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熔化和凝固原理及实验

合集下载

熔化凝固的物理实验报告

熔化凝固的物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特点。

2. 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 通过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三、实验器材1. 铁架台2. 石棉网3. 烧杯4. 水5. 试管6. 温度计7. 酒精灯8. 海波9. 石蜡四、实验步骤1. 将海波和石蜡分别放入试管中。

2.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石棉网隔开烧杯和试管。

3. 将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

4. 观察并记录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五、实验现象1. 海波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熔化完毕,温度才继续上升。

2. 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

六、实验结论1. 海波为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2. 石蜡为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七、实验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不同。

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2. 实验中,海波和石蜡的熔点与教材中给出的部分物质的熔点存在一定误差,可能是由于实验器材的精度和实验操作的影响。

八、实验拓展1.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2.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如: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容器,避免材料在温度变化时发生形变。

九、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了解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掌握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并从中得出结论。

七年级科学熔化和凝固

七年级科学熔化和凝固

01
02
03
准备实验材料
需要准备一些冰块、温度 计、烧杯和热水。
实验过程
将冰块放入烧杯中,然后 将温度计插入冰块中。接 着,向烧杯中加入热水并 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实验结果
随着热水的加入,冰块开 始融化,温度逐渐上升。 当冰块完全融化后,温度 保持稳定。
凝固的实验
准备实验材料
需要准备一些水、温度计、 烧杯和冰块。
七年级科学:熔化和凝固
目录
•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 • 熔化和凝固的原理 • 熔化和凝固的实验 •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 熔化和凝固的练习题
01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
熔化的定义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 的过程。
熔化是一个可逆过程, 即液态物质可以重新 变为固态。
在熔化过程中,物质 需要吸收热量。
凝固的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化学反应实验
有些化学反应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熔化和凝固操作, 例如结晶反应、合成高分子材料等。
05
熔化和凝固的练习题
熔化的练习题
判断题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选择题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熔化?
熔化的练习题

01
B. 露珠变成水滴
02
C. 蜡燃烧成蜡水
03
D. 玻璃摔碎
04
简答题:描述冰熔化为水的过 程,并指出温度如何变化。
凝固的练习题
判断题
水蒸气在凝固过程中一定会放热。
选择题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凝固?
凝固的练习题
B. 雪人融化变小 D. 玻璃窗上的小水珠
C. 冬天窗户上结霜 简答题:描述水凝固成冰的过程,并指出温度如何变化。
综合练习题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熔化和凝固》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熔化和凝固》PPT课件

海波的温度 (℃ ) 40 42 44 46 47 48 48 48 48 49 51 53 55
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态
液态
温度/°C
58
56 54 52
50
48
46
B
44
42
40 A
0
12 3
D C
根据海波熔化图像的特征,可将 整个过程分为三段: AB段、BC段和CD段。
4 5 6 7 时间/min
松香由固态慢慢地变软、变稠、变 稀,逐渐熔化为液态。 整个熔化过程蜂蜡不断吸热,温度 也逐渐升高。
各种物态之间是怎样变化的呢?这些变化有哪些特点?
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物质的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的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
把一块冰放在手里,冰会熔化
把橡胶轮胎放到火焰附近橡胶也会熔化
冰的熔化和橡胶的熔化一样吗?
3.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晶体熔化图像
温度
D
BC
(2)非晶体熔化图像 温度
A
O
时间
O
时间
(3)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晶体不同,熔点一般也不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物质 金刚石
钨 纯铁 各种钢 各种铸铁

一些晶体的熔点(℃)
熔点 3550 3410 1535 1300-1400 1200左右 1083
冰熔化是有先后之分的,未熔化的冰仍然是坚硬的; 而橡胶熔化却是一个逐渐软化的过程,固态和液态之间似乎没有明显的分界点。
二、海波和松香的熔化规律
1.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钟表、海波、松香、水等。

