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常识

合集下载

诗词格律知识大全

诗词格律知识大全

诗词格律知识大全展开全文103f诗词格律知识大全目录(一)概述…………………………………(二)平仄…………………………………(01)关于近体诗(02)平仄的基本格式(03)“对”和“粘”的规则(04)五言绝句的其他格式(05)五言律诗(06)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07)格式以外的规则第一、“一三五不论”第二、“孤平拗救”第三、“三四字互救”第四、“对句相救”(08)简便的公式(09)非格律的技巧性追求(10)小律和排律(三)对仗………………………………(01)律诗的结构(02)对仗的基本含义(03)对仗在一首诗中的位置(04)工对的追求(05)宽对的必要(06)“合掌”之忌(四)诗韵…………………………………(01)关于押韵(02)诗韵和新韵(03)诗韵的由来和延续(04)关于平水韵(05)现代人用诗韵的困难和解决办法(06)关于邻韵(07)关于诗韵改革(01)词的起源和多种称谓(02)词的平仄(03)词的句子长短(04)词的对仗(05)词的押韵(06)词韵(07)词的一些专门术语(一)概述本文的目的,是为想要学习诗词格律的人,提供一条准确而又简捷快速的途径。

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绚丽的瑰宝。

世世代代的人们热爱它,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思想的熏陶和历史的启迪。

可以说,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延和民族特性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的。

当代人也普遍喜欢诗词,不少人想从事诗词创作。

但我们常常看到,有的诗貌似律诗,或五言或七言,内容、意境也不错,却不合格律。

这是因为不少人对诗词格律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律诗是要讲平仄的。

开国领袖、也是伟大诗人的毛泽东就说过:“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讲平仄、论格律,这对写诗的人来说,当然是一种束缚。

但如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它也会带给你乐趣,一种创造性的乐趣。

正如复杂的象棋规则,对喜欢下棋的人来说,既是约束也是乐趣。

如果车、马、炮任意走,那就不成其为象棋了。

又如,喜欢踢足球的人,自然也都以遵守它的规则为乐。

格律诗词入门基础知识

格律诗词入门基础知识

格律诗词入门基础知识一、什么是格律诗词格律诗词,简称格律,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种文体形式。

它遵循特定的音韵规则和结构要求,通常由若干个相互呼应的句子构成。

格律诗词的特点是平仄押韵、字数定型,通过这种严格的形式约束,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格律诗词的分类格律诗词根据音韵规则和结构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律诗和律词两大类。

1. 律诗律诗是指按照特定的音韵规则和结构要求创作的诗歌形式。

律诗的基本特征是平仄押韵和字数定型。

其中,平仄是指古代汉语诗歌中声调的起伏,通常分为平声和仄声。

押韵是指诗句末尾的韵母相同或类似。

字数定型是指每句诗的字数是固定的,例如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

2. 律词律词是指按照特定的音韵规则和结构要求创作的词歌形式。

律词与律诗的区别在于律词通常只有四个字的韵脚,没有字数定型的要求。

律词的韵律音韵规则比较自由,使得词作者可以更灵活地表达情感。

三、格律诗词的起源和发展格律诗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许多诗歌都有平仄押韵和字数定型的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诗歌形式得到了发展和丰富,形成了后来的格律诗词。

格律诗词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大量的优秀作品出现并影响了后世。

唐代的杜甫、李白,宋代的苏轼、杨万里等诗人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在格律诗词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近现代以来,格律诗词逐渐走向没落,被自由诗等新的文体形式所取代。

不过,在文化传承和研究领域,格律诗词仍然占据重要地位,许多学者致力于对格律诗词进行研究和创作。

四、学习格律诗词的方法和步骤要学习格律诗词,首先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巧,然后通过阅读和创作来提高自己的水平。

1. 学习基本知识学习格律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平仄押韵的规则、字数定型的要求以及常见的格律形式。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来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

2. 阅读经典作品阅读经典的格律诗词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种文体形式的特点和魅力。

关于格律诗的入门常识

关于格律诗的入门常识

关于格律诗的入门常识胡田保一,几个基本概念:格律诗:既要押韵,又要对仗、平仄,还要限定句数与字数,具备这四项要求的诗歌,就是格律诗。

有人将这四大特点概括为4句话12个字:“限篇幅,讲音韵,论平仄,用对仗”。

绝句:每首4句。

每句5字,共20个字,称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每句7字,共28个字,称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律诗:每首8句。

每句5字,共40个字,称五言律诗,简称五律。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每句7字,共56个字,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古诗:又称作古风、古体诗。

