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腹部包块
医学专题下腹部包块

本病例就是由于畸瘤较大压迫膀胱产生尿频 症状,是采用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收住院后,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保留双 侧附件,术后恢复健康,尿频症状消失.
问题4:为明确诊断还需要做那些检 查,结果如何?诊断是什么?
还需要做彩色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妇科 疾病的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本病例的超声 检查结果是:子宫前倾位,明显增大,大小约 为13cmX15cmX8.5cm,子宫内膜厚0.7cm, 子宫前壁可见8.8cmX8.6cmX7.3cm畸瘤结节, 突向表面,边界清楚,内成低回声,提示为子 宫浆膜下肌瘤。
为了除外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症状,进行 了尿常规检查,结果无异常所见。
本病例最后确诊为浆膜下肌瘤。
问题5:怎样治疗?效果如何?
对子宫肌瘤的治疗,必须根据病人年 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及类型 等情况全面考虑。肌瘤小且无症状者, 不需治疗,可进行随访观察,每3-6个月 随访一次。
肌瘤较大且有明显症状者,应予治疗。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可采用药物 治疗或手术治疗。
李XX,女性,38岁。
主诉:下腹部包块2年,伴尿频3个月。
现病史:2年前发现下腹正中手拳大小包块,可活动, 硬韧,表面光滑,无压痛,缓慢增大。食欲尚可,无 消瘦,大小便正常。近3个月自觉尿频,但无排尿痛, 在当地诊所按尿路感染治疗多日无效,来中国医科大 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
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无结核、肝炎病史,未去 过外地,不良嗜好,无药物过敏史。
宫颈肌瘤
单发性壁间子宫肌瘤,境界清晰
多发性子宫肌瘤
子宫粘膜下肌瘤,可见感染
子宫浆膜下肌瘤
子宫多发性肌瘤,大者为向阔韧带内生长
问题3:诊断浆膜下子宫肌瘤的根据是什么?
诊断根据:下腹正中包块,增大缓慢,表面光滑, 硬韧,无压痛,说明是良性病变,而不是炎症和恶 性肿瘤。
肚子里的“石头”——下腹包块

肚子里的“石头”——下腹包块2008-03-17 09:55:49牛肚子里长石头叫牛黄,是药;贝壳里长石头叫珍珠,是宝;可是这人肚子里长了石头,它就是病了~我说的这个石头不是真石头,也不是结石,而是女性肚子里的软石头——下腹包块。
下腹部包块是患者通过自己检查最容易发现的妇科疾病之一,每位女性朋友都要学会自己检查,最好的自查时间是在清晨醒来之后,这时,经过一夜的休息,胃中的食物已经排空,腹肌也很放松,排完大小便后就可以开始自己检查了。
先平躺在床上,两腿膝关节自然弯曲,右手放在下腹部,用指腹接触皮肤,左手扶在右手上协助轻轻下压,一般需要下压3 -5公分。
仔细体会右手指的感觉,看看有没有摸到什么硬块,检查最好沿一个方向顺时针或反时针进行,不要漏掉某一区域,如果摸到包块就要及时上医院,请医生为您再作进一步的检查。
下腹部包块的大小、位置、活动度、质地、边界是否清楚以及是否有压痛都是帮助明确诊断的重要信息。
下面是一些包块造成的疾病表现,也许会帮助你及时发现身体的不适。
1. 子宫增大A. 怀孕生育年龄的女性,如果有月经推迟不来,又在下腹正中摸到包块,要首先考虑怀孕子宫。
如果在下腹部可以摸到怀孕子宫,这时大概已经怀孕3个月了。
如果停经后出现不规则出血,且子宫迅速长大,可能是葡萄胎。
B. 子宫肌瘤子宫增大后,表面凹凸不平,可以摸到很多大小不等的突起,形状就像长了很多小芽的仙人球,很硬。
除了子宫增大以外,子宫肌瘤还可以出现月经过多,月经期延长,大小便不正常等表现。
如果在下腹部可以摸到子宫肌瘤,说明病情已经到了该做手术的程度了。
C. 子宫发育畸形当出现子宫发育畸形,盆腔内可能有2个子宫,这2个子宫有可能是独立的正常子宫,并排存在。
也有可能是在一个正常子宫的顶上长了一个没有功能的小子宫,这些时候都可以在下腹部摸到包块。
D. 子宫恶性肿瘤接近绝经期的女性,如果出现子宫长大和不规则出血,要考虑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
如果子宫快速长大,再加上腹痛和流血,还有可能是子宫肉瘤,这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子宫肿瘤。
临床病理讨论:第282例——反复下腹痛、腹部包块、低热、盆腔积液

(0 , 4 %)尤其是 回肠末端 , 可能与该处淋 巴分 布最丰富有关 :
屎常规正常 , 、 肝 肾功 能正 常 , 血沉 4 r / 。癌 胚抗 原 、 3 ̄ 1 l h m
C .4 A22正常 , 甲胎蛋 白正 常,P P D试验弱 阳 胜。胸部 x线摄 片未 见异常 :腹部 B超 : 、 、 脾、 肝 胆 胰、 肾未 见异 常 . 子宫肌 瘤, 盆腔积液( 少量 ) 。胃镜 : 慢性 浅表性 胃炎 。结肠 镜 : 回盲
维普资讯
2O 0 2年 3月 第 4 卷 弟 3期 1
C i JI忙 hn n
,丛
Q , o 4上 ll
21 5
临 床 病 理 讨 论 第 22例—— 反复下腹痛 、 8 腹部包块 、 低热 、 盆腔积液
叶运 红 王 永康 孙成 刚 扬 崇美
餐和 均示右 下腹囊实性 位 .据以上特点应考虑以下诊 .
