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的化学成分及对中枢神经作用机理实验研究
石菖蒲开窍功效的药理实验设计

班级:11中药资源与开发组员:韩卓谕蔡辉彬张智鑫张超文刘舒瑶黄秀英石菖蒲开窍功效的药理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结合中药药理学实验基本知识,围绕石菖蒲的功效进行实验设计,并按实验设计方案实施实验。
通过对实验结果数据的统计分析,对石菖蒲的作用有进一步的认识,以此培养自学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原理:石菖蒲是开窍药,具有醒神开窍,化痰和胃的功效,根据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结果,其开窍作用与其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有关。
石菖蒲的镇静、抗惊厥、抗癫痫、改善学习记忆作用是其开窍醒神、宁心安神功效的药理学基础。
石菖蒲可能通过降低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主要代谢物的含量而引起中枢神经的镇静作用。
尼可刹米能选择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通过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用量过大时可以引起震颤及阵挛性惊厥等,药物对尼可刹米所致惊厥反应的保护作用实验可初筛抗惊厥药。
三:实验器材:小鼠自主活动仪、注射器、鼠笼、天平等。
四:实验药品:42%石菖蒲挥发油、0.05%地西泮、5%尼可刹米、生理盐水等。
五:实验动物:小白鼠六:实验方案:(一)石菖蒲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取小鼠,称重,编号,随机分为3组。
“石菖蒲组”腹腔注射42%石菖蒲挥发油0.2ml/10g,“地西泮组”腹腔注射0.05%地西泮0.2ml/10g,“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给药0.5h后将小鼠置于小鼠自主活动仪内,适应2min,记录5min内小鼠活动次数。
(二)石菖蒲的抗惊厥作用:A.药物致惊厥法:取健康小鼠雌雄各半,称重,编号,随机分为3组。
“石菖蒲组”腹腔注射42%石菖蒲挥发油0.2ml/10g,“地西泮组”腹腔注射0.05%地西泮0.2ml/10g,“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给药0.5h后各组腹腔注射5%尼可刹米0.2ml/10g,记录给药后各组小鼠惊厥发生潜伏期时间,死亡时七:注意事项:①动物宜事先禁食12h,以增加觅食活动。
石菖蒲镇静作用实验

石菖蒲的镇静作用(一)
【目的】
1.学习镇静药物的实验方法
2.应用小动物自主活动仪,研究,石菖蒲,地西泮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从而研究石菖蒲挥发油对小白鼠的中枢神经的影响。
【原理】小动物自主活动仪原理:在活动箱内,将一束或几束光线照射到对侧光电感应器上,动物在箱内每活动一次,感应电流发生变化,经过放大装置,使电脉冲驱使继电器启动,通过记录器记录动物活动次数。
地西泮是镇静催眠的代表药。
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明显,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总挥发油是镇静、催眠、抗惊厥的主要成分,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则是石菖蒲上述作用的最主要活性成分[1]。
石菖蒲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作用,其最主要的药理作用表现为中枢镇静抗惊作用[2].
【动物】小鼠,实验前禁食12h
【药品】0.05%地西泮溶液,石菖蒲醇溶液,生理盐水
【主要器材】动物自主活动仪1台,太平1台,1ml注射器2支,烧杯2个。
【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3组, 每组3 只, 每组为一剂量组。
甲组腹腔注射石菖蒲醇溶液(10克/公斤),乙组腹腔注射0.05%地西泮溶液(10克/公斤),丙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克/公斤),3 分钟后,将小鼠置于自主活动仪内,分别记录10分钟内动物的活动数, 用t值测定对照组与给药组之间有无显著差异。
【结果】腹腔注射石菖蒲醇溶液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胡锦官,顾健,王志旺.石菖蒲及其有效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3):19.
