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法理学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

合集下载

司法考试法理学:法的价值的冲突与整合

司法考试法理学:法的价值的冲突与整合

司法考试法理学:法的价值的冲突与整合
司法考试法理学:法的价值的冲突与整合
下面yjbys考试网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司法考试法理学:法的价值的冲突与整合,仅供大家参考。

一、法的价值冲突:
法的价值之间的关系:
1、无涉状态:两种价值之间不存在直接关联。

2、耦合状态: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两者之间任何一个变量的增减多意味着另一个变量的增减。

3、竞争状态:存在负相关关系,即两者焦集在一个点上并相互竞争,彼此消长之间呈现相反的关联。

二、法的价值冲突的表现:
1、目的价值之间的冲突:例如自由与安全(预防恐怖活动的安检)正义(提高福利)与效率等。

2、形式价值之间的冲突:例如确定性与灵活性等
三、法的价值冲突的原因
1、生活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价值多元化,但资源是有限的'。

2、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冲突加剧。

3、社会变迁、制度改革等原因。

四、法的价值整合:
(一)法的价值整合的过程:是一个对各种具体的价值目标加以统筹协调的过程,也是一个谋求价值总量最大化的过程。

主要包括:
1、立法阶段是价值整合的初始阶段。

这种整合具有几个特点:宏观性、基础性、机动空间较大。

2、行政和司法环节的进一步价值整合。

尤其表现在裁量行为领域,有类似立法者的价值整合能力。

(二)法的价值整合的原则:
1、兼顾协调原则。

2、法益权衡原则。

3、维护法的安定性原则。

法理学法律价值冲突案例(3篇)

法理学法律价值冲突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法理学是研究法律的本质、特征、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在法律实践中,法律价值冲突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处理这些冲突成为法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司法公正与效率为例,探讨法理学视角下法律价值冲突的案例。

二、案例背景某市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涉及合同纠纷的案件。

原告与被告双方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原告向被告购买一批货物。

合同履行过程中,原告以货物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

被告则认为货物质量符合合同约定,拒绝解除合同。

双方在协商过程中无法达成一致,遂诉至法院。

三、法律价值冲突分析1. 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冲突在上述案例中,司法公正与效率之间存在价值冲突。

司法公正是法律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它要求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而效率则是法律追求的另一个价值,它要求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做到高效、快捷、便民。

在处理这起合同纠纷案件时,如何平衡司法公正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成为法院面临的一大难题。

2. 案例中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冲突表现(1)司法公正方面:为了维护司法公正,法院需要全面审查案件事实,严格依法审理。

这可能导致案件审理周期较长,影响司法效率。

(2)效率方面:为了提高司法效率,法院可能采取简易程序、快速审理等方式。

然而,这种方式可能忽视对案件事实的全面审查,影响司法公正。

四、案例分析1. 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应如何平衡司法公正与效率?(1)强化法官职业道德,提高法官素质。

法官作为司法公正的维护者,应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通过加强法官培训,提高法官对法律价值冲突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2)优化案件审理流程,提高司法效率。

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简化诉讼程序,缩短案件审理周期;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案件办理效率;实行案件繁简分流,合理分配司法资源。

(3)强化司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法院应通过公开审理、公开判决等方式,增强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公正。

2. 案件审理过程中,如何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1)充分听取当事人陈述,了解案件事实。

2021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考点预习:法的价值及其冲突

2021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考点预习:法的价值及其冲突

2021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考点预习:法的价值及其冲突2021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考点预习:法的价值及其冲突法的价值种类基本价值秩序:自由、正义等其他价值的基础,接受自由、正义的规制。

法律为统治秩序服务。

自由(法不禁止即自由):自由是人的本性,评价法律进步与否的标准。

正义:法的基本标准,法的评价体系,极大地推动着法律的进化。

法的价值冲突①价值位价原则(在先价值就优于在后价值:自由>正义>秩序)②个案平衡原则(综合考虑双方主体特定情形,兼顾各方利益,以实现公平正义)③比例原则(为保护某种较为优越的法价值须侵及另一种利益时,不得逾越目的所必要的程度)价值冲突三原则属于常考点,但是很多同学把握不住。

