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作业

合集下载

传染病护理学

传染病护理学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1、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乙型肝炎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而慢性患者贺HBsAg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

急性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病毒消失。

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筛选,做好血源监测。

现症感染者应禁止从事托幼、餐饮等工作(2)切断传播途径:1)乙型肝炎应预防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

凡接受输血、大手术及应用血制品的患者,应定期检测肝功能及肝炎病毒标记物,以便早期发现由血液和血制品所致的乙型肝炎。

推广一次性注射用具,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灭菌。

生活用具应专用。

接触患者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2)采取主动和被动免疫以阻断母婴传播,HBs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均注射乙肝疫苗。

3)防止性传播,乙型肝炎可以通过性传播,因此用避孕套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减少感染乙肝的机会。

(3)保护易感人群:我国预防和控制乙肝的最关键措施是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新生儿普遍接种,易感者均可接种。

与好、HBV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医务人员、保育员、同性恋者、药瘾者等高危人群及从事餐饮服务、食品加工等职业的人群为只要接种对象。

母亲为HBV 感染的新生儿及暴露于HBV的易感者,应及早注射乙肝肝炎免疫球蛋白,保护期为3个月。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

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越早越好。

2、典型伤寒的临床分期及各期表现:(1)初期:病程第一周。

多数起病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发热前有畏寒,寒战少见。

体温呈现阶梯样上升,5~7日高达39~40,退热时出汗不多。

常伴有全身不适、头痛、乏力、四肢酸软、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2)极期:病程第2~3周。

出现伤寒特有的症状和体征。

①持续高热,热型主要为稽留热,少数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未经治疗科持续时间10~14天;②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明显,舌苔厚腻,腹胀,可有便秘或腹泻。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12月《传染病护理学》作业考核试题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12月《传染病护理学》作业考核试题
2.了解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有助于 A.疾病的诊断及确定检疫期 B.疾病的预防 C.估计疾病的预后 D.疾病的治疗 E.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正确答案:A
3.我国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 A.鼠疫和霍乱 B.霍乱和天花 C.狂犬病和鼠疫 D.艾滋病和霍乱 E.非典型肺炎和艾滋病 正确答案:A
4.关于皮疹的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A.皮疹消退、脱皮不完全者,可用消毒剪刀修剪,忌撕扯 B.内衣应清洁柔软,勤换洗 C.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 D.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清洗 E.皮肤瘙痒重者,局部可涂擦止痒剂 正确答案:C
4.简述麻疹皮疹的临床特点。 在发热3~4天左右开始出疹,出疹时热势更高。皮疹先见于耳后、颈部,24小时内波及面部、躯干 及上肢,于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皮疹初起为玫瑰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稀疏分明,继而疹 色加深,呈暗红色,疹间可见正常皮肤,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出疹3~4天后,皮疹按出疹的先 后顺序消退,体温开始下降,全身情况也随之好转。皮疹消退后出疹部位可见糠麸状脱屑,并留有 棕褐色色素沉着,约经2~3周后完全消失。
5.疟疾的传染源是##和##。 疟疾患者;带疟原虫者
6.典型疟疾发作可分为##、##、##、##和##。 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发热期;间歇期
7.日本血吸虫病常见的异位损害是##和##。 肺;脑
20.日本血吸虫主要侵犯的器官是 A.脑和肾 B.肝脏和结肠 C.肺和心脏 D.脾、肝 E.淋巴结 正确答案:B
二、名词解释 1.病原携带状态 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成为重要的传染源,而人体不出现任何 疾病状态的整个时期。
2.非特异性免疫 是机体对侵入病原体的一种清除机制。通过遗传获得,无抗原特异性,又称为先天性免疫。
5.标志为既往感染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D B.IgA C.IgG D.IgE E.IgM 正确答案:C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 分)得分:201. 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1. 甲类1 种、乙类23 种、丙类11 种2. 甲类2 种、乙类25 种、丙类10 种3. 甲类3 种、乙类28种、丙类9 种4. 甲类3 种、乙类24种、丙类9 种5. 甲类3 种、乙类30 种、丙类10 种你所选的答案: 2 是正确的2. 在感染过程的5 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1. 病原体被清除2. 隐性感染3. 显性感染4. 病原携带状态5. 潜伏性感染你所选的答案: 2 是正确的3. 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1.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2. 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3.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4. 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5. 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你所选的答案: 1 是正确的4.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1. 前驱期2. 潜伏期3. 症状明显期4. 恢复期5. 复发期你所选的答案: 2 是正确的5. 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1. 最短潜伏期2. 平均潜伏期3. 最长潜伏期4. 传染期5. 前驱期你所选的答案: 3 是正确的6.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1. 隔离治疗病人2. 隔离治疗带菌者3. 切断传播途径4. 疫苗预防接种5. 接触者预防服药你所选的答案: 3 是正确的7. 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1. 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2. 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3. 医护办公室是半污染区4. 更衣室是清洁区5. 医护值班室为污染区你所选的答案: 5 是正确的8. 疾病已进入恢复期,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1. 再感染2. 重复感染3. 复发4. 再燃5. 重叠感染你所选的答案: 3 是正确的9. 关于消化道隔离,错误的描述是1. 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2. 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3. 病室应有防蝇、灭蝇设施4. 病人出院后不必进行终末消毒5. 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等应专用你所选的答案: 4 是正确的10. 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1. 输血传播2. 唾液传播3. 母婴传播4. 粪-口传播5. 飞沫传播你所选的答案: 4 是正确的11. 乙肝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s,说明1. 免疫耐受,病情迁延不愈2. 获得免疫,疾病已治愈3. 仍有传染性,需继续隔离4. 病毒在体内复制5. 血清中可同时检出HBsAg你所选的答案: 2 是正确的12. 下列血清学检查结果提示乙型肝炎有较大的传染性的是1. 抗-HBc ( + )( + ), HBeAg (-),抗-HBc (+)(+), 抗HBe(-)(+), HBeAg(+)5.抗-HBs ( + )你所选的答案: 4 是正确的13. 男,25岁,1周来食欲不振。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答案