[2] 刘新民. 石菖蒲的研究现状[J]. 中医药研究, 1992, (4) : 57.。
浅谈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研究

在多少,以中病为宜,故被称为小剂量源。
3 治病用药以益气补中升清为主如他为治内伤特立补中益气汤。
他说:“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盖温能除大热。
大忌苦寒之药。
泻其胃土耳”;在《立方本指》中说:“必加升麻、柴胡则加之。
引黄芪、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汤液本草》柴胡引东垣说:“有热则引之,无热则不如,又能引胃气上升,升腾而行春令是也,欲其如此,又可加之”;升麻引东垣说:“入足阳明,若初病太阳证,便于工作服升麻、葛根,发出阳明确规定经汗,或失之过,阳明经燥,太阳经不可解,必传阳明矣”。
说明中气壮元气足,诸邪解之,体健而不衰。
从上述可见,李东垣是我国历史上对脾胃进行深入研究的专家,而且是注意战争时期特殊疾病研究的少有的医学家。
他研究脾胃不是单纯就脾胃的功能而言,而是从整体出发,创立了许多对全身有调节作用的方剂和大法,从而大大丰富了祖国医学的病机学说和治则学说,对后世温补学派的大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确实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收稿日期:2006201213; 修订日期:2006203227浅谈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研究文窑先(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黄石 435000)关键词:石菖蒲; 镇静抗惊; 开窍醒神; 益智健脑; 化学成分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20805(2006)0921814201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A corus tatarino w ii Schott 的干燥根茎。
味辛性温,具芳香之气,行散之力较强,为宣气通窍之佳品,既能芳香化湿、醒脾健胃,又可化浊祛痰、开窍宁神,是芳香宁神,涤痰开窍之要药。
临床广泛用于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中风失语、耳鸣、老年性痴呆等疑难病症。
本文对石菖蒲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一分析。
1 镇静抗惊作用石菖蒲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作用,其最主要的药理作用表现为中枢镇静抗惊作用[1]。
石菖蒲宁心安神的药理实验设计

石菖蒲宁心安神的药理实验设计石菖蒲宁心安神的药理作用一、镇静实验目的:观察石菖蒲挥发油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作用及其不同浓度对该作用的影响。
原理:石菖蒲挥发油,对中枢有广泛的抑制作用。
石菖蒲的镇静作用可能与其降低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
地西泮为苯二氮卓类药物,为中枢抑制剂,具有良好的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
器材:天平注射器针头鼠笼秒表小动物自主活动仪药品:生理盐水 42%石菖蒲挥发油地西泮动物:12小鼠方法:取1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称重标记,分别为生理盐水组、地西泮组、石菖蒲挥发油低浓度组、石菖蒲挥发油高浓度组。
生理盐水组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10g,地西泮组用腹腔注射地西泮0.2ml/10g,石菖蒲挥发油高浓度组用腹腔注射42%石菖蒲挥发油0.2ml/10g,石菖蒲低浓度组腹腔注射42%石菖蒲挥发油以原液稀释为原来1/4倍后的稀释液0.2ml/10g。
给药一个小时后,将各组小鼠放进小动物自由活动仪,观察记录小鼠5分钟内的活动次数。
结果:组别动物数剂量(g/kg)自由活动次数生理盐水组地西泮组石菖蒲挥发油低浓度组石菖蒲挥发油高浓度组注:①动物放进自主活动仪需要一段适应时间(约2min),各组间实验条件应力求一致。
②实验室要尽量保持安静,以免惊动动物使自主活动增多。
③动物宜事先禁食12h,以增加觅食活动。
二、抗惊厥实验目的:研究石菖蒲挥发油的抗惊厥作用及其浓度对其作用的影响.原理:石菖蒲是开窍药,具有醒神开窍,化痰和胃的功效。
石菖蒲挥发油能使小白鼠自发活动减少,能解除单笼饲养小鼠的攻击作用.石菖蒲挥发油对尼克刹米引起的小鼠惊厥有一定的对抗作用.戊四氮为主要兴奋延髓的中枢神经兴奋药,大剂量尼克刹米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而致惊厥,这种惊厥与戊四氮惊厥类似。
地西泮为苯二氮卓类药物,为中枢抑制剂,具有良好的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和肌肉松弛作用。
器材:注射器鼠笼天平针头秒表药品:尼克刹米地西泮生理盐水 42%石菖蒲挥发油动物:12只小鼠方法:取1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标记体重,分别给与下列药物,观察各鼠的反应及结果.1.生理盐水组先以生理盐水0.ml/10g腹腔注射,30分钟之后以尼克刹米0.1ml/10g皮下注射,观察小鼠反应.2.地西泮预处理组先以地西泮0.1ml/10g腹腔注射,30分钟后,以尼克刹米0.1ml/10g皮下注射,观察小鼠反应,并与生理盐水组对比。
石菖蒲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_陈俐

