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第一章

合集下载

旅游美学-第1章

旅游美学-第1章
旅游美学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主编:杨哲昆 参编:何升华、霍一平(南京艺术学院院长)

第一章
旅游美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旅游活动与审美 旅游服务与审美 旅游管理与审美
绪 论
学生谈美 教师谈美

叶朗教授说:“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 种审美活动。离开审美,还谈什么旅 游?……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既然旅 游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那么,就会在审 美实践中产生一系列的关于美和审美的问题 需要解决。 因此,研究“旅游与审美”对于旅游专业的 学生而言太重要了!
二、旅游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分析旅游景观特征作用 (二)研究旅游者的审美心理 (三)了解旅游的审美关系 (四)探讨旅游的审美创造
三、实训:一次旅游活动的美学解析 ※ 实训内容 ※ 实训提示 ※ 实训要点

实训内容
﹡分析其中涉及到的旅游活动的审美对象
﹡分析为旅游主体带来的美好回忆的原因
﹡分析讨论张先生给予导游感谢费的问题
一、审美的界定 二、审美机制 三、审美种类 四、实训
一、审美的界定:
(一)美的界定 (二)审美的界定 (三)审美的作用
二、审美机制:
(一)审美初始阶段 (二)审美实践阶段 (三)审美回味阶段
(一)审美初始阶段
1、审美经验 2、审美品位
(二)审美实践阶段
1、四大心理要素 2、审美体验
三、审美种类

第一章 旅游美学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了解: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理解:美、审美的界定、审美种类、旅游 审美的种类 掌握:旅游审美的基本特点 应用:审美机制
第一节 审美的界定、机制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美学对象、基本内容 第三节 旅游审美的基本特点 第四节 综合实训

旅游美学第一章旅游与美

旅游美学第一章旅游与美

第一章旅游与美[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与审美的关系,理解游客的审美需求,掌握旅游的审美特征,并能应用解析旅游活动中的审美要素。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围绕旅游与美的关系展开,探讨了游客的审美需求,介绍了旅游审美心理要素以及旅游审美特征,并简要介绍了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意义。

[教学重点]游客的审美需求。

[教学难点]旅游审美心理要素。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要点讨论。

[实训环节]游客审美需求和审美满意度调研[教学过程]第一节旅游与审美一、美与审美贯穿了旅游活动的始终美的客观存在和人的主观审美欲求结合是引起旅游的最根本的原因。

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实践活动。

它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与生活美之大成,融文物、古迹、建筑、园林、绘画、书法、雕塑、篆刻、音乐、歌舞、服饰、陈设、烹饪、民情、风俗等于一炉,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和形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接待服务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游客越来越追求高雅的情调和舒适的享受,旅游经营者则把传播美和创造美轮美奂的旅游大环境当作提供旅游服务的高文化境界来追求。

【趣味小测试】请学生在朋友圈中随机提问10位好友,调研他们的旅游动机和曾去过的旅游目的地,问一问他们印象中最美好的一次旅游经历都有哪些记忆深刻的东西?二、旅游审美需求1.游客对美的认识(1)什么是美?——美的定义与特征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实践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并以适宜于人的感性形式显现。

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形象性、创造性和感染性的特征。

【想一想】苏格拉底说,“美是难的。

”对此,你怎样理解?(2)真、善、美的联系与区别美与真、善的联系在于:美是人类实践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统一。

合规律性是“真”,即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合目的性是“善”,即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有用或有益于人类的共用价值。

真和善是美的前提,美是真、善在实践中所显现的生动形象。

旅游美学教案电子教案整本书教学教案课程设计

旅游美学教案电子教案整本书教学教案课程设计

旅游美学第一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旅游美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 理解旅游美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教学重点:1. 旅游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旅游美学的发展历程。