大家做题时注意:(1)价值位阶原则的关键点在不同位阶的价值。

(2)个案平衡原则的关键点在名称上,“个案”这个词已经决定了,必须在特定案件中适用;而“平衡”则说明,其结果必须是公平正义的。

因此,只要大家看见“特定的”、“公平正义的”等字样,不用再考虑了,正是典型的个案平衡原则。

(3)比例原则的关键点在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为了达到目的,必须要侵犯其他价值时,应当选择侵害最小的手段。

只要题目中出现“必须的”“不得不”这样的字眼,基本就可以确定是比例原则了。

【例·不定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BD )A.虽然秩序价值的位阶低于自由和正义,但是秩序是法的其他价值的基础,自由、平等等法价值必须要以秩序为基础B.个案平衡原则往往只是在特定的案件中适用C.在特定情况下,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可以考虑不承认公司的法人地位,这里适用了比例原则来解决价值冲突D.虽然秩序是其他法价值的基础,必须受到自由和正义的制约,但法律所确定的秩序归根结底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价值。

选项C错误,在特定情况下,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可以考虑不承认公司的法人地位,这里适用了个案平衡原则。

【例·单选题】宽严相济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要求法院对于危害国家安全、恐怖组织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分子,尤其对于极端仇视国家和社会,以不特定人为侵害对象,所犯罪行特别严重的犯罪分子,该依法重判的坚决重判,该依法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绝不手软。

法律的价值冲突案例分析(3篇)

法律的价值冲突案例分析(3篇)

试论冲突规范的软化处理传统的冲突规范主要通过在法律范围中的问题与某一法律体系之间建立联系的方法选择法律但人们又特别强调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立法者就不得不在一个法律关系的众多因素中选择一个所谓“最能体现法律关系本座”的连结点作为法律选择的指示器指导法官一律按事先确定的空间意义上的连结点去选择法律这样不免僵固和机械。

因此各国法院在运用冲突规范的过程中形成的识别、反致、法律规避、公共秩序保留等制度赋予法官一些自由裁量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冲突规范的僵硬性这是软化冲突规范的最初形式即冲突规范的灵活化。

除此之外人们还采取各种手段软化冲突规范使法官在适用冲突规范时能够较灵活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之间进行选择。

常见的方法有:(1)用灵活的开放系属代替僵硬的封闭系属。

这首先是合同法中“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采用允许当事人明示或默示地选择合同的准据法必然对传统冲突规范起着软化作用这是冲突规范对不断发展的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必然反映。

原来的“合同适用合同订立地法”规则对国际贸易多集中在某些固定的市场并受该市场习惯约束的情况是完全合适的;但当合同是以邮件、电报、电话、传真等方式订立时合同订立地与合同的联系常带有偶然性甚至根本无法确定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便应运而生了。

另一个更具开放性的系属公式是适用“最密切联系地法”因为何为“最密切联系”全凭法官判断这样法官便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自由裁量权。

“适用有利于法律关系成立地法”也对冲突规范起着软化作用。

(2)增加连续点的数量从而增加可选性。

规定复数连结点是软化冲突规范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动机是多种多样的较为常见的是使法院能够有机会适用使法律关系能有效成立的或较能反映法律关系的重心所在的或有利于保护弱方当事人的法律。

(3)对同类法律关系进行分割依其不同性质规定不同的连结点。

传统冲突规范往往对同一类法律关系只规定一条冲突规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法律关系日益复杂、多样。

法的价值冲突及处理原则

法的价值冲突及处理原则

法得价值冲突及处理原则法律得基本价值包括自由、正义、秩序等诸多方面。

法律得各个基本价值之间可能会出ﻫ现相互间得冲突。

在协调上述冲突得过程中,法律能够发挥独特得作用。

解决法得基本价值之间得冲突包括如下三个主要原则:1、价值位阶原则;2、个案平衡原则;3、比例原则。

法得价值,就是指法这个客体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国家需要得积极意义、自由、正ﻫ义、秩序就是法得基本价值。

ﻫ1、自由自由就是法得最高价值,其与法得关系就是:ﻫ(1)自由就是法得目得法以自由为目得,体现在:ﻫ第一,从法得权利与法得义务来瞧,法得权利就是为自由而设定得,而法得义务也就是为自ﻫ由而设定得。

