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

合集下载

蒙太奇设计手法

蒙太奇设计手法

蒙太奇设计手法是一种电影制作技术,通过将不同的镜头或画面按照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意义或者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蒙太奇设计手法:
1.平行蒙太奇:这种手法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

这种手法
可以删节过程以利于概括集中,节省篇幅,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并加强影片的节奏。

2.交叉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它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
往往影响另外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

这种剪辑技巧极易引起悬念,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是掌握观众情绪的有力手法,惊险片、恐怖片和战争片常用此法造成追逐和惊险的场面。

3.叠画蒙太奇:叠画蒙太奇是一种在剪辑过程中将不同镜头或画面叠加在一起的技术,以创造出一种新的视觉效果。

这种手法可以突出某些元素,
强调某些细节,或者将不同的元素或画面联系在一起。

4.音画分立:音画分立是一种将音乐和画面分开处理的手法。

在这种手法中,音乐和画面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而是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氛
围。

这种手法可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情感体验。

5.音画同步:音画同步是一种将音乐和画面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手法。

在这种手法中,音乐和画面的节奏、情感和氛围是相互匹配的,以创造出一种
更加真实和生动的体验。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蒙太奇设计手法,但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手法和技术可以用于电影制作中。

不同的导演和制片人可能会根据特定的需求和目标选择不同的手法和技术来创造出最佳的效果。

简述电影蒙太奇的手法

简述电影蒙太奇的手法

简述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蒙太奇是一种电影制作手法,在电影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通过对影像、声音等要素的剪辑、组合、改变、重复等手段,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下面,我们将对蒙太奇的手法进行简述。

一、涉及到的影像元素1.镜头:蒙太奇涉及的最基本的元素就是镜头,它是电影基本的表现单元。

2.时间:时间是蒙太奇中极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电影通过对镜头时间的组合、改变,来创造出时间上的错位、加速、变慢等效果。

3.动作:电影中的动作包括人的动作、物品的动作等,蒙太奇中通过对动作的组合和改变,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4.场景:场景也是蒙太奇制作中需要考虑的元素。

通过对不同场景的组合、改变、重复等手法,电影可以创造出很多种效果。

5.色彩:色彩也是蒙太奇手法中需要考虑的元素之一。

通过对不同色彩的组合、改变等,电影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二、蒙太奇的手法1.快剪:快剪是一种镜头时间极短的剪辑方式,它可以创造出速度感、紧迫感、紧张感等效果。

2.重复剪辑:同一个动作、同一个画面多次出现。

重复剪辑可以创造出视觉的强烈重复感和心理上的疲劳感。

3.碎片剪辑:将影像元素分割成许多小部分,通过组合、错位等手法进行剪辑。

碎片剪辑可以创造出既有节奏感、又有错位感的效果。

4.跨时段剪辑:将不同时间段的影像序列进行剪辑,通过时间上的错位来创造出独特的效果。

5.跨空间剪辑:将不同地点的影像序列进行剪辑,通过空间上的错位、交错来创造出独特的效果。

6.对照剪辑:将不同性质的影像进行对照,通过对比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意义等。

7.音乐剪辑:将音乐和影像进行剪辑,通过音乐的节奏和影像的节奏协调,来创造出具有节奏感的影片。

8.角度剪辑:通过对不同视角的剪辑,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三、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蒙太奇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制作手法,它可以用于表现不同的情感、意义和主题。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典型的例子:1.《十月》:这是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所拍摄的一部表现俄国革命历史的影片。

作文中的蒙太奇手法

作文中的蒙太奇手法

作文中的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电影的表现手法。

借用到写作中就是用一个个与中心有关的画面或故事,有目的地按某种方式串连或组接起来,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衬托、悬念等作用为表达文章的主旨服务。