石菖蒲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陈 俐 综述1 廖卫平 审校2(1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120;2广州医学院神经研究所,广州510260) 关键词 石菖蒲;药理作用;实验研究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36(2002)04-0075-04作者简介:陈俐,女(1972.10-),住院医师,硕士。
研究方向:癫痫。
石菖蒲原名昌蒲(菖蒲),又名昌本,昌阳,山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的干燥根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5版一部)。
性味辛苦温,入心、胃经,具芳香之气,行散之力较强,为宣气通窍之佳品,功能豁痰开窍、化湿和胃、醒神益智,是芳香宁神,涤痰开窍之要药。
可用于热病神昏、癫狂、痰厥、健忘、痴呆、耳聋耳鸣、心胸烦闷、胸腹胀满、胃肠绞痛、痈疖肿痛、跌打损伤等,现就石菖蒲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石菖蒲的药理研究1.1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1)镇静抗惊:此为石菖蒲最主要的药理作用,水煎剂1~10g/kg 腹腔注射(ip )可明显降低小鼠的自主活动度,解除单笼饲养小鼠的攻击行为,并与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明显的协同和延长作用[1],石菖蒲挥发油的镇静作用更强。
用挥发油的1/6和1/3LD 50可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减弱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并增强戊巴比妥的催眠作用[2],解除独居小鼠的攻击行为[3]。
当剂量大于25mg/kg 时,即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广泛抑制,抑制程度与剂量相关,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石菖蒲醇提物也可使动物安静、昏睡;石菖蒲氯仿提物对猴等多种动物有镇静作用,强度与剂量相关[2]。
单用石菖蒲小鼠不出现睡眠,先ip 20min 后再给硫喷妥钠,则能加强其催眠作用,0.05mL/kg 的石菖蒲挥发油即能显示出极强的催眠效果[4],33%的石菖蒲混悬液10mL/kg ip30min 后可使小鼠对戊四唑(PTZ )的惊厥率从93%降到60%[5].挥发油中的2细辛醚可能是其对抗警觉的有效成分,小鼠在ip50mg/kg 剂量的α2细辛醚0.5h 后,自发活动明显减少(P <0.01),作用持续5h 以上。
石菖蒲的化学成分研究

石菖蒲的化学成分研究对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应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HPLC等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NMR等谱学方法鉴定结构。
从石菖蒲根茎的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atanone A(1),水菖蒲酮(2),菖蒲螺酮烯(3),2-acetyloxyacoronene(4),菖蒲螺烯酮(5),α-细辛醚(6),β-细辛醚(7),顺式-甲基异丁香酚(8),甲基丁香酚(9),细辛醛(10),细辛酮(11),γ-细辛醚(12),5-羟甲基糠醛(13),galgravin(14)和桉脂素(15)。
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标签:石菖蒲;化学成分;倍半萜;苯丙素;木脂素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是天南星科Araceae菖蒲属Acorus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茎入药。
该植物在我国资源丰富,主产于长江以南诸省区,功能主治是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
临床用于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老年痴呆等疑难病[1-3]。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石菖蒲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益智、降血脂等作用[1,3,4-7]。
石菖蒲中含苯丙烷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等[1,3,8-12]。
为了進一步深入研究石菖蒲的化学成分,本实验对石菖蒲根茎的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
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atanone A(1),水菖蒲酮(2),菖蒲螺酮烯(3),2-acetyloxyacoronene(4),菖蒲螺烯酮(5),α-细辛醚(6),β-细辛醚(7),顺式-甲基异丁香酚(8),甲基丁香酚(9),细辛醛(10),细辛酮(11),γ-细辛醚(12),5-羟甲基糠醛(13),galgravin(14),桉脂素(15)。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现状

2006年3月第13卷第3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01··研究与进展·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现状田茸,慕宝龙,指导:史正刚(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关键词:石菖蒲;中枢神经系统;综述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5-5304(2006)03-0101-03石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植物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的干燥根茎,因其昌盛如蒲类,且古人认为石上生者良而得名。
