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常见刀闸辅助开关原理分析与介绍

合集下载

电器开关原理解读:探究开关的继电保护与故障恢复

电器开关原理解读:探究开关的继电保护与故障恢复

电器开关原理解读:探究开关的继电保护与故障恢复电器开关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用于控制电流的通断。

它能在安全、可靠、高效的情况下运行,保护电路免受过电流、短路等故障的损害。

本文将解读电器开关的原理,重点探究其继电保护与故障恢复的机制。

电器开关的原理基于电磁原理和电路原理。

它由继电器和控制电源组成,继电器是开关的核心部件。

继电器可将小电流信号转换为大电流控制信号,通过控制电源的开合,实现大电流的断路或通电操作。

常见的继电器有磁悬浮式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等。

继电保护是电器开关的重要功能之一。

主要包括过电流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等。

过电流保护是指当电路中发生过电流故障时,保护装置及时切断电流,避免设备损坏。

短路保护是指当电路中出现短路时,保护装置能迅速切断电流,防止设备过载。

过载保护是指当电路负荷超过额定值时,保护装置能及时切断电源,保护设备免受过载损坏。

继电保护的实现主要依靠电器开关内部的熔断器、保险丝等装置。

熔断器是一种能在过电流时自动切断电流的安全装置,它利用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量溶断导电体,实现电流的切断。

保险丝与熔断器类似,通过热熔作用切断电流。

当电路中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熔断器或保险丝瞬间熔断,阻断电源,保护电气设备。

故障恢复是指当电路发生故障后,如何恢复正常运行。

电器开关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故障恢复方式。

自动恢复一般通过电器开关内部的恢复元件实现,如熔断器,它在故障恢复后能自动恢复到正常状态。

手动恢复则需要人工介入,如手动重置熔断器或更换保险丝。

电器开关的故障恢复还可以通过智能保护装置实现。

智能保护装置通常配备有故障自动检测功能,当检测到电路故障时,能自动断开电源,并通过报警装置提醒用户。

同时,智能保护装置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故障记录等功能,实现对电器开关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总之,电器开关的原理基于电磁原理和电路原理,通过继电器和控制电源实现电流的通断控制。

继电保护是电器开关的重要功能,通过熔断器、保险丝等装置切断电流,保护电气设备。

刀闸闭锁课件

刀闸闭锁课件

二、刀闸的电气闭锁回路
问 题
解 决 方 法
五 防
刀闸误操作,如带负载拉、合刀闸等
防止带负荷拉、合刀闸; 防止误分、合开关; 防止带电挂地线; 防止带地线合刀闸; 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二、刀闸的电气闭锁回路
刀闸闭锁内容
(1)各主电路刀闸的操作闭锁。闭锁的目的 是防止带负荷拉(合)刀闸和防止带接地 点合刀闸。
(2)各接地刀闸的操作闭锁。闭锁的目的是 防止在带电的情况下,合接地刀闸。
(3)各母线接地器的操作闭锁。闭锁的目的 是防止在母线带电的情况下,合母线接地 器。
主刀闸、接地刀闸、母线接地器的操作闭锁条件, 主要取决于它所在回路的电气接线。
三、电气闭锁回路
刀闸的电气闭锁电路与主电路接线方式有关
电 单母线刀闸闭锁电路
气 双母线刀闸闭锁电路


双母线带旁路母线刀闸闭锁 电路

单母线分段刀闸闭锁电路

(一)单母线刀闸闭锁电路
组成部分
YA1,YA2:电磁锁开关 QF:开关 QS1,QS2:刀闸
闭锁条件
条 件方可操作 刀闸
(二)双母线刀闸闭锁电路
组成部分
(四)单母线分段刀闸闭锁电路
闭锁条件
✓QF断开,QS3(或 QS4)断开时,可操作 QS1(或QS2)
✓QF断开,QS1(或 QS2)断开时,可操作 QS3(或QS4)
✓QF、QS1、QS2均合 闸,可操作QS5
(三)双母线带旁路母线刀闸闭锁电路
组成部分
QSE,QSE1:接地刀闸 881L:旁开闭锁小母线+ M900:旁开闭锁小母线-
闭锁条件
✓QF断开,而QS2(或 QS1)断开时,可操作QS1 (或QS2) ✓QF断开,而QS4(或 QS3)断开时,可操作QS3 (或QS4)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
还有根据电气设备的特点实现反应非电量的保护。 如瓦斯保护、过热保护等。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
三、继电保护装置的类型
1、按被保护的对象分,有
输电线路的保护、发电机的保护、变压器的保护、 母线保护、电动机的保护等;
2、按保护原理分,有 电流保护、电压保护、距离保护、高频保护、差动 保护、方向保护等;
二)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1、定义:电力系统在不同运行条件(如负荷水平、 出力配置、系统接线、故障等)下的系统与设备的工 作状况。 2、类型:有正常运行状态、不正常运行状态、故 障状态三种。 ◆正常运行状态——在此状态下,电力系统的有 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处于平衡,各发电、输电和用电设 备均在规定的长期安全工作限额内运行,电压、频率 均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电能质量合格。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绪