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并列式蒙太奇。

它是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按照一定的思路排列组合,从而凸显作者的立意。

第二,主观式蒙太奇。

根据人物的内心活动,将多个画面或场景组接起来。

它主要用来表现人的所见所感,他看到的景象,他的回忆、幻觉、思考、想象等等。

一篇题为《一切为了考试》的作文记述的是一个“奇怪的梦”,作者运用幻觉、错觉的错综交叉,传神地再现了一个中学毕业生临考前纷扰杂乱的心理状态,自然而真实。

字里行间跃动着一股冲动的感情——一个中学生筋疲力尽的呼喊。

请欣赏作文《有斯云,有斯梦》片段:“上小学时,这个梦得到了发展。

我莫名其妙地觉得,云上面有美丽的风景,奇伟的建筑,安详的村庄,辽阔的森林,但空无一人。

”“升初中后,随着阅历的增加,这个梦也有了一些具象的内容。

厚厚的无垠的云海上面,漂浮着——块大陆。

它东面临着浩瀚蔚蓝的大海,西面是云雾缭绕、奇幻峻峭的山峰,南面有纵横的河流和秀美的瀑布,向北则是绵延不绝的草原和森林。

”“每天清晨,第一缕阳光掠过浩淼的海洋,射入茂密的森林,在地上留下无数片金斑。

阳光唤醒沉睡的鸟雀。

凉爽的清风载着鸟雀的鸣唱飘过森林、草原,飘到大陆的中心。

”“如今,我的脑海里常常出现这杆一幅图景:炎炎烈日下,在高楼大厦旁,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在焦躁的车流,间,我汗流浃背、眉头紧锁,背着书包,蹬着自行车,艰难地穿行着。

我的头顶上,灰蒙蒙的天空外,有——片厚厚的白云。

白云,可望而不可及,它一次次从我的头上飘来,飘走,我却始终跳不上去。

“云上的梦”,多么神奇的境界。

从儿时的梦幻,到初中时对奇异而瑰丽的云中世界的神游,再到高中现实情况中对云的渴望,我们分明读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文中云朵之上的明丽、恬静与云朵之下淡淡的悲哀、无奈。

蒙太奇的表现形式

蒙太奇的表现形式

蒙太奇的表现形式(一)平行式蒙太奇这是一种很古老的蒙太奇表现形式。

在影片故事发展过程中,通过两件或三件内容性质上相同,而在表现形式上不尽相同的事,同时异地并列进行,而又互相呼应、联系,起着彼此促进互相刺激的作用,这种方式就是平行蒙太奇。

例如影片《董存瑞》中,董存瑞与郅振标分头去找县委书记王平和八路军连长,要求参军的一段戏,就是平行蒙太奇。

这种话分两头,平行发展的艺术手法,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是常见的。

(二)对比式蒙太奇富与穷、强与弱、文明与粗暴、伟大与渺小、进步与落后等等的对比,在影片中是常见的。

这也是一种很古老的蒙太奇的形式,早在十九世纪电影的先驱者就用这样的对比表现贫富的悬殊与对立。

这种艺术手法,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同样比比皆是,如在杜甫的诗中就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等诗句。

我国优秀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有许多这样的对比式蒙太奇镜头。

如张忠良与王丽珍在重庆跳舞的脚,与正在践踏祖国大地的日本兵大马靴的脚迭化的对比镜头;一个女孩领着一个瞎老头在街头卖唱,与阔佬们在高楼大厦寻欢作乐的对比镜头。

这种蒙太奇表现形式,甚至可以成为主要的剧作结构方法,如夏衍同志的电影剧本《上海甘四小时》,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曾经这样谈到对比蒙太奇:一种视觉上的并列现象,在我们思想里引起了一种对比。

反复并列的手法,迫使我们把两者加以对照。

(三)交叉式蒙太奇这种剪辑方法,是把同一时间在不同空间发生的两种动作交叉剪接,构成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造成惊险的戏剧效果。

例如,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四)复现式蒙太奇从内容到性质完全一致的镜头画面,反复出现,叫做复现式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总是在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出现,意在加强影片主题思想或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转折。

但反复出现的镜头,必须在关键人物的动作线上,只有这样,才能够突出主题,感染观众。

蒙太奇手法

蒙太奇手法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是建筑学用语,意为构成,装配。

到了20世纪中期,电影艺术家将它引入到电影艺术,意思转变为剪辑,组合剪接,即影片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

