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法理学

2014法理学
2014法理学

法理学

导论部分法理学的方法论

一哲学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方法论,它大致有哲学方法,实证科学方法和本学科的特殊方法组成。其中哲学方法是方法论的认识论基础,实证科学方法是作为科学的各个学科所共有的方法,本学科的所特有的方法是研究对象所决定的特殊方法。

哲学方法位于法理学整个方法论体系的最高层,因为它提供了观察和认识法律现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其他方法相比,它更带有根本性和方向性。

不同的法理学有不同的哲学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哲学方法,它的一些观点对法理学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实证科学的方法

所谓实证科学方法,是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特别是以研究社会对象的规律性为对象的社会科学所共有的研究方法。在法理学研究中运用的实证科学的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文献的方法,调查的方法,观察的方法,实验的方法。三法学的规范研究方法(第13页)

法哲学

第一章法的概念

一、名词解释

1、法的结构形式

答:法的结构形式是一个国家法的内在结构。任何国家的法都是由法律规范构组成的,法律规范是一个国家法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在发达的法律规范体系中,这些规范既相互联系又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不同的法律规范形成法律制度,若干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法律制度又构成法律部门,若干法律部门之间最后形成一个国家的法律规范体系,即法的体系。另外,在法律部门和法的结构形式之间还会形成公法和私法,程序法和实体法这样的部门群层次。这个由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和法的体系所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就是法的结构形式。

2、法的表现形式

答:法的表现形式是法律规范的外在表现,即法的渊源。在历史和现实中具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渊源主要包括习惯法、判例法和制定法。习惯法是国家对社会上已经形成的习惯的认可,最早的习惯法是以不成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文字出现以后,习惯法往往以成文的形式记载。判例法是普通法系的法律渊源,以司法判决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后的法官遇到同类案件将遵循先例,即遵循先例中抽象出来的判例规范。制定法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拥有的法律渊源,它表现为国家立法机关和其他机关指制定的抽象的一般规则。法律渊源还表现出不同层次的法律规范之间的等级关系,在判例法中表现为由基层法院、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的判例所组成的体系,而在制定法中则表现为由有着不同管辖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所组成的制定法体系。一个国家究竟采取什么种类的法律渊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历史文化传统。

3、法的实现形式

答:法的实现形式是法通过什么方式作用于人们的行为。法作用于人们行为的方式有很多,包括法的思想影响作用,即法作为一种国家的主张,通过思想传播的渠道和手段,使人们了解国家的立场,了解国家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但是这种思想影响作用不是法律作用于社会关系的特有形式,它与一般的思想宣传教育的功能没有什么区别。法作用于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即法的实现形式是确立社会关系参加者地权利义务,通过法律关系调整社会关系。通过这种形式把法律规范的一般规定落实社会关系参加者地权利义务中。

4、法律现象

5、法的现象

6、法的国家性、法的阶级性、法的物质制约性

答: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最主要的特征是从“国家----阶级关系---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链来理解法的本质。这一关系链反映了人们对法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初级本质到深层本质的过程。法是被封为法律的国家意志,这是对法的认识的现象层次;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是对法的认识的第一层次的本质;法所反映的意志受到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这是对法的认识的深层次的本质。

法的国家性法的阶级性法的物质制约性

1形成:由公共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或认可;

2实施:依靠正式的权利机制保证实现;

3表现:一般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加以公布。1体现统治阶级的整体意

志;

2有时亦反映被统治阶级

以及同盟阶级的要求;

3并不体现统治阶级的全

部意志。

1法的本质的最终体现;

2其内容及所体现的意志

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

件决定的。

二、简答论述

1、法的质的规定性(法的特征)2004年复试简答

2、如何认识社会关系的内在结构和法律形式的关系

3、法的形式

4、简述法的本质96年专、96年综

5、简述法的本质的适用性

补充:

1、法的内容98综

答:法的内容是社会关系的法律形式,按照是否具有政治色彩划分为

①社会政治内容:指法的内容中直接反映社会经济基础和通知阶级要求的那一部分,从根本上说法就是一定社会关系和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表现,它体现的是法作为上层建筑和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的意志方面。

②专门法律内容:指法所独有的而其他法律规范不具有的部分,是法律调整所具

备的内容,而非社会关系所有的内容,它体现的是人类法律文化成果的智慧、知识和经验方面。

联系:社会政治内容决定专门法律内容的社会政治方面,专门法律内容总是受社会政治内容的制约、支配;专门法律内容是社会政治内容的载体,社会政治内容通过专门法律内容表现出来。

2、怎样理解法是理与力的结合(法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答案参考习题集

第二章法的作用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调整

2、社会调整系统3个别性调整(1994,,2011名词解释)

4、规范性调整(1991、1992、1993名词解释)5内在调整6外在调整7正式调整8非正式调整9自己解决的调整10第三方解决的调整

11法的作用(1998,1994专业课笔试)

答:法的作用又称为法的职能,是指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法的作用是法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表现。当然,法的作用不限于经济基础,它对同处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政治、文化、各种思想意识都可能发生作用。法既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调整器,法的作用既包括在社会政治内容和价值取向方面,又包括在作用手段和形式方面,另外还有思想影响方面。法的作用主要包括法的社会作用,法的规范作用,法的思想影响作用。

12法的政治职能(一定注意答上位概念)13法的社会职能14法的社会作用15法的规范作用16法的调整作用17法的保护作用(1996,1997专业课)18法律虚无主义19法律万能论20法学世界观(2012名词解释)

二、简答与论述

1、社会调整的分类(2010面试)

2、社会调整发展的规律性

3、法的作用的分类

4、法的社会作用

5、法的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的关系(1991专业课,2010简答)

6、法的规范作用

7、法作用于人们行为的特殊方式

7、法的思想影响作用

8、法的个别性调整与规范性调整的优缺点

9、如何正确认识法的作用(重要)

答:(1)法的作用的定义

(2)正确认识法的作用必须反对两种倾向

(3)法的作用只有和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才能体现出来(4)法的作用的局限性最后总结

第三章法的价值

一、名词解释

1、法的价值(1996,2000,2003,2006,2011,名词解释)

2、法的价值系统

答:法的价值系统就是法的各种价值要素基于法律的公正性和确定性追求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具体包括价值目标和价值属性两个子系统。在学理上,法的价值目标往往涉及各种因素的考量,其中最常见的有自由、平等、幸福和安全。法的价值属性也涉及法律的方方面面,如法律的权威性,普遍性,稳定性,公开性,协调性和完整性。法律只有在形态结构上具备相关的品质,并且贯穿于法律实践的各个环节,才能体现和满足法律价值目标的要求,成为德性之法。

3、分配正义和校正正义

答: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著名的关于分配正义与校正正义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所谓分配正义,主要涉及的是在制度安排和立法上如何公正的分配权利和义务的问题,而校正正义则适用于当一条分配正义的规范被违反时,关注的是在执法和司法中如何公正的分配赏罚的问题。

4、法的价值冲突

5、法的价值的客观性和主体性

6、法的目的价值

答:法的目的价值是指法律在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和增进的价值,如自由、平等、公平、秩序、安全和效率等。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需要发挥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作用,目的就是保护和增进这些事关人类福祉的价值,这些价值构成了法律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可以称之为法的目的价值。

二、简答与论述

1、如何理解法的价值的含义

2、论述法的价值的特性(2000年专业课)课本48页

3、怎样理解法与正义(2009,2012推免论述)