3. 旅游美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教学难点:1. 旅游美学的概念界定。

2. 旅游美学的发展历程的阐述。

3. 旅游美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案资料:旅游美学相关文献和案例。

2. 教学工具:投影仪和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旅游的定义和意义。

2. 引出旅游美学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旅游美学的兴趣。

二、旅游美学的概念(10分钟)1. 介绍旅游美学的定义:旅游美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的审美现象和审美经验的学科。

2. 解释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旅游景观的美、旅游活动的审美价值、旅游者的审美体验等。

三、旅游美学的发展历程(10分钟)1. 介绍旅游美学的起源和发展:从古代的旅行文学到现代的旅游美学学科。

2. 阐述旅游美学的重要阶段和代表人物:如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的美学思想对旅游美学的影响。

四、旅游美学的研究方法(10分钟)1. 介绍旅游美学的研究方法:哲学分析法、实证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

2. 解释旅游美学研究的意义:对旅游活动的发展、旅游者的审美教育和旅游业的规划有重要指导作用。

五、小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本章内容,强调旅游美学的重要性和研究方法。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旅游景观,运用旅游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教学反思:本章教案通过介绍旅游美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旅游美学的的基本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旅游美学的实际应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旅游美学方法应用于实际案例分析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旅游美学第二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和分类。

2. 掌握旅游景观审美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旅游美学——第一章绪论

旅游美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部分 绪论
1. 美和美学
为什么人们都追求美,讨厌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永恒的追求。 美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字
什么是美?
美的诞生和发展
萌芽 客体
美学研究的对象
思想
学科
主体
美的创造
掷果盈车
《晋书》记载说:“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lei)之文。少时常挟 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 ”
尖顶宽额,面色黑红,眼睛下垂,接近鼻子,胳膊很长,大腿向两侧弯曲
史 上 最 凄 美 的 “ 追 星 ” 事 件
看 杀 卫 玠
1.1 为什么人们都追求美,讨厌丑?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
人们从内心深处对美有天然的选择,直观的表现出喜欢或不喜欢。
1.2 什么是美?
美字的多重原意: 羊大为美 羊综合感觉为美 羊人为美 羊等价交换物为美
美都和人们实际的生活相关。美的诞生并不神秘,在生活中诞生出来的。
1.3 美的诞生和发展
1.3.1 美的诞生
美的诞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早期的艺术作品、审美观念、审美意识与现在都是有差别的。
无——有 少——多 粗——精
实用——非实用
功利——非功利
1.3 美的诞生和发展 1.3.1 美的诞生
1.从逻辑上:
OfficePLUS 美国乔治亚州布拉斯敦峰顶的瞭望台
背景图片素材
2017
旅游美学
黄山
自我介绍
姓名 性格 专业 命运 旅游管理
1.高峻的山崖 坚硬、固执、坚持 2.构成地壳的石头
1.干净 2.廉明,不贪污或指人的品德高尚
九寨沟
旅游美学 加拿大维多利亚平衡石
2010—2013 自然地理

旅游美学 01 - 第一章 旅游美学的理论基础

旅游美学 01 - 第一章 旅游美学的理论基础

01 - 第一章旅游美学的理论基础1 、美的本质
3 、哲学的三大部分:逻辑学—纯粹理性—思想—真
伦理学—实践理性—意志—善
美学—判断力—情感—美4 、名词解释:
美学
5 、中国古典美学的两个“转向”—从“形似”到“神似”
从“错彩镂金”到“初发芙蓉”
7 、禅宗主张“空灵为美”
8 、旅游美学的四种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
对立和谐关系
9 、旅游美学认识研究包括—①对旅游美学理论基础的认识
②对旅游审美规律的认识·旅游审美的普遍规律
·旅游区别于其他审美活动的独
特审美规律
③对旅游美学研究方法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
10 、旅游美学实践研究—①观光旅游审美·自然风景审美
·园林审美
·古建筑审美
②度假旅游审美·海滨度假旅游审美
·山地、森林、温泉度假旅游审美
·度假区旅游审美
③体验旅游审美·社会风情旅游审美
·生活文化旅游审美
·艺术景观旅游审美。

