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化学 教案 1
初中化学奇妙的化学教案

初中化学奇妙的化学教案
主题:神奇的化学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的实验及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神奇的化学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实验一:变色龙实验(15分钟)
材料:红色、蓝色、紫色媒质、PH试纸
步骤:将红色、蓝色、紫色媒质均匀混合后滴加PH试纸。
效果:观察纸张颜色的变化。
3.实验二:光合作用实验(15分钟)
材料:水、叶绿素、CO2、日光灯
步骤:将水、叶绿素、CO2混合后加入到室内的日光灯照射下。
效果:观察叶子的颜色和形态的变化。
4. 实验三:燃烧实验(15分钟)
材料:纸张、火柴
步骤:将火柴点燃,然后将燃烧的火柴触及到纸张上。
效果:观察纸张在燃烧时的变化。
5. 实践活动:设计一个神奇的化学实验(10分钟)
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或者创造自己设想的神奇化学实验,可以借鉴本节课的实验内容。
6.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强调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设计一个关于神奇化学现象的小作文。
课后延伸: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者书籍进一步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或者自行设计更多有趣的化学实验。
教学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以便于今后的教学改进。
神奇的化学呼之欲出,让我们一起探索化学的奥秘吧!。
第一单元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1

课题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主讲人
陈金年
授课班级
初三1-6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用时
3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9.2
教
学
目标知识来自目标1、体验化学的奇妙,初步形成化学学习的兴趣。
2、常识性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能力
目标
了解化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德育
目标
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录像投影一些物品]各式各样的衣服、汽车、化学农药、装饰好的房间等,提出问题: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化学产品吗?(可介绍建筑材料的变化过程)
看完录相或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进一步体会化学对日常生活、生产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景]一座荒无人烟、与世隔绝的荒岛
[问题]如果没有化学产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发挥想象力,发表见解
通过想象没有化学产品的生活,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类离不开化学,社会离不开化学
[录像投影资料]
(1)介绍高新技术,如纳米技术、海水淡化等
(2)新型材料,入贮氢材料,各种智能材料等
谈谈通过观看录像资料有何感想
使学生了解化学在高科技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录像资料]当今社会关注的与化学有关的重大问题:白色污染、温室效应、能源开发利用等
谈谈通过观看录像资料有何感想
使学生了解化学正向着“绿色”发展,在未来社会的进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责任感、紧迫感
九年级化学教案:奇妙的化学

九年级化学教案:奇妙的化学化学教学案课题名称: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一节奇妙的化学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4.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重点、难点: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 在我们正式学习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活动] 交流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提出问题] 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学生学习] 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学生活动] 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二、观察化学变化[阅读分析]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
[活动天地]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引导观察现象,认识仪器,准确地记录并记忆实验现象。
部分环节由学生参与完成,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以下几点: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3. 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4. 认识化学的两面性,了解绿色化学观。
三、化学变化的奥秘阅读想象水的构成,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
明确以下几点: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2.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3.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生成了与原来物质组成或结构不同的新物质。
5.通过原子种类、元素种类、物质种类的数量比较,体验物质构成的丰富多彩。
[课堂小结]本节重点是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奇妙的化学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2篇

奇妙的化学——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奇妙的化学——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精选2篇(一)教案:奇妙的化学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2.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化学计量的概念。
3. 学会使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4. 学会观察和描述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化。
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6.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教学内容一:化学的基本概念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化学实验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实验,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学生,你认为化学是什么?化学有哪些应用?3. 出示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4. 带领学生思考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5. 引导学生总结化学反应的特点:物质的性质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新的物质。
教学内容二: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步骤:1. 导入:通过化学实验视频或图片展示,引起学生对化学反应过程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变化。
3. 通过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概念。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
5. 出示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式子。
6. 教授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写法。
7. 引导学生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练习,包括根据描述写出方程式和根据方程式描述实验现象。
8. 介绍化学计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9. 引导学生进行化学计量的练习,包括计算质量、摩尔数和体积等。
教学内容三:化学实验步骤:1. 导入: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
4.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5. 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思考。
教学内容四:合作学习步骤:1. 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促使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九年级化学第一节奇妙的化学精品原创教案鲁教版共6页文档

学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
2.联系实际体会化学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认识化学科学的价值;激发
标
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对课本中的插图充满了好奇,对学习化学充满了憧憬, 怀有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他们对学习化学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特点都有 自己独特的想法,也心存疑惑,教师要注意引导。
房屋建筑材料的变迁?
筋水泥混凝土塑钢和新型建筑涂料等
构成的楼房
结论
结论: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 观察 P4 页彩图:了解沙子、石油、煤炭的 文明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部分用途。
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
料研制、生命活动探索等都与化学密切
相关。
第3页
二、观察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 2.物理变化
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 化吗?
学生对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的辨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化学实 验现象的观察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关注学习方法。
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
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关键点 教学媒体 教学方法
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去判断,不能根据化学变化的现象判断。
化学教育的多媒体素材,木头、纸、石头、塑料、橡胶、纤维等; 演示实验 :镁条、酒精灯、火柴、坩埚钳、石棉网、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 镊子、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 、锌粒、硫酸铜溶液。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①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物质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②通过生产、生活实际感受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 作用。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体会化学的魅力。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 学习化学的志向。 ⑴小学自然: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又会发生很多变化。 ⑵小学中所学到的关于塑料、纤维、钢铁、食品、药品等物质的知识。 ⑶小学中所学到的关于植物生长和动物的生命活动现象。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⑴树立信心,要充分认识化学的重要性。 ⑵加强记忆: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学习时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 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 ⑶注重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本节常出现的思维误区是: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而不是发生的现象。 组成与构成不同: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物 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幼儿园奇妙的化学试验教案

