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片下表皮的永久装片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片下表皮的永久装片1、取镜:先用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置于胸前。
2、放镜:镜筒朝前,镜臂朝后;置于观察者座位前的水平工作台上,偏向身体左侧,便于左眼向目镜内观察;右眼及时记录观察情况;置于桌子内侧,距台沿5cm左右。
3、对光: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手指转动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同时转动反光镜(自然光线好时,使用平面镜,自然光线差时,使用凹面镜),使目镜内出现白亮的视野,并使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
4.低倍物镜的使用:把菠菜叶片下表皮的永久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观察物对准通光孔,用压片夹固定好;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注意:一定要缓慢,动作过大压碎装片),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如果不清楚,可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楚为止。
5.高倍物镜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
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凹面镜,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这就是低倍镜中有,换上高倍镜后,物像消失了的原因,我们只看到物像中的部分。
)。
6、在显微镜视野中出现异物时,既然不在实验材料中,只有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和装片上。
用低倍物镜观察材料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转动目镜,异物跟着移动,可以肯定它在目镜上;若异物不动,转换物镜后异物不存在,证明它们在物镜上;转换物镜后,异物依然仍在,说明异物一定出现在装片上。
7、整理:将装片取下,转动转换器使物镜的所有镜头都不对准通光孔;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用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回镜箱。
练习题:选择题1、当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时,应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
实验三永久制片的制作

实验三永久制片的制作〖目的和要求〗学习将根尖细胞压片或花粉母细胞涂片法制成的效果满意的临时片制作为永久片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用根尖细胞压片或花粉母细胞涂片法制成的染色体片,若材料染色清晰、物象符合要求,一般可用石蜡、甘油胶冻或指甲油将盖玻片的四周封固制成临时片,储于冰箱中可保存一周左右。
但时间过长,物象收缩,颜色变浅,难以观察鉴别。
因此,对一些效果很好的片子希望能长期保存,就必须改制为永久片,以便进一步观察研究或用作试教片。
永久片的制作程序包括脱去临时片的盖玻片、材料脱水、透明和封片。
其中材料脱水干净和透明良好是制好永久片的关键。
为此,需要用适当的脱水剂和透明剂。
目前较理想的脱水剂有正丁醇和叔丁醇,它们都能与最常用的脱水剂乙醇混合使用,并具有良好的透明效果,且能与封藏剂树胶混合,有利于封片,材料也不会发生收缩和硬化等问题。
〖实验材料〗经镜检符合要求的植物染色体的临时片。
〖用具和药品]显微镜,冰箱:培养皿(直径12cm),刀片,解剖针,镊子,玻璃棒,纱布,毛笔,吸水纸,标签、正丁醇,叔丁醇,95%乙醇,100%乙醇,冰乙酸,二甲苯,中性树胶。
〖实验步骤1.脱盖玻片用刀片把临时片上盖玻片周围的指甲油刮尽,用毛笔刷掉指甲油屑后,再用镜头纸蘸二甲苯少许擦去残留的石蜡,或用乙酸除去水溶的封藏剂。
如刚制作的临时片,最好过几小时后再进行脱片。
常用的脱片方法有两种:一是使用脱片液,二种是采用冰冻法。
两种方法在脱片前都需对盖玻片进行定位,以便封片时还原。
(1)脱片液法把临时片翻转,盖玻片朝下,放入盛有脱盖玻片液(1份45%醋酸+1份95%乙醇)的培养皿(编号①)中,将载玻片的一端搁在短粗玻片上,成倾斜状,让盖玻片自然脱落。
盖玻片脱落后2~3min,分别取出盖玻片和载玻片,用吸水纸将玻片上的溶液吸干,注意不要触动载玻片上的材料。
2.脱水与透明(1)乙醇脱水透明法将晾干的载片及对应的盖片,用由低浓度到高浓度(70%~80%~90%~100%)的梯度酒精在染缸中脱水每个浓度2~5min,晾干。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并画图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并画图柳泉铺一初中杨国健2017年6月14日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并画图教学目标:1会使用显微镜2能画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使用显微镜并画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教学难点:使用显微镜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用具:显微镜.擦镜纸.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 白纸. 橡皮. 铅笔。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我们已经对显微镜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我提问一下.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 学生答.认识显微镜的目的是更好的利用显微镜,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共同研究怎样使用显微镜?2授新课现在请大家预习课本37页至39页,先了解一下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分几步?分别是哪几步?你认为这几步中,哪一步是关键?哪一步感觉有点难?(学生四人一组讨论)3 教师细讲无论是关键步骤,还是比较难的步骤,下面我带着大家分步来完成?第一步:取镜与安放。
这一步比较容易,指名让学生来完成.其他学生找出不足点,教师再演示。
强调左手托,右手握。
第二步,对光这一步是实验成功最关键的一步,让学生先讨论画出关键:1.低倍物镜2.最大光圈3.反光镜4.视野明亮。
