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综合课程设计2综述
哈工大机床课程设计

哈工大机床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机床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掌握机床的主要性能参数;2. 掌握机床的运动学原理,分析机床的运动轨迹;3. 了解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理解其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4. 掌握机床的编程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零件加工编程。
技能目标:1. 能够操作机床进行基本操作,如启动、停止、换刀等;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机床进行故障排查和维护;3. 能够运用机床编程软件,进行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写和调试;4. 能够分析机床性能,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床及机械制造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4.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床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但对机床的深入了解和实际操作经验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床概述:介绍机床的定义、分类、结构及性能参数,使学生全面了解机床的基本概念;教材章节:第一章《机床概述》内容列举:机床的定义、分类、结构特点、性能参数。
2. 机床的运动学原理:分析机床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等,为机床操作和编程打下基础;教材章节:第二章《机床的运动学原理》内容列举:机床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运动方程。
3.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讲解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教材章节:第三章《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内容列举: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调试方法。
4. 机床编程:学习机床编程的基本方法、技巧,掌握零件加工编程;教材章节:第四章《机床编程》内容列举:编程的基本概念、编程方法、编程技巧、零件加工编程实例。
哈工大综合课程设计:卧式升降台铣床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项目总结报告题目:工作台面积320×1250mm2 卧式升降台铣床主传动系统设计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学号班号指导教师韩振宇填报日期2014年12月10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制2014年4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项目背景分析1.1. 综合课程设计II的目的1.2. 金属切削机床在国内外发展趋势2. 研究计划要点与执行情况2.1. 设计任务2.2. 进度安排3. 项目关键技术的解决4. 具体研究内容与技术实现4.1.机床的规格及用途4.2.运动设计1.确定极限转速:2.确定结构网或结构式:3.绘制转速图:4.绘制传动系统图1)确定变速组齿轮传动副的齿数2)核算主轴转速误差4.3.动力设计1.传动件的计算转速2.传动轴直径初定3.主轴轴颈直径的确定4.齿轮模数的初步计算4.4.结构设计4.5.零件的验算1直齿圆柱齿轮的应力计算2齿轮精度的确定3传动轴的弯曲刚度验算4主轴主件静刚度验算5.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6. 技术指标分析参考文献1. 项目背景分析1.1.综合课程设计II的目的机床课程设计,是在金属切削机床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在于通过机床主运动机械变速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使学生在拟定传送和变速的结构方案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1.2.金属切削机床在国内外发展趋势机床作为加工的母机,总是要保证和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机床也相应地不断发展与更新,如性能参数的提高、功能的扩大、切削功率的加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床动态性能的不断改善,加工精度的不断提高,基础元件的不断创新,控制系统的更新等等。
我国机床工业的发展趋势:根据机床工具工业局对振兴我国机床工业的设想,要在以后相当长时期内限制和压缩落后机床的生产,要化大力气发展高性能、高效率、高水平的适合国民经济需要的“高档”产品,改善机床品种的构成比。
哈工大-综合课程设计2-卧式车床-11级公比1.41.

