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赏析
童话故事赏析

童话故事赏析在幼儿童话故事创编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参照范例,运用中掌握幼儿童话的特点,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童话故事赏析。
童话故事赏析1:逛超市春天来了,屋外越来越暧和。
乌龟小曼和刺猬小真约好逛超市,结果小曼的背让顾客踩肿了,尾巴踩烂了,小真身上的刺把顾客的脚扎坏了,刺也被踩弯了,她俩一样东西没买到,非常懊恼地又瘸又拐地往家走。
路上遇见狐狸小妖,小妖告诉他们说:“脖子上拴个铃铛,超市里的人听到铃声就躲开了。
”第二天她俩挂上铃铛又去超市,果然顾客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远远地躲开了,这回买到了东西。
到家门口看见猴子小毛:“你俩买得这么少?”小曼说:“我俩只能买货架最下层的东西,高处的够不着。
”小毛自告奋勇:“明天我带你俩去。
”第三天小毛和小曼、小真到了超市,小毛在货架间爬上爬下,帮助她俩挑选了很多的东西,汗水把小毛身上的毛衣打湿了,小曼买了一瓶水蜜桃汁送给小毛。
乌龟小曼和刺猬小真虽然买到许多东西,总觉得不是自己最喜欢的。
于是她俩又去找狐狸小妖。
小真说:“小妖姐,我们想亲自在超市的货架上挑选喜爱的东西,可是上不去,你有好办法吗?”小妖说:“猴子小毛不是帮你们了?”小曼说:“他选的都是他喜欢的,不是我俩喜欢的。
”小妖说:“请长颈鹿小丫。
”她俩齐声说:“对呀!”第四天小丫领着小曼和小真到超市,她的脖子象一架梯子,小曼和小真站在上面买到了称心的东西,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童话故事赏析2:小羊爬山有三只小羊一起去爬一座很高很高的山。
第一只羊,喜欢爬一步抬头看一看离山顶还有多远。
刚爬到了半山腰,它就觉得太累了,说:“这座山怎么这么高?累死我了!”说完,它就下山了。
第二只羊,一口气就爬到了半山腰,它往山顶。
2024野天鹅童话故事详细分析

01引言Chapter童话故事背景创作背景01故事发生地02时间背景03故事主题与意义主题意义02角色分析Chapter艾丽莎公主美丽、善良、坚韧牺牲与奉献十一只野天鹅被诅咒的兄弟渴望解脱与救赎邪恶王后与国王邪恶王后的嫉妒与残忍国王的无奈与悔恨其他角色侍女与猎人侍女和猎人是故事中的次要角色。
侍女帮助艾丽莎公主逃离王宫,而猎人则在关键时刻放走了艾丽莎公主和野天鹅。
他们的行为对故事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民众与教士民众和教士代表了社会舆论和道德力量。
他们在故事中起到了见证者和评判者的作用。
通过他们的反应和评价,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03情节梳理Chapter艾丽莎公主被逐出皇宫艾丽莎公主出生时的预言公主与哥哥们的分离野天鹅遭受诅咒与解救过程野天鹅的诅咒故事中,十一个王子被后母诅咒,变成了野天鹅,只能在深夜变回人形。
他们被迫在森林中过着野生的生活,遭受着无尽的痛苦。
解救过程的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艾丽莎公主长大成人并得知了哥哥们的遭遇。
她决定寻找他们并设法解除诅咒。
在经历一系列冒险后,她终于找到了变成野天鹅的哥哥们。
艾丽莎公主编织披甲与解救哥哥们编织披甲的动机解救过程的完成在故事的高潮部分,邪恶的王后得知了艾丽莎公主的存在和她对哥哥们的解救。
王后心生嫉妒和愤怒,决定设下陷阱陷害公主。
然而,她的阴谋最终被揭露。
结局在最后的决战中,艾丽莎公主与邪恶王后展开了较量。
最终,公主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战胜了王后,揭露了她的罪行。
国王得知真相后,深感愧疚并请求公主的原谅。
艾丽莎公主和她的哥哥们得以重返皇宫,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邪恶王后的阴谋邪恶王后阴谋败露与结局VS04主题思想解读Chapter善良与邪恶斗争故事中野天鹅代表善良和纯洁,而邪恶势力则通过魔法将天鹅变成丑陋的乌鸦,象征邪恶对美好事物的破坏。
主人公艾丽莎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解除了魔法,使野天鹅恢复原貌,体现了善良终将战胜邪恶的主题。
童话故事加作品赏析

童话故事加作品赏析
童话故事是指讲述关于奇幻和想象力的故事,通常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群体。
它们以简单直接的语言和情节,呈现出奇妙的情节和角色,传递出道德教育和人生智慧。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童话故事及其赏析。
《小红帽》