病 历摘 要
患者 女 , 4 4岁 反复下腹疼痛 、 低热 2个月于 19 99年
断: 1克罗恩病。本病 多侵犯 回肠末端 , 【) 其他 各部肠段亦 f 受累。腹痛为克 罗恩病最 多 见的症 状 , 可间歇 发作 , 或持续 腹痛 , 疼痛部 位常 见于右下腹 , 因此 易误 诊 勾急 阑 尾炎. 病 情进展 町出现消 瘦 、 L体重 减轻 。体检 时可 在病变 部 贫血 扪及包块 , 常号腊 腑样 , 固定 本 例相符点 很多, 较 侣办有 支持 此诊断之娃 : 克罗 恩病 累及肠段 呈节 段性改 受 , 多合 并 肛 门、 直肠周 围病变 , 象痿管 形成 、 窦道 、 肛周 脓肿等 均 本
腹壁切口处有肿物突出诊断详述

腹壁切口处有肿物突出诊断详述*导读:腹壁切口处有肿物突出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临床表现1.症状腹壁切口处有肿物突出是其主要症状(图1)。
站立和用力时突出或明显,平卧时缩小或消失。
疝块较大有较多的脏器和组织突出时,可有腹部隐痛、牵拉下坠感等不适。
部分病人可伴食欲减退、恶心、焦虑等。
多数切口疝内容物可与腹膜外腹壁组织粘连而成为难复性疝,有时可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的表现。
少数疝环小的病人,可发生嵌顿。
2.体检切口瘢痕处肿物,多数与切口相等,亦有切口疝形成小于切口区域者。
疝内容可达皮下,皮下脂肪层菲薄者,可见到肠型或蠕动波。
嘱病人平卧,将肿物复位,用手指伸入腹壁缺损部位,再令病人屏气可清楚地扪及疝环边缘,了解缺损的大小和边缘组织强度。
诊断1.病史切口疝病人均有近期腹部手术史,常有切口感染、裂开等情况;或病人全身状况较差;或有术前吸烟史和慢性疾病史等。
2.临床特点切口出现可复性肿块,体检可扪及腹肌裂开所形成的疝环边界。
3.辅助检查可见疝内容物影像。
腹壁切口处有肿物突出的鉴别诊断:1、腹部“气串样”肿块:腹部“气串样”肿块是结肠癌的一个症状。
结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30~69岁占绝大多数男性多于女性。
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中晚期病人常见勱的症状有腹痛及消化道激惹症状,腹部肿块,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贫血及慢性毒素吸收所致症状及肠梗阻肠穿孔等。
2、腹部可触及巨大柔软肿物:巨膀胱-小结肠-肠蠕动不良综合征的患者出生时体重尚正常,以后进行性腹胀,无胎粪,腹部可触及巨大柔软肿物,常易患泌尿系感染。
3、下腹部包块:下腹部包块是指下腹部有肿块,触摸有硬感,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瘤,多为妇科疾病症状或肠道、腹膜疾病。
4、右下腹可触及柔软腊肠样肿块:盲肠肉芽肿有盲肠阿米巴肉芽肿和回盲部血吸虫病性肉芽肿。
盲肠阿米巴肉芽肿是一种溶组织阿米巴原虫E(Entamaeba Histolytica)所致的慢性结肠炎的并发症。
腹部包块触诊要点

腹部包块触诊要点腹部包块触诊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内部器官的异常情况。
通过触诊,医生可以判断包块的性质、大小、位置和移动性等特征,从而确定病变的可能病因。
下面将从触诊的要点入手,为您详细介绍腹部包块触诊的相关知识。
1. 触诊前准备在进行腹部包块触诊之前,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其主诉、病史和症状等信息。
同时,医生应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姿势,并保持腹部肌肉松弛。
触诊前,医生需要充分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2. 触诊技巧在进行腹部包块触诊时,医生需要采用适当的技巧,以获取准确的触诊信息。
首先,医生应用手轻轻触摸患者的腹部,感受腹壁的张力和温度。
然后,医生可以采用不同的触诊方法,如平面触诊、深部触诊、双手触诊等,以全面评估腹部包块的情况。
3. 注意触诊位置在进行腹部包块触诊时,医生应注意触诊的位置。
