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指导的探究
如何在新课程条件下开展研究性学习

2 化学研 究性 学 习的 实践 尝试
2 0 年秋, 承担 2 0 01 我 0 4级 3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 并使 用化学新教材 。在新教材中, 有关学生动手 的家庭小实验有
5 : 个 收集不 同的材料并制成标本 、 有关反应热 的实验 、 发酵
一
化学研 究性学习的开放性 ,一方 面是要在课堂 的教 学
和课后 的讨论 中为学生创设一个 有利于群体交流 的开放和 活动环境 。在这个环境 中, 师生 的思维活动相 互暴露 , 通过 合作讨论 , 让学生的思维见解 、 情感体 验 、 意志欲望 、 行为方 式等都受到最大 限度 的尊重 ,引发学生进入积极研 究和 自 由探索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化学本身 固有 的特点 , 在时空
13 开放 性 、 .
把 “ 究 性 学 习” 为课 程 结 构 改革 的 一 个 重 点 , 为 设 置 研 作 作 综 合 实践 活动 课 的 重 要 内容 . 并 强调 学 生 通过 这 种 学 习和 实 践 。 强 探 究和 创 新 意 识 。 习科 的方 法 , 展 综 合 运 增 学 发 用 知 识 的 能 力 如 何 在 化 学 学 科 中 开展 研 究性 学 习 , 得 每 值
如何在新课程条件 下开展研 究性 学 习
毕 晟
( 重庆 市 第十八 中学
中图分类号 : 3 G6 2 文献标识码 : A
重庆
402 ) 00 0
文章编号 :6 2 7 9 (0 )3 0 8 0 17 — 842 1 3 — 1 — 2 1 5
摘
要
教 育部 《 础 教 育 课 程 改革 纲 要 ( 行 ) 中 明确 地 基 试 》
crclm s utr rf sl ga jrcnet f h ur uu t cue e r a o sma otns o te i r o m n o r
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尝试

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尝试摘要:在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进行独立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科学探索过程,获得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也是高中物理课程新标准所提出的课程总目标。
文章基于新课程理念,首先介绍了对研究式学习的基本认识;其次分析了实施研究性的基本策略,并概述了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最后提出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研究式学习模式的可行性,以期使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切实提高,使我们的教学适应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基本认识实施策略随着当前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更加强调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对此需要有步骤的进行。
本文就从这一问题出发,其中结合探究性学习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我们知道,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当前的教育教学环境等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根据新课改精神和理念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重要的辅导者要重点做好相应的辅导,充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和创新。
在这种情况下,实现探究性的学习就成为我们必须要积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探究性的学习不仅需要进行教学方式上的变革,同时对于相关的教学设计和组织等也有着新的要求。
一、对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认识对于探究性学习来说,它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这种要求体现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以问题为中心,进而进行有效性的探讨和总结。
因此,它需要学生更加独立的思考,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注意教学方式的转变。
下面,笔者就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
(一)教学以问题为主导相比于传统的教学形式,探究性的教学更加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讨和研究,在进行知识点教学之前,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灌输者,而是重要的引导者。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6 课件?曲边梯形的面积? 王建鹏
惠安县岗位练兵 惠安县教育局
三等奖
惠安县总工会
?浅谈高中数学直觉思维的
7
陈佳聪
培养?
CN 期刊
基于“几何画板〞的数学实
8
张清强
验
?中学数学教学参 考?
CN 期刊
一类轨迹方程定义域的巧
9
张清强
解
?数学教学通讯?
CN 期刊
10
2、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课题组成员用建构主义理论和主体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积极探索适应学
〔10〕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姓 名 年 龄 职 称 职 务 工作单位 分 工
陈一平
54
中高
副校长 惠安高级中学 搜集整理
王建鹏
31
中一 教研副组长 惠安高级中学 抽样调查
陈姗菁
30
中二
惠安高级中学 数据分析
张清强
28
中二
惠安高级中学 评价研究
陈佳聪
28
中二
惠安高级中学 评价研究
力,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引起了我们对本课题的极大关注和浓厚兴趣,决定对本
课题进行研究。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支撑性理论主要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主体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以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根底的主动建构。
关于建构主义及其教学涵义,在我国的主要研究者是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建构主 义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形成数学教育建构观。
1
王建鹏
设想?