《小红帽》是法国民间故事中的一部分,被收录在格林童话集中。
它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穿着红色斗篷去看望奶奶的故事,途中遇到了狼。
这个故事揭示了警惕陌生人和不要轻信陌生人的道理,教导孩子们保护自己的安全。
《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是格林童话集中的一篇故事,也是迪士尼电影的原型。
故事讲述了一个由于嫉妒而被继母追杀的公主,逃亡到七个小矮人的家中,并最终被一位王子救走的故事。
这个故事传达了关于美丽、善良和勇敢的价值观,同时也提醒人们警惕嫉妒和自私。
《灰姑娘》
《灰姑娘》是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的故事,也是迪士尼电影的原型之一。
它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因为继母和姐姐的虐待而过着苦日子,最终通过魔法和一只神奇的水晶鞋嫁给了王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强调了善良、勇气和毅力的重要性,让孩子们相信努力付出会换来幸福。
《小猪佩奇》
《小猪佩奇》是一部英国的动画片,也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童话故事。
它以一只可爱的小猪佩奇为主角,讲述了她和家人朋友们快乐
的生活故事。
这个故事温暖、幽默,通过小猪佩奇的经历和家庭的互动,传递出家庭和谐、友情和快乐的价值观。
以上是一些知名的童话故事及其赏析。
童话故事不仅能够娱乐孩子们,还能够传递生活智慧和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这些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常常深入人心,成为了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记忆。
童话故事+赏析

童话故事+赏析
童话故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帮助孩子们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同时,童话故事也是成人世界中的一抹色彩,让我们回忆起童年的美好时光。
童话故事的魅力在于它们常常伴随着一些奇幻的元素,比如魔法、精灵、巨人等等,这些元素让故事变得神奇而有趣。
通过这些角色和情节,童话故事传达给孩子们一些重要的道德教育,如诚实、友善、勇敢等等。
其中,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如《小红帽》、《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等,都有着深刻的寓意和教育意义。
例如,《小红帽》告诉我们不要
轻易相信陌生人,保护自己的安全;《灰姑娘》则告诉我们,只要努
力和坚持,就能够战胜逆境,实现自己的梦想。
童话故事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教育工具。
通过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孩子们能够学会分辨是非、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理解并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文化。
同时,童话故事也可以启发孩子们的思考能力,让他们从中得到启示和启发。
然而,童话故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些故事情节过于简单,缺乏深
度,难以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和想象。
此外,一些传统的童话故事在现代社会中可能显得过于陈旧和保守,无法适应现代孩子的成长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创作和发展新的童话故事,以满足孩子们多样化的需求。
总之,童话故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传递重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与孩子们分享童话故事,我们能够给予他们快乐和启发,帮助他们成长为有思想、有品德的人。
儿童文学故事短篇赏析

1、狼来了《狼来了》,是儿时伴随我们睡觉的一个枕边寓言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富有教育意义。
是民间口口相传下来的,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要撒谎。
