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的方法(作文指导)

合集下载

小升初写景作文指导:定点观察描写

小升初写景作文指导:定点观察描写

小升初写景作文指导:定点观察描写

一、定点观察描写法
1、定点观察描写法是一种把视角定位到一个固定的角度,从这个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它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景象的美丽或者震撼。

3、定点观察描写法的特点是:细节、贴切、真实、生动。

4、定点观察描写法的步骤:
(1)定位视角:从某一特定的角度观察景物,如站在山顶,俯视山谷;
(2)描述景物:从视角出发,把景物描述清楚,如山谷中绿草如茵,小溪缓缓流淌;
(3)抒发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如看到这景色,心中涌起一股激动的情绪。

二、示例
从山顶俯瞰,绿草如茵,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溪水清澈透明,映衬着河谷中的绿色植物,犹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卷。

那里的
景色令人流连忘返,让人心旷神怡。

在这里,无论是山川湖泊,还是草木花草,都显得格外清新脱俗,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这里,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心中涌起一股激动的情绪,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学作文写景方法指导

小学作文写景方法指导

小学作文写景方法指导一、技巧介绍:在小学生的写景文章中常常看不到“景”,文中写的尽是去游玩的路上发生的事,或是吃了什么、玩了什么游戏、说了什么话语。

即使有的写了风景,也难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看到的优美的风景。

因为通篇仅是景物的叙述。

例如: 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日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

分析:很明显,前者是景物叙述,后者才是景物描写。

其实,有了具体的描写才算是写景文。

才能使读者通过你的习作,想象画面,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写好写景文首先要做到:敞开心灵感受美的细微不同1、敞开心灵感受美。

有人说:“小学生们常常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老师也发现在每次学校组织的春、秋游活动中,多数学生对玩不玩游乐场、几点到草坪上野餐,比能否看到美丽的景色要有兴趣得多。

而阅读课外书籍多的孩子对美景、花草的盛衰则更为敏感。

那是因为书籍能将学生对美景的欣赏能力提升起来,相对分散他们对游戏、对吃的注意。

因此,借助书籍将心灵敞开就能让你长出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2、感受美景的细微不同。

来自于阅读、生活、写自己真实感受的作文,与背诵摘抄好句子而“凑”出来的作文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前者能感知并描写出景物的不同之处。

例如:同样是写海,A、B句作者对景色的观察与表达能力就有差异。

A、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沙滩上有海浪送来的各式贝壳,有半圆形的、椭圆形的……B、中午一层层波浪像巨人在奔跑,他追逐着海浪那白色的沫儿向我冲来。

他越来越大、越来越响、最后一下撞在岩石上,浪花四溅、卷走了我的拖鞋、淋湿了我的裤脚。

傍晚,当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之上的霞光又红又亮。

它闪动着、滚动着、冲上沙滩,追逐着岸上的人们,又退尽。

分析:A句作者眼中的海就是一块蓝色,再无海浪、白沫、滚动之分了。

景物描写作文指导

景物描写作文指导

景物描写作文指导方法指导•(1)穿插景物描写,目的一定要明确。

景物描写,一定要为文章主线、为中心思想服务。

只有这样,写景物才有用途,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脱离中心主题,为写景而写景,不但不能为全文增色,而且会使文章啰嗦、庞杂。

•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人记事时,对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自然景物,要有一个“优选”的过程——要拣与事情、人物、中心关系最密切的景物写进文章,同时要考虑清楚插写这些景物到底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2)穿插景物描写,时机一定要适宜。