4、怎样理解法与平等

5、怎样理解法与秩序

6、怎样理解法与自由

7、简述法的价值冲突及解决(2010简答)

5、法的价值冲突产生的原因

补充:

1、法本身的价值/法律价值(1996专业课,2003专业课)

答:法律价值是指法这种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本身所固有的满足人类法律需要的特殊价值,即其他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所不具备或少具备的价值。这种意义上的法本身的价值是指法所固有的、满足主体法律需要的价值。法本身的价值有:缓

和冲突,化解矛盾,协调对立双方使之共处,达到统一的价值;法有使社会生活稳定,在稳定中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稳定的价值;法有使国家权力的运用合理化,系统化,公开化,经常化的价值。

2、简述法与利益的关系(1998,2005专业课,2000综合)

答:利益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表现为主体的需要和满足这种需要的措施。(1)利益决定着法的形成和发展:①社会利益的分化导致法的产生②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决定法的存在和本质。 利益的发展变化决定着法的发展变化。总之,利益是法创制的起点,是法实现的动力和归宿。

(2)法对利益的形成、实现和发展有能动的反作用:法能促进一定利益的形成和发展,法也可以阻碍一定利益的形成和发展,法是协调和实现利益的有效手段。

第四章法的历史发展

一、名词解释

1、法的历史类型(1995,1997,2005,2001,2009,2012名词解释)

2、法的继承性

3、法律移植

4、古代法(08名解)

5、从身份到契约

二、简答与论述

1、简述法产生的标志

2、原始社会氏族习惯和法的区别

3、法的历史类型变更的社会原因(1997,2001专业课)

4、法变更的法律原因

5、如何理解法的阶级性和继承性(1993专业课)课本64页

6、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的差别

7、简述当代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特点(1994,2003,2011专业课论述)

8、法的移植:经验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9、怎样认识原始社会社会调整的特点

10、论述前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特征

11、东西方前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差别

12、自由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特点

第五章社会主义法的产生和发展(参考习题集)

一、简答与论述

1、社会主义法是全新历史类型的法,为什么还说其具有继承性?

2、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性和继承性是否矛盾

第六章法制与法律调整机制

一、名词解释

1、法制(95,96,02,08,10名词解释)

2、法律制度(1997名词解释)

3、法律调整(02,09,11名词解释)

4、法律调整机制(1997名词解释,2011推免)

二、简答与论述

1、简述法律制度的构成

2、试论法律调整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1998、2001专业课)

答:(1)法律调整的单纯法律效果:是法律调整效果的一个方面,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程度,即法定权利,义务在社会关系参加者行为中实现了没有,实现程度如何,法被执行了没有,执行程度如何。

(2)法律调整的社会效果:即立法者预期目的的实现程度。法的效果不单纯指法律效果,不是仅仅看在生活中实现了没有,而是看包括法在生活中实现的程度在内的法的社会效果,所以要把立法时提出的目的和法规实施结果进行对比。单纯法律效果即发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是法在社会效果的前提条件下,但不等于法的社会效果,某一法律可能百分之百被遵守了,被执行了,但却未带来立法者的预期目的。

3、法律调整的对象(1996,1999,2008专业课论述)

4、法律调整的机制(1997,2011)

5、法律调整的过程(2002专业课)

6、法律调整的类型(1999专业课)

答:一般允许型:是按“凡法律所不禁止的,都是允许的”原则进行的调整。这种类型的法律调整,禁止是明确规定的,允许是一般的,具体的禁止与一般的允许相结合,人们只要不违反具体的禁止可以做出任何行为。直接有利于发挥社会关系参加者、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

一般禁止型:是按“凡法律所不允许的,都是禁止的”原则进行的调整。这种情况下,允许是具体的,禁止是一般规则,具体的允许与一般的禁止相结合,人们只能做法律允许的事,若没有法律的允许就不能做任何事,。可用来同剥削阶级的压迫作斗争,或用来制约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活动,以保障公民组织的广泛权利和自由。

两者按允许与禁止的不同结合,共同构成法律调整的两种基本类型

7、如何理解法律调整与法的作用的关系

答:(1)法律调整指的是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运用一些列法律手段对社会关系施加的规范、组织、调节和控制。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的行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2)法律调整和法的作用的区别:法的作用比法律调整的外延更为广泛,有些社会关系,虽然不受法律调整,但法律对其起作用,例如党内关系,友谊关系。另外,法律调整需要一整套的法律手段来实现,而法律作用则不需要法律手段来实现。例如法的思想影响作用。法的思想影响作用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衡量价值

来实现。

(3)法律调整和法的作用的联系:很多情况下,法的作用是通过具体的法律手段来实现,例如,法的预测作用、强制作用等就和法律调整有直接关系,另外,法律调整的效果就是一种以对比关系反映法的作用的结果性指标。因此,一定意义上说,法律调整研究的就是“法如何起作用”。

8、如何理解法律调整的专门法律机制

9、法律职业群体对法制建设的积极意义(2012推免)

第七章法治

一、名词解释

1、法治(1992,1993,1996,2005,2008,2011,2012名词解释)

答:法治是一种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一种追求良好社会治理秩序的方式。亚里士多德对法治的定义是:法治应包含两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在当代中国,法治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概念,它既应该是一种治国之道,也应该内含着对良好法律的追求,它既应该在观念上体现宪法和法律的至上权威,制约权力和保障权利以及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理念,又应该在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过程中将这些理念付诸实施,转化为一种良好的法律秩序。

2、法制与法治

3、法的统治与法治国

4、法治理念

5、法治国家

二、简答和论述

1、法治的逻辑形态

2、法治的基本要求(08年论述)

3、法治原则(09年论述)

4、社会主义法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2011推免)

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2010名解)

6、论法治理念(一定注意最后答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7、简述资本主义法治的基本类型(参考习题集89页,93页)

8、古代法治与德治理论与现代法治理论的区别(习题集92页)

9、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04年专)(仍然是从法治原则与法治理念两方面展开)

10、简述法制与法治的区别及意义(96专,05复,08综)(先答出两者的定义)

答:注意两者的联系:实行法治必须首先要有法制,但不能说有了法制就必然有法治。

(1)法制是法治的前提,法治首先要求有一个好的,完备的体现其精神的法制,

法治本身就蕴含着健全法制的含义

(2)法治的精神和理论原则是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11、论社会主义法治的形式要求与制度要求(04论述)

第八章法的原则(答大的论述题一定注意中国特色法的原则)

一、名词解释

1、法的原则(1995,2006,2008名词解释)

2、法律原理

3、法律规则

4、专门法律原则(1996名词解释)

答:法的专门法律原则是决定于法之所以为法的特点,反应法律本身的规律性,他回答的是某种历史类型的法和法制用什么样的方法,方式和手段来确认,保护和发展其所要确认、保护和发展的社会关系的问题。

5、公理性原则

6、政策性原则

7、实体性原则

8、程序性原则

9、法的一般社会原则(2011面试)

答: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器,需要反映社会关系的基本要求,特别是社会基本制度的要求,这类法律原则就是法的一般社会原则。不同的社会制度往往决定了法的一般社会原则是不同的,在法律实施过程中,他还对专门法律原则的具体内容产生影响。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

二、简答与论述

1、如何理解法的原则

2、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3、简述法律原则的必要性

4、简述法律原则的分类(体系)