现已多次被印成图书,甚至拍成动画片,继续伴随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
2、丑小鸭《丑小鸭》这本书写了一只天鹅蛋在鸭群中破壳后,因相貌怪异,让同类鄙弃,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长成了白天鹅。
说明了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为这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3、白雪公主白雪公主(Snow White)是广泛流行于欧洲的一个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故事版本见于德国1812年的《格林童话》。
讲述了白雪公主受到继母皇后(格林兄弟最初手稿中为生母)的虐待,逃到森林里,遇到七个小矮人的故事。
4、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发表于1846年。
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农夫和蛇《农夫和蛇》出自《伊索寓言》,相传其中故事是一名埃塞俄比亚黑人奴隶所作,"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谐音。
6、《稻草人》的作者是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这本书一共有32个独立的小故事,故事内容有的让你很感动,有的让你很高兴,有的让你很担心,有的让你很惊讶,好有的让你觉得很好玩!为什么这本书叫《稻草人》呢?原来啊,有一个叫做“稻草人”的故事很著名,这本书才因此得名为《稻草人》的。
下面,我单独给大家讲讲“稻草人”这个故事吧!基督教里的人说,人是上帝亲手创造的。
稻草人呢?却是农民们为了防止一些偷吃稻谷的动物来偷吃稻谷而造的。
稻草人的身体里面,差不多都是隔年的黄稻草;戴的帽子,却是破竹篮子和破荷叶。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可怜的老太太,她很爱哭!因为她的丈夫死了,她花了三年种田的辛苦换来的钱,才还清了埋葬费。
丑小鸭童话故事赏析

丑小鸭童话故事赏析《丑小鸭》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独特的角色在寻找自己真正身份的过程中获得自我肯定和幸福的故事。
这个故事以简洁而温暖的方式向读者传递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故事的开始,是一只丑陋的小鸭子孤独地孵化出来。
与其他动物不同,小鸭子的外貌狼狈,被其他动物嘲笑排斥。
他感到极度的失落和痛苦,渴望得到认同和理解。
虽然小鸭子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但他不被其他动物所了解,被视为异类。
这个设定让读者产生共鸣,可以看到自己在某些场景中也曾经历类似的困境。
很多人长大的过程中都曾经历过自卑和不被理解的阶段,对于小鸭子的遭遇感同身受。
然而,小鸭子并没有放弃,他毅然决定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
在他的旅途中,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但没有找到能够接纳他的家。
他也遇到了一些人类,但却因为自己的不同而被赶走。
尽管如此,小鸭子并没有放弃,他坚持追寻自己的目标。
在遭遇了一连串的挫折之后,小鸭子终于找到了一群和他外貌相似的鸭子。
然而,当他加入这个群体时,他发现自己并不属于这里。
这个群体对小鸭子的存在并不友好,将他视为陌生人。
小鸭子无奈地离开了这个群体,继续他的寻找。
就在小鸭子陷入绝望之际,他遇见了一只友善的天鹅。
这只天鹅告诉小鸭子,原来他一直以来都是一只天鹅,只是在成长过程中被错误地认为是丑小鸭。
这个发现让小鸭子感到震惊又释然,他终于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身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貌并不决定一个人的价值。
小鸭子固然有着不同于常规的外貌,但他内心的善良和坚持却让他最终找回了真正的自我。
这也是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歧视和偏见的一种警示,呼吁人们要超越外貌的表面看到每个人背后的独特价值。
在这个童话故事中,小鸭子的成长过程不仅是个体的成长,也是整个社会对于接纳和理解的反思。
小鸭子最终找到真正的归属,不再被排斥和嘲笑,而他的故事也给了其他类似境遇的人以勇气和希望。
总而言之,丑小鸭童话故事以精心构思的情节和真挚的情感向读者们传递了自我肯定和共存共融的价值观。
如何赏析安徒生童话