古诗是一种只讲押韵,而不要求平仄、对仗,也不限字数、句数的诗。

在唐诗的格律兴起之前,亦即南北朝及以前的诗人们写的诗,都没有平仄和对仗,那样的诗即称之为古诗或叫古风、古体诗。

因此,相对于“古体诗”而言,隋唐时期兴起的格律诗,又称之为“近体诗”。

唐以后的诗人写的一些不用平仄和对仗的诗,同样也称之为古诗。

古诗每句的字数可以不受五言、七言的限制,三言、四言、六言、杂言等等都有。

古诗的句数既可以4句、8句,也可以突破4句、8句的限制,可以更长,句数更多。

以下列举几首实例:每首4句:赠范晔南朝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每首8句:怨歌行北周庾信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每首6句: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每首10句: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词格律入门

诗词格律入门

诗词格律入门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诗词格律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格律是指诗词的意境及其形式结构要遵守的一定规律。

而入门则是学习的第一步,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诗词格律,以下是一些入门级别的知识。

一、什么是格律?格律包括韵律和字数两个方面。

韵律是指韵脚的设置,字数则是指每句的字数要求。

在唐宋时期,格律变得愈加复杂,不同诗体的字数和韵脚都有不同要求。

而小学生接触的初学级别,往往是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四个基本诗体的格律。

二、五言绝句的格律五言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

其韵脚布局为仄仄平平仄。

其中,“仄”指音调偏低的字,“平”则为音调平稳的字。

例如:《春江花月夜》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三、七言绝句的格律七言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

相较于五言绝句,其句子长度更长,因此难度也更大。

其韵脚布局为仄平平仄仄平。

例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四、五言律诗的格律五言律诗由八句组成,每句五个字,共四十个字。

在音韵布局中,则需要同时出现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等三个韵脚。

例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五、七言律诗的格律七言律诗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个字。

与五言律诗相同,也需要同时出现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等三个韵脚。

例如:《浣溪沙·古人训诂汉文家书帖》古人训诂汉文家,惟是介士有馀华。

争让襟怀虚名重,但将疏财信去佳。

两脚朝天真似鸟,一身飞去胜仙花。

西山望见青楼锁,岂知朱实在峰阿。

总之,诗词格律是诗词的灵魂,是整个作品的关键要素之一。

想要写好诗词,了解和掌握格律的基础知识十分重要,只有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才能够写出优美的作品。

古代诗词格律与韵脚解析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代诗词格律与韵脚解析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代诗词格律与韵脚解析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瑰宝,它们通过独特的格律和韵脚形式展示出诗人的情思和才华。

在学习和欣赏古代诗词时,了解诗词的格律和韵脚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总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格律和韵脚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古代诗词的魅力。

一、格律知识点总结1.五言绝句格律五言绝句是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每句五个字,共四句。

它的格律要求如下:(1)字数要求:每句五个字,共四句,总共二十个字。

(2)句式要求:一般为对仗句,前后两句对仗,中间两句对仗。

(3)韵脚要求:平仄平仄平。

五言绝句常用于表达情感和抒发感慨,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

2.七言绝句格律七言绝句是一种较为庄重和雄壮的诗歌形式,每句七个字,共四句。

它的格律要求如下:(1)字数要求:每句七个字,共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

(2)句式要求:一般为对仗句,前后两句对仗,中间两句对仗。

(3)韵脚要求:平仄平仄仄。

七言绝句常用于抒发豪情和抒写壮丽景色,给人以恢弘雄壮之感。

3.五言律诗格律五言律诗是古代诗歌中较为庄重的一种形式,每句五个字,共八句。

它的格律要求如下:(1)字数要求:每句五个字,共八句,总共四十个字。

(2)句式要求:一般为对仗句,前后两句对仗,中间两句对仗。

(3)韵脚要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五言律诗常用于叙事和抒发感情,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4.七言律诗格律七言律诗是一种较为庄重和雄壮的诗歌形式,每句七个字,共八句。

它的格律要求如下:(1)字数要求:每句七个字,共八句,总共五十六个字。

(2)句式要求:一般为对仗句,前后两句对仗,中间两句对仗。

(3)韵脚要求: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律诗常用于抒发豪情和抒写壮丽景色,给人以庄严雄壮之感。

二、韵脚知识点总结1.平声韵平声韵是指读音上声调平稳的韵脚,如“日”、“时”、“开”等。

它的特点是读音平缓,没有明显的声调起伏。

2.仄声韵仄声韵是指读音上声调起伏的韵脚,如“山”、“寒”、“墓”等。

诗词格律基础

诗词格律基础

诗词格律基础诗词格律基础是诗歌独特的表达方式之一,不仅包括行文格式、韵律和音韵规律,还涉及到意象、比喻等方面。

在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中,格律一直是诗词创作的重要规范。

下面,本文将简要介绍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

一、韵律规律中文诗词的韵律规律是指句子的音调高低、音长短、重轻变化的规律,通常是根据字音来进行判断的。

韵律分为声韵和平水韵两种。

声韵是指声音的韵律,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部分,而平水韵是指字音的韵律,分为平韵、上韵、去韵、入韵。

