百分表组合测量与校准方法
同轴度测量与调整
百分表测量装置有误差,影响了同轴度的测量值 如下 图所示,M1为基准轴,M2为调整轴,两轴间有一垂直方 向的径向偏移量度e(同轴度误差常是任意方向的,本例 是同轴度误差的一种特殊情况),当两轴同步旋转时,百 分表上即可得到读数。为了比较调整轴相对于基准轴的高 低,将测量杆压入时的示值规定为负,反之为正。 同轴度测量时的一个重要的有效原则 :即水平方向示值之 和应与垂直方向示值之和相等,误差为0.02mm之内。即: (a1+a3) - (a2+a4) ≤0.02; (b1+b3) - (b2+b4) ≤0.02;
同轴度测量与调整
举例分析
已知:一水泵与电机用联轴器进行联接。用轴-径向双表 组合测量法进行同轴度校准,所测数据为:径向百分表从 0度位置至180度位置的测量值为 -0.36mm。轴向百分表 从0度位置至180度位置的测量值为-0.12mm(可见下 图)。联轴器直径a=100mm,百分表测量点至电动机上 的前底脚的距离b=40mm,前后底脚的距离c=110mm。
(3)根据径向百分表示 值的半值(=-0.18mm), 在过P点的垂直线上作点C, 使PC=-0.18mm(正值在 上,负值在下),此点表 示调整轴相对于基准轴径 向偏移后的轴线所通过的 位置;
同轴度测量与调整
(4)根据轴向百分表的示值(-0.12mm),以C点为起点,在 PC的延长线上作出D点,使CD=-0.12mm(正值向上,负值向 下)。然后再过D点向右作一条平行于基准轴线且其值等于调整 轴半联轴器端面测量处的直径(约等于联轴器直径)的直线 DE,使DE=100mm。这样,C、D、E三点构成了一个三角形 △CDE,∠CED反映了半联轴器(或调整轴)端面相对于垂直 方向的倾斜程度,由于轴线与半联轴器(或调整轴)端面垂直, 故调整轴的实际倾斜角度也等于∠CED,因此,CE表示了调整 轴轴线在径向位移的基础上相对基准轴线角度位移后所在的位 置;
双径向百分表组合测量法的原理是基于测量调整轴在两点 处相对基准轴的径向偏移误差,从而用两点确定调整轴的 实际位置。测量时,用百分表架将两个百分表沿径向分别 安装在两个“半联轴器”上,注意两个表要彼此位置成 180度,即一个(M)在0度,另一个(S)在180度(如 图所示)。径向百分表S用于测量调整轴在O点处的径向 偏移量,径向百分表M用于测量调整轴在P点处的径向偏 移量。测量时,分别在四个测量位置进行测量(百分表M 在0度处设置为0,而百分表S在180度处设置为0),并首 先根据0度和180度的测量值运用图解法解出调整轴的前 后安装底脚所需垫的垫片。
(5)连接CE,即得调整轴的实际位置;
(6)由图4可知,调整轴轴线上与电机前、后底脚相对应的F 点和G点分别偏离了基准轴轴线上的对应点Q和R点。为了使调 整轴的轴线与基准轴在一条直线上,必须在两底脚处分别垫一
同轴度测量与调整
个值等于QF和RG值的垫片。因此,通过此图可按比例测量得
b1
D a1
a3 e △A △B
同轴度的测量与调整
同轴度测量与调整
同轴度调整的原因
在机械工程中,常常涉及到联轴器的安装。联轴节 是联接轴与轴或轴与回转部件为一体,在传递运动和 动力过程中一起回转而不脱开的装置。联轴节可以补 偿两轴的相对位移,直到缓冲、减振和安全防护的作 用。当同轴度误差超差后,轴的位置不正将造成轴承 上受有附加力,从而严重地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并 加快轴承密封件的磨损,导致设备的泄漏现象出现。 除此,同轴度超差还会造成机器振动,机器噪音增加, 能量消耗增加,零件疲劳破坏等一系列不良影响。
同轴度测量与调整
同轴度测量与调整
同轴度找正的方法
一、轴-径向双表Biblioteka 合测量与校准方法轴-径向双表组合测量法的原理是基于两轴间 的角度位移误差与径向偏移误差的测量。测量 时,用百分表架将两个百分表安装在基准轴(S) 上,以用于测量调整轴(M)的同轴度误差 (如图4所示),其中,径向百分表的测量杆指 向半联轴器(或轴)的外圆表面并垂直于轴线, 用于测量调整轴的径向位移误差值;轴向百分 表的测量杆垂直于半联轴器(或轴)的端面 (平行于轴线),用于测量调整轴的角度位移 误差值。测量时,分别在四个测量位置(0°、 90°、180°、360°)进行测量。
a1=0
a2
a4
b1=0
b2
b4
a3=-0.36
同轴度测量与调整
b3=-0.12
0° 180°
(1)画出一条代表基准 轴(S)轴线的水平直线, 并确定画图所用的比例;
(2)按比例画出百分表 测量点、电机前后底脚在 基准轴线上的投影位置P 点、Q点和R点,使 PQ=b=40mm, QR=c=110mm;
θ θ
θ
M
s
(b1-b3)/2
L2 L1
调整公式:由图可知b:3 e=(a1-a3)/2; △A=(a1-a3)/2 +(b1-b3)×L1/D (L1为前支点到百分表测量点的距离); △B=(a1-a3)/2 +(b1-b3)×(L1+L2)/D (L2为前、后支点的距离) 此公式打端面时,为内侧,外侧端面时轴向需添负
同轴度测量与调整
同轴度的测量误差分析
用百分表测量,是将百分表固定在一个基准 轴上,百分表测量杆指在调整轴的表面上,然 后仅旋转基准轴而不旋转调整轴,由此根据表 上读数进行调整。其实,这种测量已经包含了 轴的跳动量,即端面跳动影响了轴在垂直与水 平方向的角度位移误差,径向跳动影响了轴在 垂直与水平方向的径向位移误差。解决的方法 是在测量时同步旋转两轴,始终在调整轴的同 一点处测量。但现场在检查测量同轴度时,常 有主体机件的半联轴节转动困难,通常只转动 另一半联轴节。所以,在此情况下就会存在以 上说的测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