答:⑴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

⑵公理性原则与政策性原则

⑶实体性原则与程序性原则

⑷根据法律与原则调整自身的关系,分为一般社会原则与专门法律原则。一般社会原则主要反映社会关系的基本要求,特别是社会制度的基本要求,而专门法律原则主要反映法律调整的基本要求。

⑸立法原则,法的适用原则,法律解释原则,承担法律责任原则。法律原则在法律调整的各个环节都发挥指导作用,根据法律运作的环节划分,对应的产生了立法原则等原则。

5、法的原则在法律创制方面的功能(2011简答)

6、法的原则在法的实施方面的作用(2009综合)

7、论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原则(2006论述)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的一般法律原则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

10、试论法律原则的功能

答:法律原则作为法律规则等法律要素的指导性原则,作为立法,司法,和守法的指导思想和立足点,具有很多方面的功能。

(1)关于法律原则的功能存在法律形式主义与自然法学派的争论

第一,法律形式主义认为法律原则不存在或否认其在司法中能发挥作用,他们认为根据人的理性,可以指定无所不包的法典,根据法律规则可以为所有的问题找到答案,反对法官根据法律原则判案,以防止法官拥有自然裁量权,危害民主和法治。这是一种理性万能和理想主义的法治观。

第二,自然法学者大多重视道德原则对法律规则的指导作用,将道德原则作为法律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基石。社会法学家庞德探讨了法律原则之外的法律组成成分,并提出以法律原则作为法律推理的出发点,这种观点被复兴自然法学派接受,形成了法律原则是法律核心要素之一的观点,代表人物是德沃金。

(2)法律原则在法律创制方面的功能。

(3)法律原则在法律实施方面的功能。

11、法的原则的效力

12、法律原则适用的特点

法社会学

第九章法与经济

一、名词解释

1、法经济学

2、法律供求

3、法律均衡

二、简答与论述

1、法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2、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1991,1995,2001,2011论述)

3、简述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4、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1)确认市场主体资格的法律制度

(2)充分尊重和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

(3)维护合同自由的法律制度

(4)宏观调控的法律制度

(5)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5、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这一命题

6、分析法律与市场互换性的体现

7、论法经济学的历史发展(04论述)

第十章法与政治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自治2社会自治组织规范

二、简答与论述

1、法与国家权力的关系(2002,2006综合)

2、论述法与民主(2001,2004综合)(注意答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社会主义性质集中表现为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将其作为立国之本,而民主的中国特色体现在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民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法治对民主的促进作用(2011复试)

4、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关系(92年综)

5、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的关系(2008综合)

6、论述法与社会自治(2011推免,2011综合)

答:(1)社会自治的内涵

(2)法与社会自治组织的规范

(3)社会自治对法治的积极作用

(4)法对社会自治的促进作用

7、法律规范和社会自治规范的关系

8、社会自治对法制建设的作用(12保研简答)

9、社会自治对法治的积极作用(2009,2012推免)

第十一章法与文化

一、名词解释

1、法的道德基础(习题集138)

2、法律技术规范(习题集138)

二、简答与论述

1、社会主义法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1997,1995简答,2001综合)

答:(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经济关系最终决定、按照善恶标准来评价并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维持的规范,原则和意识。中外思想家对法与道德的关系有不同的学说:

第一,法律是否可以和道德相分离:有两种意见:儒家,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律必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法家、分析法学派认为法律无需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

第二,如果法律与道德不可分离,法律所包含的道德的性质如何:中国古代思想家有的主张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有的主张以国家利益为基础,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律所反映的是人类普遍的道德,而分析法学派在传统上否认法律的道德基础。

第三,在社会生活中法与道德的地位:儒家主张德主刑辅,法家主张以刑去刑。

(2)社会主义法与道德的必然联系

(3)社会主义法与道德的区别

2、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1994综合,2002专业课)(课本152页)

3、简述法与宗教的关系

4、论人治与法治的区别,并阐述法治的代价(习题集147页)

答:(1)法治和人治的含义

(2)人治与法治的内在冲突

(3)法治的代价

第十二章法与社会,社会建设和管理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法治理念。他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指导,以新中国民主法治实践为基础,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西方法治文明的合理因素,是科学先进的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制监督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二、简答与论述

1、如何理解法治是现代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2、社会主义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2011推免)

3、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形成于发展(习题集157)

第十三章法与人权

一、名词解释

1、人权

2、人权的普遍性(2011名词解释)

答:人权突出强调人的普遍性尊严和价值。人权的普遍性,最重要的是指,享有人权的主体的普遍性。人的概念本身就说明了人权的普遍性,对于人权问题的理解首先就要牵涉到对什么是人的理解。只有理解了什么是人,才能更好的理解人权。人权的普遍性,是指人权的理念、制度、和标准、实现方式都应当是普遍统一的,是超越特定文化背景应当为人所遵循的。人权的普遍性说明的是人作为人应当在人性的某些方面、在生活的某些领域有共同防特点、有其相同的要求。

3、人权的特殊性

4、三代人权理论

5、集体人权

二、简答与论述

1、简述人权的概念和特点

2、如何理解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2010复试)(习题集166-167)

3、论述人权体系的基本框架

4、如何理解人权与主权的关系(习题集165页)

5、如何理解人权与国内法的关系(习题集165页)

6、简述法与人权的关系

7、尊重和保障人权对法治建设的意义

8、试述人权的法律保护问题

第十四章法与现代化

一、名词解释

1、法制现代化

2、内生型现代化,应激型现代化和混合型现代化

3、压制型法、自治型法和回应型法

答:课本183页

二、简答与论述

1、试述法治现代化的特征

2、法法制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3、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特点

第十五章法与全球化

一、名词解释

1、国内法的国际化

2、国际法的国内化

3、全球治理

二、简答与论述

1、全球治理主体的多层次性

2、简述全球化对法律的影响

3、简述全球化的两种方式

4、试述全球化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习题集188-189)

5、试述全球化背景下法理学观念的革新(习题集188-189)

第十六章法的制定

一、名词解释

1、法的制定(2005,2007,2010复试)

2、法的形成(1994,1996,2002,2007综合,名解)

3、法的认可

答:法的认可,是指国家承认并赋予某些行为规范以法律上的效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创制的法律规范,成为不成文法。法的认可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国家在事实上承认并赋予某些行为规范以法律上的效力,二是国家在法律文件中明确认可某些行为规范具有法律上的效力。所以法的制定与法的认可是根据法的指定形式和表现方式的不同而划分的法的制定形式。

4、立法制度

5、立法主体(2011名解)

6、立法体制(99,04,06,09名词解释)

7、立法程序(03,04,08名解)

8、立法技术(05,08,09,11名词解释)

二、简答与论述

1、法的制定的概念与特点

2、法的制定的分类

3、法的形成及其环节

4、法的制定与法的形成的关系

5、我国立法的原则(2000,2011专业课)

6、简述立法制度的概念和立法权限的划分

7、简述起草规范性法律文件应注意的立法技术

8、试述法的形成的各个具体环节及其相互作用(习题集201-202页)

9、试述我国立法的民主原则与科学原则(2011专业)(习题集201-202页)

10、法的创制程序(08简答)

11、简述我国立法体制的特点(12保研简答)

12、简述民主立法的原则及表现形式(10简答)

法实证论

第十七章法的渊源

一、名词解释

1、法的渊源(2009,2011推免)

2、制定法(2007名解)

3、判例和判例法(2008复试,2011名解)(按课本227页)