如何赏析安徒生童话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被公认为世界童话之父。
他的童话作品从1805年开始创作,共有156个故事,包括《小美人鱼》、《丑小鸭》、《拇指姑娘》等大家熟知的作品。
赏析安徒生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情感表达安徒生的童话主题丰富多样,他通过对人类情感的描写,使得童话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
例如,他在《小美人鱼》中通过描述美人鱼对王子的爱与牺牲,表达了对爱情和人性的思考。
在《丑小鸭》中,他通过描绘小鸭的成长和蜕变,讲述了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安徒生的童话引发了读者对于人性和情感的深思。
二、维多利亚时代的影响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大部分创作于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个时期正值社会风潮变迁。
在童话中,安徒生并没有回避社会问题,他通过对社会现象的隐喻和批判,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中描述的是贫困和社会冷漠,而《红鞋子》则寓意着人对财富的追逐和贪婪。
通过这些作品,读者能够在不经意间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压抑和不平等。
三、艺术形式安徒生童话的叙事结构简单明了,语言清新朴实。
他巧妙运用了想象力和幻想元素,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角色,他描绘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形态和关系。
同时,他对细节的描写也非常细腻,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和具体。
通过艺术形式的运用,安徒生的童话充满了魔幻和浪漫的色彩,让人产生一种美好的幻想感。
四、警世意义安徒生的童话虽然看似仙幻,但许多作品背后都隐含着深刻的寓意和警醒。
他通过对童话中主人公的遭遇和经历的描述,告诉读者们一些生活道理。
例如,在《皇帝的新装》中,他讽刺了盲从和虚荣的社会现象。
在《蚂蚁和蟒蛇》中,他揭示团结和勇敢的重要性。
这些故事通过警世意义引导读者思考生活中的道德和价值观。
总之,赏析安徒生童话需要去发现其中的情感表达、维多利亚时代的影响、艺术形式以及警示意义。
通过深入理解安徒生的童话,我们能够领略到他对于人性、社会和生活的思考,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养分,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童话故事三脚猫赏析

童话故事三脚猫赏析童话故事《三脚猫》讲述了一只被人们嘲笑的三脚猫,经历了困境后最终获得了他人认可的故事。
下面我们来逐步分析这个故事。
首先,故事以一个不寻常的主人公——三脚猫作为开端。
三脚猫因为只有三只脚而被其他动物以及人类嘲笑和歧视。
这个情节展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人们往往对于与众不同的事物持有偏见和不理解。
接着,三脚猫在故事中遭遇了困境。
他试图从山上取火,却因为只有三只脚无法平衡而失败了多次。
这一情节揭示了三脚猫的弱点和他所面临的困难。
这也象征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因为某些缺陷而遭遇挫折和困境。
然而,故事并没有停留在三脚猫的挫折上,而是展示了他的坚持和努力。
三脚猫请动物朋友们帮助他,最终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嘴巴拿着火把。
这一情节彰显了三脚猫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勇敢面对困难并寻找解决办法的精神。
这也给读者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息,即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就能够克服困难。
最后,故事以三脚猫成功地带着火回到家中,并且得到了其他动物和人类的认可作为结局。
这一情节展示了三脚猫的努力和坚持没有白费,他最终获得了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这个故事给读者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即无论我们的外貌和能力如何,只要我们有勇气和智慧去迎接挑战,就有可能获得成功和他人的赞赏。