可以在文章开头写景,也可以在文章结尾写景,还可以在文章中间随时插写景物。

总之,要随着情节的展开,在叙事、表现人物的需要处和关键处进行景物描写。

•(3)穿插景物描写,形式一定要灵活。

可以是简短的一段话,也可以是一两句话,还可以是一两个词语。

总之,在写人叙事的文章里,景物描写是表现主题思想的辅助手段;因此要做到简练、适可而止,不要过多地描写景物,以免冲淡文章主要情节。

我的小弟弟•我有一个五岁的弟弟,叫小强。

别看他小,但是很愿意帮助人。

记得那是一个夏天,我和弟弟到附近的公园里去玩。

这里的景色真美呀!•假山威武地耸立着。

柳条在微风的吹动下轻轻摇曳,花儿鲜艳夺目,竞相开放。

弟弟拿起一块小石片,侧着身子,举起右手,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往河里一投。

小石片在水面上前进,激起了层层浪花,好像一艘快艇全速前进!•我们在儿童乐园玩的时候,忽然弟弟不见了,我非常着急,找了半个小时之后,才发现了他。

一问,才知道他去帮助一位小妹妹找妈妈去了。

原来,他在玩的时候,发现一位小妹妹在长椅上哭着找妈妈!于是,弟弟领着小妹妹去找妈妈。

他们到假山,绕葫芦池,过长廊,转了不少地方,终于找到了小妹妹的妈妈。

阿姨高兴地对弟弟说:“谢谢你,小朋友!”边说边从包里拿出来一袋糖果。

弟弟连忙说:“我不要。

阿姨,•再见!”说完就跑开了。

听了他的话以后,我真高兴,说:“真是个助人为乐的小雷锋!”弟弟羞涩地笑了,又跑去玩了。

描写家乡的一处风景作文指导

描写家乡的一处风景作文指导

范文1: 美丽的峙山公园 ( 抓住景物特点描写)




星期六,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我和妈妈来到了峙山公园。 一下车,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块半圆形的大石头,它静静地躺在草坪上,上 面刻着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峙山公园”,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引 人注目。 走进大门,有一个大花坛,里面种着各种各样的花儿,竟相开放,争奇斗 艳,好像在比谁更美呢!花坛的左右两边各有五柱华表,上面雕刻着精美的 图案,还记载着慈溪非常悠久的历史。 向西走,有一个很大的人工湖——鲤子湖,碧绿的湖水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湖里的鲤鱼自由自在地游动着,像一片彤云,飘来飘去,染红了湖水。有时, 一尾鲤鱼跃出水面,“啪”的一声,溅起了一朵朵美丽的水花,好像在向人 们打招呼呢!一只只小舟漂浮在湖面上,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湖上架 着几座古色古香的古拱桥。河岸边,一棵棵柳树一边照着碧绿的“银镜”, 一边欣赏着自己的倒影。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我们到了峰顶,向下往去,慈溪所有的美景尽收眼底。 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雄伟壮观;一条条马路畅通无阻,四通八达;一 辆辆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啊!峙山公园真美,不愧是慈溪最美的公园,令人流连忘返啊!
1、确定主题 你要写家乡的什么风景,(广场、公园、 照母山、盘溪河、学校、田野、名胜古迹 等)风景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特点?(他们 是美丽、壮观、历史悠久、神奇)
2、确定你写作的顺序 你要按什么顺序来写你家乡的风景? 从时间,观察,景物特点……
3、根据主题确定题目 创设一个好题目,点名你作文的主题:神 奇的岩洞;美丽的大雪山;富饶的大林岛: 家乡的XX……
提纲(一)
一、作文题目:《迷人的 公园 》

二、表达的中心: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各段内容要点: 1、开头 2、一走进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 是… 。 3、我走过( ),来到( ) … 4、跨过( ),我来到( ) … 。 5、结尾

7写景物如在眼前写作指导

7写景物如在眼前写作指导

写景物如在眼前写作指导一、如何把景物写活、写像写活,是说写出来的东西不是死板板的,而是活生生的,让人读了觉得有生命似的,生机勃勃;写像,是说写得具体、细致,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写得真像那么回事。

要使写景状物达到“活像”的程度,就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认真观察。

观察不是单纯地去看、去寻找,而要把自己融到对象里去,在生活中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品尝,把自己的认知和情感融进去,获得新鲜的感受和印象,从而获得对景物的深入理解。

