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知识点及习题
八年级下第九章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第九章 大气压强 姓名:1.大气压强:包围在地球周围的空气叫大气层,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注意:大气压是大气压强的简称,不是大气压力的简称。
2.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气体有重力和流动性,因此大气向各个方向产生压强。
3.大气压强的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最早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5.生活中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真空吸盘、自来水笔吸水、用吸管喝饮料、抽水机、瓶子吞鸡蛋、覆杯实验等。
6.大气压的测量(1)粗略测量大气压强①实验器材:皮碗、拉力计、刻度尺②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皮碗面积、刚刚将皮碗拉开时所用的拉力③利用F P S=计算大气压强。
(2)第一个精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①实验器材:长约1m 一端开口的玻璃管、烧杯、水银槽、刻度尺;②实验步骤:A .一只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在管内灌满水银,排除空气,用另一只手的食指紧紧堵住玻璃管开口端,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槽里,待开口端全部浸入水银槽内时放开手指,将管子竖直固定,读出水银柱的竖直高度(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B .逐渐倾斜玻璃管,观察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是否发生改变;C .用内径不同的玻璃管和长短不同的玻璃管重做这个实验,可以发现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说明大气压强与玻璃管的粗细、长短无关;D .根据水银柱的竖直高度(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计算大气压强:33513.610/9.8/0.76 1.0110P P gh kg m N kg m Pa ρ===⨯⨯⨯≈⨯汞汞大气③对托里拆利实验的理解:A .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与管是否倾斜、管的粗细、管是否上提、下压及水银的多少无关;B .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与大气压的大小及管内是否有空气有关,管内混入空气,则水银柱的竖直高度变短;C .水银柱上方为真空,这段真空叫做托里拆利真空;D .若将管内液体换为水,则水柱的高度为:ρ⨯⨯=⨯=≈5331.01101.010/9.8/10.3Pa kg m N k p gh m g ; 即:1个标准大气压能托住76cm 高度水银柱,能托住10.3m 的水柱,所以实验中要用密度较大的水银做实验,而不用水。
4-11-1 大气压强.题库学生版

知识点1 大气压强基本知识1.大气压的存在以上实验说明,大气压强确实是存在的.2.定义:和液体一样,空气内部各个方向存在压强.这种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3.产生原因:地球周围包围着厚厚的空气层(大气层),这些空气同样受到地球的吸引,同时空气是可以流动的,因此对浸在空气中的物体表面就产生了压强,并且与液体一样,在大气层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4.如何用大气压解释现象为了能解释许多与大气相关的现象,必须分析有关物体内、外的气压变化,比较它们的作用效果.如:钢笔吸墨水必须先压吸水管上的弹簧片,排出空气,造成里面气压小于外部墨水面上的气压,这样气压差就使墨水被压进吸水管.由此可见,用大气压解释现象时,要通过气压不平衡来观察分析.注意区分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的异同:共同点:(1)都是由于重力产生;(2)深度越深,压强越大;(3)在同一位置,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4)压强大小还跟气体和液体密度有关.不同点:(1)深度选择的基点不同,液体的深度以自由液面为准,大气压则以地平表面的压强为准,因人们生活在大气的底部,不可能以气体的上表面为基准;(2)液体具有不可压缩性质,所以液体密度可视为上下均匀,气体具有可压缩性质,气体密度在高空与地表是不同的,所以气体压强不能用p=ρgh来计算某处压强.基础题【例1】由于空气要受到__________,所以空气对在它里面的物体也要产生__________,我们把它叫做__________,离地面越高,空气密度__________,大气压的值越__________.【例2】(2010江苏镇江)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例3】关于大气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气压是由于空气有质量产生的B.大气中某一位置向任何方向都有压强,而且压强的值是相等的C.大气压随高度的减小是不均匀的,但在海拨3km内,可以近似认为是均匀减小的D.同一地点,大气压不是固定的;不同的地点,大气压强可能相等【例4】关于大气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压的值总是5帕B.在同一个地方,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1.0110C.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D.在不同的地方,大气压一般是不同的【例5】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利用胸部扩张和收缩的呼吸方式叫胸式呼吸,能正确描述胸式呼吸动作的是()A.吸气时胸部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B.吸气时胸部收缩,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C.吸气时胸部扩张,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D.吸气时胸部收缩,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例6】如图所示,用纸片盖上盛满水的杯口,再使杯口向下,水也不会流出来,主要是因为()A.纸片很轻B.水粘住纸片C.空气有浮力D.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例7】自来水笔吸墨水时,只要把笔尖浸没入墨水中,再把笔尖上的弹簧片按几下,橡皮管里就会吸进墨水,为什么?【例1】(2010年浙江嘉兴)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
大气压强基础知识及练习

第二讲压强(三)大气压强一、基础知识(一)气体有压强1、大气压定义:大气对浸在它周围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对大气压的解释:A、地球表面的空气受到重力作用,由此产生了大气压强;B、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他们的压强有相似之处、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在同一个位置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相等;C、由于大气的密度不是均匀的,所以大气压强不能用液体压强公式。
3、对密闭气体压强的解释:被密闭在某种容器的气体,其压强是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气体分子对容器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他的大小不是由被封闭气体的重力所决定的。
(二)大气压产生的原因1、地球周围包着一层厚厚的空气,称之为大气,它上疏下密地分布在地球周围,所有浸在大气里的物体都要受到大气作用于它的压强,就像浸在水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水的压强。