展望未来:加强全球合作, 共同应对新发传染病的挑战,
保障人类健康。
传染病护理教育与培训的改革与创新
教育模式:从传统 课堂转向线上线下 混合教学
培训内容:增加传 染病防控、公共卫 生管理等内容
教学方法:采用案 例教学、模拟演练 等方法提高教学效 果
培训对象:扩大培 训范围,包括医护 人员、社区工作者 等
添加 标题
案例分析:通过对某地流感疫情的防控护理 进行分析,探讨了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和护理 要点的重要性。
案例三:结核病患者的家庭护理
患者情况:男性, 35岁,患有结核 病
家庭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避免接触传 染源,注意个人 卫生
饮食建议:高蛋 白、高维生素、 低脂肪饮食,避 免辛辣刺激食物
第四章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隔离措施:避免 与患者直接接触, 保持室内通风
饮食护理:提供 高蛋白、低脂肪、 易消化的食物
药物护理:遵医 嘱使用抗病毒药 物,注意药物副 作用
心理护理:关注 患者心理状态, 给予心理支持和 鼓励
艾滋病的护理
预防措施:避免高 危行为,如性行为、 吸毒等
治疗方法:抗逆转 录病毒治疗(ART)
护理要点: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如 饮食、运动等
心理支持:提供心 理辅导,帮助患者 克服心理障碍
流感的护理
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喝水
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 监测体温:定期监测体温变化 保持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结核病的护理
隔离措施:对患者 进行隔离,防止传 染给他人
早期发现: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 治疗和隔离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 心理支持和帮助