?数学教育研究?
省级期刊
?基于知识交汇的高三立体
2
王建鹏
几何教学探究?
对新课标下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构、 提高 自身 的综合素质 , 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 2改 革课 堂教 学模 式 , 重 学 生的 独 立 思考 权 利 . 尊 学 生是 学习和发 展的主体 , 文教学必须根据学 生身 语 心 的发 展 和语 文 学 习 的 特 点 , 注 学 生 的 个 体 差 异 和不 同 关 的学 习要求 , 爱护学生 的好奇心 、 求知欲 , 充分激发学 生的 主 动意 识 和进 取 精 神 ,重 视 学 习 过 程 而 不 只是 看 重 结 论 , 让学生在 主动学 习的过程 中提高学习能力 。 师应 积极 鼓 教 励学生 勇于发表 自己的见解 ,不要 迷信一些 现成 的说法 。 教师 的意见 只是个人 的看 法 , 不能强加 于人。 比如在讲 授 《 项链 》 , 时 教材要 求分析玛 蒂尔德这 一形象 , 且提供 了 并 三 点参考意 见。教师不应 当照办 较参上 的说法 硬塞给 学 生 , 是要发动学 生积极思 考 、 论 , 而 讨 并且要求 言之有 理 , 言 之 成 文 。结 果 很 多 学 生 都 写 出了 优 秀 论 文 , 且 看 法 极 并 具个性 , 甚至形成 了前所未有 的观 点。教师充分肯定学 生
研 究性 学 习 的 现 状 研 究 性 学 习 作 为 2 世 纪 的新 课 程 形 式 ,已 经 由专 家 1
一
莘县
22 2 ) 5 4 1
的创 造活动 , 同时指 出学 生推理 中的某些偏 差 , 提示学 生 在 分 析人 物形 象 时 应 注 意 的 问 题 。 3深 入 大 自然 , 悟 大 自然 . 感 随着 素质教育 的逐 步扩大和深入 , 自然人 文景 观这 读 部大 书显得越来越 重要 。 让学生在节假 日走 出校 门深入 大 自然 , 以 拉 近 他 们 与 生 活 的 距 离 , 高 学 生 的 审 美 能 力 可 提 和学 习兴趣 。每一 处风景名胜都蕴蓄着丰厚 的人文 内涵 , 比如说 , 去泰 山就能使人联想到杜甫 的《 岳》 姚鼐的《 望 、 登 泰 山记》 和李健吾 的《 中登泰山》 去绍兴 , 以使人联想 雨 , 可 到鲁迅 的 《 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 》 《 从 、社戏 》 《 、祝福 》 《 Q 阿 正传 》 和王羲之 的《 兰亭 集序》 去滁州琅 牙 山可 以使人联 , 想到欧 阳修 的《 醉翁亭记》 这样学生不仅可 以获得 书本上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调查研究

一
()你喜欢的研 究性 学习类型是 3
A. 识探 究型 知 B社会 调查型 .
A F N 常喜欢 B不喜 欢 C无 所谓 . 。
( )在研 究性 学 习课程 实施 中,遇到的 最大问题 是 8
( ,在研 究性 学习课程 中'更 多的是依 赖 - 5 7 -
之 髑 ,和 你的 学 习成 绩无 关 , 以下各 题都 是 单选题 ,请
同学们认 真完成 ,谢谢 !