在诗词中,常见的韵律有平水韵的七绝、七律、五绝、五律等,以及声韵韵律的古诗、古词等。

其中平水韵的七绝、七律为律诗,平水韵的五绝、五律则为绝句和律词。

七绝、五绝要求每句五、七个字,平仄相间,末句押韵;七律、五律则是每句八、十个字,平仄相间,中间押韵。

二、格律格式中文诗词的格式是指行文的排列方式、字数、韵脚等,是诗词表现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诗词格式主要有三种:对仗、押韵、平仄。

对仗是指前后句意义相反并呼应着的格式,可以是意义上的对仗,也可以是音韵上的对仗。

押韵则指相邻的句子末尾的音节相同,分为头韵、中韵、尾韵三种。

头韵是指第一个字的音韵相同;中韵是指相邻两个字中间的音韵相同;尾韵则是指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相同。

平仄指声调的平仄,平仄相间,有规律地排列在一起。

三、词牌介绍词牌是固定的韵文格式,因有规律的平水韵、定量音数、定式结构等而受到流行。

词牌有很多种,如“鹧鸪天”的天净沙、如“西江月”的西江月等,每个词牌都有自己固定的格式和要求。

四、意境与诗意除了格式和韵律的要求外,诗词的意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意境指的是诗词表现的主题、景象、氛围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手笔和情感。

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通常通过人物、景物、事件等形象的比喻和描绘来表现,以取得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传感器官对作品产生深刻感受的效果。

总之,诗词的格律、意境和诗意相辅相成,构成了一首优美的诗词作品。

对于初学者来说,熟悉诗词格律基础知识能够提高对于古典诗词的理解与欣赏水平。

诗词格律大全

诗词格律大全

诗词格律大全
诗词格律是古代文人墨客在长期诗词创作中形成的一套规则,主要涉及到平仄、声韵、对仗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诗词格律知识:
1.平仄:平仄是诗词格律中音调方面的规则。

平声指的是平缓、悠长的声调,而仄声则是
指有升降、有节奏的声调。

在诗词中,平仄的交替和对应可以使诗词读起来更加和谐、有节奏感。

2.声韵:声韵是指诗词中的音韵和韵律。

在古代,诗词通常会遵循一定的声韵规则,如
《广韵》、《平水韵》等。

现代的诗词也可以遵循这些规则,或者使用现代汉语拼音来定韵。

3.对仗:对仗是诗词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仗可以增强诗词的表达效果。

对仗要
求两句话或两个词组的结构、意义、语法等方面相对称,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是典型的对仗句。

4.节奏:节奏是指诗词中的停顿和语速。

在诗词中,通常会有一些特定的词语或短语用来
表达特定的情感或意义,这些词语或短语需要适当地停顿或加速,以突出诗词的节奏感。

诗词韵律知识点

诗词韵律知识点

诗词韵律知识点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历来被视为文化的精髓。

诗词通过押韵、对仗等手法,展示出优美的韵律和节奏感。

了解诗词的韵律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词艺术。

本文将介绍诗词韵律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一、平仄格律在诗词中,字的声调分为平声和仄声。

平声指声调平均的字,仄声指声调变化的字。

根据字的声调,诗词可分为平仄格律。

平仄格律分为平水韵和仄水韵。

平水韵是指平声字出现在平水之韵的词句中,仄声字出现在仄水之韵的词句中。

仄水韵则相反。

平仄格律的运用,使得诗词的节奏感更加鲜明,字词的表达更加准确。

二、押韵押韵是指诗词中出现相同或相近的音韵。

押韵可以增强诗词的美感,使诗词更加悦耳动人。

诗词中的押韵可分为前韵、中韵和后韵。

前韵是指诗句中两个字的韵脚在第一个字上;中韵是指两个字的韵脚在中间的字上;后韵是指两个字的韵脚在最后一个字上。

押韵要求字的读音相近或相同,通过押韵的运用,诗词的韵律更加丰富多样。

三、对仗对仗是指诗句中字的排列与结构上的呼应关系。

对仗可分为平仄对仗、平平对仗和仄仄对仗。

平仄对仗是指诗句中平声与仄声的相互对应关系,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平平对仗是指诗句中两个平声字相对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仄仄对仗是指诗句中两个仄声字相对应,如“断肠人在天涯,草木皆知无处归。