法得权利得设定与自由相抵触就必然违反法得初衷。

法得义务得设定与自由相抵触,法得权利就成为乌有,自由也就没有法得根据与保障。

第二,从法得授权、禁止与义务得规定来瞧,法上得授权固然就是对自由得确认,法上得ﻫ禁止与义务也就是为确保自由而设立、第三,从法得制定与法得实施来瞧,法得制定要以自由为出发点与归宿,以自由为核心;ﻫ法得实施必须以自由为宗旨,法得保护或打击、奖励或制裁都应以自由为依归。

西塞罗:“为了得到自由,我们才就是法律得臣仆。

”洛克:“不管会引起人们怎样得误解,法律得目得不就是废除或者限制自由,而就是保护与扩大自由、这就是因为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得人类得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这就是因为自由意味着不受她人得束缚与强暴,而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不能有这种自由。

"ﻫ(2)法确定自由得范围,对自由进行限制自由必须受到法得限制,法限制自由得目得并不在于限制自由本身,而在于实现自由与ﻫ保障自由,在于扩大自由并为自由得享有提供条件与手段。

ﻫ第一,法对自由得限制必须以必要为原则。

这意味着法对自由得各种限制与限制程度,ﻫ相对于作为目得得自由来说,应当就是必要得、法对自由得限制后果相对于不限制来说应就是更有效益而必要得。

也就就是说,对自由得限制也有个效益问题,即以最小得自由限制获取最大ﻫ得自由效益。

法律适用中的价值冲突(2篇)

法律适用中的价值冲突(2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适用是法治国家司法实践的核心环节,是实现法律目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由于法律规范之间的相互矛盾、法律规范与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以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往往会出现价值冲突。

本文旨在探讨法律适用中的价值冲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解决途径。

二、法律适用中的价值冲突产生的原因1. 法律规范之间的相互矛盾法律规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普遍性、明确性和权威性。

然而,在立法过程中,由于立法者对价值判断的偏差、立法技术的不成熟等原因,可能导致法律规范之间的相互矛盾。

这种矛盾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表现为价值冲突。

2. 法律规范与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法律规范与价值观念是相互关联的,法律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新的价值观念不断涌现,与既有法律规范产生冲突。

这种冲突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可能导致价值冲突。

3. 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法律适用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往往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博弈。

在博弈过程中,可能存在利益诉求与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价值冲突。

三、法律适用中的价值冲突的表现形式1. 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1)法律规范之间的相互矛盾:如《刑法》中的“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在适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冲突。

(2)法律规范之间的适用顺序:如《合同法》与《担保法》在适用过程中可能存在适用顺序的冲突。

2. 法律规范与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1)法律规范与道德观念的冲突:如《刑法》中的“故意伤害罪”与“尊老爱幼”的道德观念可能产生冲突。

(2)法律规范与法律原则的冲突:如《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平原则”可能产生冲突。

3. 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1)法律适用过程中的权力寻租:如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可能受到权力寻租的影响,导致价值冲突。

(2)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博弈:如原告与被告在诉讼过程中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故意曲解法律,导致价值冲突。

司法考试法理学资料:法的价值

司法考试法理学资料:法的价值

司法考试法理学资料:法的价值司法考试法理学资料:法的价值。

司法考试各个科目跨度比较大,涉及内容繁多,法律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重要知识点的讲义,希望大家在备考的时候多加研究,多做练习。

本文重点讲述法的价值。

精彩链接:司法考试法理学资料:法的要素2014司考法理学资料:法的渊源2014司考法理学资料:法的分类2014司考法理学资料:法的效力(一)法的价值的含义所谓法的价值,是指法对人的有用性。

(二)法的价值判断和法的事实判断1.法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区别:(三)法的价值分类1.自由(1)从价值上而言,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从法的本质来说,它以“自由”为最高的价值目标。

(2)自由是人的本性。

因此也是衡量国家法律是否是真正法律的一个评价标准。

2.秩序(1)含义主要是指社会秩序,是指通过法律机构、法律规范、法律权威所形成的一种法律状态。

(2)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理由:法律敎育网第一,任何社会统治的建立都意味着一定统治秩序的形成。

