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历史人物讲解
历史趣谈历史上的李鸿章是怎样的人?对他的评价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上的李鸿章是怎样的人?对他的评价是什么导语:李鸿章是晚清名臣,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同时也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是晚清洋务李鸿章是晚清名臣,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同时也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李鸿章,本名叫李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世人多尊称其为李中堂,因是安徽合肥人,也有人称其为李合肥。
李鸿章先祖姓许,从江西湖口迁至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
李鸿章的八世祖许迎溪将次子慎所过继给姻亲李心庄。
李家到李鸿章高祖时,终于勤俭致富,有田二顷。
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经过苦读,终于与考取了进士,而且还和曾国潘同年及进士第。
到了这个时候,李家才真正的成为名门望族。
李文安共有六子,李鸿章为次子,排行老二,生于道光三年,即公元1823年合肥肥东县东乡磨店乡。
大哥李瀚章官至总督;三弟李鹤章、四弟李蕴章、五弟李凤章、六弟李昭庆,后来也都非富即贵。
这六个兄弟中,李鸿章的成就最大,生前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死后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
他是清朝汉族官员中,唯一一个在北京修建祠堂的人。
李鸿章作为中心之臣,在晚清之时,为清朝做了许多的贡献。
他一手创办了淮军、北洋水师,同时也带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清朝的继续衰亡。
他是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人物评说——李鸿章

• 1895月中日《马关条约》 • 同年11月,中日《辽南条约》 • 1896中德《胶澳租借条约》
(租借胶澳(青岛)、修筑胶济铁路及开发沿线矿 藏)
• 同年中日《辽南条约》 • 同年6月《中俄密约》 • 1898年6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条 约》 • 1901年9月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正面评价
• 李鸿章正面的,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 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 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 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 求。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 不割地而平息事件。
•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 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 之遇” ——梁启超
简介
• 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 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 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 清军政重臣。他是洋务运动的主要 领导人之一,世人多尊称李中堂 。
主要成就 • 操练淮军、 •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 参与洋务运动 、 • 积极倡建近代海军、 • 建立北洋水师
洋务运动中的李鸿章
• 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章实际负责开 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
• 1862年,李鸿章与奕䜣、曾国藩在北 京设立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
• 1896年李鸿章访英(实为访美),受到热情款 待,李用手抓鸡,大家愕然,出于尊重,也学 样。从此,英国人吃鸡不必拘泥于刀叉。同时, 天天西餐使李无胃口。于是他让厨师将西餐的 原料和蔬菜和在一起,烧成了一锅大杂烩。扑 鼻香味使英国官员们馋涎欲滴,忙打听是什么 菜?答曰杂碎。李示意他们尽情享用,结果一 个个赞不绝口。据说后来饭店的菜单上就有了 “李鸿章杂碎”。 • 李鸿章作为一个中国使臣,在桀骜不驯的日不 落帝国人面前,没有卑躬屈膝,而是巧妙地宣 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
八年级历史讲历史-评人物

三、“《马关条约》”中的李鸿章
签订《马关条约》
四、“满清朝廷”中的汉族官员李鸿章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 全天时彩计划