中国医科大学2022年12月《传染病护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复习资料]-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22年12月《传染病护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复习资料]-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22年12月《传染病护理学》作业考核试题提示:本材料为中医大作业辅导资料!!!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1: 以下关于水痘皮疹的特点哪项不正确[A项.] 发病后第1d出皮疹[B项.] 初为红斑疹,之后变为红色丘疹[C项.] 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D项.] 疱疹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E项.] 皮疹先见于头面部,之后向躯干和四肢蔓延正确答案:E2: 细菌性痢疾肠道最严重的病变部位是[A项.] 回盲部[B项.] 回肠下段[C项.] 直肠和乙状结肠[D项.] 升结肠[E项.] 降结肠正确答案:C3: 标志为既往感染的免疫球蛋白是[A项.] IgD[B项.] IgA[C项.] IgG[D项.] IgE[E项.] IgM正确答案:C4: 间日疟患者经抗疟原虫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6个月后又出现疟疾症状,末稍血涂片又查到疟原虫,此种情况应考虑为[A项.] 疟疾再感染[B项.] 疟疾再燃[C项.] 疟疾复发[D项.] 不同型的疟原虫混合感染[E项.] 疟疾重复感染正确答案:C5: 甲型肝炎的隔离期为[A项.] 发病后7d[B项.] 发病后10d[C项.] 发病后14d[D项.] 发病后21d[E项.] 黄疸消退后正确答案:D6: 霍乱大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项.] 食物传播[B项.] 水型传播[C项.] 直接接触[D项.] 苍蝇媒介[E项.] 空气传播正确答案:B7: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为:[A项.] 汉坦病毒[B项.]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项.] 立克次体[D项.] 衣原体[E项.] 支原体正确答案:A8: 当血清中HBsAg阳性,HBeAg阳性时,说明此病人[A项.] 无传染性[B项.] 病毒复制减少[C项.] 曾经感染乙肝病毒[D项.] 具有免疫力[E项.] 具有较大传染性正确答案:E9: 该病人处于流行性出血热的哪一期[A项.] 发热期[B项.] 低血压休克期[C项.] 少尿期[D项.] 多尿期[E项.] 恢复期正确答案:C10: 麻疹病人眼结膜炎症时最合适的冲洗液为[A项.] 生理盐水[B项.] 0.01%新洁尔灭[C项.] 70%乙醇[D项.] 3%过氧化氢[E项.] 0.05%洗必泰正确答案:A11: 以下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哪项不正确[A项.] 禁食酸、辣、硬等刺激性食物[B项.] 剧烈腹痛时可暂禁食水[C项.] 高热时可给物理或药物降温[D项.]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定时通风[E项.] 睾丸胀痛时可在阴囊处间歇热敷正确答案:E12: 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一般发生于病程的[A项.] 第1~2病日[B项.] 第2~4病日[C项.] 第4~6病日[D项.] 第6~8病日[E项.] 第8~10病日.正确答案:C13: 慢性伤寒带菌者,细菌主要存在于哪个--[A项.] 肝[B项.] 脾[C项.] 肠道淋巴结[D项.] 肾脏[E项.] 胆囊正确答案:E14: 目前预防丙型肝炎的最佳措施是[A项.] 隔离病人[B项.] 积极治疗病人及病毒携带者[C项.] 加强医院内消毒隔离及严格筛选献血员[D项.] 注射丙种球蛋白[E项.] 药物预防正确答案:C15: 某幼儿班近半个月来连续发现十余名3~4岁幼儿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其中2人出现发热,皮肤巩膜黄染。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学习中心:专业:学号:姓名:作业练习一一、填空题1.按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除了对甲类传染病患者的病原携带者外,还应对乙类传染病中的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

2.对于HBsAg、HBeAg均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可采用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联合免疫预防措施,以减少母婴传播的危险。

3.根据儿童计划免疫程序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全程免疫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龄与___________月龄各接种乙肝疫苗1次,全程免疫共3次。

4.人丙种球蛋白为被动免疫制剂,可用于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密切接触者,以预防发病。

5.感染后的免疫是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免疫应答,分别由_______ 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介导。

6.人类由于普遍接种_____________(疫苗),现已在全球消灭了______________,为主动免疫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力佐证。

7.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1.病原体被清除:2.显性感染3.潜伏期4.传染期三、简述题1.简述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异同。

2.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3.简述出疹性传染病各型皮疹的形态与代表性疾病。

4.简述传染病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作业练习二一、填空题1.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__________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完整的HBV颗粒分为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2部分。

_____________含有3种抗原成分。

国开作业传染病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98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传染病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98参考(含答案)

