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供需矛盾及协调方法
旅游供求矛盾的市场均衡与制度均衡PPT(18张)

若β>ΔC/(P-ΔC),总收益增加 若β=ΔC/(P-ΔC), 总收益不变 若β<ΔC/(P-ΔC),总收益减少
结果:总收益变动趋势不确定
•
1、有时候,我们活得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
2、身材不好就去锻炼,没钱就努力去赚。别把窘境迁怒于别人,唯一可以抱怨的,只是不够努力的自己。
•
3、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生活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永远安稳,只要努力,就能做独一无二平凡可贵的自己。
•
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的你!
•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后《旅游法》时代我国的旅游供需矛盾

2014年1月下半月刊
后《旅游法》时代我国的旅游供需矛盾
吕桢楷 张 杰 宋依倩
2013年10月1日《旅游法》正式实施实施,将促进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使旅游业 朝着正常轨道发展。旅游法最初实施的一段时间将是中国旅游业的阵痛期,之前一直存在的供 需矛盾在此期间尤为突出。如何在阵痛期之后最大限度的缓和我国的旅游供需矛盾?后旅游法 时代会给出我们答案。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
296
从2013年10月2日晚11时起,在景区售票处开始组织退票, 到凌晨3点已经退票8000余张,部分游客情绪略显激动,但没有 出现“打砸攻陷售票处”的情况。2013年10月3日早上6时,管 理部门在景区旁边的荷叶迎宾馆开设了7个退票专柜,截至2013 年10月3日上午11时已退票1.1万余张。10月3日下午,九寨沟景 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景区将游客进沟时间提前至凌晨6时, 实行分时分段错峰进沟游览。
我国供求矛盾的制度性成因分析:其一,我国的供求矛盾 与我国经济转轨以及特定的产权制度安排存在密切的关系;其 二,我国闲暇制度的安排也是造成现阶段旅游供求矛盾的主要 原因;其三,我国旅游供求之间的矛盾与我国特定的旅游发展 模式和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
二、旅游供需矛盾的具体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经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 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2013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令第3号公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旅游法》对旅游 相关内容都作了明确规定,全面、科学、指导性强,对促进我 国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它体现了三大特色: 综合法、人本法、衔接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旅游 法》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阵痛期中国旅游发展暴露出的供需矛盾问题如何才能在未 来有所缓解,甚至控制在极小的影响下,是我们应该重视思考 的问题。
供需矛盾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空间格局是:我国东部沿海省区、 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的中部省区旅游资源相对缺乏;而 西南的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新疆等西部省区,旅游资 源丰富,拥有形成旅游优势产业的市场条件,是21世纪我国 旅游需求增长区域。 我国旅游流的基本空间格局是:东密西疏,沿江沿海密、边 远内地疏,大城市密、边远区疏。
• 3.进行更加合理的假日调整,进一步完善假日制度。
• 4.交通措施的完善,路边指示牌的布局。
解决措施
• 旅行者: • 1.调整旅游心态,避免从众心理,合理规划自己的旅游路 线。 • 2.旅游者们可以成立相关旅游组织,交流旅游心得。
我国旅游交通供需矛盾分析
交通运输的进步是旅游业兴起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为 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铺垫作用;同时,全球各国各区域旅游业 的大规模发展,也刺激了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旅游与交通又是互为影响的一 对矛盾,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必然造成交通运输业在一定空间和 时间段内的供给短缺。 旅游与交通之间的矛盾可视为对交通运输产品的需求与 供给之矛盾,旅游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围绕着调控这 对需求与供给关系,使之达到协调发展。
(三)结构方面的矛盾
主要表现为:旅游供给类型或项目与旅游需求不相适应,旅游 供给档次或等级与旅游需求不相适应,旅游供给方式与旅游需 求不相适应,旅游供给质量与旅游需求不相适应。 1.旅游饭店业内部高档饭店发展过快、而适合国内旅游者的 中低档饭店发展滞后,导致旅游饭店业经济效益的普遍下降; 2.旅行社产业数量发展很快,但有规模、服务质量好、竞争 力强的实力雄厚的旅行社集团比较少; 3.旅游商品的开发多年徘徊不前,不能满足旅游者旅游购物 的需求,影响旅游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4.旅游娱乐业的发展近些年有所增长,但也仅处于起步阶段。
旅游供求矛盾的调节措施