4、习惯法

5、规范性法律文件(1991,1993,2007名解)

答: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指由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授权的组织制定发布的,体现国家意志的,含有一定的行为规则,通常表现为条文形式的文件。它具有普遍约束力,是国家机关适用法律的依据,与规范性法律文件相对应的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6、法律汇编(1997名解)

7、法典编纂(2003名解)

8、法规清理

9、区别技术

10、遵循先例

二、简答与论述

1、简述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特点(2008论述)

2、论述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2006论述)

3、简述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必要性

4、简述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的关系(习题集210页)

5、简述法规清理的特点与意义

第十八章法律规范

一、名词解释

1、法的构成要素

2、法律概念(2008名词解释)

3、法律原则

4、一般社会原则

5、专门法律原则

6、法律技术(2009,2010名词解释)

7、公理性原则

8、政策性原则

9、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1992,1995,1996名词解释)

10、调整性规则

11、保护性规则(1994,2011,2010名词解释)

12、授权性规则(97,2011,2012名解)

13、任意性规则

14、相对确定性规则

15、绝对确定性规则(91,08,09名解)

16、强行性规则

17、任意性规则(2002,2009,2011名解)

18、确认性规则

19、构成性规则

20、委任性规则

21、准用性规则

22、法的效力等级

23、法的溯及力

24、法的效力范围

二、简答与论述

1、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

2、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3、法律规则的种类

4、法的基本要素

5、简述法律原则的功能(参看法的原则)

6、简述法律原则与法律规范的关系

7、简述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

8、确定法的效力等级通常需要遵循哪些原则(2003法综,2010复试)

9、简述法的时间效力

答:(1)课本245页

(2)综述,法律是否溯及既往,有一个最基本的价值标准,那就是对人权保护是否有利,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有利,对社会秩序的安定是否有利。无论是不溯及既往,还是根据有利原则溯及既往都必须更符合现代法的精神:抑制国家权力的扩张性,尊重人民意志。

第十九章法律体系

一、名词解释

1、法律体系(2011,2002,1992名词解释)

2、立法体系(2007复试)

答:立法体系主要是指与一国立法体制相关联的各有权机关以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整体。

3、法学体系

4、法律部门(1992专业课)

5、公法与私法

答: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干提出来的,公法是关于罗马国家的法律,私法是关于个人利益的法律。依照此标准,私法是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确立财产所有权,保障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如民法、商法等。公法是利用国家权力,宏观调整社会财富分配,调整国家与公民法律关系的法律,如行政法、刑法、诉讼法。

6、当代中国法的部门的划分

答:我国法的部门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宪法部门,这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主导部门,是我国法律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第二层次,基本部门,包括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刑法、婚姻法、诉讼法等部门。基本部门的价值表现在表现在它所采用的调整方法和手段可以作为建立子部门或建立法律制度的基础。第三层次包括各基本部门的子部门。第四层次包括第三层次基本部门的子部门。

二、简答与论述

1、法律体系中的部门法具有什么特征

2、如何理解部门法与法律制度的关系

3、如何理解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的关系

4、如何理解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的关系

5、简述中国历史上法律体系的演变

6、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色

7、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2012论述)

8、简述公私法划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

9、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

第二十章法的实施

一、名词解释

1、法的实施(1997,2001名词解释)

2、法的遵守

3、法的执行

4、法的适用

5、法律职业群体

6、权利救济

7、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8、法律实效

9、法的实现(97年综合)

二、简答与论述

1、法的实施的基本方式(2005,2000论述)

2、法的实施机制主要包括哪些要素(习题集241页)

3、怎样理解法律职业在法的实施中的作用

4、影响法的实施的因素有哪些

5、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形态

6、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和意义(2010论述)

7、法的实施的条件

8、怎样检验法的实施效果

9、如何理解法的实施的效益(1999,2012论述)

10、如何理解法的实施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关系(习题集243页)

11、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

1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十一章法的适用

一、名词解释

1、法的适用(1993名解)

2、司法适用

3、司法活动的构成要素

4、司法体制

5、司法理念

6、行政适用

二、简答与论述

1、法的适用的过程(1995,2003论述)

2、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2001论述)

3、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2011复试,简答)

4、司法适用的概念和特征(2011简答)

5、司法适用的功能与原理

6、现代司法体制的基本特征

7、怎样理解司法公正与程序正义

8、司法民主原则的要求

9、简述司法公正的标准

第二十二章法律关系

一、名词解释

1、法律关系(02,04,08名词解释)

答:第一层:课本定义

第二层:法律关系是社会内容与法律形式的统一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关系

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第三层:法律关系的分类

2、绝对法律关系(1993,1994,1996简答)

3、相对法律关系

4、调整型法律关系(1994,2005,2008,2010名解)

5、保护性法律关系(1997,2001名解)

6、平权性法律关系(2007名解)

7、法律关系主体

8、法律权利(习题集263)

9、道德权利(习题集263)

10、法律事实

11、绝对事件(1995,2012名词解释)

12、相对事件(2010复试)

13、肯定性法律事实与否定性法律事实(1996名词解释)

14、法关系主体(13名解)

15、事实构成

二、简答与论述

1、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条件

2、简述不同法律关系中客体的特点(习题集272)

3、简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习题集272)

深度思考:

1、论述权利能力,行为能力,责任能力与法律责任之间的逻辑关系

2、联系人体的器官的属性论述法律关系客体中物的属性

第二十三章法律解释、推理与论证

一、名词解释

1、法律解释(2004法综名解,2010面试,2011面试)

2、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2001名解)

3、规范解释(1993,2001,2011名词解释)

4、个别性解释

5、字面解释

6、限制解释

7、扩充解释(2010名解)

8、语法解释

9、伦理解释(2008,2012名解)

10、系统解释(2007名解)

11、历史解释

12、目的解释(2009,2011名解)

13、规范性司法解释

14、法律推理(2003名解,2007复试名解)

15、形式推理

16、实质推理(2012名解)

17、类推适用(1991,1993,2007名解)

18、法律论证

19、法律类推

20、法的类推

二、简答与论述

1、简述法律解释的必要性(1998,2002,2008专业课简答)

2、简述法律解释与法律修改的区别(11简答)

3、形式推理与实质推理的联系与区别(11论述)

4、简述伦理解释的主要方法(12简答)

5、中国现行法律解释的体制与特征

6、如何理解规范性司法解释

7、简述法律推理的特征(2004简答,2011简答)

8、实质推理的适用(2008简答)

9、试论立法解释在我国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习题集285页)

第二十四章法律责任

一、名词解释

1、法律责任(1993专业课,1994专业课)

2、违法行为

3、法律责任的归结

4、免责

5、恢复权利性措施

6、惩罚性措施

7、法律制裁

二、简答与论述

1、论述法律责任的分类

2、法律责任的预防功能及表现

3、简述法律责任中的因果关系及特点

4、简述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联系与区别(习题解296)(01论述)

5、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2005法综)

6、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1996,1997,2010)

7、简述法律责任私法意定免除的条件(习题集297)

8、法律责任不同于政治责任与道德责任的区别(07简答)

第二十五章法律监督

一、名词解释

1、法律监督(2004,2008,2010名词解释)

2、立法监督

3、行政监督

4、司法监督

5、国家监督

6、社会监督

二、简答与论述

1、论法律监督的种类

2、论法律监督的意义和作用

3、论我国国家法律监督的基本形式(2006,2011)

