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诊断与治疗规范

合集下载

脓毒症的标准诊疗流程

脓毒症的标准诊疗流程

脓毒症的标准诊疗流程
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诊疗流程需要经过临床医
生的综合评估和治疗。

一般来说,脓毒症的诊疗流程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 早期诊断,脓毒症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临床医生会通过患
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来判断是否存在脓毒症的
可能性。

2. 感染灶的控制,一旦确定患者存在脓毒症,医生会首先寻找
感染灶并进行控制。

这可能包括手术干预、引流术或者抗生素治疗
等方法。

3. 液体复苏,脓毒症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循环衰竭,因此液体
复苏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静脉输液,以维持血压和组织灌注。

4.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治疗脓毒症的关键,但选择合适的抗
生素对病情的控制非常重要。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原体培养结果和
药敏试验来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

5. 对症支持治疗,脓毒症患者常常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
对症支持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呼吸支持、肾脏支持、营养支
持等。

6. 监测和评估,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及时评估和调整治
疗方案。

总的来说,脓毒症的诊疗流程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需要临
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和调整,以
期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脓毒症诊断和治疗标准步法2024

脓毒症诊断和治疗标准步法2024

脓毒症诊断和治疗标准步法2024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的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尽管由于对脓毒症病理生理机制的不断了解和集束化治疗的改进,脓毒症相关死亡率逐年稳步下降,但脓毒症相关住院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脓毒症幸存运动(SSC)指南不断更新,其内容极其复杂和全面,无法在临床实践中精确实施。

因此,对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采用标准化的分步方法尤为重要。

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我们的日常临床经验和最新研究,提出了一种标准化的逐步诊断和治疗脓毒症的方法,该方法接近临床实践,易于实施。

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有效地诊断和治疗脓毒症患者,并避免出现不良临床结果。

介绍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的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尽管由于对脓毒症病理生理机制的不断了解和捆绑治疗的改进,脓毒症相关死亡率逐年稳步下降,但与脓毒症相关的住院治疗却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2015年中国脓毒症相关死亡人数预计将超过100万人,脓毒症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

已经提出了许多指南来解决这个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拯救败血症运动(SSC)指南。

然而,这些指南的内容极其复杂和全面,阻碍了其广泛的临床应用。

因此,我们试图利用我们的日常临床经验和最新研究,为脓毒症患者提出标准化的分步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帮助临床医生更有效地诊断和治疗脓毒症患者,避免不良临床结果的出现一脓毒症患者诊治十步骤01脓毒症的诊断脓毒症被定义为由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其中器官功能障碍可被确定为总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2分的急性变化。

虽然SOFA评分作为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已被纳入指南,可反映已发生的器官损害,但不利于脓毒症的预防、早期诊断和干预。

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AI)将在脓毒症的诊断和预防中发挥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机器学习模型已被证明对于提前实时预测脓毒症发作是准确的。

临床证实,由于ICU患者病情更严重、器官功能障碍,ICU住院患者脓毒症发生率高于其他病房。

脓毒症诊断与治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脓毒症诊断与治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晶体液和胶体液
在补液过程中,应合理使用晶体液和胶体液。晶体液包括生理盐水、平衡盐液等,胶体液 包括白蛋白、血浆等。
监测指标
在补液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血压、心率等指标,以指导液体治疗。
血管活性药物
01
使用时机
血管活性药物应在脓毒症患者出现严重低血压、休克或器官功能障碍
时使用。
02
选择合适的药物
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状态、遗传特征等。
病原因素
包括病原微生物的类型、毒力、数量和感染途径等。
治疗因素
包括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及时性、抗生素的使用、机械通气和血液净化等。
预后评估
病情评估
实验室检查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评估病情的严重程 度和进展趋势。
通过血液、尿液和其他体液检查,了解患者 的生理和生化指标。
鉴别诊断
1 2
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鉴别
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需通过临床表现和 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与非感染性发热的鉴别
如风湿热、肿瘤等,需通过病史和相关检查进 行鉴别。
3
与脓毒症休克鉴别
如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需根据患 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04
脓毒症的治疗原则
抗生素治疗
早期使用抗生素
特点
脓毒症患者通常存在高代谢状态、免疫功能紊乱、微血管病 变和凝血功能障碍等。
脓毒症的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分类
社区获得性脓毒症:由社区感 染引起,包括肺炎、泌尿系统 感染等。
医院获得性脓毒症:由医院内 感染引起,如手术部位感染、 导管相关感染等。
特殊类型脓毒症:如坏死性筋 膜炎、骨与关节感染等。
脓毒症的诊断标准
复发