哈尔滨工业大学综合课程设计II任务书综合课程设计II项目总结报告题目:院(系)专业学生学号班号指导教师填报日期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制2012年4月说明一、总结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项目背景分析;2.研究计划要点与执行情况;3.项目关键技术的解决;4.具体研究内容与技术实现;5.技术指标分析;6.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二、立项报告撰写格式要求:1.报告正文采用宋体、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体、单倍行距撰写;2.图、表、公式应分别按顺序编号。
图题、表题以及图、表中的文字采用宋体、Times New Roman五号字体撰写;3.其它格式要求请参考《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若干规定和论文撰写规范》;4.本报告需双面打印,左侧装订。
报告正文1.项目背景分析车床是当前机械制造业实现产品更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高速发展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是集机电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制造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
它的特征是高效、高质、经济实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交通、能源、军工、轻工、家电等行业。
我国传统的组合机床及组合机床自动线主要采用机、电、气、液压控制,它的加工对象主要是生产批量比较大的大中型箱体类和轴类零件(近年研制的组合机床加工连杆、板件等也占一定份额),完成钻孔、扩孔、铰孔,加工各种螺纹、镗孔、车端面和凸台,在孔内镗各种形状槽,以及铣削平面和成形面等。
组合机床的分类繁多,有大型组合机床和小型组合机床,有单面、双面、三面、卧式、立式、倾斜式、复合式,还有多工位回转台式组合机床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新型的组合机床——柔性组合机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应用多位主轴箱、可换主轴箱、编码随行夹具和刀具的自动更换,配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数字控制(NC)等,能任意改变工作循环控制和驱动系统,并能灵活适应多品种加工的可调可变的组合机床。
另外,近年来组合机床加工中心、数控组合机床、机床辅机(清洗机、装配机、综合测量机、试验机、输送线)等在组合机床行业中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
哈工大机械设计课程总结资料PPT学习教案

课程总结
软齿面齿轮:局限性点蚀(新齿)——扩展性点蚀。 硬齿面齿轮:扩展式点蚀 开式传动:无点蚀(v磨损 > v点蚀)
齿面疲劳点蚀实例
第40页/共83页
41
课程总结
3、齿面磨损 常在开式齿轮传动中
磨损原因:齿面进入磨料
磨损后果:齿形破坏引起冲击 和振动, 齿厚变薄甚至断齿
防止磨损: 改善润滑 提高齿面硬度 改用闭式传动
kW
第33页/共83页
34
课程总结
2、带传动
第34页/共83页
1、确定设计功率
2、选择带型
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 径dd1和dd2 4、验算带的速度
5、确定中心距a和V带 长度Ld 6、计算小轮包角a1 7、确定V带的根数z
8、确定初拉力F0 9、计算压轴力
35
课程总结
3、基1)齿本掌轮要握求传齿:动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其机理、失效部位,以及针
第27页/共83页
28 28
课程总结
2、带传动
平带传动,结构简单,带轮也容易制造,在传动中 心距较大的场合应用较多。
一般机械传动中应用最广的带传动是V带传动,在 同样的张紧力下V带较平带传动能产生更大的摩擦 力。 多楔带传动兼有平带和V带传动优点,柔韧性好、摩 擦力大,主要用于传递大功率而结构要求紧凑场合。
第4页/共83页
5
课程总结
1、螺纹连接
大径d--即螺纹的公称直径
小径d1--常用于连接的强度计算 中径d2--常用于连接的几何计算 螺距P--螺纹相邻两个牙型上对应点间的
轴向距离
线数n--螺纹的螺旋线数目
导程S--螺纹上任一点沿同一条螺旋线转
一周所移动的轴向距离,S=nP
哈工大工业工程-综合课程设计Ⅱ教学大纲(中文)

综合课程设计Ⅱ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名称:综合课程设计Ⅱ英文名称:Integrated course design II课程设计编码:13SP08402100 学分:3课程设计周数:3周开课单位:工业工程系开课学期:4秋指导方式:分组辅导与个人辅导相结合面向专业:工业工程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综合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所学工业工程导论、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管理、工效学、工程经济学、质量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以及分析和解决生产运作系统有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工业工程专业相关理论与方法,并进一步锻炼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1.学会通过要素判断、进行资料查询,为规划设计找到基本数据;2.对工厂的设施布置、物料搬运系统、仓储系统、生产系统、组织运作管理、人员及设备配置、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进行全面的设计,并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3.学会投资估算,进行工厂投资的可行性分析;4.培养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5.培养系统思考的能力。
