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地形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园林设计要素地形

南阳师范学院 李景照
16
2021/3/11
平地的植物景 观
平地造景特点
平地造景特点
园林设计元素-地形
• 2地形的类型
➢凸地:是比周围环境的地势高的地形,表现形 式有土丘、丘陵、山峦、小山峰等。
➢凸地具有视线开阔,有延伸性的特点。 ➢凸地的坡面部分缺失缺乏稳定性,限制了空间
的利用,但对凸地形进行有效的改造也可以创 造出宜人的景观,往往比平地景观更具动势和 趣味性。
➢ 平地是所有地形里最简明、最稳定的,给人以舒适、 平静、踏实的感觉。平地的适应性很广,能承载各种 各样的活动需求,即使人们站立、聚会或坐下休息的 理想场所,也是建筑物或构筑物选址的最佳位置。因 此,常常人为的平整土地创造出平坦的地形来,景观 中大量的草坪、广场、建筑用地等都是以平地的地形 式出现的。
南阳师范学院 李景照
6
2021/3/11
自然天成的地形
场地规划本质
寻找最合适的场地; 让场地启发规划方 式;提取所有的场 地潜在价值。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虽 由 人 作 ,
宛 自 天 开
园林设计元素-地形
• 2地形的类型
➢地形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途径进行划分,比如 规模、坡度、地质构造、形态等。对于景观设 计师来说,形态是涉及到地形的视觉和功能特 性最重要的因素。
➢平地:
➢平地设计中的弊端:大面积平坦、无明显起伏 的地形,有时也会让人感到乏味无趣。因此在 进行平地的空间设计时要避免过于单调直白的 方式,应用各种空间手法来丰富层次。
适当抬高或降低地面,划分不同的空间平台
增加建筑、构筑物、植物等垂直向的空间要素来遮 挡视线,增加空间的视觉变化。
要根据不同场地的使用性质来塑造不同的平地景观 ,有些需要突出其开敞、空旷的特点,有些则需要 适当增加层次以加强空间的吸引力。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利用植物、水体、石材等自然元素,结合人工影响,创造出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环境空间。
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美观度,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人文需求和功能需求等各方面因素。
以下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原则:1.生态性原则:倡导绿色环保,尊重自然规律,注重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合理选择植物种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艺术性原则:园林景观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需要注重美感和审美价值,营造具有艺术性和富有创意的景观空间。
3.实用性原则: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美观,还要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如提供休闲娱乐、教育宣传、环境疏导等功能。
4.功能性原则:根据景点的功能定位,合理规划景区的功能分区,如游览区、休闲区、文化展示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5.可持续性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从设计、材料选择、施工过程等各个方面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能源效率等因素。
二、注意事项:1.地形规划:应充分考虑景区的地理地形条件,根据不同地形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利用地势变化营造层次感和空间层次。
2.植物选择:根据景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和景观要求,选择适应力强、成活率高的本地植物,注重植物的生长周期和景观效果。
3.基础设施建设: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亭台楼阁、桥梁、照明等,需要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以提供方便舒适的游览环境。
4.生态保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5.水体设计:水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之一,需要合理规划水体的位置和形态,注重水体的循环利用和水质净化。
6.照明设计:合理的照明设计能够提升夜间景观的效果和安全性,应根据景区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照明方式和灯具。
7.文化价值:园林景观设计应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价值,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以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景观空间。
8.可访问性:园林景观设计应考虑到各种人群的需求,包括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设施,保障人们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各类园林用地的(地形)设计要求

各类园林用地的(地形)设计要求园林地形设计应与园林绿地总体规划同时进行。
在设计中,必须处理好自然地形和园林建设工程中各单项工程之间大空间的关系,做到园林工程经济合理、环境质量舒适良好、风景景观优美动人。
这是园林地形设计基本目标所在。
1.平地(坡度在3%以下):具有一定坡度的相对平整的地面。
为避免水土流失及提高景观效果,单一坡度的地面不宜延续过长,应有小的起伏或设计成多面坡。
平地坡度的大小,可视植被和铺装情况以及排水要求而定。
(l)用于种植的平地:如游人散步草坪的坡度可大些,介于1%-3%较理想,以求快速排水,便于安排各项活动和设施。
(2)用于构筑物:坡度可小些,宜在0 3% -1.0%之间,但排水坡应尽可能多向,以加快地表排水速度。
如广场、建筑物周围、平台等。
2、坡地:坡地一般与山地、丘陵或水体并存。
其坡向和坡度大小视土壤、植被、铺装、工程措施、使用性质以及其他地形地物因素而定。
坡地的高程变化和明显的方向性(朝向)使其在造园用地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和设计灵活性。
如用于种植;提供界面、视线和视点;塑造多级平台、围合空间等。
当坡地坡角超过土壤自然安息角时,为保持土体稳定,应当采取护坡措施,如砌挡土墙、种植地被植物及堆叠自然山石等。
坡地根据坡度的大小可分为缓坡地、巾坡地、陡坡地、急坡地和悬崖陡坎等。
(1)缓坡地:坡度在3%-1%之间(坡角为2°-6°),在地形中属陡坡与平地或水体间的过渡类型,道路建筑布置均不受地形约束,可为人们活动场地和种植用地,如作为篮球场(坡度取3%-5%)、疏林草地(坡度取3%~6%)等。
(2)中坡地:坡度在10% -25%之间(坡角为6°- 14°)。
在建筑区需要设台阶,建筑群布置受限制,通车道路不宜垂直于等高线布置。
坡道过长时,可与台阶及平台交替转换,以增加舒适性和平立面变化。
(3)陡坡地:坡度在25%-50%之间(坡角为14°-26°)。
园林绿化地形塑造标准