一
A计 算机上 网 B 密切分 工再 整合 C. 师指 导 . . 教
( )研 究性 学 习成 果的 结题后 ,你 的 能力提 高 最大 6 的是 j B。 动获取知识应 用 主 ≯ i 叠 。 。 A. 分工合作
( )你是 如何选择研 究性学 习课题 的 : 1 A. 老师指导 B 自己的兴趣 c. 网查找课题 . 上 ( )你对 你们课题组 的研 究性 学 习成果是 否满意 2
薹。 C 实践能 力 D. 新能 力 . 创
A. 非常满意 B. 本满意 c. 满意 基 不
( )你对研究性 学 习课程是 否喜欢 7
谭 旅 灏 免
E C l {} W 器 l { }j£ { { l { S } i }
新课 革 景 对 性学 程 调 程改 背 下 研究 课 煮
◇ 山 东 聊 城 市 第 三 中学 王 永 辉
【 摘
要 】 “ 究性 学* 研 - 7”作为一 个独具特 色的课 程领域 ,是 我 国基础教 育课程体 系的有机构成 ,被 公认 为是我 国
研究 性课题 ,且 调查没有事先 通知 。我们共 发出 问卷 5 9 8 分 ,收回有效 问卷 5 9份 ,回收率为 9 . 6 66 %。座谈 的学生 及 老师 也是 延续 调查 问卷 的题 目进 行 的座谈 ,座谈 进行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在 现 行 的 教 育 评 价 体 系 下 , 生 的考 试 分 数 是 主 要依 据 , 学 而 研 究 性 学 习 注重 的是 过 程 和 方 法 。因此 , 多 学 生 和教 师 从 许
心 理 上 无 法 真 正 地 接 纳 研 究 性 学 习 .造成 不少 的学 校 研 究 性 学 习 只 是 流 于 形式 , 付 上 级 的检 查 。教 师 没 有 用 心 去 指 导 . 应 学 生 更 是 乐 于 如此 . 便 设 立 一 个 课 题 . 后 在 网上 下 载 一 些 随 然 资 料 , 后 堆 成 一 篇 连 自已都 不 大 清 楚 的 文 章 。 种研 究 性 学 最 这 习 的 效 果 可想 而知 。 因此 , 我认 为学 生 在 开 展 研 究 性 学 习之 初 到 不 选难 题 、 题 、 题 等 , 选 题 的 难 易 度 能 够 巩 固 知识 , 偏 怪 所 培 养 学 生 的 能 力 。 之 , 学 活 动 离 不 开 习题 , 总 教 只有 灵 活 、 确 地 正 进 行 习 题 训 练 , 能 提 高 教 学 效 率 , 到事 半 功倍 的效 果 。例 才 起 如 , 学习非条件反射 和条件反射时 , 及 时例举缩手反射 、 在 我 眨 眼反 射 、 虎 色 变 、 梅 止 渴 等 反 射 活 动 , 谈 望 以练 习 题 的 形 式 让 学 生 当 堂讨 论 完 成 , 效 果 非 常 明显 。 过 适 当训 练巩 固教 其 通 学 , 实 现 生 物 有效 教学 的得 力 措 施 。 是 7注 重 反 思 。 进 效 率 提 高 . 促 尽 管 教师 每 节 课 前 都 做 到认 真 钻 研 新 课 标 、 精心 备 课 、 研 究 学 生 , 断 斟酌 教 师 “ 什 么 ” “ 么教 ” 学 生“ 不 教 、怎 ; 学什 么 ” “ 、 怎 么 学 ” 但 是 在 教 学 过 程 中总 有 一 些 不 尽 人 意 , 至失 误 之 处 . , 甚 所 以教 师 每 节课 后 就 需 要 反思 教 学 过 程 . 总结 本 节 课 成功 的地 方 和 不理 想 之 处 , 求 加 以改 进 。 比 如说 在 上 完生 态 系统 一 节 以 之 后 , 在 反思 本 节 教 学 时忽 略 了生态 系 统 成 分和 生 物类 型的 我 比较 , 这些 正 是 考 试 容易 考 到 , 生 也 容易 出错 的 内容 . 要 而 学 需 以 后及 时 改 进 教学 。 学期 期 中 、 末 考 试结 束 后 , 师要 进 行 每 期 教 详 细 认 真 的质 量 分 析 。 找 前 期 教 学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 寻 以便 调 整 进度 , 改进 方 法 , 走 弯 路 , 时 如金 , 高 课 堂效 率 。 少 惜 提 8 提 升魅 力 。 爱 赢得 有效 . 师 不 断提 升 教 师 个 人 魅 力 ,做 学 习型 高 素 质 和 充 满 爱 心 有 激情 的教 师 , 是 有 效 开 展 教 学 的 前 提 。 师 每 天精 神 饱 满 信 也 教 心百 倍 面 带 着 微 笑 提 前 走 进 教 室 , 堂 上 富 有 幽 默感 . 充 分 课 能 调 动学 生 积 极 性 .正 确 引 导 学 生 ,课 堂 教 学 一 定 是 富 有 成效 的 。 言 道 :亲 其 师而 信 其 道 。 如 果 我 们每 天 板 着 面 孔 . 泼 常 “ ” 活
新课程背景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微探

学 生 感 到 教 师 与 他 们 一 样 是 一 个 欣 赏 者 和 参 与 者 .必 要 时 , 师可 走 下 讲 台 和学 生 坐 在 一起 。在 这 种情 感 融 合 、 教 地 位 平 等 的课 堂 气 氛里 , 师 和学 生 共 同面 对 艺术 作 品 . 教
使 学 生独 立地 发 现 、 决 问 题 。例 如 , 讲《 西方 传 统绘 解 在 中 画 》 一 课 时 , 者 提 出 了这 样 一 些 问 题 : 中 国 传 统 绘 画 这 笔 和
相 比西方 传统 绘 画有 什 么特 点 ? 些 不 同的特 点 表现 在哪 这 些 方 面 ? 这 种 通 过 已 有 认 知 经 验 的 对 比设 疑 。 利 于 启 发 有
研 究 性 学 习 是 一 种 崭 新 的 综 合 性 学 习 方 式 .它 的 本 质在 于改 变 传 统 的 以 “ 受 学 习 ” 主 的学 习 方 式 . 倡 接 为 提 学 习 的 自主 性 、 索 性 和 开 放 性 , 师 生 共 同 探 索 新 知 的 探 是
学 习 过 程 ,是 师 生 围 绕 着 解 决 问 题 共 同 完 成 研 究 内 喜 悦 ,不 断 发 掘 自身 潜 能 ,发 展 观 察 力 、 忆 力 、 象 力 、 新 能 力 和 社 会 实 践 能 力 。所 以 , 记 想 创 高