旅游美学教案电子教案整本书教学教案课程设计

旅游美学教案电子教案整本书教学教案课程设计

旅游美学第一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2. 掌握旅游美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

3. 理解旅游美学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旅游美学的概念介绍旅游美学的定义,解释旅游美学是如何研究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审美活动。

2.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详细阐述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设施及旅游服务等。

3. 旅游美学的学科特点分析旅游美学的学科特点,如跨学科性、实践性、理论性等。

4. 旅游美学的研究方法介绍旅游美学的研究方法,如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

5. 旅游美学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讨论旅游美学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如提升旅游产品质量、丰富旅游体验、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旅游景观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美学的兴趣。

2. 授课:讲解旅游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学科特点、研究方法和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旅游美学的理解和观点。

4.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旅游案例,分析旅游美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旅游美学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旅游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学科特点、研究方法和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的笔记。

2. 选择一个旅游案例,分析其中旅游美学的作用,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旅游美学第二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审美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2. 掌握旅游审美心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3. 理解旅游审美活动对旅游体验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旅游审美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介绍旅游审美活动的特点,如体验性、差异性、动态性等,并分析其在旅游过程中的表现。

2. 旅游审美心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详细阐述旅游审美心理的概念,介绍相关理论,如认知心理学、情感心理学等。

3. 旅游审美活动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分析旅游审美活动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如提升旅游体验质量、增强游客满意度等。

旅游美学课件第一章 建筑的审美

旅游美学课件第一章  建筑的审美

史书。
2020/7/28
旅游美学
15
二、中西建筑的理念及形态区别
❖ (一)实践理性精神和宗教神灵精神 ❖ 1、实践理性精神是平面铺展和匀称且又是等
级分明; ❖ 2、土木材料和石质材料; ❖ 3、装饰颜色(中国喜欢用原色,西方则追求
迷乱、朦胧、神秘和惶惑)。
2020/7/28
旅游美学
16
(二)结构的框架式和围柱式 ❖ 中国的抬梁式、穿斗式和干栏式; ❖ 西方的围柱式。
❖ 涅槃(以‘寂灭’为特点的至乐心理境界)、禅悟 (无我、物我合一的涅槃乐趣)之美;
❖ 空灵、玄远、寂静、闲适、清丽、缥缈;
❖ “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 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闲行乱数 竹,静坐照清源”。
2020/7/28
旅游美学
13
第一章 建筑的审美
第一节 建筑概述
2020/7/28
旅游美学
14
一、建筑的定义
❖ 建筑是人们用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
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体,如住宅,桥梁,体 育馆等等。广义上来讲,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
分。有人说过:上帝一次性给出了木头、石头、 泥土和茅草,其他的一切都是人的劳作...这就 是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部石头
❖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对美、美感、悲剧、喜剧、典型等问 题也提出了独到的看法,丰富了美学的研究。
2020/7/28
旅游美学
6
三、什么是旅游美学
❖ 旅游美学是研究在人类旅游活动中,旅游者 (审美主体)对旅游景观(审美客体)的美 学观赏、体验和评价,分析旅游中存在的各 种审美关系,从中总结其规律性的一门新兴 学科;
2020/7/28

第一章旅游美学教案

第一章旅游美学教案

第一章旅游美学教案讲课思路: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一)针对性:依据旅游行业企业的岗位群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

立足《旅游美学》的课程实际,将岗位群细化为直接岗位和间接岗位。

其直接岗位是:旅游景区、旅游策划公司以及旅游研究机构的企划部的策划师岗位;酒店会展策划及接待岗位。

其间接岗位是:旅游企业接待服务岗位、旅游企业的管理岗位。

另外,针对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接受知识和技能的规律,将《旅游美学》涉及到的旅游行业企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技能需求分析如下:旅游行业企划岗位知识、能力和技能需求分析(二)适用性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发掘适用性较为广泛,主要适用于旅游景区、旅游策划公司以及旅游研究机构的企划部的策划师岗位;酒店会展策划及接待岗位。