有了这样的观察,写作时就可以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描写。

如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赤壁深秋的景物。

第二,要捕捉印象。

一旦将自己融入对象,我们的感官和意识就会灵动起来,描写也就水到渠成了。

到了这个时候,恰如叶圣陶先生所讲,眼睛怎样看就怎样写,耳朵怎样听就怎样写,内心有怎样的感悟就怎样写。

如朱自清描写荷塘月色。

第三,要重视细节。

记忆中的景物有时是模糊的,需要通过细节把它们从时间的深渊中打捞出来,成为描写的材料。

描写一定要细致,使读者仿佛能够看到。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可在描写时抓住生动的细节。

如郁达夫在《江南的冬景》中写“微雨寒村”。

第四,要形似,更要神似。

准确地描摹景物只是“形似”,要写出景物的精神,达到“神似”的程度,有时要大胆想像,超越景物的原貌。

在作品中多数时候表现为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把景物与人事相通。

二、写景为写人叙事服务在记叙文中写景,不是为写景而写景,写景是为写人叙事服务的。

如果有成功的写景,就可以展示人物活动的广阔社会背景,突出地域特征。

比如:丰子恺《送考》。

那天我还在写作业,就接到一个电话。

“爸爸在兴化,今晚到你那里睡会儿……”话音刚落,我却还未曾平静。

要不是有事,父亲是不会来的,他说不打扰我学习。

可是我现在正惴惴不安,难道出了什么事?透过窗户,没有星星,黑色的幕布把天空罩得严严实实,寻不出一点间隙,哪怕是星星点点的光亮。

瞥了一眼钟,十点已过半,估计是那太空盖了被子睡着了,星星不愿打扰。

景物类描写作文重点指导什么

景物类描写作文重点指导什么

景物类描写作文重点指导什么写景文章的要点一、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

第一要抓时序的特点。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或晨、午、黄昏一天早晚,景色自然不一样。

第二必须揪场所的特点。

写景的文章必须阐明了场所。

第三要抓景色的特点。

不同的风景点特点是不同的,如有的是山景为主,有的以奇石闻名,有的借江湖增光,就应当抓住这些不同的特点,写出景物的个性。

二、动静融合,写下不好景物特点。

在写景作文中,景物存有静态与动态的区别。

自然景色总是沉静的,但又都在不断地运动与变化之中。

写景时既要注意静态的景,又在善于看出景中的动态,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

描绘时或先写下静态李德生动态,或先写下动态李德生静态,并使景物处在静态与动态时的特征人与自然轻松地呈现出在读者面前,只有这样,就可以并使文章中的景色特点“活”出来。

三、以情观景,借景抒情。

写景物的作文,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它最终的目的是要表达人的一种情感。

关键在于处理好“景”与“情”的关系。

景与情贵在史瓦塞,景中有情、情中存有景,就可以达至水乳交融、不容拆分的境界。

在方法上,可以多提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使景物具有人的特点,使叙事与想象轻松融合在一起。

一篇优美的文章只有渗透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中心,准确地抒发作者的情怀,使读者也能从课文美的文字中真切体会到景美物美,以及作者对景物的喜爱。

总的来说,写好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根据所写景物的特点,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方法,写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平时必须多观测、多练,把你所看见的最帅的景色写下出,使读者深感独特生动,存有身临其境之美感。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写好景物描写的文章,就要学会观察,平时积累素材。

在具体的习作中,如果打算写某一处的景物,绝不能凭想象,应该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我们应向学生渗透一些常见的观察顺序:(一)、选不好角度,定点观测。

【作文指导】如何进行环境描写(方法指导+佳作展示)

【作文指导】如何进行环境描写(方法指导+佳作展示)