其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肺、脾、胃经,功能以开窍宁神、化湿合胃为主[1]。
《本草从新》谓之曰:“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开心孔,利九窍,明耳目,发声音,去风除湿,逐痰消积,开胃宽中,疗噤口毒痢。
”《本草纲目》云:“治中恶卒死,客仵癫痫,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痈肿。
”可以看出,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石菖蒲的作用之广泛为大家所共识。
临床上可用其治疗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中风失语、老年性痴呆等疑难病症,提示石菖蒲既有定志宁神之功,又有通关复苏、益智健脑之效。
笔者现从石菖蒲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及作用机理等几方面将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分述如下。
1 石菖蒲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1.1 豁痰开窍、辛香醒神石菖蒲清香馨远,禀芳冽之气,入心透脑,是归经入脑的重要药物[2]。
本品生于水石之上,山涧之旁,经冬不凋,在污水环境中也能正常生长,其辛苦而温,清香而散,则能去污秽之浊,其开窍醒神之功实居草本药物翘楚之列。
明清时以鲜品与栀子、郁金、黄芩等清热解毒之品相配,对瘟疫时邪的治疗起到较大作用。
如温热痰浊蒙蔽心包者可选用《温病全书》的菖蒲郁金汤;若湿热亢盛,血热扰心而神昏惊厥者,可选用《温热经纬》的神犀丹。
贾氏[3]在石菖蒲应用述要中认为石菖蒲虽性辛温,但湿温合并神志障碍者,大多辨证用之,并非窍闭之时才投之。
后有赵绍琴教授辨治热病神昏的经验介绍中就提及“膻中微闭”可用石菖蒲、郁金化痰开窍[4]。
石菖蒲的化学成份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石菖蒲挥发油(β-细辛醚)在一定浓度下有使豚鼠冠状血管扩张的作用.临床常用于冠心病、肺心病等属于痰浊气滞之胸痹者的治疗,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增加冠脉流量有关, 还可能与镇静、改善消化机能、平喘、镇咳等作用有关。
3.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石菖蒲煎剂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缓解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石菖蒲中含的细辛醚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离体肠管的兴奋作用。
2.α-细辛醚按寇氏法测定得小白鼠腹腔注射LD50为338.5±9mg/kg,用药后出现肌肉松弛,呼吸频率减慢,身躯拉长等症状,16-24小时内死亡,24小时内不死亡者则存活。点样试验和掺入平
石菖蒲
石菖蒲[1]
板法试验一致证实α-细辛醚为诱变阳性物质,能引起鼠伤寒沙门氏菌突变种TA100,TA98的致突作用。
主要作用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石菖蒲有镇静作用.煎剂或挥发油均能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 解除单笼饲养小鼠的攻击行为;亦能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的睡眠时间,对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此外, 尚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研究表明:挥发油中的细辛醚是镇静的有效成分,但除去挥发油后仍有镇静作用, 提示其镇静成分不只一种。
石菖蒲的化学成分
根茎和叶中均含挥发油(0.11%~0.42%)及糖类、有机酸、氨基酸等. 挥发油中含34种成分, 其主要成分为β-细辛醚(β-Asarone),占63.2%~81.2%;α-细辛醚(α-Asarone), 占3.4%~13.7%;其次为石竹烯(Caryophyllene)、α-葎草烯(α-Humulene)、石菖醚(Sekishone)、细辛醛(Asarylaldehyde)、榄香素(Elemicine)、欧细辛醚(Euasarone)、1-烯丙基-2,4,5-三甲氧基苯(1-Allyl-2,4,5-trimethoxy benzen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顺式甲基异丁香油酚(cis-Methylisoeugenol)、反式甲基异丁香油酚(trans-Methylisoeugenol)等。[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菖蒲的化学成分及对中枢神经作用机理实验研究【摘要】石菖蒲为芳香开窍类中药,具有开窍宁神、化湿和胃之功效。
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尤其是脑部疾病的治疗。
对石菖蒲的实验研究多集中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而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尚不够成熟,值得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以更好的指导临床。
