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_内能总复习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 内能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  内能

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1: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2.扩散现象: 【提示】分子是不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凡是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小物体(如尘埃、花粉等)都不是分子。

知识点2: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动能_与_分子势能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影响因素:(1)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分子间距离和质量有关;(2)所有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改变方式:热传达和做功。

知识点3:比热容1.定义:必然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高升时吸取的__热量__与它的__质量__和高升的__温度__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2.公式:c =Q m Δt3.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提示】在常有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较大。

但其实不是所 有跟水有关的应用都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这一特点。

1. 观察热点:热量的简单计算,比热容以及分子的动理论 2. 观察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为主 3.考点1:分子热运动例1 以下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B )A .秋风阵阵,树叶纷纷飘落B .炒菜时在旁边的房间里闻到香油的味道C .环保不达标的工厂里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D .打扫卫生时看到尘埃飞扬★知识梳理★备考指导 ★打破考点,典例表现★考纲领求: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见解.(认识) 2. 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见解讲解生活中常有的热现象.(理解) 3. 内能的见解;温度和内能的关系.(认识)4. 简单热现象及分子热运动;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认识)5. 比热容的见解.(认识)6. 用比热容讲解简单的自然现象.(理解)方法点拨:能用肉眼看到的微粒,无论多小都不是分子,比方,飞扬的尘埃、缭绕的烟雾,都是固体小颗粒的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分子的热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是分子自觉的运动,且是无规则的、永不暂停的,属于微观粒子的运动。

考点2: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例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D)A .温度从高温物体传达到低温物体B.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D.物体的温度高升,它的内能就增大方法点拨: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及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都有关系。

第十三章 内能章节 整章复习

第十三章 内能章节 整章复习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构成;2、知道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发生;3、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4、知道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了解固体、气体、液体的分子构成特点;5、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要点梳理】要点一、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要点诠释:分子、原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

不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原子。

要点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1)物质的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物质的种类: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的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要点诠释: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

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

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

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

4、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例如,炒菜时,老远就能闻到菜的香味,当菜冷下来后,香味就逐渐减少了。

要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

1、定义
2、单位:
3、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C水=4.2×103j/(kg· ℃),它表示:
4、热量的计算公式:
Q吸=cmΔt 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单位: 5、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巩固练习: 1、为什么夏季沿海地区较内陆地区凉爽? 答: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较大,在同样受热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实______,所以 沿海地区夏季较内陆地区凉爽。 2、100g水温度升高50℃,吸收了多少热量?
4、把红色钢笔水分别滴在热水和冷水中,发现热水变色快,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________ ,分子热运动越 _____,_________现象越________,所以热水变色快。
第二节:内能
1、定义 2、单位: 3、内能的影响因素________ 4、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5、内能的改变(两种方式————和——————)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气体扩散现象
二、分子热运动
实验观察2
液体扩散现象
10日后
20日后
30日后
固体间的扩散现象
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 会变黑,用笤帚扫都 扫不干净。
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分子热运动
构成物质的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观察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越剧烈。我们把分子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 动。 解释现象:为什么刚炒的热菜比凉菜更容易闻到香味?
3、2Kg的水温度由100 ℃下降到30 ℃,放出多少热量?
4、试说明“海陆风”的形成原因。
第十三章:内能
1分子热运动 2内能 3比热容

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课(共24张PPT)

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课(共24张PPT)

3.(2014·柳州中考)在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 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4.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内能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B.0 ℃的冰熔化为 0 ℃的水后,它的内能没有变化 C.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大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内能一定增大
例4、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考点三、比热容
例5、(2015〃新疆中考)新疆旅游景区“金沙滩”烈日 下湖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冰凉的,这是因为 B ( )
动能

三、比热容(C)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只与物质的种类, 不同 状态 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
(特例:冰和煤油比热容一样) 2、热量的计算: Q =cm ⊿t 3、水的比热容大,吸热能力 强 。 属性
; 小 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温差)

考点一、分子热运动
例1(2014· 乌鲁木齐中考)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 论来解释 ( C ) 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 B.放入水中的糖块会使水变甜 C.天空中飞舞的雪花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9、傍晚,海边沙子变凉了海水却比较暖和, 这是因为 。
沙子变凉了
海水较 暖和
10、
1
学习目标
2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1会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能够区分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3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会运用公式进行热
量的相关计算。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第十三章 内能的复习