别沉,而他那身强体健の大男人抱着就沉咯?那各借口实在是太勉强咯吧。他本别想将悠思还给她,可是再壹看悠思别过脸去别理会她の额娘,以及水清那壹脸错愕の表情,他 又于心别忍起来。第壹卷 第654章 方案别忍心水清成为悠思の手下败将,于是他只能让小丫头伤心难过,毕竟赢得咯悠思の欢心对他而言是轻而易举、信手掂来の事情,但是, 在水清对他の态度别明朗之前,他还是需要好好表现壹番,切别可有壹点点差池,于是他对悠思好言相劝道:“悠思,阿玛有事情要跟额娘说,您先跟吴嬷嬷呆壹会儿,好别 好?”“别好。”壹听爷有话要跟自己说,再壹看悠思别知死活地竟然壹口拒绝咯他,水清被小格格の任性吓咯壹跳,生怕会惹恼咯他,后果壹发别可收拾起来,于是只好狠下 心来,板起面孔朝吴嬷嬷严厉地说道:“吴嬷嬷,您过来抱壹下小格格。”水清从来都是说壹别二,悠思也从来没什么在她那里讨到过任何便宜,今天虽然是借着有王爷在场 “人来疯”咯半天,但是壹听到水清那严厉の口气,吓得小家伙还是条件反射地乖乖地由吴嬷嬷抱走咯。见到那各场景,王爷被水清彻底地惊呆咯!在“严父慈母”教育体系下 成长起来の他,第壹次见识到咯“慈父严母”结出の硕果!首先他惊讶于自己。弘时自别必说咯,连弘历、弘昼那两各才六岁多の小小格见咯他都是老鼠见咯猫,怎么自己竟然 也有如此和蔼可亲、没什么原则の时候?然后他惊讶于水清,柔柔弱弱の壹各人,宠小格格也是尽人皆知の事实,怎么竟然也有如此严厉の时候?小格格被水清暂时唬住咯,默 别作声地赖在吴嬷嬷の怀中,呆在别远の柳树边,月影见状赶快低声好言安抚着受咯训斥の悠思。水清因为刚才听他说有话对自己说,于是默别做声地站在他の身边,等候着他 の吩咐。他所谓の有话要跟她说,别过是为咯别让悠思再对水清“耀武扬威”而临时想出来の托辞,实际上他并没什么啥啊正经事情。现在小格格被抱走咯,他壹时搜肠刮肚也 说别出来啥啊话来。王爷想别出来说啥啊,相反,其实真正有话要对他说是水清,半天别见他开口,于是水清小心翼翼地起咯壹各话头:“爷,假设您没什么啥啊吩咐,那妾身 那里倒是有句话,别知当讲别当讲。”“噢,那有啥啊当讲别当讲の,您说来就是。”“妾身昨天也听说咯锦茵の事情,还请爷节哀,保重身体。”“晓得咯,爷会当心。还有 别の事情吗?”“回爷,妾身昨夜想咯壹各晚上。府里是大格格の娘家,有些事情别好出面。别过妾身の娘家与额附家也有些交情,那次锦茵の丧仪,能否多出些礼金。另外, 再以年府の名义,在广化寺为锦茵单设壹各道场,请僧人们七七四十九天为大格格诵经超度。”他根本就没什么想到水清说の是那件事情!她之所以那么做,他当然明白她の良 苦用心!王府是郡主の娘家,别方便出面,而年府作为京城有头有脑の豪门大户送上大手笔の礼金并单独设道场做法事,是为丧仪增辉添彩の行为。更重要の是,年家与王府是 姻亲,既没什么违背礼制,又送上咯他の壹片心意,确实是几全其美の方案。第壹卷 第655章 感谢以往对于水清の“诡计多端”,他从来都是严加提防;后来对于水清の“足 智多谋”,他开始由衷赞美;现在面对水清の“鼎力相助”,他唯有真心感激!此时の他,原本正是感情最为脆弱の时候,而水清主动送上来の细心安排,感动得他壹时语塞, 壹时间情别自禁地握上咯她の双手,情真意切地说道:“爷,谢谢您。” 水清没什么料到他会那么真心诚意地对她说“谢谢”两字!那可是自从她嫁入王府七年多时间以来,第 壹次从他の口中说出那两各字,弄得她很是别好意思,所以根本没什么注意到他握上来の手,而是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到咯辞谢上面:“爷,您万别可那么说,妾身那别过就是举 手之劳而已。”“爷晓得您聪明,也晓得您心善,但是爷说谢谢,也是真心の,别仅是爷自己,爷还要替淑清,替锦茵谢谢您。”“爷,您再那么谢下去,妾身真要无地自容 咯。”他晓得水清是真心の大恩别言谢,于是也就别再
李鸿章历史人物讲解

李鸿章派遣留学生,设立翻译馆和各种专门化学校,系统学习西方 科学知识,培养造就了中国近代第一代科技人才。
中国的军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到了甲午中日开战之前以湘 军、淮军为代表的各省防军、练军普遍装备了后膛枪炮,比之西洋 各国毫不逊色,1888年北洋水师的成军更是使清朝的国防力量上了 一个台阶,使得中国的军队从大刀长矛的中世纪军队一变而为使用 先进兵器的半近代军队。
——《李鸿章的生平与时代》英国大船商之妻立德夫人
“李鸿章是十分率直而且认真的”、
“以李鸿章的智力和常识来判断,他要算这些人中很卓越的一个”。 —— 维特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 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 梁启超
11
改革内容
军事:积极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 式军队,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经济: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 纺织等各种民用企业。 文化: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 养洋务人才。 政治: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
12
改革内容
13
李鸿章作为一位与洋务运动相始终的人物,在其 开展的洋务自强运动中可以说是表现的很充分的, 成效是很明显的。
综上总结:
从签定卖国条约上看,李鸿章有不可推 卸的责任,但从“兴建洋务”“筹备海 军”“创办民用工业”上讲,李鸿章作 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们认为李鸿章 的一生是功大于过。
31
谢谢
32
因此李鸿章要竭尽全力救清于危难之中,李 鸿章镇压太平军是他的“忠君”的表现 ,是 由其阶级立场决定的。
9
二.参与洋务运动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而不用其人。” ————李鸿章
晚清名臣李鸿章生平介绍PPT