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本科生必修的课程,是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指导教师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方法、步骤有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能熟练地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任务,能熟练地处理课程设计过程所碰到的各种问题。
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按团队方式进行协作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1. 基本内容以某产品生产企业为对象,按该企业的生产实际资料为设计依据。
对该企业进行车间布置设计、厂区布置设计、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及订货策略、装配工序的作业分析与研究、仓储系统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可让本科生按系统分类逐一进行设计。
2. 工作进度安排(1)车间布置设计(3天)(2)厂区布置设计(3天)(3)制订合理的生产计划及订货策略(2天)(4)资金核算(2天)(5)装配工序的作业分析与研究(2天)(6)仓库系统设计(2天)(7)答辩(1天)三、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1.总结报告内容设计解决方案格式不限制,但必须提交的包括:(1)总结报告一份(内容须符合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2)工厂布置图一张(A1);(3)车间布置图一张(A4电子版);(4)装配工作台结构简图(A4电子版)一张。
哈工大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二级展开

目录一、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3)(一)设计题目 (3)1.设计数据及要求: (3)2.传动装置简图: (3)(二)选择电动机 (3)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3)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3)3.确定电动机转速 (4)(三)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 (5)1.总传动比i (5)2.分配传动比 (5)(四)计算传动装置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1.各轴的转速 (5)2.各轴的输入功率 (5)3.各轴的输出转矩 (5)二、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6)(一)高速齿轮传动 (6)1.选择材料、热处理方式及精度等级 (6)2.初步计算传动主要尺寸 (6)3.计算传动尺寸 (8)(二)低速速齿轮传动(二级传动) (10)1.选择材料、热处理方式及精度等级 (10)2.初步计算传动主要尺寸 (10)3.计算传动尺寸 (12)(三)验证两个大齿轮润滑的合理性 (15)(四)根据所选齿数修订减速器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
(15)1.各轴的转速 (15)2.各轴的输入功率 (15)3.各轴的输出转矩 (16)三.轴的设计计算 (16)(一)高速轴(轴Ⅰ)的设计计算 (16)1.轴的基本参数--Ⅰ轴: (16)2.选择轴的材料 (17)3.初算轴径 (17)4.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 (17)5.轴上键校核设计 (19)6.轴的强度校核 (19)7.校核轴承寿命 (22)(二)中间轴(轴Ⅱ)的设计计算 (23)1.轴的基本参数--Ⅱ轴: (23)2.选择轴的材料 (23)3.初算轴径 (23)4.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 (24)5.轴上键校核 (25)6.轴的受力分析 (25)7.校核轴承寿命 (29)(三)输出轴(轴Ⅲ)的设计计算 (30)1.轴的基本参数--Ⅲ轴: (30)2.选择轴的材料 (30)3.初算轴径 (30)4.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 (31)6.轴的强度校核 (32)7.校核轴承寿命 (35)(四)整体结构的的最初设计 (36)1.轴承的选择 (36)2.轴承润滑方式及密封方式 (37)3.确定轴承端盖的结构形式 (37)4.确定减速器机体的结构方案并确定有关尺寸 (37)四.设计参考文献: (38)一、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一)设计题目课程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送装置1.设计数据及要求:设计的原始数据要求:F=1900N ; d=250mm ; v=0.9m/s机器年产量:大批量; 机器工作环境:有尘;机器载荷特性:平稳;机器最短工作年限:5年2班。