脓毒症诊断与治疗规范-团体标准2023PPT课件

脓毒症诊断与治疗规范-团体标准2023PPT课件
强调多学科协作和患者教育
团体标准强调多学科协作在脓毒症诊疗中的重要性,鼓励医生、护士、药师、营养师等多学科团队共同 参与患者的诊疗过程。同时,也强调了患者教育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脓毒症的知识和治疗方 案。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脓毒症诊疗将更加规范化
随着脓毒症诊断与治疗规范团体标准的推广和实施,未来 脓毒症的诊疗将更加规范化,医生将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 疗脓毒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01
02
03
04
早期识别和治疗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脓毒 症早期识别和治疗能力。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结果, 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
强化感染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等 感染控制措施,减少医源性感
染风险。
加强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提 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有助于脓毒症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血气分析
了解患者氧合和酸碱平衡情况。
病原学检查
如血培养、尿培养等,明确感染病原菌。
影像学检查在脓毒症中应用
01
02
03
X线检查
肺部X线可发现肺部感染 征象。
CT检查
对于深部组织和器官的感 染,CT检查具有更高的敏 感性和特异性。
MRI检查
对于某些特殊部位的感染 ,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MRI检查具有优势。
患者满意度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 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及 时发现并改进治疗过程中的问
题。
持续改进项目实施方案
成立改进小组
组建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改进小组, 负责持续改进项目的规划和实施。

脓毒症的诊断与治疗(专家讲课)

脓毒症的诊断与治疗(专家讲课)

5
脓毒症与其它严重病症的比较
脓毒症的发生率
300
250,000 200,000
221000 219000
脓毒症的病死率
Cases/100,000
250 200 150 100
73 220
300
Deaths/Year
150,000 100,000 50,000
13426 41200
50 0
38
18
0
29
(三)Knaus的MOF标准
心血管系统衰竭(一项或几项): (1)HR≤54次/min; (2)MAP≤6.53kPa(49mmHg); (3)发生心动过速和/或心室纤颤; (4)血pH≤7.24PaCO2≥6.54kPa(49.49mmHg)。 呼吸系统衰竭: (1)R≤5次/min,或≥49次/min; (2)PaCO2≥6.67kPa(50mmHg); (3)A-aDO2≥46.7kPa(350mmHg); (4)连续4天依赖呼吸机。
Knaus标准
27
(一)Fry的MOF诊断标准
肺衰竭:需应用呼吸机持续5天以上
肝衰竭:血清胆红素>34.2μmol/L (20mg/dl), GOT、LDH增高至正常1倍以上 胃肠衰竭:内窥镜或手术发现消化道出血或 24小时内需输血600ml以上 肾衰竭:血清肌酐持续>166.7μmol/L(20mg/dl)
AIDS* Colon Breast Cancer§ § Cancer
CHF†
Severe Sepsis‡
AIDS*
Breast AMI† Cancer§
Severe Sepsis‡
6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2001.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01.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00. ‡Angus DC et al. Crit Care Med. 2001.

脓毒症定义及诊断标准

脓毒症定义及诊断标准

脓毒症定义及诊断标准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常由细菌、真菌或病毒引起,导致全身炎症反应。

脓毒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在临床实践中,及早诊断和治疗脓毒症对于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

脓毒症的定义是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感染之间的关系。

SIRS的诊断标准包括体温异常、心率异常、呼吸异常和白细胞计数异常。

而感染的诊断需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培养、病原微生物培养等。

当患者同时符合SIRS的诊断标准和感染的诊断标准时,即可诊断为脓毒症。

在临床实践中,脓毒症的诊断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临床表现,同时实验室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异常、C反应蛋白升高、降钙素原升高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都可能是脓毒症的表现,但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脓毒症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临床表现的疾病,如急性胰腺炎、肺栓塞、心肌梗死等。