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 务运动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 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 位一等肃毅伯。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 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 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 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病逝 于北京。
受坚
感谢观看人 物 介 绍
—李鸿章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2x年xx月
6
1901年,与11国列强谈 判,吐血谈判,签订 《辛丑条约》,11月卒。
贰
主要事迹 李 鸿 章
主要事迹
主要事迹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角是曾国藩和他的湘军。 1859年末,李鸿章投奔建昌曾国藩湘军大营,充当幕僚。后在曾国藩 的支持下,编练淮军,与洋枪队共同配合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 后,淮军成了李鸿章在官场青云直上的根基。
屈辱外交
1874年,由于列强的入侵,李鸿章代表清王朝 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英烟台 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 丑条约》……背上了“卖国贼”的千古骂名。
叁
文化成就 李 鸿 章
文化成就
1860
1940 18000
之作悦乱珠体上李
书 藏 深 , 目 。 在 , , 鸿 法 书 。 显 , 览 跳 美 布 章
。南,运千洞
中
国
近 代 经 济 的 开 创 者
、同动古察
印时,变力
30
人物评价
家贼多巨持李
中
倾”个大关鸿
国
尽的不压心章
近
了千平力国即
评价历史人物李鸿章

李鸿章是晚期中国政坛上少有的开明的封建士大夫。
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都是这一阶级属性的具体体现。
李鸿章较倭仁等顽固派较为开明,他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并身体力行,创办一批近代的军事和民用企业,客观上抵制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他还积极创见中国的海防,筹划北洋水师等增强了我国的国防能力;派人出国留学,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至于争议最多的对外战争极力妥协,压制爱国军民的反侵略热情,战后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这确实是李鸿章一生最不光彩的地方之一,但很难想在弱肉强食、强盗横行,弱国无外交的国际大环境中,作为一个弱国的外交大臣如何能够取得平等的发言权,他背后更深刻的却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他没有摆脱晚清政治的陋习,存在着贪污腐化的一面,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是政治制度的落后,坚持“中体西用”是其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我觉得,“权倾一时,谤满天下”这八个字的评价很形象。
因为李鸿章掌握了相当一部分的权力,而中国又是一个弱国,常言弱国无外交,在外交上他无论如何绞尽脑汁,总逃不脱受制于列强的命运。
当然李鸿章本人在如何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用人举措上,也有不可克服的缺点,讲裙带关系,任人唯亲,不敢越封建体制的雷池一步。
归根结底,因为他毕竟只是封建王朝的一名忠臣。
但不管怎么说,李鸿章总
是他那个时代处于朝野内外各种矛盾和旋涡中心的一个关键人物。
他所做的那些事情的重要性,和它对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都十分明显地摆在那里。
李鸿章人物历史评价

李鸿章人物历史评价
李鸿章作为晚清封建官僚,尽管其主观动机是为了维护清朝专制统治,但他在任期间,以
“练兵制器”为核心,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因此其可说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
李鸿章作为一位与洋务运动相始终的人物,在其开展的洋务自强运动中可以说是表现的很充分的,成效是很明显的:其一,创立了一批近代军用工业,对抵御外国侵略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二,创立了一批近代民用工矿企业,进一步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其三,建立了中国的轮船公司,铁路和电报事业,开创了中国水陆交通、电讯事业的近代化;其四,派遣留学生,设立翻译馆和各种专门化学校,系统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培养造就了中国近代第一代科技人才。
30多年的洋务运动已使中国的本主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果没有李鸿章等人开展的洋物运动,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又不知道要推迟多少年。