哈工大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一.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1.1分析或确定传动方案 ....................................................... 1 L2选择电动机 ............................................................... 2 1. 3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并分配传动比 ...................................... 3 1. 4计算传动装置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 (3)二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4)2.1 选择材料、热处理方式及精度等级 ......................................... 4 2.2 确定计算公式 ........................................................... 5 2.3 高速级齿轮,初定齿轮传动及齿轮主要尺寸 ................................. 5 2.4 低速级齿轮,初定齿轮传动及齿轮主要尺寸 (8)三 .轴的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高速轴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 2中间轴的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 3输出轴的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4输出轴的校核计算 (15)四 .键的设计和计算 ............................................................. 19 五 .校核轴承寿命 .............................................................. 19 六 .联轴器的选择 .. (20)6. 1输入轴联轴器 ........................................................... 20 6. 2输出轴联轴器 .. (20)七.减速器附件及其说明 八.整体结构的的最初设计 九.参考文献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哈工大综合课程设计――双轴转台设计-图文(精)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名称:综合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双轴测试转台设计院系:机电工程学院班级:1108110班设计者:崔晓蒙学号:1110811005指导教师:陈志刚设计时间:2014年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目录第1 章概述 (2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1.2 课程设计的内容 (21.3 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 1.4 转台课程设计的要求 (3 第2 章转台总体设计 (42.1 转台结构类型选择 (42.2 转台驱动元件选择 (82.3 转台测量元件选择 (9第3 章转台机械结构设计 (10 3.1 轴系设计 (103.2 轴与框架的连接 (123.3 框架设计 (153.4 配重设计 (163.5 限位与锁紧装置设计 (17 第4 章转台驱动元件设计 (194.1 传动部件设计 (194.2 转动惯量计算 (194.3 电机力矩计算 (26第5 章转台测量元件设计 (285.1 角度传感器设计 (285.2 角速度传感器设计 (315.3 限位开关设计 (325.4 走线与滑环 (33第6 章转台装配工作图设计 (346.1 装配工作图绘制要求 (346.2 装配工作图尺寸标注 (346.3 装配工作图上零件序号、明细栏和标题栏的编写 (34 第7 章转台零件工作图设计 (357.1 对零件工作图的绘制要求 (357.2 转台主要零件工作图 (35第8 章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368.1 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 (368.2 设计计算说明书格式要求 (36第9 章课程设计的总结和答辩 (39参考文献 (4第1章转台功能分析1.1 功能分解转台是一种重要的地面测试设备,用于惯性导航系统和惯性元件检定、标定,以及模拟飞行器姿态运动。
转台根据用途可分为仿真转台和惯性测试转台。