中美 术 学 科 的 研 究 性 学 习 更 加 尊 重 学 生 , 是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的 自我 实 现 的 教 育 。 强 调 过 程 而 不 是 结 果 . 调 学 生 它 强 对所 学 知识 技 能 的实 际应 用 而 不 是 一 般 的 理 解 和 掌 握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的研究性学习【摘要】作者针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的研究性学习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应遵守的原则,并对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当今世界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知识型社会,知识型经济使知识创新成为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
教育应打破知识权威和教师权威,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给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宽松的空间。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探究能力的学习方式[1]。
1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应遵守的原则1.1双主体变化原则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的过程呈现不断变化、发展和上升的特点,这必然从外部对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变化产生重大影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也在成长中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又必然从内部影响学生和教师主体性变化。
基于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双主体变化原则,把握渐变原则,顺应其发展趋势,而不是超越变化。
教师要主动地创造利于学生开展研究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适应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主客体关系的渐进变化。
1.2联系、主导原则在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材料之间的联系、局部之间的联系、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联系。
在解读人物形象或思想内容时应把握作品的主导思想倾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局部细节的意义和作用。
比如学习曹禺的《雷雨》,学生对“周朴园是否对鲁侍萍真心怀念”展开研究。
一些学生认为怀念是虚情假意,因为周朴园肆杀矿工,毫无人性,满手沾满鲜血的资本家不大可能有细腻的感情。
还有部分学生则认为怀念是真的,因为周朴园可能动过真情。
鲁侍萍毕竟为他生了两个儿子,晚年的周朴园精神生活空虚,繁漪又桀骜不驯,他在怀念中咀嚼着自己的过去,资本家也有人性。
教师可趁势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找到鲁侍萍讲述往事时,周朴园的心理变化“沉思”“沉吟”“苦痛”“惊愕”的局部细节,这些细节都与作者的主导思想倾向有密切关系,都属于整体性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指导的探究
发表时间:2017-05-19T16:17:38.157Z 来源:《素质教育》2017年4月总第231期作者:阎琪[导读] 更希望能够获得同仁的批评指正,以便我进一步改进方法,为今后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积累更有效的方法。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路兰州五十八中(兰炼一中)730060
摘要: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自己搜集相关资料或实地调研考察的方式来获得课本以外的知识。
但是综观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结协作意识,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
针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上的不足,教师及时给予方法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课程性质课程理念研究性学习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统称为《新课标》)中对课程性质的定义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 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
我校语文组从2010年开始进行了关于“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题研究。
截至2013年,该课题已经先后通过省市级课题的鉴定。
学校现已将课题研究的内容,编辑出版成校本教材,同时开设了校本课程。