融化凝固实验报告

融化凝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现象;2. 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3. 通过实验,验证晶体和非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二、实验器材1. 冰块;2. 蜡块;3. 酒精温度计;4. 烧杯;5. 秒表;6. 玻璃棒;7. 加热器。

三、实验步骤1. 将冰块和蜡块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2. 同时开启加热器,对两个烧杯中的物质进行加热;3. 使用酒精温度计分别测量冰块和蜡块的温度,并记录;4. 观察冰块和蜡块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如熔化、凝固等;5. 记录冰块和蜡块的熔点和凝固点;6. 对比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冰块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0℃时,冰块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熔化完毕,温度继续升高;2. 蜡块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没有明显的熔化现象,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蜡块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继续升高;3. 冰块的熔点为0℃,凝固点也为0℃;4. 蜡块的熔点不确定,凝固点也不确定。

五、实验结论1. 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熔化或凝固完毕;2. 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或降低;3. 冰块属于晶体,蜡块属于非晶体;4.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现象,掌握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六、实验心得1. 本次实验让我深刻了解了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现象,以及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2. 通过实验,我学会了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以及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3. 实验过程中,我明白了实验操作的严谨性,以及实验数据的重要性;4.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蜡块的熔点不确定等,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同学讨论,最终解决了问题,提高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

总之,本次实验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加深了我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锻炼了我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熔化和凝固》PPT教学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熔化和凝固》PPT教学课件
实验药品: 海波 松香
注意:酒精灯使用!
答疑解惑: 1、为什么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
2、石棉网的作用?
使烧杯受热均匀。
3、为什么要将试管放到烧杯的水 中加热?
使试管尽可能均匀受热。(水浴法)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9 52 56 60
金 1064
锡 232
奈 80 海波 48
固态酒精 -117 固态氮 -210
冰0
固态氧 -218
固态水银 -38.3 固态氢 -259
讨论 1.能否用铝制的容器熔化铜或锡?
2.在南极考察站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 吗?
(南极最低气温-94.3℃)
小结
熔化、凝固的应用
熔化吸热降温的应用:
冷冻食品保鲜
时间/分
海波的凝固图像
62
D
D
60
56
52
48
B
C
44
40
36
12 14 0 2 4 6 8 10
A 12 14
比较两幅图像,你们能发现些什么?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1、上科学复习课时,老师写下 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 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 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 联包含的物质变化是____凝__固 和 熔化 ,反映一个共性 是 温度不变 。
小结 熔点
55 温度/℃
D
50
B
C
45
400A1 2 3 4 5 6 7 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图像
时间/分 时间/分
75 温度/℃
D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如何进行熔化和凝固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如何进行熔化和凝固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尊敬的读者,这是一篇初中物理教学案例,旨在探讨如何进行熔化和凝固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我们将从实验目的、实验时间和步骤、实验器材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分析等方面进行讲解。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一、实验目的1、了解固态物质发生熔化时的一些现象和规。

2、通过实验观察凝固现象,探究凝固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二、实验时间和步骤1、熔化实验时间:70分钟。

步骤:(1)取定量的蜡烛蜡和小苏打溶液,装入实验室摆放平稳的试管内,加热。

(2)观察蜡的熔化过程,注意观察一些现象和规律。

(3)记录熔化过程的温度,制作温度-时间图像。

2、凝固实验时间:70分钟。

步骤:(1)将十进制锡纸块放入装备好的试管内,加热加速其熔化,然后冷却至室。

(2)用针在锡纸上画出标准图案,注意用力的大小和步骤的尽量细致。

(3)将试管倾斜,使凝固的锡纸块滑落,观察凝固现象。

(4)分析标准图案和凝固现象。

三、实验器材和材料实验器材:试管、电热板、温度计、针头。

实验材料:蜡烛蜡、小苏打溶液、十进制锡纸块。

四、实验方法1、熔化实验加热蜡烛蜡和小苏打溶液,观察其熔化过程,注意观察一些现象和规律,记录熔化过程的温度,制作温度-时间图像。

2、凝固实验将十进制锡纸块放入实验装置中加热,加速其熔化,然后冷却至室温。

用针在锡纸上画出标准图案,然后将试管倾斜,使凝固的锡纸块滑落,观察凝固现象。

分析标准图案和凝固现象。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1、熔化实验结果(1)在加热过程中,蜡烛蜡渐变软熔,产生烟雾并散发出臭味,小苏打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泡。