按机械台体结构分类转台分为立式转台和卧式转台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课程设计II项目总结报告题目:最大加工直径ф320mm无丝杠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白学林学号1120810813班号1208108指导教师韩德东填报日期2015年11月30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制2014年1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综合课程设计II”任务书目录1.项目背景分析 (2)2.研究计划要点与执行情况 (2)3.项目关键技术的解决 (3)4.具体研究内容与技术实现 (4)5.技术指标分析 (27)6.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7)7. 参考文献 (28)1.项目背景分析本项目旨在设计一款无丝杠车床。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
车床又称机床,使用车床的工人称为“车工”,在机械加工行业中车床被认为是所有设备的工作“母机”。
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以圆柱体为主,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
铣床和钻床等旋转加工的机械都是从车床引伸出来的。
普通车床是车床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约占车床类总数的65%,因其主轴以水平方式放置故称为卧式车床。
在现代机械制造工业中,金属切削机床是加工机器零件的主要设备,它所担负的工作量约占机器总制造工作量的40%到60%。
机床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机械制造工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整个教学计划中,“综合课程设计II”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脱胎于“机床课程设计”,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机械“结构”的设计能力,这是机械类学生最重要的设计能力;同时,机床为制造工业“母机”,结构典型,非常适合作为课程设计内容。
2.研究计划要点与执行情况2.1 设计任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综合课程设计II”,是以车床和铣床主传动系统设计为内容,每个学生设计参数不同,完成展开图和截面图各一张及相关计算和文件和项目结题报告。
(1)设计内容要求图纸工作量:画两张图。
其中:开展图(A0):轴系展开图。
其中摩擦离合器、制动和润滑不要求画,但要求掌握;操纵机构只画一个变速手柄。
截面图(A1):画剖面轴系布置示意图(包括截面外型及尺寸、车床标中心高)。
(2)标注:中心距、配合尺寸、定位尺寸、中心高(车床)、外型尺寸。
(3)标题栏和明细栏不设明细表,件号采用流水号(1,2,3,…)标注,标准件的标准直接标在图纸上(件号下面);标题栏采用标准装配图的标题栏(180×56),其中,图号:KS01(表示:课设01 号图纸);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图名:主传动系统装配图。
(4)主轴端部结构要按标准画。
(5)按模板编写《项目总结报告》,相关设计计算内容,写到“具体研究内容与技术实现”项中。
要求验算:一对齿轮,小齿轮验算接触弯曲强度,大齿轮验算接触弯曲强度,一根传动轴,主轴按两支撑计算。
2.2 进度安排对运动设计,根据给定设备的用途规格、调速范围、极限转速的、公比和功率要求,拟定传动方案,确定传动系统图和转速图。
对动力设计,根据功率和速度,选择电机型号,确定各传动件计算转速,初算传动件尺寸、绘制装配图草图,验算传动件的应力、刚度、寿命等参数。
对结构设计,绘制主传动系统展开图和截面图,完成传动件、箱体、操纵机构零部件结构设计。
完成相关技术文档,形成项目总结报告。
相应时间安排如下表2-1。
3.项目关键技术的解决减速箱内各级减速比分配、转速图的选取、传动系统齿轮的排布、齿轮模数齿数齿宽的选取为本次设计应首要解决的内容,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使机床主轴箱大体分布得到解决。
主轴箱内传动件的空间布置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变速箱内各传动轴的空间布置首先要满足机床总体布局对变速箱的形状和尺寸的限制,还要考虑各轴受力情况,装配调整和操纵维修的方便。
其中齿轮的布置与排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主轴箱的尺寸大小、结构实现的可能性以及变速操纵的方便性。
主轴传动件的合理布置也很重要。
合理布置传动件在主轴上的轴向位置,可以改善主轴的受力情况,减小主轴变形,提高主轴的抗振性。
4.具体研究内容与技术实现4.1 机床的规格及用途本设计机床为卧式车床,其级数,最小转速min 28min n r =,转速公比为41.1=ϕ,驱动电动机功率 5.5P kw =。
主要用于加工钢以及铸铁有色金属;采用高速钢、硬质合4.2 运动设计4.2.1 确定极限转速根据设计参数,主轴最低转速为28r/min ,级数为12,且公比φ=1.41。
1min -=z Z n n ϕ于是根据标准数列表可以得到主轴的转速分别28,40,56,80,112,160,224,315,450,630,900,1250 r/min ,则转速的调整范围64.44281250R min max n ===n n 。