第一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作用与任务
一)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基本概念
一次设备:是指直接参与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 的生产过程的高压电气设备。 它包括发电机(发电)、变压器(变换)、断 路器、隔离开关、自动开关、接触器、刀开关、母线 (汇集、重新分配电能) 、输电线路(输送电) 、 电力电缆、电抗器、电动机(用电)等。
二)迅速性——指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尽可能快
凡是作用于断路器跳闸的保护均要求动作要迅 速。 要求快速动作的主要理由和必要性: ①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A B C
k
例:K点发生了三相短路故障时,A母线电压将大大下降到接近 于零,使A厂送不出负荷,发电机转速迅速升高。而B厂母线B 母线,则由于远离短路点,还有较高残压。如果保护动作时间 较长,A、B两厂的发电机转差增大,使系统发生振荡甚至解列。

1开关刀闸介绍及操作

1开关刀闸介绍及操作

1开关刀闸介绍及操作开关刀闸是一种常用的开关设备,用于断开或接通电路中的电流。

它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工业领域和住宅用电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关刀闸的原理、结构、分类以及操作方法。

一、开关刀闸的原理开关刀闸是利用刀闸与固定接点的相对运动来进行接通或断开电路的。

当开关刀闸接通时,刀闸与接点接触,形成电流通路,电流得以正常流通;当开关刀闸断开时,刀闸与接点分离,电流被切断,实现了电路的断开。

开关刀闸的运行机构可以是手动或电动,通过操作杆或电机控制刀闸的运动,实现开断电路。

二、开关刀闸的结构开关刀闸主要由固定接点、活动刀闸、支架、操作机构等部分组成。

固定接点和活动刀闸是核心部件。

1.固定接点:固定接点安装在开关刀闸的固定部分,通常采用铜制接点,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和热量。

固定接点还具备电弧熄灭能力,可以保证在断开电路时能够熄灭电弧。

2.活动刀闸:活动刀闸是一根导电材料制成的切割形状的元件,它根据操作机构的控制,能够与固定接点相接触或分离。

通常情况下,活动刀闸采用注油方式,以保证它在切割电流时能够产生良好的电气和热控制。

3.支架:支架是支撑开关刀闸的结构件,用于固定刀闸及其操作机构。

支架一般采用铁制材料,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4.操作机构:操作机构是控制开关刀闸运动的部分,可以是人工操作的杆、手柄,也可以是电动机械,通过电机驱动进行自动开断操作。

操作机构具备电流互锁、位置指示、手动操作等功能。

三、开关刀闸的分类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开关刀闸可以分为手动式和电动式两种主要类型。

1.手动式开关刀闸:手动式开关刀闸需要人工操作来实现开断电路。

操作者用力推动或拖动刀闸,控制开断电路。

手动式开关刀闸通常用于低电压电路中,操作简单、可靠。

2.电动式开关刀闸:电动式开关刀闸通过电动机械或驱动机构来控制刀闸的运动。

电动开关刀闸可以利用遥控方式,实现对开关的开断操作,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电动式开关刀闸一般用于高电压电路和大功率负载系统中。

利用刀闸辅助开关 实现防误闭锁装置双重化

利用刀闸辅助开关 实现防误闭锁装置双重化

利用刀闸辅助开关实现防误闭锁装置双重化1 问题的提出110kV及以上高压、超高压电网是目前国内电网的主架网络,保证电力系统中高压断路器等元件正确倒闸操作,是维护电网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每年电网运行中因倒闸操作引发的安全事故仍屡禁不绝,特别是带地刀合闸、带负荷拉合刀闸事故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极大威胁。

笔者对带地刀合闸等类事故进行分析,认为发生这类事故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1.1 由于运行中微机闭锁或其它形式的机械程序锁总会因故退出运行,例如闭锁装置故障、人为解锁等。