因此,在进行脓毒症诊断时,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可能的诊断。

脓毒症的诊断标准的制定有助于规范临床实践,提高脓毒症的诊断准确性。

同时,及早诊断和治疗脓毒症对于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

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对脓毒症的认识,提高对脓毒症的警惕性,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之,脓毒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可能的诊断。

脓毒症的诊断标准的制定有助于规范临床实践,提高脓毒症的诊断准确性。

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对脓毒症的认识,提高对脓毒症的警惕性,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024脓毒症指南解读

2024脓毒症指南解读

2024脓毒症指南解读2024脓毒症指南解读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它是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等微生物进入血液并在其中繁殖所引起的。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伤口、尿路、肺部或其他途径进入人体。

如果不及时治疗,脓毒症可能会导致休克和死亡。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治疗脓毒症,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发布了脓毒症指南。

这些指南旨在提供医生和医护人员关于如何诊断和治疗脓毒症的最新建议。

在2024年,一个新的脓毒症指南发布了。

这个指南包含了一些新的建议和治疗方法,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解读:1、早期诊断和治疗新指南强调了早期诊断和治疗脓毒症的重要性。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症状,医生应该立即进行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

此外,新指南还建议在患者进入医院或紧急护理设施时立即进行脓毒症的筛查。

2、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治疗脓毒症的主要药物。

新指南建议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当地流行病原体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此外,新指南还强调了抗生素的早期使用和足量使用,以避免细菌的耐药性。

3、免疫调节治疗新指南还提到了免疫调节治疗的重要性。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帮助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使其更好地对抗感染。

一些药物,如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抑制剂等,可以用于这种治疗。

4、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由感染引起的脓毒症,手术可能是必要的治疗方法。

新指南建议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当地医疗条件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

总之,新的脓毒症指南提供了关于如何诊断和治疗脓毒症的最新建议和治疗方法。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脓毒症的治愈率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医生和医护人员应该注意避免感染和耐药性的问题,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脓毒症诊断及治疗指南课件

脓毒症诊断及治疗指南课件
预防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均衡、适量运动等
避免接触感染源,如避免接触病人、动物等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性疾病
03
04
02
01
谢谢
06
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抗炎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减轻炎症反应
免疫调节治疗: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如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等
营养支持治疗: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手术治疗:对于脓毒症引起的脓肿、坏死组织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辅助治疗:如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01
02
03
04
05
脓毒症治疗
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01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02
维持生命体征,如补液、输血等
03
预防并发症,如抗凝、抗血栓等
04
加强护理,如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
05
心理支持,如心理疏导、情绪调节等
脓毒症诊断及治疗指南课件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脓毒症概述
脓毒症诊断
脓毒症治疗
脓毒症预防
脓毒症概述
脓毒症定义
2
1
脓毒症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脓毒症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脓毒症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如肺、肾、肝、心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脓毒症诊断与治疗规范(2023)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脓毒症的定义、诊断与治疗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对脓毒症的诊断与治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41一2019 职业中暑的诊断GBZ 77一201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WS/T 640一2018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转运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脓毒症(sepsis):因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2)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脓毒症经充分的液体复苏,仍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平均动脉压>65 mmHg,且血乳酸浓度>2 mmol/L。

注:脓毒性休克是脓毒症引起的严重的循环和细胞代谢紊乱综合征,又称感染性休克、脓毒症休克,分类属于分布性休克。

4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KI:急性肾损伤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ECMO:体外膜肺氧合G试验:(1, 3)-β-D葡聚糖试验GM试验: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试验IBW:理想体重(ideal body weight)mNGS:宏基因组测序技术qSOFA: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SOFA:序贯器官衰竭评分PCR: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VA-ECMO: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TE:静脉血栓栓塞症5 、诊断5.1 临床诊断5.1.1 脓毒症诊断标准应同时满足以下2条:a)确诊感染或疑似感染;b)SOFA评分(见附录A)较基线增加>2分。

5.1.2 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应同时满足以下3条:a)脓毒症诊断成立;b)充分液体复苏后仍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平均动脉压>65 mmHg;c)血乳酸浓度>2 mmol/L。