2、第一,由于地球对空气的吸引作用,空气压在地面上,就要靠地面或地面上的其他物体来支持它,这些支持着大气的物体和地面,就要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就是大气压强。
第二,因为气体是由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组成,而这些分子必然要对浸在空气中的物体不断发生碰撞,每次碰撞,气体分子都要给予物体表面一个冲击力,大量空气分子持续碰撞的结果就体现为大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从而形成大气压。
(三)标准大气压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纬度45度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强。
它相当于760毫米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四)大气压相互关系1、距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在海拔2000m之内,每上升12m大气压强减小1mmHg,即减133.33帕。
2、一定质量密闭气体的压强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在体积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温度越低,压强越小。
3、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时沸点升高。
同种液体的沸点不是固定不变的。
9.3 大气压强 寒假预习练习(含答案) 2023_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3 大气压强寒假预习练习知识点预习1.大气压强:(1)定义:大气对处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这种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2)产生原因:①空气受到作用;②空气具有。
(3)验证实验: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实验;(4)生活中的例子:瓶吞蛋实验、覆杯实验、吸管吸饮料、吸墨水等;(5)大气压的测量:①图示:②意大利科学家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等于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通常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P0,P0=1.013×105Pa,在粗略计算中,标准大气压可以取为 Pa;(6)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海拔越高,大气压越;(7)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随气压的增大而(均选填“升高”或“降低”)。
练习题一、选择题1.历史上最先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帕斯卡C.托里拆利D.牛顿2.关于大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压是固定不变的B.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D.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将玻璃管倾斜,测得的大气压值会变小3.在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纸托水杯B.“瓶吞”鸡蛋C.用吸管吸饮料D.橡皮膜凸出4.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高原列车有完善的供氧系统,这样做是因为()A.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小B.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大C.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小D.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大5.在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会使测得的大气压数值变小的是()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B.将玻璃管稍微下压C.用密度更小的液体替代水银D.玻璃管内混入空气6.如图所示是“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相通,内装红墨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产品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B.A管与B球中液面相平时,B球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C.睛天的气压比阴雨天的高,睛天时A管液面高于阴雨天D.将天气预报瓶由地面拿到高山,A管液面逐渐下降7.医院使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给病人抽血时,将针头插入血管,血液通过导管流入采血管。
浙教版 8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3节大气的压强(知识点梳理+典题训练)

大气的压强一、大气压的存(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叫作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马德堡半球实验:实验不仅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还说明了大气压的数值是很大的。
(3)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有重力(根本原因),且具有流动性,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二)大气压的大小(1)测量工具:水银气压计、空盒气压计。
(2) 大气压强的单位:帕(Pa) 、毫米汞柱(mmHg) 。
1毫米汞柱~133帕。
(3)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
大气的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因此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即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4)标准大气压: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1.01×105帕(760毫米汞柱)。
人们通常把这个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