第二,秩序本身的性质决定了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

第三,秩序是法的其他价值的基础。

如自由、平等、效率等法的价值也要以秩序为基础。

3.正义(1)正义是法的基本标准。

法律只有合乎正义准则才是法律。

(2)正义是法的评价体系。

正义担当这两个方面的角色:它是法律必须着力弘扬与实现的价值;它可以成为独立于法律之外的价值评判标准。

(3)正义也极大地推动着法律的进化:①正义形成了法律精神进化的观念源头,使自由、民主、平等、****等价值观念深入人心;②正义促进了法律地位的提高,它使依法治国存在于现代民主政体之中,突出了法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③正义推动了法律内部结构的完善,它使得权力控制、权利保障等制度应运而生;④正义也提高了法律的实效。

(四)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1.法的价值冲突的三个层面(1)个体之间法律所承认的价值发生冲突:行使个人自由可能导致他人利益的损失。

(2)共同体之间价值发生冲突:国际人权与一国人权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

2016年理论法考前预测资料

2016年理论法考前预测资料

考点名称: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知识精讲:解决原则价值位阶原则它是指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

其含义有二:其一,基本价值(自由、正义与秩序)的位阶高于非基本价值(如效率、利益等);其二,在基本价值之中,自由在顶端,秩序是基础。

个案平衡原则它是指在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得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

如自由与自由、秩序与秩序之间冲突。

比例原则它是指为保护某种较为优越的法价值不得不侵及一种法益时,不得逾越此目的所必要的程度,即应当使被损害的价值减低到最小限度。

如刑法的“紧急避险”法条之宗旨。

命题点拨:1.对于“比例原则”的判断,题目中一般会出现“必须的”、“不得不”2.“个案平衡”一般会出现“特定的”、“公平正义”等词考点名称:法律规则的分类★★1【答案】ABD【解析】法律规则在逻辑结构上的三个部分缺一不可,A正确;B项是授权性规则,正确;按照法律原则涉及的内容和问题不同,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分为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C错误;D正确。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无自治乡无常委会特别行政区的法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会可以在自治范围之内行使立法权国际条约和惯例经我国参与和认可的国际条约和惯例,才是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命题点拨:注意掌握法律的位阶,掌握各个法的正式渊源的制定主体;另外,判例在我国属于非正式的法的渊源。

考点名称:正式的法的渊源的效力原则命题点拨:1.此部分知识点比较繁杂,可以口诀记忆。

1988年:土地、私营;1993年:城(承)市初现(县)党1999年:只(治)等(邓)反非成(承)功(公)2004年:三乡非人才(财),急征保健(建)歌,主席特别文明。

2.单独出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预测:我国现行宪法先后经历了四次修改。

关于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以下说法不正确是22【答案】ABCD【解析】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载入现行宪法,A错误;1999年宪法修正案明确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宪法,B错误;1988年修正A.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载入现行宪法B.1993年宪法修正案明确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宪法C.1988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土地所有权可以依法出租或者转让D.2004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的从业人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考点名称:选举程序★★案删除了不得出租土地的规定,增加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而土地所有权是不能转让的,C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考法理学法的价值冲突
及其解决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2016司考法理学: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

2016年司法考试复习之初,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司法考试基础知识,供考生复习使用。

(一)法的价值冲突的表现形式
1.个体之间法律所承认的价值发生冲突:行使个人自由可能导致他人利益的损失
2.共同体之间价值发生冲突:国际人权与一国人权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
3.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价值冲突。

如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冲突。

(二)平衡价值冲突的原则
1.价值位阶原则
不同位阶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即各种不同价值之间存在主次关系。

教材中的排序时:自由>正义>秩序。

但是这并非唯一的排序。

2.个案平衡原则
简单的讲就是:兼顾各方利益。

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得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

如民法中承担法律责任中的公平责任原则。

法律教育网
3.比例原则
①适合性原则:限制人民权利之措施必须能够达到所预期的目的,又称“适当性原则”。

②必要性原则:在适合达到目的的多种手段中,应该选择对人民权利侵害最小的手段,又称“最小侵害原则”。

③狭义比例原则:对于人民权利之侵害程度与所达到的目的之间,必须处于一种合理且适度的关系,这项原则主要着重于权衡“受限制的法益”和“受保护的法益”之轻重,以达到利益之间的和谐,又称合理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