园林绿化地形塑造标准一、地形设计原则尊重自然:地形设计应充分考虑自然地形和自然元素,保持原有地形和生态平衡,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功能性:地形设计应满足园林绿化功能需求,如提供休息空间、增强景观效果、提高空间利用率等。
安全性:地形设计应确保安全,避免地形过于复杂或存在安全隐患。
美观性:地形设计应考虑美观性,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园林绿化的艺术美感。
二、地形塑造标准造型合理:地形塑造应合理规划地形造型,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增强景观效果。
高程控制:地形塑造应控制地形高程,确保与原有地形相衔接,同时满足排水要求。
材料选择:地形塑造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要求,确保质量安全可靠。
施工规范:地形塑造应遵循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地形与景观关系景观整体性:地形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
视觉效果:地形的造型和高度应通过植物、建筑、水体等景观元素的搭配,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景观轴线:地形可作为景观轴线的一部分,引导游客观赏景观。
四、地形与植物配置植物适应性:地形塑造应考虑植物的适应性,根据植物生长习性合理规划地形。
层次感:地形的起伏应有利于营造植物层次感,提高景观观赏性。
生态系统:地形的塑造应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建立,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五、地形与给排水排水系统:地形塑造应考虑排水系统的设置,避免地形积水或雨水对地形造成损害。
给水设施:地形塑造应考虑给水设施的设置,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
水景利用:地形的塑造可结合水景设计,提高园林绿化的观赏性和生态效益。
六、地形与道路设计道路布局:地形的塑造应考虑道路布局,使道路与地形相协调,提高游览体验。
台阶设置:地形的起伏较大时,应设置台阶以方便游人观赏景观。
无障碍设计:地形的塑造应考虑无障碍设计,为行动不便的游客提供便利。
七、地形与设施建设设施布局:地形的塑造应考虑设施布局,使设施与地形相协调,提高使用舒适性。
安全性:地形的塑造应考虑设施的安全性,避免地形复杂或存在安全隐患对游客造成伤害。
7条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7条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摘要:一、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2.功能明确,组景有方3.因地制宜,景以境出4.掇山理水,理及精微5.建筑经营,时景为精6.道路系统,顺势通畅7.植物造景,四时烂漫正文: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涉及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多个方面。
在设计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达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以下是我们总结的七条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1.构园有法,法无定式:园林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设计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使园林景观具有个性和特色。
2.功能明确,组景有方:园林设计首先要明确其功能,如休闲、观赏、娱乐等。
根据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景观设置,使园林空间具有层次感和趣味性。
3.因地制宜,景以境出:充分考虑地形、水文、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地域文化、历史背景等因素,创造与当地环境相协调的园林景观。
4.掇山理水,理及精微:在园林设计中,山石和水体是重要的景观元素。
要精心选择和布置山石,合理利用水体,使山石水体与植物、建筑等元素相互协调,形成优美的景观。
5.建筑经营,时景为精:园林中的建筑要与整体景观相协调,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注重审美。
建筑的选址、造型、色彩等方面都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搭配,使之时时呈现出优美的景致。
6.道路系统,顺势通畅:园林道路要根据地形、景观、功能等因素进行设计,使道路系统既符合使用需求,又能与园林景观相协调。
同时,道路的布局要顺应地形,保持通畅,方便游客游览。
7.植物造景,四时烂漫:植物是园林景观的主要元素,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种类、搭配、布局等方面,使植物景观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美感。
同时,要注重植物的季节变化,使园林景观四时都有不同的美景。
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