【针对练习】1.一种塑料挂物钩,它的主要部件是一个中空的“橡胶碗”,如图所示,把它按在比较光滑的墙壁或衣柜上,在钩上就可以挂较轻的衣物,挂钩不掉下来的原因是( )A. 壁与橡胶碗之间有吸引力B. 挂物钩受到衣物的拉力和大气压力互相平衡C. 挂物钩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 橡胶碗内空气被挤出,外面的大气把橡胶碗压在壁上2.如图所示,当将活塞式抽水机的C杆向下压时,A、B阀门的状态应是()A.A、B阀门均打开B.A、B阀门均闭合C.A阀门打开,B阀门闭合D.A阀门闭合,B阀门打开3.(2019浙江萧山期末)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B.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的增加而不断地减小D.用吸管喝饮料是靠嘴的吸力,与大气压强无关4.(2018浙江宁波月考)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由于玻璃管中混入了少量空气,使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略低于正常值,如果他把玻璃管向上提(管口不离开槽内的水银面),产生的结果是()A.管内水银柱高度增大B.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C.管内水银柱高度减小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5.(2019浙江杭州月考)如图所示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最早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做的B.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C.将该实验装置从1楼拿到10楼,则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D.此时大气压值等于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6.(2018浙江衢州月考)同学们同时用两种不同的液体(密度为ρ1和ρ2)在同一地点做托里拆利实验,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内上方都是真空,两管内液柱高度h1、h2之比为4: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密度ρ1和ρ2之比为5:6B.玻璃管内液体的质量之比为3:2C.玻璃管内液体的重力之比为1:1D.所测大气压的值之比为4:57.如图所示是一种便携式碘伏棉签,塑料管内装有碘伏消毒液,它的上端封闭,这样消毒液就不会从下端流出,使用时将封盖掰开,消毒液会自动向下流入药棉中。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大气压强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大气压强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知识点: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4)说明: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 B.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C.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D.墨水被吸进钢笔2、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3、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4、关于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实验在任何时候测出的都是标准大气压的数值B.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C.换用粗玻璃管做实验,管内水银柱高度将减小D.将此装置从地面移至山顶,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会上升5、如图是小明为家里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他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后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塑料瓶中的水不会立刻全部流掉的原因是()A.受浮力的作用B.外界大气压的作用C.盆景盘支持力的作用D.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6、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武汉市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内部全部处于“负压”状态,这样可以防止病房内部气体向外扩散。
大气压强经典习题

知识点一. 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原因1.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与液体压强关系)2.马德保半球实验3.金属盒压强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_大气压:抽气时玻璃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_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______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塑料吸盘是家庭常用的小工具,小明做了如图的实验,在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你认为正确的是()A.甲图中如果将塑料吸盘戳个小孔,吸盘仍能吸在墙面上B.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C.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D.利用乙图的实验在海拔更高的地区仍能提起该重物生活中我们在喝牛奶时无意中发现,喝完牛奶的纸盒变瘪了。
但喝牛奶时候:“自己并未用力捏纸盒,怎么会变瘪呢?”请解释变瘪的原因:如图所示是一种便携式“碘伏棉签”,塑料管内装有碘伏消毒液,它的上端封闭,这样消毒液就不会从下端流出;使用时将封盖掰开,消毒液会自动向下流入药棉中.请解释为什么在使用前消毒液不会流出塑料管,而使用时才会流出: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手捏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B.将空易拉罐密封后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C.让空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如图所示是小强同学自制的气压计,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当外界大气压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管内液柱高度上升B.细管内液柱高度不变C.细管内液柱高度下降D.瓶子对桌面的压力减小5.(2011·常德中考)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会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A.软木塞受潮膨胀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粘住D.瓶内气压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取一只透明的玻璃瓶,塞子上插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和一根直角弯管,在直管的下端扎一只未充气的彩色小气球.如图3所示.当用抽气机从直角弯管上抽去瓶内空气时,瓶内彩色小气球被逐渐“吹”大.当取下抽气机时,彩色小气球恢复原状.试对以上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取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试管(小试管外径略小于大试管内径),在大试管以装满水.把小试管底朝下放到大试管里,把这样装好的两个试管倒过来,如图2所示,就会看到小试管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自动上升.试解释这一现象。
9.3 大气压强 基础+能力(解析版)

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基础+能力一.基础题(共15小题)1.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17世纪40年代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解析】(1)由课本中提到的物理史实可知,马德堡市的市长奥托•格里克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