4、论我国法律监督的作用与完善(11论述)

5、论我国法律监督的主要形式(04专业课论述)

6、论我国社会监督的主要形式

7、论法律监督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第二十六章法律文化

一、名词解释

1、法律文化(2009名解)

2、法律多元

3、法系(1995,2007名解)

二、简答与论述

1、法律文化的分类

2、研究法律文化的意义

3、法律多元理论的局限

4、法律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差异性(2011推免)

5、法系的基本分类(1995,2007,2009)

6、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构成因素

7、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现状及其现代化

8、两大法系的差别

第二十七章法律意识

一、名词解释

1、法律意识(2007名解,简答)

2、法律心理(1991,1993)

3、社会法律意识

4、群体法律意识

5、个人法律意识

6、职业法律意识

7、法律思想体系

二、简答与论述

1、法律意识与法和法律制度的关系(习题集326)

2、法律意识的分类

3、中国特色法律意识的特点(习题集326)

4、法律意识的作用(1992论述)

5、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习题集329)

法理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法理学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阶级社会中,法的实施主要依靠( D ) A.自觉遵守 B.领导威信 C.社会舆论 D.国家强制力保证 2.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属于法的构成要素中的( B ) A.法律规范 B.法律概念 C.法律原则 D.法律技术性规定 3.在当代中国社会,正义和利益的关系是( A ) A.一致的 B.对立的 C.矛盾的 D.对等的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中一个突出问题是( C ) A.无法可依 B.法律滞后 C.不依法办事 D.违法不纠 5.法的预测作用的对象是( B ) A.一般人的行为 B.人们相互的行为 C.每个人本人的行为 D.违法者的行为 6.法的消亡是如何实现的( B ) A.国家领导人废除 B.自行消亡 C.由国家公布法律予以废除D.全民公决废除

7.社会主义的法是怎样产生的?( A ) A,在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B.在已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C.以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D.不需要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 8.美国法属于哪一法系?( D ) A.大陆法系 B.法典法系 C.罗马一日耳曼法系 D.普通法系 9.资产阶级法律的核心是( A ) A.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B.维护资产阶级专政 C.维护资产阶级民主 D.维护资产阶级自由和平等10.下列哪项不是法治所蕴涵的法律精神? ( A ) A.依法办事 B.法律至上 C.权力制约 D.权利本位 11.在中国古代,下列哪一项是儒家的主张( B ) A.依靠圣君贤人通过道德感化治理国家 B.由掌权者通过强制性法律来治理国家 C.贤人政治 D.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12.下列对法律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商品经济越发展,社会对法律的需求就越多 B.法律保证商品生产和流通 C.商品经济越发展,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增强,法律作为重要手段,其作用日益增强

2014司考法理学:法的渊源

2014司考法理学:法的渊源 2014司考法理学:法的渊源。2014年司法考试复习的大幕已经拉开,很多考生投入了新一年的复习之中。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进行复习,法律教育网整理了法的渊源的名师讲义,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精彩链接: 2014司考法理学:法的概念 2014司考法理学:法的价值 2014司考法理学:法的要素 司法考试法理学笔记精讲:法的要素 一、法的渊源的概念 (一)法的渊源含义 法的渊源是指特定法律共同体所承认的具有法的约束力或者具有法律说服力并能够作为法律人法律决定大前提的规范或准则来源的资料,如制定法、判例、习惯、法理等。 (二)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 1.分类标准:是否具有国家制定的法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 2.正式渊源的含义 正式法源是指具有明文规定的法的效力并且直接作为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规范来源的那些资料,如宪法、法律、法规等,主要为制定法,即不同国家机关根据具体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对于正式法源法律人有义务适用它们。 3.非正式渊源的含义 非正式的法的渊源则指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具有法律说服力并能构成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前提的准则来源的那些资料,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习惯、乡规民约、社团规章、权威性法学著作,还有外国法等。 4.司法实践中法院选取的原则:

在司法实践中,在法源的选取上遵循的原则是:“先正式渊源,后非正式渊源”。 二、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为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 1.宪法: (1)宪法属于最高法,位于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最顶端; (2)宪法是授权法,它授予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全力;故从逻辑上来讲宪法先于国家机关产生。 (3)根据人民主权理论,制宪权作为国家的本源性权力,只能由人民享有; (4)按照我国的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有权修改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保障宪法的实施。 2.法律 (1)此处所讲法律乃狭义的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前者由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后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具有规范性的决议、决定、规定、办法等,也属于法律渊源,和法律具有同等的效力。参考《立法法》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2.法律保留事项(《立法法》第八条) ①国家主权的事项; 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④犯罪和刑罚; ⑤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⑥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

法理学专升本历年真题考点

道一教育法理学专升本真题考点归纳 考点1:法的概念与特征 1.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的所决定的。[07年填空] 2.法的要素是指法律有哪些基本因素或元素构成。一般认为,法律由、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所构成。[07年填空题] 3.世界上最早提出公法与私法划分的学者是亚里士多德。( ) [15年、2017填空、2006 年·判断] 4.法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2005 年·填空题] 5.下列法律中,不属于我国基本法律的是()(2017年选择) A.《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6.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主要特征是()[2007 年·选择题·37 题] A.法律具有阶级性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法律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 7.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下列那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 [2006 年·选择题·1 题] A.法体现了一种意志B.法体现了统治阶级意志 C.法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D.所有的法律的都不可能反映统治阶级的某些利益和愿望8.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不适用我国的法律()[2005 年·单项选择题·1 题] A.一律B.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C.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D.不一定 9.法是随着的出现而产生的()[2005 年·选择题·1 题] A.私有制B.阶级C.民主D.国家 10.法律对它颁布实施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之为()[2004 年·选择题] A.法律溯及力B.时间效力C.法律效力D.从旧原则 11.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2016年简答、2003 年·简答题] 12.法律最本质的属性是()[2002 年·选择题] A.社会性B.规范性C.阶级性D.强制性 13.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法体现()[2002 年·选择题] A.统治阶级中个别人的意志B.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C .统治阶级中某一阶层的意志D.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 14.“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马克思这句话的含义是()[2002 年·选择题] A.法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B.法是经济基础决定的 C.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D.法不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15.法学是以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2016年选择) 16.按照法律适用的范围不同,法律可分为()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成文法和习惯法 考点2:法的作用 1.通过法律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诱导作用。这体现的是( )[2010 年·1 题·选择题] A.法的指引作用B.法的评价作用C.法的教育作用D.法的预测作用 2.某林区村民小张为盖房欲去山上伐几棵国有树木,张的父亲说,未经许可去砍伐国有林木,是违反《森林法》的,小张听从了父亲的劝导。这一事例说明法的哪些作用。()[2002 年·多选题] A.引导作用B.评价作用C.教育作用D.强制作用 3.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2014年判断) 4.王某因散布谣言被某县公安局罚款300元,这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2015年判断) 5.简述法的规范作用的概念和内容(2017年简答) 考点3:法律要素 1.《公司法》第六条规定:“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此法律条文缺少( ) [2011 年·1 题·选择题] A.假定B.法律后果C.条件D.行为模式 2.下列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表述正确()[2009年选择题] A.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包括条件和模式两要素 B.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包括模式和后果两要素 C.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包括条件、模式和后果三要素 D.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包括条件、模式和奖励三要素 3.下列选项中哪项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2007 年·选择题·16 题] A.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B.人民法院的判决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D.人民检察院的批准逮捕决定书 4.法典编纂[2006 年·名词解释·56 题] 5. 法的三要素由()、()和法的概念所构成。(2014年填空) 6.“内容本身没有规定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这类规则属于() A. 确定性规则 B. 委托性规则 C. 准用性规则 D. 任意性规则 7.法律规则逻辑结构的完整表现形式是()(2016年选择) A.如果┉┉则 B.如果┉┉否则 C.如果┉┉则┉┉否则 D.则┉┉否则 考点4:法律体系 1.下列不属于我国法律体系内容的是( ) [2011 年·2 题·选择题] A.1975 年《宪法》B.1989 年《行政诉讼法》C.2007 年《劳动合同法》D.2009 年《侵权责任法》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011 年·29 题·选择题] A.罗马法是现代大陆法系法律制度的起源B.英美法系是在英国普通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C.大陆法系国家包括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等D.目前两大法系正在逐步走向融合 3.在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2003 年·选择题] A.法律调整的效率B.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C.法律调整的后果D.法律规范的数量 4.法律体系[2009 年2007 年2014年,名词解释] 考点5:法律效力 1.未经公布的法律,不具有法律效力。(2013年判断“×”) 考点6:法律关系 1.依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作标准,可将法律事实大体上分为两类:,。 2.时效是一种法律事实。()[2004 年·判断题] 3.下列哪些选项不属于法律关系( ) [2006 年·多项选择题·31 题] A党组织对党员的惩戒关系;B爱情关系;C氏族血缘关系D政治关系E租赁关系 4.下列属于法律事实()[2004 年·选择题] A.出生B.法院判决甲承担违约责任C.甲购买国债债券D.甲收养一个孤儿E.台风引起的海啸 5.法律事实[2015、2011年、2002年、2005年名词解释] 6.什么是法律关系?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002 年·简答题]