”对仗的运用可以使诗句的节奏感更加协调,表达更加准确,使诗词更加优美动人。

四、韵脚韵脚是指诗词中字的音韵部分,通过韵脚的运用可以形成诗词的押韵。

韵脚有声母和韵母两部分。

声母是指字的倒数第二个字母,韵母是指字的最后一个字母。

通过选择相同的韵脚,可以使诗词产生押韵效果,增加诗词的韵律美。

五、断句断句是指诗句中的停顿处,通过断句的设置,可以使诗句的节奏更加流畅,增强表达的效果。

诗句的断句方式有顿号断句、逗号断句、句号断句等。

不同的断句方式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节奏和韵律感。

总结:诗词韵律是诗词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平仄格律、押韵、对仗、韵脚和断句的运用,可以使诗词作品更加优美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格律常识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元以前的中国 文学史基本是中国诗歌史。即使散文、 小说、戏剧中也有大量的诗词。散文中 的赋、骈文,戏剧中的唱词更多诗歌的 成分。
世界著名诗人的诗作译成中文,没有 几首会被大家熟读背诵,而匈牙利诗人 裴多菲的诗作“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 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却妇孺 皆知,只是因为后者是用中国格律诗的 形式翻译的(平仄尚不全合)。
4、南宋·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107)
5、金·王文郁《平水新刊韵略》(106) 6、清·戈载《词林正韵》
平水韵30个平声韵部
上平声: 东、冬、江、支、微、 鱼、虞、齐、佳、灰、 真、文、元、寒、删; 下平声: 先、萧、肴、豪、歌、 麻、阳、庚、青、蒸、 尤、侵、覃、盐、咸
词韵14个平声韵部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晚晴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 收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押韵的本质就是:
回应、和声、共鸣、回环; 是构成韵文的基本要素; 是区别于散文形式的基本特点。
平仄
平仄的特点: ❖ 平声字——平和 轻柔 悠扬 浮声 ❖ 仄声字——突兀 重负 沉抑 切响
平仄的对立,实质上就是高低调和长 短调的对立。由于平、上、去、入四 声不同的发音特点,当不同声调的音 节在诗句中有规则地交替或重复时, 诗句就有了一种音韵美,会抑扬顿挫、 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山居秋暝王维
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 起 仄 收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仄仄平通仄 平平仄仄平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几种基本的五言律句:
(甲)仄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平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平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危樯独夜舟。
甲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 仄 起 仄 收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而中国格律诗词充分发挥了汉字是单音 节字,发音又有四声的变化,声调有高 低长短的变化,如果交叉组合,则和谐, 有音乐美。
格律诗 近体诗
古体诗(古风)
旧诗 (古典
近∕今体诗
绝句
诗 诗歌) (格律诗)

词曲
律诗
新诗(现代诗歌)
五言 七言
五言 七言 排律
古体诗:《诗经》、古诗十九首、辞赋、
汉魏乐府,用韵自由,不受格律限制
粘: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 ;
后联出句第二字要跟前联对句 第二字相一致
五言律诗的粘: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46
七言律诗的粘: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起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收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新城道中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 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比较常用的 是【平水韵】。


韵头 韵腹 韵尾
g∕u∕an∕g 光
韵脚: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liu)。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lou)。
韵书:
唐以前的人按口语押韵; 唐以后的人按韵书押韵;
韵书:
1、隋·陆法言《切韵》(193) 2、唐·孙愐 《唐韵》(195) 3、北宋·彭年《广韵》(206)
49
粘对
粘对的作用:使声调多样化; 在诗句均为律句的前提下, 如果不对,上下两句平仄就雷同了; 如果不“粘”,前后两联平仄又雷同了;
几种基本的律句:
在本句中平仄是交替的 在对句中平仄是相反的
19
几种基本的七言律句: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对
对:即平对仄,仄对平 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
五言绝句的对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的对: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47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48
杜甫: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父吟。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
体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句数、字数、 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 有律诗和绝句。
格律诗四要素: 句数、押韵、平仄、对仗
押韵
❖ 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 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 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 这种类别即为韵部。
1、东、冬; 2、江、阳; 3、支、微、齐、灰(半); 4、鱼、虞; 5、佳(半)、灰(半); 6、真、文、元(半); 7、元(半)、寒、删、先;8、萧、肴、豪; 9、歌; 10、佳(半)、麻; 11、庚、青、蒸、 12、尤 13、侵; 14、覃、盐、咸
押韵的本质就是:
利用相同的韵在诗歌中造成周期性的重复, 在吟诵者和聆听者听觉上造成一种回环的美 感。心理学理论指出当人们的期待得到实现 时,内心会产生快感和美感。诗句的第一个 入韵字往往给人暗示,使人产生期待。当下 一个入韵字按照预期的节奏来到时,这种回 环的美感便会产生,而且会对人的理解、记 忆产生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