(2)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最早测得大气压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h=76cm。
【答案】大气压;托里拆利;76。
2.如图所示,在铁桶内放入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析】(1)在薄皮铁桶内放些水,烧开后把开口堵住,再浇上冷水,铁桶内的气压减小,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2)薄皮铁桶被压扁,大气压力改变了铁桶的形状,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答案】大气压强;改变物体的形状。
3.如图所示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将装满水银的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放入水银槽中再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如图示,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75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如管内上方混入了部分空气,则管内水银柱将小于750mm;若将此装置移到高山上,则管内水银柱将小于750m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解析】(1)如图所示,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长度将增大,高度不变为750mm;故此时大气压强等于75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2)试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这些空气会对管内水银柱有个向下的压强,会导致管内水银柱高度减小;(3)若将此装置移到高山上,外界大气压减小,则水银柱的高度将变小。
【答案】750;小于;小于。
4.已知人体皮肤的表面积约1.5m2.那么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1.5m2的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1.5×105N;图中所测到的当时大气压强是75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气压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
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在平底盘内放一些水和一枚硬币,另取一只玻璃杯(玻璃瓶也可),里面放一片燃着的纸.当火还没有完全熄灭时,把杯子倒放在硬币边上的盘内.一会儿就可以看到,盘中水被吸入杯中.你就可以手不沾水将硬币取出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习题:1.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把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_______;水银柱的高度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在玻璃瓶内装一些水,用一个插有两端开口细管的塞子将瓶口塞紧,如图所示,从细管的上端向瓶内用力吹气,当停止吹气后,你将看到的现象是,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读出水银气压计的示数为74cm,当地大气压强的大小为____________Pa(g=10N/kg,水银的密度为13.6×103㎏/m3),由此可知,当地位置比海平面________选填"高"或"低")。
4.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B.玻璃管混入少量空气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5.大气压的特点(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8.沸点与压强: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9.体积与压强: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答:①用塑料吸管从瓶中吸饮料;②给钢笔打水;③使用带吸盘的挂衣勾;④人做吸气运动。
习题:1.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由于不小心,将封闭的玻璃管顶端打破个小洞,这时管中水银将。
水银气压计在使用时必须竖直悬挂,如果歪斜了,读出的结果比实际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2.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工作的机器,用活塞式抽水机最多能把水提到大约m高处。
3.标准大气压能支持cm高水银柱。
把一个气压计由山脚移到山顶,它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宋朝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700m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冷。
实际上是因为高山上的较低,从而导致水的沸点的缘故。
在高山上应采用来煮饭。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5.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
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C.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第18题6.某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有如下操作,则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是()A.将玻璃管略微上提一些 B.将玻璃管稍稍倾斜一些C.向水银槽中多加了些水银D.玻璃管中不慎混入了少许空气7.氢气球在升空的过程中,氢气球的体积将()A.变大B.变小C.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8.下列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A.把药液吸进注射器B.活塞式抽水机C.给自行车打气D.吸在挂衣橱玻璃上的挂衣钩9 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玻璃管中留有小量残余空气,则()A.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同B. 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C. 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10.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C.茶壶上留有小孔D.利用离心水泵抽水11. 如图8-4-6所示,将量简倒扣水中,里面充满水,将量简向上提的过程中,保持简口不离开水面,则量筒内()。
图8—4—6A.充满水B.没有水C.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真空D.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空气12.(2004年长沙)在冬天,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拨出,这主要是由于()A .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B.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C.瓶塞遇冷收缩D.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1.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是因为高原地区气压_______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__________100℃。