题目: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人是日本血吸虫的终宿主。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传染病防治工作要围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肠穿孔。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每一个传染病可由多个病原体引起。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典型霍乱的病程经过可分为3期,即泻吐期,脱水期,恢复及反应期。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细菌性传染病的排菌期是制定传染病隔离期的主要依据。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洗涤灵具有消毒作用,可作为消毒剂使用。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最新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最新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題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分)得分:20 1.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1.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2.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3.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4.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5.甲类3种、乙类30种、丙类10种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2.在感染过程的5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1.病原体被清除2.隐性感染3.显性感染4.病原携带状态5.潜伏性感染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3.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1.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2.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3.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4.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5.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你所选的答案:1是正确的4.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1.前驱期2.潜伏期3.症状明显期4.恢复期5.复发期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5.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1.最短潜伏期2.平均潜伏期3.最长潜伏期4.传染期5.前驱期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6.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1.隔离治疗病人2.隔离治疗带菌者3.切断传播途径4.疫苗预防接种5.接触者预防服药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7.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1.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2.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3.医护办公室是半污染区4.更衣室是清洁区5.医护值班室为污染区你所选的答案:5是正确的8.疾病已进入恢复期,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1.再感染2.重复感染3.复发4.再燃5.重叠感染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9.关于消化道隔离,错误的描述是1.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2.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3.病室应有防蝇、灭蝇设施4.病人出院后不必进行终末消毒5.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等应专用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10.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1.输血传播2.唾液传播3.母婴传播4.粪-口传播5.飞沫传播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11.乙肝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s,说明1.免疫耐受,病情迁延不愈2.获得免疫,疾病已治愈3.仍有传染性,需继续隔离4.病毒在体内复制5.血清中可同时检出HBsAg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12.下列血清学检查结果提示乙型肝炎有较大的传染性的是1.抗-HBc(+)2.HBsAg(+),HBeAg(-),抗-HBc(+)3.HBsAg(+),抗HBe(-)4.HBsAg(+),HBeAg(+)5.抗-HBs(+)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13.男,25岁,1周来食欲不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一一、简述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二、简述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三.简述切断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措施。

四、简述乙脑病人出现呼吸衰竭时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五.简述对感染SARS患者的隔离、消毒原则。

六.某病人近1个月来低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近半个月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不思饮食,恶心,呕吐,食后即吐,尿呈浓茶色,体重较前减轻3kg。

患病后一直在外出差,工作繁忙,无暇休息并经常饮酒。

身体评估:T37.8℃,重病容,嗜睡,巩膜及皮肤深度黄染,皮肤可见淤斑,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肺(—),腹胀明显,腹水征(+),肝脾触诊不满意。

实验室检查:WBC23.5×109/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

肝功能:血胆红素331.5μmol/L,ALTl20U/L,PTA 35%。

免疫学检查:HBsAg(+),田HBeAg(+)。

问题:1.写出此病人的医疗诊断及诊断依据。

2.写出治疗原则。

3.写出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二一、简述重型肝炎预防感染的措施。

二、简述乙脑高热时的护理措施。

三、狂犬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四、结合艾滋病的流行病学说说出预防措施。

五、简述流行性腮腺炎病人腮腺肿痛的特点。

六、简述水痘皮疹的护理措施。

七、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措施有哪些?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三一、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少尿期的治疗原则。

二、预防流脑的措施有哪些?
三、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休克型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四、简述艾滋病各期临床表现。

五、王某某,13岁,因发热、头痛、呕吐2天。

2日前患者突然高热,头痛伴呕吐,就诊当日头痛剧烈,食后呕吐不止、不能进食。

身体评估:T39.5 ℃,BP 14.0/8.0kPa(100/60mmHg),P 120次/min,R 28次/min ,患者精神萎靡,神志清,胸部及四肢散在出血点,心脏不大,心率120次/min,两肺(—),腹部(—),颈强直,克氏征(+)。

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数20×109/L,中性粒细胞0.92,淋巴细胞0.08。

脑脊液检查:外观混浊,白细胞0.85×109/L,多核细胞0.96,单核细胞0.04,蛋白质740mg/L,糖0.24mmol/L,氯化物118mmol/L。

问题:(1)写出该病人的可能医疗诊断及诊断依据。

(2)写出3个主要护理诊断及主要护理措施。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四问答及病例分析题:
一、简述肝穿刺抽脓的护理要点。

二、简述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

三、使用多效价抗毒血清治疗神经型食物中毒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四、简述暴发型流脑的临床表现。

五、男性,25岁,3周前出差至南方某地,该地气候炎热,蚊蝇较多。

近2周来间日定时寒战发作,继以高热,4h后热退伴大汗淋漓。

发作后自觉乏力,但无其他不适,未经任何药物治疗。

既往体健。

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不了解,不知如何传染及如何治疗,希望彻底治愈。

身体评估:T 39.6℃,血压正常,一般情况好,心率124次/min,心律规整,肺(—),肝、脾均于肋下1.0cm,质中等,余(—)。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4.0×l09/L,中性粒细胞0.76,淋巴细胞0.24,血涂片检查发现间日疟疟原虫滋养体。

诊断:疟疾(间日疟)。

问题:写出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主要护理诊断:
2.主要护理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