法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2008年12月20日谢祥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在我国具有关键性的法律监督形式是() A ?民主党派的监督 C.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2 ?关于违法的正确表述是( ) A ?首先是指思想违法 C ?一般不需要行为人的故意 系 3 ?在法律解释中,从传统的角度, A ?严格解释 C ?历史解释 4 ?在法律适用中,当出现“合法” A ?实质推理 C. 归纳推理 B?人民群众的监督 D .法学家的监督 B. 必须是以违反法律为前提 D .可能是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 民法法系国家比较趋向于() B. 自由解释 D .逻辑解释 与“合理”的矛盾时需要进行( ) B. 演绎推理 D .形式推理 5. 在法律解释中,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来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的方法,被称为() A .历史解释B.体系解释 C. 文义解释 D .逻辑解释 6. 认为法律解释的目标应当是“探求历史上的立法者事实上的意思”的观点被称为() A .法律解释的主观说B.法律解释的客观说

C. 法律解释的主、客观兼容说 D .解释学循环理论 7. 被称为“构成法律的最基本细胞”的是() A .法律原则B.法律概念 C ?法律规范 D ?规范性法律文件 8.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所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指() A ?法律体系B.法律部门 C ?法律规范 D ?法律制度 9.法律的效力来自于它的国家强制力和它的() A ?执法机关B.司法机关 C ?合法程序 D ?合法权力 10.法律关系属于上层建筑和() A ?物质社会关系B.思想社会关系 C. 抽象的权利义务关系 D ?现实的权利义务关系 11.被称为“是实现法的作用与目的的条件,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 的是() A ?法律效果B.法律实效 C ?法的制定 D ?法的实施 12.狭义的执法的特点是() A ?法的执行不具有主动性和单方性 B. 法的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 ?法的执行不需要依照法定程序 D. 法的执行不具有国家强制性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公布的案例在我国() A ?具有普遍法律效力B?是正式的法律渊源 C ?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参考 D ?是中国的判例法

法理学真题

2014法理学真题 一、单选题 9. 法律格言说:"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关于该法律格言,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每个人在法律面前事实上是平等的 B. 在任何时代和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是一项基本法律原则 C. 法律可以解决现实中的一切不平等问题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并不禁止在立法上作出合理区别的规定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的是法的普遍性。近代以来,法的普遍性表现为普遍平等对待性,即要求平等地对待一切人。法的平等是一种规范上的平等,不是事实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是禁止不合理的差别对待,而不是禁止任何差别对待。 选项A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指对任何人都平等对待与平等保护,并不能直接导致事实上的平等。该项对格言进行了字面上的理解,是错误的。 选项B错误。并非在任何时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是一项基本法律原则。 选项C错误。法律不是万能的,存在其局限性,仅凭法律是无法解决现实中的一切不平等问题的。"一切"过于绝对。 选项D正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不意味着均等,平等原则并不禁止在立法上作出合理区别的规定,以形式上的不平等去促进实质上的平等。 10. 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陈法官依据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 B. 法院判决王某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 C. 林某参加法律培训后开始重视所经营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反映了法的保护自由价值的作用

D. 王某因散布谣言被罚款3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法的规范作用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实现的,它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指本人的行为。 法的评价功能(作用)是指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或违法及其程度,具有判断、衡量的作用,也就是说,法的评价作用涉及的是法的律他作用,即对他人的行为的评价,这是区别指引作用(涉本人的行为)和评价作用(涉他人的行为)的关键所在。 法的预测作用是指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事先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也就是说,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相互之间的行为,这里的人们应作广义的理解,即包括国家机关的行为。 法的强制作用是指法为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实现,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惩罚违法行为的作用,也就是说,法的强制作用只能针对违法犯罪人的行为,如果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那么法的强制作用就不能显现。 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律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的直接或间接的诱导影响,也就是说,法的教育作用针对的是一般人的行为。例如,通过对违法行为实施法律制裁不仅对违法者本人起到警示、警戒的作用,而且也对一般人产生了教育性影响。 据此可知,选项A体现了指引作用。选项B体现了强制作用。选项C体现了指引作用,反映了法的保护秩序价值的作用。 提示:指引自己,评价他人,教育大多数,强制一小撮。 11. 尹老汉因女儿很少前来看望,诉至法院要求判决女儿每周前来看望1次。法院认为,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而且,关爱老人也是中华传统美德。法院遂判决被告每月看望老人1次。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 被告看望老人次数因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由法官自由裁量 B.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中没有规定法律后果

法理学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1)

《法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划分标准是(A) A.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B.是否合法 C.法律是否予以调整 D.是否具有社会性 2.根据法律效力强弱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B) 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3.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为(B) A.法的拘束力 B.法的溯及力 C.法的继承性 D.法的统一性 4.《刑法》第109第2款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这一条规则属于(D) A.授权性规则 B.任意性规则 C.委任性规则 D.准用性规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一国的法在其主权实际管辖的那部分陆地有效 B.一国民事、经济等法的效力,一般也及于在本国领域外的本国公民 C.一国的法律只在国内有效 D.只有刑事法律才可能在本国领域外生效 6.现代各国一般均确认(B)为法有无溯及力的原则。 A.从新兼从轻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 C.从旧原则 D.从轻原则 7.根据相对应的主体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分为(C) A.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B.公权利和私权利 C.绝对权利和相对权利 D.人权和公民权 8.《刑事诉讼法》第11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对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而言,该条法律规定显示了法的(B) A.确定的指引作用 B.有选择的指引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9.王某夫妇雇用了一保姆临时在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酬劳500元。关于王某夫妇与保姆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A.孩子 B.孩子的安全、健康 C.保姆 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500元报酬