1.2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投产运行初期,有些单位并没有确保闭锁装置的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运),有时仅用挂锁临时使用。

1.3 微机闭锁装置处理不及时。

微机闭锁因其智能化优势而使其它闭锁形式无法比拟,但是一旦其程序出错或程序设计不全,会使闭锁功能完全丧失。

因此,为进一步防止该类事故发生,应在电动刀闸控制回路加入相应接地刀闸辅助开关,实现电气联锁,达到防误闭锁装置的双重化。

2 实现电气闭锁的思路2.1 各间隔接地刀闸均与其相应刀闸有机械连锁(如图1中01G与1G,02G、03G与3G之间),故不再考虑它们之间的电气闭锁,但01G与2G之间应实现电气闭锁,即当01G地刀合上时,2G刀闸电动操作回路被自动切断。

图1 某变电站一次接线示意图2.2 倒闸操作程序规定,开关停电应先拉线路刀闸,再拉母线刀闸。

为尽可能简化接线,防带负荷拉、合刀闸,原则上仅考虑线路刀闸。

2.3 微机闭锁中已设置强制性开关闭锁接点,故不再考虑防误拉、合开关措施。

3 方案设计下面以图2某220kV变电站接线为例,详细说明该方案实现方法及原理。

图2 设计方案原理图01G——各间隔开关母线侧地刀02G——各间隔开关线路侧地刀03G——各间隔开关线路地刀1G、2G——各间隔开关母线侧刀闸3G——各间隔开关线路侧刀闸4G——各间隔开关旁路刀闸KM1、KM2——分、合闸交流接触器SB1、SB2——电动机分、合闸按钮SL1——限位开关KT——温度继电器以1E间隔为例,当211DL由开关及线路检修后恢复运行时(01G、02G、03G处合上位置),恢复送电顺序为:拉开01G、02G、03G地刀,合上1G(或2G)、3G,合上211DL。

刀闸

刀闸

刀闸刀闸,是一种常见的机电设备。

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电力控制系统。

刀闸的作用是用于切断或接通电路,以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本文将对刀闸的原理、结构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刀闸是一种基本的电气元件,由刀片和刀座等组成。

刀片是刀闸的核心部分,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

而刀座则用于固定刀片,并提供良好的绝缘和支撑功能。

刀闸在工作时,通过刀座将刀片与电路连接或分离,从而实现电流的控制。

刀闸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

当刀片与刀座接触时,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电路。

电流可以自由地通过刀片和刀座,实现电路的导通。

当需要断开电路时,只需移动刀片,将其与刀座分离,以切断电流。

刀闸的设计使得这一过程变得简单、可靠。

刀闸具有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较低的功耗和较高的导电能力,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

其次,刀闸操作方便,能够实现迅速的开关动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刀闸还具有较高的耐压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适用于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

刀闸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变电站、配电系统等领域。

在电力系统中,刀闸用于控制电流的通断,以支持电网的正常运行。

在变电站中,刀闸用于切换不同的电源,实现电力的传输或分配。

在配电系统中,刀闸则用于实现对不同回路的供电控制。

无论在哪个领域,刀闸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刀闸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刀闸在切换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电弧,给设备带来损坏的风险。

其次,由于刀闸的机械结构较为复杂,操作也需要一定的技能和经验。

此外,刀闸也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刀闸是一种重要的机电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电力控制系统。

它具有简单可靠的工作原理和优良的性能,能够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然而,刀闸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需要不断改进刀闸的设计和操作,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电力需求。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刀闸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辅助开关工作原理

辅助开关工作原理

辅助开关工作原理
辅助开关工作原理是指在高压断路器中起到辅助作用的一个关键性部件。

辅助开关通常用于信号传输或控制电路,以便在需要时协调高压断路器的操作。

辅助开关由机械部件和电气部件两部分组成。

机械部件包括撑杆、拉杆和连接杆等,起到传递机械力的作用。

电气部件则包括接点、触头等,起到传递电信号
的作用。

辅助开关的工作原理是在高压断路器中通过机械运动和电气信号的传输来实现。

当高压断路器需要被打开或关闭时,辅助开关通过机械部件传递力量,使得高压
断路器的主接点打开或关闭。

同时,辅助开关也可以通过电气部件传递信号,控制高压断路器的操作状态。

总的来说,辅助开关在高压断路器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协调高压断路器的操作,还可以通过传递信号,实现对高压断路器的监控和控制。

辅助开关工作原理

辅助开关工作原理

辅助开关工作原理
辅助开关是一种常见的电气元件,用于控制电路中的开关操作。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辅助开关一般由一个可移动触点和一个固定触点组成。