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环境科学、美学理论、园林工程等多个领域。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地形地貌、植物选择、景观特色等。
同时,园林设计也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以确保设计的效果和质量。
1.适应自然环境:园林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如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
设计师应当尽量保持场地原有的自然特点,避免人工痕迹过重。
同时,通过合理布置植物、石材等元素,使设计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达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效果。
2.强调功能性:园林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人们的活动需求和行为习惯。
例如,在公共场所设置座椅、休息区等有利于人们休闲和交流;在运动场地设置各种运动设施,方便人们参与体育活动。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如老年人、儿童等,使设计兼顾各个群体的需求。
3.注重美学效果:园林设计是一门艺术,需要追求美学效果。
设计师应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形式布局等手段,使景观具有美感和观赏性。
同时,还需要通过运用光影、比例等元素来创造景观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此外,景观的整体设计要与场地的风格、气质相协调,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
4.引人入胜的序列感:园林空间的布置要有层次感和序列感,以吸引人们的目光并引导人们的步伐。
通过设置景点、景观节点等元素,使人们在景观中游走时能够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美感。
同时,通过合理的路径布置和景观组织方式,使整个园林空间呈现出有序和连贯的效果。
5.尊重文化历史:园林设计需要尊重和继承文化历史,保护和重建历史文化遗产。
在设计中应注重辨别历史文化遗存,并合理利用和融入设计中。
通过保留古建筑、古树名木等,使园林空间具有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
6.可持续性:园林设计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中应选用适宜生长的植物,合理配置绿地和水体等元素,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还要考虑到水资源、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节约和保护,使园林设计具有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园林设计施工绿地的三大步骤16道工序

园林设计施工绿地的三大步骤16道工序
第一步:规划和设计
1. 收集信息和需求:了解客户的要求、场地特点和预算。
2. 定义设计目标:确定绿地设计的主题和功能。
3. 场地分析:评估场地的地形、土壤、植被和日照等特征。
4. 空间规划:确定绿地的布局、功能分区和道路路径等。
5. 植物选择:选择适合场地环境和设计目标的植物。
6. 提出设计方案:绘制绿地设计图纸和平面布置。
第二步:施工准备
7. 立项和预算:确定绿地设计的预算和施工时间。
8. 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材料采购和施工步骤等。
9. 土地准备:清理场地,平整地面,处理土壤问题。
10. 材料准备:采购所需的植物、草坪、园艺用品和建筑材料等。
11. 基础设施建设:安装灯光、排水系统和其他基础设施。
12. 施工前检查:确保所有准备工作完善,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第三步:绿地施工和设施安装
13. 植物种植:根据设计图纸的指导,将植物按照合适的布局
种植。
14. 草坪铺设:铺设草皮,进行浇水和打理,促进生长。
15. 园艺配置:安装花坛、景观雕塑和其他园艺设施。
16. 监测和维护:定期检查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必要的养护
和维护工作。
以上就是园林设计施工绿地的三大步骤和16道工序。
在进行
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确保绿地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合理安排预算和施工时间也是确保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

第一节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第二节园林绿地的构图原理一、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特点和基本要求二、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第三节景与造景第四节地形地貌的利用和改造一、园林地形地貌及其作用二、园林地形设计的原则和步骤三、园林地形地貌的设计第五节园林建筑及设施在园林中的设计原则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园第一节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林绿地的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一、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
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
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
北京天安门广场园林、大连斯大林广场、南京中山陵园林以及北京天坛公园都属于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
2、水体设计:外形轮廊均为几何形;多采用整齐式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及整形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运河等为主,其中常以喷泉作为水景的主题。
3、建筑布局:园林不仅个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以至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的布局,也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式的主轴和副轴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
封闭性的草坪、广场空间,以对称建筑群或规则式林带、树墙包围。
道路均为直线、圻线或几何曲线组成,构成方格形或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种植设计:园内花卉布置用以图案为主题的模纹花坛和花境为主,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树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对称式为主,并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以区划和组织空间。
树木整形修剪以模拟建筑体形和动物形态为主,如绿柱、绿塔、绿门、绿亭和用常绿树修剪而成的鸟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园林地形和改造应全面贯彻“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美观”的城市建设的总原则。
园林地形的特殊性,还应贯彻:
1、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2、因地制宜,顺其自然;
3、节约;
4、符合自然规律与艺术要求。
(二)园林地形设计的步骤
1、准备工作:
1)园林用地及附近的地形图;
2)收集市政建设部门的道路、排水、地上地下管线及与附近主要建筑的关系资料;
3)收集园林用地及附近的水文、地质、土壤、气象等现况和历史有关资料;
4)了解当地施工力量;
5)现场踏勘。
2、设计阶段:
1)施工地区等高线设计图(或用标高点进行设计),图纸平面比例采用1:200或1:500,设计等高差为0.25米至1米,图纸上要求表明各项工程平面位置的详细标高。
并要表示出该地区的排水方向;
2)土方工程施工图;
3)园路、广场、堆山、挖湖等土方施工项目的施工断面图;
4)土方量估算表;
5)工程预算表;
6)说明书。
钓鱼论坛 dsamdewisu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