于是我就趁热打铁,在学生们还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抱有好奇心的时候,利用寒暑假,给他们布置了相关的研究任务。
一、要给他们讲解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常用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当然也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文献的分析,获得对事物及现象的正确认识。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的基本类别有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三种,在一个课题的调查过程中,这三类形式常常是兼用的。
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有:(1)问卷调查;(2)访谈调查;(3)表格调查。
学生们解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挑选研究内容,自由结合成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在开学后,我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指导他们独立撰写调查报告(论文),帮助他们制作幻灯片,最后通过课堂展示的形式,各研究小组相互交流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和成果。
并将优秀作品推荐到学校,参加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被推荐的作品分别被评为校级三等奖和优秀奖。
活动结束后,我让学生写下了他们对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二、以下是高二(10)班曹蕊、徐雅琳、周安悦同学合作撰写的研究性学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初拿到这个研究性课题,我们还是感觉比较“幸运”的,因为,我们可以不用四处找调查对象,兰州金城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地就有泥塑馆。
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兰州泥塑》,但是让我们感到头疼的是我们对泥塑的了解太少,原本在和传承人交谈的我们,只好回家从泥塑的起源学起,直到我们了解了关于泥塑的所有知识后,我们又重新找到泥塑的传承人岳云生老人,向他进一步了解关于泥塑的制作工艺。
通过岳老先生生动的介绍,我们发现每一件泥塑作品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收集到这些资料后,由于对课题的研究方法不甚了解,所以不知道该如何把这些资料中重要的内容,有条理地整理出来。
就在我们犯难时,老师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之后,我们按照: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这样四个版块进行归纳整理,其中针对“研究内容”这一项,我们又将它细化为:起源、发展、制作工艺、代表作品、现状等五部分内容,经过多次删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最终顺利完成了该课题的研究。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们不仅掌握了实地调研的一些基本方法,还拓宽了知识面,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更让我们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学生们制作出来的幻灯片和撰写的调查报告,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毕竟是他们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走出课堂,走出家门,从课本外获得知识的一次成功尝试。
希望这次尝试,能为他们以后进行更多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提供帮助。
对于我的教学而言,这次活动的开展证明了学生们已经具备独立进行调查研究的能力,只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对他们还不够信任,不敢放手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出家庭。
他们唯一的不足就是缺乏有效方法的指导,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准确地对他们进行指导,他们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这项课题研究达到了我的预期效果,我会以此为借鉴,继续开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指导工作,同时也希望我对学生开展的指导性工作能够给我的同仁提供借鉴,更希望能够获得同仁的批评指正,以便我进一步改进方法,为今后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积累更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大超研究性学习——设计.操作.评价[M].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