在无声电影时代,蒙太奇表现技巧和理论的内容只局限于画面之间的剪接。

在后来出现了有声电影后,影片的蒙太奇表现技巧和理论又包括了声画蒙太奇和声声蒙太奇技巧与理论,含义更加广泛了。

1、蒙太奇技巧在影视节目中的作用蒙太奇组接镜头与音效的技巧是决定一个成功影片的重要因素。

在影片中的表现有下面这些方面。

(1)表达寓意,创造意境。

镜头的分割与组合,声画的有机组合,相互作用,可以给观众在心理上产生新的含义。

单个镜头,单独的画面或者声音只能表达其本身的具体含义,本身不具有其他的思想含义或者深刻内容。

而如果我们使用蒙太奇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话,就可以使得一系列没有任何关联的镜头或者画面产生特殊的含义,表达创作者的寓意或者还可以产生特定的含义。

(2)选择与取舍,概括与集中。

一部几十分钟的影片,是又许多素材镜头中挑选出来的。

这些素材镜头不仅内容、构图、场面调度均不相同,甚至连摄像机的运动速度都有很大的差异,有些时候还存在一些重复。

编导就必须根据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和内容,认真对素材进行分析和研究,慎重大胆地进行取舍和筛选,重新进行镜头组合,力求做到可视性的保证。

(3)蒙太奇组接技巧可以按照观众的心理习惯,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

由于每一个单独的镜头只表现一定的具体内容,但组接后就有了一定的顺序可以严格的规范和引导、影响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进行思考。

(4)可以创造银幕(屏幕)上的时间概念。

运用蒙太奇技术可以对现实生活和空间进行剪裁、组织、加工和改造,使得影视时空在表现现实生活和影片内容的领域极为广阔,延伸了银幕(屏幕)的空间,达到了跨越时空的作用。

(5)蒙太奇技巧使得影片的画面形成不同的节奏,蒙太奇可以把客观因素(信息量、人物和镜头的运动速度、色彩声音效果,音频效果以及特技处理等)和主观因素(观众的心理感受)综合研究,通过镜头之间的剪接,将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得影片的节奏丰富多彩,生动自然而又和谐统一,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影视广告艺术语言 表现(蒙太奇)技法复习资料

影视广告艺术语言 表现(蒙太奇)技法复习资料

2. 影视艺术语言的表现技法——蒙太奇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

后被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影上,代表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

首先,它是使用摄像机的手段,然后是使用剪刀的手段。

现代影视的蒙太奇,主要是通过导演、摄影师和剪辑师的再创造来实现的。

编剧为未来的影视设计蓝图,导演在这个蓝图的基础上运用蒙太奇进行再创造,最后由摄影师运用影片的造型表现力具体体现出来。

在影视广告的制作中,导演按照广告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联系以及快慢不同的节奏,从而有选择地组成一部反映广告创意要求和主题思想的广告片。

由此可见,影视的基本元素是镜头,而连接镜头的主要方式、手段是蒙太奇。

蒙太奇,现已成为对影视艺术独特的表现手段的称呼,是国际上通用的影视术语。

从表现手段上讲,影视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的“语汇”是可见的视觉形象,而它的“语法”则是蒙太奇。

电影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是在蒙太奇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完成的。

诚然,蒙太奇在电影发展的最初阶段,只不过是一种技术手法,就是把不同时间、地点、角度拍摄下来的各段胶片,用粘胶把它连接起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影视向各门艺术学习与借鉴的领域不断扩大,加之影视美学自身的领域也在不断地开发,它的表现手段也在不断地变化和丰富着。

因此,作为影视艺术特性之一的蒙太奇,也是作为影视艺术独特表现手段的蒙太奇,其内涵还在不断地起着变化,我们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2.1 蒙太奇的分类与表现2.1.1 叙事性蒙太奇用于讲述故事、交待情节而用的蒙太奇,是蒙太奇中最基本、最简洁明了的一种表现方式。