2014法理学

1、我国古代思想家韩非子说:“国无常弱,无常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奉法强者则国强。”韩非子所说的“法”,主要是指哪一类? 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经济法 2、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在对中世纪神学法律观的批判过程中形成的法学流派是 A、实证主义法学派 B、古典自然法学派 C、社会学法学派 D、经济分析法学派 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是在哪一年载入我国的宪法的? A、1993 B、1996 C、1999 D、2004 4、下面哪位法学家的《法理学的范围》的出版标志着法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而存在? A、哈特 B、罗尔斯 C、波斯纳 D、奥斯丁 5、关于法律的强制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的国家强制力是必要的 B、法律的国家强制力是潜在的 D、法律的国家强制力是法律效力的唯 C、法律的国家强制力是合法的 一保障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日本《万有百科大辞典》关于法学的分类中,其中的公法包括 A、行政法 B、宪法 C、刑法 D、国际法 2、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思想主要有哪些? A、民主立国论 B、民主法制关系论

C、依法治国理论 D、法律权威论 3、法律与利益有密切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正确说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A、由于利益的多样性,因而法律价值之间会发生一定的冲突 B、法律确认利益主体,规定利益范围 C、德国学者赫克认为,法是权力行使和利益保护的工具 D、法将社会利益转化为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进行规定、运用,利益是法律的基础 4、下列选项中,可以成立的表述是哪些? A、法律条文是表示法律规则的形式 B、正当防卫不属于法律责任减轻与免除的条件 C、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第一次将法律划分为公法与私法 D、法不溯及既往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公民权利 5、“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做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更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下列哪些选项正确理解了这一段话? A、法律受到客观规律的支配 B、法律完全是客观规律的翻版 C、法律既可以反映客观规律,也可以不反映客观规律 D、法律是否能反映客观规律,完全受立法者自身素质所决定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法是经过国家机关把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客观化为法律规定 正确错误 2、除了物质生活条件外,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历史传统、民族、科技等因素也对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法律制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正确错误 3、法是以技术为媒介的。 正确错误

2014年7月中央电大法学专科《法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年7月中央电大法学专科《法理学》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关于法的起源的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C.法律与国家是相伴随而产生的 2.社会法是新兴的法律部门群。下列诸项中,不属于社会法特点的是( )。 D.注重运用意思自治和过错责任原则 3.我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这一规范属于( )。C.义务性规范 4.关于判例法的如下表述,正确的是( )。B.判例法奉行“遵循先例”原则 5.李某在大街上寻衅滋事,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公安机关予以拘留15日的处分。李某所受到的制裁属于( )。 B.行政制裁 6.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中规定:“组织他人卖淫或者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某地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涉嫌组织同性恋卖淫案时,将法律规定的“他人”理解为既指女性,也包括男性。这一解释属于( )。C.字面解释 7.关于科技发展与法律之间关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法律既能促进科技进步,也能抑制科技所导致的负面影响 8.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下,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是( )。 B.本行政区内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9.有关法的实施的如下陈述,错误的是( )。A.法的实施只能依靠有力的国家强制 10.关于“三个至上”中“宪法法律至上”的如下理解,正确的是( )。 C.肯定“宪法法律至上”是执政党在治国理念上的重大突破 二、多项选择题 11.关于法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如下表述,正确的是()。 B.二者都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产物 D.二者都具有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 12.关于大陆法系的如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是大陆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B.在大陆法系国家,制定法占有重要地位 C.大陆法系国家偏重纠问式诉讼制度 13.司法审判中,当处于同一位阶的规范性法律文 件在某问题上有不同规定时,法官可以依据的一般原则是( )。 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C.新法优于旧法 14.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中规定:“被 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关于该法条的如下陈述,正确的是()。 B.该规定包含了强行性规范 C.该规定体现了同工同酬的法律平等原则 D.劳动合同法主要属于社会法部门 15.有关法律关系的如下陈述,正确的是( )。 A.法律关系是一种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B.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 D.法律关系基于法律事实而产生、变更或消灭 16.二十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法制所发生的明 显变化包括( )。 A.出现了“私法公法化”和“公法私法化”以及 融合公私法的“混合法” B.“财产权神圣”、“契约自由”等原则受到更多限制 C.单行法、特别法的数量大量增加 17.有关法律推理的如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的基本技术 B.法律推理可以划分为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 18.我国某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条例》。关于该法规的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A.该条例属于我国法的正式渊源 B.该条例主要属于行政法部门 C.该条例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规章 19.关于法治与法制关系的如下理解,正确的是()。 A.法制与法治所关注的重心不同 D.法治与法制在价值指向上有所不同 20.中国古代儒家在国家治理方面所认同的主张是 ()。 A.“惟仁者宜在高位” B.“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三、填空题 21.法的确认、分配、衡量、保护和认识性价值,被统称为法的____。 22.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包括惩罚和____。 23.按照是否适用法律制裁,法律关系可以分为调 整性法律关系和____。 24.在法律调整的四个阶段中,被称为机动性阶段 的是____阶段。 1

自考法理学试题答案

自考法理学试题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6年10月法理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律全球化对一国法制的影响体现在多方面,其中不包括()。A.推动法律观念的转换 B.影响法律人的职业化进程 C.促进法治理念的转变 D.实现各国法律制度一体化 【答案】D 【解析】根据各国的国情不同,所以不可能实现各国法律制度的一体化。 2.关于“可持续发展法”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可持续发展法就是环境法 B.可持续发展法即是经济法的子部门 C.可持续发展法不是法律,仅是理念 D.可持续发展法是个综合性法学概念 【答案】D 【解析】可持续发展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部门,所以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法学概念。 3.从法系上来看,目前中国香港的法属于()。

A.大陆法系 B.英美法系 C.中华法系 D.亚太法系 【答案】B 【解析】英美法系的范围,除英国(不包括苏格兰)、美国外,主要是曾是英国殖民地、附属国的国家和地区,如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缅甸、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等。中国香港地区也属于英美法系。 4.下列现象中,科技对法律发生影响的是()。 A.公共汽车上的摄像头有利于公安机关破案 B.很多国家立法,禁止用克隆技术造人 C.某科学家将自己的发明卖给某工厂而获利100万 D.王某因酒瓶爆炸而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生产厂家赔偿损失 【答案】D 【解析】ABC都不是科技对法律的影响。 5.原始社会规范的形式不包括()。 A.习惯 B.宗教规范 C.道德规范 D.法律规范

电大法理学2014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作业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作业一 (绪论和第一编发的一般原理) 一.填空题 1、法学是一切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个别性调整是按照针对具体人、具体事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的一次性调整。 3、规范性调整是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范进行的重复性调整。 4、社会调整的发展大都经历从自发到自觉,从个别到一般,从混一到分化的过程。 5、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6、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 7、法的最基本的两种职能是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法的社会公共职能价值。 8、对违法、犯法行为的惩罚体现了法的工具性价值中的保护价值。 9、法的历史类型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对法的阶级意志对法进行的分类。 10、法系是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对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二、单项选择 1、法律调整是一种(B )。 A、个别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习惯…………………………………………………………………… D、具体性调整 2、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B )。 A、商品的交换………………………………………………………… B、国家的形成 C、阶级的出现………………………………………………………… 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3、法的实施有(D )作保证。 A、习惯力量对比……………………………………………………… B、法律传统 C、社会舆论…………………………………………………………… D、国家强制力 4、法反映的是(C )的意志。 A、团体………………………………………………………………… B、人民 C、统治阶级…………………………………………………………… D、社会全体 5 、法的第三层本质是(D ) A、法所体现的同志阶级意志是统一和整体的 B、法是被奉为法律的同志阶级的意志 C、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法的内容就是确定权利和义务 6、法的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B )意志。 A、社会…………………… B、共同…………………… C、集体……………………… D、个别 7、国家意志和法的关系是(B )。 A、二者是一致的………………………………………… B、有强制力保障的国家意志才是法 C、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意志才是法……………… D、法是国家意志的政治化 8、大陆法系是以(A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法国民法典……………… B、英国法…………… C、罗马法……………………D英国法 9 、英美法系是以(D )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教会法…………………… B、罗马法…………… C、日耳曼法………………… D、英国法 10、在侵略行为法方面,自由资本主义的过错责任原则被当代资本主义的(A )代替。