教师在演示的时候.强调一定要用低倍物镜(一般情况下指又粗又短的物镜)正对着通光孔,光圈要选用最大光圈,保证物镜.通光孔,最大光圈成一条直线。
反光镜如何选要根据光线而定,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
第三步:安放玻片。
这一步要强调玻片的正面朝上,标本中心正对着通光孔,然后用压片夹固定住玻片。
第四步:调焦观察。
本步骤比较难,首先顺时针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使物镜距离玻片大约2厘米,强调在镜筒下降的同时,眼睛从一侧观看,以防物镜压碎玻片,然后再逆时针旋转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视野里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再缓慢移动细准焦螺旋,使视野更为清楚。
这一步要强调,调焦的速度不要过快,另外要告诉学生,视野里看到的是物体的倒像,所以在物象出观偏离视野中心时,要会正确移动玻片(向同方向移动)。
细胞永久装片的制备与观察报告单

细胞永久装片的制备与观察报告单一、引言在细胞学研究中,细胞永久装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通过制备细胞永久装片,可以将细胞样本固定、染色并封装,以便长期保存和观察。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细胞永久装片的制备过程以及观察结果。
二、细胞永久装片的制备过程1. 细胞样本的采集需要从细胞培养物或组织中采集细胞样本。
可以通过离心、刮取或组织切片等方法获取细胞样本。
2. 细胞固定将采集到的细胞样本进行固定处理,目的是停止细胞的代谢活动,保持细胞形态和结构的稳定。
常用的固定剂有甲醛、乙醛、氯醛等。
3. 细胞染色固定后的细胞样本可以选择性地染色,以凸显细胞的特定结构或分子。
常用的染色剂有荧光染料、核酸染料、酶标记物等。
4. 细胞封装染色后的细胞样本需要进行封装处理,以保护细胞样本并使其能够长期保存。
常用的封装剂有明胶、聚丙烯酰胺等。
5. 制备载玻片在细胞样本封装完成后,需要将其转移到载玻片上。
首先,在玻片上涂覆一层适量的胶水或聚-L-赖氨酸,然后将封装好的细胞样本轻轻倒置到玻片上。
6. 干燥和固化将载玻片上的细胞样本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使其自然干燥。
待细胞样本完全干燥后,再用适当的方法固化载玻片,如使用紫外线照射。
7. 封装载玻片将干燥固化的载玻片放入适当的封装盒中,将封装盒密封,以保护细胞样本不受外界污染和损伤。
三、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制备完细胞永久装片后,可以进行显微镜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1. 显微镜观察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等设备对细胞永久装片进行观察。
通过调节放大倍数和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染色结果。
2. 观察记录观察时,应详细记录细胞的形态特征、染色结果以及任何其他观察到的现象。
可以使用文字、图表或照片等方式进行记录。
3. 结果分析根据观察记录,对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构和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可以与已有的文献或知识进行对比和参考,进一步深入理解细胞的特性和功能。
四、结论细胞永久装片的制备过程需要经过采集、固定、染色、封装、制备载玻片、干燥固化和封装载玻片等步骤。
实验:用放大镜观察水中浮游植物的永久涂片实验报告单-杨帆

实验:用放大镜观察水中浮游植物的永久
涂片实验报告单-杨帆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使用放大镜观察水中浮游植物的永久涂片,以更好地了解浮游植物的结构和特征。
2. 实验材料
- 放大镜
- 盖玻片
- 草履虫样本
- 水样
3.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
- 将盖玻片和玻璃片清洗干净。
- 准备好水样和草履虫样本。
2. 制作涂片:
- 将一滴水样放在盖玻片上。
- 用钳子夹住一只草履虫,轻轻碾压在盖玻片的水滴上。
- 将准备好的盖玻片和玻璃片紧密叠在一起。
3. 观察涂片:
- 将制作好的涂片放在放大镜下。
- 使用放大镜逐层调节焦距,寻找到合适的放大倍数。
- 观察涂片中的浮游植物,注意其结构和特征。
4. 实验结果记录:
- 使用手绘或拍照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浮游植物结构和特征。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中观察到的浮游植物结构和特征如下:
- 浮游植物种类:草履虫
- 结构:草履虫具有细长的身体,前端为扁平的头部,后端有长尾突。
- 特征:草履虫通过纤毛的运动进行游动,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纤毛的摆动。
5.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使用放大镜观察了水中浮游植物的永久涂片。
观察到的草履虫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特征,进一步增加了我们对浮游植物的了解。
6. 实验注意事项
- 操作时要注意用钳子夹住草履虫,避免对其造成伤害。
- 小心操作放大镜,避免损坏设备。
- 清洗盖玻片和玻璃片时要小心,避免划伤表面。
永久制片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永久制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石蜡切片法制作永久制片。
3. 观察并分析永久制片的结构和特点。
二、实验原理永久制片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将生物组织或细胞制成可以长期保存的切片。
石蜡切片法是常用的永久制片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石蜡的高熔点和低溶解度,将组织固定在石蜡中,从而实现长期保存。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显微镜、石蜡、酒精、二甲苯、苏木精染液、盐酸酒精溶液、蒸馏水、吸水纸、剪刀、镊子等。
2. 实验仪器:切片机、烤箱、显微镜、显微镜载物台、显微镜显微镜物镜、显微镜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取洋葱鳞片叶,用剪刀剪成薄片,放入装有酒精的烧杯中浸泡。
2. 固定:将浸泡好的洋葱鳞片叶取出,用镊子夹住,放入装有石蜡的烧杯中,浸泡一段时间,使洋葱鳞片叶固定在石蜡中。
3. 制片:将固定好的洋葱鳞片叶取出,用镊子夹住,放在切片机上,进行切片。