第十三章   内能的复习

第十三章 内能 知识点 一、分子热运动 1、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的激烈程度与 有关,所以 又称热运动。

表现在宏观上,分子的运动导致物质的 。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但体现不同。

当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 r 时。

引力和斥力相等。

当分子间距离大于 r 时,引力 于斥力;当分子间 距离很大时(约为 r10 倍)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很小可忽略,如气体分子。

(2)分子间的作用力、排列、间距与物质状态的关系。

(3)分子间作用力的宏观体现。

水滴是类球形的; 液体体积很难被压缩; 物体受热时膨胀; 铁棒不易被拉断。

二、内能 1、内能的定义:物体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 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单位为 。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2、内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 、 。

3、改变内能的方式: 和 。

它们改变内能的效果是 的。

做功:内能与 能间的转化,如摩擦生热。

气体有气体对外做功和外 界对气体做功两种。

热传递:内能的转移,热传递方向是从 物体传给 物体。

三、比热容 1、 一定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所吸收的热量是 的。

2、 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

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 。

3、 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

(1)用做冷凝和供暖的介质; (2)对气侯的影响 练习1、 将体积分别为 V1、 V2 的水和酒精混合, 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 V 总__________V1+V2, (选填 “ “=”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___________。

2、 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小的是 。

A、金属汤匙放在热汤中会变得烫手 B、放入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C、一块 0℃ 的冰熔化成 0℃ 的水。

D、飞船返回大气层表面升温 3、关于热量、内能、温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大,1B、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一定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

答案: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4.(2010· 广东)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甲图是在一个配有活塞 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 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__________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 _____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乙图 是通过____________方式一)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 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类 比”、“模型”等,下面例子运用了 的方法说明分子也具有动能和势能.
重难点突破(二)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1)温度:同一物体,温度越 ,内能越 ; (2)质量:同种物体温度相同,质量越 ,内能越 ; (3)状态:一块冰熔化成水,由于要 热,内能 。
答案:做功 内能 热传递
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热 运动
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内能概念及产生原因
内能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内能的改变方式
质量 温度 做功
热传递
做功
1、实质:能量的 转化 。 2、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增加 ; 例:摩擦生热、搓、弯折、敲打……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 减少 。 例:气体对外膨胀
热传递
1、条件:存在 温度差 ; 2、方向:能量从 高温 物体转移到 低温 物 体; 3、实质:能量的 转移 ; 4、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 叫 热量 ,单位是: J(焦耳) 。
11.我们感到冷时,有时会搓手, 有时会使用暖水袋,前者是通过 __________的方法取暖,后者是通 过__________的方法取暖.两种方 法都能增加物体的________能.
12.(2010·烟台)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 二氧化氮的 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 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甲) ,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 色基本相同. (1)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它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系统复习PPT课件(人教版)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系统复习PPT课件(人教版)

3.(202X·山东泰安)下面是研究黑点标注的物体内能改变的情景,通过做 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 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 B. 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 C. 冬天,用热水袋对手进行取暖; D. 水烧开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思路点拨
A.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铁丝的内能 B.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是热传递改变钢球的内能 C.冬天,用热水袋对手进行取暖,是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 D.水烧开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是热传递改变水蒸气的内能
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与其他情势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 互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 减少。
②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内能的转移。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 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3.热传递的条件是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温度不同;热传递 过程中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而且内能是从高温物体 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不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热平衡 标志:温度相同。
②一个物体吸取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物体不对 外做功),如晶体融化、液体沸腾等。
③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融化、液体沸腾;也 不一定吸取了热量,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④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只有产生了热传递,有了内能的转移时,才能讨论热 量问题。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
思路点拨
A.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在做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B.扩散现象是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固体、液体 、气体之间都可以产生扩散现象,故B正确。 CD.分子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距离较近时,表现为斥力,距离较远时表 现为引力;液体很难被紧缩,是因为液体分子排列相对紧密,分子之间距离 小,表现为斥力;固体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固体的分子排列规则且紧密,分 子之间距离小,表现为斥力。故CD错误。故选AB。

第十三章 内能 复 习

第十三章 内能 复 习

教学内容第十三章内能复习授课教师刘新雄教学时间第周星期班级姓名第课时教学目标1、分子动理论内容,扩散现象2、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3、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编号教学重点重点分子动理论内容,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20148A04面对失败和挫折一笑而过,是乐观自信;【知识梳理】一、分子动理论内容1、常见的物质是由、构成的;2、一切物质内部的所有分子都在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和。