但是他没有适应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化的潮流,他顽固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思想和文化,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状态,因此其进步的作用是有限的。
另一方面,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战略失误,指挥失当,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而且绝大部分对外不平等条约都是由他出面签订的,以致在当时外国人的眼里,李鸿章就代表着清朝政府,甚至只见李鸿章而不见清朝皇帝。
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丧权辱国,因此说其是卖国贼也毫不过分。
2024李鸿章历史人物讲解ppt课件

ppt课件•李鸿章简介•李鸿章与洋务运动•李鸿章与甲午战争•李鸿章外交思想与实践•李鸿章历史地位与争议问题探讨李鸿章简介010204生平概述出生于清朝末年,安徽合肥人历任清朝多个重要职位,包括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等参与并推动洋务运动,致力于引进西方科技与军事装备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03出身于书香门第,家族中多有科举及第者从小接受传统儒家教育,后入京参加会试并中进士曾师从曾国藩,学习经世致用之学家庭背景与教育经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清朝统治倡导并推动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与军事装备主持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引发国内舆论争议参与甲午战争,最终失败并签订《马关条约》01020304政治生涯与重要事件其政治生涯充满争议,既有维护国家统一的贡献,也有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污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至今仍存在争议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推动近代教育的发展晚年生活及影响李鸿章与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背景及目的背景19世纪中叶,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展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目的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建立近代化工业,培养近代化人才,以期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角色与贡献角色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他积极倡导并推动洋务运动的开展。
贡献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近代军事工业;建立北洋海军,加强海防力量;推动电报、铁路等民用工业的发展;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近代化人才。
洋务运动成果与影响评价成果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建立了近代化工业体系,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加强了中国的海防力量。
影响评价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同时,洋务运动也推动了中国教育、军事、科技等领域的近代化改革。
失败原因及教训总结失败原因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触动封建制度,只是单纯地学习西方的技术,而没有进行制度上的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家大型综合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 第一个电报局:1880年设立于天津的中国电报总局; 第一条自建铁路:唐胥铁路; 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 第一支近代远洋海军:北洋海军; 第一部海军军制; 第一面中国近代国旗; 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厂; 第一个海军基地……
7
1851年太平天国爆发,李鸿章回乡创建淮军, 镇压太平天国。 由于镇压有功,李鸿章被任命为湖广总督, 成为一个握有军政实权的封疆大使。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李鸿章聘请西洋军 官训练士兵,置办西洋兵器,使淮军成为中国 军队近代化的开端。 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他成为了晚清的重臣。
8
小结:
从李鸿章的出身和教育背景来看,他不可能在 当时背叛清庭而投靠另一个 “清庭”。李鸿 章出身于官宦世家,李家是世受皇恩,
大多数人眼中的李鸿章
长期以来,人们只论及他对内如 何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对外如何签订 不平等条约,而对他的其他活动避而 不谈,或语焉不详。因此,一提到李 鸿章,人们自然要说他是刽子手和卖 国贼。
3
但李鸿章真的如大家这 样认为的吗???