切片厚度为5-10微米。
4. 清洗:将切片放入盐酸酒精溶液中浸泡,去除多余的石蜡。
5. 染色:将清洗好的切片放入苏木精染液中染色,染色时间为5-10分钟。
6. 水洗:将染色好的切片取出,放入蒸馏水中清洗,去除多余的染液。
7. 脱水:将清洗好的切片依次放入50%、70%、90%、100%的酒精溶液中脱水。
8. 透明:将脱水后的切片放入二甲苯中透明,使切片透明。
9. 装片:将透明好的切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二甲苯,放入显微镜载物台上,用显微镜观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洋葱鳞片叶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
2. 细胞壁呈不规则的长方形,细胞质为半透明状,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3. 制成的永久制片具有以下特点:切片厚度均匀,细胞结构清晰,染色均匀,透明度好。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永久制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了使用石蜡切片法制作永久制片。
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洋葱鳞片叶的细胞结构,了解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的特点。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一、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二、实验目的:
1、识别红细胞与白细胞。
2、熟练使用显微镜
三、实验器材:
显微镜、人血涂片、纱布。
四、实验步骤:
(一)取镜对光
1、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合适位置。
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3、选择合适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通过目镜可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二)放置人血涂片
把永久性人血涂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标本基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
(三)镜筒下降
1、眼睛看物镜,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
2、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四)观察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同时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五)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请你标出下列细胞的名称
六、实验结论
1、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红细胞
2、比较红细胞和白细胞在形态、结构和数目上有什么不同。
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而白细胞有;红细胞比白细胞数目多,体
积比红细胞小。
4.4.1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实验报告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
(学生用)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班级:______ 组别: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
实验要求:
请按规范的程序和操作完成实验。
1.检查实验用品。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3.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4.清理还原。
材料用具: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
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要求检查材料用具是否完好、齐全。
2.用低倍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3.辨认红细胞和白细胞。
4.整理器材。
思考:
1.视野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__________,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
2.不容易看到血小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
一、实验操作技能
1.安放显微镜
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安放:放在靠左手边,离桌边7cm左右
2.显微镜对光
遮光器:选用合适的光圈(光线好用小光圈,光线不好用大光圈)物镜、目镜的使用:选用低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不能用手扳动物镜
反光镜对光:光线好用平面镜,光线不好用凹面镜。
镜面对着光源3.观察永久装片
装片放置:将要观察的目标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好
使用低倍镜,下降镜筒:镜筒用粗准焦螺旋下降至物镜与装片相离2c m左右
调焦:用左眼观察,同时慢转粗准焦螺旋,直至看到目标后转用低准焦螺旋
4.说出装片的显著特征
血细胞涂片:红细胞较多,没有细胞核。
(若看到白细胞,要说明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叶片结构:叶片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叶肉属基本组织,看到一层表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表皮属于保护组织,看到大的叶脉,叶脉属于疏导组织。
(二)实验常规和实验习惯
显微镜收放:将压片夹转至后方,取走装片,将物镜转离通光孔,下降镜筒至最低,将反光镜转到与镜座垂直的位置,用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入镜箱。
(取下物镜与目镜放入镜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