而人在该地区吸气困难,与在平原相比,吸气时肺的容积要扩张得更 ______些,肺内的气压要变得更 _______ 些。
3.煮牛奶时,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沸。
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低压锅"。
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里的水不到100℃就沸腾。
这种"低压锅"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酒精的沸点是78.5℃,如果测出酒精的沸点是78℃,则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于76cmHg.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 )A.潜水员潜入水下越深,所受水的压强越大B.盖在杯口的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出C.水从高处流下,形成瀑布D.在三峡大坝旁修建大型船闸练习题:1.注射器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在温度一定时,注射筒内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将__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2.保温瓶中热水不满而盖紧瓶塞,过一段时间,瓶塞不易拔出。
此现象表明:体积一定时,气体的温度_______,气体的压强__________。
假定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瓶口截面积为10cm2,拔出瓶塞至少需要的力量是20N,则瓶内气体压强是______________.3.如图所示,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然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这两张纸将相互___________(填"靠近"或"分开"),这说明流速越大,气体压强越____________.4.有航海中,船只向前进,船上的人看见自已的船没有动,而水在向船只航行相反的方向流动.因此,如果两艘船靠得很近并肩行驶,如图所示,两艘船将会_________,这是因为两船内侧水的流速__________于两船外侧水的流速,造成了两船内侧水的压强__________于外侧水的压强的原因.5.如图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时,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__________,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_____________,液体就沿着细管上升,从管口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6.打开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玻璃管,在A、B、C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________处,压强较小的是________处.7.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8.下列各现象中,与大气压有关的是()A.用力将钢笔中的墨水甩出B.宇航员穿特制的太空服C.三峡大坝旁修建船闸D.装酒精的瓶子要盖紧9.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A.软木塞受潮膨胀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C.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把瓶塞吸住D.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10.使用高压锅来煮食物时,它能够()A.减小锅内压强,降低沸点B.减小锅内压强,升高沸点C.增大锅内压强,降低沸点D.增大锅内压强,升高沸点11.如图是飞机机翼的截面图,当飞机水平飞行时()A.机翼下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小B.机翼下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大C.机翼上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大D.机翼上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小12.大气压与生产、生活、科研紧密相连,下面几个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A.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大B.人吸气时,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变小,大气压将外部空气压入肺内C.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低D.用吸盘能将玻璃板提起是分子引力的作用综合练习:1.如图7-1甲、乙两种情况中,物块均为边长是10cm、重为5N的正方体,F均为15N,则甲图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Pa,乙图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Pa。
2.有一种潜水服可抗压强1.96×106Pa,潜水员穿这种潜水服最多可潜入 m的水中,这时潜水服每平方米面积上承受的压力是 N。
3.在一只玻璃茶杯里装满水,用一张平整的纸片盖住杯口,然后小心地将茶杯倒过来,移开手,纸片不会掉下来,也不会向外漏水。
这个实验(通常称为覆杯实验)可以说明的物理事实是,这个实验也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的,当在缓慢地倒转杯子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现象,手移开后纸片会脱落,水会洒下来。
5.图7-3中的U型压强计,金属盒未没入水中时,两管中水面相平,当金属盒没图7-3入水中A点时,U型管两边水面的高度差为10cm。
若将容器中的水改为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金属盒仍置于且点,则U型管中的水面高度差应为 cm,此时A点的压强为 Pa。
(取g=1ON/kg)6.某人在水平道路上骑自行车,而车胎有缓慢的漏气现象,那么在行驶过程中车胎对路面的压强将 (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7.如图7-4所示,甲、乙是两支相同的试管,各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类的液体,且当甲试管适当倾斜时,两试管中液面等高,则这时两试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是 ( )。
A.甲管中大 B.乙管中大 C.两管中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8.如图7-5所示,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玻璃杯中,分别注入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两种液体对玻璃杯底的压强相等 B.两种液体对玻璃杯底的压力相等C.两杯中在深度相同的A、B两点处的压强相等 D.甲杯中是水,乙杯中是酒精9.某封冻的河面上的冰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104Pa,在冰面上行驶的小车质量是200kg,它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0.4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