(2)随着温度的升高,蜡烛蜡温度稳步上升,此时蜡烛蜡的黏性变小,分子活动加剧,使其逐渐变为流体,直到完全熔化,小苏打溶液温度变化相对较小。

(3)通过制作出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像,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温度和时间的变化。

2、凝固实验结果(1)加热锡纸使其融化,并用针在锡纸上画出标准图案,随后将试管倾斜,使锡纸滑落,锡纸逐渐凝固,并形成了粗糙的表面。

熔化与凝固的重要实验原理

熔化与凝固的重要实验原理

熔化与凝固的重要实验原理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从固态到液态、再到固态的相变过程。

以下是熔化和凝固的重要实验原理:
1. 熔化原理:
- 温度:物质的熔点是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温度。

实验中,需要将样品加热到熔点以上,使其融化成液体。

熔点可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质变化来确定。

- 热量:加热样品时,需要提供足够的热量,使其温度超过熔点。

样品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吸引相邻分子的力,使其从排列有序的固态结构转变为无序的液态结构。

2. 凝固原理:
- 温度:物质的凝固点是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温度。

实验中,需要将样品冷却到凝固点以下,使其从液体凝固成固体。

凝固点可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质变化来确定。

- 热量:冷却样品时,需要从样品中提取热量,使其温度低于凝固点。

样品放出的热量用于形成有序的固态结构,并通过吸引相邻分子的力将其排列在一起。

实验中,常用方法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观察样品的物理性质变化(如颜色、形状、透明度等)来确定熔化和凝固点。

这些原理和方法对于研究物质的
热性质和相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熔化凝固的实验报告

熔化凝固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2. 观察和记录不同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3.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二、实验器材1. 铁架台2. 烧杯3. 酒精灯4. 试管5. 温度计6. 海波7. 石蜡8. 水9. 研钵10. 玻璃棒三、实验步骤1. 将海波和石蜡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确保试管底部垫有石棉网。

2. 使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同时用温度计测量试管内物质的温度。

3. 观察并记录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4. 当海波和石蜡的温度分别达到48℃和50℃时,停止加热。

5. 让试管自然冷却,同时用温度计测量试管内物质的温度。

6. 观察并记录海波和石蜡在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7.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海波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这说明海波是一种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2. 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50℃时,石蜡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继续上升。

这说明石蜡是一种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3. 在冷却过程中,海波的温度逐渐降低,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凝固。

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完全凝固后,温度才继续下降。

这与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一致。

4. 石蜡在冷却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没有固定的凝固点。

这说明石蜡在冷却过程中,温度会逐渐降低,直到完全凝固。

五、实验结论1. 熔化是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2. 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3.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会逐渐变化。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为什么海波和石蜡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不同?答:海波和石蜡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力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分 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图像(图1)
68
64
60 A 0
B 2 4 6 8 10 12
松香的熔化图像(图2)
1、两种物质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2、AB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硫代硫酸钠与松香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3、BC段,硫代硫酸钠与松香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是否变化? 4、CD段,硫代硫酸钠与松香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62
84
60
82
56
80
52
76
48
72
44
68
40
64
36
60
0 2 4 6 8 10 12 14 0
时间/分 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图像(图1)
2 4 6 8 10 12 14 松香的熔化图像(图2)



62
84
60
D
82
D
56
80
C
52
76
48
B
C
72
44 40
36 A 0 2 4 6 8 10 12
吸热的是
AD
段,
放热的是
DG
段,
BC EF
A
G
时间/分
凝固规律
晶体
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点
晶体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非晶体凝固不存在固液共存状态
凝固过程都需要放出热量
谢谢!
晶体凝固规律
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 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 凝固点; 2、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 共存状态; 3、晶体只有达到一定温 度时才开始凝固;
4、凝固过程放热。
物质
金刚石 钨
纯铁 各种钢 各种铸铁