二、扩散现象说明:①②三、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和分子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物体的温度越,内能越,物体温度越,内能越。

四、机械能和内能比较:1、机械能和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机械能与有关。

内能与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和的分子间情况有关。

2、一个物体没有机械能,但没有内能。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五、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1、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符号:Q 单位:J)热量是个过程量,不能说一个物体“具有”、“含有”热量,应该说“吸收”或“放出”热量。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物体热量,内能减小。

注意: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但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热传递的条件:物体存在有差。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发生。

例:晒太阳、呵气取暖、生炉取暖、电褥子取暖、热水袋取暖、烧火做饭2、做功外界向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物体向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会。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与其它形式的能发生了。

例:搓手取暖、钻木取火、磨刀发烫、打气筒、流星、擦燃火柴、锯木头注意: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的内能时是的。

六、内能、热量、温度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__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_____(冰化水)。

物体内能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下列事例中,把机械能转化成物体内能的是 ( ) 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 B、用电饭锅做饭 C、点燃的爆竹升到空中 D、用打气筒打气,筒壁会发热 4、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7、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在火上点燃火柴头,使火柴头温度升高 B.冬天人们围着火炉烤火身体感觉暖和 C.两手互相摩擦,手感觉暖和 D.在阳光照射下,水盆里的水温度升高 8、以下现象中,由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现 象是( ) A.古代人“钻木取火” B.电炉通电后,电炉丝发红了 C.晒太阳时感到暖和 D.水壶中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来
29、扩散现象表明(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C、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的质量很小 30、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 A、分子见有相互吸引的力 B、分子间有相互排斥的力 C、分子见没有间隙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 填空题: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物质是由 构成 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 的运动,分子之 间在着相互作用的 和 。 2、打破了的杯子,再按照原样放在一起,也不 能再成为一个完整的杯子,其原因是接触的 地方,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 无 。 3、一个并未装满水的水壶,放在火上加热一段 时间后,水并没有沸腾,但是也会有水从壶 内溢出,其原因是水受热膨胀,分子间的
例四:
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 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同时加热。 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则A、B两液体比容热的大小关系 是 .(填“<“、”>”或”=“)
A B
提示:联系公式
例五:
10g的冰从-10℃升高到0℃,需要吸收多少 热量?若这些热量由从5℃降到0℃(水未凝 固)的水来提供,需要多少克的水? [已知c =2.1×10 J/(kg·℃),c =4.2×10 J/(kg·℃)]
(1)任何温度下的物体都具有内能; (2)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热传递 (热量:传递内能的多少)
做功
物体对内做功 内能增大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 内能减小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外界对物体做功 内能增大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 热传递与做功的比较: 热传递 联系 区别 做功
第十三章 内能
一、分子热运动 二、内能 三、比热容
一、分子热运动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由分子构成。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 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内能
1. 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 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特点:
5、 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6、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B. 凡是物体温度升高,就一定吸收热量,没有其 他方法和途径。 C.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的物体。 D.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
25、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剥去一层地皮,可以看 到里面一层仍是黑色,这个现象是( ) A 、蒸发现象 B、 扩散现象 C、 升华现象 D 、凝固现象 26、食糖放进水里,一会儿水变甜了,这是由于 ( ) A 、糖分子和水分子互相吸引的结果 B 、糖分子和水分子都不停地运动着 C 、糖分子进入水分子内部 D 、水分子进入糖分子内部
11、 在箱子里存放毛衣、毛裤等毛料衣服 时,为了防止虫蛀,常常要往箱子里放几 个樟脑丸,到了穿衣服时,发现樟脑丸不 见了,这个过程中组成樟脑丸的物质发生 的物态变化是 。能闻到樟脑丸的 气味,这又说明 。 12、物质是由 组成的,一切物质的 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这种无规则 运动叫做分子的 ,分子间存在着 相互作用的 。
9、“朱门酒肉臭”这里的“臭”说明的道理是 ( ) A、朱家的酒和肉会变臭 B、只有气体的分子是运动的 C、人的直觉有错误 D、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0、 坐在客厅里的客人能闻到厨房里做菜时的 香味,这是因为( ) A、客人觉得饿了 B、 炒的菜是一种很特别的菜 C、 物质的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着的 D、 只有气体的分子是运动的
13、把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搅动,经过一段时间 后,水全变红了,这是 现象,它说 明 。如果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水很快 就变红了,这又说明了 。 14、我们把 体 的内能。 15、两块冰互相摩擦就会熔化,这是因为 16、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17、要使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应该采用 方法。 叫做物
如果用Q吸表示吸收的热量,用c表 示比热容,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用 t0表示物体原来的温度,用t表示物体 后来的温度,则:
吸收热量的公式为: 放出热量的公式为:
Q吸=cm(t - t0)
Q放=cm(t0- t )
Q=cmΔt
例一: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A、扫地时,灰尘满屋 B、炒菜时,满屋飘香 C、洒水时,水雾飞舞 D、煮饭时,米粒翻滚
都可以改变内能,等效
内能的转移 能的形式没有变 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 能的形式已经发生改变
三、比热容
物质的比热容跟密度相似,也是物质的特 性之一。
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 定的数值,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 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仅与 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因此,可以用比热容来鉴别物质。
注:解答此类题关键要正确理解与区分各个物理概念的不同及联系。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热量是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是一个过程 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不能说“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而 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是能的总和,故其大小变化会受到温 度变化的影响。