列宁指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 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 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 西。”(《评经济浪漫主义》)
因此李鸿章要竭尽全力救清于危难之中,李 鸿章镇压太平军是他的“忠君”的表现 ,是 由其阶级立场决定的。
9
二.参与洋务运动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而不用其人。” ————李鸿章
10
历史背景
时间:19世纪60~80年代 国际: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完成 国内:清政府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失败 国内农民战争陷入低潮
历史人物讲解:李鸿章
一.李鸿章简介 二.李鸿章主要历史活动 三.他人对其评价
四.总结
1
人物简介:
李鸿章 (1823-1901),安 徽合肥人,世人多尊 称李中堂,亦称李合
肥,本名章桐. 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 导者之一、晚清重臣,著《李文忠公全集》。 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 洋务。 2
——《李鸿章的生平与时代》英国大船商之妻立德夫人
“李鸿章是十分率直而且认真的”、
“以李鸿章的智力和常识来判断,他要算这些人中很卓越的一个”。 —— 维特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 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 梁启超
“……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 争长短之人。”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 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 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 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 者乎?” ---孙中山
“有些话题他不愿意触及,但一旦不得不谈,就表现出惊人的坦率。 ……有这样一个仪容伟岸、极富个性的人在身边,作为一个女人,慈禧 太后一定会更有安全感……”
20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谁之过???
签订马关条约
21
李鸿章与《马关条约》
22
《马关条约》签订的背景
从签订《马关条约》来说,甲午战争时,恰逢慈禧太后 六旬大寿,这个抱定“宁亡外夷,不给家奴”的清廷主 宰者即主张从速和解了事,以免影响她的庆典。事实表 明,这种“议和”的主谋者是慈禧太后。同时,还不应 忽视这样的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这次“议和”是在 清政府全面战败的情况下进行的。显而易见,在敌人炮 口下的“议和”,清政府无论派谁为“议和”代表,都 不可能改变战败受辱的地位。由此可见,《马关条约》 的最后签订,李鸿章虽有其不容推卸的责任,但这笔烂 账却不能笼统地算在他个人的头上。
李鸿章也就成为了中国现代专门教育和军事现代化的先驱。
14
洋务运动影响至今,李鸿章在历史上功不可没。
招商局集团是国家驻港大 型企业集团,经营总部设于香 港,业务主要分布于香港、内 地、东南亚等极具活力和潜力 的新兴市场,被列为香港四大 中资企业之一。创立于1872年 晚清洋务运动时期。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 是1865年6月3日清朝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江南 机器制造总局。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中 国产业工人的摇篮,中国共产党人早期革命 活动的播火地,中国打开国门、对外开放的 先驱。现为全国企业500强之一。
封建性
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18
评价: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抵制了资本主 义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对中国的近代化进 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他 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是政治制度的落后,因此洋务运 动以失败收场。
19
三,李鸿章与条约
1871年8月《中日修好条约》 1876年9月中英《烟台条约》 1884年5月中法《会议简明条款》 1885年4月中日《天津条约》,同 年《中法新约》 1895月中日《马关条约》,同年 11月,中日《辽南条约》 1896年3月,中德《胶澳租借条约》, 同年6月《中俄密约》 1898年6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条约》 1901年9月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李鸿章派遣留学生,设立翻译馆和各种专门化学校,系统学习西方 科学知识,培养造就了中国近代第一代科技人才。
中国的军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到了甲午中日开战之前以湘 军、淮军为代表的各省防军、练军普遍装备了后膛枪炮,比之西洋 各国毫不逊色,1888年北洋水师的成军更是使清朝的国防力量上了 一个台阶,使得中国的军队从大刀长矛的中世纪军队一变而为使用 先进兵器的半近代军队。
25
正是由于李鸿章历史活动, 我们不禁问
26
李鸿章
并不是卖国贼
27
他只是清政府腐朽的封建制度下慈禧的代言 人,换一句话说,如果清王朝统治者不同意 割让台湾,李鸿章签不签约有用吗?他只是 一个替罪羔羊。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 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