适应性一:本课程内容的选取,适应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对人才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需求。

适应性二:本课程内容的选取,适应了高职学生的年龄、心理、兴趣等特点,利于激发兴趣,不断拓展其能力。

适应性三:本课程内容的选取,适应了海南旅游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具体安排:(一)理论部分(18课时)对大纲中的知识进行模块分解,将所有的知识分解为四个模块的讲座,通过提出核心问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基础美学知识的引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理论讲座一:美学基础理论知识解析提出问题:什么是美?美的标准是审美?旅游审美的标准是什么?基本内容:美学基本原理、中国古典美学基础知识。

理论讲座二:旅游与审美类型分析提出问题:海南拥有哪些旅游审美类型,你是否可以发现不美的地方?发现不美后,请选择调研项目,自行调研学习。

基本内容:海南旅游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类型分析。

理论讲座三:旅游服务与审美分析提出问题:海南导游、餐饮服务、接待服务等是否存在不美的地方?发现不美后,请选择调研项目,自行调研学习。

基本内容:海南旅游服务中的审美标准和要求。

理论讲座四:旅游策划与审美分析提出问题:怎样为一个景区、一个旅游产品、一个主题活动进行审美创意?策划方案怎样书写?教师通过调研、实训和实习强化该理论部分的内容和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旅游美学与绘画美学、建筑美学、园林 美学、烹饪美学、电影美学一样,是实用 美学的组成部分。
.
二、 旅游审美活动的多重功能
• 1、净化旅游者的情感 • 2、塑造完美人格 • 3、提高审美能力 • 4、更好地保护、开发旅游资源 • 5、更好地建设实用美观的旅游设施; • 6、提高旅游服务艺术增加美感与舒适度
• 梅兰竹菊——四君子 • 松: 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雪 • 荷:
小荷才露 尖尖角
• 出污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枝不蔓
.
2)人文景观审美特征
• 造型美 • 布局美 • 装饰美 • 风情美
.
三、旅游美学的研究范围
• 研究范围:与旅游相关的事物的美,都是其研究范 围。具体体现在四方面:
• 1)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 • 2)旅游者的审美心理(不同人时间地点情绪不同); • 3)旅游者与旅游观赏对象的审美关系;
.
一、旅游美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 1、什么是美? 美的定义古往今
• 来从来就没有统 • 一过,大体上有 • 三种观点。
.
叶子的美 (3).jpg
美是唯物的
• 美存在于具体环境、具体现象、具体事情、 具体行为、具体物体之中。美名、美貌、 美景、美味、美事、美声都是包含美的具 体事物。
.
美是唯心的:
• 类型 • 1、自然审美型 2、艺术审美型 • 3、社会审美型 4、饮食审美型

.
旅游动机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观光、 社交、文化、商务、休闲、健身、疗养、 宗教、修学、体育、蜜月和探险等诸多旅 游动机。
• 旅游美学

主讲:靖增群

2011.9
.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 课程编号:060460 •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 先修课程:导游基础知识、旅游资源学、旅游心理学 • 学分:1.5 总学时数:24 • 适合层次:本科 适合专业:旅游管理 • 本课程是旅游专业基础课。开设本课程旨在从美学的
角度引导学生对具有丰富内涵或审美因素的旅游活动 进行分析和阐述,不仅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帮助 广大旅游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 生(即未来旅游工作者)自身的审美素养和工作效度, 从而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主体-客体关系=同构 审美心理结构与审美对象对应=同构
• 4)旅游审美方法与技巧(见后文)。
.
• 第一章 旅游审美的基本原理

2h △
第一节 旅游审美心理概述 ★
第二节 旅游审美的基本方法 ★
.
第一节 旅游审美心理概述
• 主要内容 • 一、审美需求 • 二、审美动机 • 三、审美感受及其四要素 • 四、审美感受的层次
• 2)具有动力性 • 3)保持平衡性
求知、理解 探索