通常,腹部包块可以分为上腹部、中腹部和下腹部三个区域。
医生应按照解剖学知识,结合患者的主诉和病史,选择合适的触诊位置。
同时,医生还需要注意包块的大小和形状,以便更准确地判断其性质。
4. 触诊特征分析在触诊过程中,医生需要仔细分析包块的特征。
首先,医生可以观察包块的表面特征,如光滑度、凹凸感和皮肤的变化等。
然后,医生可以用手指轻压包块,判断其硬度、压痛和移动性等特征。
此外,医生还可以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以进一步确定包块的性质。
5. 注意触诊时间触诊时间也是进行腹部包块触诊时需要注意的要点之一。
通常情况下,医生可以在患者放松的情况下进行触诊。
如果患者有腹痛或腹部不适,可以在症状减轻后进行触诊。
此外,触诊的时间应尽量短暂,以避免患者的不适感。
腹部包块触诊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技术,对于评估腹部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遵循以上触诊要点,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腹部包块的性质和病因,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下腹包块提示疾病ppt课件

rizwangul
·
1
下腹部包块的妇科疾病
囊性
根据肿块质地不同
实性
子宫增大
附件肿块
肠道或肠系膜肿块
根据脏器不同 泌尿系肿块
腹腔肿块
腹壁或腹膜后肿块
·
2
囊性肿块
多为良性
囊性肿块
卵巢囊肿 输卵管囊肿 输卵管积水 充盈膀胱
·
3
实性肿块
• 实性肿块
生理性:妊娠子宫
子宫肌瘤 良性病变 卵巢纤维瘤
盆腔炎性包块
恶性肿瘤
·
4
下腹部包块的妇科疾病
囊性
根据肿块质地不同
实性
子宫增大
附件肿块
肠道或肠系膜肿块
根据脏器不同 泌尿系肿块
腹腔肿块
腹壁或腹膜后肿块
·
5
1.子宫增大
• 下腹正中 1.妊娠子宫
子宫颈相连
育龄妇女,停经,正中下腹包块 妊娠
停经,阴道不规则流血 子宫大于停经周数
•
光滑 不活动 导尿后消失
2.异位肾:先天性:髂窝内或盆腔内 形状正常 略小
·
14
5.腹腔肿块
1.腹腔积液:注意鉴别 –巨大卵巢囊肿
特征:腹部两侧—浊音 脐周—鼓音 合并卵巢肿瘤--潜在肿块
2.盆腔结核包裹性积液:囊性 光滑 边界不清征 后穹隆穿刺可确诊
·
15
6.腹壁及腹膜后肿块
1.腹壁血肿或脓肿:
腹壁内 子宫不想连 手术或外伤史 抬头—腹壁紧张 ,肿块明显—腹壁肿块
2.腹膜后肿瘤或脓肿:
肉瘤:直肠或阴道后方 固定 不活动 实性 囊性:畸胎瘤 脓肿
腹中有包块的中药验方

关于您提到的腹中有包块的问题,中医认为这可能与气滞、痰湿、瘀血等因素有关。
在治疗上,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制定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验方,供您参考:
1. 逍遥散加减:适用于肝气郁结型腹块。
主要成分有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薄荷、甘草等。
根据患者病情,可适当加减药物。
2. 二陈汤加减:适用于痰湿凝滞型腹块。
主要成分有陈皮、半夏、茯苓、生姜、大枣等。
根据患者病情,可适当加减药物。
3. 血府逐瘀汤加减:适用于瘀血阻络型腹块。
主要成分有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牛膝等。
根据患者病情,可适当加减药物。
4. 补中益气汤加减:适用于脾胃虚弱型腹块。
主要成分有人参、白术、甘草、黄芪、陈皮等。
根据患者病情,可适当加减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中药验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请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腹中有包块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如肿瘤、囊肿等,因此建议您在确诊后,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加强锻炼,有助于身体康复。