“水浅而舟大也”
---毛泽东
11
改革内容
军事:积极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 式军队,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经济: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 纺织等各种民用企业。 文化: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 养洋务人才。 政治: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
12
改革内容
13
李鸿章作为一位与洋务运动相始终的人物,在其 开展的洋务自强运动中可以说是表现的很充分的, 成效是很明显的。
李鸿章视察唐胥铁路
17
——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具有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 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进行之时,清政府已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正是依据种种特 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 洋务派官员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仰赖外国,他们企图依赖外国来 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与虎谋皮。 洋务 洋务派所创办的一些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 门式的。洋务派所办的军事工业完全由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造出的枪炮、轮船往往质 量低下。即使是官商合办和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其管理大多也是由政府“专派大员,用人 理财悉听调度”,商人没有多少发言权,还要承担企业的亏损。企业内部极其腐败,充斥着营 私舞弊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官场恶习。
综上总结:
从签定卖国条约上看,李鸿章有不可推 卸的责任,但从“兴建洋务”“筹备海 军”“创办民用工业”上讲,李鸿章作 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们认为李鸿章 的一生是功大于过。
31
谢谢
32
4
李鸿章主要历史活动
(一)李鸿章与太平天国运动 (二)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三)李鸿章与签订的条约
5
一,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6
清政府内忧外患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举事。 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便以摧枯拉 朽之势,扫荡湖南湖北,沿江向东进击, 在南京建立了一个与清王朝分庭抗礼 的政权,太平天国。 祸不单行,那个靠鸦片发家岛国 英吉利又卷土重来,它伙同另一个“强盗” 法兰西,自南向北,一路强行北上。 清廷不得不再次接受城下之盟,被迫签订《北京条 约》。 一番割地赔款的妥协之后,中国成了西方人可以随 意进出的后院,大清国库成为他们的提款机,皇室和官 僚系统变成他们的“看门人”,英法心满意足地撤军,中 外似乎暂时可以 “相安无事”;可太平军却未曾消停,他 们和北方的捻军联手,愈战愈勇,全国14个省先后不同 程度地受到了波及。
15
李鸿章所造就的近代中国“第一”:
第一支完全由洋枪装备的部队; 第一支独立的洋炮部队; 第一个译书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第一个语言和工程技术学校:广方言馆; 第一次公派留学生:1872年留美幼童; 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 第一个近代平等条约:1874年《中秘条约》 ; 轮船招商局
16
23
辛丑条约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是中国 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 庞大、主权丧失最严 重的不平等条约。条 约规定:中国赔款9.8 亿两白银,该条约标 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 工具,中国彻底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4
李鸿章不为人知的一面
《马关条约》的谈判中,时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刚开始拒绝谈判," 清政府为什么不派恭亲王奕䜣或者我的老朋友李鸿章来呢?"。清政府 慌乱了,恭亲王是皇室贵族,自然不能去日本受战败议和之辱,于是, 这个"丧权辱国"的任务就落在了李鸿章的身上。 刚开始谈判陷入僵局,双方都不愿退让,这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 生了,李鸿章遭遇刺杀,子弹击中左颊骨,"入骨两寸有余"。而李鸿章 醒来后却兴奋不已,喊道,此血可报国!在发回国内的电报也只是简单 写道:"伤处疼,弹难出。"此后日本迫于压力,将三亿两白银减少为两 亿两,辽东半岛也得以保存,李鸿章则表示"要不再打我两枪?" 79岁高龄的李鸿章,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内外交煎,累月 发烧吐血,卧床不起。在他临咽气之前数小时,俄国公使还不放过他, 来病榻前纠缠,逼其画押把整个东北作为俄国的“保护地”。李鸿章 这次再也不肯上当,抵死不签,继而引发大吐血。 临终,他嘴里还在痛骂向慈禧力荐义和团的前任山东巡抚,“毓 贤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