【关键词】石菖蒲;CNS;作用机理Abstract:Calamus is a kind of aroma TCD inducing resuscitation,tranquilizing mind,removing dampness to regulate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departments,especially in brai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alamus mainly centers on chemical 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s,while it is not mature on functional mechanism,which is worth of further systemic research for better guiding the clinic.Key words:Calamus;CNS;functional mechanism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江苏、浙江、四川。
《名医别录》谓其能“聪耳明目,益心智”。
《神农本草经》谓“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心胃经,且归经于脑。
唐游学于1986年提出“中药归经于脑”学说。
之后又系统地完善了这一学说,并把石菖蒲归属于主要归脑经药物之一。
功能与主治:开窍宁神,化湿和胃。
用于痰湿蒙蔽清窍之神志昏迷;湿阻中焦,脘腹胀闷,痞塞疼痛。
石菖蒲的应用广泛,菖蒲郁金汤、安神定志丸、定痫丸、开噤散等名方都以石菖蒲作为主要组成之一。
在临床中石菖蒲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各个领域。
在治疗脑部疾病如肺性脑病,肝性脑病,肾性脑病,癫痫,痴呆,脑出血等疾病中均取得很好的疗效。
有关石菖蒲的实验研究多集中于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
而作用机理的研究比较零散,尚缺乏系统的总结。
本文重点归纳了其对CNS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中药学》中记载本品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β细辛醚、α细辛醚、细辛醚等;尚含有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
对石菖蒲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分布于挥发油和其水溶性成分的实验研究,其研究近况如下:挥发油成分挥发油的成分较为复杂,含有单萜类成分、倍半萜类成分、苯丙素等几十种化学物质。
魏刚等测得石菖蒲挥发油的6个特征性成分:甲基丁香酚、顺式甲基异丁香酚、反式甲基异丁香酚、榄香素、β细辛醚、α细辛醚。
糖类洪永福等对石菖蒲中所含多糖进行初步研究,发现石菖蒲多糖为单一多糖,测得多糖含量为%,在中药制剂以及制订有关石菖蒲质量标准时,其中的多糖成分是不容忽视的。
其他水溶性成分石菖蒲中水溶性成分也比较复杂。
杨晓燕等从石菖蒲的根茎的水煎液中分得8个单体化合物,经理化数据及光谱分析鉴定为2,4,5三甲氧基苯甲酸羟基甲氧基苯甲酸三甲氧基苯甲醛,辛二酸羟甲基糠醛,双甲酰基糠基醚二甲氧基苯醌。
尹华等正交法分析石菖蒲水煎液主要化学成分。
模拟汤剂临床煎法获得的水煎液中分析结果表明汤液中含有大量挥发油成分。
除外二氢二羟基甲基吡喃酮和羟甲基糠醛,细辛酮等多个水溶性成分也大量煎出。
二氢二羟基甲基吡喃酮是首次检出。
且实验发现挥发油在浓缩过程中大量丢失,水溶性成分含量大幅度提高。
2 对中枢神经(CNS)的药理作用石菖蒲对中枢神经(CNS)具有兴奋镇静双向调节的作用唐洪梅等通过实验发现石菖蒲挥发油,水提液,去油水煎液均能明显降低谷氨酸钠所致的小鼠惊厥的发生率,能明显缩短士的宁所致惊厥持续时间,表现出中枢镇静和对抗惊厥的作用。
周大兴等实验研究表明石菖蒲的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并提示其作用部位可能是醇溶性成分。
而挥发油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陈俐等通过石菖蒲水煎剂抗癫痫动物模型的药效学实验发现,石菖蒲水溶部分具有显着的抗惊厥作用。
益智作用胡锦官等用石菖蒲去油煎剂、总挥发油、β细辛醚、α细辛醚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石菖蒲各提取部位对小鼠正常学习均有促进作用,对小鼠各种类型记忆障碍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且益智的有效部位是挥发油成分中的α细辛醚。
抗抑郁作用李明亚等[11]通过实验证实了石菖蒲的抗抑郁作用。
并推断抗抑郁成分的有效部位主要存在于水提液和乙醇撮液中,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阻断中枢等单胺类递质的重摄取有关。
石菖蒲的抗抑郁作用是肯定的,但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CNS的保护作用吴启端等[12]实验研究发现石菖蒲挥发油能延长缺氧小鼠的生存时间。
且石菖蒲的多数成分有增加血脑通透性的作用,其中以挥发油、β细辛醚的作用最好,可以有效地增加脑部血液灌流量,提高脑部的药物浓度,使药物发挥最大的作用效能。
李翎等[13]通过实验研究石菖蒲系列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把石菖蒲分为挥发油,β细辛醚,乙醚提取液,乙酸乙酯提取液,正丁醇提取液,水提取液六个有效部位。
结果发现其系列提取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含水量都有降低,都具有减轻大鼠脑水肿的作用。
杨立彬等[14]发现石菖蒲及α细辛醚能有效逆转癫痫幼鼠运动行为及空间学习记忆的能力的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尚有待研究。