【作文指导】如何进行环境描写(方法指导+佳作展示)一、直接描写型【经典呈现】一刻钟过去;太阳下山了,但树林里还很明亮;空气洁净而透明。

鸟雀唧唧啾啾地鸣啭着;幼嫩的青草闪耀着绿宝石一样的怡人光彩……您就等待着。

树林里渐渐昏暗下来;晚霞的红光慢慢从树根、树干向上移去,越升越高,从几乎还是光秃秃的低处的枝干升到纹丝不动、还在沉睡的梢头……不久,就连最高处的树梢也失去了光彩;嫣红的天空逐渐变成蓝色。

树林的气息越来越浓,微微流动着一股暖暖的潮气;吹进来的微风在您身边静息了。

鸟儿渐渐睡去——它们不是一下子一起睡着,而是由于种类的不同而有先有后:最初安静下来的是燕雀,过一会儿是知更鸟,然后是黄鵐。

树林里越来越暗。

树木渐渐融合在一起,变成一团越来越黑的庞然大物;湛蓝的天空上害羞似的闪烁着最初的星星。

鸟儿都睡着了,只有红尾鴝和啄木鸟还偶尔睡眼惺忪地鸣叫几声……现在连它们也沉寂下来了。

——选自屠格涅夫《猎人笔记》【技法赏析】《猎人笔记》中这段文字描写的是黄昏时候的景色。

作者抓住黄昏时刻的景色特征,细致而具体地加以描写。

先从太阳下山写去,点明时间已是黄昏。

接着选取了鸟雀、青草、晚霞等景物来描写。

特别对树林的变化做了详细描绘——由原先的洁净透明到逐渐变成蓝色,再到越来越暗,直到天空出现星星。

作者用景物的变化来暗示时间的变化,一层层地加以渲染。

为了写出黄昏的景色特征,作者抓住了鸟雀的变化来写,从鸟儿开始的“唧唧啾啾地鸣啭着”,再写到“鸟儿渐渐睡去”,写鸟儿睡去,又有层次感,先安静下来的是燕雀,接着是知更鸟,然后是黄鵐。

描写中还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有具体形象,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传神性。

譬如写“青草闪耀着绿宝石一样的怡表现出一种优美宁静的意境美。

二、情景交融型环境描写时,“写风就不能只写风”,举个例子:“你要写悲伤,就不能只写悲伤。

要写雨疏风骤,落红残阳,写秋风萧瑟吹入空荡的长廊。

写雨雪纷纷,写天际苍茫,写夕阳西下,天涯人断肠。

作文景物描写六种技巧

作文景物描写六种技巧

作文景物描写六种技巧作文景物描写六种技巧(一)背景式景物描写背景式景物描写,就是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来展示文章的写作背景。

这种方法多用于记叙文。

用这种方法描写景物,意在为文中的人和事设置背景。

它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的开头,为后面的写人叙事提供便利,如舞台演戏一般,先设置好背景,然后人物登场表演。

请看鲁迅的《故乡》一文的开头: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2000余里,别了20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段文字,是我渐近故乡时看到的故乡景物,是通过我的观察来描写的,时令是深冬,天气阴晦,有冷风吹着,天是苍黄的,村子是萧索荒凉的,总的感觉是没有一些活气。

我在这样的背景下回到故乡,悲凉之情也就油然而生了。

这段景物描写,描绘了我的故乡萧条凉落的面貌,实际上,它是辛亥革命后10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的缩影。

文中所写的人物,所述的故事,都离不开这特设的背景,都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可见,这段景物描写,不仅给文中的人和事提供了背景内容,而且也奠定了这篇小说的悲凉基调。

运用这种方法写景,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根据文中所写的人和事选择景物描写的对象,以适应内容和情节展示的需要,也就是说,二者要密切配合,和谐一致。