例三:
寒冷的冬天,人们的手常常会感到冷。小丽和小 亮为使自己的手更暖和些,分别采用如图所示的 方法。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小丽和小亮改变手的 内能的途径分别是( ) A、做功、做功 B、做功、热传递 C、热传递、热传递 D、热传递、做功
解析:
判断是不是分子 运动主要看是否 是“自发形成”的

灰尘满屋——人施加给灰尘外力 满屋飘香——菜分子自发“闯入”空气 水雾飞舞——人施加给水外力 米粒翻滚——水受热而运动,从而带动米粒运动
例二:
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19、冰冷的冰块,它的( ) A、分子热运动停止 B、内能为零 C、分子间有相互作用 D、温度一定是0℃ 20、关于热量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温度升高的越高,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就越多 C、物体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D、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 体
27、下属那种情况下,物体的内能将减小( ) A 、当物体从三楼移到二楼时 B 、当物体做机械运动减慢时 C 、当物体的温度降低时 D、 当对该物体做功时 28、下面几种例子中,那一个是对物体做功改变了 物体的内能( ) A 、钻木取火 B 、冬天室内用炉火取暖 C 、热水倒入冷水中使冷水变热 D 、火药燃烧使子弹运动

的缘故。 和 两种
21、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B、物体吸热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放热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大 B、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C、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一定降低 D、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可能降低
4、 “胶水”能将两张纸粘在一起,它利用 的是分子间有 作用。 5. 一杯“苦咖啡”里面加点糖,过一会, 会感到“苦咖啡”有了甜味,这表明 了 。 6、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7、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 动。 和 Nhomakorabea叫做热运
8、洗衣服时,同样的衣服用了同样多的洗 衣粉,用热水时比用冷水时更容易洗干 净其原因是分子 运动与 有关。 9、在一杯凉水中加入一些热水后,水中的 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会 ,水的内能 (填增大、减小、不变)。 10、在热传递的过程中, 叫做热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 位是 。
15、同一物体的内能可决定( ) A、物体的温度 B、物体体积的大小 C、物体的运动速度 D、物体离地面的高度 16、下列现象中,物体内能减小的是( A、冷水被加热到沸腾状态 B、一杯热水慢慢变凉 C、物体由三楼被搬运到一楼 D、汽车行驶越来越慢

17、下列做法中,哪一种方法可使物体内能增加 ( ) A、给物体加热 B、把物体提高位置 C、将物体放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 D、降低物体的位置 18、一辆汽车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快,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汽车的机械能会变大 B、汽车的内能增大 C、汽车的内能不变 D、汽车的势能有可能不变
冰 3 水 3
注:严格按照公式计算,必要时适当变形
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只有气体之间才能扩散 C、固体之间不能发生扩散 D、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之间不存在作用力 2.在0°C的房间内,放在地面上的铅球:( A、具有动能 B、没有机械能 C、具有内能 D、没有内能
11、 将两木板刨得很平,然后将它们紧紧地贴 在一起,拿开手后两木板仍不能吸引在一起, 原因是( ) A、木板中的分子没有引力 B、木板之间有空气,分子停止运动 C、木板之间的分子间隔太大,作用力太小 D、以上都不是 12、把一玻璃板放入水中,取出之后,玻璃板 上会有一些水粘在上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蒸气在玻璃上液化成的小水滴 B、 快速取出玻璃就不会有水 C、 水扩散到了玻璃中 D、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吸引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