5.1.3 对于发热伴器官功能障碍或不明原因的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应考虑脓毒症可能性。

qSOFA(见附录B)>2分可用于疑似脓毒症患者的快速床旁筛查。

5.2 病因诊断5.2.1 明确感染部位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及宿主因素明确感染部位。

5.2.1.1 症状及体征根据感染部位的典型临床表现初步判断。

注:如咳嗽、咳脓痰,听诊湿啰音等提示呼吸系统感染;腹痛,腹胀,触诊腹肌紧张提示急性腹膜炎;尿频、尿急、尿痛,肾区叩击痛提示泌尿系统感染等。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超过48 h的患者,怀疑新发感染时,应排除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5.2.1.2 影像学检查使用X线、CT、MRI、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协助明确感染部位。

脓毒症常见影像学特征。

5.2.1.3 微生物学检查某些致病微生物可提示特定部位感染可能。

注:如念珠菌血症患者需进行眼科检查,明确是否存在眼内炎可能。

5.2.2 明确致病微生物类型脓毒症的致病微生物主要为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常见微生物与检测方法见表 2。

一旦怀疑或确诊,应尽快取得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测,按照WS/T 640一2018的规定执行。

5.3 鉴别诊断5.3.1 概述脓毒症需与非感染因素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相鉴别,脓毒性休克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鉴别。

5.3.2 非感染因素导致器官功能障碍5.3.2.1 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可导致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心功能抑制,严重缺氧等,进而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

弥漫性出血、低体温(尤其是体温≤34℃)和酸中毒可导致危及生命的凝血病。

软组织损伤导致急性炎症,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过程。

5.3.2.2 噬血细胞综合征严重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可诱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符合下列指标中5条及以上可诊断:a)体温38.5℃以上>7 d;b)脾大;c)血细胞减少(累及外周血两系或三系):血红蛋白<90 g/L,血小板100×109/L,中性粒细胞<1.0×109/L且非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所致;d)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甘油三酯增高:甘油三酯>3 mmol/L或高于同年龄的3个标准差,纤维蛋白原<1.5 g/L或低于同年龄的3个标准差;e)血清铁蛋白升高:铁蛋白≥500 μg/L;f)血浆可溶性CD25升高;g)NK细胞活性下降或缺乏;h)骨髓、脾脏、肝脏或淋巴结中发现噬血现象。

5.3.2.3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育龄期女性,发热伴面颊部蝶形红斑,实验室检查显示抗核抗体阳性(如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可诊断。

5.3.2.4 热射病诊断标准按照GBZ 41—2019的规定执行。

在高温、高湿或强烈的太阳照射环境中作业或运动数小时(劳力性),或老年、体弱、有慢性疾病患者在高温和通风不良环境中维持数日(非劳力性),机体热应激机制失代偿,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40℃及以上,谵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5.3.2.5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机体吸收一定量药物或毒物等化学物质导致躯体损害,起病急骤,症状严重,病情变化迅速,易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明确的病史或血液/尿液检测到达中毒剂量的毒物可确诊。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按照GBZ 77—2019的规定执行。

5.3.3 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符合以下a)~ d)中2条,和e)~ g)中任一条,可诊断休克:a)具有休克的诱因;b)意识障碍;c)脉搏>100次/min或不能触及;d)四肢湿冷、胸骨部位皮肤指压阳性(再充盈时间>2 s);皮肤花斑、黏膜苍白或发绀;尿量<0.5 ml/(kg·h)或无尿;e)收缩压<90 mmHg;f)脉压<30 mmHg;g)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基础水平下降30%以上。

注:休克是全身有效循环血量明显下降,引起组织器官灌注量急剧减少,导致组织细胞缺氧以及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过程。