3 对CNS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石菖蒲的有效成分能迅速透过血脑屏障而发挥药理作用。
方永奇等[15]通过实验发现石菖蒲挥发油中顺式甲基异丁香酚、榄香素、β细辛醚、α细辛醚4个成分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
且β细辛醚进入脑组织含量最高。
说明石菖蒲治疗脑病的作用可能是以上几个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吴宏斌等[16]通过实验了解石菖蒲挥发油主要成分β细辛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发现β细辛醚在大鼠体内吸收快,分布快,提示石菖蒲醒脑开窍作用及起效快的机制。
且发现极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为阐明β细辛醚对大脑的药理作用提供了依据。
通过对脑组织内神经递质(氨基酸)及其代谢物的影响发挥作用石菖蒲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的含量达到稳态平衡发挥其对CNS的作用。
唐洪梅等[17]实验发现石菖蒲不同提取物(挥发油、去油水煎液、水提液)均能显着降低谷氨酸(GLU)水平,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挥发油、水提液使天门冬氨酸(ASP)含量降低;另外,挥发油组的牛磺酸(TAU)含量也有明显降低;说明石菖蒲可降低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对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提示石菖蒲的中枢镇静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脑内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有关。
陈俐[18]实验发现石菖蒲能使大鼠海马的GABA含量明显升高,谷氨酸(GLU)显着降低。
推断石菖蒲挥发油可调节癫痫大鼠脑内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平衡,从而起到抗癫痫的作用。
柯雪红等[19]研究发现石菖蒲挥发油可以有效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ASP、 GLU、GABA含量的异常升高,从而减轻对神经元的损害,起到脑保护的作用。
通过清除脑组织内氧自由基,保护脑细胞发挥作用吴启端等[20]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石菖蒲具有兴奋CNS,抗缺氧,清除自由基,抑制脑神经细胞凋亡作用,其中高剂量石菖蒲的兴奋和保护作用最强。
匡忠生等[21]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石菖蒲提取液对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防治作用。
结果发现石菖蒲各提取成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皮质神经原凋亡,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且以挥发油的疗效最为显着。
石菖蒲挥发油不仅能降低凋亡细胞的积分光密度,也能降低凋亡细胞的个数。
郑良朴等[22]通过实验发现远志、石菖蒲水煎合剂能减轻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氧自由基的产生,并加速清除过氧化脂质,减少氧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伤。
并有防止脑组织萎缩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延缓脑组织的衰老和改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
为石菖蒲等开窍益智类中药抗衰老作用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对神经元及脑电图的影响景玉宏等[23]用实验观察石菖蒲水提液对AlCl3所致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及突触机制。
结果证实了石菖蒲能明显促进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改善,同时其海马CA3区突触后膜致密物质(PSD)增厚。
推断石菖蒲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防止神经元变性或延缓神经元结构的改变。
唐洪梅等[24]研究石菖蒲对大鼠脑电图的影响。
发现石菖蒲挥发油组及水提液组大鼠的脑电图的频率及振幅均显着降低,表现出良好的镇静作用。
对基因表达的的调控吴宾等[25]通过实验结果显示:石菖蒲对多种学习记忆障碍模型都有改善作用。
其有效成分挥发油、β细辛醚能抑制脑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提高脑内乙酰胆碱水平,诱导基因表达,这可能是石菖蒲改善学习记忆的重要作用机理之一。
方永奇等[26]通过实验发现,β细辛醚有减轻脑水肿的作用,还能提高小鼠血脑通透性和耐缺氧能力。
且有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表现为凋亡细胞数减少、凋亡积分降低;同时能抑制大鼠脑皮质和海马神经细胞Bax基因表达,而增强基因的表达。
4 总结及展望石菖蒲是为数不多的芳香开窍类中药的一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石菖蒲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经验和成绩。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共同研究和探讨。