当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时,电路闭合;当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分离时,电路断开。

2. 辅助开关一般与主控开关配合使用。

主控开关控制电路的主要功能,辅助开关则用于监测主控开关的位置。

3. 当主控开关操作时,辅助开关会随之动作,通过触点的接触或分离来判断主控开关的状态。

如果触点闭合,则表示主控开关闭合;如果触点断开,则表示主控开关断开。

4. 辅助开关的状态可以用来监测电路的状态,或者作为信号输入到其他设备中。

例如,通过辅助开关的状态可以确定电机是否运行、灯光是否亮起等。

5. 辅助开关通常可以在电路中的不同位置安装,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例如,可以安装在主控开关旁边、电机末端或其他关键位置上。

总之,辅助开关通过触点的接触或分离来监测主控开关的状态,并将其作为信号输出。

它在电路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功能,帮助实现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刀闸辅助开关介绍与分析
刀闸辅助开关,因为觉得这个不起眼的设备在变电用得太多了先来观赏几个常见的辅助
开关:
图1多用于电容器组中心点地刀的辅助开关,图2、3多用于隔离开关(刀闸)或断路器的辅助开关,不同之处在于图3接线需要压接专用的线耳。

图四是从手机照片中找出来的,图1是一个10kV PT刀闸的辅助开关,回想应该是为了核对电压回路编号去拍的一个照片,仔细分析应该是1997年的产品;
图一图二
图三图四
辅助开关就是安装在各类开关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刀闸等)的连动轴或机械操作机构上的辅助设备,能同步反映开关设备的分合状态,以提供给二次回路起到不同作用的辅助设备,重点体现“辅助”二字。

辅助开关就是同步反映开关设备分合状态的辅助设备,而对应的辅助接点有两种类型,我们在断路器控制回路的时候也曾经说过,对于隔离开关(以下统称刀闸)其实也是一样的:
1. 常开辅助接点:刀闸在分闸位置时是断开的辅助接点(合位时闭合,也有称之为动合触点)
2. 常闭辅助接点:刀闸在分闸位置时是闭合的辅助接点(合位时断开,也有称这为动断触点)
对于常开接点还是很好理解的,随刀闸的分合而断开或者接通,而电气回路的通断对于逻辑判断或数字化就是1或者0,那么当需要知道刀闸有分闸位置的时候就需要常闭接点了,所以我想常闭接点就是这么应运而生的吧。

了解了刀闸的常开常闭接点,就来看看这些辅助接点都用于什么回路和什么设备。

1. 后台监控刀闸位置信号回路
2.保护(测量)母线电压切换回路
3.计量母线电压切换回路
4.母差保护刀闸位置开入回路
5.刀闸操作闭锁回路
6.断路器近控闭锁回路
据不完全统计共以上6类刀闸辅助接点相关回路,所涉及继保、自动化、运行、检修、计量等专业,
一、母差保护刀闸位置开入回路
对于双母线主接线方式的母差保护,需要通过计算某一母线上所有运行设备的电流向量和来判断母线上是否有故障,那么我们就把各间隔的母线刀闸常开接点引入母差保护,母差保护通过刀闸的常开接点的通断情况自适应各间隔的运行方式。

例如下
图234间隔运行在2M母线时对应母差保护的刀闸位置开入情况:
再来看看回路的设计原理图:
从回路原理图可以看出,对于双配置的母差保护,回路编号01为刀闸开入公共端,然后经过1G刀闸(2G刀闸)的常开辅助接点后回路编号变为03(05)开入到母差保护装置,每个间隔的回路编号都是一样的,但通过不同的电缆编号以区分开。

上图是标准配置的双套220kV母线保护(母差+失灵),现行的可能还存在双母差+单失灵的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就需要增加多一对常开辅助接点引至独立的失灵保护,接线原理是一样的,通过以上的开入回路母差保护就能知道哪些间隔运行于哪段母线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刀闸辅助开关多运行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特别是对于户外的敞开式刀闸辅助接点容易出现接触电阻过大或者松动等而造成接点不通的现象,此时母差保护会根据记忆和逻辑条件进行分析,并做出报警和正确的判断,但如果同时出现过多的刀闸位置异常,只能通过软件或模拟装置进行人工置位以作为临时措施。

单母方式不需要将刀闸位置接入母差保护。

二、母线电压切换回路
我们知道每段母线都有自己的母线PT,而二次设备就必须根据相应一次设备的运行方式选取相应的母线PT二次电压,电压切换回路就是为了能自适应双母接线运行方式的改变应运而生。