6 、治疗6.1 治疗原则可分为病因治疗及支持治疗。

病因治疗包括早期控制感染源和使用有效抗微生物药物。

支持治疗包括早期液体复苏及器官支持治疗等。

6.2 感染源控制原则是快速明确感染部位和尽早清除感染灶或充分引流。

a)皮肤软组织坏死感染应行清创术;b)化脓性阑尾炎、化脓性胆囊炎应手术切除;c)脓肿或感染性积液应充分引流等。

6.3 抗感染治疗6.3.1 确诊脓毒症后,应根据当地微生物流行病学特点及感染部位,尽早启动经验性治疗,使用覆盖可能病原菌的抗菌药物。

使用抗菌药物前,留取相应部位的病原学标本。

获取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后应转为目标治疗。

6.3.2 对可能为脓毒性休克的患者,建议尽早使用抗菌药物。

6.3.3 对可能为脓毒症而无休克的患者,应快速评估患者的病史和临床检查,确诊后尽早使用抗菌药物。

6.3.4 对脓毒症可能性较低的患者,应反复评估病史和临床检查,确诊后使用抗菌药物。

6.3.5 抗菌药物疗程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制定,对感染源已控制的脓毒症患者,应短疗程使用抗菌药物,一般7~10 d。

对于免疫缺陷、感染源难以控制、真菌感染、临床症状改善缓慢的患者,抗菌药物疗程可大于10 d。

6.4 液体复苏6.4.1 对于脓毒症所致的低灌注或脓毒性休克患者,应立即开始液体复苏。

建议动态评估脓毒症患者的前负荷状态(中心静脉压、每搏量变异率、脉压变异率、下腔静脉宽度及变异率、被动抬腿试验、容量负荷试验等),指导液体复苏。

建议根据脓毒症患者的乳酸水平或乳酸清除率、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来指导液体复苏。

6.4.2 建议使用晶体液作为复苏的首选液体,建议对接受大量晶体液复苏的患者联合使用白蛋白,不推荐使用人工胶体液(如明胶、羟乙基淀粉)进行液体复苏。

6.5 血管活性药物6.5.1 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首选去甲肾上腺素作为一线升压药物,对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剂量达到0.25~0.5 μg/(kg·min)后平均动脉压仍不达标者,建议联合使用血管加压素。

对于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后平均动脉压仍不达标的脓毒症患者,可加用肾上腺素。

6.5.2 脓毒性休克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容量状态和动脉血压足够的情况下,组织灌注仍持续不足,可加用多巴酚丁胺或单独使用肾上腺素。

6.6 对症支持治疗6.6.1 器官功能支持根据器官功能障碍严重程度进行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肝脏替代治疗、ECMO等器官支持治疗。

6.6.1.1 机械通气6.6.1.1.1 对脓毒症所致的ARDS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建议使用小潮气量6~8 ml/kg(IBW)保护性通气策略,平台压不超过30 cmH2O,以减少肺损伤。

6.6.1.1.2 对脓毒症所致的ARDS患者,建议使用肺复张策略,尤其是可复张性高的患者。

6.6.1.1.3 对脓毒症所致的中重度ARDS患者,推荐实施俯卧位通气每天12 h以上。

6.6.1.1.4 对脓毒症所致的重度ARDS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建议早期镇痛、深镇静,必要时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

6.6.1.2 血液净化对脓毒性休克存在AKI、高炎症状态、难治性酸中毒、难治性液体负荷过重或高血钾的患者,可使用血液净化治疗。

6.6.1.3 ECMO6.6.1.3.1 对脓毒症休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1 μg/(kg·min)或相当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病情仍然持续恶化,出现心脏泵功能衰竭,血乳酸持续进行性升高的患者,有条件可使用VA-ECMO。

6.6.1.3.2 脓毒症所致的重度ARDS患者,在最优化的机械通气条件下,肺保护性通气及俯卧位通气效果不佳,且符合以下任一条,有条件可使用VV-ECMO。

a)氧合指数<50 mmHg超过3 h或氧合指数<80 mmHg超过6 h;b)呼吸频率>35次/min时,平台压>30 cmH2O,动脉血pH<7.25或PaCO2>60 mmHg超过6 h。

6.6.2 血糖控制脓毒症患者血糖>10 mmol/L时,建议启动胰岛素治疗。

启动胰岛素治疗后目标血糖控制在8~10 mmol/L,避免出现低血糖。

6.6.3 糖皮质激素对于脓毒性休克需要持续使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可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

注:可使用氢化可的松静脉持续泵入200 mg/d或每6 h静脉输注50 mg。

6.6.4 抗凝脓毒症患者如无明显禁忌证,建议使用药物预防VTE,低分子肝素为首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