蒙太奇名词解释

蒙太奇名词解释

蒙太奇名词解释蒙太奇是一种影视表现手法,其首次出现在1920年代的苏联和德国。

蒙太奇通过剪辑不同时间、空间、动作或情节的影像或声音片段,以创造新的意义和情感效果。

蒙太奇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和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蒙太奇手法和名词解释:1. 蚂蚁节奏(Antiphonie):通过交叉剪辑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运动或动作,以强调它们之间的对比和反差。

比如,将快速移动的人群和缓慢行进的士兵对比剪辑,使得士兵看起来更加单调和呆板。

2. 直线轨迹(Linear trajectory):通过相对平行的运动或动作来串联不同场景,以表现一种连续的时间和空间关系。

例如,将一个人的手在不同场景下的动作连续剪辑,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行动的延续。

3. 断续交错(Inter-cutting):通过交替剪辑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动作或情节,以创造紧张和悬念。

这种手法常用于表现对立的情节、对比的情感或不同时间线上的事件。

4. 快速剪辑(Rapid cutting):通过快速剪辑不同的影像或声音片段,以创建紧迫感、动感和节奏感。

这种手法常用于表现紧张的情节、兴奋的场景或快速运动的形象。

5. 场景转换(Cutting on action):在主体人物或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剪辑不同的场景,以使视觉过渡更加平滑。

例如,当一个人从一个场景走出门时,剪辑到他在另一个场景中走进门的画面。

6. 联想剪辑(Associative editing):通过剪辑具有相似特征或象征意义的不同片段,以表现某种情感或主题。

比如,将不同人物的面部特写剪辑,通过他们的表情和眼神来传达某种情感或意义。

7. 倒叙剪辑(Reverse editing):将故事情节或运动过程的顺序反转,以打破传统的时间线性。

这种手法常用于建立悬念、矛盾和混乱的效果。

蒙太奇作为一种影视表现手法,不仅仅是简单的剪辑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创作和故事讲述的手段。

它可以通过不同影像片段的组合,创造出新的意义和情感效果,增强观众的感知和理解。

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在影视编导中的应用实践

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在影视编导中的应用实践

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在影视编导中的应用实践蒙太奇是音译的外来词,原为建筑术语,后来被引入影视制作之中,作为一种拼贴剪辑手法被大众所熟知。

蒙太奇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利用蒙太奇手法,影视编辑可以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不同距离、不同角度的拍摄镜头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

本文分析了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的应用现状,进而阐述蒙太奇艺术手法在影视编导中的应用形式。

1 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的应用现状随着我国影视业的发展进步,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也被引入使用,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蒙太奇在我国影视业的运用技术有待提升。

1.1 蒙太奇艺术手法在国内的使用较少蒙太奇是显示一部影视作品完整性,凸显影视作品主题,展示导演构思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

这种艺术表现方法同时也是影视作品展开叙事内容的基本方式,蒙太奇利用多样化的叙事手段和方式呈现影视作品的主题及影视中的人物性格。

蒙太奇还可以利用剪辑合成的方法构成多样式的影像呈现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来传达作者创作的出发点和价值,引起观众的共鸣,实现影片的影响作用。

随着蒙太奇手段的不断进步,促使蒙太奇手法在影视编导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但是国内蒙太奇的发展历史、发展经验不足,导致蒙太奇手法在国内的运用较少。

国内现有的蒙太奇运用只涉及摄影和配音方面,没有对蒙太奇手法进行深入的应用,对于新出现的影视后期制作技术了解较少,导致其只会将蒙太奇手法运用影视前期的镜头组合之处。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内有必要借鉴学习西方的蒙太奇表现手法,不断提升蒙太奇技术的运用能力。

1.2 国内影视编导使用蒙太奇艺术的意识较差国内影视编导关于影视制作的观念还没有及时调整过来,许多导演在拍摄一部影视作品时,先想到的是传统拍摄手段的使用,运用传统的拍摄技巧进行影视拍摄,对于使用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还没有养成习惯。