幼儿园奇妙的化学试验教案教学主题:幼儿园奇妙的化学试验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
2. 增强幼儿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创造能力。
4. 通过实验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化学反应过程。
教学内容:1. 安全教育及实验器材的介绍2. 颜料实验3. 酸碱指示剂实验4. 氢气实验教学重难点:1. 学习安全知识,正确使用实验器材进行化学实验。
2. 了解和理解颜料、酸碱指示剂和氢气等物质的性质及反应。
3. 提高观察、思考和创造能力,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
教学过程:一、安全教育及实验器材的介绍1. 教师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
2. 请幼儿认知化学实验器材,并进行实物观察和手工制作。
二、颜料实验1. 实验过程:在水中加入颜料,观察颜色的变化,并尝试加入其他物质,看是否会产生化学反应。
2.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幼儿发现颜料会溶于水中,并且可以用其他物质进行调色。
同时,可以观察到颜料的混合会产生新的颜色。
三、酸碱指示剂实验1. 实验过程:将酸碱指示剂加入不同的物质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2. 实验结果:观察到不同的物质会引起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这是因为不同物质的酸碱度不同。
四、氢气实验1. 实验过程:加入稀盐酸到锌片中,观察氢气的产生。
2. 实验结果:通过该实验,幼儿可以了解到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物质之间会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
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 通过实验让幼儿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评价方式:1. 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实验结果,评价幼儿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自行整理实验器材。
教学后记:通过这门课,幼儿了解到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增强了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了观察、思考和创造能力,通过实验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化学反应过程。
同时,也让幼儿了解到安全知识,正确使用实验器材进行化学实验。
结束本节课前,教师再次提示幼儿,注意安全,化学实验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进行未经证实的实验。
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化学实验-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化学实验-教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进行奇妙的化学实验,引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并培养他
们的观察、探索和合作能力。
二、实验材料
1. 盐
2. 酒精
3. 水
4. 纸巾
5. 瓶子
6. 蜡烛
7. 放大镜
8. 实验报告册
三、实验步骤
1. 实验1:水的蒸发
- 将一碗水放在教室内,观察水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
- 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水蒸发的过程,提问他们观察到的现象。
- 引导幼儿总结水蒸发的原理。
2. 实验2:盐的溶解
- 给每个幼儿一小碗水和一些盐。
- 引导幼儿将盐加入水中,观察盐的变化。
- 让幼儿用纸巾沾取溶解后的盐水,看看能否将其从纸巾上分
离出来。
- 引导幼儿总结盐的溶解原理。
3. 实验3:酒精的燃烧
- 在教室内点燃一个蜡烛,引导幼儿观察火焰的特点。
- 告诉幼儿酒精也可以燃烧,但要小心操作。
- 用一瓶子装满酒精,然后点燃酒精,观察酒精燃烧的现象。
- 引导幼儿总结酒精燃烧的原理。
四、实验总结
通过这些奇妙的化学实验,幼儿们深入了解了水的蒸发、盐的
溶解以及酒精的燃烧等化学现象。
这些实验不仅激发了他们对科学
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探索和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中,
我们会继续进行更多有趣的实验,让幼儿们在玩中学,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教案《奇妙的化学》1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原子论的创始人称为近代化学之父。
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创立结法构学说称为俄罗斯科学之父。
【板书】:2、怎样才能学好化学
【讲解】:化学的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必须学会观察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还要注意:
阅读和朗读
实验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反思评价:疑问与解决
【讲解】: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许多科学的基础学科,化
学是古老的科学之一,单独研究是近三百多年的事情,特别十九世纪发展较快。近几十年更新更快。日新月异,电子、半导体、原子能,信息工程、材料科学、能源、生物工程、仿生、宇航工程以及生物、食品、消除公害,保护环境都离不开化学。
体会人造材料的优点
交流讨论
感受人造材料的优点
体会到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感受化学对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作用
交流、讨论、回活质量。
【投影】:课本P4图片介绍-高科技材料;新能源……
【讲解】:化学与环境保护、能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密切相关。
【介绍】:高科技材领域中化学的作用
【板书】: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演示】:魔棒点灯(KMnO4+浓H2SO4)
【讲解】:实验中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
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反思评价
【演示】:加热铜片
注意观察:
实验前:铜片的颜色、状态(气味)、软硬程度等
实验中:发生的主要现象,如色态、味光热
【讲解】:要解答这些问题,需要有很多的化学知识才行!
【板书】: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课题: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化学与人类的关系,从而明确学习化学的意义。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能说出化学变化的特征及常常伴随的现象;能利用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来区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变化。
(3)知道物质是有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2)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进行实验,
同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到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确实离不开化学。
(2)通过本节学习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3)体会宏观的变化,依靠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变化而实现。
教材与学情分析:
调查表明,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了憧憬,对课本中的插图充满了好奇,怀有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
他们对学习化学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也心存疑惑。
对化学问题也有一些不同程度的了解、认识和困惑。
只有当学生把课程内容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才会发生有意义的学习。
本节教学内容的设计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