旅行者
• 调整旅游心态,避免从众心理,合理规划自己的旅 游路线。 • 旅游者们可以成立相关的旅游组织,网站,QQ群, 交流旅行心得。
旅游供求矛盾的调节措施
—价格以协调供需。 • 加强管理,合理调节人员和设施。 • 解决旅游单位和旅游者的沟通困难,及时的相关宣 传措施。 • 差异化竞争,开发不同的旅游新模式。
政府
• 完善带薪休假制度,以法律手段立法保障该项权利。 • 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旅游,包括旅游税收优惠,旅游 代金券,风景区的门票减免。 • 进行更加合理的假日调整,进一步完善假日制度。 • 交通措施的完善,路标指示牌的布局。
桂林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解决思路

桂林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解决思路张俊杰(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广西桂林541001)桂林市要实现创建“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不懈地实行旅游业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
当前桂林推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如下几个矛盾,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加以解决。
一1.旅游资源的高力度开发与旅游环境的低强度保护的矛盾。
桂林市总体状况是开发力度远远大于保护力度,其典型表现如:在市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立项上,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被摆在优先考虑之列,资金也比较容易到位,而环保型项目往往难以立项,资金削减与拖欠也司空见惯;又如在景区、景点建设上,营业赢利性的项目,如宾馆、餐厅、商业街、康乐中心等上得又快又多,而环保方面的项目往往能拖则拖,能简则简。
造成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由于旅游开发初期,资金严重匮乏。
其次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环保意识不够强,缺乏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意识与整体筹划。
2.解决旅游资源的高力度开发与旅游环境的低强度保护的矛盾的对策。
当前,解决这一矛盾,可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办培训班、听专家讲座和到先进地区观摩、开现场会等形式,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可持续发展意识。
其次,加强各级区域与景点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与执行工作,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确定各景区景点旅游承载力的前提下,采取各种环保措施降低旅游开发所造成的环境损伤与破坏,并逐渐优化与美化旅游环境,使之比旅游开发前更宜居宜游。
再次,落实环境保护经费。
二1.社会生态圈建设与传统旅游发展模式的矛盾。
后工业文明时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空前紧张,于是有识之士提出了社会生态圈的构想,它以和谐为主要特色,提倡人类与自然大环境、社会小环境都相安于一种和谐、平衡、自在的状态。
符合这种社会生态圈建设的旅游,应该是以休闲者为中心的旅游,这种旅游由大众性观光旅游的单一追求,进化为包括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等在内的多元化追求。
实现旅游供求平衡的主要措施

实现旅游供求平衡的主要措施一、当前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与供求不平衡现象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然而,在旅游市场繁荣的背后,供求不平衡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的供给紧张,而一些冷门地却需求不足,这不仅影响了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实现旅游供求平衡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政策法规与市场监管政府在实现旅游供求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为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例如,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管,防止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完善旅游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权益。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
三、旅游产品结构调整针对旅游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旅游企业应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出更多符合不同消费者群体需求的旅游产品。
例如,针对高端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豪华游,针对年轻消费者推出主题鲜明、富有创意的旅游产品,针对家庭游客提供亲子游、家庭游等多元化产品。
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整体供求平衡。
四、资源配置与利用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类资源是实现旅游供求平衡的关键。
旅游企业应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分配资源。
例如,在旅游旺季时,企业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增加热门目的地的服务人员数量,提高服务质量;在淡季时,则可以调整资金投入,减少过度供给,避免资源浪费。
五、价格上涨与价值回归价格上涨是市场供求关系的一种自然反应。
当供给不足时,价格上升可以调节市场需求,使供求逐渐趋于平衡。
然而,价格上涨也会对消费者需求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应适度控制价格上涨幅度。
此外,应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旅游产品等方式提升旅游价值,使消费者认为价格上涨是合理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六、提高服务质量与满意度提高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是实现旅游供求平衡的重要措施之一。
旅游供需矛盾及调节