许多编导和影视制作人员缺少使用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的意识和习惯,不能正确认识到蒙太奇艺术手法的作用,忽略蒙太奇艺术手法的使用,致使影视作品缺乏创新意识,在影视界很难占得一席之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
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
蒙太奇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一起来看一下吧!
什么是蒙太奇?
主要有剪接、组合之意。

《电影艺术辞典》(1986版)定义:
“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

然后再根据原订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

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连绵不断的有机整体——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

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综上所述,蒙太奇是指在电影或电视艺术创作中,出于创作者特定的构思和目的,把不同的景别、不同长度、不同内容等分散的镜头,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接起来,从而构成场面、段落以至整部影片的艺术方法或表现手法。

蒙太奇在实际运用中,更为广泛,包含的内容复杂得多,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
1、蒙太奇指影视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一种独有的形象思维的方法——蒙太奇思维:以音画结合的动态时空立体,逼真地反映现实。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本质的体现。

2、蒙太奇指影视叙事的主要表现方法和结构手段。

3、蒙太奇指电影镜头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

主要用于镜头的分切与组接,如镜头之间的时间,空间、节奏、构图等方面“剪辑点”的选择等。

蒙太奇从何而来?
蒙太奇的构成有三方面的依据与原理。

1、蒙太奇是人类思维方式及其它心理活动方式的体现。

蒙太奇将要表现的影视片的内容分解成镜头、场面、段落,然后按照主题、情节的要求和观众注意力组合起来,这是蒙太奇最基本的精神与方法。

而这正是人类观照事物先分析后综合的思维方式的表现。

先分析后综合的思维具体到人的视觉习惯和感受规律上,就是观察或感觉对象的某种形式的组合。

蒙太奇由此而产生。

2、蒙太奇的构成符合艺术反映现实的原理。

艺术反映现实,需要对现实生活的素材进行提炼、概括、集中、加工、改造,使艺术形象典型化和富于美感,即爱森斯坦听说的:“最大限度激动人心的、充满情感的”形象。

这一过程就被编导贯彻在镜头的选择、组接的过程中,形成一系列蒙太奇的方式。

3、蒙太奇的构成基于影视制作方式、构成元素以及摄影(像)工具、器材的种种可能性。

由于器材、场地、人员等等原因,影视制作常常不可能一次拍成一个完整的段落,甚至一个场面,而是采取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原则,分期按需要拍出镜头片段,不可能完全按剧情顺序拍摄,因此,编导必须按照剧情要求剪辑、组接这些分散的镜头。

蒙太奇的组接正是影视制作程序的必然产物。

蒙太奇的艺术功能
1、对表现对象的选择与取舍、概括与集中组织与安排。

蒙太奇按照主题的需要、作者的目的,通过对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删去被表现的对象生活中琐细的过程,重复的动作,没有审美意义的人和事,突出生活中既具有叙事信息又具有视觉意义的部分和细节,组成客体生活的艺术形态。

影视就是省略的艺术,蒙太奇镜头组接的基本精神就在于此。

2、引导观众注意力,激发联想。

蒙太奇应包括所有“镜头组接”的技巧在内,无论它是连续的构成或对列的构成方法,都要根据一个总体构思和计划,把许许多多镜头分别加以剪裁,然后把它们组接起来,发挥比它们原来单个存在时
更大的作用。

镜头组接的顺序和方式,直接影响、制约镜头的含义,无不规范观众的思路和感觉。

这表明蒙太奇用在镜头上,可以改善或改变电影的叙事表达,用在段落上,可以改变叙事结构和整体意蕴。

前者正如爱森斯坦所说的:任何两个镜头的对列都可以产生新的意义,后者如巴拉兹所说:“蒙太奇并不表现现实,它表现了真理或谎言。

”(《论电影》)
3、创造独特的影视时空
依赖平行、交叉、重复、闪前、闪回等形式镜头的组接,电影造成了极端自由、超越的时空,将过去、现在、将来,融于一体,将心理时空和现实时空汇于一瞬,满足了人们对线性单向时问和单调空间超越的渴望。