几种晶体的熔点 ℃
熔点
3550
物质

熔点 物质
1064

3410

962 固态水银
1535

660 固态酒精
3
4
时间 / 分
A点 表 示开始计时时的温度
B点 表 示 时 间 是 1 分 钟 时 温 度 达 到 40 ℃
C 点 表 示 时 间 是 2 分 钟 时 达 到 46 ℃
D 点 表 示 时 间 是 3 分 钟 时 达 到 48 ℃
E 点 表 示 时 间 是 4 分 钟 时 达 到 48 ℃





反映一个共性是 温度不变

2、如图:某种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像,在 图像的AB、BC、CD、DE、EF、FG段中。
晶体处于固态的是 AB和FG 段
温 度

处于液态的是 CD和DE 段,
D
处于固液共存的是 BC和EF 段,
温度升高的是 AB和CD 段,
温度降低的是 DE和FG 段,
温度不变的是 BC和EF 段,
温 度
1、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 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判断出 乙
240 图线是晶体,
该晶体的熔点是 210℃ ,熔化时间是 220
3 分钟,另一图线的物质可能是非晶体 。 200
180
(2)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
温度不变的是 BC
段,
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
2、将组装好的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3、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二、实验分工
四人一组
1、一人负责报时:开始时间为”0“,之后每隔1 分 钟报一次时间;
2、一人负责读 数 :当计时员每报一次时间,就将该 时刻的温度示数读出(温度计指试管中的)同时一定 要注意该物质的状态是否改变。状态改变时的温度是 多少,熔化时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
吸热的是 AB、BC、CD 段,
甲 D 乙
B
C
A
1 2 3 4 5 6 7 时间/分
固态 熔化 凝固
液态
熔化规律
晶体
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熔点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晶体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非晶体熔化是慢慢软化的过程
熔化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


℃ 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图像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具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体


非晶体: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体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规律
1、晶体熔化时温 度不变;非晶体在 熔化过程中温度始 终在升高
2、晶体熔化过程中 入于固液共存状态; 非晶体熔化是一个软 化的过程
3、晶体和非晶体 熔化时都要吸热
几种常见晶体 几种常见非晶体
3、一人负责记录:根据报时员所报时间和观察员所 报温度和状态填在任务单上;
4、一人负责搅拌:要不停的搅拌。

熔化过程记录表
温 度
62
熔 60 化 56
52
图 48 像 44
40 36
0 2 4 6 8 10 12 14 时间/分
熔化和凝固实验


1
2
3
4

48
D
E
48
46
C
46
B
40
40
A
1
2
1300-1400

327
固态氮
1200左右

232
固态氢
1083 硫代硫酸39 -117 -210 -259 -272
从表格中你可以获得哪些知识?
1、上科学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
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
水温不升”。对联包含的物质变凝化固是 熔化和
硫代硫酸钠的凝固图像
62
62
60
D
D
60
56
56
52
48
B
C
44
52
48
B
C
44
40
40
36 A
A
36
0 2 4 6 8 10 12 14 0 2 4 6 8 10 12 14
时间/分
比较两幅图像,你们能发现些什么?
硫代硫酸钠的凝固图像
62
D
60
56
52
C
B
48
44
40
A
36
0 2 4 6 8 10 12 14
七年级科学熔化和凝固原理 及实验
火山爆发
熔化 —— 物质从固态变 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冰山
凝固 —— 物质从液态变成 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实验器材
1、酒精灯 2、三脚架 3、石棉网 4、烧 杯 5、温度计 6、搅拌器 7、试 管 8、火 柴
按图装配实验装置
1
2
3
4
5
1、首先将石棉网放置于三脚架上 (因为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垫上石棉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