D
0
Q
均衡价格的定义
定义: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 格与供价格相等时的价格。也是供给量与 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处于均衡价格下的 供求量称为均衡数量。
2、价格调节
供给过剩
供给短缺
3、旅游供给时间和空间的固定性
供给过剩
供给短缺
旅游供求均衡过程
(二)动态均衡
其他因素的影响
(供求定理: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三、旅游供求矛盾的成因(我国)
技术性成因
所有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 会生产力水平下所共有的一般性矛盾
制度性成因
(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体制、政策、转轨方式、发展战略等因素导致的矛盾)
•发 展 道 路 决 定 了 旅 游 供 给 因 波 动 而 存 在 “需求空隙” •转轨导致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及产权扭曲下 的“个人需求产业化” •特 殊 闲 暇 时 间 安 排 下 的 “ 同 步 性 震 荡”“排浪式消费”
一、旅游供求矛盾
(一)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通过旅游产品价格结 合,因而它们形成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 运动规律。
两者相互依存的关系表现为:旅游供给源 于旅游需求,但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旅 游供给又能激发和产生旅游需求。
供给均衡的短暂性和矛盾的经常性
旅游者: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 旅游厂商:更高的价格出售更多的产品。
(一)静态均衡 由于旅游供求自身特征所引起的供大于
求和供过于求,称之为技术性旅游供求矛 盾。这种供求矛盾与国家性质、所有制结 构无关,在不同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 不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下的旅游目的地都会 出现的一般性矛盾。
1、静态均衡的含义 只考虑供给、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变动
旅游供求矛盾的表现例子