4)具有递进性
胜任工作 得到赞许、
认可
旅游是 一种高 级的审 美活动
自我实现
审美需求: 对称、秩序
认知需求:
尊重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与他人亲近,受 到接纳,有所归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饮食住房穿着
生活有保障,无危险
.
二、审美动机
• 旅游审美动机泛指决定旅游审美行为的心 理趋向,或指旅游审美需求过度到旅游审 美行为的心理中介。
.
2、 什么是旅游美学
• 旅游美学是以美学基本原理为指导, 研究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旅游者的审美 心理,旅游者与旅游观赏对象的审美关系, 以及旅游审美方法与技巧的一门学科。
• 要点: • 1、 • 2、 • 3、 • 4、
.
• 旅游美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美学、旅 游学、地理学、建筑学、园林学、历史学、 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文学、环境学、 心理学等学科。
.
色彩美
• 草木花卉之美 • 天象美 • 山水美
黄河黄,黑龙江黑,白龙江白
鸭绿江绿 漓江清 大海蓝 九寨水彩
星系碰撞形成的惊叹号
人 面 桃 花 相 映 红.
动态美:运动美,虎腾鸟翔,
骏马奔腾……
• 感官美: 听觉美
鸟鸣山更 幽
蝉噪林逾 静
触觉美
视觉美
嗅觉美 味觉美
.
平湖秋月
喻意美:泰山-国泰民安
.
旅游美学与其他课程关系
.
四、课程教学思路
• 首先,把计划发给学生,学生分组,每组 研究一章或一节内容,确定知识点、重点 难点;
• 其次,每组分别研究自然景观、建筑、园 林、绘画、书法美在何处。
• 再次,与学生一起来探讨案例,让学生掌 握如何发现美、欣赏美的方法、技巧。
.
第一编 旅游与美
• 绪论 2h • 一、旅游美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 二、旅游审美活动的多重功能 • 三、旅游美学的研究范围
.
.
.
综合比较后结论:
美学就是研究美以及人对美的感受和创造的 一般规律的学科。其既然要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 系,研究范围则首先要包括构成这一关系的客体 (美)和主体(美感)这两大方面。但人类实践活 动,绝不仅仅局限于认识世界,还表现为改造世 界。因此,美学研究的范围,还应包括美的创造的 问题。于是,围绕着审美关系这一轴心而出现的 美、美感、美的创造三大方面,便构成了美学研究 的三大领域。
.
三、旅游美学的研究范围
• 研究范围:与旅游相关的事物的美,都是 其研究范围。具体体现在四方面:
• 1)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 • 2)旅游者的审美心理; • 3)旅游者与旅游观赏对象的审美关系; • 4)旅游审美方法与技巧。
.
1、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
• 1)自然景观的美学特征
• 形态美
雄壮之美 奇特之美 秀丽之美 险峻之美 幽静之美 旷野之美பைடு நூலகம்
• 美是理念 • (抽象事物), • 是美的具体事 • 物所以美的原因。
.
• 美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

它是能够使人们
• 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
• 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
• 观存在。
.
外国:
• 美学是研究自然和艺术中的美的科学 • 美是生活 • 存在就是美 • 合理即为美
.
中国:
• 美学就是艺术观,是关于艺术的一般理论 • 美学是美感经验和美的观念的形式及发展诸规律 • 现实生活中的美是美学研究的中心 •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
第一节 旅游审美心理概述
• 一、审美需求
• 1、含义:旅游审美需求是促使人们从事旅 游活动的内驱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 各种活动的原动力——内驱力,来自人的 各种需求。
• 例如:寻找食物——饥饿

旅游——放松身心,或寻奇探异

看书——寻求知识或考学考试
.
2、审美需求的特点:
• 1)具有对象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