如《故乡》的背景描写,与文中所写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感情色彩完全吻合。

如果选择春天回故乡,鸟语花香,阳光灿烂,这样的景物显然与文中的人和事不相吻合,甚至相悖,作为这篇文章的背景就不合适了。

二是要安排好写景的详略,根据文章主题和情节的需要,来考虑哪种景物要写,哪种景物不要写,哪种景物要详写,哪种景物略写,要做到恰如其分。

如《故乡》的开头所写的景物有节令、天气、风、乌篷船、村子等,这些都是展示凄凉背景的典型材料,如果加进一两句鸡犬相闻或孩童嬉戏就与文章的背景不协调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物描写的方法(作文指导)
一什么是景物描写?
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B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很明显前者是景物叙述,后这才是景物描写;前者虽涉及景物,但只是简单的状态介绍,后者则是从形象、色彩等方面进行感性的叙述,并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 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从描写的对象看,描写分成三种,分别是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的主要内容有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二景物描写的方法
(一)从多种感官写。

秋天的风,吹走了春季的“湿”,吹走了夏季的“闷”,带来了一阵清凉。

人们都说,秋风是干燥的。

我却不以为然,我喜欢秋风拌面的感觉,它可以让人头脑清醒;可以让身上的尘埃飞向远方;可以带我们的灵魂走进秋色。

秋风一闪,万树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和优美的舞姿,那个场面隆重盛大,不亚于盛大晚会的热闹场面,满天飞舞着蝶一般的落叶。

叶子之间碰撞出的响声似乎在向大地母亲报喜,离家的孩子要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激动的心情是无以用言语表达的,也不需要表达,因为秋风已经悄悄地告知大地。

【触觉,视觉,听觉】
列举你所熟知的运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的句子:
(二)正面与侧面相结合。

正面描写:就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动和语言。

又称“直接描写”。

文章的描写手法之一,与“侧面描写”相对。

它主要是指对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以及对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动静描写,虚实描写,色彩渲染描写,观察角度变化描写,点面结合描写五种描写方法;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方面进行的直接描写。

(也叫实写)
侧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得多,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长,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撒金街”的奇景。

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

*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

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列举你所熟知的同类方法描写景物的句子:
(三)虚实相结合写。

景物描写中,我们在此时此地所见之景是实的,由眼前所见实景生发联想、想象而得的彼时彼地之景是虚景。

虚写是叫常见的一种手法,与之相对应的是实写。

虚实结合是其
运用最多的地方。

虚即是空。

通过浮想联翩将画面描写得美妙绝伦。

秋姑娘来到了森林里,一片片黄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

只有松树和柏树的叶子是绿的,他们挺直了身体,威武地站在山坡上。

秋姑娘又来到了果园里。

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紫里透红的大葡萄,它们相互掩映着自己的身体,太阳出来了,照射在葡萄上就像一颗颗透明的紫色宝石。

*桔树上,一个个金黄色的桔子,让人看了忍不住想咬一口。

假如你剥开桔皮,你就可以看见一瓣瓣桔子就像一弯弯亏月时的月亮,晶莹剔透。

列举你所熟知的同类方法描写景物的句子:
(四)多角度的进行描写。

比如上看、下看、近看、远看,要变换各种观察角度。

就像一个摄影师,一会儿把镜头遥远,一会儿拉近呈放大特写,一会儿俯拍,一会儿仰拍,这样文章才有动感。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列举你所熟知的同类方法描写景物的句子:
(五)生动的描写。

运用一些艺术手法,尤其是修辞手法,使得内容生动形象起来。

例句收集与整理:
(六)动静结合。

孤立的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动衬静,以静写动,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七)色彩的渲染。

三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景物描写的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
空间顺序--一般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

还有一种空间顺序,不取固定的观察点,而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这叫做游览顺序。

时间顺序--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来,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的感受。

时段有长短之分,长时段如春、夏、秋、冬,短时段如晨、午、暮、夜。

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
定,
描写手法: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它分为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物体描写、细节描写、渲染与烘托、欲扬先抑、联想和想象等。

作用
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和行动。

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

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二、侧面描写: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1)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

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2)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

三、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

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此外还有:
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动态描写:以动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

飘扬
[景物描写的方法(作文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