旅游供求矛盾的表现例子
在旅游行业中,供求矛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以下是一些旅游供求矛盾的表现例子:
1. 酒店房间供不应求:在热门旅游季节或节假日,特别是在旅游景区附近的酒店往往面临供不应求的情况。
游客可能会发现很难找到空房间,或者只能找到价格较高的酒店。
2. 旅游景点拥挤:一些知名的旅游景点常常会吸引大量游客,导致景点拥挤。
长时间排队、人山人海等现象成为了供求矛盾的明显表现。
这种情况可能会对游客的旅行体验产生负面影响。
3. 交通拥堵:旅游高峰期,尤其是在假日或周末,交通拥堵是常见问题。
大量游客涌向旅游景点或热门旅游城市,导致公共交通工具、道路网络和停车位不足。
这会给游客带来不便和耽误行程的风险。
4. 旅游资源利用不平衡:有些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和利用,而其他地区则面临资源利用不足的问题。
这种不平衡可能导致一些旅游目的地人满为患,而其他地方则鲜有游客光顾,错失了发展的机会。
5. 价格波动:旅游季节和需求的变化会导致价格的波动,这可能使得某些游客无法承受高额的旅游费用。
特别是对于旅游收入较低的群体来说,他们可能会在旅游供求矛盾中面临经济困难。
以上只是旅游供求矛盾的一些例子,这些现象都反映了旅游行业中供需关系的不平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政府部门、旅游从业者和游客需要共同努力,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管理措施和市场机制,以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质量差
A 服务质量无法保证
பைடு நூலகம்
9
(二)解决措施
重视黄金周旅游发展,各地要对黄金周旅游市场进行 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提前做好黄金周旅游安排。进 一步加强各部门的联合行动、提高旅游管理的应变能 力。全国和各地还要进一步完善假日旅游信息预报制 度
内蒙古也在积极应对季节性差异的问题,努力开发淡 季旅游产品,例如冬季滑雪、冬季冰雪旅游、冰雕旅 游、冬捕等旅游产品,来带动季节性差异的旅游发展。 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内蒙古淡季旅游发展情况不太乐观, 没有形成季节性旅游产品体系及相对应的旅游市场
A
14
(五)逐步实行带薪休假制度是解决黄金周旅游问题的根本途径。实行 黄金周旅游,使我国居民有了较为集中的假期进行旅游,是一个历史进 步,但从长远看来,黄金周旅游形式只是一种过渡形式,全面实施带薪 休假制度才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带薪休假制度能够错开旅游高峰期, 从根本上解决黄金周旅游的供求矛盾,缓解假日期间游客流量剧增的压 力,还有利于我国旅游与国际的早日接轨。
A
15
A
16
更高的价格出 售更多更好的 旅游产品
买方 A
卖方 3
(一)供求矛盾表现
旅游供给或旅游接 待能力与旅游者总 人次的不相适应。
数量矛盾
2017年4月2日至4日清明节期间,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数达 到360.93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1.01亿元。其中, 40家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总人数达到32.09万人次,旅游营 业收入到达6902.09万元。
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供需矛盾及协调方法
以喜来登酒店为例
安琪
A
1
旅游供求矛盾的概念
• 旅游供求矛盾是指买卖双方由于自身利益的需 要,导致旅游需求并不总能得到与之想适应的 旅游供给,旅游供给也并不总能得到有支付能 力的旅游需求,于是,供给与需求就产生了矛
盾。
•
—《旅游经济学》 田里
A
2
更低的价格购 买更多更好的 旅游产品
A
10
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 A
赤峰美林谷滑雪场
11
(二)针对黄金周旅游与平时淡季旅游对旅游基础设施的矛盾要 求,不宜再大量新建旅游酒店等住宿设施,以免造成浪费,而要 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可引入家庭客栈模式,建设实用经济、特 色突出的家庭旅馆、农家乐旅馆等,平日作为家庭自用,旅游黄 金周期间则可临时接待游客;还可在景区景点外搭建汽车旅游、 临时帐篷等。解决旅游淡旺季矛盾,最主要的还需大力发展现代 化交通,如广州、佛山修建的城际地铁,上海、杭州通行的磁悬 浮列车等,可以快速分散旅游热点景区的游客到附近地区住宿。
A
6
酒店客人的特殊需求来不及更换
A
7
价格增长 行政客房1000+ 套房1300+ 喜来登套1200+ 大床房800+ 双床房400—900
A
8
结构矛盾
供给类型或项目与需求不 适应 供给档次或等级与需求不 适应 供给方式与需求不适应 供给质量与需求不适应
不断增加的高星级酒店供给和现有酒店存 量结构很难适应旅游需求变化的需要 酒店业同质化、产能过剩的本质问题逐渐 显现
A
4
赶房 客人等待时间长
A
5
时间矛盾
旅游供给在一定时期 内是一个常量,自然 性旅游吸引物在不同 季节具有不同的吸引 强度,旅游需求也随 之产生季节性的波动。
内蒙古地处北部,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 大,气候的影响是导致旅游存在季节性的 重要因素,因此内蒙古旅游发展受季节性 影响较大。目前内蒙古旅游主要以夏季草 原生态景观旅游有为主,旅游周期较短, 旺季集中在7、8、9月,真正的旺季只 有100天左右,从10月开始到次年5 月旅游处在淡季状态,旅游业季节性表现 出单峰现象。旺季旅游收入占到全年旅游 收入的一半以上,旅游的客黄金时段是8 月份,占全年接待游客量的20%左右。 内蒙古淡季旅游集中在秋末至春始,季节 性差异较为明显,淡季旅游市场呈现出一 片萧条状态,旅游设施和旅游从业人员大 批闲置,旅游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到冬 季旅游业处于静止状态。明显的季节性差 异,给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经济可持 续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直接影响 了旅游业的平衡型发展。 黎 明《浅析内蒙古旅游季节性问题与对策》
Airbnb
A
12
农家乐
A
13
(三)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打造特色旅游品牌。黄金周旅游要 实现电子化、信息化、专业化、多样化的宣传促销手段。还要加强 各地的联合促销,注重整体效应,努力促成各地的客源互动,以有 效分流重点景区的客流量。
(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实行服务承诺制度。首先,应当加强旅 游从业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工作,以提升其整体素质,培训旅游专才; 其次,各旅游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服务承诺制度,越是游客多, 越是应当保证服务质量,绝不能将黄金周游客众多作为服务质量下 降的“挡箭牌”,同时要妥善处理好游客的投诉,切实维护消费者 的合法权益;再次,各旅行社可主动在社会聘请有影响力的专家、 学者以及政府质监部门的人员,对其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旅行社要 认真收集整理、综合分析他们所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对服务进行 改进。
信息来源:自治区旅游局
2017年五一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全区共接待游客166.87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亿元。
来源:国家旅游局
内蒙古自治区5月29日全区共接待游客201万人次,客源 地以区内周边地区、京津冀地区以及东北部分省市为主, 乡村旅游、果蔬采摘、水上项目、户外休闲等项目备受游 客青睐。
来源:国家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