腹部包块的临床诊断参考模板

腹部包块的临床诊断【摘要】腹部包块为许多疾病的一个表现,绝大部分腹部包块均需要外科手段治疗,但是,在治疗方案确定前,必须尽可能明确包块的来源和性质,也就是说要明确腹部包块的诊断。
腹部包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必须遵循以下外科临床思维。
【关键词】腹部包块病理诊断结果超声诊断1明确是真性包块还是假性包块临床上易将一些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现象误认为腹部包块,必须仔细辨别:①长期便秘者粪便积聚在乙状结肠,触诊时在左下腹可扪及到长条形的“包块”,清洁灌肠后“包块”消失。
②急性尿潴留的病人在下腹部可扪及增大的膀胱而被误认为下腹部“包块”,导尿后“包块”消失。
③育龄女性下腹部扪及到包块,应注意妊娠子宫,月经史和尿妊娠试验可帮助诊断。
④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内容物突出时,可在相应的位置扪及包块,但其包块可回纳,腹压增高时,包块增大,病人咳嗽时,可触及包块有冲击感,如果内容物为肠管,尚可闻到肠鸣音。
此外,一些正常的解剖结构如瘦长体型的病人在脐周可扪及到突出的腰椎而误认为“包块”。
2明确包块的腹部层次腹壁肿块位于腹壁内,位置表浅,容易触及,可随腹壁移动,当病人收紧腹肌时,包块更明显,腹壁松弛后,包块即不明显。
腹腔内包块由于位置深在,收紧腹肌时,包块不易扪及。
腹腔内包块与腹膜后包块在体格检查时往往难以鉴别,病人取肘膝位做腹部检查,腹腔内包块下垂,更容易被触及,而腹膜后包块由于大部分固定在后腹壁,不易推动,难以扪及。
临床上腹腔内和腹膜后包块的鉴别,往往须借助于影像学检查。
3明确包块的性质要明确包块的性质,就必须要详细地询问病史,仔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1)病史1)一般特征:①年龄:婴幼儿的腹部包块一般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有关,如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肾母细胞瘤等。
中老年人出现的腹部包块,即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大。
②性别:女性病人应注意来自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
③患者的地区来源:主要注意一些地区流行病如血吸虫病、包虫病等。
④职业:从事化学毒物的职业,出现腹部包块,可能与某些恶性肿瘤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子宫经血潴留:由于子宫或阴道
发育异常,以及由于外伤或炎症,造成 阴道或宫颈闭锁,是经血外流受阻,造 成子宫增大,于下腹部触及包块.病人 有下腹痛或周期性下腹痛,多发在青 春期或有外伤以及阴道炎等既往史。 本病例的特点与子宫经血潴留不符合, 可以除外。
肿瘤,多发生在中年妇女,单侧居多, 中等大小,表面光滑或结节状,活动性 好。有时伴有腹腔积液或胸腔积液,称 梅格斯综合症。妇科检查可触及子宫正 常大小,包块偏向一侧,活动性非常好。 本病例可除外。
卵巢纤维瘤超声
6)卵巢恶性肿瘤:除卵巢纤维瘤外,多数
卵巢实性肿瘤为恶性,如颗粒细胞瘤、无性细 胞瘤、未成熟畸胎瘤等,均可在下腹部触及包 块。但根据其特有的临床表现和妇科检查以及 相应的辅助检查,本病例均可除外。卵巢恶心肿瘤CT 7)肠道恶性肿瘤:下腹包块多位于
一侧或在中腹部,多伴有消化道症状 和体征。晚期出现贫血、消瘦或肠梗 阻。本病例可除外。
8)腹膜后肿瘤:位于直肠和阴道后方,于
后腹壁固定,无活动性。实性者多为肉瘤,静 脉肾盂造影,可见输尿管移位。本病例可以除 外。
9)子宫肌瘤:
A:肌壁间肌瘤,占60%--70%,月经过多过频. B:浆膜下肌瘤,占20%,一般月经无改变. C:黏膜下肌瘤,占10%--15%,持续性或不规 则性阴道流血.
问题4:为明确诊断还需要做那些检 查,结果如何?诊断是什么?