例如当234间隔运行于220kV 2M母线时,电压切换回路就会把220kV 2M母PT的二次电压切换到234间隔的保护装置或计量、测量设备,如下图:
电压量对保护系统非常重要,所以电压切换回路除了需要正确的适应一次设备的运行方式外,还得确保回路出现故障时仍能提供正确的电压量,那么回路就需要能自保持,自保持了就需要有解除保持的回路,所以电压切换回路采取的是双位置继电器,简单点说就是需要引入两个位置以保证继电器能正确动作和返回,看下图:
继电器有两个线圈,一个是动作线圈一个是返回线圈,动作线圈动作后如果返回线圈没有动作,继电器的接点是不会变化,就是说继电器动作后要返回,只有在动作线圈失电且返回线圈得电继电器才能返回,而要继电器动作则需要相反的条件。

那么就需要将刀闸的常开常闭接点分别引至双位置继电器,常开辅助接点接入动作线圈,而常闭接点接入返回线圈,当刀闸合上的时刀闸常开接点闭合使双位置继电器的动作线圈得电(此时刀闸的常闭接点断开使双位置继电器返回线圈失电),继电器动作将刀闸相应的母线电压切换至装置,刀闸分开时各接点将使继电器返回,相应母线电压回路切断。

下图为典型的主二保护电压切换回路图:
所以电压切换回路需要同时接入刀闸的常开常闭辅助接点,而保护的电压切换回路基于双套独立配置的保护装置,所以也需要两套独立的电压切换回路,当然还需要计量电压切换回路(因为计量与保护测量电压是不同准确级的PT绕组)。

当然计量的电压切换回路使用的是保护屏处的电压切换直流电源,所以可以与保护的一套电压切换回路合用同一组刀闸辅助接点)。

下图是主一保护电压切换回路,其中的两对刀闸常开接点是与计量回路合用(并联)。

三、后台监控刀闸位置信号回路
信号回路公共端S501经过刀闸的常开辅助接点变为S519经过常闭辅助接点变为S521,接入测控装置,将S519接入点定义为1G刀闸的合位而S521的接入点定义为分位,这就是双位置遥信:
S519S5211G刀闸位置
01分位
10合位
0(1)0(1)异常(不确定状态)
0代表回路断开,1代表回路接通
遥信信号回路编号也有以8开头的(相对比较老的设计),如公共端为801,信号为803、805……以此类推,还有必要说明一点的就是遥信信号公共端不一定是正电位,这需要以现场的测控装置开入量回路原理为准。

四、刀闸操作闭锁回路
刀闸操作闭锁回路,这个回路也是相对比较复杂。

我们以敞开式单间隔刀闸操作闭锁回路来作说明。

闭锁回路,就是通过各个刀闸或者断路器的辅助接点组成闭锁(或者说是开放)操作的电气逻辑回路,目的就是防误操作。

下图是一个线路间隔的一次接线图
各刀闸或地刀的操作都会受到其它刀闸或地刀的闭锁,比如说要非倒闸操作1G刀闸时2G 必须在分闸位置,那么要操作某一刀闸时就必须在其它相关刀闸或地刀处于允许状态,而代表状态的就是辅助接点。

接下来就来看看刀闸操作闭锁回路:
可以看出操作闭锁回路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各种辅助接点去断开设备的操作电源:断路器在合闸状态下(常闭接点断开)本间隔内所有刀闸、地刀都是无法操作的(受到闭锁);而02G、03G1任一个地刀在合闸状态下(常闭接点断开)所有的刀闸是无法操作;1G刀闸在2G刀闸合闸的状态下(常闭接点断开)时无法操作;2G刀闸同1G刀闸
那么如果要进行倒母操作时必须同时合上1G和2G,又该如何操作?继保人设计出了如下回路:
根据上图就很清楚看出,当两段母线并列运行(倒母的前提条件)状态下,1G刀闸(2G 刀闸)在合闸的状态下(常开接点接通),2G刀闸(1G刀闸)的控制回路才能得到电源允许操作。

以上就是利用各种辅助接点组合成的刀闸操作闭锁回路,刀闸操作闭锁回路很复杂,我们所讲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还有旁代及母线地刀等等的相互闭锁操作回路,这就需要我们知道一次设备的操作闭锁逻辑、原理,结合二次操作闭锁中的各种辅助接点的分合状态去看懂、理解其中的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