(1)石菖蒲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尤其是挥发油成分,这一方面的大量研究对于其主要成分基本明了,但是其成分并不完全清楚,还有很多未知因素;而且对石菖蒲中的有机酸和氨基酸成分未见深入研究的文献资料,这些成分对石菖蒲的药理作用有无影响还不清楚;对于所鉴定出来的化合物单体成分的药理作用及毒理缺乏进一步研究。
(2)研究方式比较局限。
对于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也很慢,而且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需要加强这一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紧密结合以及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及西医学的研究方法。
(3)在研究过程中对于石菖蒲及其制剂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
且实验研究的石菖蒲制剂及剂型是否跟临床用法相一致也值得关注。
(4)形态学方面的资料较少。
在研究石菖蒲的作用机理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形态学方面的指标,这样可以促进对机理的探讨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73.杨晓燕,陈发奎,等.菖蒲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9,16(1):71.魏刚,方永奇,吴启端,等建立醒神滴鼻液中间产物质量控制标准研究[J].中成药,20XX,23(9):638.洪永福,郭学敏,孙连娜,等.石菖蒲中多糖成分的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1998,16(3):149.杨晓燕,陈发奎,吴立军,等.石菖蒲水煎液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98,29(11):730.尹华.正交试验法优选石菖蒲发挥油为提取工艺[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XX,30(1):56.唐红梅,席萍,等.石菖蒲不同部位镇静抗致惊厥作用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XX,10(4):45.周大兴,包祖晓,吴雄生,等.石菖蒲醇提取物的抗惊厥作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1999,16(2):19.陈俐,廖卫平等.石菖蒲水煎剂抗癫痫动物模型的药效学[J].广州医学院学报,20XX,30(3):13.胡锦官,顾健,王志旺,等.石菖蒲及其有效成分对学习记忆的实验研究[J].中药材,1999,22(11):584.[11]李明亚,李娟好,季宁东,等.石菖蒲几种粗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XX,20(2):141.[12]吴启端,方永奇,李翎,等.石菖蒲醒脑开窍的有效部位筛选[J].时珍国医国药,20XX,13(5):260.[13]李翎,邹衍衍,吴启端,等.石菖蒲系列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XX,21(2):212.[14]杨立彬,李树蕾,黄艳智,等.石菖蒲及其有效成分α细辛醚对癫痫幼鼠运动行为和记忆功能的影[J].中草药,20XX,36(7):1035.[15]方永奇,魏刚,柯雪红分析石菖蒲挥发油透大鼠血脑屏障的成分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XX,13(3):181.[16]吴宏斌,方永奇,等.β细辛醚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药学学报,20XX,(10):836.[17]唐洪梅.石菖蒲对小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XX,15(5):310.[18]陈俐,廖卫平.石菖蒲挥发油对癫痫大鼠海马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XX,29(7):670.[19]柯雪红,方永奇,等.石菖蒲挥发油对脑缺血再灌注脑中氨基酸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XX,23:302.[20]吴启端,方永奇,李翎,等.不同剂量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房,20XX,16(9):656.[21]匡忠生.石菖蒲提取液对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J].广东医学,20XX,23(5):459.[22]郑良朴,范廷校,林久茂,等.远志石菖蒲水煎合剂对半乳糖导致小鼠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福建中医药,20XX,33(4):35.[23]景玉宏,冯慎远,汤晓琴,等.石菖蒲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及突触机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XX,8(6):38.[24]唐洪梅.石菖蒲不同部位对大鼠脑电图的影响[J].中成药,20XX,25(11):928.[25]吴宾等.石菖蒲益智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机理研究[J].中医药学刊,20XX,22(9):1635.[26]方永奇,匡忠生,谢宇辉,等.石菖蒲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XX,11(17):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