还需要做彩色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妇科 疾病的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本病例的超声 检查结果是:子宫前倾位,明显增大,大小约 为13cmX15cmX8.5cm,子宫内膜厚0.7cm, 子宫前壁可见8.8cmX8.6cmX7.3cm畸瘤结节, 突向表面,边界清楚,内成低回声,提示为子 宫浆膜下肌瘤。 为了除外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症状,进行 了尿常规检查,结果无异常所见。
本病例的最大可能是浆膜下子宫肌瘤。
宫颈肌瘤
单发性壁间子宫肌瘤,境界清晰
多发性子宫肌瘤
子宫粘膜下肌瘤,可见感染
子宫浆膜下肌瘤
子宫多发性肌瘤,大者为向阔韧带内生长
问题3:诊断浆膜下子宫肌瘤的根据是什么?
诊断根据:下腹正中包块,增大缓慢,表面光滑, 硬韧,无压痛,说明是良性病变,而不是炎症和恶 性肿瘤。 子宫肌瘤是40-50岁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 于 肌瘤位于子宫浆膜下,因此,不影响月经,白带也 不会因存在肌瘤而增多。近3个月出现尿频症状, 又无排尿痛,说明使肌瘤增大后压迫膀胱所致。
月经史:初潮13岁,周期为28-30天,持续
时间为4天,量中等,无血块,无痛经。末次 月经在10天前。
婚孕史:23岁与一健康男子结婚,非近亲结
婚,感情好,无冶游史。25岁足月产一女婴, 健在。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 效果良好。
体格检查:体温36.5`c,脉搏72次/分,血压 130/84mmHg,巩膜无黄染,皮肤黏膜无苍白, 心肺正常。乳房对称,无包快、压痛和分泌物。 腹部柔软,肝脾未触及。于下腹正中可触及一 实性包块,可活动,表面光滑,但形状不规则, 约新生儿头大小,边界清,无压痛。 妇科检查:女阴经产型,阴 道通畅,宫颈肥大,光滑, 子宫新生儿头大,坚硬,形 态不规则,活动性良好,无 压痛,附件软。
问题1:本病例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主要临床特点是下腹部包块,包块的特点为:
1)包块的位置在下腹正中,而不是偏向一侧。 2)硬韧,光滑,且无压痛。 3)增大缓慢。 4)伴有尿频而无排尿痛。 5)月经无改变。 6)除尿频外,无其他痛苦症状,食欲、睡眠良好。
问题2:下腹部包块,应想到哪些疾病?
1)妊娠子宫:生育年龄的妇女,有停经史,
手术适应证:
1)黏膜下肌瘤 2)肌瘤增大迅速,指一年内肌瘤增大超过妊娠5周子宫 大小, 疑有恶变者 3)肌瘤有坏死或红色变性等继发性变者 4)因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造成贫血 者 5)由于肌瘤较大,对邻近器官压迫,出现尿频、排尿 困难或疼痛等症状者 6)婚后不孕,除子宫肌瘤外,查不出其他不孕原因或 因存在肌瘤而反复流产以及分娩期间影响胎儿娩出时 7)与卵巢实性肿瘤无法鉴别的浆膜下子宫肌瘤 8)因其他疾病做腹腔或盆腔手术,术中发现子宫肌瘤 者。
下腹部包块
李XX,女性,38岁。
主诉:下腹部包块2年,伴尿频3个月。
现病史:2年前发现下腹正中手拳大小包块,可活动, 硬韧,表面光滑,无压痛,缓慢增大。食欲尚可,无 消瘦,大小便正常。近3个月自觉尿频,但无排尿痛, 在当地诊所按尿路感染治疗多日无效,来中国医科大 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
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无结核、肝炎病史,未去 过外地,不良嗜好,无药物过敏史。
本病例最后确诊为浆膜下肌瘤。
问题5:怎样治疗?效果如何?
对子宫肌瘤的治疗,必须根据病人年 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及类型 等情况全面考虑。肌瘤小且无症状者, 不需治疗,可进行随访观察,每3-6个月 随访一次。 肌瘤较大且有明显症状者,应予治疗。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可采用药物 治疗或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只适应肌瘤在2个月妊娠的 子宫大小以内,症状轻微或不明显,近 绝经年龄以及全身症状不好,不能耐受 手术者。 多数病人需要手术治疗。
本病例就是由于畸瘤较大压迫膀胱产生尿频 症状,是采用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收住院后,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保留双 侧附件,术后恢复健康,尿频症状消失.
3)子宫腺肌症:子宫均匀增大,质硬,
增大缓慢,月经可以正常,但有明显的痛经, 且逐渐加重为其特点。本病例可以除外。
4)子宫恶性肿瘤:下腹包块,增大比较迅速,
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有腰痛及腰骶部疼痛, 病人年龄较大,周身症状较差。本病例可除外。
子宫恶性肿瘤MRI
5)卵巢纤维瘤:是较常见的良性卵巢