4.2.2 确定公比根据设计数据,公比φ=1.41。
转速数列:28,40,56,80,112,160,224,315,450,630,900,1250 r/min4.2.3 求出主轴转速级数根据设计数据,转速级数lg 1lg nR z ϕ=+,其中:nR ——转速调整范围ϕ——转速公比将64.44=n R ,41.1=ϕ代入,得12=Z 。
4.2.4 确定结构式按照主变速传动系设计的一般原则,选用结构式为63122312⨯⨯=的传动方案。
其最后扩大组的变速范围8841.1)12(63≤==-⨯R ,符合要求,其它变速组的变速范围也一定符合要求。
4.2.5 绘制转速图(1)选定电动机 根据设计要求,机床功率为5.5KW ,可以选用Y132M-4,其同步转速为1500r/min ,满载转速为1440r/min ,额定功率7.5KW 。
(2)分配总降速传动比总降速传动比为0194.0144028min ===∏d n n u ,又电动机转速min /1440r n d =不在所要求标准转速数列当中,因而需要用带轮传动。
(3)确定传动轴的轴数轴数=变速组数+定比传动副数+1=3+1+1=5。
(4)绘制转速图先按传动轴数及主动轴转速级数格距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画出网格,用以绘出转速图。
在转速图上,先分配从电动机转速到主轴最低转速的总降速比,在串联的双轴传动间上画上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再按结构式或结构网的级比分配规律画上各变速组的传动比射线,从而确定了各传动副的传动比。
中间各轴的转速可从电动机轴开始往后推,通常以往前推比较方便,所以首先定III 轴的转速。
①定III 轴的转速由于第二扩大组的变速范围为max 66841.1r ===ϕ,选取故这两对传动副的最小和最大传动比必然是14114c u ϕ==, 2221c u ϕ==。
于是可以确定III 轴的六级转速只能是:112,160,224,315,450,630r/min ,可见III 轴的最低转速为112r/min 。
②确定II 轴转速第一扩大组的级比指数为3。
为避免从动齿轮尺寸过大而增加箱体的径向尺寸,一般限制降速最小传动比41min ≥u ,又为避免扩大传动误差,减少振动噪声,限制最大升速比22max =≤ϕu 。
于是3118.21ϕ==b u ,12=b u ,II 轴的最低转速是315/min ,三级转速分别为315,450,630r/min 。
③确定I 轴转速 同理,轴I 可取:21121ϕ==a u , ϕ141.112==a u ,13=a u ,于是就确定了轴I 的转速为630r/min 。
根据以上计算,绘制转速图如下:图4-1 转速图631223⨯⨯4.2.6 绘制传动系统图(1)确定变速组齿轮传动副的齿数 ①速组a :变速组a 有三个传动副,传动比分别是11=a u ,41.1112==ϕa u , 21123==ϕa u ,由参考文献[1]表2-5查得:符合条件z S ,可取72=z S ,查表可得轴I 主动齿轮齿数分别为:36、30、24。
根据相应的传动比,可得轴II 上的三联齿轮齿数分别为:36、42、48。
②速组b :变速组b 有两个传动副,传动比分别是11=b u ,8.21132==ϕb u 。
查表得:可取84=z S ,于是可得轴II 上主动齿轮齿数分别是:42,22。
于是根据相应传动比,得轴III 上三齿轮的齿数分别是:42,62。
③速组c :变速组c 有两个传动副,传动比分别是221==ϕc u ,41142==ϕc u 。
查表得:可取90=z S ,于是可得轴III 上主动齿轮齿数分别是:60,18。
于是根据相应传动比,得轴Ⅳ上两齿轮的齿数分别是:30,72。
(2)校核主轴转速误差实际传动比所造成的主轴转速误差,要求不超过:10(1)%10(1.411)% 4.1%ϕ±-=±⨯-=±(3)绘制传动系统图电机额定转速1400r/min ,I 轴转速630r/min 。
根据参考文献[2]表5.7确定工作情况系数KA=1.1~1.3,计算设计功率Pd ,并且根据参考文献[2]图5.17普通V 带选型图确定小带轮直径112~140。
最终选用小带轮直径112φ,大带轮直径256φ。
图4-2传动系统图4.3 动力设计4.3.1 传动零件的初步计算 4.3.1.1传动轴的直径的确定传动轴的直径可以按照扭转刚度进行初步计算:[]491φj n P d ≥式中 d ——传动轴直径 P ——电机额定功率jn ——该轴的计算速度[]()m /0.1~5.0 =φ,[]m /1=φ (1)主轴的计算转速min /8013min r n n zj ==-ϕ。
(2)各个传动轴的计算转速由转速图可以得到I 、II 、III 轴的计算转速分别为630,315,112r/min 。
(3)各轴功率的确定经过查阅资料,知一般情况下,滚动轴承的效率98.01=η,齿轮副的效率95.02=η。
III 轴:kW P P III 91.595.098.05.521=⨯==ηη;II 轴:kW P P II 35.695.098.091.521III=⨯==ηη;I 轴:kW P P I 82.695.098.035.621II=⨯==ηη。
(4)各传动轴直径 I 轴:[]mm mm n P d Ij 82.2716305.5919144=⨯=≥II φ;II 轴:[]mm mm n P d IIj 08.3313155.5919144I =⨯=≥III φ;III 轴:[]mm mm n P d IIIj 84.4211125.5919144II =⨯=≥IIII φ。
(5)主轴轴颈尺寸的确定根据参考文献[1]表2-14,最大加工直径320φ。
通过查表获得主轴前轴轴颈范围为85~105mm ,取mm D 1001=,后轴颈直径mm D D 80~70)8.0~7.0(12==,取mm D 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