自考法理学(加考)(2014.4)真题及答案

自考法理学(加考)(2014.4)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 1.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的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 A.历史法学派观点 B.马克思主义法学派观点 C.自然法学派观点 D.分析法学派观点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法的现象和法的本质的含义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的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属于马克思主义法学派观点。 统计 刷题次数:1092 错误率:35% 2.从他开始就把法理学作为法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看待,他的名字是同作为学科的法理学的创立相联的,这个“他”是指? A.哈特 B.奥斯丁 C.康德 D.黑格尔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奥斯丁的两个突出贡献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奥斯丁把法理学作为法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看待,他的名字是同作为学科的法理学的创立相联的。

统计 刷题次数:902 错误率:19% 3.认为法学研究对象应为法与社会的关系,不仅要研究纸面上的法,更要研究生活中的“活法”。这一观点属于? A.分析法学派 B.价值法学观 C.社会法学派 D.历史法学派 正确答案 C 知识点名称 西方学派对法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社会法学派认为法学研究对象应为法与社会的关系,不仅要研究纸面上的法,更要研究生活中的“活法”。 统计 刷题次数:1288 错误率:22% 4.法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一种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的社会规范,这使法具备了? A.社会公共意志 B.人们的自由意志 C.国家意志 D.人的自然理性 正确答案 C 知识点名称 法是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存在的社会规范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法理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以下是整理的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 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 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 【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 D.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 【答案】ABCD 【解析】法律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民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知识的总称,主要包括:人们对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的看法,对现行法的理解、解释、态度的情绪,对自己和他人权利、义务的认识,对人民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的知识修养等,故ABCD选项均应入选。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答案】ABC 【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 条第2款规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国声明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生甲的论点是:①法 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 和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 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 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 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 【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此法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5[单选题]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 发给结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 A.法律事件 B.法律事实

2014电大法理学在线作业1答案分析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选题 1.法律要素是指 ? A 法律条文、法律规范和法律概念 ? B 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 ? C 法律概念、法律条文和法律文本 ? D 法律政策、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2.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所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指 ? A 法律体系 ? B 法律部门 ? C 法律规范 ? D 法律制度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3.以下关于法系的判断,哪些是不正确的? ? A 大陆法系重视规则 ? B 英美法系重视程序 ? C 伊斯兰法系重视道德 ? D 中华法系重视强制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4.《民族区域自治法》所归属的法律部门是 ? A 宪法 ? B 法律 ? C 地方性法规 ? D 行政法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5.“程序法”一词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

? A 边沁 ? B 乌尔比安 ? C 凯尔森 ? D 艾利希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6.下列关于公法与私法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 A 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提出来的 ? B 按照乌尔比安的解释,公法是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的法律 ? C 通常认为,宪法、刑法、行政法属于公法,诉讼法、民商法属于私法 ? D “我们不承认任何…私法?,在我们看来,经济领域中的一切都属于公法范围,而不属于私法范围。”这段话是列宁讲的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7.依据法律规范的内容,可将其划分为 ? A 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权义复合性规范 ? B 任意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 C 确定规范和不确定规范 ? D 法律规范、习俗规范、道德规范 正确答案:A 多选题 8.法理学与政治学的关系表现为() ? A 历史上,法理学与政治学的研究内容是相互独立的 ? B 政治学思考的问题有可能是法理学思考的问题,但法理学思考的问题却与政治学无关 ? C 法理学与政治学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 D 理学与政治学具有内在统一性 正确答案:CD 多选题 9.《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对这条规定,下列哪些理解不正确?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5677法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567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它”是当人们的法律观念、认识和思想经过发展达到系统化的程度后才出现的,是人们法律观念、认识和思想的高级形态,这个“它”是指()。 A.法哲学 B.法学 C.法学体系 D.法律体系 2.下列关于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实质法治对法的体系的社会和政治属性少有何津 B.形式法治主张法治必须是符合人权的 C.形式法治主张法治必须和政治伦理相符合 D.形式法治更强调法治的工具性方面的内容 3.法律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是由()。 A.法律文化决定的 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C.法律制度决定的 D.政治条件决定的 4.下列国家检察机关监督范围的监督是()。 A.对关的监督 B.对审判机关活动的监督 C.对侦查机关及其活动的监督 D.对其他行政活动的监督 5.西方最早提出法治优于一人之治主张的是()。 A.洛克 B.西塞罗 C.卢梭 D.亚里士多德 6.中国古代法家的法治强调()。 A.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B.法律至上 C.依法治国 D.运用刑罚统治天下 7.关于法的渊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法的渊源一词源自欧陆 B.法的渊源又称法源 C.法的渊源的基本含义是指法的来源 D.法的渊源就是法的形式 8.在法的形式体系中,低于宪法、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的法的形式是()。 A.部门规章 B.自治条例 C.地方政府规章 D.行政法规 9.不成文法主要包括习惯法,同时也包括()。 A.国际法 B.基本法 C.一般法 D.判例法 10.有权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务院各部委 11.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 A.行政规章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基本法律 12.建立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基础上,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立法体制是()。 A.单一的立法体制 B.制衡的立法体制 C.复合的立法体制 D.三元的立法体制 13.法开始生效有多种情形,下列不属于开始生效情形的是()。 A.法律自公布之日起开始生效 B.法律不公布也可以生效 C.法明文规定该法开始生效的时间 D.法律公布后达到一定期限才开始生效 14.甲向乙借款10万元,与乙签订借款合同,同时以丙的汽车作为抵押。由此,乙拥有的向丙主张的抵押权属于()。A.原权利 B.从权利 C.专属权 D.公权利 15.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引起该死者的财产继承关系发生的原因是()。 A.法律行为 B.绝对事件 C.相对事件 D.法律事实 16.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属性,能够引起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是()。 A.法律行为 B.合法行为 C.违法行为 D.中性行为 17.法律推理主要被运用于()。 A.立法环节 B.执法环节 C.法律适用环节 D.法律监督环节 18.狭义的法律职业一般不包括()。 A.法官 B.检察官 C.律师 D.公证员

00Ywba《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试题及答案2010-01-1721:14:03阅读2588评论1字号:大中小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 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 A.萨利克法典B.唐律C.教会法大全D.法国民法典 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 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的调整对象B.法律调整的方法 C.法律的制定主体D.法律的效力 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B.日耳曼法C.印度法D.中国法 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 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 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单行条例D.行政规章 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 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A.任意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不选都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 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 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创制C.法学研究D.法律现实 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A.契约B.判决书 C.裁定书D.决定书 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