4、创造节奏
蒙太奇把不同长度(对观众来说,是镜头的实际长度和内容动人程度即心理长度结合的产物——延续感)和不同幅度的镜头组接起来,会产生不同的节奏。

以长镜头抒情格调为主的影片和以短镜头组接为主的影片的节奏当然不同,大全景和特写给人的节奏感也不同。

5、创造声画结合的银幕形象
蒙太奇通过各种形式的镜头组接,将影视各种视觉元素(人、景,物、光、色、构图)和各种听觉元素(人声、自然及环境声、音乐)融合为运动的、连续不断的各种关系的声画结合的银幕或荧屏形象。

蒙太奇的分类
1、叙事蒙太奇
又称叙述性蒙太奇。

这是以交待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的蒙太奇类型。

按情节的流程、因果关系、逻辑顺序来分切组接镜头、场面、段落,特点是动作或情节连贯、脉胳清楚。

包括连续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和复现蒙太奇。

2、连续蒙太奇
沿单一情节线,按故事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组接镜头,主要依靠故事本身的跌宕、曲折的魅力,大幅度、多线索的时空变换较少。

为了避免平铺直叙,常常伴之以平行、交叉、复现等蒙太奇。

3、平行蒙太奇
两条或两条以上情节线索(不同时空、同时异地或同时同地)的并列表现,分头叙述,组接在一起的片段或结构。

特点是几个动作或情节线不一定有因果联系,但服从或统一在一种题旨或意境上。

4、交叉蒙太奇
又称交替蒙太奇。

由平行蒙太奇发展而来,也有两条或数条情节线并行同时进行。

不同的是,平行蒙太奇只要求并行情节线在主题上的统一,互相之间在剧情或事件上有内在联系。

而交叉蒙太奇则对并行的情节线之间的'关系有更明确、紧密的要求,严格的同时性,不允许异时性,密切的因果关系,其中一条线的发展往往影响或决定其它并行线的发展,还要求几条并列线频繁地交替出现,互相依存,彼此促进,最后并行的几条线汇合在一个中心动作的结果上。

这种蒙太奇容易造成紧张、扣人心弦的效果,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悬念感强,因此在影片中常用来表现追逐或惊险气氛的场面,特别是影片结尾,因此,又被人称为“最后一分钟救援”的手法。

5、复现蒙太奇
具有一定含义的镜头和场面在关键时刻一再出现,造成强调、对比、呼应、渲染等艺术效果。

构成电影的各种元素:人物、景物,场面、动作、调度、物件、细节、语言、音乐、音响、光线、色彩、构图等都可以通过精心构思反复出现,产生独特的寓意和效果。

6、表现蒙太奇
亦称评述性蒙太奇。

这是以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为主旨的一种蒙太奇类型。

它以镜头对列为基础,在镜头形式和内容上相互冲突、对照,从而产生单镜头不具有或更为丰富的涵义,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启发观众联想、思考,以此达到表达思想寓义的目的。

包括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等形式。

7、心理蒙太奇
通过画面与画面及音画组接,直接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诸如闪念、回忆、梦境、幻觉、联想、思索乃至潜意识等,是人物心理造型的表现,影视片中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段。

特点是形象(画面
或声音)的片断性,叙述的不连续性,节奏的跳跃性,画面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多用对列、交叉、穿插的形式出现,在现代电影中运用广泛。

8、隐喻蒙太奇
通过镜头或片段的对列.交替表现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和情绪色彩、主观评价等。

着重突出不同事物之间某种类似的联系。

(比如,普多夫金的《母亲》,将工人的游行和春天冰河解冻的镜头组接在一起,用春水比喻革命运动势不可挡。

)隐喻蒙太奇的特点是巨大的概括力和简洁的手法结合,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和情绪感染力。

隐喻蒙太奇主观性很强,关键是用以比喻的事物应与情节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而不是硬插,切忌图解、直露、落套、晦涩,要求自然、新颖、含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