综上所述,《三脚猫》是一则寓意深远的童话故事。
通过三脚猫的经历,故事告诉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易放弃。
同时,也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即不应该因为他人的外貌或能力与众不同而歧视和嘲笑他们。
这个故事在简单的情节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合幼儿想象的《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泰院2010级学前本xx
夸张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想象是童话故事的灵魂。
哪有这样愚蠢的人还会做这样的事情,店老板泼了一杯就被小克劳斯一句话就征服了,魔鬼长得和牧师一模一样就不是道是牧师?……所有的这些情节,这些夸张中带着想象,离奇,生动更有趣,儿童们是很喜欢的,而且根据故事情节和说明性的描写交代,儿童看来这些夸张与想象都是合理的。
夸张中带有理性,这也是安徒生童话的一大特色。
它最突出的是对比,而且非常明显。
小克劳斯开始没钱对比大克劳斯的富有;小克劳斯的机智、善良对比大克劳斯的愚笨、贪婪、邪恶;小克劳斯每次都是卖的死了的而且赚了很多钱对比大克劳斯每次都是杀了活的卖死的而且没得到一分钱……这样强烈的对比,使人物性格区分度大,儿童容易分清;而且故事情节上的明显对比也更能突出人物的特征,更适合儿童理解。
这篇童话以时间上的叙事方式贯穿始终,以语言描写最为突出。
也就是这些对话连接了故事的发展,构成了整片故事。
而且对话通俗易懂口语化还不那么庸长。
而且几乎每句对话都附用流畅自然的白描手法进行描写。
比如“同时把耳朵偏过来听”有些很生动有趣,有时又很细致地表现了人物内心活动。
通过这样多种方式的相互交叉,灵活运用,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有利于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随着故事情节的逐步展开,很自然地接受作品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而且这篇童话十分注意叙述的清晰性和完整性。
它所用的叙事方式,是儿童们最易接受的顺叙法,落笔就写主要人物,介绍小克劳斯与他的哥哥还有他们的马,然后由小克劳斯忍不住说是自己的五匹马而引入故事情节,总的来说是三个故事部分,一个故事的结束又引起第二个故事的兴起,环环相扣。
这样的写法,既能适应少年儿童的智力水平,又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周密的思考能力、清晰的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像能力。
这篇童话三个部分故事反复性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他们就是喜欢简单重复的事情。
第一个故事是卖“驴皮”,小克劳斯买驴皮的原因是:“大克劳斯把自己的驴杀了,不得不去买”,而大克劳斯是看小克劳斯赚了很多钱,认为这样能赚钱于是被金钱驱使着杀了活驴去卖皮。
第二个故事是卖“祖母”,第三个是被扔进海里发现牲口,小克劳斯与大克劳斯的行为与动机几乎和第一段故事是一样的,但是对于大克劳斯来说,性质一次比一次严重,直至最后把自己的性命搭了进去。
但是重复中又是完全不同的三件事,不至于乏味。
整个童话故事还带有讽刺意味,一个是强壮的农民大克劳斯,一个是朴实机智的农民小克劳斯。
大克劳斯强壮彪悍,相比之下小克劳斯非常弱小,因此大克劳斯总是欺负小克劳斯。
借用大小克劳斯暗喻现实生活中的两类人,讽刺那些资产阶级上层有权有钱有势的人们欺压手无寸铁的下层劳动人民的现实,讽刺了现实中的不合理的社会形态。
但是别具一格的是安徒生把故事写得不那么现实,而是按照自己的想象来的。
这就是他的主题的理想化倾向。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的故事来自民间传说,小克劳斯相比大克劳斯生活不富裕,他只有一匹马,而且还死于残忍的大克劳斯之手,然而他勤劳,虽然被迫为大克劳斯干活,心中却憧憬着幸福的生活,
并且为了自己摆脱贫困而依靠劳动和智慧在努力追求;他也善良,尽管祖母对他并不好,但她的死仍然让他难过;他乐于助人,在帮助农夫的同时,也使自己富有起来。
大克劳斯因为比小克劳斯富有,便不公平地占有小克劳斯的劳动,他很贪婪,最终落得自寻死路的下场。
在一个不合理的社会形态里,勤劳、善良,然而缺乏生产生活资料的穷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很难的,而富有的人依靠自己的财富、地位、权势和贪得无厌的聚敛,他们的生活会更加富裕,活得会更加有滋有味。
然而作者却凭借自己美好的想象,改变了现实,让他心中的好人获得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